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护河湖资源--共建美好生态教案》
《保护河湖资源 共建美好生态教案》班会教案
一、教育目的:
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河湖保护意识,; 提高学生合理使用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维护良好水生态。
二、教育重点: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破坏的事例以及保护河湖资源的典例。
三、教育难点: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准则,切实做到节约每一滴水,保护好美丽河湖。
四、教育对象:203班
五、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破坏和保护河湖资源的资料及图片。
六、教育形式:视频播放、知识竞赛和抢答游戏等。
七、教育内容与过程:
揭示活动主题,宣布活动开始。
(2)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河湖以及水资源的现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工业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湖海,天空到处弥漫着黑色的烟尘,堆积如山的垃圾。
(3)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气候变异,酸雨成灾,旱涝肆虐,生态灾难频繁,水资源和自然资源逐渐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环境不断恶化所带来的严峻威胁,地球及其居民进入了一个高风险地带。让学生明白保护河湖、水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白善待水,就是善待生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以此增进学生对河湖的认知,树立学生保护河湖、水资源的意识。(6)班主任总结:大家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手下留情、脚下有爱,爱护我们的生命之源,保护我们家乡的河湖。我倡议:
节约用水,生活中善于循环用水。
学习环保知识,强化绿色环保理念,拒用塑料袋等一次性包装袋,减少白色污染。积极参加保护河湖志愿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捡拾垃圾,拒绝污染。
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参与班级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让保护水源知识深入人心,化入行动。
第二篇:携手保护热带雨林,共建美好生态家园
携手保护热带雨林,共建美好生态家园
——写在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挂牌成立之际 今年10月18日,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特别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美丽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象谷景区彩球高悬,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喜庆洋洋,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政府、保护国际基金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社会各界的200余个单位、社团和企业人士,在这里隆重聚会,共同见证了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挂牌成立的庄严时刻。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地带,因受特殊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影响,孕育了全球北回归线附近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为了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热带雨林,近年来,西双版纳制定了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并于2009年制定了《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纲要》和《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提出了通过六大领域的十九项行动,不断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举全州之力保护我国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而建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就是《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的行动之一。
璀灿绿宝石 屏开雨林中
在地球北半球同一纬度上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成为干旱草原或沙漠的今天,唯有西双版纳及其周边仍然还是一片绿洲,保存了地球上最北缘、我国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据科学考察,西双版纳有记录的高等植物就达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718种,尚有大量的物种未被发现和识别,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因此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重要类群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和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西双版纳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松海介绍说,热带雨林是指热带高温高湿地区高大茂密而常绿的森林群落。具有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据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国土总面积为2868.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6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9%;非林业用地1006.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5.1%。州内有国家级、地方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为500余万亩(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2万亩,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约200万亩),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6%。全州森林覆盖率为78.33%,天然林覆盖率为54.9%。
在西双版纳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不足1/500的土地上,生长着高等植物近5000种、占全国野生植物种数的1/6,拥有中国最大的茶树和生长最高的望天树等珍贵树种。西双版纳热带季节性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构成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主要代表树种有:望天树、版纳青梅、羯布罗香、四数木、番龙眼、毛荔枝、千果榄仁、红光树、风吹楠、云南肉豆蔻等。
西双版纳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北部边缘的典型代表,植物区系上属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属于热带亚洲或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群系,与老挝、缅甸及泰国的热带雨林连为整体。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世人所瞩目,尤如一颗璀灿的绿宝石相嵌在“动植物王国”皇冠上,并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橡胶、茶叶的扩大种植,西双版纳的天然林资源分布破碎化的趋势更加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空前压力。保护和恢复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对地球其它地区,对促进西双版纳“生态立州”、“旅游兴州”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建设美好的西双版纳生态家园,特别是对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保护与恢复具有示范价值和再现性,对全球热带雨林的保护与恢复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措施强有力 保护上水平
由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片段化分布特点,保护热带雨林的根本就是保护好现有的热带天然森林。在多年的实践中,西双版纳州为保护热带天然林采取了以下措施:
