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伤旅行》看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主义

时间:2019-05-15 04:3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感伤旅行》看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主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感伤旅行》看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主义》。

第一篇:从《感伤旅行》看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Ezra Pound’s Attempt to Find a Savior in His Poetry Writing

论杰克•伦敦的个人经历和信仰对《野性的呼唤》主人公巴克命运的影响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讨论型课堂与英语学习

《论语》中“仁”的翻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电影字幕的汉译策略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挣脱世俗枷锁,定义自我人生意义——解读毛姆《人生的枷锁》中的人生哲学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ree Translated Versions of YeYuJiBei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 英汉拒绝语对比研究

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宣材料英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从《一间自己的屋子》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意识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战略 中西方丧葬文化的对比研究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 任务型教学过程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隐喻视角解析《黄墙纸》的疯癫意象 Escap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网络书店的营销策略—以当当网为例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简爱:魅力人格———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广告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45 《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生死哲学 46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代沟的不同影响研究 47 英国议会制辩论--探究与实践 48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 50 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 51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ating Pupil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55 《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 56 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

顺从还是叛逆——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教义精神 58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 59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61 中英文动物俗语的感情差异研究--以“狗”为例 62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63 基于合作原则的金凯瑞式美国幽默分析 64 从公示语的语言特色谈其翻译

英文电影欣赏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xx学院案例 66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A Brief Analysis of Jack London’s Attitude towards Life Reflected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68 Hum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69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70 《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 71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之原由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 74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人性的两面性及自我斗争 75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应用 76 论电影片名翻译的“忠实性”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 78 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 79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80 林肯话语中幽默特征的分析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从成长小说角度比较研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OHenry’s The Cop and the Anthem 84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 86 论美国垮掉的一代和中国后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88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89 《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91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从价值观系统角度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93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

从《简爱》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独立意识

关联理论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隐喻翻译分析 96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98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 99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英汉商标翻译

《老友记》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主观性研究 101 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 102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103 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动物隐喻比较研究 104 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 105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A Tentative Study on Metaphor Translations in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107 目的论指导下的报刊新词英译

通过姚木兰和斯嘉丽形象的对比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109 浅谈汉英时间隐喻的文化异同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11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 112 《老人与海》和《白鲸》的个人主义比较 113 浅谈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

Symbolic Meanings of Babel in The Dogs of Babel 115 英国海洋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16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17 从中西传统节日象征物看中西文化异同 118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121 从校园官方网站角度对比研究中美校园文化 122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123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124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125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126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128 从跨文化角度论商标的翻译

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扮男装现象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Oliver Twist 13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2 The Loneliness i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133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135 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 136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爱与恨的分析 137 论汉语成语中数字英译的语用等效性

浅析《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爱情追求的道德障碍 139 翻译呼啸山庄的感想(英译中)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141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43 浅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策略

《远大前程》与《名利场》叙事技巧比较研究 145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146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48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149 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两次选择 150 谈网络英语缩略语的构词特点及用法 151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152 美国梦的文化观察

153 Culture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154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

155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156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157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

158 任务型教学中策划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 159 浅谈中西方服饰礼仪之色彩差异 160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61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3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 164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 165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

166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167 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技巧研究 168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169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170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 171 中英文广告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172 《觉醒》中的爱与死亡

173 尤多拉•威尔蒂摄影叙事技巧分析 174 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175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176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177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178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79 On the Spiritual Independence under the force of Public Opinion in To Kill a Mockingbird 180 谈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 181 浅析政治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 182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 183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

184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黄色墙纸》中的女性主义 185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86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187 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的特点和方法 188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189 英汉禁忌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190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191 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

192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193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 194 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 195 试论中学英语教育中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 196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197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

198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方法的比较 199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200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

第二篇:从神话故事看红楼梦的感伤性

从神话故事看《红楼梦》的感伤性

摘要:浓厚的感伤色彩是《红楼梦》的重要美学特征。其“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和情思集中体现在文本的“石头” 神话、“ 绛珠还泪” 神话、“太虚幻境” 神话中。关键词:《红楼梦》;神话;感伤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这种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悲凉之雾”,便是《红楼梦》的整体氛围。

《红楼梦》之名,已传达出一种蕴含在书中的寻梦、忆梦愁绪。《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寻梦之作,所谓“寻梦”,不仅是指曹雪芹对旧日繁华的追忆,更是指他对青春时代爱情理想和人生的执著追求。然而,失去了的一切毕竟不能再来,作品充满了“寻梦者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有三个层次上的含义:首先,它是家族的失落感,是繁华空忆的失落感;其次,它是爱情的失落感,美好的理想爱情的幻灭,使这部小说充满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然后,它是人生理想的失落。正是这种理想的幻灭,这种人生中最美好、最有价值得的东西的被毁灭,使《红楼梦》具有了深刻的悲剧意义。

一 “石头”神话

作品原文描写如下: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已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这段“石头”故事,源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神话,是女娲神话的置换变形和大胆重构。女娲补天遗留下的一块灵性已通的石头,因无材补天,“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于是一僧一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出现了,将其携入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历经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后,回归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就是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色空观念。“大荒,无稽,茫茫,渺渺”都是寓意荒唐无稽,虚无缥缈。作者还在书中反复强调“梦”“幻”等字,这就远远超越了神话本身,给故事定下了悲剧基调。

“石头神话”也有象征寓意功能,那无力补天的石头可以说是作者自身的化身。鲁迅说:“曹雪芹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曹家家世显赫,是当时江南的“百年望族”。雍正五年,曹家被抄家后家道开始衰落下去。曹雪芹经

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将家世的沦落与自己身上应负的中兴的责任感相连,作者产生了自愧自责的心理。脂评甲戌本在“无材补天,幻形入世”一句侧批云:“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在偈语“枉入红尘若许年”句侧也批有“惭愧之言,呜咽如闻。”曹雪芹认为自己“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这隐约暗示着家族曾经对他寄予厚望,曹雪芹可能有一段时间曾为家族的中兴奔走过,但是曹家在雍正抄家之后没再兴盛起来,可以知道他的努力并没有带来好的转机,面对家族的衰落,他不能摆脱自责和悔恨,终以血泪哭成此书,向世人展示自己“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石头”神话中他借顽石之口表示由于“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而“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其中包含的就是作者老大无成的自我谴责。

