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七册教案(样例5)

时间:2019-05-15 04:3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七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七册教案》。

第一篇:《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七册教案

第1课 描龙画凤

教学内容; 《描龙画凤》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饰有龙凤造型的艺术品,了解龙凤的造型特点及应用的多样性。2.能够用线描的方式,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3.使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 学 流 程

一、初步了解

了解龙凤的艺术形象是本科研究学习的本体,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感受龙凤造型的艺术魅力。

二、深入研究

欣赏出现在陶瓷、建筑、服饰、书法等诸多方面的龙凤形象,感受到龙凤形象是和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

教师介绍:龙凤的起源;主要历史时期龙凤的造型特点及色彩特征;龙凤与民间风俗节日;龙凤在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形式中的体现;龙凤的精神象征等,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看待问题。

三、自由创作

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然后归类整理列出和美术关系相对密切的。学生以分组或个人的形式运用网络、书籍、影视、访问等形式进行创作表现,然后小组集中发表自己的成果,得出结论。

第2课 昆虫与花朵

教学内容 《昆虫与花朵》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精细描绘昆虫与花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2.通过在画面中组织昆虫和花朵,提高学生对画面美感的把握能力。

3.通过对昆虫与花朵的表现,使学生感受美术语言的神奇,唤起学生对生命与环境的热爱,使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课前准备 搜集昆虫与花朵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主题

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昆虫,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特征、姿态。

二、分析作品

1、指导欣赏作品,学习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2、欣赏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3、学生讨论。学生欣赏学生欣赏了解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观察

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

三、完成作业

学生仔细观察,并用确定作品构图;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仔细观察,完成写生

第二课时

一、回顾知识

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上次作业完成情况。请学生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你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

1、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二、继续创作

以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学生作画。

学生继续作画,教师巡视辅导,要强调用线时,注意线条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三、展示评价

1、小组自评。

2、全班互评。

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

第3课 自行车

教学内容 《自行车》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入手,通过观察其外形、了解其构造、总结其形态特征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并尝试用线的形式把自行车的整体形态或局部特征表现出来。学生分析

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表现能力的写生练习课,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对自行车的特点和构造原理进行适当的探究,并引导他们尝试利用各种线条表现自行车的不同外型构造或细部特征。可以通过对自行车的发展史、自行车中的人性化设计、自行车与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的讲解,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在用线条表现自行车的同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例如可以加入设计个性车或设计个性零部件等环节。这样会使所描绘出的自行车更加生动,同时也使学生的个人思想和情感得以宣泄和表达。教学目标

1.通过多角度观察、分析、描绘自行车,提高学生观察和运用线条的能力。2.使学生体验观察与发现的乐趣,感受线条的神奇,培养他们用线条表现形象的乐趣。

课前准备 课本和相关图片 教 学 流 程

一、引出主题

开门见上直接引出主题——自行车。

二、深入分析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①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②你还见过哪些不同外形的自行车?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再看这几幅图的区别,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 提问:想不想画自行车?

2、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上的学生作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3、展示几幅大师作品和部分学生作品,让学生讨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那些地方不足等等。(要求注意观察线条的变化,粗细,浓淡等等)

三、演示示范

教师演示:从离自己身体最近的部位开始,把握好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画出零件之间的衔接关系,用丰富的线条画出局部特点。

教师示范自行车的写生方法。

四、安排写生

把学生带到场地上,进行实物写生。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展示几幅写生的局部较好和整体较好的作品进行表扬。

第4课 趣味小台历

教学内容 《趣味小台历》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有趣的台历。

2.在制作台历中,懂得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3.喜欢用各种材料制作台历,装点自己的生活空间。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和有特点的台历。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让我们翻开台历来看看吧。台历有什么作用呢?台历放在什么地方?我们来给新的一年或者新的一周之作一个台历好吗?

二、欣赏分析

台历范品出示:台历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台历要放稳在桌上,必须立起来。怎样使小纸片立起来?生尝试作业,请几名学生上台试着折。

怎样让折好的基座更加有趣呢?师示范将对这方法的基座剪制成双兔外形。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创意?

学生尝试第二次创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使之作更精细?

三、学生作业

讨论: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日历?

四、展示评价

评选最“开心”的台历。

带着这些问题的学生在观察时会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第5课 行走的动物

教学内容 《行走的动物》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活动,掌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立体创造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和驱动行走的科学方法。

2.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意识。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追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知识和图片。教 学 流 程

一、赏析图片

通过观察动物图片和废旧材料图片,进行组合联想,引导创作思维。

二、分析探究

集体讨论:立体造型组合方法和行走的方法。

分析各种动力驱动行走的方法、了解相关资料。

三、自主创作

小组集体合作,各有分工制作→表演、比赛、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采用的“动”起来的方法。

四、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相结合的评价。

主要关注作品的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

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质感、色彩、形态是本课的重点,使学生能根据搜集材料的具体形态、色彩、肌理等可能性,进行有效的创造。

第6课《老鼠嫁女》 教学内容 第七册第六课《老鼠嫁女》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册第六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这节课涉及的是民间剪纸艺术,剪纸在我国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所使用的工具材料非常简单,易于操作,造型的概括性很强,表现内容丰富多样。

教材借老鼠嫁女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点,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并通过几种基本技法的学习来表现出老鼠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对形象的概括能力、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分析

纸张作为学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美术课程当中有相当的比重。由于剪纸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易于掌握和操作。故事性的表现手法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剪纸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

锻炼和提高,学生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传统艺术——剪纸,剪纸的基本方法。

2、剪纸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对剪纸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对物象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师生、生生的真诚交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用具:剪纸作品若干幅、剪刀、彩纸、展板。

一、激发兴趣,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出主题,讲《老鼠嫁女》。

二、分析比较,共同感受 出示的示范作品是哪种形式?

观察分析:它和平时画画有什么不同吗?

三、激发热情,引导创作

用剪纸的方法来表现老鼠嫁女的热闹场面,示范剪法并讲解: a)剪出大形象:特征,动态 b)剪出花纹:对折剪。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你要剪一个什么样的小老鼠,它在娶亲的队伍里干什么?

四、体验创作,教师指导

1、提示需要注意的地方

2、对学生有目的的指导:

a)强调老鼠的特点,提醒学生做到心中有数。b)大胆入手,概括外形。c)用什么剪法来装饰?

五、展示欣赏,交流评价。

评价要点:

1、老鼠形象突出,装饰到位。

2、创意新颖,想象力丰富。

3、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价,提出建议。

第7课 色彩的冷暖

教学内容 《色彩的冷暖》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色彩感觉有冷暖差别,色彩的冷暖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冷暖感觉实为触觉对外界的反映,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每当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蓝色的高山顶以及蓝白色的雪地上时,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由于经验及条件反射作用,使视觉变为触觉的先导,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看到蓝、蓝紫、蓝绿时就感到冷。这是从生理及心理条件反射的角度谈色彩的冷暖。学生分析

本课所出现学生绘画作品中有冷色调、暖色调、冷暖对比色调。冷色调中有小面积的相对暖或比较暖的色彩与之对比。相反,在暖色调中也有小面积的相对

冷或比较冷的色彩与之对比,使统一中有变化。冷暖对比色调中,冷暖色所占面积相对接近,但总有一方强一些,一方弱一些,以达到和谐效果。无论哪一幅的色彩冷暖都很好地与所表达的内容相协调,使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给学生的创作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目标

1.通过色相环,认识冷色和暖色,了解色彩冷暖的基础知识,能够意识到色彩的冷暖在艺术中和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创作实践,能够体会到色彩的冷、暖和作品主题、内容的重要关系。3.喜欢探索色彩的世界,愿意尝试用色彩的冷暖表现作品。课前准备 准备和色彩冷暖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二、深入分析

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色彩有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1、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

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小结: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四、作业要求 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自主创作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强烈对比颜色使画面产生对比中的美感。调色时笔要洗干净,涂色要匀。

六、展示评价

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将学生作业分为冷、暖、冷色调中偏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全部展示出来。评出涂色较匀、颜色搭配较好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

指出作业 中存在的不足。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8课 我的小笔筒

教学内容 《我的小笔筒》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在现代生活中,笔筒已不仅仅作为存放笔类的器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笔筒在外形、色彩和材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小小的笔筒,置于案头,显得趣味盎然,它显示出主人的品味与格调,表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现了制作者的非凡才华。学生分析

教材中的图片为学生展示了笔筒的制作步骤,学生可以通过图示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如:用泥工刀挖出简单的图案,或者用捏、堆、塑等方法制作小笔筒。另外,教材还向学生提供了用不同手法制作的笔筒,如用泥工刀刻出花纹形成镂空效果的笔筒,模仿树根制作的笔筒,有用泥捏出花朵做装饰的笔筒,还有用搓泥条的方法堆塑出的有趣的人物笔筒,都能给学生很多的启发。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并能合理运用切、挖、雕、塑等手段进行装饰。

2.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泥板成型的基本手法,进行泥工练习。3.通过设计制作笔筒,使学生逐步形成装饰、美化生活的意识。课前准备 准备和色彩冷暖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 学 流 程

一、直观导入

出示笔筒,了解笔筒的文化内涵以及笔筒独特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造型装饰不同的图案,如笔筒的外形设计为竹节的形状,那么可以用熊猫的图案来装饰笔筒。使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添加装饰。

二、技法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造型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把泥均匀按压成片,用泥工刀挖出所要的图案; 把泥搓成条状盘成笔筒造型; 用泥工刀把笔筒的表面抹平整。

三、尝试创作

提倡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

如:用泥如何表现镂空效果,用泥表现不同的材质。

四、交流评价

主要关注点:造型独特、装饰有特色,实用、美观等。

第9课 用色彩画心情

教学内容 《用色彩画心情》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对不同的色彩也逐渐形成了某些特定的感受和理解,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如“绿色象征着生命与和平,红色代表着革命与热情”等。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利认为:“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往往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把最直接的信息达给观者,色彩成了画家们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气氛,表达思想和感受的有利手段。学生分析

色彩是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当孩子第一次用色彩涂抹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一般来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倾向于用写实性色彩进行表现,无论是在描绘形象还是运用色彩时,他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真实”,但是这种追求“真实”的写实性色彩表达方式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目标

1.欣赏画家名作,了解其运用色彩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色彩表达的感受和认识。2.初步了解色彩这一美术语言,尝试大胆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3.愿意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心情。课前准备 准备和色彩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他的心情怎么样呢?他说的对不对?老师用一种方式来表现,提问:有没有把特点表现出来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新授

1、大家想不想了解我的性格呢?出示单色范画:谁来猜一猜:老师的心情有什么特点?你怎么发现的呢?

点、线、面不同,表现的也不一样。而人的心情是多种多样的。

2、出示彩色范画:老师这儿还有一幅作品,一眼看上去,与前几幅有什么不同啊?你觉得是什么性格呢?

色彩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远比单色的更强,所以对性格的体现就更明显、更突出。

3、小结:我们可以看到:每种颜色都有它的象征性,每种颜色形成的对比也不相同,所以当他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让人联想到不同的性格。

三、分析

深入学习:不同的性格及性格的表现手法 这儿还有几幅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作品当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发现吗?感受到什么了?先在小组当中把你的感受、发现交流一下。

四、练习

从点、线、面和色彩的不同组合,能感受到更多的特点,而且还发现了多种的表现技法。现在,你们想不想运用刚才获得的知识来表现你所熟悉的人呢?这人可

以是你的同学,可以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你的老师。

四、评价

1、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2、出示已经贴好学生作品的画框:我们的画还可以将它做成独一无二的工艺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第10课 我的家、你的家

教学内容 《我的家、你的家》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家”是一个充满着幸福、快乐、温馨的字眼,“家”是心灵和身体的栖息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幸福的家。我们每个家的设计也都有不同的风格,无论房间的大小,还是色彩的使用,以及室内的陈设都流露出主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思想。家居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室内陈设要有重点,有次序,房间家具的材料和风格要统一,家具要有适当的比例,色彩和装饰风格要协调等等,这些都是使房间产生舒适、和谐美感的要素。其次,每个房间的布置又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所区别,突出房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学生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家居环境的设计,并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模型。以此来使学生的空间感,色彩搭配以及综合运用材料制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课本的图片中,为学生展示了几种不同风格特色的房间设计,以及一些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家具模型,这些能够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在学习活动中,还安排了让学生勾画设计草图的练习,引导学生在制作前有明确的设计思路,避免漫无目的的制作,养成做事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好习惯。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立体的房间模型,要求有简单的家具。2.能够注意到室内空间物品形色的合理搭配。3.养成做事条理的好习惯,并逐步形成设计意识。课前准备 准备房间的速写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教 学 流 程

一、设置情境

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展开讨论:

色彩搭配方面、家具设计方面、材料运用方面……

二、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交流,把带来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探讨:

从材料的特质、色彩等方面进行讨论,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做什么。

三、分组创作 制作家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现成材料进行添加、挖刻和装

饰、还要充分利用材料现有的颜色等。

四、游戏评价

创设一个“串门”的情景,分组合作的同学可以派一名同学作为讲解员,带“客人”进行参观,并对自己小组中有特色的设计进行详细地介绍:色彩是否和谐、家具是否符合房间的功能、家具的设计如何等等。

第11课 物象重组

教学内容 《物象重组》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埃及金字塔前矗立的狮身人面像,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中国传统的图腾形象“龙”…… 这些奇异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遐想。这种将一个或几个自然物象进行分解后再重新组合起来创造出新形象的手法就是“物象重组”,在艺术创作中、广告招贴中经常可以见到。利用物象重组的方法创造出的新形象,给人新奇、强烈的视觉感受。本课教学内容,给孩子新奇之感,学生易于接受,在这种近似游戏的绘画创作活动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分析

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呈现了《汽车剑龙》作品和埃及《狮身人面像》,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作品较富有童趣,表现风格也不尽相同,能够给学生以启发。教学目标

1.学习用物象重组的方法创作出有趣生动的新形象。

2.学生通过创造新形象,获得形象思维和表现技巧的发展。3.学生喜欢物象重组的练习,从中能够获得乐趣。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教 学 流 程

一、故事导入

讲“小美人鱼”的故事入手。

欣赏埃及狮身人面像、美人鱼雕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

二、分析范作

学生欣赏、观察、分析书上师范作品。

思考:这些形象是将哪些事物进行了分解重组? 它是怎样巧妙利用原事物的特点进行组合的? 组合后的新形象与原形相比,感受有何不同? 帮助学生了解物象重组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方法,体会到物象重组后所给人的那种神秘奇特的感受和独具匠心的魅力。

三、创作表现

可以采取绘画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最直接也易于表达学生的创作思路;也可以采用画报拼贴,橡皮泥捏塑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四、交流评价

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拘泥于表现技巧上,对于独特的创意,要重点表扬。

五、拓展延伸

建议学生尝试利用电脑进行创作。

第12课 多变的大自然

教学内容 《多变的大自然》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灵活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选取“多变的大自然”这样的创作题材,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学生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体课文语言生动,图片典型,可以很好地提示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和经验,教师应该充分的加以利用。学生作品从创作的表现形式和工具运用的角度上,给了学生提示。例如,《愤怒的火山》是用油画棒和水粉相结合,以浓重的色彩,表现出火山喷发时,强烈奔放的感受。《狂风暴雨》是以疏密组织不同的线,给人视觉上的对比,画面以单色为主,同样表现了小作者独有的一份感受。《沙尘暴来了》和《山洪暴发》则表现的是生活事件和场景。《沙尘暴来了》还利用了喷洒颜料的方法,很好地表现出沙尘暴来时那种黄沙漫天的情景。教学目标

1.能够选取恰当的表现形式,大胆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

2.使学生逐渐形成关注自然的意识,同时树立防灾、减灾意识。课前准备 查找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教 学 流 程

一、交换资料

分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对自然的变化要充分的感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流和讨论中。

二、深入交流 重点交流:学生对大自然的知识了解有哪些,对大自然最感兴趣的关注点在哪里,对自然灾害的观点和态度怎样等等。

三、自主创作

引导学生关注:选取怎样的表现形式和工具、表现形式和工具很好地突出了主题?

四、展示评价

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不要

拘泥于表现技巧上,对于独特的创意,要重点表扬。结合自己印象最深、最打动自己的地方谈谈。

第13课 我设计的新机器

教学内容 《我设计的新机器》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的制造有了更加明确的用途,珍妮机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蒸汽机的普遍应用使工业摆脱了对自然能源的依赖,使生产效率几倍几十倍地提高,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在随后的发明中,发电机产生的电力取代了蒸汽动力成为新能源,电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农业、纺织业,工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所以,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启发学生在设计新机器的时候,要注意体现机器的科技含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新机器如何为人类服务等方面做文章。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能够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作。2.提高学生充分表现设计意图的能力。

3.使学生喜欢用美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课前准备 查找机器发展的历史和相关的图片资料。教 学 流 程

一、激趣揭题

提问:你都见过哪些有意义的新发明,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你觉得在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你认为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机器来解决问题?

你觉得现在使用的机器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认为如何改进这些机器,才能更方便人们的使用。

二、深入探讨

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纺车图片,逐步让学生了解纺车演变的过程。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有关的内容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从科技的角度进行展示和说明,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

三、创作展评

创作的同时就可以进行展示,把好的设计展示给大家,以便使其他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作品完成以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作品,经过讨论推荐出最有创意,最有实用价值的新机器。

第14课 绘画日记

教学内容 《绘画日记》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绘画日记分文字部分和绘画部分。文字部分有日期、天气的记录,以及或繁或简的对事物的文字描述。画面可以主要用线描表现,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式。在画纸上,画面和文字可分别表现,也可把文字记在画面里,或把绘画穿插在文字中。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并应用到生活中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坚持进行绘画日记的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对生活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感受,都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分析

教材展示了两类学生作品,一类是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另一类是由同学们合作完成的绘画日记。学生用真诚的心、五彩的笔、生动的文字记录着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些作品对于其他学生会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绘画日记的表现方式,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2.逐渐养成细心观察和体会生活,认真表现生活的好习惯。

3.愿意进行绘画日记练习并成为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途径。课前准备 准备自己最得意的日记和收集“绘画日记”的素材。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我们很多同学有记日记的习惯,大部分同学都用文字记录的形式,还有没有一种比它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方式呢?

二、新授

学生结合范画讨论分析绘画日记的特点。

绘画日记结构除了有绘画部分和文字部分以外,还要注意有横式、竖式、中间式等。文字部分还要有日子和说明。

三、练习

学生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挑内容新奇的展示一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鼓励大胆用色。

四、展评

让勇敢的学生自己讲自己的绘画日记,形式不拘一格,并且可以互相提问题讨论。

因为有了自发的疑问才会有自觉的探究。

第15课 模板上的艺术

教学内容 《模板上的艺术》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本课主要是学习漏印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了解漏印的特点和表现力。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增进对漏印的认识和欣赏,体会漏印的制作乐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分析

漏印版画丰富了儿童美术创作的语言,增加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体会漏印的特殊美感及制作乐趣。本课的教学还要注重漏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多了解一些民间漏印,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要注意鼓励学生探索漏印还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掌握漏印的工艺知识及技法。2.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3.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排列的秩序美感。课前准备; 版画素材 教 学 流 程

一、欣赏激趣

欣赏一些形式多样的漏印作品,如杯垫、装饰花边、小电器的盖布、书签、藏书票、年画、贺卡,以及漏印画,或连环画。

二、突破技法

教师示范漏印的制作方法。

三、尝试创作

制版时使用刻刀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刻版印刷时垫几块纸板或旧报纸在下面,以免把课桌划坏、搞脏。

四、品评交流

学生作品做好后,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交流作品的形式,展开互评。教师的评价可以从作品的构思、漏印的技术、画面的构成等角度展开评价,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避免打击学生的创作和学习积极性。

第16课 电脑小画笔

教学内容 《电脑小画笔》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认识Windows系统中的“画图”软件,通过实际

操作来了解并逐渐掌握用这个软件的各种工具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为学生今后使用更专业的图形处理软件打下基础。本课是学生初次在美术课上用电脑来进行美术创作,后面的教材中还陆续安排有使用电脑进行绘画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使用的软件是Windows系统中的“画图”软件。学生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软件的基本工具,并尝试使用他们绘制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能体验新的造型方法带来的乐趣,并喜欢上它。教学目标

1.掌握Windows“画图”软件基本工具的使用。

2.能够利用Windows“画图”软件中主要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3.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电脑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课前准备 优秀绘图作品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出示范画:你们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的吗?

这些作品就是利用电闹小画笔制作的,这种美术表现形式称为电脑绘画。

二、讲述新课

1、认识电脑小画笔程序,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第一步是认识各种工具;第二步是构图,确定主题;第三步是制作

2、布置作业:运用所学技法,每人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学生制作

1、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2、展示制作优秀的作品,并且保留下来,打印后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凭据。

四、评价小结

展示作业,师生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第17课 正月十五闹元霄

教学内容 《正月十五闹元霄》 课 型 综合•探索

课 时 2~3课时 教材分析

民俗活动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通过美术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位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本套教材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民间文化、民间美术的课程内容,本课就是其中之一。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或灯节,在民俗中是很重要的节日,已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之中。在元宵节,各地民俗活动丰富,更是带给孩子们一份独特的欣喜和感受。以元宵节为活动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探究活动,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激发起他们的美好情感。同时,也利于广大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发当地教学资源。

学生分析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软件的基本工具,并尝试使用他们绘制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能体验新的造型方法带来的乐趣,并喜欢上它。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2.能够利用废旧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满足生活的需要。

3.在综合造型活动中,激发学生勇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集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布置和指导学生就元宵节感兴趣的方面,利用查阅资料、访问、上网、调查等形式进行了解。教 学 流 程

一、新课讲授。

1、欣赏彩灯,了解彩灯的有关知识。

2、分析彩灯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3、根据造型,讲解装饰方法。

根据画面需要定好位置,勾勒大体轮廓。局部刻画,仔细描绘每一部分。

根据情况整体修改,添加装饰点缀,最后完成。

4、学生复述作业方法,加深印象。

二、布置作业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三、自主创作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讲评

展示作业,师生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第18课 花鸟鱼虫

教学内容 《花鸟鱼虫》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写意花鸟画用色单纯明快,随意自然。一般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讲究墨与色的对比和巧妙搭配,墨因色而明丽,色因墨而沉着。画中色彩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光、色的限制,常根据画面需要或个人喜好而随“意”赋彩。既可浓艳绚丽,又可清新淡雅,或以色代墨,或纯以水墨,均能各臻其妙,显示出一种浓郁的东方情韵和独特光彩。相对于中国人物画、山水画而言,写意花鸟画在各方面所受束缚较少,因而在艺术表现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画家的才华、个性和激情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作品在布局、笔墨、造型等方面都能有大胆的处理,更能体现出画家的主观创意和匠心独运。学生分析

从学生最易于理解和最感兴趣的花鸟鱼虫入手,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让学生

感受中国花鸟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经典的中国花鸟画作品,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2.能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3.愿意欣赏中国花鸟画作品。课前准备 中国花鸟画作品若干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百鸟朝凤》。拿起手中的笔把音乐中所听到的动物画下来。

展示学生作品后,自学书上的内容。要求: ①了解本节表现了什么内容? ②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然后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花鸟画绘画有哪些特点。

二、赏析

由于有着与西方不同的自然观念和从独特的笔墨工具中延伸出来的绘画方法,中国古代绘画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东方艺术体系。简单介绍花鸟画特点及意境。

学生再次自主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并用一段话来表述你对花鸟画的理解与感悟。

三、评述

怎样评价一件作品呢?有没有难度? 首先来看看别人是如何评述的。

以欣赏元代柯九思的《晚香高洁图》这幅作品为例,介绍评述方法: ①表现的对象是什么?

②观察兰叶、梅花、竹节和叶、菊瓣的笔墨意味? ③画面的组成有什么特色?

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以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自己任选其中的局部临摹。感受一下画家在表现作品时的笔墨意趣。

学生代表站起来谈谈你的感受或展示一下学生的临摹作品。

四、总结

花鸟画作品抒发出画家热爱自然的感情。寻找一些有关花鸟画的美术作品,结合语文课上所学知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评论文。

第二篇:湘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第1课 教室一角

教学内容:队角布置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片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置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

1.队角一般都是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2.为了实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案

1.我们教室由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

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5.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1—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2.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最好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队角布置的设计,今天,我们就要大显身手,将队角制作和布置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七、学习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出: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八、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九、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点。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师的队角处。

第2课 花手帕

教材分析:

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孔卷、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长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内容:

1、认识染纸的特点;

2、纸的折法;

3、染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教学难点: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教学准备:扎染的连衣裙、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安排好学习用具。

二、引题激情

(上课时教师身穿黄色扎染的衣服)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让学生观看裙子上的图案)这种图案是用扎染的方法做出来的,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图案的这一部分用绳子扎起来放在颜色里一染就形成了这样的图案。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 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三、讲授新知: 板书:美丽的染纸

(师打开范作品让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

老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1、观察认识: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还有一种和它相反的方法,即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颜色,叫浓破淡法。每张纸注意留出部分细小的地方不染色,形成空白,画面就更好看。

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投影仪演示折纸的几种方法)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力,进一步调动学生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在学习染纸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其过程和染法,同时板书:折、夹、挤、染、展开。染法:冲染、浸染、浓破淡。

在学生折纸时,提醒学生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

3、自我评价:

师:展示优秀作业12幅。刚才同学们染的第一张作业很不错,就像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4、想象创造: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上几种颜色,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在染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降低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

5、深入研究:

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

各种形式的时装14幅,风景画、蝴蝶画、花瓶等装饰画若干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四、小结

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板书: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第3课 纸品乐陶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绳、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1、用不同的方法做纸绳、纸条图形

2、画面的构图设计,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1、师:范画

2、生:各色皱纹纸、卡纸剪刀胶水、活动一纸绳、纸团贴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导入:

CAI课件呈现纸团、纸绳的范品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绳、纸团贴画

3、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4、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二、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3、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相互评价延伸拓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作业。活动二:纸条工艺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教师小结:

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4)粘贴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4课 时间告诉我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象相同时刻不同人物或一天中不同时刻想同人物所做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回忆并感受不同时间里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更加珍惜、运用好时间。

教学难点:生动人物的表现-------人物动态、表情的表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课件播放)

二、讲授新课

1、钟表的滴答声让你想到了什么?--------时间在流逝。

2、回忆过去,时间告诉我们些什么?和同学讨论说说?(1)1945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2)5.12地震(受灾的人和营救人员)(3)2003年5月(非典时期人们特殊的装束)

老师适时小结(结合课件):时间帮助我们记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喜、怒、哀、乐。„„

3、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每一天每一分钟都不曾停留?你能给大家说说你一天中最精彩的一个时刻吗?

