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课稿经典[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4:1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评课稿经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评课稿经典》。

第一篇:科学评课稿经典

在紧张的完成了科学说课之后,能听到一节十分精彩的科学课,顿觉耳目一新,心情愉悦。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可以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明了,教学效果明显,教师基本功过硬”这几个词汇来概括。首先,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全面具体,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水平,最终能否达成,对教学双方都是重要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道弹簧在能承受的限度内,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相同;橡皮筋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不同;这时因为弹簧受力后,它的疏密发生了变化,而橡皮筋受力后,是粗细发生了变化;掌握验证弹簧弹性有规律的方法,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精神。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能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首先观察弹簧的形状,接着引导学生创设问题:“弹簧加钩码后,长度增长的有规律吗”,“橡皮筋也和弹簧一样,也具有同样的规律吗”……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达到了教学目标。

其次,教学过程明了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理念的要求,教师能通过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把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例如在探究弹簧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是否相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得出这一结论。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教者首先提问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采用先扶后放的手段;在第二个实验,橡皮筋增加相同的力,增加的长度是否相同这一环节,教者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活动的主体,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猜测需要科学的验证;不能因为生活的经验,假设,就去篡改事实,并告诉学生在量的过程中直尺保持水平,减少误差,准确记录数据等,充分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科学的严谨性。教师的基本功过硬,语言简单明了,干脆利落,具有说服力。把自己定位在学生课堂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的位置上,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大胆猜测、动手实验、细心发现得出了科学的规律,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本课的亮点很多,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教者在板书的时候,采用的是贴词条的方式,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不能让听者欣赏到教者的粉笔字。如果教者用粉笔字精炼地板书,效果就更好了。总之,教师在有限的一节课内,创设了探究实验的情景,提供了简约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意义,是一节成功课。

第二篇:科学评课稿

科学评课稿

《物体的内能》一课

11月15日,本人随县“领雁班”赴温岭实验中学听了徐勤松老师执教的优质课——《物体的内能》。本节课是浙江省的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内容,是初中科学功和能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它涉及物体内能改变方法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性,微观性和应用性,相互紧密联系和知识交叉的特点。徐勤松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小组活动、科学实验和大量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

徐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和通过学生周围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通过学生活动,综合运用控制变量法、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和探究的一般过程方法,掌握物体的物体内能如何改变,并能解释生活事例。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和“科学来自生活”的教学思想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以平常显反常,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徐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引入,让学生首先判断歌曲中隐含的能量形式,既为新课铺垫又复习了前面已学的知识,体现了知识构建的一般规律。又通过视频“布朗运动”把课从宏观的机械运动引入到微观的分子热运动,巧妙的利用了转化法,突破难点,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到本节内容。整个过程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并展开讨论和思维方法“转化和类比”的应用中展开,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要求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要求学”。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实验演示分析如:“钻木取火”和“压缩体积做功使硝化棉点燃”的演示和能量改变的分析。有学生实验如:“搓手哈气”,“改变铁丝的内能”等。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应用知识解释事例。不仅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3、学以致用,教学举例贴近生活

比如,教师“如何改变铁丝的内能,使其温度升高”的问题,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学生急于去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学生提出的方法,老师层层归纳,将方法归纳为做功和热传递两类,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改变物体的两种方法。最后又将科学回归到生活中,给学生有关飞机机仓内外温度差异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应用,使学生不但得到了一次思考的过程,也使学生知道了科学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

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

第三篇:小学科学评课稿

小学科学评课稿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小学科学评课稿。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比如第三节课,老师让学生一起背《水调歌头》,之后一个问题:月亮怎么会有圆有缺?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第一节金老是的找证据不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吗?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反思《小学科学评课稿》。

另外,我们小组就还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连通气球》评课稿

路老师执教的《连通气球》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科学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科学学科特点,路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层层诱导深入,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首先,本课教学中用到的实物气球给与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再次,路老师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用简单明了的导入让学生自己预测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知识渗透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兴趣得到舒展,科学理念得到升华。

二、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路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三、本课的课题引导是本课非常大的一个亮点。引导学生自己为这次的科学课命题,很好的突出了本次课的重点,进行了复习的同时独特的方式也让学生印象深刻。

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十分到位。引导学生得出“真理并不是掌握在大部分人手中”这些价值观。

五、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小小的问题,比如:最后的拓展的时候问“为什么小的变得更小,大的变得更大?”这个问题其实那位同学已经说出了答案。虽然这样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平时也去接触科学,但是整节课似乎可以教给学生这个知识时间也应该是能够安排的。

整的来说这次《连通气球》的科学课是非常成功的,独特创意,突破了重难点,也准确的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理念,用玩的方式培养的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堂很出色的科学课。

第四篇:初中科学评课稿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5)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明显。如学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评课的三个阶段

(1)评课前的准备:课程标准要熟练;对教材要有很好的理解;了解相关的理论。

(2)课堂的观察——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

(3)课后的分析交流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听课的四要素看:师生的活动。听:教师的语言记:运用规范的符号纪录,便于分析、统计。想: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活动。

