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桑枣一小 杨莉——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
从“走近作者”到“走进作者” 安州区桑枣镇第一小学 杨莉
“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和风格,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境。“走近作者”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其他作品等,往往是为了应付考题中可能出现的有关文学常识的考试而不作深究。
“走进作者”,真正了解作者其人其事,作者写这样一篇文章的真实意图和写作思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在作者的语言表达中产生共鸣,精神得到升华。“走进作者”,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沟通。思考与研究:怎样从“走近作者”开始,真正做到“走进作者”?
一、对作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和整合。
因为作者的相关资料是海量的,而文字信息量太大,会影响孩子捕捉有效信息。所以我是这样做的:在课前我搜集、摘抄,结合文本和学生生活,通过再造来还原作者当时的创作环境,分析作者人生中的大事件,感受作品的意境,琢磨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作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整合。
比如说,《花边饺子里的爱》以朴素的语言和典型的场面、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示了感人至深的母子之爱。教学时我把“走进作者”放在“浏览课文,概说爱的故事”和“ 赏析词句,品味爱的细节”之后。班上孩子独生子女多,父母离异重组家庭的情况较多,对“母爱”这一经典主题有些“审美”疲劳,对母亲不满多于感谢,对母爱享受多于回报。针对这些情况,我舍作者教师、知青等身份,舍作者诸多荣誉和佳作,取最能拉近孩子与作者关系的内容,设计了这样一段话:
肖复兴笔下的这位母亲竟是他的继母。后妈难当啊!肖复兴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这样回忆他的继母:“当她刚进家门时,我硬是不肯喊妈妈;当她给我开家长会时,我愣是把她堵在教室门口;当我把生母的遗照挂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时,她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天天为它轻轻擦去灰尘;当我因淘气而受伤时,是她,用瘦弱的身体背着我一步一步、一米一米奔向医院;当三年自然灾害来临时,是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将亲生女儿远嫁他乡。当她用伟大的母爱换得我一句‘妈妈’的称呼时,一向坚强的她居然哭得像个孩子!”现在,你还觉得妈妈教给我的仅仅是花边饺子吗? 学生惊讶,文中的母子竟不是亲生!进而感叹“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情动辞发,追寻爱的足迹”,顺势引导学生回顾诸多描写亲情的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才发现点点滴滴都是爱:对刷牙没刷够三分钟的挑剔,周末报辅导班的压榨,一件事要叮嘱三次以上的唠叨,棍棒加眼泪的疯癫,孩子钦点菜谱的宠溺„„最后“拓展练笔,引发爱的延续”。
我布置学生在课前“走近作者”的作业,搜集、摘抄、筛选和整合之后写一段这样的作者简介,然后在课堂进行展示与交流。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读懂了作者和文本。而意外的收获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可谓一石多鸟!
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走进作品,产生共鸣。
课文都是经典作品,它们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凝聚着人类某些方面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们是属于全人类的,同时也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这些作品中找到自我。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比较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走进作品与主人公共处,与作者同感,从而与作品产生共鸣,加深了理解和认识,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比如说,教学古诗《石灰吟》时,作者于谦的简介由学生交流,学生已初步感受到于谦是在托物言志,石灰壮烈崇高的一生正是于谦壮烈崇高的一生。石灰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多么像人世间的一些不幸遭遇啊!联系于谦的坎坷人生——带兵打仗浴血奋战、不同流合污反遭小人陷害、罢官、入狱、杀头,但他对这一切的不幸的态度是——“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学生已“走近作者”。但这远远不够。