“石头神话”作为一个象征性寓言,还隐指着更为深层而抽象的哲理寓意。作者通过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到历尽尘缘、“复还本质”的故事,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哲理感悟。“石头”下世为人、尘世历劫、返回大荒的生命历程即“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由“空”开始最后归于“空”,这是一个首尾衔接的“空”的哲学圆圈。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一生,体现的正是这个“圆圈”。在这一人生体验中,生命活动被解释为“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带有浓厚的感伤和虚无色彩。

二 “绛珠还泪”神话

《红楼梦》原文如下: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恩,故其五内使郁结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子道:“他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个神话源于上古时期炎帝季女瑶姬精魂化草的故事。“绛珠还泪”神话在作品开端即已预示“木石姻缘”的悲剧性质。脂评“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又绛珠草“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将形象的悲剧性质层层复加;又有绛珠仙子下凡乃为偿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愿将“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还泪”二字,又隐含了“木石姻缘”的悲剧性质与悲剧结局。甲戌本脂评有:“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神瑛绛珠的“以泪偿灌”,渗透着作者“水中月,镜中花”的感伤情怀,在他的以“情”反“理”的追求中,渗透着“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苦痛与悲伤,感伤美与新生的被毁灭。

就是这幻境中的“薄命司”,其中藏有天下薄命女子命运遭际的簿册,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在“薄命司”的图册中一一注明,第五回中的人物判词和《红楼梦》曲中,揭示了她们的不幸遭遇和悲剧结局。才选凤藻宫的元春,闷死在深宫;迎春误嫁“中山狼”,被折磨至死;探春才干过人,也免不了远嫁他乡的命运;惜春出家为尼,独卧青灯古佛。贾府四春,免不了“原应叹息”的命运。李纨终身守寡,谨守妇道,但仍摆脱不了“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剧等。大观园里的女奴,命运则更为悲惨。太虚幻境中的“神话”警示,与现实世界的悲剧,在前后辉映中融为一体。

《红楼梦》是关于整个历史和人生的寓言和预言,它所挽的是那场注定毁灭的人生之梦。《红楼梦》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充满了旧梦难寻的忧伤和人生空幻的悲哀,然而在感伤中又包含着热切与执著。正因为如此,《红楼梦》才没有成为一曲绝望的挽歌,而成为了一部伟大的不朽之作。三 “太虚幻境”神话

围绕着“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红楼梦》写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悲剧,对红颜薄命女子不幸遭遇的沉痛悲悼是曹雪芹最为感伤和刻意表现内容。按照道家说法,太虚幻境就是广大虚空的天堂境界。曹雪芹将仙境命名为太虚揭示了其神秘、虚空的性质。贾宝玉游历的,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 [3] [4] [5] [6] 李希凡.红楼梦的艺术世界[C].文化艺术出版社 红楼大家丛书.团结出版社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欣赏[M].中华书局

曹雪芹、脂砚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M].作家出版社

[7] 宋子俊.对《红楼梦》大旨、本旨、主旨的再认识[J].西北师大学报,1994(3)[8] 宋子俊.论曹雪芹的主观思想与《红楼梦》的客观意蕴[J].红楼梦学刊,1997(3)[9] 胡雪冈.曹雪芹的悲剧观[J].红楼梦学刊,2000(1)[10] 韩军.《红楼梦》中顽石补天的象征意义[J].红楼梦学刊,2000(2)[11] 李艳华.谈《红楼梦》的多重主题[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6)[12] 郭德民.论《红楼梦》的忧患意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3)[13] 孙福轩.《红楼梦》石头意象论[J].红楼梦学刊,2005(3)[14] 权雅宁.论《红楼梦》的多重悲剧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9)

第三篇:乡愁中的感伤主义色彩——读白先勇的作品有感

乡愁中的感伤主义色彩——读白先勇的作品有感(2008-01-02 09:55:02)转载标签: 文化摘要:中西合璧、悲剧色彩和感伤主义是白先勇创作的特点,但感伤主义更具个人色彩,作家通过塑造不同人物的乡愁形象来表现。本文试着从作品中的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乡愁去进一步挖掘作家内心深处的感伤情怀与实质。

关键词:白先勇;感伤情怀;乡愁;

白先勇创作的三大特点:中西合璧、悲剧色彩和感伤主义。因此,白先勇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伤感主义色彩,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几乎流露出郁结在作者心中的无限的哀愁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构成白先勇作品的感伤主义色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就作品中所突现的“乡愁”——怀念祖国、故乡、亲人的无限哀愁。

是什么原因导致作家如此深有感触?他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表现的呢?近代中国的历史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变化,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一部分的中国人由于对中国的情况不理解就离开大陆到了台湾,后来美国经济的强行侵入,使得台湾的经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那一些人就对台湾产生了一种茫然的心态,他们不知何去何从?成了所谓的“无根的一代”,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无限寂寞孤独的“乡愁”。他们身处异国,但经常怀念的却是自己童年时代的祖国、亲人、故土。所以在台湾的某些作家的作品中就形成了一种感伤的情绪,曲折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沉的民族感情。而白先勇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作品中的乡愁是通过各类人表现出来的,下面就他的作品来试将人物归类。

一类是台湾上层人物表现出来的“乡愁”。在《游园惊梦》中,钱夫人的“感伤”,她虽然到了台湾后但心中总是念念不忘大陆的东西,对南京的一切总是难以忘怀,口中总不离南京,常常用台湾的的东西与大陆的东西来对比。在穿衣服上,尽管衣料旧了看起来不够亮,但一想到是从南京带出来的就宁愿用它来裁衣也不愿意到鸿翔绸缎庄买份新的。因为“她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尤其是丝绸,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在与人谈到看戏上,她觉得台湾里演的戏不值得看,“好久没看了”、“住在南部,难得有好戏”。在喝酒时,她有这样的感慨,“可是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没想到真正从绍兴办来的那些陈年花雕也那么伤人。”在窦夫人问她有没有发觉台北变了些时,她就沉吟了半响,侧过头说:“变了很多”后又轻轻地加了一句“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起了许多新的高楼大厦。”在《梁父吟》中,孟养临终时的遗言:“日后打回大陆,无论如何要把他的灵柜移回家乡。”王钦之送给孟养的挽联就嵌了这么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中原父老望旌旗。”朴公在评价孟养的孩子时说:“虽说身后哀荣,也不能太离格。我看孟养的那个男孩子,竟不大懂事。大概在外国住久了,我们中国人的人情礼俗他不甚了解。”„„这群上层人物虽然过着一种新的生活,但植根于心中那顾乡愁并没有褪去,他们留恋昔日的生活,昔日的事物,有着传统的文化思想都希望能够“落叶归根”,重归故土的愿望。