引导同学说一说典型的时间里如:早上7:30、上午10:00、晚上8:00等时间里他们和周围的人们都在忙碌的场景。

老师适时小结学生叙述中场景的表现和人物动态、表情的变化,请同学到前面来表演某个时间里他看到的场景。并用大屏幕示范这样的动态该如何表现,强调弯曲变化的线条能生动的表现人物,并示范绘画人物的步骤:人物头部(脸型、头发)、身体(手、脚的变化)、服装等,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图形予以丰富的变化表现生动的人物。

4、老师适时引出其他同学用绘画方式表现的一天当中相同、不同时间里“时间告诉我”。

在欣赏之前提出问题:画面中的这个人物这一个时刻生动吗,从哪些方面表现。引导学生欣赏。老师小结:表现生动的人物应注意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要画好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1)、选材要有代表性(2)、构图简洁大方(3)、人物表现生动(4)、色彩的对比运用

5、提问:如果我们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时间告诉我”你会怎样选材、如何表现其中的人物。

学生说,老师适时小结。结合开始的示范的作品提示学生在生动人物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背景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提示学生每一幅生动的画面都来源与生活。

6、作业要求: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不同时间或者相同时间里的“时间告诉我”。

三、学生绘画老师适时辅导

四、作品展示

第5课 蔬果的联想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的目标:通过学习用蔬果雕刻小动物,引导学生善于动脑观察、联想、动手制作,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蔬果造型的设计知识及制作的方法。

2、情感性目标:对学生进行美的情趣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形象。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观察、联想、动脑、动手创作的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敢于发现、联想、创新的能力,及造型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动脑、动手制作的能力。教学难点:蔬果形象转变为动物形象的制作方法。学生学习用具准备:蔬果、牙签、切刀和刻刀等。教师教学用具准备:范样、有关示范、演示用具、用品。教学流程:

1、出示蔬果制作的小动物,引出新题,板书课题。

2、观看书中的图片,观察欣赏、分析。

3、讲解、演示。

4、提出要求。

5、学生按要求作业。

6、展示作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开阔视野,初步了解用蔬果雕刻小动物的方法。

3、教会学生雕刻方法,为独立创作作准备。

4、明确作业要求。

5、在创作中体会方法,学会雕刻小动物。

6、欣赏、评述、体会创作的乐趣。教师活动:

1、出示范样。问:(1)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是怎样作出来的?归纳小结,同时板书:动物--蔬果雕刻。

2、与学生一起欣赏分析。问:(1)各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雕刻的?(3)为什么?教师归纳小结。

3、边讲解边演示,同时简单书写步骤:(1)观察、分析、联想。

(2)雕刻:①割;②切;③挖;④刻。(3)组合。

4、口头提出要求:特别强调安全问题。

5、教师巡视辅导。

6、共同赏评,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活动:

1、观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与教师一起观察欣赏,动脑回答教师的提问。

3、听、看、动脑分析、联想,适当回答教师问话,记清雕刻的步骤与方法。

4、认真听记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5、按要求按步骤独立创作,注意大胆联想。

6、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感受创作的喜悦。

第6课

玻璃水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玻璃水彩的方法,知道用水、洒盐、放小纸屑、吸附、加浆糊、刮刻等会产生不同效果。

2、技能目标: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意味的水彩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在玻璃上用水彩作画的快乐。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玻璃、示范用具、盐、浆糊、线头、小纸片。学具:玻璃、水彩纸、水彩颜料、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上课之前,先把玻璃、盐、浆糊、味精、小线头、小纸屑等工具摆在学生桌上。)从桌上工具入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有炒菜时用的盐和味精,还有玻璃、浆糊、小线条、小纸屑,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办过家家,或者来上一节自然课呢?不是,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告诉你们吧,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东西来玩一个有趣而又好玩的游戏,就是用玻璃来作画。(板书课题:玻璃水彩)

2、教师尝试

师:听到这个名字老师也觉得很有趣,真是太有吸引力了,老师也忍不住想玩一玩,就让老师先来试一试吧!

(在教室中间准备好一张演示桌,教师在中间示范,学生围成两圈在周围看。)要求:教师的表演很神气,边讲解边表演,注意提示步骤,如:看一看,老师准备干什么?现在老师干什么呢?等等,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觉羡慕和好奇。

3、学生尝试

①师:真好玩,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下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让你们也来试一试。(学生尝试作画)

②观察自己的作品,看一看印出的作品与我们平时的画水彩画有什么不同?(学生随意发言,教师稍作小结)③收集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颜料很干的作品。请学生分析原因,然后请作业效果好的同学表演,从而解决点水问题。

问题二:颜色渗透效果不佳的作品。

提问:如果要使颜色混合在一起该怎么办?(小组讨论)④小结:

每个步骤的要领,注意事项,通过比较以及CAI演示解决。(板书:画色、点水、转印、补色)压:要注意均匀;

揭纸:不同方向的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

(通过CAI演示,从审美效果来分析揭纸的方向。)补色:颜色不够时,需要补色。

4、与大师的画作比较 ①欣赏画家作品:

师:不但你们喜欢在玻璃上作画,许多大画家同样也喜欢玻璃水彩画,不信,我们一起去瞧瞧。

(CAI展示画家作品)

教师稍作介绍一幅作品(取名,感受)提问:看了画家的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②比较

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画家的作品,下面呀,让我们走得更近些!细细地去体会一下大师们的画,并请你比较比较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如撒盐、刮刻等特殊效果)

教师引导: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也很爱动脑筋,那么你们想不想让你们的画达到画家画中的特殊效果呢,看一看我们桌上的东西,你知道怎么样利用它们来达到这些效果吗?

(小组讨论,汇报,教师稍作介绍)

5、小组探究

①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尝试探究,每个同学选用你们喜欢的材料来尝试画不同效果的玻璃水彩。

12(播放音乐,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②交流经验

小组长介绍作画经验。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6、作品展评

①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作品,注意语言的表述以及作品的命名。②其他画具、画家作品的拓展。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都玩得很高兴,不但玩了,而且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希望大家回家以后能再画一些玻璃水彩画,送给你的亲戚朋友!

第7课 窗口

教学目标:

1、技能领域: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认识领域: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创造领域: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窗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作能力。

4、情感领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课业类别: 绘画创作课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教学难点:

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自制cAI教学软件,范画用纸。学生用具:

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口》这一课。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中的窗户 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3,评窗

老师: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回答: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 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3、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4、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七、整理文具,下课。

第8课

剪纸故事

教学目标:

1、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程序:

一、故事引 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画面)教师讲述故事,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课件出示)⑧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课件出示剪纸道具)教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剪出外形,课件出示:游戏。教师投影仪下示范刻出花纹

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并放大作品进行分析。出示剪纸人物范图 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四、欣赏: 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L,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展示板展示作业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2.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第9课 新年吉祥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齐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边唱边观察歌诃发生了哪些变化。

问:歌词发生了,什么变化?(词语、底色)可以怎样打扮一下让它更漂亮?(加边框)2.导入课题:

文章这样打扮一下果然漂亮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看谁最会“打扮文章”。课件1: 《祖国祖国我爱你》歌词、课件2:演示课件变化、课件3:加上边框。

课件4:以艺术字形式出现课题“打扮文章”

二、分组比赛,了解学习内容。1.观察评议:

欣赏一幅优秀学生作品,讨论创作方法。观察一幅学生作业,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

2.引导思维:

如果给你们一段文字,你会怎样来打扮它呢?(词语、边框、底纹)我们除了能用画的方法来打扮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打扮文章呢?(蜡笔水彩、装饰手工„„)3.分组比赛:

分四小组进行尝试作业。课件出示比赛要求。4.讨论,制作,评比。5.总结。

课件 5:展示学生作业,局部放大,矫正。

课件 6:出示比赛要求,点击小蜗牛控时器,开始比赛。

三、发散思维,准备表现创作。1.矫正深化

出示学生作业,展示作业中常见问题,讨论矫正。2.创作要求 用你喜欢的工具来打扮你的文章。打扮好文章后,用自己喜欢的装饰工具与方法,将自己的作品装扮得更漂亮。完成作业后给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相互提提意见,改一改。听到音乐我们开始创作,音乐停止作业也应该结束。课件7:创作指南,音乐控时。

四、表现创作,互评推荐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齐评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学生课堂作业,小结下课。1.发散思维

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打扮文章,还可以打扮什么,让它更漂亮更有趣呢? 2.课后交流

送礼物(用各种方法打扮的生活物品)课后交流: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方法打扮了什么东西?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第10课 拼泥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

师: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生:橡胶泥、牙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欣赏泥板造型作品 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

3、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业

1、分组进行

2、教师巡视

3、作业评议

八、思维开拓

出示陶罐、浮雕、雕塑欣赏(各类作品若干件)

第11课

雪花飘飘

教学目的:

学习雪花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工艺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制作雪花的过程 教学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用具:剪刀、纸、胶水、范作、录音机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安定情绪

二、讲授新课:

1、展示教师的范作并欣赏课本范画

2、示范雪花的剪贴方法

三、领着学生按步骤做一个

四、放音乐,让学生体会在寒冷的冬天,雪花飘飘,寒风凛冽,带着这种感受去做作业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展示色彩搭配合理,制作精细的作品,并鼓励同学课下找张较厚的纸,做个有趣而漂亮的立体雪花贺卡,新年快到了,你想送给谁呢?

第12课 色彩ABC 教学程序 :

一、发现 1.观看录像。

2.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3.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4.教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情景一:小朋友用凤仙花的花瓣染指甲。

情景二:一个小朋友吃西瓜时西瓜水滴在白色衣服上,衣服被染上了颜色。

二、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1、课件出示作品。2.课件出示:制作工具 3.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四、试验

1.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五、交流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六、展示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七、拓展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a.件出示:直接利用生活中细小东西作的几幅画。

b.出示:《拉斯科洞穴壁画》、朱砂矿石——朱砂色颜料——中国画。

第13课 乘风破浪

教学目标 :

1、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用具:示范用材料、工具、大型图片提供、(平视正侧面的船)、(俯视半侧面的船)教学程序: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2.揭示课题。

二、感知材料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 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1.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质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楚 州 区 苏 嘴 乡 一 心 小 学 基 础 教 案

二 零

年级:四年级 科目:美术 教者:史美玲

一 一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第1课、贺卡

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生日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让学生重温学过的色彩、设计、制作知识、培养他们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操。教学重点:贺卡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 :贺卡的设计构思。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强调在使用剪刀、刀子时要注意安全。

二、引入新课

音乐《生日快乐》和贺卡欣赏引入课题:贺卡——设计

三、讲授新课

1、听听同学门的见解、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2、教师结合图例讲解贺卡的形式: a.折页式

b.开窗式

c.单页式

3、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表现手法: a.摄影法

b.绘画法

c.拼贴法

4、教师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贺卡讲解贺卡的组成。

贺卡一般又正面、内页、和底面组成。正面的设计很重要、它由独特的、寓意深长的图案和鲜明的卡名(贺词)组成。内页、底面的装饰比较单纯、一般把祝词套在装饰性的画面上。

四、学生设计

在确定贺卡的形式、赠送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用纸折成贺卡基本形。外形可设计成方形或房屋形、某一部分还可镂空、例如设计为小天窗等。

2、构想好贺卡各面的图形及文字、并安排好位置、考虑色彩配置、然后用铅笔轻轻地描画出来。

3、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学生展示作品(自评 互评)

七、教师小结、总结、提出希望„

课题

二、诱人的瓜果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去观察、体会、表现各种瓜果的外形、颜色等。

2、能够运用色彩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教学准备:画板、学生自己喜欢的瓜果和绘画的用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绘画的形式与色彩表现瓜果、体验艺术的美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够突破瓜果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像与创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你画我猜。

一个学生简单地画出一个瓜果的线条、其余同学猜瓜果的名称。

2、揭题。诱人的瓜果。

二、教学新课。

1、看颜色、说瓜果。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颜色说说可能是哪些水果。

2、走近大师的画。

引导学生欣赏瑞典当代画家格利斯的绘画作品《静物》。

3、欣赏伙伴的作品。

通过欣赏课体中或生活中小伙伴的作品、学习表现方法、激发表现的激情。

4、让学生思考怎样表现自己的作品、交流讨论。

5、完成作业。教师相机指导。

三、小结评价。

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取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四、课后拓展。

尝试用没有运用过的方法来表现瓜果。

课题

三、瓜果的想象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让学生掌握瓜果想象作品的制作。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瓜果的不同的外形、肌理、色彩进行想象。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挖、切、刻、插接等方法进行制作。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瓜果、牙签、一次性筷子、水果刀等制作工具。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瓜果和制作工具。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愈浓、教学效果越好。

片段一教师: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瓜果都带来了吗? 学生:带来了。

教师:这节课可不是来开瓜果宴的、谁能猜猜看、我们要来干什么?

