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阁夜-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时间:2019-05-15 04:2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2课 阁夜-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2课 阁夜-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第一篇:第12课 阁夜-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三单元

第12课 阁夜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元宵(xiāo)蜉蝣(fúyóu)枕藉(jiè)戌时(wù)B.桂棹(zhào)打更(gēng)讣告(fù)迂腐(yū)C.歼灭(jiān)忖度(duó)寂寥(liáo)抻面(chēn)D.恫吓(dòng)雨霁(jì)尴尬(gà)怙恶不悛(quān)【答案】A 【解析】“戌”应读x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帷幕 天涯 雪霁 寒宵 B.摇曳 夔州 夷歌 渔樵 C.漫天 感慨 凄惨 怆然 D.顿挫 萧瑟 寂廖 对仗 【答案】D 【解析】“寂廖”应为“寂寥”。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B.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 C.三峡星河影动摇 动摇:摇曳不定 D.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 【答案】A 【解析】景:日光。

4.下列对《阁夜》一诗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和典故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五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段,夜里的每个时段被称为“更”。五更在寅时,相当于现在3—5点,这时鸡打鸣,人逐渐从睡梦中清醒,迎接新的一天。

B.鼓角:战鼓和号角,二者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C.夷歌: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为“夷”,也泛称周边的民族为“夷”。诗中的“夷歌”指的是当时东方民族的歌谣。

D.卧龙:比喻隐居尚未显露才能的人,诗中指诸葛亮。杜甫常借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答案】C 【解析】诗中的“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5.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杜甫的忧生,主要表现在生不逢时的忧患。

②他的诗所具有的认真的个性也使他难于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③杜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④这就使他在诗中时时流露出这种忧患来。

⑤这个时代未能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干、实现理想的环境和机会。

⑥比如杜甫的《铁堂峡》:“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它最能说明此种忧患心态。

【答案】①③⑤②④⑥

6.杜甫诗歌中的景物风格多样,有的雄浑壮阔,有的清新隽永。下面是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中的一首,请仔细阅读,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句进行扩写。要求符合诗歌意境,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答案】漫天飞舞的杨花落在小路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一只只小野鸡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野鸭们 亲昵地偎依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扩写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然后把握本诗清新隽永的语言特点,最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扩写。注意要符合诗歌意境,符合题干中对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

7.根据题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如《登高》中的“,”,《登岳阳楼》中的“,”。(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描绘雄浑阔大的境界的句子是“,”。

(3)杜甫《阁夜》中,点明时间,流露出时光飞逝之感和自伤漂泊之意的句子是“,”。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3)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题,要根据提示来选择诗句,还要注意不写错别字,如“作客”“景”“霁”“宵”。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阁 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催”“天涯”“寒”等词语的含义。

【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催”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时光流逝。“天涯”指夔州,又有诗人沦落天涯之意。“寒”指天寒地冻,对于贫困交加的杜甫来说,也指他心境凄寒。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感慨万千。诗人共有哪几种感慨?请简要概括。【答案】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对客居天涯的感慨;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叹;对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感慨和无奈。

【解析】作答本题,可以逐句逐联分析,如首句“岁暮阴阳催短景”说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了,表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倦 夜

【注】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诗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写景紧扣“夜”字,写情扣住“倦”字。前六句写景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出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地道出了“倦”意。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报国无门的感伤,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前六句是借景抒情,通过写夜里的景物表现“倦”,后两句直抒胸臆,指明“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使得“空悲清夜徂”。

【解析】回答本题,注意把握诗人的处境以及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前六句的景物描写暗含诗人的“倦”,后两句可直接看出诗人此时处在国家动荡的时候,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思。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曲江

【注】

二首(其二)

杜 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整,池水澄明,花卉环列。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奏章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疏远。1.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答案】①生活困窘;②仕途失意;③年华已老。