另一类是中层人物表现出来的“乡愁”。这类人多是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在外国接受教育,过的是外国式的生活。这大概是白先勇把自己在美国留学时期的生活经历与心中所想所感投射到这一类人的身上。所以在《芝加哥之死》中,描写了吴汉魂在美国芝大苦读了六年,连自己母亲去世也不能见到最后一面,对母亲的思念导致他发恶梦,而他曾经热恋的女友也嫁作他人了,他在芝加哥住了那么多年,本来一切已经适应的了,周围的环境也渐渐熟悉,但

他只觉得“芝加哥陌生得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地理名词”,他立在梦露街与克拉克的十字路口,“茫然不知何去何从,他失去了方向观念,他失去了定心力„„跟不上它的节拍。”最后即使他考上了博士学位,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他却投湖自尽了,因为母亲的声声呼唤,他觉得自己真的受不了要找一个地方落脚。但他又说“他不要回台北,台北没有高层楼的大厦,可是他更不要回到克拉克街高层公寓的地下室,他不能忍受那股潮湿的霉气„„”追究他的死,其实是因为他感到他已经失去了一切,已经没有根。而美国的社会和西方文化他无法接受,他的名字“吴汉魏”就说明他完全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极端的孤独与痛苦使他不顾那个颇为舒适的职位而选择了轻生。在《冬夜》中,余嵌磊教授和在美国的吴柱国,他们在短暂的见面时间里,他们对过去在大陆时代的学生生活的回忆,“比北平那些胡同还要乱多了”。吴柱国对台北卷子的评价,他里面穿着一件中国丝棉短袄。他喝龙井不喝红茶,他笑着摇头说:“我们中国人还是那么喜欢应酬。”他们谈论“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的艰苦战斗岁月,当几个中国教授和学生在《五四运动的重新评价》中谈到“五四”是一个流产了的“文艺复兴”,吴柱国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会场,他认为自己在国外做了几十年的逃兵,没有资格为“五四”讲话。他们还谈到在大陆、台湾、美国的同学的生活,工作情况,对他们的命运的关心。余教授在谈到自己撞伤的腿中说:“我看我们中国人的毛病,也特别胡扯,有时候,洋法子未必凑效,还得弄帖土药秘方来治一治,像打金针,乱插一下,作兴还戳中了机关——”„„可见他们对中国是多么的眷恋与热爱。还有《谪仙记》的李彤等。

最后一类是下层人物表现的“乡愁”。而这一类人作家写得更深刻,让读者为这些人感到更多的同情与可悲。在《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写的是男工王雄本是湖南的一个农民,在无意间给日本上抽壮丁给抽了出来,一混便是很多年了,总没能回过家,心中对那个家充满着思念。他会追问“我”关于大陆的情况,“表少爷,你在金门岛上看得到大陆吗?”、“他们是过来找亲人的。”“我们湖南乡下有赶尸的,人死在外头,要是家里有挂得紧的亲人,那些死人跑回去跑得才快呢?”有次王雄与“我”谈在金门时的情况,他说当时有不少的老士兵,而那些老士兵总令他联想那份怀乡的哀愁,“一定也跟古时候戍边的那些士卒的那样深,那样远。”后来王雄因为丽儿的疏远与喜妹的嘲弄,受到了打击,于是他投水自尽了,死时还想念着家人,眷念着养他的故乡。在《花桥荣记》中的卢先生原是广西桂林人,中学时代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好,到台湾后念念不忘桂林老家的未婚妻,他省吃俭用想尽办法存钱为的是把未婚妻接到一起住最后却被骗走了钱财还被人打了一顿,两岸隔绝的不争现实粉碎了卢先生和大陆未婚妻团圆的幻想,于是,他变得消极颓废,不再忠于爱情,和一个放荡的台湾洗衣婆草草结婚,最终酿成悲剧。„„无论是王雄在无以言说的思乡惫念与难熬的抑郁心境中,走向了荒凉的海滩,还是卢先生思念情人与梦想破碎后的悲哀,他们留给我们记忆的是腐尸的恶臭与乱舞的双手,留给我们的是无论他们怎样与现实生活挣扎,都走不出思乡的局限,除了死亡别无选择„„

这些乡愁都反映了作家的感伤情绪,他笔下的人物的“乡愁”都是极端严重,这些人物表现为极端的苦闷、绝望、甚至于自杀,形成了小说的悲剧基调。白先勇的小说世界是一个痛苦的存在,背景的意义折射出了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不相通,人物灵魂深处根深蒂固的孤独感与寂寞感。因此白先勇的感伤情绪在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对一切人,不管是上层人物还是下层人物都有着无限的关注。另外作家的伤感,不完全是对台湾上层社会没落的伤感,而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断的哀悼与惋惜。并且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反映了祖国和台湾的分离,给台湾人民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

和灾难。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评价白先勇是“中国最敏感的伤心人,他的作品最具历史感”。白先勇自己在《台北人》扉页上也写到:“纪念先父先母他们那个优患重重的年代”,并附上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云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在阅读白先勇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白先勇的小说是一幕沉重的生命剧沉沉地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出作为一个真正的小说家他对人物命运的终极关怀,让每一个读它的人不得不沉思、领悟„„

【参考文献】

[1]白先勇,《白先勇自选集》[M],花城出版社,1996年6月.[2]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M],花城出版社,2004年4月.[3]古继堂,《简明的台湾文学史》[M],时事出版社,2006年6月.[4]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10月.[5]陈丽娟,《永远的悲歌——论白先勇小说的感伤意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1).[6]丛坤,《.论白先勇作品中的感伤美》[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第四篇:从唐诗中的“月”浅析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从唐诗中的“月”浅析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论文关键词:唐诗;月;意象;忧患意识;感伤色彩

论文摘要:月亮,向来是诗人的宠儿,与中国文学生而有缘,作为一种意象源远流长。唐诗中的月意象是古典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唐代的诗人或借月造境,或以月融情,将自己独特的人文、宗教体验寄予其中,展示了难以言表的情感流程,尤其是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

自古至今,人们描写月亮,赞美月亮,借月抒怀的诗歌比比皆是。这类作品尤以唐诗为甚,而唐诗中的月亮又经常与人们的孤寂、凄凉、相思等感伤情愫纠结在一起。本文主要从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几方面来阐释由唐诗中的“月”意象透视出的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璀璨、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月亮从众多的自然物象中脱颖而出,成为唐诗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那么,为什么月亮会如此受到唐代文人的青睐呢?