(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说法不一。有的说这节课要画瓜果、有的说要做瓜果的面具、有的„„教室里炸开了锅)

(二)、启发想象、尝试练习

德国的一个教育家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本课试图从学生好问、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片段二教师:你的瓜果都长什么样子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圆圆的、外皮很光滑、还有深绿色的条纹„„ 学生:它的外皮有一些小毛毛、有点圆„„„„(梨、西瓜、猕猴桃、菠萝等等)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把这些瓜果变成什么呢? 教师:你是根据它的什么特点来变? 小组讨论

学生:我想做一个小乌龟、我用大萝卜做它的身体、香蕉做他的腿„„ 学生:我要做一个穿裙子的小姑娘、我用西瓜做她的裙子、用„„ „„(拿出一个西瓜)

教师:看到它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面具、小姑娘、渔夫„„

教师:我们就来把他变成小姑娘。谁可以上来试一试?

(根据课前收集来的各种瓜果和制作工具、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教师:你打算用什么做眼睛?用什么做鼻子?头发? 学生:我用小萝卜做它的眼睛、用青菜叶来做它的头发„„ 教师:怎么做?

学生用刀把西瓜一头切去一部分、这样西瓜就站起来了、用刀挖出人的嘴巴。

用牙签把小萝卜插在西瓜上做了眼睛、把青菜叶固定在西瓜上做头发„„(我及时的在黑板上板书出瓜果制作的方法:切、刻、挖、插接„„)

(三)、作品赏评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

片段三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简单的瓜果经过你们的小手就变成了这些精彩的作品。能不能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怎么做出来的呢?

学生:我做的是鳄鱼。我用黄瓜做他的身体、因为黄瓜的外皮比较粗糙、长长的、很适合做它的身体。用刀在它的头部切出它的嘴巴、在里面用大头针做它的牙齿„„

教师:你的构思非常巧妙、做的也非常可爱。还有那些同学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我做的是一个小姑娘。我把西瓜切成两半做她的身体和裙子、用一次性筷子把他们两个部分固定好、她的头是苹果做的„„

学生:我做的是一个小娃娃。先用刀划出他的嘴、然后把皮揭去、在里面插上白瓜子做他的牙齿„„

教师:你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 学生:我觉得我做的头发不太好。教师:同学们觉得娃娃的头发怎么做呢? 学生:把橘子皮用刀切出头发的形状。教师:还有没有? „„

教师:今天大家做了这么多精美的作品、开不开心? 学生:开心 教师:老师也非常开心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也给爸爸、妈妈欣赏一下、让他们也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好吗? 学生:好!

教师:大家再看看我们剩下的瓜果怎么处理? 学生:把剩下的瓜果清理干净后吃掉。„„

课题四、冷色与暖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够区分冷色与暖色.2、情感目标:能够说出冷色和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3、实践目标:用绘画的或拼贴的方式创作表现一 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教学重点:学会区分冷色和暖色.了解艺术语言.教学难点:创作表现一 幅温暖或寒冷的作品.教师准备:色轮、色纸、以及有明显冷、暖倾向的图片 学生准备:自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三年级 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三原色,还记得是哪三原色吗? 学生:红、黄、蓝

老师:非常好、我们的同学学的非常认真。如同我们同学的个性一样、每位同学的性格脾气都是不一 样的、色彩呢他也有自己的个性。

红色她的个性火辣、奔放、热烈、温暖、让人联想到火焰、太阳。蓝色他的个性宁静、和谐、稳重、寒冷会使人联想到天空、大海、冰雪。

四季给我们冷和暖的感觉、颜色也可以给我们冷暖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色彩的冷与暖》

板书:色彩的冷与暖

(二)、教授过程

1、老师: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那些颜色给你这样的感觉呢?并说说这些颜色能使你联想到哪些物体。也可以在我们的教室中寻找。(如:红色、火焰山、酷暑)

学生:蓝色、白色、紫色是冷色。白色的雪、深蓝的夜空。大红、橙色是暖色。大红的喜字很喜庆。

(很多学生觉得黄色颜色很淡、应该是冷色、其实黄色是暖色、在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的夜间露天咖啡座中画家就运用黄色来表现温暖的灯光.)

2、欣赏作品

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说说这些图片给人带来的整体感觉、再距离一下作品分别使用了哪些颜色。学生: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非常好、现在思考一下:在表现寒冷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使用暖色吗?我们应该用哪些色彩?怎样运用?使用暖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学生;在表现寒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可以大面积的运用白色、蓝色、绿色等、我想也可以适当的画一点暖色来衬托冷色、比如在冰天雪地中画一个小小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可以给人更冷的感觉。

老师:说的太好了、太棒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另为老师还要告诉、同一颜色他的深浅不同也就是他的明度不同给你感觉也是有变化的。

(三)、学生作业

老师:同学们现在对色彩的冷暖已经有了一 定的认识、现在老师要求选择一 幅冷色系或是暖色系的作品把他表现出来。

作业要求:

1、可以选择绘画或色纸拼贴的方式表现。

2、作业的造型不要太复杂。

3、作品可以是具体也可以是抽象的。

4、可以把你的作品用色卡纸衬托强调其冷暖效果。

(四)、作业评讲:

九、教后感:

课题五、(1)冷色调的画

一、教材

1、教材简析

《冷色调的画》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2课、课型为绘画。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冷色调的风景与画。感悟冷色调和体验其色彩表现力、并运用冷色调小组协作完成一幅风景画。

2、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美丽风光、培养色彩美感意识(2)初步运用色彩知识绘制冷色调的画(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集体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

(1)感悟冷色调处理画面的丰富表现力(2)理解并运用冷色调绘制风景画

4、教学难点

理解冷色调并运用其色彩知识来处理画面

5、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风光和冷色调的画

(2)蓝、绿、蓝紫色纸三张(40ⅹ30)、黄色纸一张、学生版画、油画棒等作品若干。(3)集体作业 纸每组一张(4)剪刀、双面胶等

6、课时按排

一课时

二、教法学法

1、直观感悟

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风景、音乐、作品欣赏)、以及师生的集体剪贴创作、学生范作、小组作品展示等、创设良好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了知识的感悟和内化。

2、自主尝试

通过设计“涂色剪贴风景画”游戏这一师生互动环节、调动学生装学习班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冷色调及其表现力、以及体会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集体协作通过小组协作设计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交流。

4、展览互评

通过展览肯定学生的成绩、加深师生的情感交流、并让学生充分以表自己的见解、重视他们的互评与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手段

一、组织教学检查常规

二、新授

1、欣赏导入

(1)欣赏大自然的风景、通过感受初步体会色彩的内涵。

(2)问题:刚才画面主要展示了大自然的哪些颜色?上一课我们把这些颜色称为什么?(3)讨论板书:冷色

(4)板贴蓝、绿、蓝紫纸片、学生尝试调配涂抹与老师不同的色彩

2、游戏练习

(1)把涂抹的色块剪成树形、叶形、长条、任意不规则形等。板贴在彩纸上(2)板书:调色(3)小结表扬

(4)剪一个黄色的月亮、添加到画面、是否是冷色调

3、知识理解

(1)展示学生作品、初步理解冷色与冷色调的区别、板书:的画(2)阅读自学

(3)加助理解:以蓝绿色为主画的风景是冷色调的风景。夜色、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画成冷色调、静谧而幽深。色调: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以面积来理解、拓展理解暖色调)

4、欣赏感悟欣赏冷色调的画

三、练习

1、练习要求

(1)出示作业 要求: A、画一幅冷色调的画。B、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C、二十分钟内完成的小组可参加作品展览、将画贴在黑板上。D、播放画面与音乐

2、小组作业 学生装分组作业、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

1、作业板贴

2、学生互评

(1)你觉得哪些作品比较好?(2)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小结表扬多媒体展示自然风光、播放音乐直观操作、复习冷色、基本调色方法集体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初步理解冷色调的画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并板贴进一步理解冷色调多媒体展示、文字底衬冷色调的风景、加深理解多媒体展示冷色调的画并配乐插入小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展示作业要求插入静止画面及音乐、在学生开始作业后、再展示冷色调的画学生作品展览、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课件设计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最优化、课前网上搜集大量冷色调的风景、准备MP3音乐、设计GIF小动画、多种样式的冷色调风景画的优秀范作及相关学生范图、文字资料、集成制作多媒介体课件。课件主要包括以下按钮:风景、知识、欣赏、练习、退出。

第五课、(2)暖色调的画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前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了冷暖色和色调的基础上、体会暖色调带来的特殊感受。上一课已画了冷色调的风景画、这节课再来创作暖色调的风景画、会加深对于色彩的理解、也会加深对画面丰富的色彩层次变化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①在充分感受与认识暖色调的基础上创作暖色调风景画。②画出暖色调中丰富的层次变化。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出示一幅暖色调的范图、请学生谈感受、由此引出课题。教学新授:

(1)尝试调色、请学生把图中的暖色调出来。

(2)说说在尝试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颜色、以哪些色为主。

(3)老师可演示:在红色里分别加入少量其他颜色、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红。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暖色调的风景画。作品展示评价:

与上节课的冷色调作品合在一起、举办一次小小的画展。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调出了丰富的暖色?

你画的暖色调风景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能否用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课题

六、纸版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2、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劳作观念。

3、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品质。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和剪刀、色彩等等。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的潜能。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版画的作品。

二、介绍版画的方法。

1、什么是版画。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版画、版画有什么特点?

2、介绍版画的表现方法。

拼贴法:最常用、也是纸版画中的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

实物拼贴法: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粗纹布、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拼贴的材料不同、表现肌理就不一样、做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就不同。刻线法: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拓下产生阴刻的效果。另外还有贴线法、撕揭法、揉纸法、折纸法„„

3、感受纸版画的材料。

4、引导学生讨论、好的版画作品要达到哪些标准。

三、学生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构思、引导学动手制作。相机指导学生制作。

四、学生自我总结、课外拓展。

课题

七、藏书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书票作品、了解藏书票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

2、尝试用纸版画的方法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藏书票的作品。

3、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藏书票、要有简洁、精美的画面效果。教学难点:制作底版时、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书。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藏书票?藏书票有多大?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在制作底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画面要简洁大方。

2、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3、票面的形式要多样、长、方、圆形都可以。

三、尝试阶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藏书票底版。

四、拓印阶段。

因地制宜地选取拓印方法。

五、总结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课题八:奇怪的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像、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的潜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创造。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梦的情境、让学生从图片加上音乐和自己的幻想进入梦境。

二、回忆表述梦。

讨论:你曾经做过哪些奇怪的梦、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表述:把你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

三、欣赏作品。

欣赏大师和同学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梦的独特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思和色彩上讨论。

四、构思创作。

1、梦的构图。

2、梦的色彩。

五、学生绘画。

用创新的思维、画出最奇异的梦吧。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堂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的讲述的创作意图。

课题

九、迷人的游乐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娱乐设施、掌握各种娱乐设施的外形特征。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融入到集体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3、巩固各种绘画的方法、学会用适当的绘画方法来表现物体。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

教学重点:表现游乐声景色和活动的氛围。教学难点:各种娱乐设施和人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游乐场的录像。

2、你去过游乐场吗。那儿有哪些娱乐设施?哪些娱乐是你感兴趣的?

二、教学新课。

1、分小组讨论。

谈谈自己在游乐场哪些最深刻、最难忘的一件事。

2、描述游乐场。激发表现力。

3、用笔来表现游乐场的场景。

三、学生各自创作、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讲评、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题

十、下雨喽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2、利用色彩、粗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3、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雨中的视频、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音乐声中、播放下雨的场景。让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

2、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二、教学新课。

1、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来表现不同的雨?

