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作描写2教案
课题:记叙文系列训练之六------动作描写(教案)第二课时 设计时间:2012-11-17
授课时间:2012-11-23 主备人:--【学习目标】
1、了解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
2、能运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目标2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研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目的是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因此,必须对人物的行动进行选择,抓住人物的特征性动作进行描写。描写具体,要有个性;描写时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写生动。
2、人物的行动是他的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在作文时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在“做什么”和“怎样做”,特别是选择那些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动作,特别要注意选用准确、生动的动词通过“怎样做”写出人物的个性。
二、策略点拨
1、动作描写的几种技法(1)、综合法
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2)、特写法
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3)、对比法
将特定场景中不同表现作对比,会你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4)、特征法
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2、实例展示
例
一、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巴金《家》)
点评
折揉红梅的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微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的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例
二、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倚在圈椅的这边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哈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点评
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出了沙皇统治下下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低伪、专制。
例
三、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娄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了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双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
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了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揩楷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吴敬梓《儒林外史》)
点评
临死前只因两茎灯草而举着手指头不肯咽气,只这一个举动,就把严监生的吝啬本性刻画到骨子里去了。
例
四、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唇边,给他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父亲,祝福我啊!”“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这最后一句证明基督应该是守财奴的宗教。(巴尔扎克《殴也妮·葛朗台》)
点评
刻画人物不一定处处求全求多,有时候,一个稍纵即逝的细节比累赘的描绘更有说服力。此段文字中葛朗台临死前的骇人动作已将守财奴的本性暴露毕尽。
三、精典欣赏(找出句中写动作的词语)
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段话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而又生动的描写了捕鸟的全过程。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背影》)
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的竭尽全力,挣扎,和不屈,于是父亲那肥胖的,狼狈的,艰难的背影,成了儿子心底最深的烙印。
3、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阿长与<山海经>》)
几个动作写出了阿长的粗俗,没有文化,不拘小节,同时还有她的朴实和简单(试着把摆换成躺效果如何?)
4、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蜡烛》)
极尽温柔的慈母般的情怀o(很老,却用尽全身的力气)
5、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群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紧紧的”跟不停的用手拔等修饰性词语来修饰动词
突出杜小康想拼命追回鸭子的心理
四、人物动作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描写效果更好:
例一: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我母亲早已迎了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体现一个母亲对常年漂泊在外的儿子的思念,早早的在门外迎接。飞,体现小孩子应有的特点,好奇。(身份,年龄)
例二: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表达的是老头子对鬼子的仇恨报仇的心理)
例三:“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乡下没见过世面老太太的局促不安,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
例四:(正当欧也妮母女欣赏查理留下的梳妆台时,葛朗台闯进屋)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纵一扑,是猛兽扑食弱小动物的动作,作者这样写一个76岁的老头不合年龄,但与守财奴的性格相符。敏捷迅猛)
例五: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的老远,伸长胳膊,一点一点的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具体连续的动作)
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分三步 :l 把爆竹放在地上2 伸长胳膊往前凑3 手打哆嗦扭头就跑,连续的动作写出放爆竹的经过,生动表现他胆小谨慎的特点
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把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选择恰当的词语一步一步的描写,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具体了,人物性情才会鲜明。
五、实例究问
下面是某一学生《学游泳》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来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游泳真开心。析评:“带着”、“骑着”、“瞧见”、“听到”、“放好”、“脱下”、“走到”等动词,可以装满一箩筐。但读来枯燥无味,好像工厂流水线在做机械运动。毛病的病根在哪里?