【解析】解答本题,可先根据题干找到相应的诗句。前两联说的是天天典当春天的衣服,暮春典当春衣,暗示冬衣已典当完了。拿典当的钱去换酒喝,天天喝醉才回,到处都欠下酒债,现年事已高,人活七十岁自古以来就少。再结合诗人写作本诗的背景,就能概括诗人的境况了。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表达了对美好春光即将流逝不能尽情欣赏的惋叹之情;②表达了祈盼与美好春光“共流转”的惜春之情;③借欣赏春光表达诗人忘却人生失意的积极心态(或“旷达之情”“无奈之意”)。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 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诗《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②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③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1.请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

【答案】①老去之愁,②失意之愁,③思乡之愁,④忆友之愁,⑤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感情的能力。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词语“相忆”“岁暮”“乡

①愁”“白头”。注意注释中的“大唐帝国万方多难”等。2.清人黄生评此诗“直而实曲,朴而实秀”,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前两联围绕“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语言浅白质朴;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感情深挚而婉曲,推心置腹,荡气回肠。所以说“直而实曲,朴而实秀”。【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风格的题目,此题给出了特点“直而实曲,朴而实秀”,即“朴实之中带有委婉”,结合诗中的语句解释说明这个特点即可。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不 见 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答案】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诗人。“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敏捷诗千首”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③②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答案】①对比手法。颔联通过“世人”与“吾”,“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 6 “世人”态度的对立,表现出杜甫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②直抒胸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达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

第二篇:第26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试题君课时同步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

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

第26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项中,字形及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伦 逆旅 琼筵(yàn)百代过客 B.烟景 阳春 羽觞(chāng)浮生若梦 C.俊秀 雅怀 幽赏 秉烛夜游(bǐng)D.群季 嘉咏 醉月 假我文章(jiǎ)【答案】C 【解析】A项,“筵”读yán;B项,“觞”读shāng;D项,“嘉”应为“佳”。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有以也 良:确实 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逆:迎 C.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面积 D.古人秉烛夜游 秉:拿着 【答案】C 【解析】大块:大自然。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大块假我以文章 【答案】B 1

4.下列对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以:介词,拿,用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以:介词,凭借 C.大块假我以文章 以:介词,把 D.开琼筵以坐花 以:连词,表承接 【答案】B 【解析】以:名词,原因。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答案】B 【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6.下列对“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中“独惭康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唯独使石崇感到羞愧 B.谢朓独自感到羞愧

C.只有我因不能和谢灵运相比而感到羞愧 D.唯独使谢灵运感到羞愧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A.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答案】D 【解析】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它要求文字对偶,重视声韵的和谐。D项,上下两句并不对仗,不是骈句。

8.下列各项,全都是李白的作品的一项是()A.《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题西林壁》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友人》 C.《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 D.《登高》 《蜀道难》 【答案】C 【解析】A项,《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作品;B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作品;D项,《登高》是杜甫的作品。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7月17日,北京人艺历史大戏《李白》在首都剧场上演,演出将持续至7月26日。这部首演于1991年的作品,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演绎,如今已成为北京人艺的当家大戏之一。二十多年间,每逢《李白》上演,便一票难求。有人开玩笑称:“《李白》这部‘人气之作’也有‘气人之处’,那就是——买票难。”

《李白》的导演之一唐烨认为,《李白》二十多年久演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李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知名度和感召力,是吸引观众走进剧场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话剧剧本赋予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也深深吸引和感染着观众。“郭启宏先生的本子,不只是在说历史。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历史中融入了很多现代的东西,看似讲历史人物,实际也在讨论现代人的心理状态,让观众特别有共鸣。”唐烨说。濮存昕饰演李白,从三十多岁演李白开始,每年演出都会融入自己的人生阅历,今天的濮存昕已经到了剧中李白的年龄,他的人生阅历和对戏剧的体悟都融入了他对角色的塑造中。