——坚持走“绿色新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8年,州委、州政府把“生态立州”战略充实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并放在六大发展战略之首。研究制定了《生态立州战略行动方案》,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2015年前“生态州建设”和“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的建设目标,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编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纲要》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2009年7月,在《西双版纳生态立州战略行动方案》中,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纳入“生态立州”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有效地保护好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2009年9月,西双版纳州编制《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纲要》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用以科学、系统地指导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工作,这是西双版纳州委、州人民政府以实际行动履行国际公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要举措。
——以制度为保障,努力构建生态建设结构。西双版纳州坚持以制度保障为先,积极构建西双版纳生态建设结构,把“建设生态州”列入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并且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澜沧江保护条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中对资源保护和管理作了详细的规定。2003年以来,该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对毁林开垦有关问题处理和规定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毁林开垦的通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力度,稳步推进配套改革的意见》,编制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规划》、《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地方性法律和规章为西双版纳生态建设提供了法制依据和保障,同时也增强了当地各族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建立四级资源保护管理体系,营造全民保护氛围。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周总理的嘱托——“要精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精心保护热带雨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2007年建立了州、市(县)、乡(镇)、村四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考核体系,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纳入了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同年6月,景洪市勐养镇大河边村委会景伞村小组的村民岩罕尖自愿拔除了种植在村集体林里的400多株橡胶树;景洪市勐龙镇曼戈龙村委会叭尖大寨的村民为保护水源林,宁可损失60多万元,拔除了种在水源林地里的4000多株橡胶树。
——全面启动“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2007年4月,西双版纳启动了以“七彩云南·我的家园——生态西双版纳”为主题的“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和护林护路护江河工作,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在坚决禁止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抓好生态修复。“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的实施,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了浓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已成为西双版纳的各族群众热衷参与、关爱环境的一个重要行动。——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不断扩大了保护地。西双版纳州在经济建设发展中,始终继承和弘扬了 “有森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人才能生存’的生态观,坚持生态第一,开发第二。”的民族森林文化精神,坚持走“绝不能以破坏热带雨林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加强州内500余万亩的国家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并依托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08年新划建了53万亩西双版纳布龙(布朗山—勐龙)州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将农地天然林228.5万亩纳入州级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成立西双版纳亚洲象保护协会;积极推进亚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项目建设。
——以国际合作为契机,共同创建生态文明。多年来,西双版纳州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加拿大国际发展中心(IDRC)、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美国自然保护综合研究会、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保护国际(CI)等国际环保组织合作,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热带雨林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生物圈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野生蝴蝶人工养殖、野生亚洲象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全州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建立跨境联合保护机制,努力维护边境生态安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西双版纳州针对中老两国边民往来日益增多,境内外不法分子时常进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盗猎、盗伐牟取暴利这一情况,加强了边境相邻自然保护区的合作与保护管理,建立跨境联合保护机制。在2006年建立的中老边境联合保护机制的基础上,2009年又建立并划定了“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并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中老项目办,全面推进中老联合保护工作。2010年来,双方为推进实质性的联合保护工作进行了4次会晤,完成了5台红外线相机的野外安装、开展了一次联合巡护和实施了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等工作,首次拍摄到了一批珍贵的动物影像资料,为今后的保护区科研监测、资源保护和环境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基础资料。通过联合保护区域的建立,促进了中老边民的交流与学习,联合打击边境一线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中老边境的生态安全。
——缓解人象矛盾,探索尝试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人象矛盾”也日益突出。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加大了山区社区发展扶持力度,坚持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开展人工辅助更新方式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主动防范工程建设、对亚洲象肇事重灾区群众直补粮食和开展赔偿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由过去政府直接补偿向商业保险转变的模式。2009年11月11日,在国家、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中心支公司签订了西双版纳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保险的签订,有效化解野生亚洲象肇事带来的风险,建立起管理措施科学、服务网络完善、理赔及时高效快捷的亚洲象公众责任险管理服务体系。从今年亚洲象公众责任险实践来看,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即2010年1月1日至9月20日止,西双版纳州相关部门共受理群众报案2000余起。案件涉及一市一县、7个乡镇、3个国营农场、1个私营咖啡场、18个村委会、72自然村和农场连队、1625户。目前已完成野外实地查勘、定损1625起,理赔款合计1651183元。
——强化科技支撑,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州自然保护局紧紧抓住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地缘优势,于2006年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科技合作交流年会,充分发挥植物园的科技力量,明确合作内容和任务,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工作。至此,双方科技合作交流年会已成功举办了五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继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中国亚洲象博物馆、珍稀植物展示园建成并运行后,10月17日,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在西双版纳自然博物馆建立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热带雨林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氛围。
精心护雨林 家园更美丽