原来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去写。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下面是经过老师指导后修改的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来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来了笑容。
析评:删除和学游泳无关的动作描写,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脚夹住”、“口里直喊”,真实的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心理。“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六、实战演练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老画家贝尔曼为燃起琼珊生的希望之火,冒着寒风冷雨,用自己的生命来画出他毕生追求的杰作。文中对他着墨不是很多,但细细想来,他的事迹可圈可点。请撮录文中有关这位可敬的画家的事,加上自己合理又合情的想象联想,以“贝尔曼”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要求:
1、着重写出画常春藤叶的过程,突出他的动作;
2、动作要典型化,能见其人;
3、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动作描写2
动 作 描 写
——作文专题训练
新晃三完小
杨琴弦子
教学目标要求: 1. 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2. 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针对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人物性格特点,补写人物
细节。
2. 通过描写细节表现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短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短文
严监生的两个指头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 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了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
2、围绕短文展开讨论,明确动作描写的概念:
还记得我们是什么时候读过吗?(五年级下期)它出自哪里,作者是谁?(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你记忆力真好!这篇文章最令你难忘的是什么?(严监生伸出的两个指头)通过这个动作的描写,你知道了严监生是以个怎样的人?(吝啬鬼)
3、师小结,揭示课题
是啊,作者就抓住了那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守财奴形象,严监生从此成了吝啬鬼的代名词。这就是动作描写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作文专题训练——动作描写。(板书课题)
二、名词解释:
什么是动作描写呢?课件出示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即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用“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为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用《背影》中的片段进行写法指导。
这段话,你们理解得很正确。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怎样进行动作描写的问题。谈到这个问题,我自然想起了我读过的语文课本中的一段关于动作描写的经典文字。它一直让我感动着,令我至今还记忆犹新。(课件展示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同学们知道这段文字选自哪里吗?(朱自清的《背影》)谁知道作者是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的什么?对,这是一个凝聚着浓浓爱子之情的背影,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这段文字。(学生朗读)朱自清用他那饱含深情的双眼记录下这一刻,用他那隽永的文笔描绘这段动作,让父亲的形象立体而生动。我们在收获着感动的同时,是否也能说出这段动作描写精彩的原因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回答与引导】
1、生:作者选用的动词很准确,比如一个“攀”,一个“缩”充分描摹出父亲翻月台时的艰难吃力,换做其他动词就没那么形象了。师:分析得真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句诗:春风——
生:又绿江南岸。师:当初王安石为了找一个恰当的动词,曾找了“到、过、入、满”等词,进行不下十几次的反复推敲,最后才选中了“绿”这个动词,所以,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反复推敲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
法命名为—— →生:推敲法。(板书:推敲法)师:谁还有其他的看法?
2、生:从这段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描写很具体。师:作者是怎么把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写具体的呢?
师:是啊,作者把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进行了细致具体的分解,原本可能是“翻过月台”,却被他细化成走、探身、穿、爬、攀、缩、微倾等一系列动作。可见,人物的动作不是孤立的,而往往是一连串的组合动作。正因为作者把动作过程分解出来了,所以文章才会这么生动具体。我们就把这种方法称为“分解法”吧。(板书:分解法)师: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3、生:动词前的修饰词用得很恰当。例如:作者如果只是写“走到铁道边”,那就平淡无奇了,但在“走”字前加上个“蹒跚”表达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把父亲行走时身体肥胖、走路摇摆的情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师:你分析得太好了!描写动作时,在动词前加上生动贴切的修饰成分,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你来给这种方法命名吧。
生:修饰法。(板书:修饰法)
板书呈现:
动作描写
分解法
推敲法
修饰法
四、课文片段赏析。(巩固刚学到的三种动作描写的方法)
总结过渡:你们很能干,居然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中悟出了三种动作描写的方法。其实,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的动作描写片段,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大屏幕显示。)
利用分解法将罩住小鸟的过程细化成一连串的动作,并将动词准确地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中。
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师:这是哪篇课文里的选段?(生答《少年闰土》。)
师:哪位同学来试着填一下?
生:扫、举、撒、当、拉。
师:你们赞同他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是“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因为“举”是人用手进行的动作,而“支”比较恰当。
师:分析得很精彩。
生:我认为不应该是“当”,因为“当”不是动词,应是“等”。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你从这段动作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实战演练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人物的动作表演,请同学们用刚学到的三种方法把你看到的这段人物的动作表演生动的描写出来。(课件展示小品《胡椒面》视频片段)
习作要求:
请同学们用刚学到的三种方法,把你看到的这段人物的动作表演,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
2、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
3、优秀习作赏析。谁来点评某某同学的习作?
六、总结: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 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割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用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所以,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一定要重视人物的动作描写。
第三篇:动作描写教案
动感十足——动词俱乐部 三年级动作描写片段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填写动词、修改动词、展开画面写动作、看动画片写片段进行“动作描写”专题训练。在训练中明白动作描写要“合适、丰富、准确”
课前准备:动感十足——动词俱乐部
(一)收集动词和动作描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游戏热身3分钟
1.引入:前几天我们动感十足——动词俱乐部开展动词大收集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动词俱乐部。2.先来玩个游戏热热身吧。动词接龙
B 老师手中也有一些动词,请同学来演一演,看谁演得像。选两组A注视 瞟了一眼 左顾右盼B C推 举 抡 撑 掀 抹
二、欣赏精彩片段3分钟
1.过渡:动词好玩吗?这些动词跑到文章里,就更好玩了。偷溜
(1)指名读。他在干什么?