诗歌中“月”意象的存在有其历史的渊源。首先,“它给人柔和、优美、完整的感觉”·;“月圆之时,发出清幽明亮的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引;它那“由缺到圆、由朔到望的有规则的形体变化”,构成了其“形体美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月亮的这些美感特质都暗合了中国人的审美感知。原始社会中,初民所认识的月亮是与女性相结合的。在我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神话中有许多感月而孕的故事。《遁甲开山图解》:“女狄暮汲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宋书·符瑞志》上记载:“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等等。这都应该属于生殖崇拜的范畴。现在不少地方还有着小儿拜月、老人望月的习俗,人们仍是把月亮当作一种生殖崇拜物,渴望对月祈福得以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在古老的传说中,月中捣药的是蟾蜍,又作“蟾蝣”、“詹诸”。《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蟾蝣,月精也。”《淮南子说林》云:“月照天下,蚀于詹诸”。“蟾蜍本是一个为天所‘媚’,受天之恩的‘非类’。然而,它恩将仇报,斗胆蚀月,毁了天之‘目”’,所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常用蟾钩、蟾盘、蟾轮来指代。

其次,诸如“嫦娥奔月”等有关月亮的一系列神话,更体现了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嬗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汉高诱注:“妲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妲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也。”女性是月亮的灵魂,月亮是女性的诗化象征。自然地谈起月亮,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嫦娥(又作姬娥)。她孤独地在广寒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因而又成为诗人反复抒写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月亮的灵魂被赋予了多重意蕴。月亮“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再者,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相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着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上的中国特色”。

亘古不移的月亮总是莹莹地照着大地,照着有情众生。月光是柔和、迷蒙又清冷、朦胧的,似是蒙娜丽莎那浅浅的微笑。可以说,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离不开月的激扬和烘托。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李商隐„„常是一卷在手,月下窗前,精心细品,沐一身月辉,抒胸中愁绪,法自然天趣,得万物之灵。由此,月与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古朗月行》、《拜新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峨嵋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难以尽数的优美诗篇在月光的浸润中登上了唐代诗坛。

唐诗中的“月”意象俯拾皆是:1.月的时间意象。月升月落,月圆月缺,契合着生命的轮回,因而古人常以“月”来感伤生命的易逝,岁月的飞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的慨叹。2.月的边塞意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俭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清„„我们还可从盛唐边塞诗中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浑融苍茫,“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3.月的相思意象。如孟浩然“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孤寂凄恻;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深沉蕴藉;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归雁》)的郁怀难耐„„在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渴念甚为空灵,同样,爱情也甚是挚热。“待月西厢下”(崔莺莺《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的空虚寂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的深深痴情„„月似乎是爱情的最佳见证,凄迷的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月所造就的相思意绪,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总之,“月”的意象是时光的飞逝,是情爱的寄寓,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这其中蕴涵着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体现着他们不同的人生观。

(一)羁旅行役的思乡之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代表着团圆,寄寓着和亲人相聚的心愿与期待。然而,唐代的诗人们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欢乐,却屡屡倾诉着离散的痛苦。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闺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的期盼,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月以其惨白凄清的光辉,孤独孑然的身影,唤起并契合了诗人们寂寞孤独的感伤之情。无论他是在踯躅旅途,还是在独守客舍寒窗,只要在月光的沐浴下,就会情不自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千。

此诗是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八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于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作。诗的起首两句“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焦心的是他远在郧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何等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忆长安”,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平添妻子的负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羁敌巢,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写妻子对月怀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人手,使怀人的愁思倍显具体、深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由于家是依附在故乡的土地之上的,所以游子思欲归家之情便会自然延伸为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主人公钟情于把月亮作为其孤独失意情感的象征,借助“月”意象强化征人置身偏远异地、内心孤寂凄凉的特殊处境与感受,从而离开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阳刚之气,产生了阴柔之美。每当我们读到“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等诗句时,便能体会到征人的深深哀怨。王昌龄的名作《出塞二首》(其一)曾被誉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它“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格”,其“悲壮浑成,应推绝唱。”J(诗人从“秦月”、“汉关”入手,月照关塞,尽显边地荒凉,征人辛苦,意境悲凉苍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气势雄浑,统摄全篇。唐代经常对外用兵,战争时起时伏,戍边的将士常年镇守边疆,置身在广漠无边的黑夜,孤寂、清冷。可以想见,他们的思乡之情是何等迫切,愁绪又是多么的深沉!面对一弯冷月,月下彷徨,忧苦之情难遏。“征人月”因饱含深沉悠远的历史内涵而尤其显得悲凉空旷。

月亮那凄冷的光,为自伤飘零的人们添愁益恨,成了他们失意困顿、羁旅行役之苦的见证;他们努力寻求慰藉和归宿,于是流于文人骚客笔端的“月”又成了他们借以抒发愁肠百结的归乡之情的载体。“归家”这个永恒的文学母题积淀在唐代诗人心头的依恋显得格外的沉重,在这里,月亮成了孤臣浪子们启动乡愁,回归家园的精神寄托了。

(二)两地相思的哀婉情怀

唐代诗人还用“月”表殷切之爱,达别离之恨,抒发痴男怨女间的无限情思。花好月圆,是爱情美满的象征。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正是情侣们互诉衷肠的美景良辰,但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对于相隔两地的情人来说竟是这样的撩人心绪,勾起了多少离愁别恨。张九龄《望月怀远》便是一首怀人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起句意境雄浑阔大,气象高华。在这漫漫“遥夜”,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对月相思,久不能寐,一个“怨”字油然而生。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呼应,“遥夜”与“竟夕”呼应,月亮皎洁圆满的光华,更加让人难以入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唯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哀婉的情思,真挚感人。

明月似乎确实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可谓《全唐诗》的诗中诗。在《春江花月夜》里,月光从思妇心头流过,我们不难瞥见民间永驻的情爱光辉。诗人用民歌般清丽忧伤的笔调,将离愁别绪的缕缕情丝,客愁闺思的脉脉情缘娓娓道来。从“自云一片去悠悠”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切景语皆情语,极写春、江、花、月、夜五字之外的“情”字。“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孤舟飘零的游子、阁中思夫的怨妇们共有的“相思”情结。“此时相望不相闻”到“江潭落月复西斜”:今夜月圆人不圆,既然只能“相望”,那么,倘能跟随“月华”,“流”到他的身边也好啊!然而这样也不能如愿,那就请“鱼雁传书”吧,却又“光不度(渡)”、“水成文(纹)”。至此,思妇望月怀人的凄美深情已逐层深入。“梦落花”——“月西斜”——“春欲尽”——“不还家”这一连串让人神伤的意象,极大地激起形影相吊的妇人心中思人、惜春的耿耿情怀。经过曲折、含蓄而又深沉的渲染,全诗自然地进入尾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明月终于慢慢落下,情人却依然远隔天涯。诗人在极写一对恋人忠贞爱情的同时,又宕开一笔,喊出了“不知乘月几人归”的时代心声。这就使五字之外的“情”字有了新的色彩,余情袅袅,情深意远。

