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如病毒实验室检测
诺如病毒实验室检测
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的原型代表株。NV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瓦克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暴发的一次急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诺如病毒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Sapporo-like Virus,SLV),正式名称为札如病毒(Sapovirus,SV),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诺如病毒有许多共同特征:直径约为26~35nm,无包膜,表面粗糙,球形,呈二十面体对称;从急性胃肠炎病人的粪便中分离,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也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在氯化铯密度梯度中的浮力密度为1.36~1.41g/cm3;电镜下缺乏显著的形态学特征,负染色电镜照片显示,NV是具有典型的羽状外缘,表面有凹痕的小圆状结构病毒。
诺如病毒根据遗传性分为5个基因组,至少有29个基因群,其中基因组I(GGI)有8个基因群,基因组II(GGII)有17个基因群,基因组III(GGIII)有2个基因群,基因组IV(GGIV)和基因组V(GGV)各有1个基因群。与人类有关的主要是GGI、GGII和GGIV。
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粪便标本应在发病首日采集,至多不能超过发病急性期(48~72h),此时为稀、软便,病毒排出量最多。一次流行,至少采集10例患者粪便,每份标本量约1~5ml,成形便和肛拭子诊断意义很小。标本置4℃可存放2~3周,运送也要低温条件。病人呕吐物是粪便标本的最佳补充,有助于病原的诊断。该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送条件同于粪便。从流行病学角度出发,在水、食物或其它外环境标本中检出NV意义重要。需注意检测技术要锁定在高度怀疑的传播媒介上,尽早采样并置4℃存放,若是饮用水,需用大容量(5~100L)浓集病毒后检测。
二、实验室检测:
1、电镜检查:电镜法分直接电镜法(EM)和免疫电镜法(IEM),EM 法观察的灵敏度较低,要求每毫升粪便样品中至少有大约 106个病毒粒子,因此只能用于患病早期病毒大量排出时采集的样本检测。IEM 法比 EM 法的敏感性可提高 100 倍,主要应用患者恢复期血清捕捉同型抗原,从而增加检出率。电镜法的缺陷在于设备昂贵,不能广泛普及;检测结果与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有直接关系;灵敏度相对较低;不适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2、免疫法:免疫法包括放射免疫法(RIA)、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Biotin-Avidin Immunoassy)和酶联免疫法(ELISA)。RIA法的灵敏度比IEM 法可提高10~100倍,可以检测出抗体升高的水平,为流行病学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RIA 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需要 6 d,且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为了简化方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其灵敏度与 RIA 法相当,该方法已成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NLV抗原和抗体的标准实验方法之一。1992年Jiang 等重组杆状病毒表达NV衣壳蛋白成功后,建立起的 NV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免疫反应的株型特异性太强,所以应用范围还比较窄。酶链免疫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诊断迅速,且较经济,是可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杂交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除了能更准确、灵敏地检测标本中的NV,尤其是低浓度的NV感染外,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基因型的研究,不会受到获得分型单克隆抗体的限制,对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等温核酸扩增法(NASBA)直接扩增RNA 来检测 NV,样品中病原RNA得到指数级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斑点印迹杂交鉴定结果。该方法的灵敏度略低于 RT-PCR 法;整个过程只有一步RNA扩增,避免了RT-PCR存在的RNA交叉污染;缩短了操作时间;假阳性率低。RT-PCR检测食物中NV存在样品病毒量含量低,样品量大且成分复杂等问题,因此病毒富集浓缩、样品处理是检测的关键,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影响检测结果,一是样品中病毒浓缩后的回收率,二是抽提核酸的完整程度和纯度。病毒浓缩病毒浓缩 NV 浓缩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机絮凝沉淀法,主要使用聚乙二醇(PEG)沉淀,PEG 是具有强烈吸水性以及凝聚和沉淀蛋白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先改变样品 pH 值,使毒粒与样品微粒分开,PEG 把病毒沉淀下来,达到浓缩的目的。目前对于固体样品 PEG 沉淀法是最有效的浓缩方法。膜过滤法是另一类有效浓缩病毒的方法,通过改变膜的pH值使之与带有电荷的毒粒结合捕捉病毒,这种方法通常用在浓缩大体积的黏度小、内容颗粒小的液体食品或水中。检测海水、生活污水中的NV曾用过这种方法,为瓶装水和其他饮料浓缩NV提供了参考。核酸提取食品样品成分复杂,所含有的脂肪、蛋白质、金属离子等物质都是 RT-PCR 反应抑制因子。NV是单链RNA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核酸的质量和去除抑制因子的能力。应用较成熟广泛的是胍法 RNA 提取法,即(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联合裂解抽提法,该方法改进后制成市售的TRIzol、RNAzol、Ultraspec 等产品,与石英砂、磁珠等多孔颗粒相结合,已结合了poly(dT)或特异探针的磁珠能较高程度的提纯mRNA,去除反应抑制因子。石英砂或磁珠纯化 RNA与传统的有机试剂(异丙醇、乙醇)沉淀 RNA 相比起来,效果较好,只是成本偏高。