2、用语言或动作来表演人或动物在雨中的不同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三、情感互动。

1、分小组表演雨中的即景。

2、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对作品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作业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作业讲评。

自评、互评、师点评相结合。

课题

十一、近大远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物象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逐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放大课本中的范画。做简易的取景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当你站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没有发现、近处的大、远处越来越小了、最后成了一个点。(是的)

二、新授

1、(出示图片)你们能在这些图中找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吗?(能)

2、谁能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像这样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实物?(见到过)如:路边的电线杆、铁路轨道、长廊等。

3、请同学们拿出取景框观察透视现象、发现透视规律------近大远小。

4、出示一张有代表性的图片、请同学们找出透视的消失点、在消失点上作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就是视平线、是人的视点高低位置在画面上的反映。

5、教师示范:选择书中的一幅为例、先从画中找出地平线、消失点、再画好几条典型的透视线、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临摹书中的一幅画、能较好的体现出透视现象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能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透视方法。

四、作业讲评。

课题十一(第二构思)、近大远小

教学目标:

1、通过直接观察比较以及回忆往日的生活经验、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出近大远小的现象、从而理解透视的规律。

2、鼓励学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或上下的关系的作品。

3、在理解近大远小的这一透视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一些有明显的透视的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绘画工具或手工材料等。教学重点: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并结合生活实践举例、理解性地说出生活中的这一现象。

教学难点:画现能否表现出前后或上下的关系。描壕远近物体时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色彩知识、(近处色彩鲜艳、笔触强烈些、远处色彩灰暗、笔触柔和、概括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室内活动。

1、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欣赏有明显的透视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透视的效果、打开学生思维、能初步联想、挖掘出生活的经验。

2、欣赏影像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使生活经验及感知逐步清晰起来。

二、教学新课。

1、发现。室外活动。

来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的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

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

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了。

3、再次欣赏。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图片和影像资料。问题:

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看上去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

5、表现近大远小的在绘画中。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

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柔和些。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

课题十二:厨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家庭、学校和饭店的厨房、使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厨房有所了解。

2、学会从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绘画的手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感知生活、热爱生活。教学准备:各类厨房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教学重点:观察学校、家庭食堂和饭店的厨房、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教学难点: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你家厨房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与大家说说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图片。

电脑展示不同风格的厨房照片、让学生欣赏。

找出这几幅图的不同之处。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你家的厨房是哪一种风格?

2、播放视频资料。

把自己家的厨房和饭店的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3、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食堂的厨房去写生。

注意画面的布局安排、餐具的取舍等。

三、作业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课题十三:我干家务活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幸神的欢乐、产生表现生活的美联社的欲望。

2、初步了解形体结构的关系、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有关做家务的录像、图片资料等。教学重点: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做家务的场景画出来。教学难点:线条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做过家务吗?在家的时候、你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二、教学新课。

1、闭上眼睛思考下:你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吗?还记得当时家里的情景吗?

2、看电脑上出示的做家务的视频录像和图片资料等。

3、你愿意把你的做家务的场景通过手中的笔画出来吗?

4、我们一些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来的。欣赏书上的图片和范画。

5、学生自己动笔画、教师指导。

三、作业展示和教师点评。课后拓展。

课题十四:吹气投篮

教学目标: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教学准备: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分小组体验成功的高乐。

课题十五: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教学准备:一些范作图片。

教学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秋。

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四、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课题十六

版面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

2、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教具:

微机、网络资源库、实物投影、课件、学生例作; 学具:

微机、粘贴材料、剪报、手抄报材料、网络资源库;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已学内容、利用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课件1)

2、评价虚拟社区内各部分版面的风格及特点。

3、利用学生对报纸版面的选择、评价、增加学习兴趣;

展示四幅手抄报图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设计重点。

A、由评价版面图样、色彩的优劣、引出重点一:装饰美化 B、由评价版面分割、规划优劣、引出重点二:布局编排 教师小结:

我们所看到的黑板报或墙报、手抄报、除了文字稿件质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编排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它的宣传效果。(板书:版面设计)

二、新授版面设计知识、承前启后;

1、解释版面设计包含内容:以课件演示为主、通过一幅作品进行分解。

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

2、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首先、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的经验、进行版面设计要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播放课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报的文稿内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块面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块面较小、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A。讲解第一步的两种布局方式: a.对称式布局 b.均横式布局

在版面设计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经常运用的有两种布局、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事例、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师出示课件3、4演示、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结果的概括能力)

a.请看第一幅作品、从布局上看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出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b.生观察并自行给第二种布局格式起名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运用学过知识概括能力。B。利用两个事例、辨别两种布局方式、加深理解。(2)第二步:设计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

(课件5)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运用前几节课所掌握的报头、题图、栏图及标题字体几方面内容、在版面上进行合理的安排。(3)第三步:誊抄文稿、画插图。

(课件6)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4)第四步: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

(课件7)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

三、学生作业。

(音乐伴奏、课件8出示创作主题与建议)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

(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1、素材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资源库中搜集;

2、制作手法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微机、手抄报等等。

3、画面整洁、有良好的创作习惯。

四、作业讲评、进行小结。

分小组进行讲评、对在制作手法、制作创新等方面突出的作品进行师生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学知识结合经验、谈谈收获。提出希望、课后多加练习、踊跃参赛。

课题十七

标志

教材分析:

大量的信息、高度的概括、浓缩在极简练、美观的图形中、在人们视觉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因此在形的选择与设计上就要做到一形多用、既要信息传达准确、有要做到形象美观、简练、而组合形式更要单纯、整体形象又必须个性鲜明、设计要求是比较高的。通过分析与作业训练、能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标志的设计特点、学习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创作设计、最终使学生掌握用形来传递信息、表达概念与情感的能力。

本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标志设计而设置的。人们用形来表情达意是不言而喻的。而标志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典型。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设计的创作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欣赏评议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标志的强烈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标志的艺术特征。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标志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程序: 导入:

同学们好、有一种饮料风靡全世界、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

展示可口可乐广告纸、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饮料是什么了吗?学生回答可口可乐。为什么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识别出来呢?学生回答:因为上面显示了可口可乐的标志。

因为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它在生活中犹如语言、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练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象征性、所以我们称标志设计为视觉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一、标志的起源:标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炎黄子孙则是以龙做为自己的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所以说国旗又是一个象征国家的标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象征祖国的国旗、国徽、自觉的维护国家形象和尊严。

二、解读标志的不同种类:

标志的种类繁多、我们知道的有运动标志、旅游标志、交通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企业标志、汽车标志等等。

三、看书上的不同标志。你认为标志应该包涵哪几要素?举例说明。

要素:(1)、结合具体情况设计(2)、标志的形象:有具体的、抽象的(3)、色彩的冷暖(4)、标志说明

四、解读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结合四要素谈:

会徽标志状如中国印章、图似运动人形、色呈喜庆热烈、设计者选中国印进行创作、意在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同时印章又是一种诚信的标志、也寓意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庄严承喏和必胜信心。

把汉字“京”应用书法形式巧妙幻化成一个张开双臂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会徽的主体标志选用红色、吉祥、喜庆、热烈的红色、寓意北京2008年红红火火。

五、作业安排

今天我们学习了标志的类别、设计要素、看了这么多的标志、大家想不想也成为一名设计师、现在、我这里有几个标志需要大家来设计、大家有没有信心来完成这些设计?学生分组设计标志、教师做指导。

1、选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标志进行临摹、并作设计说明。2、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若由你来设计、你打算怎样设计?

3、能否为我们菱塘回民中心小学设计一枚校徽标志、并且作设计说明。

课题十八:包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各种各式样和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2、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一款包。

3、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包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包的设计新颖有趣。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观察。

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包。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分析造型和材质特点的。

二、分类与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角度了解包的世界。

三、鼓励表现。

画出你最喜欢的包的样式、或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不妨写下你的设计构想。

四、作品展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相互赠送、交流。

课题十九:能干的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各种脚的图片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教学难点: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讨论引入:人的脚有什么用。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游戏:用脚拿笔写字。

四、教学脚的重点。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五、学生绘画。

课后拓展、多观察、多画速写。

课题二十:美丽的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喜欢 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一:我也能做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2、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出来。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3、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会鞋与环境与传统文的关系。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风格奇特的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灰姑娘》的故事引入到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鞋、鞋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制作鞋。

二、教学新课。

1、欣赏讨论鞋。

我们一起来欣赏鞋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这些鞋的造型、了解它的特点和装饰的纹样。

2、分析创作。

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

3、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制作鞋。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二:鞋的联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自由地选择多种材料和绘画媒体、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3、了解、欣赏鞋的变迁、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通过对大量的鞋的图片及鞋的联想作品欣赏、评述、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本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引导启发学生如何以鞋为载体、依据鞋的外形来设计新形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绕口令引入。

二、教学新课。

1、交流。

出示各种鞋的图片和物品等资料。

2、欣赏。

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鞋变迁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3、讨论。

说一说、在小说、电影中还见过哪些神奇的鞋。

4、联想训练。

让学生变换角度来联想鞋。

5、创作表现鞋的联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第三课的教后记【评析】我们有时对着地上的一滩积水发呆或仰望天空中不规则的云朵而产生丰富联想的经历、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联想的思维本能。这一特点对于思维活跃、对周围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的儿童来说更是明显。让学生通过观察瓜果的各种外形、色彩、触摸瓜果的不同的质感、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同时、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制作方法、而是提供制作工具、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去尝试、自觉体验去发现制作方法。

【评析】学生通过自己想象把瓜果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昆虫、可爱小装饰品。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的到处都蕴含着美、只要我们用心挖掘、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灿烂、情趣盎然。在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以同学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己的自评为主、同时对学生制作的过程也给以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语)教师应该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引导儿童去大胆地联想与创造。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第4课教后记本课还是很容易操做的、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掌握。本身学生对色彩就很感兴趣、所以学生在找冷暖色彩的时候很感兴趣、同样在表现的时候、当他们看到一些非常美丽的图片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欲望表现的非常强烈。颜色给他们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们自由的想象、作业也很丰富。简单的冷暖关系他们掌握的很快、但是如果在加上一些明暗调子的变化、加上用色彩表现自己情绪、色彩的渐变就复杂一点、学生学习的难度可能也就大一 点了。

第四篇: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七册美术教案

1、台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铅笔、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过程

1.欣赏。

(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

(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2.即兴造型。

(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

(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悄悄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

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

(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

(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

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

(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

(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

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

6.评价展示。

(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

作业练习

1、台灯是可以(移动)的照明电灯。

2、台灯是由(灯罩)、(灯柱)、(灯座)三部分组成。

学生对台灯的作用有所认识,对各种造型十分欣赏。画画尚可以,动手还欠佳,要多多鼓励,动手动脑。

2、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

(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

2.观察感受。

(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

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

(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

(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

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

4.表现与创新。

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

(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第二课时

1.导入。

出示一招贴画:

(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

(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

(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

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了解:

(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

(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

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

(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浪费水的现象

(2)小组交流:生活中

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

缺乏水的结果

片加以说明)

(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

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

(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

(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

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

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

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

作业练习

1、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2000)多年前,由(李冰)主持修建。

2、招贴花通常分为(社会公益招贴)、(商业招贴)和(艺术招贴)。

学生对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有了充分认识,知道了水污染对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明确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及责任感。

3、漫画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

(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2)小结: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

(揭题:《漫画与生活》)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 2.模仿尝试。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

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

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

《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 《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 《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

(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

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

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

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

(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

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

《“理”在其中》

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 《拔牙》

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

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

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 介绍其他漫画类型

作业练习

1、漫画三毛的著名画家叫(张乐平)。

2、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一些需要(歌颂)或(批评)的事,可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通过学习,初步知道了漫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了漫画的画法,可真正要画一幅画,还是有难度的。

4、戏曲人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通过学了戏曲人生,学生不但知道了戏曲人物有不同的脸谱,表现不同人物,还对其他剧种有浅显的认识。

5、喜气洋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方案一

第 一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1)想一想。

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展示 中国节庆网:http://www.xiexiebang.com/的相关内容资料

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

3.活动表现。

(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

(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第 二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

教学过程

1.内容回顾。

(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

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

(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

(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

(5)小组讨论。

(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

(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

3.课后评价。

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

学生学了本课后,了解了民间的喜庆场面及气氛。懂得在喜庆时,人们都选择暖色来渲染喜庆气氛。大部分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能剪大红喜字。

6、龙 的 传 人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 一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 二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

(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

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

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

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

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中华民族象征着龙的强大,又知道龙身的各部分象其他动物的某部。

7、线 条 的 魅 力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色笔。

(教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点点的旅行”

老师一边口述简单的故事情节,一边手绘线条:从一个点开始变成一条线,小点点走出各种各样的线条„„完成它的旅行。

你能说出小点点走出的这些是什么线吗?

认识各种不同线形:直线,折线,曲线,弧线„„ 跟着小点点去旅行:学生尝试画一画各种各样的线

(二)探究学习

1.发现自然景物中的线,使线条具体化、形象化,感知线条的美感。课件展示自然界景物图片:梯田、铁轨、悉尼歌剧院、蜘蛛网、闪电、斑马、老树、冰凌„„ 悉尼歌剧院、铁轨——直线、弧线——挺拔、坚硬,充满力度 老树、闪电——粗粗细细自然的线条——或遒劲有力、或纤细飘逸 梯田——曲线——柔和、优美,有韵律感 蜘蛛网——曲线——飘逸流畅 你喜欢哪一种线?为什么?