(三)人生感慨的哲理思辨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称得上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还因为诗人引出了对江月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面对这一轮孤月,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人生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不仅仅是“梦境中晤谈”的“宇宙意识”~8J(P17s),还是经人类生命情感浸润过的忧患意识。从明月初升——皎月当空——斜月西沉——落月摇情,这条生命网络直贯无穷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从而使诗篇具有了崭新的思辨美和哲理美的意蕴。

月亮也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孤独之苦写乐,以乐反衬孤独之苦。相传写于天宝三年,当时李自供奉翰林,遭人进谗言被唐玄宗疏远,他无处诉说,只好借月下赋诗来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身在花间,手持酒杯,一个人登场,其孤独之感可以想见。孤苦实在难耐,于是诗人便把天上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让人感到了淡淡的、难以言状的悲愁。在诗中,月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从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了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我想这便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道”家境界吧。

再来看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以体道合天的豪情,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人把人与月进行比较,从中感悟到了一种超越宇宙的永恒。李白的一生始终在“仕”与“隐”的纠葛之中难以自拔,于是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舒缓心头的压力。“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酒是人间的奇物,月是天国的使者。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月辉,与茫茫的宇宙浑然相融了。李白对月进行了永恒性的审美观照,而后,他忘却了苦闷与烦忧,感悟到生命的律动,实现了现实生命与无限宇宙完美统一。

永恒而宁静的月亮,曾经引发了多少文人骚客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哲理思考啊!他们深沉的喟叹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于人生局限性的审美悲情。面对着月华如水的明月,诗人们总会生发许多感慨,或感于怀才不遇、仕途偃蹇、壮志未酬,或慨叹命运坎坷、时局黑暗、民生多艰„„于是唐诗中又有了许多感怀之月。

(四)对月感怀的历史沉思

唐王朝从辉煌的盛唐逐渐走向衰败,面对依旧高悬的明月,中唐以后的一些文人心中难免会涌上一种凄楚的感觉。他们仍有着安邦治国的壮志雄心,对国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寄寓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发出了盛衰无常、今昔兴亡的感慨。从而,月意象也被寄予了诗人宦海浮沉,人生失意的感慨和抚时伤世的悲悯情怀。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骤兴骤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夜?自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等等,这些“月”同样都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即便是在盛唐,当诗人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以后,在创作中便体现出他们人生价值的追求。杜甫的沉郁,子昂的悲慨无不由此开始。正是有开元盛世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才使诗人得以认清国家时事,关怀生命,具有了一种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国难当头,时代又赋予了诗人更为严峻的历史任务。与道教的遗世高蹈和佛教的参禅坐忘不同,儒生士子多是“人世”的,他们注重的不是个性的自由和灵魂的升华,而是民族的荣辱和国家的安危。“诗圣”杜甫的诗歌不仅富有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人世情怀,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严谨整饬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忧患意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怀古之作并不仅仅是在“发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社会、民生、自身命运及未来的沉思。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们感时伤世,情感虽然凝重,但并不悲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状态历来是紧张的,自屈、陶、李、杜以来,有无数的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必然带来一种反抗,他们将个人的不幸与国家的忧患相结合,以宣泄或抗争。长期影响中国文人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也是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之一。诗人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将忧时、忧世、忧己之情熔于一炉。于是就有了望月之时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

综观从唐诗中“月”意象透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的种种体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爱情和青春本是人生最美好、最宝贵的。而我们却不难发现,除少数作品有明亮、欢快的色调外,绝大多数诗作都充满了哀怨、忧郁的色彩。在封建时代,自由美满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得不唱出凄苦的哀歌。

第二,民族的灾难,政局的危机,国家的前途堪忧,再加上诗人的身世之慨,凡此种种都通过“忧患”的面貌体现。

第三,诗“可以怨”(《论语·阳货》)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许多失意的诗人们借月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讯息,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在边塞诗、怀古诗中总隐含着挥之不去的哀婉、寂寥的意味。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本着表现忧患意识的传统,体现出民族精神中深刻的悲剧意识。总体看来有两大共性:第一,唐诗中多表现伤春悲秋、离愁别绪、国仇家恨、世路艰难以及韶华难驻的感慨,令人掩卷怃然;其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痴男怨女、游子思妇等等,他们孤单,他们寂寞,他们苦闷,他们悲凉。总之,他们身上几乎背负着人类全部的悲剧体验而艰难孤独地行进在历史的漫漫长途上,因此谓之悲剧性。第二,唐诗多以“月”的意象来表达泪、愁、恨、怨、叹等情感。不论是豪放诗人的悲慨苍凉,还是婉约诗人的缠绵凄怆,最终都逃脱不了感伤的调门,因此谓之感伤性。

对于唐代诗人在诗作中体现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我们不应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忧患意识、感伤情绪不免有消极的一面,但它也蕴藏着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积极肯定的人生态度。应该说,忧患和感伤是人类必定要向历史所付出的精神代价之一。在唐诗的“满纸荒唐言”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们对于美好人生、美好理想的一片痴情!唐诗中的“月”所折射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使得唐代诗篇因此又拥有了无限丰厚的精神感召力和汲取不尽的艺术美感。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www.xiexiebang.com/product.free.10030900.3/、

第五篇:从美国新城市主义的角度看北京的郊区化趋势

2005年第6期 后退

从美国新城市主义的角度看北京的郊区化趋势

Sprawl Trend of Beijing Sub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o-urbanism 作者: 王昊 莫飞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国家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北京目前已出现郊区化的趋势。本文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的理论视角,总结了郊区化在美国产生的原因,并逐一与北京的社会经济现状加以对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理论应对郊区化的策略,以期改善北京郊区化的空间形态。

Abstract: A trend of urban sprawl has occurred in Beijing under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market economy, social transition and national policies.Taking the theory of American Neo-urbanism as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of urban sprawl in USA was summari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Beijing one by one.With the above as base, this paper uses the Neo-urbanism as reference for the responding strategy of urban sprawl, so as to improv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uburbanization of Beijing.关键词: 郊区化;新城市主义

