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班会教案: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活动过程: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防火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 我宣布,11旅游二班《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主持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007年12月13日上午8时27时,温州市鹿城区人民路温富大厦裙楼发生一起特大火灾,造成21人死亡(12男,9女),2人重伤。
起火的温富大厦为一幢独立高层商住楼,大厦共28层,1-3层为商业用房,4-28层为住宅。目前初步确定此次火灾起火点为温富大厦一楼“朵朵鲜花店”,大火随后蔓延至隔壁的金榜美发店,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迅速上升至2层艺苑舞厅,造成了21人遇难、2人受伤的重大火灾事故(其中舞厅内的19人窒息死亡,花店2人被烧死)。火灾过火面积为1270平方米。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 1 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b、怎样报火警?
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五、“防火安全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主持人:比赛为抢答题,全班分为四小队,每小队基本分为100分,以先举手者回答,答对了给该小队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
六、诗朗诵《防火歌》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第二篇: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个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
一、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
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工具作用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质量;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恰当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就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课程是实体,而技术是载体,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技术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有序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学软件其操作界面友好、交互性强、艺术表现力强等,能很好地反映出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和谐统一。
利用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2、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
信息学习环境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借助信息技术而搭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由教学软件平台、学习系统平台、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各种资源网站等等所构成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整合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提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体现出人性化、交互性、自主性、综合性等特点。
3、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做到“软硬兼施”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取决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硬件、软件、应用等,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步到位,如何发挥信息化投资效益,重视软件、资源建设,尽快突破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由“重建设、轻应用”到“建设与应用并重”。
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与软件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的管理信息资源等。
4、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如在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单元教学中,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利用互联网收集到世界能源消耗增长数字和发展趋势;世界已探明常规能源的贮量、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制作成演示文稿,以文字、图形、图片、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学生既掌握了学科知识,同时又掌握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网络等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并与同学协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应用与教学,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其主体是课程,而并非信息技术,切务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以下列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误区:
1、整合课堂弱化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感官材料。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接、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很多时候课堂学习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直观学习水平上,课堂教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迷失了方向。
2、整合模式单一,以课堂演示和操作练习为主,交互性差。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一般做法是:教师花大量的精力在课前设计并制作课件,课堂上按设计的流程操作计算机,把知识内容逐一呈现给学生。尽管某些课件设计得比较精美,容量丰富,也具备多种感官刺激,但由于其缺乏交流互动,并未挖掘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尤如看了场电影,只观其面未达其意,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这种模式单一化、交互性差的课堂教学,也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
3、信息技术的使用流于公开课的形式。
目前,尽管有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公开课,然而信息技术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却使用得很少。许多整和行为只是为展示需要而设,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中。公开课“作秀”的背后却蕴藏着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困扰。许多一线教师表示考试压力重,教学倾向于满堂灌的口授,这不仅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用说人文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来通过电化教学的直观反馈作用。采用信息教学只是为公开课的“作秀”罢了,疏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也无所适从,尽管教师课前也苦心经营,结果还是事倍功半。
4把握不住适用信息资源。
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它具有开放性和定性,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源在网络中都有很多。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资源的取舍是掌握教学内容关键的关键。老师如果不能有的放矢,结果就只能在丰富的资源中徘徊。
5、滥用技术软件。
有教师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力度。在这种误解下,许多教师大力开发“精品课件”以便在公开课上“亮相”结果却导致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术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的对策
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的对策,首先要清楚信息技术其实只是为我们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具体可以理解为: 教师教学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发展,原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更加关注的辅助教学,而且将信息技术孤立于课程目标之外,不能作为教学结构的有机元素来看待,结果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忽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功能,而是把其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整合的一个侧面来看待。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工具,主要是作为知识呈现工具、师生通讯交流工具、测评工具、以及情景展示工具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将更加关注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学生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区别于以往的辅助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并且根据学习目标,学习者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信息技术主要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学习者必须根据学习环境和目标,根据其预期结果,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
信息技术应该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真正在其中体验,学会在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学习经验。信息技术构建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其网络通讯功能以及虚拟功能等方面体现,营造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环境。
如何使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避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的误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合理教学设计促进有效整合。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出现有好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a、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动画放映,分解演示,绘制图表,创设有效情景,故事讲解,单元练习课等。
b、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价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得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c、研制多媒体教材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创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了解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结合每一节课的教学特点,努力取得教学中第一手的实验资料和新的理论认识,积极探索精品制作与教学创新点相对应的良性循环路子。
d、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他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安排,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
2教学模式的有效选择。
a、讲授式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中讲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现。它就是基于局域网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而言,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进行屏幕广播、电子举手、屏幕监视等功能实现的一种非常类似于传统授课教学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对于软件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单机版演示型cai课件、视频、音频资料在局域网中进行广播演示教学。