2.发现运动中的线,课件展示图片: 汽车行驶形成的灯光线;

欣赏绸带操录像,舞蹈动作的轨迹线; 老师带来了一条绸带,舞动绸带你发现了什么线; 流动的曲线——感觉线条像在跳舞; 谁也来试试让绸带跳舞。3.跟音乐画线:

爵士乐、小夜曲、圆舞曲、拉丁舞曲。

学生尝试画出对不同节奏乐曲的感觉:或平稳、或强劲、或舒缓、或愉快。4.欣赏线描作品,感受绘画作品中线条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欣赏大师作品: 克利《奔流》、毕加索的作品《牛》、卡门系列;凡高《星空》;欣赏学生作品,德国、加拿大儿童线描作品。

(三)尝试练习,绘画指导。

1.课件演示:线条构成的装饰花纹。

线的装饰(重复、加密、加粗、组合花纹)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花纹的组合? 2.分析线条的黑白灰层次。

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一幅画面的黑白灰组合的有变化? 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出:

出示四幅作品分析画面的黑白灰处理,有疏密、粗细的变化。

图1画面太空了,不完整。

图2画面中只有灰层次,没有变化。

图3画面中黑层次太多,显得黑气。

图4画面中黑白灰层次疏密有致、生动而富有变化。3.线条练习表现内容——原始陶罐或花瓶。(1)欣赏原始陶罐的装饰美感。

(2)老师给每个组提供陶罐外形,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在相同陶罐上进行不同的线条装饰。(3)小组评议——哪一幅线条组织的最美?哪一幅黑白灰变化较好?

(四)拓展。

线条除了可以运用在绘画中,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课件展示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石雕,装饰门窗,花瓶、烛台的造型„„

结语: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增添乐趣!

学了课文后,学生领悟了线条到处都有,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存在千百万化的线。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在周围找到无数的线条。

8、风 儿 吹 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

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方案一 教学准备

(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

(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

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 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

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

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

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 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

(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

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 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

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

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

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 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

(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

(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

(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 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

《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

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

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

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

(三)画画风。

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 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

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

(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

(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

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

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

风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既看不到,有抓不住,只有感觉得到,通过观察、体验、才能知道风的大小,强弱。并用线描的方法话风。

9、虫虫大聚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过程

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

2.欣赏交流播:

(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

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

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

(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

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

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

5.学生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

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学生学了虫虫大聚会课文后,进一步认识自然界的各种虫子,并能做一些虫子的简单形体,对昆虫有较清楚的认识。

10、生长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方案一

第 一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 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

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

2.植物的文化。

(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

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

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

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

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

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

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

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

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植物的结构。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

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

6.近距离写生。

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

7.点评作业。

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

(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

(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

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

第 二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水笔,钢笔,记号笔等。(教师)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大师笔下的植物以及写生了植物的局部,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到大自然当中去感受植物的存在!

2.讨论树的结构。

看图片讨论树的大致结构,自然界中树的种类不知其数,但是他们的结构却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由树干、树枝、枝桠组成。

3.到户外观察。

去校园里,围着树木仔细观察。先摸摸树皮,谈谈感受:

学生:

(1)树皮粗粗的,很毛糙的感觉,有纹理。

(2)树干很粗,要好几个人围抱才行。(3)谈谈树干,树枝,枝桠的结构关系。

(4)谈谈写生树的步骤,树干可以从下至上的画,树干、树枝、枝桠的关系是从大到小的!学生边看边思考,可以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来表现?

教师:可以用线描来表现树枝层层叠叠的感觉,树干可以用线描组织花纹来表现。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来表现树皮的肌理,体验肌理的质感。

4.教师示范作业。

(1)教师指导学生的写生方法,姿势以及教会学生如何观察。(2)教师示范用宣纸拓印的方法。

(3)教师示范线描的方法,自下而上,由大枝干画到小枝干的方法。教师强调重叠,穿插的画法。

5.学生分散写生,教师指导。

6.作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教师巡视辅导。

(1)在写生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

(2)你们在写生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对树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3)你觉得哪个小组画得最棒?画出了树的生机?

学生通过观察,各自绘画喜爱的植物,作画中学生基本能抓住植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勾勒。

11、材料的妙用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

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

第 一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

(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过程 1.参观实践。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

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

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

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

(1)纸类材料。

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

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

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

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

(3)竹木材料。

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

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

(5)泡塑材料。

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

(6)金属材料。

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

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

3.传授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

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作品1号:中国画。

作品2号:油画。

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

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 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

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

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

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 ——地面、头发、小树„

4.粘贴技法的指导。

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 ②柔软的:布、纸、棕绳„ ③块状的:铁钉、石头„

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

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

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

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1)全班作品展示。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第 二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

(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

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

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

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

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

(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

(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

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

(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1)全班作品展示。

(2)学生参观式评价。

(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许多材料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并能利用纸条边编织席子,虽编得不怎么好,但使学生初步学会编织,当然还需不断巩固。

12、塔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第 一 课 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过程

(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

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

(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

(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

(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

(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

3.小组分工。

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

(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

(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

(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

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

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

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

(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

(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

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

(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

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

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

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

第 二 课 时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

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2.塔有哪些用途?

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

(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

(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

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

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

(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

(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

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

(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

1.展示作品。

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

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

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

13、瓶子新生代

一、教学目标

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

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

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过程

1.比较。

(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

(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

2.欣赏。

(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

(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

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

(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

3.设计。

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

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4.展示。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

(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学生能从瓶子的形态上,感受形美,喜爱瓶子。并能用泥塑造自创的瓶子。盘盘转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

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一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

1.观察回忆。

(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 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

2.欣赏感受。

(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

(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

3.创意制作。

(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

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

第 二 课 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过程

1.拼贴作品。

(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

2.展示交流。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

3.课外探索。

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

学生学了课文后,认识到在自然界中有螺旋形的线,体验到这种线条的美丽。并能用彩色纸绳贴成画。

15、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 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

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

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

(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

(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

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

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

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神态威严的将军俑。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

(4)赏析铜车马。

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

老师补充小结: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 317 厘米,高106.2 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 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

(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

(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

4.课后拓展。

(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

(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

第五篇:美术第七册教案

第一课 贺卡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贺卡,工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贺卡的结构形式。

学生认识、了解各种个性贺卡,并能动手绘制一张。贺卡的设计构思,材料运用的巧妙,作品有创意。课前准备:收集各种有个性的贺卡,准备制作贺卡的纸张、废旧材料及剪刀、双面胶等工具。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向学生介绍为朋友、老师、长辈祝贺生日、新年等应该怎样做,送贺卡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如果能自己设计制作一张贺卡则更有意义。

(二)展示课题:做贺卡

说明:结合实际生活来引出课题,可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以致用的愿望。

(三)出示一些贺卡的实物供学生观赏。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贺卡的形式可分为:贺卡的结构:单页式 折叠式 开门式 立体式 抽动式异型式等,贺卡的内容可分为:贺卡的种类:生日贺卡 新年贺卡 尊师卡 圣诞卡 祝贺卡 友谊卡 电子贺卡 邀请卡等

说明:以实物展示,边欣赏边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以下的课堂作业做好准备,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师生共同交流收集的各种贺卡,分析作品的材料运用及表现方法,激起创作的热情。

(四)贺卡的设计方法及制作过程。

1、根据赠卡的目的的选定贺卡的类型。

2、根据内容构思适合的图案内容。

3、裁取纸张,折叠成贺卡形状。

4、用铅笔描绘构思好的图案及文字等。

5、上色,应根据图案内容确定色调。

6、修剪外形或开挖窗口等。

7、填写贺词、赠言。

说明:这些步骤是设计一张贺卡的一般方法,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贺卡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作业,巡视指导。

1、学生可自行选定贺卡的类型及形式。

2、根据所定贺卡,设计图案色彩及外形。

3、每个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独立完成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4、在巡视过程中要重点帮助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从而顺利完成作业。

说明:由于是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应该着眼于辅导学生根据方法步骤,设计并制作完成作业。

(六)完成作业,分析讲评,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1、选取3-4张好的作品,请作者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学生评价,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展示评比。

2、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要多分析每张贺卡的优点,加以表扬。还可请小作者讲述一下设计思想。)

3、表扬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第二课 诱人的瓜果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启发学生去观察、体会、表现各种瓜果的外形、颜色等。操作目标:能够用色彩大胆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给画形式与色彩表现瓜果,体验艺术的美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突破瓜果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像与创作。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画板、自己喜欢的瓜果、自己准备的表现工具。老师:多媒体课件、几幅多种形式的绘画作品。教学过程:

1、导入。a.游戏:你画我猜(一个学生简单地勾画出一个瓜果的线条,其余同学猜出瓜果的名称)b.揭示课题:诱人的瓜果。

2、新授。

a.看颜色、说瓜果。请学生根据各种不同的颜色说说可能是哪些瓜果? b.走近大师的画。引导学生欣赏瑞典当代画家格利斯的绘画作品《静物》。c.欣赏伙伴的作品。通过欣赏课本中或生活中小伙伴表现瓜果的作品,学习表现方法,激发表现激情。作品中的瓜果是如何表现的?(绘画、剪纸、拓印等)d.教师的范画或出示相关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e.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怎样去表现各种各样的瓜果,交流讨论。f.作业布置:每个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各式瓜果。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3、小结。

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现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4、课后拓展。

a.尝试用课上没有运用过的其他方法来表现瓜果。b.学一首和瓜果有关的英文歌曲。

第三课 瓜果的想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瓜果在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技能目标:能掌握切挖、拼接、镶嵌、组合等多种方法设计制作作品。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于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大胆参与和积极创作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充分利用瓜果本身的大小、形状、色彩进行充分想象,能巧妙地运用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大胆想象。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牙签、小刀、双面胶等工具;水彩笔、水粉颜料、汕画棒、材料纸等。教学过程:

(1)导入(看一看)①《瓜果也美丽》

“我本来是个长得圆圆胖胖的大苹果,又香又甜。有一天,我的主人对我说:喂,你想不想变得漂亮一点?我可以帮助你!于是,我高兴地答应了。看,我变了(用两颗黑白纽扣装上眼睛)--又变了(贴上了用橘子皮剪成的翘嘴巴)--继续变(头上插上了一些小碎花)--哈哈!我变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②提问:

c.谁来说一说这个苹果是怎样变成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的? d.你又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呢?

③继续演示课件,并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把我们带来的各种好吃的瓜果变一变、打扮一下,看看谁把瓜果打扮得最新奇、最有趣、最漂亮(播放课件--《瓜果的想象》)。(2)讨论、探究方法(想一想)。

①教师引导:看了刚才教师播放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方法?

②学生:有添加五官的、有把水果切割分开的、有在瓜果上挖出口子的、有把挖掉的部分加在另外部分的„„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添加、切割、切挖、摆放、拼接等方法。(3)“谁是最佳设计师”(说一说)

①教师:通过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再看一看你们今天带来的各种瓜果材料,谁已经有新的主意了?

②每组请一位学生讲述自己的创意与方法。

(4)“大家一齐来设计”(运动手、说一说、做一做)。

学生分别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制作过程,肯定并鼓励新奇的设计及大胆巧妙的组合,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完成制作任务。(5)“请问你最欣赏谁的作品?”(议一议)。

①将学生设计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欣赏,说一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② 教师以欣赏的口吻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作品中的新方法,重点介绍有新意的、别具匠心、与众不同的新颖作品。

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像真丰富,把本来平淡无奇的双手巧妙加工,有的变得有趣,有的变得非常可爱,有的又变得非常漂亮。其实,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敢于想像,敢于动手实践,敢于创造,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第四课 冷色与暖色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的联想产生的,如红、橙、黄等色使人联想到太阳、火光,给人们热烈温暖的感觉,所以称为暖色;蓝、青等色给人以寒冷,沉静的联想,称为冷色。大自然中充满了由冷、暖色调组成的色彩。人们运用这些色彩,装点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使它们充满了艺术魅力。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冷暖色调的装饰美。

(2)操作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冷色和暖色,能用水粉调出冷、较冷和暖、较暖的色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等几个方面进行冷色与暖色的欣赏与感知,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审美情趣,运用本堂课知识进行创作。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调及其装饰美。教学难点: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课前准备:色环、图片、水粉等,方盒两只,红、蓝布各一块,图片等。教学过程: 方案1 ——创设情境、观察冷暖色

(1)课件展示从日出到月夜变化,提问:日出时的色彩与月 光下的风景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色彩本身由温度差别吗?为什么你会感觉到冷暖呢?说明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3)揭题:色彩给人感觉是温暖、热烈、明亮的称为暖色;色彩给人感觉是寒冷、沉静的称为为冷色。——认识冷暖色

(1)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出示图片:由哪些色彩组成?

