第一篇:大班主题《动物朋友》
大班主题:《动物朋友》教案
主题说明:
喜欢动物似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他们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的卡片与图书,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与好奇,一说起动物,他们就会津津乐道,兴趣多多。
一说到动物,孩子们都兴致盎然,欲罢而不能。他们喜欢聆听动物故事,怀抱可爱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图书……动物们不时的出现在他们自编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他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
顺应孩子们的热点,我们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孩子们了解常见的动物不同的特点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同时引领孩子去结识探索更多的动物朋友,让孩子自主的去认识动物,关注动物,通过不同的家园、学来的被本领、千奇百态、我和动物是朋友等一系列学习脉络,在看看、讲讲、做做的直接作用下,让孩子们自主的认识动物的特征及其人们生活得关系,让孩子们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验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使孩子们对动物奇特的现象和特殊的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主题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不同的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
2、对动物奇特的想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体验探索动物世界的乐趣。
3、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发明创造,体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知道我们应该保护他们。优秀教案:
活动名称:最佳守卫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从中获得信息,尝试理解山羊公公选择守卫的过程及理由
2、体验故事的趣味与智慧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黑板、树叶人手一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事件,引出话题。
山上的狼越来越多,眼看着家族里的羊越来越少了,山羊公公决定要请一个守卫。
1、你知道什么是守卫吗?
2、你觉得谁适合做羊群的守卫?为什么?山羊公公和你们的想法一样,他想要请一位强壮、勇敢的动物来当守卫。
二、观察画面,获取信息,理解故事
(一)山羊家族需要守卫的消息一传出,来了好多动物。
1、来了几个动物?
2、可是山羊公公只需要一名守卫。该怎么办呢?山羊公公决定来一个比赛,最后胜出的那位动物就请它来当守卫。
(二)理解选择守卫的过程及理由
1、第一关比什么?你从怎么知道的?
2、出示统计表,理解统计表
小结:山羊公公给每一个动物都测量了身高,身高低于木棍长度的动物都送出了大门。
3、第二关比的是什么?
4、这一关哪些动物会被淘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山羊公公测试了每个动物的力量,那些力气小的动物也送出了大门。
5、第三关是比灵活性,守卫为什么需要灵活?
6、山羊公公用什么方法来测试他们的灵活性?
7、谁过关了?谁被淘汰了?
小结:在灵敏性的测试后,还剩下了老虎、猩猩和猎狗三个动物。
(三)给认为最合适做守卫的动物投票,统计结果
(四)观察三个动物做临时守卫的不同表现,变化自己选票,说说理由。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的趣味与智慧。
主题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的朋友,他们之间有着天然之缘,孩子们喜欢与动物为伍、与昆虫对话。动物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动物世界有趣而又神秘,然而,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讲,仅仅了解动物的名字,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了,因此,在主题中,我们以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情感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探索发现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从而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探索活动“动物大世界”已经告一段落,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反复的实践与研究,学到了许多与自己生活经验很接近,且书本中学不到经验与知识。
在这个主题活动实施中,首先在活动中与孩子们共同创设一个与主题相结合的适合区域活动和学习的会说话的环境,给幼儿营造了一个快乐天地,使孩子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促进了幼儿更好的参与到了区域活动中。同时,我们有意识地让幼儿关注动物的话题,让幼儿主动获得相关经验;还利用空隙时间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动物的各种奇闻异趣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耐心解答幼儿关于动物的问题,以丰富积累幼儿的经验;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还提供各类有关动物的图书,供幼儿翻阅。
