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语为母语者学习普通话辅音声母的问题研究
日语为母语者学习普通话辅音声母的问题研究
摘 要:很多日本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时普遍存在听力差、发音难的问题,而学好辅音发音直接关系到口语的发音完美以及辨音的准确。文章将对普通话中的辅音声母发音与日语的辅音声母发音进行对比调查分析,找出发音难点并加以解决,希望能够提高对日汉语的教学水平和针对性,以达到帮助日本留学生学好汉语口语的目的。
关键词:日汉对比 辅音声母 发音方法
一、汉语普通话与日语的辅音声母对比
汉语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以普通话辅音声母为参照标准,日语的辅音声母有17个,由“五十音图”表示发音。在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利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来寻找出学生所要学习的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基本上就是语言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站在日语辅音的角度来观察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可以将汉语辅音声母分为四类。第一类,与日语辅音声母发音相同的音:m和n,与日语ま行―m和な行―n中的辅音发音相同。第二类,与日语辅音变音相似的音:f、l、j、q、x和c,日语中的は行う段的ふ(fu)―f、ら行(r)读音l―l、浊音さ行的じ(ji)―j、た行い段ち(qi)―q、さ行い段し(xi)―x、た行う段つ(ci)―c,变音后发音与汉语辅音声母发音近似。第三类,拉丁字母写法与日语中拉丁字母写法相同,发音方法不同的音:b、p、z、s、d、t、g、k和h,日语中有浊音は行b―b、半浊音は行p―p、浊音さ行z―z、さ行s―s、浊音た行d―d、た行t―t、浊音か行g―g、カ行k―k、は行h―h,其拉丁字母写法在汉语普通话声母中能够找到,但是汉语普通话中的这些声母却是清音,不是浊音。第四类,汉语独有、而日语中没有的辅音:zh、ch、sh和r。早在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就提出了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这一假设。但是有别于第一语言的是:当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差异很大时,大多数的学习者会借鉴第一语言的学习规则,导致学习者较容易掌握两种语言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却不易掌握差别大的地方。鉴于上述现状,笔者将在本文中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中的辅音声母进行对比,分析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对学生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情况的分析和普拉克特(C.Practor)的“难度等级模式”理论产生问题预设:日本学生学习第一类辅音声母较容易,学习第二类辅音字母稍有难度,重点落在第三类和第四类辅音字母。因为普拉克特(C.Practor)的“难度等级模式”理论认为,如果学习的目的语在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中没有相似的地方可以参照,那么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严重的阻碍,学习难度会达到第四级。
二、语音调查
笔者找到五个被调查对象,想通过他们的汉语辅音发音,来验证我们在上一节中对日语学生学习汉语辅音的难点的预测。这五个调查对象的背景基本一致,他们到中国的时间不长,都是刚刚开始学习汉语。
这个调查首先是将汉语辅音声母表列出来,让被调查者读出来,其次,进行分组读音,依次按照七类发音部位读音:(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h;按五类阻碍方式读音:(1)塞音b、p、d、t、g、k,(2)擦音f、h、x、sh、r、s,(3)塞擦音j、q、zh、ch、z、c,(4)鼻音m、n,(5)边音l;按声带震动读音:浊音m、n、l、r和清音(除浊音之外都是清音);按气流强弱读音:送气音p、t、k、q、ch、c和不送气音b、d、g、j、zh、z;最后,抽取单独的辅音声母进行读音。
通过上述调查,笔者发现,五个被试者在发汉语不送气音时常常发成浊辅音。这是因为日语辅音突出的对立关系是清浊对立,而汉语中辅音音位主要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关系,例如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虽然日语辅音也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但是它们在日语中属于自由变体,任意替换也不会改变意思。因此,日本学生总是将汉语的不送气音和浊辅音的发音混淆。第二类和第三类的声母个别人发音不到位,有一定的难度。第四类声母是普遍难点,因为日语中完全没有舌尖后音zh、ch、sh、r,所以日语母语者对平卷舌都不敏感。笔者将对这三类读音困难提出正音建议。
三、纠正建议及方法
母语为日语的学生在学习普通话中的辅音声母时,只需要把母语中相应的声母的发音习惯迁移到汉语的学习中即可,所以第一类辅音声母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进行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时,要着重留意声带和气流。首先,在教学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这六对音时,可采用吹纸片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发音的区别。其次,让学生感受发音时脖子的振动差异,让他们明白这六对清辅音发音时声带都是不振动的。不能把它们发成日语中拉丁字母写法相同的浊音。
第二类发音是在第一类中进行变音后得到的6个发音,所以与普通话中辅音声母的读音稍微有一点偏差,读音不够标准,这一部分的读音只需要懂得普通话中辅音声母的发音原理即可。注意舌位和唇部动作、开口度,再多加练习就可以发出标准的读音。