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历史大戏《李白》久演不衰的原因。要求:不超过40字。【答案】李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感召力;剧本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演员表演到位。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就是空间,①,这是我们把握现实的两大坐标。西方人也常常说,所谓人是在生死之间的一个旅客。旅行是有不同动机的,②。3 中国以前的读书人赴考是要到京城去,这就是教育的旅行。孔子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去访问名山大川,这些也都是为了教育。《徐霞客游记》是一本非常生动的记游之作,值得一看。徐霞客不仅文笔好,而且是地理学家、科学家。他认为长江的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所以他从杭州一路往西旅行,一直到昆明,到金沙江。旅行的另一个动机是政治,是不得已的,③。唐朝韩愈被贬到潮州,宋朝苏轼被贬到最南边的海南岛,这都是政治的旅行。还有一种旅行的动机是宗教,宗教的旅行也叫“朝圣”。你到罗马,到普陀山,到宗教圣地去,都要跋山涉水。【答案】①光阴就是时间 ②其中的一个动机是教育 ③也就是贬官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对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万物之逆旅 ②百代之过客 ③会桃花之芳园 ④序天伦之乐事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②③④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2.下列对“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夜里拿着蜡烛行游,真是有所凭借的 B.古人夜里依靠蜡烛行游,真是有原因的 C.古人夜里依靠蜡烛行游,确是有所凭借的 D.古人夜里拿着蜡烛行游,确是有原因的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句中的关键词。秉:拿着。良:确实。以:名词,原因。考生了解了这些,便 不难得出答案。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心态的一组是()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句流露出的是人生如梦而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考生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同《兰亭集序》一样,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堂弟们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不足以掩盖其豪情逸兴。

C.本文重点写景,辅以叙事、抒情。作者以诗笔行文,充满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诗一样飘逸俊爽。D.本文引用了不少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答案】C 【解析】“本文重点写景”错,本文主要是写“夜宴桃花园”。

5.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说明了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6.本文和《兰亭集序》同是记叙宴饮之乐的序文,但表达的生命观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王羲之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为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会“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更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展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本题,学生首先要明确《兰亭集序》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然后与本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子昂)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删改)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卷二百二》,有删改)【注】①珪组:玉圭与印绶,引申指爵位、官职。②条支:西亚古国名。③穷蝉:颛顼之子,舜的五世祖。④绮皓:商山四皓之一,即绮里季,在这指有德行的长者。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言多讽兴 讽:劝谏

④③

②B.横被六合 被:覆盖 C.害能成谤 害:害怕 D.手集未修 修:编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害:祸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乃浪迹纵酒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B.御手调羹以饭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俾余为序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今所存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远祖显赫。先人曾为凉武昭王,累世为官,中世无辜被贬,其后五代均为平民,令人叹惜。B.李白才华卓著。有人说,陈子昂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李白改变了诗坛自梁、陈以来的绮靡之风。C.李白仕途不济。也曾深得皇上宠信,一度出入翰林,终因谗言被疏远,后位列八仙,被誉为谪仙。D.李白晚景落魄。因卷入“永王之乱”,被流放夜郎,后辗转依附于当涂李阳冰,文稿得以整理。【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其后五代均为平民”理解不当,文中所言五代是指祖先从穷蝉到舜期间的五代。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2)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

(3)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答案】(1)你(只)是个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假若)不是平日里积累道义,凭什么会这样呢?(2)皇帝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了,就赏赐他金银让他归乡了。

(3)皇帝下令,(把李白)长期流放到夜郎,后又恰逢天下大赦,回到寻阳,又因事犯罪而被关进监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如(1)中的“素”“何以”,(2)中的“归”“之”,(3)中的“流”“会”“坐”。【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家族累世为官,家世非常显赫。中世由于无辜的罪名,被贬谪到了条支,改名换姓隐居下来。不过祖先从穷蝉到舜的时代,五代人都是老百姓,名声没有多显赫,真是令人叹惜。唐代神龙年初,从条支逃回四川,又对着李树生下了伯阳,名为“白”,用“太白”来做字。世人都称这孩子是太白星的精灵,的确如此。

