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家姓方案
腾飞学院《百家姓》诵读比赛
为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根据传统文化教育组工作计划,我校将举行《百家姓》诵读活动。有关事宜如下:
一、活动内容:
《百家姓》全文
二、活动对象:
全校所有班级
三、活动主题
丰富学生业余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活动要求
本次活动分为背诵和朗诵部分,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参与
五、比赛时间:
朗诵:2015.3.15(星期日)下午3点
背诵:2015.3.19(星期四)下午2点
六、比赛地点:
朗诵:学校操场 背诵:临时通知
七、评分标准:附件
传统文化教育组
2015.3.11
第二篇:百家姓教案
走进《百家姓》
设计理念:
《百家姓》都是由孤立的单字组织起来的,相互之间没有意义联系,要让三年级的学生诵读百家姓,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百家姓,以中国人有百家姓而自豪,设计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对百家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分析 :
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由于学生的阅历不深,所以在课前指导学生阅读《百家姓》,另外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等手段,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通过以上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到《百家姓》的相关信息,读准容易误读的姓,认识常见的复姓;知道名字蕴含里的学问,能讲述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对有关“姓名”知识产生兴趣,燃起探究欲望,养成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好习惯。
3、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和自身素养,从而达到了解《百家姓》,增进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背诵“姓氏歌”,了解《百家姓》。
难点: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自己姓氏的来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时,你们会怎么向对方介绍自己呢? 生:。。刚才我们介绍自己的名字,都包含哪几个部分?(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姓,后一部分是名。)
2、我们每天叫着别人的姓名,我们的姓名也在被别人叫着。如果没有了姓名,生活中的一切岂不都要乱了套?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姓名,研究姓名。
3、这里有一些中国字,你们认一认,有你们的姓吗?
4、引发对同姓者的关注。
这里有多少姓?我们57个人,怎么会只有37个姓呢?哦,我们同学之间有同姓的。你家里谁和你同姓? 生:......师:一般地说,家里的爷爷、爸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你们同姓。
5、老师: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别的姓吗? 生:......6、老师:知道吗?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这些。
二、介绍《百家姓》
1、属于中国人姓名中的姓,有500多个呢,我们中国在古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姓氏,宋朝有一位书生将我们中国人常见的姓氏编成了一本书,叫《百家姓》。2.投影《百家姓》的书影,引出“百家姓”的概念。
家喻户晓的《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百家姓》收录了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只要是中国名字,这本《百家姓》里全记着,你们的姓在《百家姓》里一定找得到。
这些姓啊,由我们的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子子孙孙,一直传到了我们这里。哦,你们还会传下去吗? 传给谁?对,由你、你的子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3、《百家姓》排在最前面的姓是什么?为什么?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
三、诵读《百家姓》。
1、同学们听听百家姓录音范读,会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这是一首姓氏歌,里面有很多容易读错的单姓和常见的复姓,请大家自由练读,注意读准字音。
3、试读容易读错的单姓、比读 ;
4、这是百家姓的前100个,指名读、开火车读一人读一行,师相机正音,齐读 ;
5、大家试着背背这些姓,5分钟后看看谁背的最多。
6、学生个人背,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等形式考查学生背诵情况
7、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后,齐读。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氛围中轻松地熟读成诵,化难为易,学生不再有危难情绪)
四、介绍姓氏由来
1、刚才大家已经熟读了百家姓,可你们知道“姓”是什么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要有姓?
