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赵晓华张红霞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2.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3.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
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4.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5.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6.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的成因》。
(2)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第二篇:《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中学语文
赵晓华 张红霞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探究学习:茅盾在《读》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2.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学习:小说刻画阿q,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肖像描写来看,作者没有如巴尔扎克描写“高老头”那样细致、集中的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顺便加以简单的勾勒。(如阿q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描写。)行动描写也是这样,如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3.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4.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5.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探究学习:所谓独特的格调,就是采取多种语法、修辞手段和议论性语言的穿插,造成一种诙谐、讽刺的杂文色彩。从语法角度看,鲁迅常常喜欢采用“庄”词谐用、大词小用、戏弄性地创造新词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说到给小说作题目时,说:感到“万分的困难”,因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论”,典型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庄词”,用在这里就具有讽刺滑稽味了。在赵太爷眼中,连阿q姓赵也不配,还够得上正名吗?从修辞手法看,鲁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例如,阿q向吴妈的求爱,与小d相互抓辫子,反动派围捕阿q等处的描写语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画,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讽刺的力量。所谓议论性语言的穿插,就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不时插入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序》中关于阿q姓氏、籍贯的议论,第四章开始作者在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议论,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作者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6.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2)温故知新法:从《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参读书目:
(1)鲁迅《的成因》。
(2)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2)情节分析法。(3)评价人物法。(4)品味语言法。(5)技巧欣赏法。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研究方法:(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第三篇:《阿Q正传》教案
《阿Q正传》教学实录
(导入)鲁迅先生对文章创作曾经说过八个字“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选材要严”的问题。这部小说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对农民以及农村的影响。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革命了,未庄有什么变化?
(学生朗读课文——“革命”)
师:谁来说说,在当时甚至是历史上振聋发聩的辛亥革命,对未庄有什么影响? 学生1:我没有看到未庄有什么变化,因为它发生的时候,未庄的百姓还“睡得熟,都没有知道”。
学生2:人们对革命党的描绘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可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变,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明朝,足见未庄的落后。
师:辛亥革命来了,这场革命旨在推翻统治人们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将处于列强践踏下的中国民众解救出来,可是,革命的消息确实来未庄转移金银细软的举人老爷带来的,真是滑稽!足见辛亥革命的远离群众。这场革命中的受益民众之未庄百姓对革命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学生1:惊讶,因为居然连举人老爷这样的大人物都害怕了。
学生2:阿Q,这个在未庄连姓氏权都被剥夺了的人,没有地位,没有归属,一向+对革命深恶痛绝,可是现在居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对革命心驰神往起来了。
学生3:不安。
学生4:邹七嫂是不以为然的态度。
师:人们对于这场能够改变民众命运的革命所持的态度自然不是革命者们想看到的态度,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连阿Q都热切渴望呢!
生1:因为辛亥革命根本没有做足宣传,哪像我们当今颁布一条法令,制定一项国策,都进行透彻深入地思想工作,所谓的“洗脑”(群生笑),而辛亥革命这么大的事,农民作为受惠者却没有知情权,这自然是它的最大的弊端了,那么人们有这样的态度,也不足为奇了。
生2:是啊,阿Q的心中革命居然成了他报私仇的工具,这哪里受革命啊,简直动机不纯!
生3:在那时,一场革命在中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参与,否则就会流产,这是严重脱离群众。
师:不仅如此,连赵秀才和赵太爷对阿Q的态度也陡然好了起来让阿Q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荣光,这种无知和愚昧,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证明!可见,没有群众基础的革命是不会赢得胜利的。
师:革命了,人们对阿Q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生1:赵家对他前倨后恭。生2:可怜的眼光。
师: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赵家知道,革命就是革他们这帮人的命的;而不明真相的群众也担心阿Q要革自己的命,所以“恐惧”
师:阿Q心中的革命是什么?革命党什么样?他参加革命要做什么呢? 生1:革命在他心中就是造反的代名词。革命党都穿着白盔白甲,“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他参加革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师:能说说他的改变命运的人生计划吗?
生2:先是对未庄曾经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鸟男女进行报复,然后是去抢赵家的东西,然后是娶老婆。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阿Q的革命计划之后,会哑然失笑,革命是他一夜暴富的工具,革命还能解决他的家庭问题,除了物质匮乏之外,更深的还有精神的空虚,反映到情感世界的空虚,革命成了娶老婆的工具,而且,革命的对象并不是真正应该革掉命的人群,而是他的阶级弟兄,这种革命理想是非常可怕的,带有强盗式的不讲道理的意味。如果这也算革命的话,那么革命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是啊,革命的春风,竟然没有刮到未庄,革命的受惠者居然不了解革命的要义,而是痴心妄想,这正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原因!