(这孩子生下来后,)不读那些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淫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话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雄视千载,无人抗衡。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凤凰一般。卢黄门说:“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天宝年间,祖皇帝下诏,征招李白到宫廷中,皇帝亲自下阶迎接,如同见了绮皓。用七宝床来赐食,皇帝亲手调制羹汤来给李白吃,对李白说:“你(只)是个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假若)不是平日里积累道义,凭什么会这样呢?”把李白安置在金銮殿,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并向他征询治国方略,暗中让他撰写宫廷诏书,别人并不知道这事。心术不正的人与优秀的人同朝为官,危害优秀人的诽谤就会产生,忠言不被采纳,于是皇帝疏远了他。李白于是就放浪形迹饮酒无度,以此使自己神昏形秽。撰写的诗歌,多次声称要隐居。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一并自称为“饮中八仙”,(贺知章等)称李白是谪仙人。朝中官员赋谪仙之类的诗歌多至数百首,大多是写李白不得意的事。皇帝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了,就赏赐他金银让他归乡了。于是到叔公时任陈留采访大使的李彦允那儿,请北海高天师在齐州紫极宫给李白授道箓。

我李阳冰在当涂任职,当官不是我内心所喜欢的,李白不嫌弃我,来与我同舟欢游。正准备卸任时,李白却患了重病。他写有书稿上万卷,还没有好好编辑。在病榻上把书稿给我,让我给他写篇序言。自从中原发生战事,李白逃避战乱达八年之久,当时所写的文章,十分之九都遗失了,现在保留下来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收集来的。

序文写于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日。

安禄山造反,永王李璘征用李白为幕府僚佐。李璘起兵,李白逃还彭泽;李璘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起初,李白游并州,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郭子仪曾犯法,李白出面解救了郭子仪。这时郭子仪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来给李白赎罪。皇帝下令,(把李白)长期流放到夜郎,后又恰逢天下大赦,回到寻阳,又因事犯罪而被关进监牢。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前往河南,路过寻阳,释放他并任用他为参谋,不久李白辞去参谋职。李阳冰任当涂令,李白投靠他。代宗即位,召李白入朝任左拾遗,而李白已去世,终年六十多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赵宏序 曾 巩

荆民与蛮合为寇,潭旁数州被其害。天子、宰相以潭重镇,守臣不胜任,为改用人。又不胜,复改之。守至,上书乞益兵。诏与抚兵三百,殿直天水赵君希道实护以往。

希道雅与予接,间过予道潭之事。予曰:潭山川甲兵如何,食几何,贼众寡强弱如何,予不能知。能知书耳,书之载,若潭事多矣。或合数道之兵以数万,绝山谷而进,其势非不众且健也,然而卒歼焉者多矣。或单车独行,然而以克者相踵焉。顾其义信如何耳。致吾义信,虽单车独行,寇可以为无事,龚遂、张纲、祝良之类是也。义信不足以致之,虽合数道之兵以数万,卒歼焉,适重寇耳,况致平邪?阳旻、裴行立之类是也。则兵不能致平,致平者,在太守身也明矣。前之守者果能此,天子、宰相乌用易之?必易之,为前之守者不能此也。今往者复曰“乞益兵”,何其与书之云者异邪?