另外,还鼓励幼儿在家里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观看电视“动物世界”、饲养一些小动物、休息日到动物园、花鸟市场等地,去接触了解更多的动物。在区角内我们也设计和增添了许多动物的图片、图书及材料,同时将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动物画报布置于主题墙,设置了一些动物操作卡片,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操作摆放中了解身边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及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真正使主题墙活起来,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认知与兴趣。
当《动物朋友》这个主题出现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兴趣和好奇让我发现了一个给孩子创造实施爱心行动的好机会。
首先,从现实的动物入手,我们在自然角里开辟了一个饲养区,让幼儿各自带自己喜欢的动物来饲养,他们有的带了小乌龟,有的带小金鱼,有的带小龙虾,有的带小蝌蚪,有的甚至带了小兔子,我们的教室一下变成了动物的海洋。孩子们每天都会主动的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小动物没有食物,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寻找食物带来,还要把自己午餐里的小虾和胡萝卜省下来喂它们;小蝌蚪长出脚来了,他们是那么的欣喜;小金鱼因为喂食太多撑死了,他们是那么的伤心;小乌龟失踪了,他们又是那么的焦急,当然也不会再发生用手去掐小兔子眼睛的事情了。
孩子们渐渐的开始关心这些小动物,并由关心引发了他们主动的去观察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比如: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小金鱼吃多了反而会撑死,小乌龟会产圆形的卵等等。我们让孩子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验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喜怒哀乐,动物的需要,让孩子更加喜爱并关心动物。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知道了地球上有许多好玩而神奇的动物,萌发了幼儿爱护动物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以后,我们将引领幼儿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更多的动物朋友。
第二篇:大班社会:动物朋友--狗
大班社会活动:动物朋友--狗
宿迁学院附属学校幼儿园 黄芳梅
一、设计思路:
为给孩子们一个探索动物的机会,以满足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以动物狗奇特的本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喜爱小动物,但动物如何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引起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了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学设计:1.有意地挑选日常生活中幼儿最熟悉的动物狗的相关素材,并配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以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去展现狗的形态,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动物狗的行动;2.将知识拓展到课外,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模仿宠物狗,以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狗)和人类的关系。2.知道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
三、活动准备:
1.课件---PPT。2.故事配乐。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宝贝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幼儿回答)好朋友抱一抱,坐在一起真开心。
师:你们俩是什么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回答)总结:原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很开心,就能成为好朋友。(二)播放PPT。
师:所以好朋友与好朋友之间会发生好多事情,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小Q与盲人》,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播放PPT,配乐讲故事)
师提问:故事讲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故事中的小Q是谁呀?(哦是只狗)那故事中谁和谁的好朋友呢?(对了小Q和盲人是一对好朋友)小Q是怎么帮助的盲人的?(给盲人带路,救盲人)
小结:故事中的小Q给盲人带路,最后还为了救盲人而失去了生命,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狗狗会帮助人类做很多很多事情。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关于狗狗帮助人类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中的狗狗是怎样帮助人类的(警犬、搜救犬、牧羊犬、雪橇犬图片)。(引导幼儿回答)
小结:所以说人和人能成为好朋友,人和狗也能成为好朋友。
师:除了这些特殊的狗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不同种类的狗狗,(出示人和狗玩耍的图片),看看他们(人和狗)在干嘛?(引导幼儿回答)
师:孩子们,你们的身边有狗狗吗?它会干什么呀? 总结:生活中有了小狗的陪伴,我们人会更加的开心。
师:出示<女主人与宠物狗>图片,“有一位女主人,她有一只非常可爱的狗狗,这只狗狗可调皮了,女主人每天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小狗狗都会悄悄地跟在女主人后面,偷偷地模仿女主人走路时的动作,每当女主人回头看的时候,调皮的狗狗立马保持原来的姿势不动,这样女主人就发现不了它了”。现在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个游戏,我来当女主人,你们来当我的宠物狗好不好?