于谦的时代虽远,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节永存!古诗言简,七言绝句的字里行间却暗藏兵戈铁马刀光剑影,有意气风发,有壮怀激烈,亦有视死如归,铁骨铮铮!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昏馈的时代,去想象并尝试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等化抽象为具体,让古诗变得丰满而厚重。我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12岁。12岁,与班上的孩子同齡啊!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和认知,觉得自己仿佛就是那个小小少年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引导他们用肢体模仿,用语言描述于谦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中立下“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小小少年长大了,成了百姓心中的“于青天”,他回首为官生涯,清廉刚正护了百姓却得罪权贵,他又想起少年时代的这首诗,他怎样吟诵?联系“莫须有”杀岳飞,“意欲”杀于谦的史实,于谦戴着脚镣手铐走上刑场时,他又想起少年时代的这首诗,他怎样吟诵?“走进作者”,我是于谦!少年、中年、临终数次吟诗之时的神态、言行便历历在目。“走进作者”,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坚强不屈、清白做人的志向的金种子。
三、向作者提问,代作者回答。
“走近作者”,要了解作者的思路,也就是作者构思文章的顺序,即文章的脉络。我认为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符合作者的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掌握文章的思路,能在较少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组织好教学的“序”只是基础。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点燃思想的火花,向作者提问,研读文本,找到心中的答案。
《秋天的怀念》所写是真人真事真情感,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7年后写下的。教学中学生找准了文章思路与主要情节——看花,文本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母亲提议推双腿瘫痪的儿子去看菊花,了无生趣暴怒无常的儿子断然拒绝;母亲第二次提出后儿子接受了,母亲却病重去世未能成行;第三次是作者史铁生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怀念母亲。学生向作者提问:母亲为什么要推你去北海看菊花?你为什么不答应?母亲病重你为何全然不知竟成为终生遗憾?菊花仅仅是菊花吗?„„
带着问题去文本中寻找、解读、体味和品析,学生或平等友好地讨论,或针锋相对地争论,最终理解了母亲刻意隐瞒病情一片苦心,理解了母亲的敏感与隐忍,理解了母亲想让儿子勇敢面对现实顽强生活的遗愿,也理解了21岁的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心中无法接受现实的怨恨,理解了他写下“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时的悲伤、自责、愧疚和永远的遗憾,更理解了母亲心中的菊花、儿女眼里的菊花、秋天里烂漫的菊花所象征的意义。最后,学生展示了史铁生资料——菊花一样烂漫的人生,我则出示了2002史铁生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时组委会为他撰写的颁奖词:“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师生在“向作者提问,代作者回答”的过程中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四、勇于尝试,我是作者。
“走进作者”,将文章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变得丰厚起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体味和赏析也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魅力。但收获却远不止如此,学生“走进作者”,知人论世,博览其作,跟着作者学写作,甚至大胆地质疑,敢于善于给名家名篇挑刺,最终对于文学传统能批判地继承。当然小学生能够敢于挑刺,未必挑对,未必善于。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敢”字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我鼓励学生尝试学文后,写读后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提高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第二篇:从商鞅到毛泽东,历史的大轮回——观《大秦帝国》有感作者:梦篱笙箫(转,不代表本人观点)
看完电视剧《大秦帝国》很久了,心中也飘过万千思绪,但却难以抒发。因为难以有一种真相去佐证心中的崇高。唯一能为崇高证明的只有信念。在我心中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一个是商鞅,另一个则是毛泽东了。一位埋葬了奴隶制,一位则准备扫除一切的剥削制度。为着最崇高的理想奋斗一生的伟大良心,又怎是那些为了私利,而蝇营狗苟的小人呢?魔的力量在于毁灭,而佛则致力于创造。
毛主席也对2000年前的这位先哲表达过敬意,对商鞅评价颇高。他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商鞅之法“惩奸究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他还说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我看这样的评价颇为公允。但中国的史学有一个不好的气象,过于看重历史人物说了什么,而忽略了他实际做了什么。蒋介石日记中写了几句万分痛心,我们就把他看做民族英雄,过于滑稽了。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不少,一方面坏事做绝,一方面大放厥词,又做婊子又立牌坊,这也是那些以“不得已”为理由而当汉奸的人所逞的奸计吧,但奸计屡屡得逞则是我辈的耻辱了。近些年来,秦桧被扶正了,李鸿章被理解了,连汪精卫都得到同情了,还有什么是能够不被宽容的呢?