(2)认识色环中的冷暖色。

(3)试着分一分油画棒或彩色水笔中的冷暖色。(4)举例说明自然和生活中的冷暖色。——说说冷暖色的相对性

(1)课件展示紫红色的花,变换背景,说明冷暖色是相对的,在相互对比中产生冷暖关系。(2)绿色和橙色、绿色和蓝色比较,相对于橙色,绿色偏冷;相对于蓝色,绿色偏暖。——欣赏生活中用冷暖色装饰的图片,作业练习

用水粉色调出冷、较冷,暖、较暖的色彩,画一幅作品。——知识拓展,抢答:

夏天穿什么色调的衣服看上去舒服些? 冬天家中的窗帘布用什么色调较合适?

夜空中收音机的信号灯该鼓励学生正确用冷暖色美化生活、创造美。——总结;

第五课 冷暖色调的画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冷暖色彩的知识。学生在了解了冷暖色的基础上,体会冷暖色带来的感受。创作或临摹冷暖色的风景画,会加深对色彩的了解,也能加深对画面丰富色彩层次变化的感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复习冷暖色的知识,培养色彩美感意识。(2)操作目标:正确运用冷暖色创作或临摹一幅风景画。

(3)情感目标:欣赏冷暖色的画,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的画面,表现不同色调的画面。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冷暖色的知识,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冷暖色块,学生抢答。1.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收集一些冷色调的图片,了解冷色调的画的特点。

2.教师布置画室,主要以冷色调的画为主,学生参观画展,引导学生说说这些画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画的,色彩是如何处理的,画面的构图有何特色等等。——新授

(1)引导学生欣赏冷色调为主的风景画。让学生说说冷色调画面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2)欣赏大师的画和学生作品。让学生从画面表现内容、色彩、使用的绘画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

(3)提示学生用冷色画一课树。学生尝试用水粉、油画棒等工具来表现一棵树木。——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临摹一幅冷色调的风景画,教师巡回辅导 展示讲评作业(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外出写生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第二课时: ——导入

教师播放节日录像,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样的色调来表现这些场面比较合适,导入新课。——新授

展示上一节课冷色调的作业,从内容、色彩等方面描述;欣赏暖色调的风景画,说说表现方式以及带给人的感受;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喜欢的暖色调的画;调出深浅不同的暖色;临摹一幅暖色调的画。

(1)欣赏暖色调为主的范作。

学生说说他们主要是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热闹高兴的气氛的。

(2)启发学生联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暖色调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表现的方法,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布置作业

学生用暖色调来表现画面。教师巡回辅导,引导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绘画工具临摹一幅以暖色调为主的画面。——展示讲评作业

引导学生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大胆评价同学的作品。评价的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第六课 纸版画

教材分析

纸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剪、刻、撕剥、拼贴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它取材容易、工具简单、效果独特,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从而较大程度地突破了传统版画的局限。儿童纸版画从表现形式到最终效果,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通过纸版画的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使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劳作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品质。课时:2课时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童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过程: ——欣赏: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版画作品。——谈话:

分析儿童版画同其他画种的不同,师生讨论关于版画的定义以及版画的特点、版画的表现形式。

拼贴法:最常用,也是纸版画中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

实物拼贴法: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粗纹布、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拼贴的材料不同,表面肌理就不一样,印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就不同。刻线法: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拓印后产生阴刻的画面效果。另外还有贴线法、撕揭法、揉纸法、折纸法、剪刻法„„ ——感觉:

出示纸版画需要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卡纸、吹塑纸、瓦楞纸、棉线、纱布等,鼓励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废旧材料。——讨论:

对比版画作品,学生自己总结。好的版画必须做到的几点要求:

①表现的内容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②构图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不同的要求。] ③“粉印版画”要注意色彩的明暗对比,“油印版画”要注意点、线、面的问题。——创作:

学生动手制作,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构思和创作。制作无底纸版画,拓印时注意底版不能移动,以避免错位。——评论:

让学生就自己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展览:

互相欣赏、评论。

第七课 藏书票

教学思路:

本课以欣赏丰富精美的藏书票为主,学习用吹塑纸板的方法制作藏书票。通过欣赏、讨论、练习、制作、交流等综合手段、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分类、特点、功能以及制作方法等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趣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类型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发展史和功能、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吹塑纸版制作一枚藏书票。

3、通过欣赏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讨论了解藏书票的功能,特点及作用。

2、学习制作一张吹塑纸版的藏书票,学会反写字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各种类型的藏书票,作业纸、毛笔,水粉颜料。生:吹塑纸版、抹布、原珠笔、拷贝纸。教学过程: 发现藏书票

了解藏书票

认识藏书票

制作藏书票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师示范讲解介藏书票的制作方法(选用吹塑纸板)。让学生练习制作,出示参考图样。讲评作业。藏书票的版式

藏书票的版式多种多样,这是我用半个土豆做的,用了两种不同的颜色印的(看图),还可以用瓜果、肥皂制作,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边欣赏边介绍。

上色木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纸版、吹塑纸版、拓印版,剪纸、石刻、蜡染、电脑、塑胶、砖刻、手绘。读书爱书

这张是油印的(看图),上面这句话很有意义,我们一起读一读:书是我生活的桅杆,扬起我生活的帆。

 总结:小小藏书票引领我们遨游书本的海洋,号召我们爱读书,读好书,珍惜书!所以藏书票才有这样的美誉(生读“纸上宝石、版画珍珠”)。

第八课 奇怪的梦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通过启发回忆和想象,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潜能,抒发自己的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幻想和创造。学习难点:

·任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

·对人物的动态、神态及与其相关的场景做较为精细的描画。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影碟《艾丽丝漫游仙境》。·学生准备:绘画用具。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动画片《艾丽丝漫游仙境》片段。教师提问:你喜欢这部动画片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艾丽丝,你会怎样面对所遇到的这些情况﹖

3、引入课题:你做过这样的梦吗﹖说说你记忆中最奇怪的梦。

回忆讨论:

听空灵的电子音乐,回忆曾经做过的梦,想象梦中的情景进入梦境的虚 拟世界。·初次体验:

初次体验用画笔自由地表达梦境,表现出梦中的景物和色彩。请画得快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就梦中的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互评。·范作欣赏:

看图片,通过图片欣赏了解别人的梦境,并理解和感悟他人的绘画和构思。·再次练习:

要敢于把奇怪的梦画出来,去惊醒那些老掉牙的梦。据说动物也做梦,它们的梦的内容,你能猜到吗﹖用各种绘画手段表达自己的梦境,形象可以夸张、变形,以增强梦的意趣。·评价小结:

“你对梦的感觉很灵敏,画法大胆别致。”“你的梦真动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拓展:

梦中景物和梦中的感悟对生活有帮助吗﹖古今有那些发明偶得是通过梦境得来启发的﹖

第九课 迷人的游乐场

学习目标: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乐趣。

·描画游乐场中自己最喜爱的部分,表现出游乐场特有的氛围。·增强想象力,提高绘画表现力。重点难点: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画出游乐场中自己最喜爱的部分。·注意游乐场里的细节描画,表现出特有的气氛。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图画范例等。·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启发式谈话

教师和同学展开启发式谈话

内容一:游乐场是大家最喜欢去的地方,提起游乐场,我们眼前马上会出现许多好玩的东西,很多的人。那么,游乐场里究竟有哪些游乐器械呢?同学交流自己玩过的项目 ——滑滑梯,跷跷板、秋千、过山车、疯狂老鼠、碰碰车、海盗船、鬼城、旋转风车„„

内容二:它们的造型是什么样子,有何特点? 内容三:你们知道哪些有名的游乐场呢?

——玄武湖公园、苏州乐园、无锡的鼋头渚、水上乐园、美国的迪斯尼公园„„ ·启发引导

教师将同学的谈话结果集中并做进一步启发引现在的游乐场已不仅仅局限于公园,在商场、超市、快餐店、市民广场、社区花园都建有小型的游乐设施。·欣赏图例

师生共同欣赏教材上的图例:

图例一:大画家画了一个有过山车、滑水道等设施的水上世界,人们在游泳池里快乐地玩耍。有的游泳,有的滑水,真开心。

图例二:小作者把滑滑梯设计成狗熊的样子,小朋友们从熊嘴中进去,从熊脚出口爬出来,真有趣。

·创作与表现:

用彩色水笔直接起稿打轮廓,画上玩的器具,再添画些人物及周边景物,最后涂上鲜艳而协调的颜色。此创作重要的是通过人物表情、动作来表现开心的气氛。完成作业。·评价与反思:

1、学生互相展示作品。

2、学生交流自己在游乐场中玩的感受:开心、快乐、兴奋、流连忘返„„

第十课 下雨啰

学习目标:

·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作品、各种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在网上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彩色笔或油画棒。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音乐导入:

教师播放下雨的音乐时提问:这几段音乐表现了什么? 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回答问题。

2、再次播放下雨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1)说说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表现不同的雨?

(2)老师准备一些工具让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4、情感互动:

分小组表演雨中即景。·创作与表现:

1、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采用什么方法?

2、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喜欢的表现方法画出生活中的雨。·评价与反思:

1、学彼此交流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独到之处。

过程中又是如何体现并突出它的特点的。

2、同学之间互评,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第十一课近大远小

学习目标: ·通过回忆和现场观察,知道“近大远小”是人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视觉现象。·能运用“近大远小”的原理画出较准确的有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体现纵深感。·训练观察能力,提高准确还原平面表现的水平。重点难点:

·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画出有明显的“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表现“近大远小”视觉现象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再现。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如街道、铁路、建筑、树木等,制作“近大远小”教具所用厚卡纸,大师的作品。

·学生准备:外出旅游时的照片、绘画工具等。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1)观看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以及同学外出旅游时的照片,老师向同学介绍画面上的风景名胜,也请相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绍照片中的风景,初步感受“近大远小”的情境。

(2)观看西洋绘画作品,如“通往弗拉基米尔的路”、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凡·高的“夜的咖啡馆”等作品,体会画面的纵深感。

(3)观看教师制作、演示道具:先取方形纸一张,然后在纸面中间刻三条与方形的边相平行的三条线,最后折叠第四条边并将中间的方形推平,产生透视效果,以此解释“近大远小”的现象。

2、同学分小组展开讨论,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看看究竟是哪些线发生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除了“近大远小”之外,你还发现了那些透视变化。教师根据同学的讨论作简要总结: ·创作与表现:

1、跟画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有纵向感的道路,学生临摹。(2)教师在道路两旁由近到远添画树木,学生临摹。

2、创作练习:

(1)学生在已经画好的草稿的基础上自由添加道路两旁的景物,除了注意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以外,还要表现“近清远糊”、“近暖远冷”等效果。

(2)再做适当添加,补充一些路两旁的细节,如价格牌、自行车、行人等,将画面画完整。

·评价与反思:

1、大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起欣赏作品,看看哪一幅作品最有纵深感。

2、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透视现象的疑问,请同学和老师给予解释。

3、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由国画形式所表现的山水画,比较其与西洋风景画在表现远近景物方法上的区别。

第十二课 厨房

教材分析:

飘出饭香的厨房,我们天天都能感受到,那形状各异的锅碗瓢盆,五颜六色的新鲜蔬果,每位四溢的佳肴在孩子们的眼里熟悉而亲切。培养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及绘画方法去表现生活。初步掌握在画面布局安排时的取舍、构图。使画面的内容丰富,并表现出厨房的生活气息。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家庭、学校和饭店的厨房,是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2、操作目标: 学会从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绘画手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于生活中,激发学生感知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家庭、学校食堂和饭店的厨房,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难点: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的合理性。课前准备:厨房图片、厨房录像、电脑、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你家的厨房是什么样子的?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欣赏

欣赏图片,教师把几种不同风格的厨房的挂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思考

找出这几幅厨房图片的不同之处。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说说自己家的出访是哪一种风格的? ——观看

观看各种不同风格的厨房,把自己家的厨房和饭店的厨房做比较,说说不同之处。——参观

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食堂或宾馆饭店厨房,实地观察,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

——欣赏

欣赏画家和其他同学的描写厨房的作品。——讨论

* 你喜欢那种风格的厨房?