予忧潭民之重困也,寇之益张也。往时潭吏与旁近郡蕲力胜贼者,暴骸者、戮降者有之。今之往者将特不为是而已邪?抑犹不免乎为是也?天子、宰相任之之意其然邪?潭守近侍臣,使抚觇潭者,郎吏、御史、博士相望。为我谂其贤者曰:今之言古书往往曰迂,然书之事乃已试者也。事已试而施诸治,与时人之自用,孰为得失耶?愚言倘可以乎?潭之患今虽细,然大中、咸通之间,南方之忧常剧矣,夫岂阶于大哉?为近臣、郎吏、御史、博士者,独得而不思也?希道固喜事者,因其行,遂次第其语以送之。

(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而以克者相踵焉 踵:跟随 B.天子、宰相乌用易之 易:轻视 C.天子、宰相任之之意其然邪 任:任命 D.为我谂其贤者曰 谂:规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易:更换。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州及周边几个州县发生寇乱,百姓遭受危害,天子、宰相同意了潭州太守的请求,增派三百兵力前往平定叛乱。

B.赵希道曾经与作者谈过潭州的事情,两人对潭州山川、军队、粮食情况以及贼人的多少、势力的强 弱都不了解。

C.潭州是荆湖南路的重镇,皇帝多次派郎吏、御史、博士等安抚观察潭州,这次又派赵希道护送军队前往。

D.本文的作者认为潭州的寇乱虽然微小但不容忽视,他希望近臣、郎吏、御史等能够好好思考此事,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两人对潭州山川……不了解”错误,由原文“予曰”“予不能知”可知,是作者不了解潭州的山川、军队、粮食情况等。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绝山谷而进,其势非不众且健也,然而卒歼焉者多矣。(2)事已试而施诸治,与时人之自用,孰为得失耶?

【答案】(1)翻山越岭前进,声势浩大,士卒众多且矫健勇猛,然而最终多是被歼灭。(2)治事的方法已经经过检验,将它运用到治政中,与今人刚愎自用,谁优谁劣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绝”“健”“歼”,(2)中的“试”“诸”“孰”等。

4.作者是否认同太守“上书乞益兵”的做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不认同。能否平定叛乱在于太守自身是否贤明,太守如果能够做到仁义诚信,就能够平定叛乱,这些前人已有验证。

【参考译文】

荆湖南路的百姓与蛮人联合作乱,潭州周围好几个州县都遭受了他们的危害。天子、宰相认为潭州是荆湖南路的重镇,太守不能胜任此职,于是将其撤职改派他人。然而又不能胜任,于是又改换人选。太守到任之后,上书请求增派兵力。诏书下达,拨派抚州守兵三百人,由殿直天水赵希道护送前往。

希道平日与我有来往,曾经来我这儿与我谈过潭州的事情。我说:潭州山川、军队情况,粮食有多少,贼人多少强弱如何,这些我都不知道。可是我会读书,书中所记载的,像潭州这样的事情很多啊。有的聚集多路兵马数万人,翻山越岭前进,声势浩大,士卒众多且矫健勇猛,然而最终多是被歼灭。有的乘车独自前往,然而捷报一个接一个传来。这主要是看有无仁义诚信。怀有仁义与诚信,即使是乘车独自前往,寇乱也可以平息,龚遂、张纲、祝良等就是这样的人。仁义诚信不足以招抚百姓,即使聚集了多路兵马数 万人,最终也是被歼灭,这恰恰增强了贼寇的嚣张气焰,又怎么能平定叛乱呢?阳旻、裴行立等就是这样的人。可见军队能否平定叛乱,就在于太守自身是否贤明。前任太守若果真能够做到仁义诚信,天子、宰相哪里还用更换人呢?一定要将他换掉,因为前任太守不能做到这一点。如今新任太守又说“请求增派兵力”,这与书上所记载的是多么不同啊!