(三)游戏:《女主人与宠物狗》 播放音乐,教师即兴动作幼儿模仿。
总结:狗狗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不让它们受到伤害。(四)活动结束。
第三篇:大班活动保护动物朋友
大班活动:保护动物朋友
作者: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来源:2004年省编幼儿园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教师活动设计
点击:
394
时间:2005-3-31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保护动物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参与的问题。环保,应该从娃娃抓起,从自我做起。基于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教育活动。旨在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为了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化抽象为形象,我围绕“保护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开火车去旅游,认识动物,激发兴趣;观察照片,发现问题,引起幼儿的同情心;观赏课件,了解真相,明白道理;讨论制定保护动物的方法,从身边的事做起,并自觉去实践。教学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人与动物的生态关系,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了解一些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探讨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受伤的照片。
2、动物受伤原因介绍的课件。
3、环境布置:森林、草原、海洋。
4、小动物头饰、小树苗、小草、标牌、透明胶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
难点:通过看照片能自已总结出动物求救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去旅游,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今天呀咱们要开着小火车去旅游。你们准备好了吗?火车要出发了。呜————(放课件音乐《火车开了》)。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经过草原。师:小朋友,我们来到那里了?幼:大草原。师:咦?你是谁呀?扮演“梅花鹿”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我是梅花鹿,我的家在大草原上,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师:是吗?草原上除了有梅花鹿,还有那些动物朋友?幼:羚羊、牛、马、兔子„„师:有这么多动物朋友呀!它们在一起唱歌 跳舞,做游戏,真高兴呀!我们请梅花鹿坐上旅游车好不好?火车继续出发,呜——
2、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到森林。师:现在,我们到哪儿了?幼:大森林。扮演“老虎”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小朋友好?我是大老虎,我住在大森林里,在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是:森林里除了有老虎,还有那些动物朋友呢?幼:狮子、豹、棕熊、野猪„„师:我们请老虎坐上旅游车好不好?
3、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到大海边。师:现在,我们又到哪儿了?幼:大海。扮演“海豚”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绍:“小朋友好?我是海豚,我住在大海里,在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呢!”师:是吗?大海里还有哪些动物呢?幼:鲨鱼、鲸鱼、海星、海龟、海马、海豹„„师:大海里的动物们可真多,我们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时间不多了,我们该回家了,请小海豚到我们家去做客吧!
4、师带领小朋友开着小火车回到座位上。师:刚才,我们旅游了这么多的地方,见到了可爱的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你喜欢哪种动物?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讨论:动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师:可是,动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小结:动物给我们带来快乐。有的动物可以帮助人类劳动,像牛和马。有的动物是有益动物,可以保护庄稼,消灭害虫。像啄木鸟、猫头鹰、壁虎等。有些人类饲养的动物可以提供给我们肉、蛋、奶,供给我们人类食用。
总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和动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离不开谁。
[活动延伸]
继续做各种环保标牌,以自已的实际行动保护动物朋友,保护自然环境。
[活动反思]
现在我把这节课的自评情况汇报一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所有可以产生效果的教育活动,都源自于兴趣,而动物是小朋友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因此,在选题上我选择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出发,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从本次活动来看,幼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好可怜啊!”是达到了这个目的。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小朋友开着火车在三个场景中游览、参观,用孩子最喜欢的这种游戏方式,帮助孩子回忆认识各种动物。孩子情结高涨,反应热烈,愉快地体验出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种生态关系。如何让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动物受到伤害的原因?
如何让深奥的道理变得直观、浅显,一看就明白呢?为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动物受伤的图片,幼儿人手一份,通过观察交流、讲述、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体会,真正体现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
如何去保护动物这是一个必须落实到行动中的问题,只有让孩子做过了,他才能记忆深刻,只有让孩子乐于去做,自觉去做,并坚持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设计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保护动物的方法,并且从孩子所能做的活动入手,去种树、种草、捐零花钱、做标牌,因为形式多样,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体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自己选择、自由分组,忙碌而又有序地进行着。
当然,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像个别语言不够简炼,有的环节进行得不够深入。这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认真领会新《纲要》的精神,多钻研、多实践、做一名幼儿喜欢、家长满意的优秀的幼儿教师。
谢谢大家。
第四篇:大班中文动物主题
我们大班将“动物与人类”定为动物主题的主要目标。原因是因为大班孩子通过小班和中班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活动中我们将引领孩子去结识探索更多的动物朋友,我们将和幼儿一起,从动物居住的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特殊本领、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探索发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生存状态,从而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和动物应该更和谐相处。让孩子不但本能地喜爱动物,还自觉地关注动物,善待动物,真诚而理性地对待每一位朋友。
目标细化:
1、初步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生活环境,能够用比较丰富的词汇表达对动物外形特征、习性的认识,乐意并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出来。
2、通过 “沙漠之舟”“狗狗朋友”等活动了解动物的一些特殊本领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自觉的善待动物,保护动物。
3、主动、积极地收集有关动物的各种信息,感受动物的奇妙,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
4、通过参加观察、饲养等活动,充分感受动物的美,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问题板块:
问:“孔雀舞”是一种优美、柔美的、带有女性特征的舞蹈,而大班的男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性别认同,要如何引导他们表现出孔雀舞的优美姿态和动作呢?