随着西双版纳“生态立州”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双版纳州保护区面积由1958年的80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500余万亩,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由1983年综合考察时88.9%增加到目前的95.7%,使地球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我国最大面积、最完整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已达78.3%。其中,天然林面积增加到1575万亩(覆盖率为54.9%)。地球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我国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得到了严格有效地保护。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199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聘请的亚洲象专家Santiapillai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共同开展的“云南省野象的分布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已从80年代的170余头发展到200多头,占中国野生亚洲象种群的90%。至目前,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加到约250余头,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尚勇片区的野生亚洲象已进入勐腊片区活动。其它野生动物的数量已在恢复、增加。
珍稀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又是几个植物区系的交汇点,西双版纳成为许多起源古老、形态原始的孑遗物种的避难所,部分古热带植物在地质变化演变过程中,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境而得到了保存、繁衍和发展,成为植物活化石。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苏铁、桫萝、鸡毛松、天料木、树蕨、木莲、竹柏等古热带植物活化石不仅生长良好,而且已成为植物群落的主要成份。同时还发现了在州内属于新种或新纪录的长蕊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八蕊单室茱萸等珍稀植物和16种仍无法鉴定出种名的植物。
保障生态安全,服务农业生产。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以自然保护区内居多,自然保护区是全州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实现全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今年云南省遭受了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西双版纳受灾最轻,主要得益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内较好的植被确保了其丰富的水力资源,确保了区内及周边的社区生产生活用水,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水库/坝塘16个,解决灌溉农田29317亩,27个村委会90169人直接受益。另外,全州各县市乡镇的饮用水源都来自于保护区;州内的主要河流及支流大多流经保护区、或从保护区内穿过,享受到保护区这座天然绿色水库的水源。
促进了西双版纳州旅游产业的发展。良好的热带雨林资源是我州生态旅游的基础。特别是随着全州旅游“二次创业”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断深入,也为西双版纳实施“生态立州”、“旅游强州”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州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9万人,旅游行业创税达430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左右。
生态旅游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社区受益,推动自然保护事业向前发展。据统计,仅野象谷景区2007年直接就业岗位达800多个,一半以上是当地社区居民;景区及周边社区的餐厅每天接待2000多游客就餐,年增加综合服务直接收入1000多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社区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住宿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社区群众已经感受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收益,保护好自然资源已成为当地社区群众、特别是生态旅游景区周边村民最关心的事情。
携手聚合力 爱心保雨林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数量剧增,生态保护与群众脱贫致富的矛盾日益突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加剧,热带雨林保护资金不足,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保护体系存在不足,外来文化冲击强烈等空前压力。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的保护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任重而道远。
为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团结社会各界一起关心、支持、参与西双版纳州的保护热带雨林行动。2009年8月4日,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六届八次全会首次提出了抓紧“编制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设立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的工作计划。2010年3月22日,西政复[2010]19号批准颁布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规划纲要及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的成立,就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行动计划》的一项具体行动。
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罗红江在成立大会上致辞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本、最有竞争力的优势。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的成立,希望通过搭建一个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开放的筹资、融资平台,让全世界更加关注、重视和支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事业,更好地调动企业、团体、个人以及全社会参与到西双版纳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来,有效推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让西双版纳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这片属于西双版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热带雨林永葆青春。
据悉,这个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发起,以云南省林业厅为主管单位,云南省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的基金会是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与修复、加强雨林生态系统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基金会按照“广泛募集、取之社会、保护雨林、造福后代”的原则,为致力于雨林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的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合作平台。
“献您一份爱心,共保一片雨林。”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熊云翔对记者说,基金会成立后将主要开展探索和推广热带雨林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的方略、办法,退化热带雨林的修复,部分缺水村寨的水源林保护和修复,弥补森林生态补偿的不足,民族传统用材树种的繁育种植示范,环境友好型橡胶园建设试验示范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等。
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郭辉军指出,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成立,是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决策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重要决策的具体行动。他表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目前仍然存在生态保护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矛盾,热带雨林保护资金严重不足,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急需加强等困难。自然保护基金会的成立将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热带雨林保护贡献力量,有效缓解各级保护部门及各族人民承担的生态保护压力。他希望基金会严格遵守《基金会管理条例》,规范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维护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并为亚洲象、望天树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做出新的重要贡献。
