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5篇

时间:2019-05-15 04:5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第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阳光明媚以乐衬悲人间地狱参观者:侧面烘托使命感罗森塔尔否定表述不该有:反讽手法并没有:另选角度无需多说:无声愤怒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执教者

谢秀莲(临湘五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领会新闻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配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教师:同学们,老师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二战中,当一个纳粹士兵举起铁锹凶狠地要活埋一个小女孩时,小女孩扬起天真的小脸,用稚嫩的声音哀求说:“叔叔,能不能把我埋得浅一点,这样,我的妈妈可以很快找到我,”每当看到这个故事,身为人母的我都不禁潸然泪下。多么可爱的一个生命啊!多么无助的一声哀求啊!生命对生命的牵挂,生命对生命的践踏,在那一刻对比是那么鲜明。当无情的铁锹落下去是,我知道,它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生命,更是人类残存的最后一丝良知。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图片)

教师:可是,这样的故事在二战期间却天天真实的发生,每天都有人被火车大批地运进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被戕害,烧死的,活埋的,枪击的,成堆的遗物,成堆的白骨,寄托着一个个冤魂无声的控诉,这个地方就是德国法西斯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地方时,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强烈的的情感是什么?如果要将这种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你们会选择什么体裁?

二、展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并标好自然段。2.学生回答。

• 3.展示答案

导语(1-3段)

背景(4-5段)

• 新闻

主体(6-15段)•

结尾(16段)合作探究

• 思考:

• 1.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这篇报道能脱颖而出,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 标题:别出心裁 • 导语:烘云托月 • 主体:一箭三雕 • 结尾:余音袅袅

• 2.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吗?找出你认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揭露法西斯的残暴; • 祭奠死者的亡灵;

• 提醒人们不要忘了历史; • 呼吁人们珍惜和平; •。。。

(1)教师提问:刚请同学们找出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我请一个同学说一下,主要有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板书,如果回答得同学答得不完全,可找一位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对!就是这几个地方。同学们都看得很仔细,那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行文的线索正是由参观这几个地方穿插以来的。(将这几个地方用线连起来),这样行文的脉络就基本清楚了。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三、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试着将你的眼睛“变”成摄像头,深入这则新闻报道

(4分钟)

教师:消息报道是用文字表述的,它不像影视作品具有可视性。但到21世纪,科学技术用摄像技术为新闻报道开辟了另一种形式,即摄像报道。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当时你是跟着罗森塔尔同行的一位摄影记者,你拍罗森塔尔之所见,大家想想看,这部纪录片应该怎么拍摄呢?大家现在再一次深入阅读这篇课文,但是这次你的眼睛是“摄像头”。(在眼前摆摄像头的姿势)

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这则新闻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写作风格

(1)教师提问:现在大家应该拍摄完了,我现在想请一位同学回答我两个问题: ①在他的镜头中有没有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啊~张秀丽同学,请你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没有(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的)

(2)教师提问:是的!没有。那么第二个问题②既然没有拍摄到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镜头中主要拍摄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等等(可以提示引导大家)

(3)教师提问:嗯,大家回答得很正确。除了这两点我们这则新闻报道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回答:参杂着许多作者的主观感情成分等等

(4)教师提问:还有一点,我们这则新闻的题目也非常与众不同呢,《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嗯,既然发现了这么多独特之处,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首先: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大家平常应该看过《楚天都市报》吧?(PPT显示一则普通的楚天都市报新闻)这里也有一则从楚天都市报上截取的短新闻。比较一下,我们的课文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就这些问题讨论一下。

(4)教师引导:好的,讨论时间结束。这些问题想必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呢,请大家暂时保存在心中,等课程结束以后,将你们的答案和感想写进你们的课后作业中。提起这个小练笔,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我们的这篇课文可是大有来头。它已经是公认的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载入了新闻报道的史册。它在1960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所以我们的课后的小练笔,我希望大家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撰写一篇颁奖词。(PPT展示 :

1、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普利策奖颁奖词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普利策的颁奖词——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持对灾情展开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发挥了非凡作用。)

希望PPT关于普利策奖的相关介绍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试着去揣着普利策这篇特殊的新闻稿大家赞扬的原因,它的独特的价值在哪里?

(5)教师提问:刚刚我们“拍摄”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而非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大家想想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张庆同学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侧面烘托等等

教师明确: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教师引导:还有一个问题,刚刚也有同学提到了,那就是作者在这篇报道中参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正是这种个人情感的渗透使这篇新闻报道如此撞击人心。接下来,让我们来品味一下,作者蕴藏在冷峻语言中的感情。

四、从冷峻的语言中感悟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1、体会文中的诸多否定句,理解其中的内涵

(1)教师引导:《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文章还有很几处。我请一个同学找出这些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杨露同学请你朗读一下好吗?)