第二篇:诺如病毒宣传
认识诺如病毒 预防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病毒经消化道传播。可能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食物和饮料也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预防诺如病毒的关键在于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卫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
2、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 不带零食到幼儿园;
3、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4、所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食用;
5、餐具要经常消毒,不与别人共用餐具,提倡使用“公筷”;
6、注意饮水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
7、提高身体素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
8、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了身体不适(特别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提醒孩子应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第三篇:诺如病毒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
二、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三、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正面宣传诺如病毒的防病知识及诺如病毒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增强幼儿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记录,晨检内容包括:了解清楚因病缺勤学生的症状及治疗情况。到园幼儿中若发现有异常及发热者(包括未到人员)做好登记,通知其家长,立即送医院诊治,并停止入园,第一时间上报疾控中心、及教育局。
3、落实消毒制度。对户外大型玩具、日常用品、门把手、桌面等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卫生死角,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做好消毒工作,并有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部位、消毒方式、方法等。
4、落实隔离制度。如果发现有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切断传染源的原发地,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妥善安排医院就诊,同时上报,并做好患者所在班级其他幼儿的隔离保护,等候防疫部门专家前来检查诊治,并做好幼儿家长的安抚工作,避免过度恐慌,严格控制疫情蔓延。
5、落实零报告制度各班级实行零报告制度“有情况报情况、无情况报平安”,有情况一定要有文字说明,各班级确定专人负责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如出现疑似诺如病毒症状要及时向学校报告。
6、责任追究制度。如有漏报、瞒报、防控措施不得力者,或在防控工作中出现渎职、懈怠,人为引起传染病在幼儿园中大面积流行的,将追究责任。
幼儿园
第四篇:诺如病毒基本知识
诺如病毒基本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患者通常1~2天即可痊愈,但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恶化。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及社区等处暴发流行。
诺如病毒是一组无包膜单链RNA病毒,根据结构蛋白VP1诺如病毒至少可分为5组,GI-GV,其中GI,GII,GIV可感染人类。每组诺如病毒可以分为不同的基因型,GI有8个型别而GII有21个型别。从2001年开始GII-4型成为导致全球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主要型别,而GII-4型不断变异导致不同变异株在全球不断流行。
诺如病毒对外界环节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对多种消毒剂如酒精、季胺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彻底消灭环节中的诺如病毒是比较困难的。诺如病毒可耐受普通饮水中3.75-6.25mg/L的氯离子浓度(游离氯0.5-1.0mg/L),但在高浓度的氯离子(处理污水用的氯离子浓度)存在时,诺如病毒可灭活。
传染源:人类是人诺如病毒已知的唯一的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30%为隐性感染。诺如病毒是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感染剂量为约18个(10-100个)病毒颗粒。病毒通常通过病人的粪便排毒,但也可通过呕吐物排毒,病毒在粪便中的平均排毒时间长达4周,但是排毒的高峰期为感染后2-5天,粪便中排毒的病毒载量为50-1000亿/克。隐性感染者排毒量低于发病人群,隐性感染的人群在诺如病毒的传播及暴发中的作用至今还不明了。
传播途径:一般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传播。主要有3种传播途径:人传人、食源性传播和水源性传播。
易感人群:全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小于5岁和大于65岁者高发。人体对诺如病毒产生的免疫保护比较复杂,在志愿者实验中即使对受试者重复给予同一株或不同株诺如病毒,某些受试者仍会重复感染。即使有抗体的存在也很难保护机体不受感染,除非通过短时间内相同毒株的重复暴露而获得的免疫力,抗体的保护力可持续8周到6个月。