在成立仪式上,云南活发集团、海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景兰旅游曼旦景区等企业和社团代表及个人纷纷解囊,当场向基金会捐款600余万元,迈出了全社会保护热带雨林的实质性步伐。参与捐赠的金孔雀旅游集团总经理李梅对记者说:“作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界的一分子,为热带雨林保护捐助资金,是我们应尽的一项社会责任。”
当天下午,该基金会与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联合举办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与国家公园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广纳贤言,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推进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促进全州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在保护中科学利用,在利用中更有效保护的目标。“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基金会的成立,是在我国生态补偿国策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尝试,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行动。通过基金会对各方资金来源的严格管理,有助于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及未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里的社区发展形成一个综合的保护系统。”参加活动的NGO组织“保护国际基金会”项目总监张立认为。
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局局长杨松海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表示,保护好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西双版纳州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应尽的共同义务。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不断推进西双版纳州现代林业建设、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西双版纳、建设美好生态家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倡议书
保护美丽河湖 建设美好家园
——致全体学生、家长的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湖泊、河流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美丽的家乡自然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美丽的湖泊、河流也极易受到污染,她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用心呵护;保护美丽的河湖,是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
在此,我们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携手,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节约用水,珍惜点滴宝贵的水资源;
二、不乱丢垃圾,爱护美丽的自然环境;
三、珍爱生命,不擅自下河游泳;
四、保护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不电鱼、毒鱼、炸鱼;
五、不做其它危害自然环境的事情。
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需要你我参与。我们共同携手,从小事做起,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学
2016年10月9日
第四篇:河湖保护计划
白槎小学——活泼文明,勤奋创新
2018-2019学上学期一年级2班河湖保护计划
任教老师 范惠敏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河湖保护及涉水安全意识,维护良好水生态,保障我市河湖健康,根据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学校在开展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活动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引导小学生积极投身于保护河湖、珍惜生态的社会实践,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河湖的保护者、文明生态的宣传者、美好家园的建设者,着力培养小学生的河湖保护意识和涉水安全意识,为我市打造“水清岸绿,生态健康,自然优美,人水和谐”作出新贡献。
二、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师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广泛开展学生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自觉树立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意识。主要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
1.作一次国旗下的河湖保护管理教育宣传讲话。充分利用学校晨会契机,作一次国旗下的河湖保护管理教育宣传讲话。
2.显示或悬挂一条宣传标语。学校在校门口悬挂一条“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的宣传标语。
3.出一期主题黑板报。组织各班开展以“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
4.开展一次“珍爱河湖,保护生态”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河湖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5.组织一次主题书信文化活动。坚持以“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组织开展小学生主题书信文化活动。
6.组织一次“小手牵大手”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和河湖保护管理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倡议书》等形式,倡议学生和家长自觉保护美丽河湖,维护良好生态,建设美好家园,发挥学生在河湖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宣传员、示范员和监督员的作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将全市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推向深入。
四、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保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好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等载体,加强对小学生开展河湖保护宣传教育,在校园营造一个浓厚的珍爱河湖、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3.立足课堂,注重渗透。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思想品德、语文、科学等学科教学中,积极将河湖保护管理教育主动纳入到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广大小学生真正理解河湖保护管理教育的重要意义,着力提高广大学生对河湖保护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白槎小学——活泼文明,勤奋创新
4.强化教育,防范未然。认真落实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要求,强化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和教育,坚持警钟长鸣,把防溺水知识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小学生防溺水等涉水安全意识。
第五篇:保护河湖倡议书
“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倡议书
近年来,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的影响,辉发河不断遭遇污染,随岁月流逝而愈见沧桑、日渐失色。母亲河期待着我们的关注,更需要我们的保护。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河湖保护,维护良好水生态,保障我市河湖健康,根据《梅河口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巡查》要求,向全体同学提出倡议。
我们要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做到和监督别人做到: 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水电;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自觉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辉发河。不向河沟乱排污水、不乱扔垃圾,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要倾倒在指定的垃圾点,确保一滴清泉给自己,一江清水注大海。
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开展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活动中的率先垂范作用,积极投身于保护河湖、珍惜生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河湖的保护者、文明生态的宣传者、美好家园的建设者,着力培养我们的河湖保护意识,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新贡献。
梅河口市朝鲜族中学
2017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