Keywords: Urban Sprawl;Neo-urbanism

摘要: 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国家政策的共同作用之下,北京目前已出现郊区化的趋势。本文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的理论视角,总结了郊区化在美国产生的原因,并逐一与北京的社会经济现状加以对照。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借鉴美国新城市主义理论应对郊区化的策略,以期改善北京郊区化的空间形态。

Abstract: A trend of urban sprawl has occurred in Beijing under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market economy, social transition and national policies.Taking the theory of American Neo-urbanism as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of urban sprawl in USA was summariz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of Beijing one by one.With the above as base, this paper uses the Neo-urbanism as reference for the responding strategy of urban sprawl, so as to improv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uburbanization of Beijing.关键词: 郊区化;新城市主义

Keywords: Urban Sprawl;Neo-urbanism

2003年11月,胡老太太因健康原因迁出了已居住63年之久的北京西城区枣林大院三号,搬到望京小区与女儿同住。至此,这座从50年代格致清晰的四合院逐渐演变而成的大杂院,人口构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超过2/3的人口变成了租房暂居的外来务工人员。而人口迁移背后更深层的变化是:随着最后一位知道这个院子历史的老人搬出,曾经的邻里结构趋于解体。在这个院落中发生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特例,从众多的这类实例中都能看出,北京旧城的原有居住人口正在逐步向郊区迁移,将旧城留给了收入更低的人[1]。

统计资料显示,从1996年至2003年,北京内城的人口增长率是7%,而同期近郊区与远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7%和95%[2],新增的城市人口主要向郊区而非市中心聚集的趋势已十分明显。欧美城市发展的历史已经显示,在上述人口聚集方式产生时,如果缺乏强力的政策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住与就业相平衡的“有机疏散”不会自然发生,至少将滞后于“郊区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参考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历史,以求总结一般规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代价。而新城市主义者对于美国郊区化的回顾和成因分析,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它可以为我们判断北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1 郊区化及其在美国产生的原因

美国式的“郊区化”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其表现形式却是一致的。

低密度单一用途的开发区(住宅、购物中心、办公区等等),没有中心和边界、缺乏公共交通的大片城市建成区。这样的建设方式迫使居民只能采用小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过低的密度和单一的用途难以支撑公共交通发展)。1980年代以来,美国部分建筑师和规划师开始意识到,区域-城市-邻里-建筑是密切相关的整体,郊区蔓延式的发展不仅在城郊造成环境恶化以及经济社会方面的资源浪费,更给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正是郊区的发展造成了内城税收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既而引发了内城的贫困和建立在社会阶层基础上的城乡对立。

在“郊区化”遭到普遍批评的同时,新的规划思想应运而生。新城市主义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系统性较强的理论之一。对于郊区化产生的原因,美国的新城市主义理论中已经有了很多论述,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缺乏区域规划

美国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因此,它缺乏自上而下统一的区域规划也就不足为奇。由于缺乏统一的和拥有实权的规划执行机构,因此很难在调整城市结构方面有所作为,相应的,保护自然资源、鼓励填充式(infill)集约化的开发,以及推行公共交通等方面也只能是宣传多于实干了。

(2)区划法(zoning)和政府的其他政策

区划法在美国历史上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将有污染的工业与居住相隔离,但这样的作用对于后工业化的社会已全无意义。坚持功能分区的理念无形中加大了就业与居住的距离,远程的交通量增加不仅加大了道路交通量,同时也大大刺激了人们购买汽车的欲望,使得交通问题陷入了恶性循环。同时功能分区也使城市空间在使用时间上更加低效(办公、商业区只在白天有人使用,而娱乐区只在夜晚保持活力),进一步降低了城市的活力和安全感。

区划法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强调法律的“普适性”(one size fits all policy),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寻租”,但可想而知这样的政策必然有忽视基地特色、规划与建设千城一面的倾向。

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和加快二战后的经济复苏,“郊区化”一度作为政府重要的支柱产业政策,当时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而无暇顾及其他。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联邦公路计划(The Federal-Aid Highway Act)和联邦家庭援助政策(FHA)。前一项计划逐渐将美国的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在促进小汽车发展的同时,也使中产阶级的居住地沿着高速路迅速蔓延开来;后一项政策为了便于房地产评估,降低抵押违约的风险,鼓励兴建在销售前已经完全建好的、每户都独立存在(产权边界清楚)的大片社区,这样的政策不仅促进了城市和街道空间的解体;而且,由于银行贷款首先会考虑收益,这一政策无形中会向收入高的阶层倾斜,这就使得郊区化从空间和物质形态的角度落实了社会阶层的对立与隔离[3]。(3)传统邻里的消失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激增,高收入的白人居民首先离开密集的中心区迁往郊区,内城中功能多样的邻里模式逐渐瓦解,与此同时,在商业开发的带动下,新建的郊区化住宅区由同质人群构成,传统邻里在空间与人员构成上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消失了,从而公共活动的多样性也不复存在。美国新城市主义者认为:在这一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师在郊区规划中没有坚持传统的城市格局(小尺度、网格状道路),也对邻里的消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我国教科书中的概念不同,新城市主义者的邻里主要指Perry的邻里模型,他们认为Stein根据美国现实所作的调整(Radburn体系)弱化了西方传统邻里概念中许多核心内容,如邻里的中心和边界,功能的混合及连续的公共空间界面等。新城市主义者认为Radburn体系的尽端路模式实际上对小汽车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并广开方便之门,助长了其后郊区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正是美国“郊区化”的初始范本,只是后来的“郊区化”密度更小,住宅安排更加松散而已,其原始的“顺藤结瓜型”的路网组织结构都是一样的[4]。(4)专门化和标准化

在1920年代,为了解决现代城市建设标准和质量混乱的问题,美国与城市建设相关的领域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城市由致力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建筑师、道路工程师、桥梁工程师等)分别建造。由于每一专业都难以兼顾整体而只解决具体问题,使城市的各项功能更加割裂,如道路工程师只负责满足局部道路不断增长的交通量,而不会考虑城市整体的交通政策和交通网络。

各类标准与建筑的工业化倾向于在各处建造一样的产品,而这必将成为千篇一律的“郊区化”景观的另一重要成因。(5)交通模式的转变

早在1840年左右,随着火车的发展,美国大城市如波士顿等就已出现了居住功能向郊区扩散的趋势。但是其后汽车取代火车成为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对郊区化的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5]。与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火车、地铁)不同,由于不受选线和站距的限制,以小汽车主导的郊区蔓延带有更大的随意性,每个个体分散决策的结果必然使城市呈同心圆的形状逐渐摊开,各种功能区更加分离(Shopping Mall等特殊的功能形式正是在小汽车主导的郊区化背景中才得以产生的)。