(2)怎么写出偷溜的?找找他用了哪些动词?(3)边读边演。
2.小结:好玩吗?能把动词玩好,你可以称写作高手了。
三、填写动词,体会动词的“合适”2分钟
1.引:咱们也来试着玩一玩。出示“小金鱼”片段,动词溜走了,谁能补回来? • 口头交流 教师板书 :
钻 沉 游 躲 窜
看,那条小金鱼多调皮,一会儿()到水面上,一会儿()到水底,一会儿又()进水草间,一会儿又()假山后。
2.小结:动词,首先要合适,合适了,听着就舒服了。
四、修改动词,体会丰富 7分钟
1.今天课堂来了个“弄先生”。为啥叫他“弄先生”,看看这个就知道。
晓霞是我们班的踢毽高手。你瞧,她左手拿着毽子,在手上弄了弄。随后,把毽子向上一弄,紧接着弯曲右脚猛地一弄,把刚刚落下来的毽子弄上去了。她弄了一个又一个,毽子在她胸前不停地上下弄,就像一朵会动的花。突然,毽子好像不听话似的弄下来了,晓霞赶紧向前弄了一大步,身子向后一弄,右脚使劲用脚尖一弄,毽子又乖乖回到晓霞身边。站在一旁的我,看得发呆了。
2.怎么帮帮他?四人小组商量着,帮他修改修改。
晓霞是我们班的踢毽高手。你瞧,她左手拿(托)着毽子,在手上弄了弄(掂了掂)。随后,把毽子向上一弄(抛),紧接着弯曲右脚猛地一弄(抬),把刚刚落下来的毽子弄(踢)上去了。她弄(踢)了一个又一个,毽子在她胸前不停地上下弄(飞舞),就像一朵会动的花。突然,毽子好像不听话似的弄(掉)下来了,晓霞赶紧向前弄(跨)了一大步,身子向后一弄(仰),右脚使劲用脚尖一弄(勾),毽子又乖乖回到晓霞身边。站在一旁的我,看得发呆了。
3.再来读一读,现在感觉如何? 看来动词不仅要合适,还可以很丰富。有那么多丰富的动词,“弄先生”偏偏只爱“弄”,难怪叫“弄先生”。4.小结:你们接近玩动词的高手了,能够用丰富的动词帮助不会玩动词的弄先生改文章。“弄弄先生”以后用动词可不能这样弄不清了。
板书:丰富
四、写片段,体会准确10
1.引入:接下来让我们也来自己试着写一个动作片段,行不行? 你有要迟到的经历吗? 2.出示片段
啊,不好,要迟到了!我赶紧起床,洗脸刷牙,拎起书包,跑出家门…… 你觉得这样写可以吗?太简单,不够具体。怎么具体呢?分解动作:起床 洗漱 出门 发挥想象,以“起床”为例,回归画面:睡着,身上盖着被子。会怎么起床的呢?掀开被子,蹬开被子,翻身起床,跳下床去„„ 小练笔本子10分钟
反馈交流:1.自己读作品。2.同学交流:是否合适,有没有分解动作等 3.看来你们玩动词还是玩得很溜的。
五、观看视频,尝试动作描写10分钟 奖励你们看一会动画片吧。《猫和老鼠》——汤姆和杰瑞。看一段视频: 接下来要高手过招了。能把动画片里那些好玩的情节变成文字吗? 仔细观看,边看边想,可以用哪些动词来描写这个场面?
先分解:看清楚,分成几个过程?汤姆打鲨鱼——鲨鱼吃汤姆——杰瑞救汤姆 再把这几个过程用慢镜头一一展开,就可以发现发生了很多动作 再看一遍,5分钟时间,选择一个片段写,
第四篇:动作描写教案
《人物的动作描写》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动词,运用动词。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通过恰当的修饰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4.掌握动作描写的一些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动作描写的一些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人物的性格。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汇报课前积累动词
(一)说一说 说收集到的动词
1.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们都按要求去做了吗? 2.说出你收集到的动词有哪些?)请四、五个同学说,交流。
(二)演一演
看来同学们都是爱动脑,善于积累的孩子,为了奖励大家,我们现在做一个游戏。
1.根据动词演动作。
推
举
压
喝
跳
拍 2.演一个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
东张西望
挤眉弄眼
又蹦又跳 东倒西歪
拳打脚踢
大摇大摆
二.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
过渡:同学们,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用动词把他描述出来。像这种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状态等,这就叫做动作描写。
2.作用:
3.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个性的语言描写,如听其声;真实的心理描写,如露其思,传神的外貌描写,如现其人;精确的动作描写,如见其事。在作文中,我们必须学会准确捕捉人物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描写,使人物在文章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哑巴卖刀的一个故事是否需要讲。))4.内容:
人物的哪些部位会发生动作呢?