答:
1、让幼儿清楚在动物世界中,雄孔雀才长着漂亮尾巴的孔雀,我们要学的就是雄孔雀展示自己美的各种动作。
2、让幼儿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优美。
3、让幼儿说说听音乐的感受,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柔美的音乐不会让幼儿跳出刚强的舞蹈动作的。
4、创设情景,让幼儿都变身成孔雀,表现孔雀散步、喝水、理羽毛等动作,大胆的展示自己的美,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舞蹈。
三、大环境创设
1、与幼儿一起来搜集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卡片及动物玩具,布置成若干专栏。
2、布置动物饲养角,饲养一些小动物,更好地让幼儿观察了解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把幼儿制作的各种动物以悬挂的方式布置立体空间。
区角创设
美工区:提供纸、笔、橡皮泥等材料,供幼儿用多种形式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布置专栏。益智区:引导幼儿自制动物拼图游戏。
语言区:提供部分桌面教具,引导幼儿边摆放边讲述动物故事。
小舞台:提供头饰等材料,供幼儿玩有关动物的音乐游戏和表演游戏。
家园合作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和查阅有关动物的资料,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解答幼儿的有关问题,丰富和积累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经验。介绍一些有关动物的亲子游戏,指导家长与幼儿在家中一起玩。
2、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到动物园、宠物店、花鸟市场去参观,让幼儿了解、接触大量的动物品种,特别是平时较少机会看到的品种。
3、带一些家里饲养的小动物(鱼、小兔、鸟)来园,丰富动物饲养角。
资源利用:
1、组织幼儿到动物园参观。
2、利用收集的资料丰富和拓宽幼儿动物的知识,利用网上的视频,让幼儿看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片子。
3、利用宠物店、花鸟市场等,鼓励幼儿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第五篇: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
【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
2011-07-11 21:22:30| 分类: 教案分享(整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活动:小螃蟹吹泡泡
活动目标:
辨别不同音符的组合,并根据不同的节奏型表现蜂蟹吹泡泡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情节,设计多媒体软件。、根据软件内音符的不同组合,制作相关的数字音符卡片,并将这些卡片张贴在移动板上。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用歌词引出歌表演。2、欣赏歌曲《 小螃蟹吹泡泡》。、理解歌词:说说小螃蟹是用什么方法来表演的。
二、学唱歌曲
1、跟唱歌曲。重点:学唱16 分音符和附点。
可借助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体现歌曲的情趣。、尝试用歌声为动画配音。
三、游戏:小螃蟹吹泡泡
1、用模仿吹泡泡的形式表现乐曲里的节奏型,知附点,8 分、16 分音符,延长音等。、熟悉节奏型后,用不同颜色替换节奏型,按颜色进行表现。
活动:红军装与迷彩服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保护色特征与作用。、进一步激发探索人类向动物学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 两支军队》 的画面、各种具有保护色的动物的图片、画有森林或草丛的背景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 两支军队》(见P275)1、听故事后讨论:为什么穿迷彩服的军队会获胜? 出示两幅丛林背景图,里面分别躲着穿红衣服和穿迷彩服的士兵。
2、尝试在背景图中找出躲藏的士兵,发现穿迷彩服的士兵不容易被发现。
二、讨论、了解“保护色”
1、迷彩服是向什么动物学习的?是动物的什么本领?、还有哪些动物有保护色?(提供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枯叶蝶躲在枯叶中;北极熊走在雪地上;竹节虫躲在竹子上;炸锰躲在草地上;青蛙叭在荷叶上等。、人类从动物的保护色中还学到了什么?(变色眼镜、警服<夜用>)
三、观察辫别“谁的眼力好”
人手一张画有森林或草丛的背景图,以最短的时间找出隐藏在草丛中的10 个小动物,比比谁的眼力好。
活动:大树的医生 活动目标:
1、认识啄木鸟,了解鸟的特征与习性之间的关系。2、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有爱护鸟类的情感。
活动准备:、啄木鸟及其他鸟类(如喜鹊、燕子等)的图片或标本(见挂图“大树的医生”)2、苹果树的图片。、啄木鸟、鸽子、麻雀的折纸范例。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景
小苹果树生病了,要去请鸟医生看病。许多鸟都来了,要给苹果树看病,猜一猜,看一看什么鸟会来。啄木鸟、丹顶鹤、喜鹊、燕子等都说自己会捉虫,苹果树应该请谁呢?