3、评课五不要: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以个人的倾向品评;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扬;不要信口开河;

4、评课三为主: 要以肯定成绩为主;要以帮助提高为主;要以鼓励改革为主;

5、评课的两个突出: 突出重点;突出特点

6、评课的五个关注点研讨课:围绕研讨,关注未来。要谈建议、主张,少说定型之言。示范课:关注闪光点,以介绍新思想、新思路为主,多数有点少说缺点。交流课:替自己的看法时,多一些商量,少一些武断,关注点在——互动。调研课:注重观察分析,多谈现象,关注原因。检查课:评价的目标,多量化少笼统,关注点在综合性。

教师评课指南

1、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形成学生的持续洞察力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生命发展,注重个性培养。

2、学习效果。学生的旧问题有否解决,新问题的讨论是否充分。各层次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均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是否也学会思考,学会交往与交流。

3、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否学好。

4、问题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预先有否设想,内容是否联系学生生活,是否具有激情性、激趣性。

5、指导方法。善于求异性提问,掌握学生提出正确答案以后的思维活动,引导创新思维。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善用丰富多彩的表扬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表现机会。

6、学习状态。踊跃质疑,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能自我学习发现。

7、学习氛围宽松、和协、民主、进取。

8、教具和学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施,用得不好是浪费,有而不用是更大的浪费,创造性地使用教具和学具。

9、指导效果。语言规范、正确、富有情趣性、严密性,教师体态自然,表情合理,变化适度。保证学生心理正常,心情舒适。板书规范,摘录要点有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把握学习重点。

10、学习指导程序灵活,形式开放。有多方案指导设计。篇二: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

初中物理复习课评课稿

.初中物理评课稿

一、教师素质好,教学氛围和谐、积极。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授知识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教师的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晰、流畅、幽默。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的关系,很好的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说通俗点简直不象是老师,而是学生的朋友和兄长)。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对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探究作了很好的教学铺垫。课堂气氛活泼有序、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富有激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巧妙激趣)

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模拟到商店为家里新买的电器买电线的真实情景导入新课,并展开热烈讨论。让学生明白这么简单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大胆尝试,探究环环相扣,不断推出学生活动高潮)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

比如: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分组交流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有个小组间的评比等。设计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到最后学生自主地总结出每一部分的实验结论和由学生自己对实验结论的综合总结。“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加以评估”探究环环相扣,都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完成,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科学过程”和“探究的科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止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教师大胆创新,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展示教学能力)

比如,教师用来让学生比较铁丝和铜丝,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找到不同的地方;教师自行构思设计的温度对电阻影响实验:取用生活中的废弃的日光灯灯丝作为实验材料,做的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意识,也给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启迪:让他们知道科学探究并不是神秘和不可及的,他们也可以做的

4、作业的设计精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突破学科本位,延伸课堂教学)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给家里新买的空调配置电线。超越了学科的本位理念,将课堂向生活延伸,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使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有探索的道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具备从说明书、广告、图书馆、因特网等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和运用知识的空间,也就是让物理走向社会。

5、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体现新育人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探索规律的开阔的地带。体现学生主体和教

育自由的人才培养新观念。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负责、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

6、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并实施了德育教育,注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提醒学生注意用电的安全、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评选“电学之星”----向学生赠送关于“神舟5号”和“航天人事迹”的杂志等等。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报效祖国!

四、教学建议。

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更应该成为教育科学的探究者和研究者。蓝维才老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学方法、育人理念的探究者和研究者。篇三: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

经典优秀物理评课稿《电源和电流》评课稿

更新时间:2011-03-05 好评度:1610 第二周是高二物理组研讨周,大家共同听了解鹏翔、李霞、王景军等老师的《电源和电流》一课。王校长参与了整个听课和评课过程。

陈红灵老师评课:

1、课程内容多,课时无法完成。

2、明确电源作用,用水位差类比,形象易理解,力争把电源理解透彻。在教学中可以用家庭中常见的水表类比。

谢鹏翔老师从初高中衔接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初中教材中有抽水机和电源的类比,水流和电流的对比。

李主任建议大家认真钻研课标,不要把问题讲难。赵京南提出物理课堂应当多引入生活当中的例子,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最后王校长作了总结:

1、重视初高中衔接,建议各位教师把初中教材学一遍,高中教学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并清醒认识到,哪些是自己的经验,哪些是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的新问题。

2、教学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

3、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经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学生体会到生活当中就有物理。

4、教材整合。教师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王校长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了教材的整合。)

5、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炼,逻辑性要强。篇四:初中物理评课要点

初中物理评课要点

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后,新的课程理念逐步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生活。教师们为了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课程实践能力,除了积极参加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参加听课和评课外,还自觉开展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和评课。听课和评课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特色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对于在新课程情境下如何评课,心中无数,依然停留在实施新课程以前的水平——浅层次的、传统意义上的评课上。那么,在新课程情景下,应该如何评课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好课的标准