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做出的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同一个器官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
过渡: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动作描写呢? 三.品析片段,体会动作描写方法
1.老师收集到的一个描写动作的一个片段。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因为文中有了动作描写。)(2)找出文中所用动词。
(3)为什么作者能够准确地把小女孩捕捉蝴蝶的动作写得如同身临其境?是(因为作者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4)调换动作顺序,行不行?(描写人物地动作,要注意顺序,分解动作。)(5): 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躬着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如果去掉动作前面的一些修辞的词语:6岁的小表妹看见了几只飞舞的蝴蝶,便奔过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盯着看,躬着背,踮起脚尖,走到蝴蝶旁,用双手一捧,可蝴蝶却飞走了,她气得撅起小嘴,但马上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通过对比;这一段和上一段有什么不一样?动作前多了一些修饰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调皮地,目不转睛地,小心翼翼地,蹑手蹑脚地,猛地,动作的前面一定要是“地”,这些动作表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可爱。)
巧用修饰,突显特点。(6)最后一句,还用什么修辞手法?(妙用修辞,形象生动。)
1.这段精彩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有效的写作方法呢?
细致观察,准确用词。
注意顺序,分解动作。
巧用修饰,突显特点。
妙用修辞,形象生动。
3.小结:写好人物动作,首先要进行细致地观察,准确地运用动词,注意顺序,再适当地运用修饰语或修辞方法,就能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三.片段习作练习(用上收集的动词。)1.现在,该轮到同学们小试身手啰。
请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语。时间2分钟。
天啊!要迟到了。我()开被子,从床上()下来,()地()过校服,()上鞋子,几步()进卫生 间,()地()出牙刷,()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飞快地()出屋子。
上学前的一段动作情景,我们可以分解出这些动作。写得好像亲眼看见的一样。描写人物地动作,要注意顺序,分解动作。
练习2:老师喝了一口水,你能把这个动作情景描写出来吗?
老师小心翼翼地(端起)杯子,使劲地(拧开)盖子,(撮着)嘴,轻轻地吹了吹,(抿)了一口茶,这茶可能有点苦,老师皱了皱眉,那额上的皱纹像一条条瓦楞纸横在脸上,咂了咂)嘴,又继续喝了一口,然后(盖)上盖子,把杯子安安稳稳地(放)在桌子上。老师上课真辛苦!
2.大展身手
片段演练:主题
1、运动会上队员的起跑,超越,冲刺。3.提示:写身体部位,写动作,加修饰语,加感受、修辞。双腿,双臂,双眼,双手,双脚。要求:
1.运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选择本小组对应的主题进行刻画,字数50字——100字。
时间5分钟。
2.小组成员交互作品修改,选取优秀习作在班级上展示。时间3分钟。3.我来评一评:
评改要点:
1、动词准确连贯。
2、修饰语恰当。
3、加入感受或修辞。
4、能突出人物某一特点。
四、总结:
细致观察人物动作,准确地用上动词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的性格特点。1.交流收获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篇:动作描写教案
写作训练:人物在动作描写中鲜活
执教: 岳阳市第十中学
刘惜春 【教学目标】
1、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2、观察人物动作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3、培养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动作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
培养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基本能力。
【教学方法】
1、引导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第三单元所学的课文,回忆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并引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
二、学生表演夹豆子的动作,猜猜他的性格特点。
三、动作描写的作用和概念。
四、出示学习目标。
五、课文经典片段赏析并总结写作方法。
方法一: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方法二: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方法三: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方法四: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六、我来试一试,学生练习添加准确的动词和恰当的修饰语。
天啊!要迟到了。我()被子,()床来,()衬衣,()
鞋子,几步()洗手间,然后()毛巾,在脸上()几下,()
屋子。
七、片段写作。
观看《爸爸去哪儿之王诗龄帮爸爸洗菜》的视频。
要求:
• 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 选择准确的动词。• 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加入自己的感受或修辞。
八、习作交流展示并评改。
九、作业:以”下课铃响了”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要求:
仔细观察下课铃响时同学们的动作表情。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描写要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