学生朗诵

(2)教师引导:谢谢杨露同学精彩的朗读。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

PPT显示

1.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第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3)教师提问:“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出作者的议论更是值得剖析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作者的这句话。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甘彩霞同学请说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2、耐人寻味的细节体现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在本篇新闻报道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细节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先看这两组。

PPT显示: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教师明确:“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PPT显示:

1、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教师引导:开头结尾这两处都写到了孩子们在嬉戏,这两处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首先开头处“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而结尾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老师在这里不妨把它理解成对于和平和美好事物呼吁。在这个奥斯维辛的地面上永远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追逐游戏这样美好的景象不好吗?

五、教师小结: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好,课文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已经记住了一个叫做罗森塔尔的记者,更记住了奥斯维斯这个牵挂世人的地方。当然课结束了大家也不能忘了我们作业。一篇小练笔,一篇颁给《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的颁奖词。或许永远被你们这些后代记住,牢记、反思历史的教训,正是对这篇新闻报道最好的颁奖词!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七、教学反思:

第四篇: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感 几日前细细的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只有悲哀,只 有无奈。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文笔的好坏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好的文字可以感染人,罗森塔 尔就做到了这点。这篇文章一字都没有提到奥斯维辛死难者的惨状,也一字都没有提到法西 斯对死难者是如何如何的残忍,却在那些看似美好的文字中渲染出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悲 哀。“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篇文章开头就给 了我深刻的印象,阳光明媚,绿树婆娑,儿童嬉戏,这是多么的勃勃生机,而作者却称其为 “可怕”,一开始我不大理解,可深思过后,却引以为然,因为布热金卡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是死难者的坟墓,不,应该说是乱葬岗,它曾经容纳了那样多的冤魂,不过六十几年过去 了,那曾经连恸哭也发不出的魂灵们就湮没在这尘埃中,除了奥斯维辛,再无一丝他们受苦 受难的证明,这是怎样的悲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 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我沉默着读到了这里,又一次被震撼 了,雏菊怒放,这在别的地方将是多么正常的事,可在奥斯维辛,在毒气室和焚化炉的废墟 上,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里曾有那么多生命不甘的逝去,可雏菊花却在怒放!“怒”,这 字用得多么的好,逝去生命的不甘与雏菊的欢欣绽放,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 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上帝,因为在六十多年前,这里曾有那么多的生灵 作过祷告,乞求上帝解救他们,可上帝没有听见,或者,连上帝也抛弃了这个地方,这字里 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和控诉,是作者对死难者深切的同情,是一种用言语 无法表达的深深的痛!读完此文,我唯有学学鲁迅,长歌当哭了。


第五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情境渲染法 2、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闻。在进入新闻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段电影片段。”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的截取视频。

2、“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段选自经典二战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看过这个电影片段,同学们有何感受?请谈一谈。(惊悚、恐怖、悲痛)是,那滚滚黑烟不是一般的烟雾而是党卫军焚烧犹太人尸体时产生的浓烟;那从天而降的粉尘不是我们熟悉的沙尘,而是人的骨灰;那刺鼻的臭气,穿过屏幕,似乎已钻入了我们的鼻腔。同学们,也许你会说:“老师,这是电影,有艺术虚构。”那你看下面一组图片。“

幻灯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部分照片。(介绍背景)

“这不是艺术虚构,而是铁证如山的事实。这就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们建造了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这里纳粹屠杀了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就犹太人而言,从后来发现的纳粹档案中推测至少有110万,而波兰人说有400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共屠杀犹太人600万。(大屏幕出示一组数据)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进行采访,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新闻。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由美国记者罗什塔尔采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板书课题)

二、深入品读课文

“所谓新闻是指对社会上的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的报道,然而,当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已经是奥斯维辛被解放13年之后,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杀人工厂已没有什么新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可是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也是世界新闻界大奖,相当于电影节界的奥斯卡奖,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能获得如此殊荣? 我想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放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音乐结束默读停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你可以结合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手法,或者索性从最打动你的那个句子着手。能找出问题的小组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小组可以得分。我们来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得分多。”

1、“现在我们看文章的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第段和结尾又说了相同的话。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罗森塔尔要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又为什么他要写这么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这么写有什么作

用?”

预设:(1)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读者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2)第6段“今天,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是在介绍完背景之后,这句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3)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除呼应前文外,还突出主题。意思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还有最后一段也写了美景)

预设: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 “以一乐写悲,以乐衬悲。” 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 3

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3、“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5、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此处表情最好由学生来进行寻找:表情茫然 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惊惧万分 被锁 注视着 窒息、下跪)

预设答案: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预设: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7、“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无声地向生者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8、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预设: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者个人感情。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三、拓展训练: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我们对这篇新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假设你们是美国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请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颁奖词,小组同学可以合作撰写。

提示:可以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语言上、情感上)和作品的社会价值方面构思。(课件出示问题及提示)

1、学生合作写作颁奖词。

2、交流:小组派一名学生读颁奖词,其他小组评价给分。

3、对比颁奖词:

通过对文章深入的品读,我们发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的历史,同学们写的颁奖词也从这些方面对这篇新闻进行了评价,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普利策新闻奖颁奖委员会为本文写的颁奖词。(幻灯片展示普利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四、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3、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下载《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 2、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学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沿河第二中学 谯莉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准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高中新课标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熟悉新闻特写的写作手法,以及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特殊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奥斯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疆班 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平实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