二、了解啄木鸟的特征、讨论:为什么小苹果树要请啄木鸟来捉虫?、观察啄木鸟的图片或标本,比较啄木鸟和其他鸟的不同特点,引导发现啄木鸟的嘴巴更尖、更长,爪子更锋利,它们的尾羽能很容易地在树干上支撑等,所以啄末鸟能捉小苹果树干里的虫。
三、了解更多的鸟、除了啄木鸟还有哪些鸟会捉虫?(喜鹊、燕子、鹑鸽、乌鸦、麻雀等。)、它们长得怎样? 3、它们是怎样捉虫的?
小结:乌会捉虫保护庄稼,是人类的朋友。
活动延伸: 折小鸟
1、提供啄木鸟、麻雀、鸽子3 种折小鸟的步骤图,幼儿根据步骤图折叠不同的鸟。2、让幼儿自由选择,折好一种鸟后,教师可鼓励幼儿再尝试另外的折法,使其不断接受挑战。
活动:狗的趣事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狗的趣事,说说狗的本领,表达喜爱的的情感。、看图示辨方位,发展空间概念及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收集关于狗的资料(图片、图书、录像、动画片、故事滋带等)。、不同品种狗的图片若干能清楚表现狗的特殊本领的图片,如:猎狗、枚羊犬、看门狗、拉雪橇狗、哈
巴狗表演等。、警犬在工作或狗拉雪提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交流经验
1、观察各种狗的图片或录像,说说狗会帮人类做什么事,会做什么有趣的事。
2、谈论、交流各自最喜欢的狗,它长什么样,会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小结:狗的品种很多,它们长得都不一样,本领也不一样。狗勇敢、听话、鼻子很灵,所以能帮人类做很
多事情,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了解狗的特殊本领、看录像《 警犬》,讨论:什么样的狗可以做警犬?警犬有些什么本领?它会帮警察做什么事?、狗还有什么特殊的本领?(雪橇犬、牧羊犬、导盲犬等)
三、游戏:学做小警犬
1、介绍游戏方法:模仿小警犬根据路线图帮助警察寻找坏人。、幼儿尝试游戏:幼儿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可两人交换路线图或交换场地进行游戏。
活动:会吐丝的蚕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及变化特征。
2、感知丝制品的特征,了解丝绸是中国的发明。
活动准备:
1、在班级自然角饲养蚕,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蚕生长发育》 课件、《 丝绸》 动画片、蚕的生长程序图数套。、一起收集丝绸、棉麻制品。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景
一团团丝棉遇见一团团棉花,高兴地大声招呼起来:“兄弟姐妹们:你们好!我们一家人总 算见面了,哈哈,哈哈!”棉花说:“我们和你们可不是一家子啊!”丝棉说:“这怎么可能呢?”、比较棉花和丝棉外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思考:它们是一家子吗?丝棉是从哪里来的?