当然有了。一个是从商鞅到秦始皇的“暴政”,一个则是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所用的手法也很相似,即承认现实中的一些成绩,但否认建筑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但人们也不想想,没有好的制度,原子弹能剧烈爆炸,卫星能轻易上天吗?但人民都是正义的,一听到那些悲惨的故事,就忍不住义愤填膺,就忍不住大声抗议了。但诸位,听我说一句,如果现在各个国家都放开管制,让一切假恶丑都放在阳光底下。天下有比文革更干净的时代吗?那些心中有伤痕的人,控诉文革也不过是,国家让他们在农村受了几年苦,他们被游街示众了。这些让他们幼小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要是这些人真的这么有自尊心的话,美国这么欺负中国,他们怎不拍案而起?官员贪赃枉法,他们怎不据理力争?说到底也就是商鞅、毛泽东是替穷人办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置他们于死地,也就可以杀人诛心了。那些大骂暴君的人,可以理解美国人屠戮印第安人。但无法原谅秦始皇依法处置几个方士。甚至到了造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地步,更为无耻的是谎言被延续了2000多年,这也充分暴露了他们的阶级本性。那些高声疾呼为了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愿意至死方休的人们,对商鞅这位民主法治的先驱却颇多不敬,本人甚是费解。法治的根本是什么?在我看来,一是照章办事的强制性,二是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尤以后一条为人民大众称道。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追求得不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被人们奉为不朽的包拯没有做到,但商鞅做到了,而这一现象在毛泽东时代更是一种常态。至于用刑过重,那也是在严苛的战争年代不得已为之的一种方略,商鞅是要逐步完善的。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秦孝公过早逝世,让商君失去了继续前进的依靠。
至于说,秦朝过早灭亡是由于商鞅遗留的暴政,更是无稽之谈。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秦的灭亡是由于丧失了商君的精神内核。首先失去的就是公平性,贵族们重新掌权,重新有了凌驾法律之上的能力。这也导致了始皇驾崩后,赵高、李斯矫诏更改继承人,杀死蒙恬的宫廷政变。再加上后来赵高指鹿为马使得朝纲沦丧,天人怨怼,共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再一个秦经过几世经营,到了一统天下后,上下联通的管道基本阻塞,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管理天下的还是老人,甚至是六国的遗老遗少,也怪不得陈胜、吴广大旗一挥,应者云集了。另外,一些权贵们还想过旧时分封制的好日子,因此也想入伙打劫。至于《过秦论》中说的建阿房宫,将天下之兵聚至咸阳,在我看来很正常,至多算秦灭亡的细枝末节。
这样看来,商鞅的改革不算彻底,因为他没有根本解决贵族势力。但商鞅掌权前后将近20年,以其聪明才智难道没有能力解决他们吗?我看不是。要是真像后人说商鞅刻薄寡恩,那
屡屡和其做对的甘龙不知要死多少回。我想做出一些故事应该不难吧?这样才能看出商鞅是真正的心系国家。即使他知道自己最终要死于这些人手中的,他也不能制造阴谋。他要让世人知道他的变法是清清白白的,可鉴日月。一旦有了污垢,那就不是主义之争了,那就变成不共戴天的私人仇杀,会导致国家分裂。文革也一样,虽然邓小平被称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对他的处理明明白白,让其在最困难的时刻也有茅台酒喝。即使最终他还要搞他的“改革开放”,但他没有丢掉共产党的牌子,他的同志们也没有理由丢。随着一些情况的越来越明朗,人民会越来越明白阳谋的伟大。商鞅虽死,但大一统、法治精神还留在中国。文革虽然失败,但大众民主的潮流不会退却。
时势造英雄,商鞅到了秦国演绎了千古绝唱。也只有秦国能给与商君这样的舞台了,因为老秦人信奉“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因此东方大国不敢轻易招惹,国内的旧贵族也不敢使国家分裂。这才有了上下同仇敌忾,一心建设美丽家国的壮丽诗篇。毛泽东也有幸生在了中国,让这片大地深沉厚重的思想给了他无穷的智慧,他要回馈这伟大的民族,让自由民主的思想真正扎根这方水土,带领他的人民打败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