这是“姓”字,它是由“女”与“生”合成的字。5000多年前,我们人类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部落里人们只认识母亲不认识父亲,同一个母亲生的就用同一个姓,姓的出现代表了以母亲为首领的氏族文化。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父系制度逐渐代替了母系制度,社会上又出现了“氏”。氏是人类父系制社会的产物,在秦代以前姓与氏是有严格区别的,直到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才把姓与氏统一起来称为“姓氏”,统一后的姓氏就一直延用到现在。
也就是说,这种被当作标志性的称号,首先是属于家族的,然后才被赋予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因此,所谓的“姓”,其实就是“族姓”。它随着血缘关系往下传承,并反映了一个人在族群上的归属。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名,却不能选择自己的姓。
2、古老的姓与氏演变成今天中国的百家姓,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的姓氏是由我们的老祖宗一代一代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传说,有的人以官职为姓,如姓候、帅、司马等。有的人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有的人以职业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姓氏又有什么来历呢?与同桌说一说。
4、派代表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姓氏。
五、姓氏名人
1、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让中国人骄傲的英雄、名人、伟人。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做这个工作了,我想请同学们说说和你同姓的名人、伟人,说说他们的故事(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人、名人,同时生起一股敬意。)
2、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1)请姓彭的同学,讲讲彭氏背后的故事吧。2)请姓王的学生讲讲王氏背后的故事吧。3)请姓李的学生讲讲李氏背后的故事吧。„„
(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家的姓氏来源感兴趣,愿意去看书了解。)
六、激发爱国情,总结全课
1、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姓氏是每个人的传统标记符号。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行不改姓,坐不改名”,说的就是对姓氏和名字的尊重。
2、一个姓氏,一个家族,一方水土,一缕文化的乡愁;一条黄河,一条长江,一段传说,一种生命的追寻。
我们寻着历史和先人的足迹,在古代先辈们忠孝仁义的思想长河中,品味和汲取先贤之典故精华,并继承优秀的中华姓氏文化且将其发扬光大。普天下华人无不心系祖国,无论是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都是中华同一家!
第三篇:《百家姓》读后感
读《百家姓》有感
最近我读了《百家姓》这本书,《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载有四百多个姓氏。然而我了这本内容丰富的书,一直疑惑不解,为什么《百家姓》里要以赵钱孙李开头呢?
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宋朝有一个开国皇帝就姓赵,所以赵便为国姓。钱江属浙江,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吴王钱叔,孙是他正妃的姓。而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这样一来赵钱孙李便为《百家姓》里的头一句。
原来排在第一位的是要有功绩的呀!以前的我还以为人口最多的姓氏排在第一位呢!。
我觉得《百家姓》这本书里的内容非常丰富,当然令我勾起好奇心的就是我的自名姓,那就是“陈”,我挺自豪的,因为我们家族的姓排在前几位,看来我们家族的功绩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台湾的一位企业家,名叫陈茂榜,他只有小学毕业,但却荣获了博士学位,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
后来据调查,我终于知道陈氏的由来,原来陈氏是出自白永贵之后,隋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姓陈,是为万年之陈氏,听说,刘矫的后裔也有改陈姓的。我真为我们陈氏而感到骄傲。现在我要努力,争取让世人把我的事迹也写在书上。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蕴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且每一种姓氏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富、贵、贱、高、下之分,如:孙中山、何子渊、叶剑英、文天祥、史可法等可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只要你有决心,每个姓氏都能有辉煌的历史,而明天的成功将由你创造,相信吧!
第四篇:《百家姓》读后感
《百家姓》读后感
《百家姓》是一本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本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当作少年儿童的启蒙教材。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在学堂里背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今天我读了《百家姓》,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知道了为什么要叫百家姓,而不叫千家姓,万家姓。之所以叫百家姓,是因为在以前的时候算出大概只有400多个姓氏,所以才叫百家姓。《百家姓》使我知道了中国人的姓氏非常多,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姓,我还知道了中国人的姓氏中有57个是复姓。如:司马、诸葛等,这样的姓。通过阅读《百家姓》,知道了原来中国的每一个姓都有一个小故事。比如“赵”这个姓的故事是这样的:周穆王到昆仑山见王母,乘坐的是8匹骏马拉的车,驾车的人就是造父。造父因为有功,后来就被封在赵城(今天的陕西省洞县一带),造父的后代就封地为姓,世代姓赵。造父的第五代世孙赵虽作了晋朝的大将军,而赵虽的后代又建立了赵国。赵国是战国时期最强盛的七个国家之一。这就是“赵”的故事。
《百家姓》记载了华夏子孙的来历和姓氏名称的来由。阅读《百家姓》,不光知道了中国到底有哪些姓氏,还了解到祖先的生活,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第五篇:百家姓解读
百家姓解读
作品背景
《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百家姓广场中国姓氏的书籍。其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毁坏。
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姓氏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早起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当时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较多。