棉花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喝的是水,吃的是肥料,长出根、茎、叶后才会结出棉花。丝棉是由蚕吐出的丝
组成的。
二、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及特征
1、讨论:蚕是怎么一天一天长大的?我们饲养的蚕宝宝到哪里去了?(蚕宝宝变成白粉蝶飞了。)、小组合作,排列蚕的成长发育顺序图。
3、观看蚕的一生生长变化图或PPT 课件。
验证:蚕的生长程序排得对不对。
小结:原来蚕爸爸妈妈生下的卵长大变成蛹,再长大变成蚕,然后吐丝结茧,最后破茧而出变成蝶,蚕宝
宝的一生变了5 次模样。
三、观看动画片(丝绸》
在中国古代,人们都是用棉花纺纱织布做衣服。有一天,一个喜欢养蚕的中国皇后,一不小心把蚕茧掉进开水里,结果她发现这个蚕茧可以抽出很长的丝来。她就请人将蚕丝织成布,纺丝织成的布又轻又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丝绸。丝绸是我们中国最早发明的,古代的中国人真聪明。
四、丝绸制品展览会、寻找丝制品,找找哪些是丝做的?
2、比较棉布与丝绸的区别。
归纳:丝绸特别轻、特别滑,颜色图案特别好看,所以穿在身上就特别舒服、漂亮。
活动延伸:
欣赏各种丝线绣的画,学学刺绣。
活动:猫头鹰 活动目标:、了解猫头鹰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尝试制作抽拉式的猫头鹰。
活动准备:
猫头鹰图片或标本、猫头鹰制作图示。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你认识它吗?它是谁?(猫头鹰)
2、猜猜为什么叫它猫头鹰?它什么地方长得像猫?什么地方像鹰?
3、晚上这么黑,它为什么能捉到田鼠?
二、讨论制作要领、两只眼晴挖空处大小要一致。、猫头鹰眼睛两端各开一条缝隙,需与穿进的纸条宽度相等。、取一张纸条穿进长条口,对准猫头鹰的眼睛位置,画上睁开或闭拢的眼珠,但不要画得比挖空处大,以便使眼珠动起来。
三、幼儿制作、按自己想象画出猫头鹰在树林中的动态,并进行制作。2 抽拉纸条,尝试使眼部活动起来,可边抽拉纸条边说:“白天到,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黑夜到,睁大眼睛悄悄找,田鼠来了跑不了!”看谁的眼睛最灵
活,表示捉的田鼠最多。
活动:田鼠太太的项链
活动目标:、熟悉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客,懂得不拿不是自己的东西及不贪婪的简单道理。2、理解减法算式及零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故事《 田鼠太太的项链》 PPT 课件。、每人一份操作材料:6-6=0、7-7=0、8-8=0、9-9=0、3-1=2、2-1=1、1-1=0的算式题卡,塑料插板。
活动过程: 交流讨论
1、春天到了,哪些动物是储藏粮食过冬的?
2、田鼠太大储藏了几种粮食?每种粮食各有多少?(幼儿可用不同的数数、计算的方法来计算。)
粮食的品种有3 种,每一种粮食又储藏了很多,这些粮食足够田鼠太太过冬了。可田鼠太太在冬天却差点
冻死,这是怎么一回事?
二、听故事《 田鼠太太的项链》、边听边想:是什么原因让田鼠太太用自己储藏的粮食换别人的东西。、讨论:
可田鼠太太不明白自己的根食是怎样一点点变没了?你们帮助田鼠太太,告诉它是怎么一回事。
(l)从每种粮食的数量上归零。
换掉一种粮食,这种粮食还有吗?没有可以用什么表示?零表示什么意思?
田鼠太大把粮食换成了什么?寻找减法算式题,讲述算式题的意思。
(2)从粮食的种类上归零。
原来储藏了3 种粮食,换掉一种粮食还剩几种粮食?寻找减法算式题,讲述算式题的意思。
三、思考、田鼠太太为什么会不断地换粮食?
2、换粮食时,别人是怎样对田鼠太太说的?、田鼠太太在冬天为什么差点被冻死?、这根项链该不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