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磁现象磁场教学反思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龙江县第六中学 柳洪友
我设计本节课的思路,分三部分进行磁现象、磁场、地磁场。第一部分磁现象,由于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的磁现象,对磁现象并不陌生,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边进行回顾,边提出问题,一起让学生思考、回答、总结。有些问题小学时没有遇到的,也有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论系统地归纳和整理。再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再得出结论。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课堂上不能讲授时间太长。
第二部分内容磁场。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磁场看不到,也摸不着,学生认识磁场是比较困难的,要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同时利用投影,巧设提问,使学生的观察方向化,通过改变小磁针位置观察其指向的变化,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的分布感受磁场的存在和磁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现象去认识磁场。通过演示实验学到探找科学规律的途径.通过小磁针的不同转向,说明磁场的存在。
物理上对看不见的事物,运用转化法看现象,看作用等。建立起理想化的模型,就是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用一种理想模型去认识物理现象
第三部分地磁场,让学生认识地磁场,知道地理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不重合。运用多媒体观察。
第二篇:《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磁现象和磁场》一课的教学反思
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物理教学更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物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权、处于主动、积极学习的地位,很好地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认知的学习方式。同时,网络化物理教学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考与创新。
网络化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物理试验:虽然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动画、图片、声音等模拟各种各样的物理试验,或者虚拟一些真实的情景,但是它往往不能准确的表达某些知识,反而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误区,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物理网络化教学效果取决于多媒体的应用水平:不是每种多媒体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多媒体技术应用与物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统一协调起来,只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确实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地方:(1)引课自然:自然界中的磁现象丰富多彩,都有哪些磁现象呢?(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搜索网上信息,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3)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原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老师在整个问题探讨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第三篇: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评论
秦始皇在建造阿房宫时,为了防止刺客的进入就在门上安装了一个原始的“安保系统” ,如果有人身怀铁器就会被发现。这个“安保系统”其实是什么?大家有什么办法破解这个系统? 活动2【导入】 评论
一、教师演示:磁体靠近不同金属,发现磁体只吸引铁类物质,并不是所有金属都能吸引。
二、现场小调查:
1、磁体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强吗?
2、轻轻拔动磁针,磁针静止后其所指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3、磁极间有什么作用?然后通过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结果。
三、介绍“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3【活动】学生实验-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评论
一、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学生从现象得知: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磁场。
二、再把几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学生从发现:
1、磁场是有方向的;
2、磁场中不同位置磁场方向不同。
活动4【活动】学生分组实验-研究磁场的分布 评论
一、提出问题:磁场看不见,如何形象地描述磁场? 学生分组实验:条形磁体上放一块平板玻璃,再往玻璃撒铁屑(必要时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规律,并用平板拍下实验现象的照片以备向全班分享。
用带方向的曲线来表示磁场的分布,这样的曲线就是磁感线。
二、小组讨论磁体周围磁感线的特点:
①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来,回到磁铁的南极,内部是从南极到北极。②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活动5【活动】通过课本、教师分发的视频资料自学地磁场的内容 评论
一、提出问题: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
二、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或教师的分发视频自学总结地磁场相关的内容。
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研究表明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3.地磁场特点:
(1)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2)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
(磁偏角——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记述。)
第四篇:《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物理教学更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物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权、处于主动、积极学习的地位,很好地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认知的学习方式。同时,网络化物理教学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考与创新。
网络化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物理试验:虽然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动画、图片、声音等模拟各种各样的物理试验,或者虚拟一些真实的情景,但是它往往不能准确的表达某些知识,反而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误区,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物理网络化教学效果取决于多媒体的应用水平:不是每种多媒体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多媒体技术应用与物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统一协调起来,只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确实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地方:(1)引课自然:自然界中的磁现象丰富多彩,都有哪些磁现象呢?(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搜索网上信息,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3)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原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老师在整个问题探讨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第五篇: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设计