* 在这些的绘画作品中,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 现在你打算怎样构图?怎样表现? ——创作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别开生面的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取舍。——评价

学生自由表达对作品的看法。

第十三课 我干家务事

教材分析:

通过本科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家庭生活,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对于校学生来说,教育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再好不过的德育方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的欢乐,产生表现生活美的欲望。

2、操作目标: 初步了解形体结构关系,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做家务的场景画下来。难点:线条的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有关做家务的录像,人物动态的画面,绘画工具。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你做过家务活吗?在家的时候你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讨论

闭上眼睛思考一下,你在家里都会做哪些家务事,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吗?还记得当时家里的样子吗? ——观看

老师播放一段有关家务的录像,同学们观看,注意人物作不同家务事的样子。——游戏

大家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又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作家务事的动作,请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家务劳动? ——听歌

听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根据内容表演。——欣赏

欣赏画家和其他同学的描写家务活的作品。——示范

(放录音,跟随录音作画)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 ——讨论

线条流畅,有变化,我们在画时应用线条来表现事物,是我们的作品更有生命力。——作业

用线条写生来表现作家务实的情景,做到结构准确,线条生动、流畅。

——评价

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十四课 吹气投篮

教材分析:

今天儿童的游戏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所接触到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玩具。手工玩具可以让学生感受制作的乐趣,“吹气投篮”利用环保的素材制作,使玩具的功能呈现出简单又好玩的面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操作目标: 学会运用身旁日常生活中可再利用的素材进行创作。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玩具。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绘画制作工具、做好的玩具。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讨论

尽可能利用回收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导入

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本,看看收集了哪些材料,引入 绿色环保”的感念。——思考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来,一起想一想、说一说,它为什么要这样做。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游戏

可使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发展

思考并交流,说说你准备怎样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让学生拥有充分思考、动手、想象、创作的空间。学生中有独特性的想法应及时鼓励,即使无法立即做到,也应该保护创造的积极性。教师巡视时,多关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示范

一个小小的“吹气投篮”,就是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创设有趣的情境,更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怎样才能使“篮筐”的造型更美更特别呢?预习了书本上的范例后,学生们会有更加跳跃的思维方式:水果、昆虫、花草、动物。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身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及材料都是随手可得的,用点心思及创意,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 ——作业

自己制作玩具。——评价

让学生展示作品,来做一个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比赛规则。

第十五课 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

课前准备:各种字的资料、绘画用具。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1、出示象形字。师:“猜猜这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猜?”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小结:“这些文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字。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到了大自然和生活的启示,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它不同于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是十分形象逼真地来表达文字意思的。国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名叫殷墟的地方,在哪儿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刻着古人遗留的象形文字,也因此,象形字又被称为甲骨文。”

4、师:“如今的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之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5、出示一组汉字和一组变体字:刀,电,火,豆。“你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6、学生自由发言。

7、小结:“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回古人,将文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体美术字,一起来学习《字的联想》。”

8、板书课题:《字的联想》。——讲授新课。

(一)方法一:象形。

1、出示“花”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2、出示范作。“你最喜欢哪一个字?说说理由。”

3、小结:“这些花字有的是局部变化,有的是整体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都和花有联系。象这种根据字的形象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象形。这类变体字相比之下较为多见。”

4、板书:象形。

5、欣赏作品:鸟、菊、油、果、笔、雨伞。

(二)方法二:会意。

1、出示变体字“秋”。“这是什么字?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说说它好在哪里?”

2、小结:“蟋蟀、莲藕、菊花,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事物,这样变化使得这个秋字更加的秋意盎然。”

3、出示变体字“甜”。“这个甜字又有什么变化呢?好在哪里?”

4、小结:“舌头感到甘味即为甜,把甘的中间一横换成一只苹果,苹果是甜甜的,这样使得甜字更加形象。”

5、总结:“像这样根据文字的意思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叫做会意。”

6、欣赏作品:折、走、断、斜、福。

(三)总结。

1、无论是象形还是会意,在将文字进行联想变形的时候都要注意,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符合。”

2、举例:豆:

3、板书:内容与形式符合。——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你喜欢哪个字?还可以怎样修改? ——学生作业。

1、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至少两个变体字。

2、提供文字:大、小、风、雨、雷、电、胖、瘦、高、矮、田、地、天、叶、尺、草、舌„„

3、出示:《超级变变变》擂台,激发学生参与竞争。

4、展示学生作品,简要点评。

第十六课 版面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版面设计作品,进而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版面设计的基本常识、特点和方法,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运用多样的艺术形式,强烈、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创造性的表现出具有设计个性的版面设计作品。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

2、操作目标: 学会运用综合材料结合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版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版面。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

课前准备:绘画制作工具、做好的玩具。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多媒体展示课前拍摄的班级和学校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橱窗,配合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了解板报在社会中的作用。——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办报,激发学习兴趣。——讨论

让学生说说看完这些作品后有什么感受和见解。——研究

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包含的内容(利用报头、文字、标题、题饰、尾花、插图等进行布局美化)。版面设计两种常用布局方式(对称式、均衡式)、版面设计的中点(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版式生动活泼、美观大方)。——练习

请学生为班级设计一块有特色的办报小样。分组进行讨论,材料由各小组长自定。分小组合作进行设计,设计中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技法按要求完成。——实践练习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可供选择的几个主题,让学生分组设计或独立完成。——拓展

结合学校及班级活动和节日活动,进行办报设计制作评比,也可结合班级网页的版面进行设计制作。

第十七课 标志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类型及表现手法。

2、操作目标: 图案设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制作精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察,搜寻绘画语言,体验设计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各种标志,掌握简单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的合理性。课前准备: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实物投影仪、绘画工具、制作材料等。教学过程设计: ——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标志?说出它们的名字、形象以及含义。

标志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计,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生活中标志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

是学生了解更多的标志设计及其文化背景。——介绍

简介标志的起源,丰富的生活情景和历史资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新课的同时渗透了民族文化。——欣赏

欣赏国内外优秀的标志设计作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和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来展示,如:男女性别标志、铁路标志、2008奥运会标志、麦当劳标志、耐克标志)。——讨论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赶骡出这些标志的含义及艺术特征。(表现形式简练、传递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独特美观)。——交流

请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标志,结合课本标志归纳出标志的种类,纵向的有:商标标志、公共标志;横向的有:文字标志、图形标志、综合标志、抽象标志,进而归纳出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启发

出示各种标志作品,引导和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和欣赏这些标志,引出“标志是人类社会中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视觉符号”从而导入课题。——比较

结合教材出示一组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识别“抽象和具象”标志。通过对比可知标志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练习

师生共通常是为学校设计一个标志。要求:设计创意新颖,主体表达明确,形象简练、概括、美观、易识别,有一定的寓意。

——评价

作业完成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评析,对在设计手法、创新等方面互评、欣赏讲评的方法评选出优秀设计作评。

第十八课 包的世界

教材分析:

包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袋的品种和样式也越来越多。本可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的包不仅仅是为实用而设计,对其外形、色彩、材质、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手设计绘制一款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力,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和了解各种式样和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2、操作目标: 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绘制一款包。

3、情感目标: 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美化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表现报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难点:报的设计新颖有趣。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包、绘画制作工具等。教学过程设计: ——欣赏

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包。——观察

简单分析包的造型和材质特点。——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多角度了解包的世界。——讨论

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一定要有丰富的创造力,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可以从用途、外观等各方面考虑)。——交流

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包,结合课本标志归纳出包的种类,进而归纳出包设计的基本方法。——启发

出示各种包的设计作品,引导和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和欣赏这些包。——比较

结合教材出示一组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比可知包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练习

你最喜欢的包的样子,或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写下你的设计构想。——展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赠送、交流。

第十九课 能干的脚

教材分析:

本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操作目标: 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脚的知识。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情感目标: 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难点:人的脚较难表现,尤其表现不同的年龄和不同性别的脚,掌握其特征就更有难度了。课前准备:收集到的有关人的脚的功能和资料、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设计: ——讨论导入

学生小组讨论,人的脚有什么作用,人的脚和其他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人的脚和收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讨论由教师提问,小组抢答。——交流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互相欣赏。——游戏

用脚抓笔写字看写出来的字好不好看。——观察

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脚,进一步了解脚的外形及骨骼特征。——讲授

* 了解骨骼大体特点,尽量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比例相对准确。* 线条大胆、流畅。——作业

画一双脚的速写,可一写生自己的脚,也可一写生别人的脚。——复习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谈谈人的脚有哪些特征?动物的脚的特征? ——欣赏

欣赏一些动物脚的图片。——作业练习

画一张表现动物脚的图。——评价

展示作业。——拓展

进一步收集各种不同动物脚的图片,欣赏画家笔下动物的脚是怎样表现的?

第二十课 美丽的鞋

教材分析:

写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日常船代用品。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保护的功能。当其上升为工艺品时,更是体现人类智慧的结晶。本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能的鞋,来从一个侧面了解人类的设计智慧。通过从各种角度去观察鞋、比较鞋、林摹写,了解鞋的基本造型及其装饰特点,为设计制作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操作目标: 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写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基本造型。难点:临摹写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课前准备:收集到的有关鞋的功能和资料、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需要说说鞋有什么作用呢?(保护脚、保暖、美观)。鞋是脚的卫士和服装,我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鞋,人的脚是大同小异的,可保护和装饰脚的鞋却是千变万化的,他的变化超出了前人的想象。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体验我国的鞋的文化。——欣赏

分析一双小小的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能让我们找到历史的足迹,时间的步伐、民族的特色。

(多媒体展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用的鞋的图片)。学生分析,(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鞋的资料)

从这些鞋上你能看出历史的足迹、时代的步伐吗? 从这些鞋上你能猜出穿鞋人的身份吗?

从这些协商你能品位出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吗?(款式、质地、功能)——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鞋的造型以及喜欢的原因。出示自己手迹的卸货鞋己。——观察

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脚,进一步了解脚的外形及骨骼特征。——讲授

* 了解骨骼大体特点,尽量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比例相对准确。* 线条大胆、流畅。——作业

画一双脚的速写,可一写生自己的脚,也可一写生别人的脚。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谈谈人的脚有哪些特征?动物的脚的特征? ——欣赏欣赏一些动物脚的图片。——作业画一张表现动物脚的图。——评价展示作业。——拓展

进一步收集各种不同动物脚的图片,欣赏画家笔下动物的脚是怎样表现的?

第二十一课 我也能做鞋

教材分析:

本课是手工制作课程,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制作和游戏中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2、操作目标: 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结合班级或学校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验鞋与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

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风格独特的鞋(包括对鞋进行创造性设计装饰)。

课前准备:收集到的有关鞋的功能和资料、美术作品、绘画制作工具等。教学过程设计: ——欣赏导入

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的祖先就是穿着鞋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下面我们一块去鞋子博物馆看一看,看看博物馆里的鞋奇在哪里?怪在哪里?在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衬托下,课件演示二十多幅鞋的图片。

流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仿佛让学生置身于一幅神话

般的世界。屏幕上每出现一幅鞋的图片,学生们都兴奋不已、惊叹不已,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开始活跃了。——讨论分析

* 鞋大致分为几大部分? * 这些鞋的款式有什么不同? * 这些鞋用了那些材料? * 你怎样制作鞋? ——作业形式

小组合作完成,也可单独制作。为自己的脚设计一种装饰鞋或为动物设计鞋。——展示评价

学生们把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大家齐动手,把教室布置成鞋展会,一名学生座小记者,老师当摄影其余学生当设计师和观众。进行游戏。——小结

第二十二课 鞋的联想

教材分析:

鞋是人们必不可照的生活用品。因为鞋的造型独特,所以人类能够由鞋的设计产生丰富的创意联想,体现人类的高度智慧。本课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美丽的鞋,以及各种奇思妙想的联想作品,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发散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创造潜能,并在生活活动中体验脸型带来的乐趣。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启发连线培养学生创造行为能力。

2、操作目标:自由选择多种材料和绘画媒体,表达自己设计与想法。

3、情感目标: 了解、欣赏鞋的变迁,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大量鞋的图片及鞋的联想作品欣赏、评述,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把原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难点:引导启发学生如何以鞋为载体,依据鞋的外形、结构,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一系列新颖有趣、独具匠心的新形象。课前准备:鞋形物品、各种鞋的联想作品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说绕口令“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丢了鞋子”。倒入鞋子的话题。

——交流

出示收集的各种鞋形物品、写的联想作品图片资料。——欣赏

欣赏课件中各样新颖漂亮的鞋以及鞋形物品,使学生感受到鞋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进步,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欣赏大量的鞋的联想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相应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讨论

说一说小说、故事、电影里还见哪些神奇的鞋? ——联想训练

* 出示一只实物鞋,变换角度,引导学生从鞋底、鞋面、鞋帮、鞋眼不同部位展开联想或者将鞋破环一部分、变形弯曲又能想到什么?

* 做“鞋子变变变”游戏。(课件)将鞋放在天空、水底、沙漠、马路、书桌等,能想到什么?许多只鞋组合在一起又能变化出什么? —— 创作联想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对“鞋的联想”,鼓励奇特联想。——要领提示

具有鞋的特征。可以异想天开。

画面爆满,色彩鲜艳。起个有趣的名字。

——欣赏评述

自我表现,展示为主。

下载《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七册教案(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七册教案(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01

    楚 州 区 苏 嘴 乡 一 心 小 学 基 础 教 案四年级美术第七册目录 课题一贺卡 .............................................................................................

    北京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北京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全册备课 、对美术学科课表的理解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

    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范文模版)

    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第一课 贺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贺卡,工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 操作目标:学生能够选择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地设计贺卡,体验绘制的......

    江苏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江苏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补充课期初准备 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与欣赏美术画册,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对新学期美术学习任务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激发学习的欲望,树立学好美术的信......

    第七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

    第七册美术教案5篇

    台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七册(全册) 《色彩的冷暖》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美。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教学过......

    湘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教室一角/队角布置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片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