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冬季有流行上升的趋势。诺如病毒是导致社区、门诊及急诊的急性胃肠炎的重要原因。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病毒传染性强、隐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血清调查表明诺如病毒感染在全球相当普遍,2006年中国CDC在17个省份建立了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诺如病毒感染从2007年的11.2%上升至2011年的20.3%,2012年为15.3%。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病程一般2-3d,儿童和老年人病程会延长(一般4-6d)。感染后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国内报道最长56d)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治疗原则:
本病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 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控制措施:
1.患者患病期间暂时停止上岗、上课,留在家里休息,直到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症状重者送医院进行治疗,并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
2.及时妥善处理病人的吐泻物和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病人的吐泄物要及时掩闭覆盖、消毒清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如衣物、地板、桌椅、餐厨具、污水及厕所等)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3.发生疫情的集体单位要落实晨午检或健康巡查制度。
4.参加疫情现场调查处理和病人救治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和手套,工作后要及时洗手等)。
5.采样后对可疑的水源或食物进行封存或消毒处理。立即纠正各种可能存在的引起疾病暴发的不当做法。查清可疑食物或水的来源和去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依法采取追回或就地封存等措施。
预防措施:
1.大力开展以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一灭(灭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1)管水:自来水厂必须供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暂无自来水厂供水的地区,必须保护好水源,坚持饮用水消毒。
(2)管粪:实行粪便、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3)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提高食品卫生的合格率。食物加工者在所有时间内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疾病痊愈72小时后才能上岗。
(4)灭蝇:大力开展除“四害”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采取有效方法灭蝇。2.加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的宣传,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习惯,要重点教育群众不吃生或半生的海水产品等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准备食物前洗手。
3.医疗机构要加强腹泻病监测工作。做好门诊日志,发现疫情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疫情的调查处理。
第五篇:诺如病毒学校防范措施
※ 诺如病毒学校防范措施
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流行高发季节,它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 内腹泻 4 ~ 8 次。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食用、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等都可能被传染。由于学校人群密集,学生学习生活集中,是诺如病毒重点防御区域。
因此,为预防冬春季学校诺如病毒的暴发流行,学校应加强卫生监管,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校要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的组织,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要求每个班级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每日随访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以及新发病例情况,及时上报。
3、严格保障饮食安全,搞好食堂卫生,做好餐具、用具及环境消毒工作,开展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及饮食加工者)一灭(灭蝇)卫生工作。
4、确保食堂饭菜煮熟煮透,餐具消毒到位,禁止给学生生吃贝类。
5、食堂人员和参与午餐管理的教职员工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将情况报告领导和校医,同时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6、在全校每个班级都要开展一次健康教育课,讲解诺如病毒传染病基本知识和食品卫生、饮水卫生,提倡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强调饭前便后洗手。
7、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学生,要立即劝其回家,并建议到医疗机构就诊。有症状的学生要在症状消失72小时后再复课。健康学生应避免与患病学生接触。
7、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全校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环境消毒,包括教室、厕所、食堂等学生聚集的公共场所。
8、对厕所、直饮水龙头、洗手池水龙头、门把手等学生手经常接触的部位,每天不少于2次消毒,中午和放学后各一次。
9、督促学生加强室外锻炼,如发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