这些姓氏的发展,是《百家姓》得以成文的历史背景。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 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王、陈、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帝之一的舜,其后子孙以姚为氏,称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阳),有子孙以姚为姓,称为姚氏。舜在当帝之前,有搬到妫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舜帝登帝位后,仁德荣耀,有子孙以帝名舜为姓,禹封皇舜长子商均于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孙妫满封于陈,谥胡公,其子孙或以国号陈称姓,或以谥号胡称姓,或以尊讳满称姓。《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 “妫汭五姓”。演变至汉朝,姚姓衍生出:妫、舜、虞、陈、胡、田、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繁姓同根,异氏同源,是一家亲。在中华姓氏中,妫、陈、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同为舜帝姚姓。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编撰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由于内容与姓氏相关,《百家姓》的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作品解读
《百家姓》虽称为“百家姓”,但并非就是一百个姓。《百家姓》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根据渊源出处的不同或其特征,《百家姓》中所列姓氏可以分为16种。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由于年代久远,史前无据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黑、貅、貔、虎”等。这些“ 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的名号。但这些氏族的名号究竟有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的姓氏,也已难寻蛛丝。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如年,是在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的后人便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类似的还包括牧、终、常、孔、廉、乐、皮、高等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如宋,是出自子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公元前十世纪周公平定了武康叛乱之后,微子启受封於宋国,其子孙以原国名“宋”为氏。类似姓氏还有赵、吴、郑、陈、卫、蒋、沈、韩、秦、许、吕、戚、谢、邹、柏、章、苏、潘、葛、范、彭、鲁、韦、苗、任、柳等。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如司徒,是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设立,一直延续到秦汉,任此官职的后代便以官职名称为姓。另外还包括司空、司马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如乔姓,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的子孙中守陵的人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还有姜姓,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其后代有人以河名为姓。
第六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
如东郭,郭是指古代时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就是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外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人便以东郭为姓;类似还有东门,鲁庄公有后代叫公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东门旁,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人便以东门为姓;另外还有西门,春秋时,齐国和郑国都有公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门附近,人称西门氏,其后人便以西门为姓氏。
第七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如复姓呼延、慕容、宇文、尉迟、万俟等姓氏都属于这种情况。第八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
如武姓,周乎王之子出生时掌纹呈篆文“武”,由此,周平王赐其姓为武。第九种,以谥号为姓氏。
所谓“谥”为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穆姓、文姓等,齐威王之孙田文,号孟尝君。孟尝君避乱到魏国,死后进号文于,其后人以其谥号“文”为姓氏。另外还有康姓也属于这种情况。
第十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如桂姓、田姓等,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第十一种,帝王赐姓氏。
如金姓、刘姓、郑姓等。明代太监马三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第十二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如万姓、丙姓等。
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汉改姓氏。如元姓。少数民族用汉姓的人物中,还有著名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李克用系沙陀族首领朱耶赤心之子,曾率沙陀闻助唐击败黄巢长安,任河东节度使,又进封为晋王。唐末,李存勖“李”姓起兵,建后唐王朝。
第十四种,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
辽、夏、金、元时代,汉族人改换为少数民族姓的也很多。第十五种,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满族有穆昆组织,是构成满族社会的基层血缘组织。穆昆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同一个穆昆中,只有一个姓氏;同宗的几个穆昆,则冠以几个汉姓。如乌雅氏的五个穆昆,分别以吴、穆、包、黄、邵为姓氏;宁古塔氏的四个穆昆,以刘、宁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宾县永陵镇)以图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为姓。
壮族经父系世袭,子女随父姓。女儿出像后,须加双姓,即夫姓在前、父姓在后。如:其夫姓莫,其父姓罗,她便称为“莫罗氏”。此称,与汉族旧习俗如张王氏、李扬氏等相同。
第十六种,容易读错的的姓氏。
汉字有多音字及古音有变等,作为姓容易读错。万俟,音为Moqi(莫其),常有人误读为“万寿”。区,音为ōu(欧)常有人读为“区”(qū)黑,音为hè(贺),常有人误读为“黑”(hēi)。盖,音为gě(葛),常有人读为“盖”(gài)。
查,本是检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为姓氏要念zhā,武侠小说家金庸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教,指传授、教授之意时念jiāo,但作为姓氏时要念jiào。
任,本义是信任、担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为姓氏时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
曾,指曾经、未曾之意时念céng,但作为姓氏时要念zēng。古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清代名臣曾国藩。缪,本是修缮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绸缪”时念móu,但作为姓氏时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宫廷女画家缪素筠。
晟,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但作为姓氏时念ch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