同时,由于小汽车带来交通量的上升,也慢慢地改变了城市中心区的景观:大型的交叉口、左转高架引桥、面向街道的大型停车场、宽得难以穿越的马路,所有这一切都进一步限制了步行者的活动自由,城市再也不是“人”的城市了。由于离开了汽车寸步难行,即使不喜欢小汽车的人最终也不得不依赖它才能生活。小汽车模式如同某种“病毒”,它有着“自我复制”的强大功能。从1920年开始,美国私家车的拥有量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从30年代的1.9%上升到60年代的5.3%。这说明,城市一旦走入了以小汽车为主导的发展路径,公交为主的交通模式就难以建立了(见图1)。2 北京的现实

如果将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美国1920~1930年代郊区化的发展时期作一比较,不幸可以发现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缺乏统一的区域规划和管理

我国的土地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曾使很多欧美的同行羡慕不已,他们认为在此基础之上,规划更能统筹考虑城乡的综合利益。其实,在市场经济发育的今天(甚至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情况都远非如此。对北京市规划部门的工作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北京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对各区县、各部门的利益进行协调,而且协调的首要目标是各方利益均衡而非整体的效率最优。因此才会出现东有CBD,西有金融街,几乎每个近郊区都有科技园区的奇怪现象。由于难以实现跨区的异地补偿,也就不能对老城实行保护性的改造。基层部门利益分割,北京市政府缺乏统筹的能力,致使城市布局的宏观构想(如跳出老城重建新城,实现京津一体化等)很难落实(除非通过国家政府的直接干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无序的郊区化很容易发生。(2)缺乏有力的社区建设

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批评规划师的工作,认为正是他们基于理想主义的大规模改建,破坏了城市的既有结构。但实际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既有城市结构的拆解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入转轨阶段,城市中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于政治成分、单位差异(“公家人”与老百姓,大机关与小单位)的分层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时间,下海的下海,下岗的下岗,原有维系“大院感情”的同质性遭到破坏。一旦条件允许,大部分人都将老城里的原有住房用做出租而不是自己居住(即使是货币化分房中得到的住房也不例外)。这除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与基础设施条件的原因以外,缺乏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而大量的租住户使得住宅区的社会结构更加缺乏同质性和稳定性,在原有居民纷纷“逃离”,新来居民流动性大的条件下,内城的凝聚力逐渐降低。

与此同时,在郊区显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建设相对独立的、同质性强、品位高的住宅区,吸引城市中新兴的中产阶级。在开发商为牟取利益而不可避免的炒作中,郊区的优点远不只是环境优美,更能体现居住者的社会阶层和格调。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政策与规划的有力干预,“住宅商品化必然导致社会分层明显的郊区化”这一看似武断的命题,不仅在欧美得到了验证,也正在我国的大城市成为事实(见图2~3)。

图1 美国私家车拥有量年变化曲线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资料来源:美国1970年以前数据根据《美国城镇规划—按时间顺序排序》99-102页整理,其他数据来自《国际统计年鉴》。(3)国家政策的引导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面临需求短缺这一背景之下,单单以城市形象为原因质疑国家政策,毕竟是软弱无力的。在鼓励住房贷款和鼓励小汽车发展相结合的政策引导之下,中高收入的居民移居郊区已成明显的趋势。通过对北京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可以大体归纳出未来城市社会分层的分区,并且可以预见,中高收入人口的居住地向郊区转移会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4)专门化、标准化与首都作用

由于城市结构的缺陷与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北京市中心地区的交通量还将进一步增加,而我国目前的规划及道路交通标准由于受到专业化的局限,只注重解决具体的功能问题,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按照现行的各类标准设计的城市道路和路口无一不有利于机动车发展而相对忽略“人”的需要。随着标准的普及,更通过“首都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大路口、立交桥这类非人性化的城市景观成了先进生产力的象征,扩散到我国其他的城市(甚至没有什么交通量的小城市也以拥有立交桥为荣)。可以说,适于小汽车(而非公共交通的)城市结构与道路系统,在标准化的帮助下迅速普及,更为今后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设置了障碍。

在降低旧城吸引力与环境容量方面,看似无关的居住区规范也帮了不少忙:20世纪中期,兴起于西方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区”标准与当时的新城建设相符相成,实际上主要适用于离大城市中心较远的郊区新城建设,在西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里很少能找到完整的居住区。但是解放后我国却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中推广了居住区模式,直接的后果就是:以通而不畅(常常是自我封闭)的小区级路网取代了互通式的城市支路体系,大大降低了城市总体的道路通行能力,加剧了中心城区的交通矛盾,迫使较高收入的人们更早地抛弃内城逃往郊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小汽车为主导的郊区化更将“如虎添翼”。

图2 北京市新开楼盘的价格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楼市全图》2003年冬季版报整理,张桂梅绘制。

图3 根据楼盘价位、分布密度与中心区距离等预测的未来北京社会分层趋势(5)小汽车的普及

1990年以来,中国私家车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1%,2000年以来已经达到年增200万辆的水平。这样的记录和美国相比也毫不逊色(在私家车增长最快的1960—1970年代,美国年均私家车增长率也只有5.3%,相当于年均增长250万辆左右)[6]。与此同时,北京私家车的年增长率更高达39%。小汽车的迅速普及瞬间驱逐了公共汽车在城市客运中的传统地位,为“郊区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重大的政策调整,北京必然会出现郊区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在本专业可及的范围内,尽量避免美国式的“低密度无序蔓延”式的郊区化,才是务实的工作和研究态度。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吸取新城市主义者已经积累的成功经验,有着积极意义。3 新城市主义应对郊区化的策略及其对北京的借鉴作用(1)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