陈晓虎 淮南市第二中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一课时, “磁现象与磁场”是开启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电磁世界的钥匙。本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学习兴趣,决定 “磁感应强度”这一难点学习是否顺利,对以后的安培力、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的学习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节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课本中首先以天然磁石吸引铁器的现象开始探讨,接着讲了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在航海方面的应用作为本课的引入,回顾并介绍了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然后在探究电流的磁效应时回顾了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历史,进而引入磁场的概念。最后讲了地球的磁场。教材中物理学史的介绍更是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意识地培养。课本中关于电流磁效应发现过程的描述旨在让学生了解前辈先哲在科学道路上的探索过程。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了解这个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规律的愉悦,感受到创新的魅力并参与创新发现之中,要比单纯掌握结论更重要。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与其他同学通过讨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批判他人的观点。在学习中肯钻研,善动脑,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能力独立探索问题。
初中已学过磁极之间的磁现象,了解了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并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初中学的磁现象只是定性地描述了磁极之间的磁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讲磁极与通电导线、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磁现象——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探究,并引进磁场的概念,用“场作用力”进行深入研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以及它的发现过程。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通电导线、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4.知道地球具有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了解不同物理现象及规律中的相似或相近的物理本质。并使学生通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通过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并认识到该领域的历史探究过程。
3.通过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现象的应用及用磁场解释自然现象。
五、教具:
多媒体、条形磁铁、直导线、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磁针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物体。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电和磁的发展历史以及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背景。
(二)新课引入:
播放“追逐北极光”的视频。
大家刚刚看到是什么现象?极光是出现在地球两极附近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极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高中物理一个全新的板块——磁。听说很多同学得知马上要学习磁了,都很兴奋呢,找来了不少与磁有关的物体,拿出来给大家展示展示。学生活动:学生展示生活中磁现象。(如磁铁能吸引铁质物体,小磁针具有指向性,同名相互排斥,异名相互吸引等。)
(三)进行新课
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
一、磁现象
提出问题:以上大家展示了很多磁现象,物理课代表,你能不能总结总结,刚刚同学们展示哪些磁现象?
总结:依据学生的展示结合初中的知识回忆并总结磁体、磁性、磁极的概念。磁性:能吸引铁质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电流的磁效应 1.电和磁的联系
大家来看最后一条性质,同名排斥,异名吸引(板书),看到这个性质,大家有没有想到类似的内容。看来电现象和磁现象有相似点。
提出问题:除此之外,电现象和磁现象还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学生回答:两种电荷,两种磁极;同种(名)排斥,异种(名);吸引轻小物体,吸引铁质物体等。
看来电现象和磁现象有很多的相似点。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今天带来了很多磁铁,你们找磁铁到什么地方找?今天肯定有同学的磁铁是从用电器上拆下来的,很多用电器内部都有磁铁,比如音响,收音机,电脑等。电器的使用离不开磁铁,电现象和磁现象又有如此相似的地方,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在我们今天看来,电和磁间的相互联系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比如电磁铁,电磁炉,电磁波,电磁感应等等。我们翻一翻历史,电现象和磁现象自古就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可以说电和磁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到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回顾一下电的发展和应用。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给我们列举几个磁现象的应用。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从俩位同学介绍中可以看出电和磁在生活中都应用广泛。提出问题:电和磁是什么时候才被真正联系起来的呢? 学生回答:
在此之前,包括很多大物理学家,都曾认为电和磁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例如:1600年,英国人吉尔伯特在《磁学论》一书中断言电与磁是截然不同的现象;1785年,库仑虽然说电与磁有相似性,但也断言它们没有必然的联系。此外还有安培、托马斯·杨等众多物理学家都曾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截然不同的现象。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坚持认为电和磁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其中就有一个人最终发现了电和磁间的联系,这个人就是奥斯特。奥斯特当时的观点是:“物理学不再是各个现象零散的罗列,而是将整个宇宙归纳到一个体系中 ”。当时的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史各个现象零散的罗列,它们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奥斯特却始终坚信各个物理现象之间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不仅仅是电和磁,他要将整个宇宙都归纳到一个体系中,何等的霸气。