第四类发音是难度等级最大的一种发音,在教学这一类辅音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舌位是辨别舌音的关键,发z、c、s这三个音时,舌头碰触下齿背,或保持在上下齿背之间,呈平舌状态,而发zh、ch、sh、r的时候,舌头上卷至上颚。学生练习卷舌音的方法主要有牙签法[1]和咬指法[2]。牙签法是将一根牙签横放在下牙从中间数第三或第四颗牙上,迫使舌头抬起,从而找到卷舌音的发音部位;咬指法是指将食指伸入口中,用食指顶住舌尖背面,然后用牙轻咬第一关节处,目的也是迫使舌头抬起。
对日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汉语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了解汉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更要让他们看到图解,根据动态图解显示的状态对照练习这4个辅音声母的发音。上述两者相结合,才能让日本学生真正明白发音原理,进而发出正确的读音。
其次,从已知过渡到未知,进行对比学习。以z和zh为例,先让学习者发z的音之后做z发音前的状态,慢慢将舌尖向上抬起抵触到硬腭部分并发音,这样就可以发出zh的语音。同理也适用于ch和sh的发音。
r的发音在日语语音系统中没有,ラ行 ラ(ra)リ(ri)ル(ru)レ(re)ロ(ro)虽然标音是r,日语中的闪音r跟汉语的边音l和舌尖后浊擦音r相似[3],但是这三个音的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都有区别。发汉语l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舌的两边留有比较宽的空隙,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是边音;而发汉语的r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留有窄缝,呼气并振动声带,让气流从窄缝间摩擦而出,属于浊擦音。区分这两者的关键是,发浊擦音r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但不接触;而发边音l时,舌尖不单要碰到上齿龈,而且要紧张用力顶住上齿龈。日语中的r舌位比汉语辅音r低,舌尖指向上齿龈,是闪音。
日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发汉语的r音时常常会自然套用日语中的语音对其发音,把汉语辅音r误发为日语闪音r或者l,从而产生负迁移现象,即使在纠正过后也存在l和r的发音含混不清的情况。纠正日本学生汉语辅音r的发音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带音法,先发日语闪音r,差异在于声带是否振动,要发出汉语辅音r的音,只需让学生振动声带,由清变浊即可。
第二个方法是,让学习者观察发汉语普通话标准读音时的外部嘴型,进行模仿,再观察口腔内部的舌位动态切面图,二者配合发r的语音。还要观察l的发音状态,对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两者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自觉地克服语言的负迁移现象。
要想说一口流利地道的普通话,交流上无障碍,一定要在语音上进行刻苦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对于辅音声母的发音不仅要反复练习,还要多听关于辅音声母的视频以及录音,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与中国学生多交流,学好辅音声母的发音直接关系到口语发音标准与否。留学生要注意与中国的各色人等交流,在交流中观察辅音声母的发音,以求达到最标准、最完美的发音目标,从而避免一个人因发音而产生误导的现象。
此文对以日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学习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困难点进行分析调查,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给他们在难点学习上提出了改进建议以及更好的发音方法,我们相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对日汉语教学效率。可以使日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普通话口语的第一步走得更加稳当,为以后的普通话语音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汉语普通话的信心,更有助于他们今后在中国更好地与人交流。
注释:
[1]刘燕:《从汉日音位对比探讨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发音问题》,中国教师,2015年,第S1期。
[2]李存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中日辅音对比》,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
[3]申冬月,伏学凤:《汉日辅音系统对比及汉语语音教学》,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S2期。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R?lado.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3]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实施纲要[S].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4]申冬月,伏学凤.汉日辅音系统对比及汉语语音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S2).[5]白根肇.基于日本学习者的汉语语音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白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