我担心潭州百姓越发困苦,贼寇也日益嚣张。过去潭州以及临近州县的官员有奋勇杀贼的,他们有的被暴尸荒野,有的投降被杀。如今前去赴任的官员是将不再这样做,抑或还是免不了要如此行事呢?天子、宰相任命他为新任太守的用意难道也是如此吗?潭州的太守位近侍臣,皇帝派去安抚观察潭州的官员,郎吏、御史、博士络绎不绝。替我规劝那些贤能之士:如今一提到古书,往往就说迂腐,然而书上所记载的事情都是已经经过历史检验的。治事的方法已经经过检验,将它运用到治政中,与今人刚愎自用,谁优谁劣呢?我所说的或许是可以实行的吧!潭州的寇乱如今虽然微小,然而唐代大中、咸通年间,南方的叛乱愈演愈烈,这难道不是事关重大吗?作为近臣、郎吏、御史、博士,难道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吗?希道固然是一个勇于承担事情的人,趁着他将要远行,于是写下了这些言语赠送给他。

第三篇: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诗歌2-5(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àn)

宛转(wǎn)

芳甸(diàn)

霰雪(xiàn)....B.汀上(dīng)

纤尘(xiān)

青枫浦(pǔ)

园圃(pǔ)....C.矫揉(jiǎo)

江畔(pàn)

扁舟(biǎn)

皎皎(jiǎo)....D.徘徊(huái)

碣石(jié)

捣衣砧(zhěn)

偈子(jì)....解析 B.“汀”应读“tīng”;C.“扁”应读“piān”;D.“砧”应读“zhēn”。答案 A 2.下列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江流婉转绕芳甸

B.佼佼空中孤月轮 C.鸿雁长飞光不度

D.碣石萧湘无限路 解析 A.婉—宛;B.佼佼—皎皎;D.萧—潇。答案 C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花丛。..B.江天一色无纤尘

纤尘:细小的灰尘。..C.皎皎空中孤月轮

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D.昨夜闲潭梦落花

闲潭:安静的水潭。..解析 A.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答案 A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下年轻人的体质问题很让人担忧,很多年轻人体质都不如老年人,62岁的人拥有20岁的心脏,而23岁的小伙却有一颗60岁老人的心脏。老年人老当益壮,年轻人却外强中干。....B.以确保质量为目的的全面管理,在丰田公司发挥了酣畅淋漓的作用,而在....我国的企业中却没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C.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D.随着楼市宏观调控的深入,进入2012年之后,“打折房”“特价房”的促销声不绝如缕,降价风潮已从小开发商延伸到大集团,包括恒大、越秀城建等....大集团都纷纷公开优惠让利。

解析 外强中干: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指表面强而有力,实则虚弱。B.酣畅淋漓:形容书画文章等作品笔调的畅达。此处可用“淋漓尽致”。C.安之若素:指在反常或困苦危难的情况下,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此处可用“随遇而安”。D.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可用“不绝于耳”。

答案 A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的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要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B.掌握汉字的数量并不能等同于其掌握的质量,虽然孩子对某些字能够读写,但却难以灵活应用,有时候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

C.近年来,黄州区六福湾蔬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归因于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等原因。

D.清明前的春茶一直为爱茶人所追捧,今年的西湖龙井明前茶更是在日前的预售义卖会上拍出了每斤18万元的天价,令人咋舌。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第二个分句前补充主语,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B项语序不当,应把“虽然”移到“孩子”后;C项重复多余且成分残缺,应改为“这归因于„„销售品牌化”或“这是由于种植规模化„„等原因。”

答案 D

阅读与鉴赏

二、课内精读(16分)阅读课文《春江花月夜》,完成6~9题。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6.语段中的哪两句展示了生命和宇宙的同一性?(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7.简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含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含有哲理,情理结合,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8.“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诗人为什么连用两个问句?(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两句连问,写出了离愁别绪,苦不堪言。

9.分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细节描写及其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三、课外拓展(29分)阅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完成10~13题。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①②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③④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 ①将:和。②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及春:趁着阳光明媚之时。③无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指忘却世情的交游。④邈(miǎo):遥远。⑤云汉:银河。