提出问题:奥斯特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吗?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你会把小磁针放在哪? 学生回答: 为什么我们能想到的东西奥斯特当时却没有想到?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我们需要回顾一段历史。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是1820年。在此之前,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间的引力方向有何特点?1785年,库伦发现库伦定律,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方向有何特点?两个伟大定律中力的方向都沿它们的连线,即所谓的“纵向力”。提出问题:这种观点对奥斯特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有时也会成为我们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束缚。
幸运的是奥斯特最终还是成功了,他是怎样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呢?哪位同学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奥斯特的发现过程。
学生回答:简述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史事件。
教师点评:大家是不是觉得奥斯特很幸运,偶然间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但是“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奥斯特的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他是经过了长期努力,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成功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下面我们来重现奥斯特的实验。2.奥斯特实验
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并强调如何放置小磁针,演示通电导线对小磁针的作用。
提出问题:在闭合开关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回答: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现象很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通电导体(电流)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
电流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而我们知道的是磁体对磁体有力的作用,磁体对磁体是通过什么发生作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类似,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
那么磁体和磁体之间是通过磁场发生作用。电荷产生电场,电荷通过电场对另一个电荷发生作用,磁体产生磁场,磁体通过磁场对另一个磁体发生作用。
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场是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磁体对磁体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靠近磁铁的小磁针发生转动是因为条形磁铁通过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放在电流附近的小磁针的转动是受到了电流的作用,电流一定是通过磁场对小磁针发生作用的。
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板书)
既然电流通过磁场作用于磁体,那么磁体会不会通过磁场作用于电流呢?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检验。实验二:安培力演示
教师活动: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演示磁体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磁体对电流的作用是通过什么发生的?由此可见,电流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提出问题:既然电流能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之间会不会通过磁场发生作用呢?我们一起揭晓答案。实验三:演示通电导体和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
3、总结
磁体和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三、磁场(板书)1.磁场的产生
(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2、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和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教师点评:奥斯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拉第曾这样评价他:“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奥斯特打开的是一扇大门,后人可以进入这扇大门发掘里面的宝藏。法拉第发现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他的发现是建立在奥斯特发现的基础上,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奥斯特的发现,法拉第的发现可能会晚很多年,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发现,那么大家现在可能还在过着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生活。
4、思路扩展
电流能产生磁场,而电流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那么运动电荷也能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有作用力,那么磁场对运动电荷也有力的作用。我们刚才看到的极光,就是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产生的。---引出地球的磁场。
四、地球的磁场
1.地磁场: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球的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球的地理南极附近。2.磁偏角: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称为磁偏角。
3、地磁场的应用
指南针: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的北极与地磁的南极(地理北极)互相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与地磁的北极(地理南极)互相吸引。所以,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北极总是指向地球的北端,南极指向地球的南端。极光:当太阳黑子活动剧烈的时候,太阳喷射出大量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球的磁极运动,产生美丽的光学现象。大家要想彻底了解极光产生的原因,还需要对本章进一步的学习。
提出问题:现在磁现象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对磁的探索不能就此停滞,奥斯特打开了黑暗领域的大门,里面还有很多宝藏等待我们的发掘,法拉第做到了,我们也可以。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未来世界我们还可以怎样利用磁现象为人类造福,或者你想利用磁现象去实现什么梦想。学生活动:讨论自己对磁应用的设想。
教师点评: “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请大家把你的设想写出来,注上日期,我们将做永久保存,如果未来你的设想实现了,你也许不是发明者,但你很有可能成为首位提出者,你的名字将会被永远摘入史册。
五、小结
1、磁现象:磁性;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3、磁场:存在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与磁体间、磁体与电流间、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会产生磁力作用.4、地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六、板书设计
3.1 磁现象和磁场
1.磁现象:同名排斥;异名吸引
2.电流的磁效应
3.磁场
4.地球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