由新城市主义者Peter Calthorpe首先提出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称作TOD模式,其具体含义是:将区域发展引导到沿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网络布局的不连续的节点上,把各种活动集约地安排在从站点出发依靠步行可以轻松到达的范围之内,组成一个以TOD模式为基础的邻里单元,并逐步取代那种单纯依靠小汽车交通的沿公路无限蔓延的郊区化模式。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交通体系本身可以产生“路径依赖”,发展TOD模式不能忽略时效性。以北京目前的轻轨建设为例,虽然早有规划,但其建造晚于回龙观等北部居住区的开发,终将使其综合效益大打折扣。一方面,轻轨一类投资较大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很难通过运营直接收回成本,只有通过政府对轻轨沿线土地的成功经营才有望达到收支平衡。而北京北部轻轨沿线的地价房价已然不菲,难有上升的空间,且政府并没有对沿线土地的控制权,靠地价升值收回成本希望不大(虽然北京可以依靠全国的税收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时代,这样的特殊待遇迟早将被取消)。另一方面,由于轻轨滞后于房地产开发,致使在北部居住区购房的居民只要有能力均已买车,(实际上由于缺乏适宜的交通工具,使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的城市居民因担心就业问题而难以在郊区购房,回龙观居住区的大部分住户并不属于贫困的阶层,买车者大有人在)。因此,在轻轨开通后,仍有许多沿线居民并没有放弃开车上下班(由于每年要交纳固定的汽车维护费用,买了车不开更不合算),轻轨潜在的消费市场受到很大影响。以上的例子说明,虽然在城市交通方面,规划管理人员的思想已经从“满足需求”为主向“引导开发”为主转化,但离真正落实TOD模式还有很大距离。

(2)坚持一定的开发密度,尽量保存郊区原有的生态环境,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对于密度尤其重视:只有集约式的开发才能将更多的郊区土地留归自然,同时也只有保证一定的人口密度才能支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郊区开发模式。

由于国情不同,在我国(即使是郊区的住宅区)实现新城市主义者所提倡的密度(容积率约0.4左右[7])在目前是可行的,并且是应该长期坚持的。(3)坚持创造边界清晰、功能全面、住宅类型多样的完整邻里

新城市主义者认为邻里不仅要满足居住的需要,更应尽量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与商业设施,以保持邻里的完整性和全天候的活力;同时,主张在邻里中安排多种类型、多种价格的住宅以容纳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减少基于贫富差距的城乡对立,同时也使邻里中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活跃。

通过这种方式将产业、服务设施逐步疏解到郊区,可以减少郊区往返市中心的交通量,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但也将造成城市集聚效应的降低,加剧老城的衰落。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规划界并无定论。

从北京目前的现状看来,坚持疏解老城至少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郊区推行功能综合全面的邻里开发概念,将比只建设“卧城”式的居住区更能缓解城市的各类矛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在这一方面,早期的方庄小区和现在的亦庄开发区可以算作较为成功的例子。

对邻里建设的具体布局方面,新城市主义者更是提出了很多新标准和新原则,比如:以TND模式(互通式的密路网)取代盛行已久的CSD模式(尽端路)等,甚至对街区尺度、街道宽度和道路绿化带的设置都做了细致的规定[8]。这为我们从城市设计角度研究郊区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虽然在CNU(The Congress for New Urbanism)的纲领中充斥着理想主义的字眼,但审视新城市主义者的实际项目就会发现,他们终究没有摆脱美国特有的实用主义态度(例如,他们在设计中仍然考虑了每户用车的需要)。新城市主义者深知彻底解决“郊区化”问题有赖于改变大众的观念,甚至是现行的行政体制和政策。但是,值得钦佩的是他们没有停留在空喊政治口号的层面,而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物质形态层面的规划与设计入手,研究新的解决方案。勇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将理念变成使用的物质环境。正是凭借这样的实用主义,新城市主义者和开发商、政府部门等取得了广泛的联系和一定的共识,从而使其规划理念逐步得以实施,并逐渐影响了美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如Smart Growth)。

同时,新城市主义者普遍认为自己并不是在创造什么崭新的“奇思异想”,而是根据对传统城市环境的研究,总结“适合人居”的一般规律。他们通过看似平淡的物质环境改造工作,取得了社会的信任,以此推动了更高层次的理念与目标的实施。这种踏实敬业的精神十分值得学习。

在一个逐渐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中,我国的规划师所欠缺的正是与市场和“实际问题”打交道的能力,从这一角度看来,我们不仅应该借鉴新城市主义者的理念和方法,也应借鉴其勇于正视现实,利用市场规律的精神,把对理想的追求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John A.Dutton.New American Urbanism—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Skira Architeccture Library, 2000.凯勒.伊斯特林.美国城镇规划——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12.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0.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P.霍尔.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5.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7.方可, 章岩.《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之魅力缘何经久不衰.国外城市规划, 1999, 4.P.霍尔.未来的大都市及其形态, 国外城市规划, 2000, 2.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国外城市规划, 2000, 2.王朝晖.“精明累进”的概念及其讨论.国外城市规划, 2000, 3.D.Gregg Doyle著, 陈贞译.美国的密集化与中产阶级化发展——“精明增长”纲领与旧城倡议者的结合.国外城市规划, 2002, 3.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和实践、理想和现实.国外城市规划, 2002, 3.作者:王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莫飞,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用地管理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当然,这一切很难从统计数字中看出来:由于希望获得拆迁补偿,除非为了其他用途,所有老住户都不会将户口迁出旧城区。

[2]根据《北京统计年鉴》(1996—2003)中的数字整理,人口数是指常住非农人口与暂住人口之和。

[3]1914年,在底特律由于白人居住区与黑人居住区相邻,导致政府FHA项目停止了对两个社区的抵押贷款。一个白人开发商在两个社区之间修建了一道混凝土围墙,然后FHA就恢复了对白人住宅区的贷款(K.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149)。

[4]但是,笔者并不认为传统邻里的消失是规划师的偏好所决定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选择居住地的自由增加了,种族与阶层的划分随着城市化落实到了空间上,逐渐演化成了城乡对立。规划师在其中只是顺应了社会某一时期经济上占有支配地位的主流阶层的选择而已。

[5]1908年10月,福特公司开始大量推销价格为600美元的小汽车,这样的价格大多数美国家庭都能承受得起。自此,美国进入了私家车的普及阶段,当时美国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40%(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88页)。这与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英国直到1914年才逐渐以公共汽车取代早期的蒸汽机车,其时英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80%(P.霍尔.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29,P81)。由于在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交通模式的差异,导致美国的郊区化更加彻底和典型。

[6]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这一对比更显惊人。由此推断,离散蔓延型的郊区化将成为东南沿海所有大都市地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7]根据“New American Urbanism—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有关示例整理,见该书162页,178页。

[8]新城市主义者提出的建议包括:街区的尺度控制在长600英尺(183米),周长1800英尺(549米)范围内;干道宽度大约34英尺(10米),标准街道宽约24英尺(7米)等(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国外城市规划, 2002, 3)。

下载从《感伤旅行》看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主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感伤旅行》看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主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