10.本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或:全诗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的极度寂寞孤独之情。)11.《月下独酌》是李白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篇之一。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杯中之影、月下之影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12.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当时李白在长安。整首诗突出写了一个“独”字,仔细诵读这首诗,谈谈你对这个字的理解。(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作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13.全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色?请你任选一点自由赏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丰富的想象。诗人运用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②层层转折,层层深入。通览全诗,深沉的孤独感是贯穿全篇的题旨,在艺术上层层转折,波澜起伏,愈转意蕴愈深。③反衬(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以乐写哀,以动写静,以热闹写孤独,以旷达写悲郁,别有风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4.[对应考点链接]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两联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颔联、颈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15.有人认为此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同意前一种看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

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②同意后一种看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第四篇: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2 《湘夫人》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2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蜀

相 书愤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散sǎn散漫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

B.丧sàng

C.落luò

D.冠guān 丧失 .落户 .丧钟 丧权辱国 ..落差 大大落落 ..丧魂落魄 .落花流水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

解析:A项,“散落”中的“散”读“sàn”,其余读“sǎn”;B项,“丧钟”中的“丧”读“sāng”,其余读“sàng”;C项,“大大落落”中的“落”读“luō”,其余读“luò”;D项,均读“guā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潺湲荟粹驰骋头晕目眩

B.僭越偕同缤纷旁征博引

C.斟酌踯躅伫立辞彩华丽

D.伯仲羁縻振撼三顾茅庐

解析:A项,“粹”应为“萃”;C项,“彩”应为“采”;D项,“振”应为“震”。

答案:B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袅袅:柔美的样子 ..

鸟何萃兮衴中 萃:聚集 .

B.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

合百草兮实庭 实:坚实,坚强 .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

泻水置平地 泻:倾、倒 .

D.出师一表真名世 ..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打开,开启 .

解析:A项,“袅袅”意为“微风吹拂的样子”;B项,“实”意为“充满”;D项,“开”意为“开创”。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诗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一派萧条。但是,这种经济形势却给某些行业提供了莫大的发展机遇,要知道“时不可兮骤得”,这些行业理应抓准时机,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是一阵秋风起,又是一场秋雨凉,又是一次木叶落,又是一.............

回思断肠,远方的人啊,你可知道我在苦苦地等,我在苦苦地想。名世:名传后世

C.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名稀土专家徐光宪潜心研究稀土四十年,董道不豫,高瞻远瞩,....为中国的稀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D.“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流逝,转眼已是不惑之..............

年了,可事业上还一无所成,细想起来,真让人有些惆怅。

解析:A项,“时不可兮骤得”的意思是“美好的时光不可轻易得到”,而不是指“时机”。答案:A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解析:(1)鉴赏时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代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做到不遗漏要点。

(2)除了借代和用典,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还有对偶(仗)、双关,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诗人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诗人“敢爱死”对比;诗人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

比,等等。

答案:(1)①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②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①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②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水调歌头

多景楼①

(宋)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②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此词作于1164年,词人时任镇江府通判。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遗恨: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十余年,广储军粮,为晋朝灭吴作准备。他死后两年,东吴被灭。

(1)本词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2)请简要分析词中“古今愁”的具体含义。

解析:(1)本词从多景楼的气势写起,自“江左”至“古徐州”,再“连山”,再“危楼”,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鸟瞰到局部,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词人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从而激起人们奋发图强的勇气与挥戈跃马的豪情。

(2)从“古今愁”的表面意思可知:“愁”包括两个方面,即 “古愁”与“今愁”。对“古愁”的理解要结合上下片中所写的古人古事来分析,而对“今愁”的理解则要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与抱负以及注释中提及的背景。

答案:(1)本词的前四句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

鸟瞰到局部的顺序描绘了一幅辽阔壮丽的画面,与后面所描绘的历史场景相呼应,为全词定下了悲壮的感情基调。

(2)①古愁:a.虽然当年孙刘联合大破曹操,但终为魏国所灭;b.西晋大将羊祜终生志在灭吴而未能亲见东吴的灭亡。②今愁:a.宋朝不敢再发兵收复失地;b.自己在偏远之地做官,有着满腔的爱国豪情却得不到君王的重用。

