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网友来稿)-教学教案
西子湖畔
转引自三水中文优秀教案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遍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那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2.对两首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3.学习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主体。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解题:
作者及背景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刈禾者》(曹鸿昭译)、《孤独的收割人》(黄杲炘译)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艺术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是贯穿全诗的线索。问题二:概括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明确:
第一节:孤独的年轻姑娘边收割边唱着凄凉的歌; 第二节:突出表现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人; 第三节:诗人对歌词内容的猜测;
第四节:歌声虽已消失,音乐却在诗人心头长留。具体研习
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明确:诗人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里写道:“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首先,诗人所描绘的收割人,是一位勤劳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诗人把“她”独自置身于高原广阔的田野上,“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这样活动的人与静止的自然和谐的结合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次,这位年轻的姑娘在艰辛的劳动中用凄凉的歌声抒发自己忧伤的心情,她“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那凄婉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这就为这独特的风景线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愁惨色彩。
再次,年轻姑娘凄凉的歌声震人心魄,引人遐想,“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也许,这歌声也勾起了诗人对悲伤往事的回想,诗人与收割女的心灵已紧紧暗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雄浑的自然,活动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而诗人的心灵也已融合在这美的境界中,因而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作如下引导:教者把上述华兹华斯的一段话用投影仪显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人物活动,凄凉的歌声,诗人的感受这几个方面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答案。在启发引导下,学生如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都应予以肯定。)
问题二:诗人在第二节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收割人”的歌声优美动听? 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来突出“收割人”歌声的优美动听。问题三:诗人为什么用沙漠里的夜莺和赫伯利群岛的杜鹃的鸣叫来衬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诗人以两个生动的意境来衬托“收割人”歌声的动人:荒凉的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到夜莺清脆的鸣啭,无疑给艰难跋涉的远行者带来完成征途的勇气和希望;寒冷苍凉的赫伯利群岛在严冬过后一朝出现了报春的杜鹃的啼声,这又像为岛上灌注了新的生命。作者在这里尽力渲染夜莺和杜鹃鸣叫的优美动人,越是如此,越能突出“收割人”歌声的优美和强大的感染力。
(关于两个意境的描写,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去领悟夜莺和杜鹃鸣啼的魅力,不必拘泥以上的解说。)比较阅读
《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观刈麦》进行比较阅读,品味这两首诗的异同之处。明确: 相同处:
1.从表达的思想内容看,两首诗都描述了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情景,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
2.两首诗的语言都朴素平实,不加雕饰。不同处: 1.从写作内容看,《孤独的收割人》则重抒情,《观刈麦》则重于记叙。
2.两首诗虽都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但思想感情却有较大的差异。华兹华斯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且长期生活在田园乡野,和劳动人民有广泛的接触,因而对他们的同情中充满更多的关爱。如他在听到收割人在歌唱时写道:“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为的是不愿打扰“收割人”的歌唱,这完全是一种平等的态度;而白居易身居官位,平时较少接触劳动人民,因而他的同情中更多的是怜悯,写此诗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讽喻天子,能减轻农民的赋税而已。3.表现手法不同。《孤独的收割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听;《观刈麦》则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劳动人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富裕生活作对比,表现了诗人“自愧”的心理。
(比较阅读必须在对这两首诗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白居易诗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理解。两位诗人对劳动者的感情是同中有异,学生对此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者可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地位,思想,背景进行分析。)课堂训练
《孤独的收割人》有多种译本,下面一段的译文与课本中的同一段作比较,你认为哪段翻译得更好,请说明理由。旅行在阿拉伯沙漠的人 疲乏地歇息在荫凉的地方; 夜莺的歌受他们欢迎,却比不上这种歌唱;
春天里,杜鹃一声声号啼,在最远的赫布里底响起,打破群岛间海上的寂静-- 但不如这歌声激动人心。(黄杲炘译)
(这是比较阅读的另一种形式,可提示学生从两首诗的意境、节奏、音韵几个方面作比较,不必有统一的看法。)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在理解这首诗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比较阅读,有将这首诗与我国古代诗歌的比较,有同一首诗不同翻译的比较。比较的过程就是欣赏品味的过程,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在意识地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布置作业:
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阅读《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附:板书设计 方案二 一、二、三(1、2)与方案一同。三(3)可设计为对本诗的欣赏品味,着重从诗歌的意境、语言、主题(因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鉴赏、评价。课堂训练可采用课文中练习五,将本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作比较分析。
附:备教资料 卡片1: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也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以后英国最重要的诗人。其杰出成就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和柯尔律共同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在诗艺上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
(二)他是20世纪欧美新诗理论的先驱,提出了一系列全新主张,把诗和诗人地位、使命和重要性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
第二篇:《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
西子湖畔
转引自三水中文优秀教案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遍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那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2.对两首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3.学习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主体。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解题: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刈禾者》(曹鸿昭译)、《孤独的收割人》(黄杲炘译)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艺术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是贯穿全诗的线索。问题二:概括每节诗的主要内容。明确:
第一节:孤独的年轻姑娘边收割边唱着凄凉的歌; 第二节:突出表现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人; 第三节:诗人对歌词内容的猜测;
第四节:歌声虽已消失,音乐却在诗人心头长留。具体研习
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明确:诗人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里写道:“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第三篇:《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2-教学教案
揣摩诗的意象,体会诗的章法。教学设想:
一、将西方婚礼中的有关场景通过电教设备引入课堂,将德育与教材的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接受一次正确恋爱观的教育。
二、教学结构呈递进式复合状(分析写法时:作—仿—创;分析内容时:单样解读—多样解读爱情诗——革命诗;分析特色时:用裴多菲的诗来“现身说法”)。
三、各次朗读均配上有关爱情的比较合适的轻音乐名曲,以渲染气氛,强化美育效果。
四、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场景导入,引发思索
1、放电影
放映名著名片中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的场景片断(从新郎新娘随着《婚礼进行曲》步入教堂开始,至新娘说出“我愿意”为止)。
2、提问题
提问:看到这里,老师想打断一下,提个问题。如果你是这一场景中的新郎或新娘,这时神甫忽然问你:“×××,你知道你说出这一声‘我愿意’之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吗?或者说,除了愿意娶她为妻(嫁给他)之外,你还愿意为她作出些什么?”,你怎么回答?
3、写心声 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以排比段的形式,把自己愿意为对方做的事写在纸上(要求:言简意明,直抒胸臆,体裁不限),然后交流并对比评价。
学生自由写作。交流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如《致爱丽丝》、李斯特《爱之梦》等。
4、作评价
二、引出裴多菲的诗歌《我愿意是急流》,供学生鉴赏和模仿
1、引导
2、聆听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白莽译为《爱情与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我国流传甚广。师生在播放完后一起朗读这首诗:(1)教师领读每节前四句,其余学生齐读。(2)男生齐读前四句,其余女生齐读,教师从节拍节奏等方面予以指正。
3、赏析(1)学生鉴赏点评这首诗的妙处,要求:从怎么写的、写了什么、有什么特色三方面去评析。每方面均先由学生评说,后由教师点拨。(每方面学生评说部分略。)教师点拨: a怎么写的:古今爱情诗中,“发愿体”(我愿意„„)是一种常见的格式。裴多菲也用这种格式写过一些爱情诗。除这首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我愿意是树》等。(电脑演示裴多菲《我愿意是树》一诗,指名学生朗读,配乐。)
《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是„„。”这种格式,不妨称之为“假设语气的发愿体”。
b写了什么:诗人把自己说成„„,把爱人比作„„,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求学生:抓住各节中的关键词,解读各节的内容)
学生分析后明确:第一节,写为爱人快乐,而不畏坎坷;第二节,写为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第三节,写为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第四节,写为使爱人享受爱情之火,而甘受风雨打击;第五节,写为使爱人鲜艳辉煌,而甘作陪衬。教师小结:全诗共五节,诗人依次以急流和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屋与火焰,云朵与夕阳五组形象分别自喻和喻人(爱人),表达了诗人为了爱人去受坎坷,去战斗,去毁灭,去经受打击,去作陪衬的心志。c有什么特色:裴多菲以爱情诗和革命诗著称,而且这两种诗在他笔下都能迸发出熊熊火焰。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而这也正是裴多菲爱情诗的特点之一。在他的另一首诗《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里,诗人更是直言不讳向世人宣告——
电脑演示裴多菲的另一首诗《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指名学生朗读,配乐。(2)对比分析为何可以有多样的解读
提问:刚才说过,裴多菲是以爱情诗和革命诗著称的,那么,裴多菲的这首爱情诗是否可以当作政治抒情诗(革命诗)来读? 为什么?