b、讨论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取启发式,注重对部题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bbs一般要学生学习,登录到服务器上,或者利用浏览器游览基于web的bbs系统,登录进入相关的问题栏目。在这些栏目中有大量的问题,学生可以游览别人关于问题的解答或发表自己的观点。相当于聊天室的功能作用,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在利用bbs或e-mail方式进行讨论式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解答,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解答给以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c、发现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再由学生自主上网搜索关于主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因此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 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 地参与学习。通过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方法,采用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各种形式,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
a、指导自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自主地开展学习。通过各种自学软件开展学习活动,既能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学习过程,又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或超媒体功能有效地突破重点与难点问题,从而为学生自学起到导航、导疑、导思的作用。
b、独立练习,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主要应用于英语科单词学习与句型训练、电脑课中英文录入训练,各学科单元复习时的自我检测等。这种练习方法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适时评价,有的 软件还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其次可以 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个别化的训练,并通过独立练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把握学习的进度和难度;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情境进行虚拟操作,即时反馈实验结果,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
c、协作学习,是师生之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问题 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利用电子邮件(e一mail)、在线讨论、电子公告栏(bbs)、文件传输(ftp)及语音电话 等方式,使传统教学的单向交流扩展到双向交流以至 于多向交流。通过协同、竞争、角色扮演等基本的协作形式,使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能够在多层面、多方位、多形式上展开,让学生通过友好的界 面,获取教学内容,并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换意见,有助于更加广泛、深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分 析、综合、评价和复杂应用等认知能力,并增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d、网上学习,是学生通过校园网或1nternet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计算机互联网具有信息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大量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网 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接受名牌学校的同步教学,随时向名师咨询并得到教师指导。计算机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 学习的机会,也将大大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传输和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将人类的学习的内容到方式再到方法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适时、适度的正确运用,才能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逐步有序地上一个新台阶;也才能更大限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继而提高我们的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更有力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篇: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二)教案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信息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信息传递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引入:
信息的传递,使人们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人们怎样把信息告诉别人,又是怎样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人类或动物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1、小组内交流、整理、归类。
2、全班交流:收集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信息的表现形式。如:传递信息的方式:飞鸽传书、驿站传递、放火箭信号弹、锣鼓传令;
信息的表现形式: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方法传递
信息。
3、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三、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课件出示):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2、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3、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
(2)除了这三种,你还知道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鸽子、猫头鹰、大象、马、大雁 „„)
师:对,也可以。如写信,令牌。刚才同学说了很多,还有很多。比如:钟声、鼓声、击缶号角、三国中的孔明灯、肉馅„„
师:看来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真的是千奇百怪。
(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
比如:(板书)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 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 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比如:(板书)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 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② 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③ 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3)我们再来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画出关键词语。
①出示表格(学生先填,再交流)
②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四、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五、总结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将会越来越来方便、快捷。将会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六、布置作业
收集资料:你知道“网络英雄”和他们的哪些故事?
板书设计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速度慢不精确信息量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速度快精确信息量大
第四篇:防火安全主题班会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标:
1、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
(一)介绍首个“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让同学们广泛发言,畅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做总结。
1、地质灾害 :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 :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
五、冰雹灾害:
5、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三)假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
预防雷击的措施 :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大地震时灾难预防和简易自救常识:
(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
(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求援。
(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外界联系,保存体力,延长生命。
(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遇到火灾时的应急自救措施:第一、保持5秒钟的镇静。第二、防烟毒是火场逃生第一要素。第三、疏散到地面最安全
第五篇:防火安全主题班会
《防火安全》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火安全》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握防火安全知识,从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 我宣布《防火安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主持读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上海高层建筑火灾及人员伤亡事件)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二、图片的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三、看小品,议一议:
1、着火了,怎么办?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4)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4、点蚊香时需要注意什么?
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人们常用蚊香驱蚊。蚊香虽小,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检查。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则就安全多了。
(2)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地方点蚊香。
(3)使用电蚊香,要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该拔掉插头目,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四、讲故事《火中的“无形杀手”》
五、快板《报警歌谣》
报警早,损失小,“119”电话要记牢。
社会主义制度好,救火分文都不要。
报清门牌和号码,说明火势大和小。
跑到路口等车来,救火时间能提早。
六、“防火安全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主持人:比赛为抢答题,全班分为四小队,每小队基本分为100分,以先举手者回答,答对了给该小队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
1、我国大陆通用火警电话号码是()
2、香港特别行政区火警电话号码是()
3、澳门特别行政区火警电话号码是()
4、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是舞台灯光烤燃幕布引起的,烧死中小学生()
5、进入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观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的日期是()
7、消防车和消火栓的颜色是()
8、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内容。9、任何单位、()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10、公安消防队救火()
11、楼内失火应()
12、身上着火怎么办?()
13、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应用()照明。
14、学生外出郊游应注意:()
15、下列物品在家庭中储存时,()火灾危险性最小。16、使用电灯时,灯炮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17、在校园内不准随意焚烧树叶、垃圾。()
七、班主任讲话
火是人类的朋友,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火如果失去控制,酿成火灾,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
10%的火灾是由小孩玩火造成的。可见学习了解一些消防知识,减少人为火灾的发生,对少年朋友来说是多么重要。
一些同学有玩火的坏习惯。有的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轮胎、废塑料,还有的在黑暗处划火柴、点油灯照明,或弹火柴棍、烧马蜂窝„„玩火极易招致火灾,近几年因玩火引起的火灾每年达3000余起,使200多人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用于希望工程,可使10万失学儿童回到课堂。
同学们要充分认识玩火的危害性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做到不玩火。同学间还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如发现有同学玩火,应该立即制止,并报告老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的呵护,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