三、语言运用

7.展开想象,将“屈原怀石投汨罗”扩展成一段生动形象的话,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50字。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屈原怀石投汨罗”这句话进行分析,想象屈原在汨罗江畔的绝望心境;其次,所写内容要符合人物身份;再次,注意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答案:茫茫的江水,一袭白衣,披散的头发,一个苍凉的背影在如血的残阳下愈显孤独。屈原立于江畔,深情地环顾四周后,怀抱石头,毅然决然地纵身投入了江水中……滚滚的江水呜咽着,似在为其鸣不平,这残阳下的背影被定格为永不褪色的镜头。

8.私家车车尾的标语从早期“熊出没,注意”的安全告诫,到如今“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去”,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众多车主的跟风。

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车尾文化”的悄然兴起?请阐述一下你的观点。(80字左右)

解析:观点要明确,阐述理由时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车尾文化”的变化凸显了时代的变迁以及这个社会对个性因素的尊重与接纳等。

答案:喜欢。①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意,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无限创意的自由发挥,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②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以快乐,拥堵的交通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的隔阂;③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

第五篇: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7 《将进酒》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7 将进酒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奔流(bèn)

朝暮(zhāo)

烹羊宰牛(pēng)...B.金樽(zūn).C.欢谑(nüě).D.沽酒(kū).寂寞(jì).恣意(zì).

钟鼓馔玉(zhuàn).

相时而动(xiàng).颓废(tuí)得鱼忘筌(quán)..解析:A项, “奔”应读“bēn”;C项“谑”应读“xuè”;D项,“沽”应读“gū”。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坚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人生辉煌!B.如果说法国菜是风姿绰约的贵妇,日本料理是久居海上的渔夫,中餐是花样百出的魔术师,那么韩式烤肉则是似李白一般不拘小节的豪客,有着“人生得意需尽欢”的豪气。

C.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采用大开大合、跳跃跌宕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D.李白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殚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解析:A项,“才”应为“材”;B项,“需”应为“须”;D项,“殚”应为“惮”。答案:C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

须:必须 .B.斗酒十千恣欢谑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呼儿将出换美酒 .

谑:玩笑 径:即、就 将:拿

解析:“须”意为“应当”。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B.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C.良好的气质风度可以凸显应试者的个人魅力,给评委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在面试中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D.因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已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解析:B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这里应用“空中楼阁”。C项,“出奇制胜”指用奇兵或奇计战胜对方,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办法来取胜。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胜人一筹”。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不能指民间传统技艺。答案:A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幻图景?(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的? 解析:(1)解答此题,需要用丰富的想象来还原诗歌描绘的内容。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仙女的纤纤玉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2)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想象的同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有浓郁的谪仙色彩。这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士生活是分不开的。但他也借游仙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1)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美妙洁净的仙境,这与现实中血腥污秽的战乱惨相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第(1)~(2)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赏析。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1)最精妙的词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妙处的时候,首先要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

(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不管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必须结合文本分析,不可主观臆测。

答案:(1)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泻,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2)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未遇友人的失落怅惘之情。

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诗人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诗人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写了道士。

三、语言运用

7.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示例:当李白长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为他的壮志感动。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句式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仿写表面上追求“形似”,但根本上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仿写时要注意句式、语气、修辞手法、风格与例句保持一致。

答案:当苏轼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为他的释然感动;当泰戈尔写下“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时,我为他的豁达感动。

8.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续写两个句子。

阅读古典诗词,你可以——品味诗人们的各种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叫钟情山水;,;,。解析: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整段话的中心——读古典诗词有所思悟,所选择的诗人、词人必须是古代的,思想感情应与诗人诗作特色吻合。

答案:读杜甫、白居易 你懂得了什么是忧国忧民 读陆游、辛弃疾 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下载第12课 阁夜-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2课 阁夜-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