学生对比《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分析这两首诗在意象上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后明确:在1945年所写的《我愿意是树》中,诗人赞美的爱情轻松欢快,选择的意象也较为明丽清新;到了1847年写的《我愿意是急流》中,虽然他吟诵的仍然是伟大的爱情,但在爱情的纯真美丽之中又注入了许多的深沉、凝重、庄严,诗人所选择的意象也不在是树、花、星星,而是深富寓意的急流、荒林、废墟、破旗。
《我愿意是急流》是紧随大家都熟悉的那首《爱情与自由》之后,都是在1847年写的,当时正处在1848年欧洲革命、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的前夜。爱情,这时在诗人心中不仅有风花雪月的轻柔甜蜜,也蕴蓄着为自由而牺牲生命的崇高。学生连读《我愿意是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进一步体会。
三、诱入创作佳境 教师:“发愿体”这种格式源自于民歌,我国的民歌中也有不少使用这种发愿体的。例如大家熟悉的那首电影歌曲《草原情歌》(又名《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运用了这种格式。(播放《草原情歌》后两段的演唱录音)
这种格式的优点就是:直抒胸臆,简便易行。几乎人人都能写,但写的艺术性上就显出高低来了,裴多菲这几首诗的写法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正如刚才分析的那样,他的这两首《我愿意是„„》,在意境上同样也有高下之分。
现在就请你还回到开头教堂中的情境中来,用发愿体的格式,用形象化的手法,选择几个合适的意象,写一首抒情短诗。(教师幽默一句)注意,这可关系到你能否通过神父的考核哟。(学生即兴创作)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地站起来,大声朗读你的诗。别人读完你就可以接着读,尽量不要中断!只要是用形象化手法来写的,我们都给他鼓鼓掌!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创作的“发愿体”诗,同时配以有关爱情的轻音乐名曲。)结束语:刚才几个同学写的诗很好(具体分析),表现了我们当代青年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我想,现在,神父可以接着往下说了——
(切回电影画面)神甫:我以圣父圣母圣灵的名义,宣布这一对年青人成为夫妻。从现在起直到永远,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你们分开!
播出由排箫演奏的世界名片《铁达尼号》主题曲《myheartwillgoon》(我心永恒)或播放这段乐曲的vcd碟片┅┅ 布置作业:
阅读《我愿意是急流》,模仿诗句的形式,再造两组诗段,内容是: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母亲„„ 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祖国„„ 附:裴多菲诗选
我愿意是树
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 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 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 这样我们就能够结合在一起。
而且,姑娘,如果你是天空,我愿意变成天上的星星;
然而,姑娘,如果你是地狱,(为了在一起)我愿意永堕地狱之中。
我的爱情是什么?
我过去的爱情,究竟是什么? 它是一条急流,飘荡着一叶轻舟,我的灵魂是船夫,他在巨浪中博斗。
我过去的爱情,究竟是什么? 它象林中豺狼,发出惊心的嗥声。它象林中的蝙蝠,发出吱喳的鸣声。
我过去的爱情,究竟是什么? 它象鲁莽的孩子,追逐一只花蝴蝶,跑得喘不过气来,不料向沟中倾跌。
我过去的爱情,究竟是什么?
它是我希望的寿衣,用无光的黑线织成,红色囚车载我去了,向着断头台前行。
我现在的爱情,究竟是什么?
它是玫瑰树上的鸟巢 我在里边愉快地啼叫,暴风雨把它卷去了,我飞了,另筑新巢。
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我以一百个形象把你幻想,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你若是岛,我愿是帆船,我热情地在你的四周航行。
亲爱的姑娘啊!我这样想: 假如你是一座神圣的教堂,我的爱情就是一根长春藤,沿着教堂的墙壁你攀缠。
假如你是有钱的徒步旅人,我愿做一个劫路的大山盗; 我向你跑过去;抢劫你吗? 不,我向你献上我的心。
你若是喀尔巴阡山,我愿是流云,我要引来霹雳击碎你的心。你若是玫瑰花丛,我愿是夜莺,我就在你四周扬起歌声。
爱情!我的爱情千变万化,它的形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它不软弱,有时温柔甜美„„ 有时象静静的河流,又象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