要对一节课作出科学的、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评课者心中必须装有现实意义下的好课的标准。新课程情景下的所谓好课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1.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制定出体现本学科特色、体现对学生素质培养、符合学科教育逻辑的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新课程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时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主线明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使全体学生能快速掌握学科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与研究方法,在开发学生智力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收获,课堂教学效果好。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既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5.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的需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开展实验教学,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概念直观形象,课堂教学效率高。6.具有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二、评课的内容

评课的内容是由评课的目的决定的,有些听课活动属于专向研讨活动,如:某种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实用?某位教师的教学具有哪些特色?某种教学设备有无推广价值?某个教学难点的攻破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案例(教学录像)中某一片断的精彩之处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出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但是,如果要就一节完整的教学课进行分析、评价,一般说来,就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评课堂教学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处理。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都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挖掘教材中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所以,我们要看教学中教师在重视“科学性”和科学素养的同时,是否也能重视开发课程中的人文精神,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2.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达成。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它与以往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二个维度,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不被重视的,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特别重视这二个维度目标的达成。当然,在一节课的教学中,不一定能够全面体现三维目标,只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能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设置相关的目标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有的课时内容的教学能够体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有的课时内容的教学能够体现三维目标中的二维或者是一维。所以,我们要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具有着力体现三维目标的意识,教学目的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要看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3.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教师们也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双基”教学的经验。但是有一些做法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例如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知识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灌输,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和记忆。新课程提倡在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探索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所以,我们要看在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针对学科的课程特点实施教学。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设计的问题,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做到突出重点有技巧,攻克难点有方法。能否抓住关键,以简驾繁,所教的知识是否做到了准确度高、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训练。4.评师生之间的互动意识和互动程度。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倡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互相配合。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的亮点,教学中要积极尝试和大胆使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中要科学、巧妙地创设情境,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让学生自主地设计方案、搜集信息、科学探究、得到结论、进行评价。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要注意生成性资源的利用。所以,我们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无创新,能否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看学生学到多少,得到什么;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参与状态如何;看教师是否把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静思的空间与时间;看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看教师的职能是否真正发生了变化,是否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5.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基本功与以前我们常说的教学基本功是有一定区别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以外,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基本功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水平和敏锐的反应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科教学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教学中可以利用仪器、图片、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手段进行电化教学,利用电脑、电子仪器、投影仪、软件等进行多媒体教学,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媒体在教学中的双重功能,即:媒体除了作为教师的讲解的演示工具外,还具有作为学生认知工具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看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否振奋,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科学精炼、生动形象,板书是否规范合理,多媒体的使用是否科学、适时、适度,教师的知识是否丰富,能否较好地控制教学环节等。6.评作业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学生的课后作业是不可轻视的,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都离不开学生的课外作业。应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作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是有区别的,它不是狭义的书面作业,它包括了书面作业、课外阅读、课外制作、课后实验、社会调查、课外设计、科学探究等一系列学生活动,作业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书面练习题,完成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与家长或其他人员合作完成,也可以是独立完成。既然作业的形式是

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当地的资源,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所以,我们要看教师能否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课后书面作业或课后实验、实践等活动。看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是否适当等。

三、小结

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一线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对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促使教师从讲课者向教学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者转化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相信,随着听课和评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们的教学功夫将得到进一步锤炼,教师们的教学理论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一定会有更多的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新的课程改革也必将收到更好的效果。篇五: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

初中物理评课稿大全《压强》评课稿

在听了李老师《压强》一课后,笔者进行了以下分析。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1)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2)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高.(4)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1)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2)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

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可能变成验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5)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明显。如学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

第五篇:小学科学评课稿

总体评价

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的……

课堂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改理念,为使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提供了简约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

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想问题,指导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

面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假设、验证、整理、交流。教师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开门见山以实验为突破口引入本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就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水珠是从哪里来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下载科学评课稿经典[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评课稿经典[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科学《电磁铁》评课稿

    六年级科学《电磁铁》评课稿 六年级科学《电磁铁》评课稿一、教学设计的评价 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

    小学科学评课稿2

    听课体会 2月28日在财源小学参加了小学科学备课听课会,受益匪浅。 一、创设情境,以视频动画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以视频动画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很荣幸学习了四位领导老师奉献的精采纷呈的科学课。在这里, 对各位老师的赛课,我作肤浅的点......

    三年级科学《蚂蚁》评课稿

    三年级科学《蚂蚁》评课稿 三年级科学《蚂蚁》评课稿在我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节由陈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蚂蚁》。听完整堂课,我觉得耳目一新,......

    评课稿

    评课稿 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评课稿

    40分钟,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这是我听完陈老师执教《海伦•凯勒》一课后的感受。原因很简单:情境感染了我。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不屈不挠”这个词贯穿全文,将海伦的不......

    评课稿

    六年级上册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讲课人:郭学飞 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思潮起伏、可见一斑”词语。 2、正确、流利、有......

    评课稿

    《坐井观天》评课稿 镇康县边境完全小学 董开蕊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