师:阿Q是怎么实践革命的呢? 生:他选择到尼姑庵去革命。
师:为什么不去个那些欺负他的人的命呢? 生1:或许是被欺负惯了,形成了弱势心理吧!生2:或许是害怕吧!生3:想自己比尼姑强大,不容易“失手”。
师:呵呵,有道理啊!一个长期处于弱势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强势啊!那么,他革命的战果如何?
生1:他来晚了一步,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生2:他一向深恶而痛觉之的秀才和洋鬼子居然携手革命了,这是他始料不及的。师:这两个人素不相能,我们都知道,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项个人为什么相约革命呢?
当革命的风暴刮到未庄时,他们昔日的威风无影无踪,竟谦卑地称阿Q为“老Q”,又显出兔子似的肚怯和狐狸似的狡猾。而他们一旦了解到革命大势无可阻挡时,便改变手法,投机钻营。赵秀才成了未庄第一个“盘辫家”,相约假洋鬼子到静修庵革命,并且不惜花四块大洋买了一块“银桃子”成为革命党人。小说从一个侧面真实再现了辛亥革命中封建反动势力混迹革命内部,使革命夭折的历史。
师:他们革命的过程怎样?
生:砸了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打了尼姑,抢了宣德炉。师:整个一个打砸抢,看来,文化大革命时的打砸抢绝不是始作俑者,是有历史渊源的。
师:由此看来,辛亥革命是一场既不发动群众也不彻底的革命。革命到来的时候,一时间,泥沙俱下,革命队伍鱼龙混杂。一些革命投机分子,为了共同的利益,在革命风暴来临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并且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委曲求全,相约革命。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轻而易举地将革命引向变质,革命演变成了反革命!当革命的主力不理解革命的真谛,当被革命的对象占据革命主流位置时,革命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革命”通过选取精要的素材,惟妙惟肖地展现了辛亥革命到来时的社会众生图,为以后的革命提供了前车之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再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一支军队要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选材要严的典范,下节课我们要学习“不准革命”,我们将探究“开掘要深”的问题!
下课!
第四篇:阿Q正传教案
阿Q正传
教学目的:
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分析赏读第一二章
一.
概述小说内容。(略)
二.
阅读第一章。
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
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
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
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
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
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
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
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
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
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
三.
序
小说难以正名
主人公姓氏无从查考 主人公名字不详 主人公籍贯不清楚 戏作“正传” 似乎姓赵,称阿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权且叫“Q”
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地位低下
处境悲惨
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
四.
阅读第二章: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五.
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六.
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 见识高 真能做
光荣的癩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三课时
分析赏读第三四章
一.
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
阅读第三章:
1.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5.“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6.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7.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8.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
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王胡的碰墙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更轻松得意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
阅读第四章:
1.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2.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3.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4.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
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
5.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6.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
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
7.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
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
五.
调戏小尼姑 宗族的忧虑 女人假正经 舂米的无聊 笨拙的求爱 秀才的闷棒 屈辱的条约 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
六.
作业布置:
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
第四课时
分析赏读第五六章
一.
阅读第五章:
1.“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
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
2.“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
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
3.“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
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
4.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
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
5.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
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
6.“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8.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
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
9.“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
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
二.
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
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
三.
生计问题
古怪的人世 断绝生路 可恨的小D 龙虎斗
不争气的肚皮 静修庵偷萝卜
畏强凌弱无赖霸道
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
四.
阅读第六章:
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
2.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
①
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
②
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
③
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
④
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
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
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
3.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
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
4.“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些话说明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一个本已“睡着了”的人,当然不可能觉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
5.“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
提示:前面的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态度。
6.“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这刻画了其怎样的心态?
提示: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
7.“秀才听了‘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此句中的“庭训”“撤消”“驱逐”“提议”是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一方面刻画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像这样的词小说中还有不少,阅读时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体会。
提示:略,学生找寻。
8.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过程。
略,学生概括。
五.
板书小结第六章内容:
从中兴到末路
中兴的风光 末路的失意
酒店人的刮目相看 王胡的肃然起敬 妇女们的照顾生意 赵太爷的亲善巴结
得意忘形透底细 敬而远之失人心 斯亦不足畏也矣 落花流水春去也 人们愚昧无知
世态何其炎凉
六.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中关于阿Q的心理描写的精彩段落,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第五课时
分析赏读第七八章
一.阅读第七章:
1.“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绍兴光复这么庄严的事件,作者却用阿Q卖搭连给赵白眼这件事来作补充说明,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什么用意?
提示:一方面说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什么绍兴光复,而只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辛亥革命与人们的生活差得太远;表明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怀疑的,把绍兴光复与阿Q卖搭连这事联系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
2.“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此句怎样理解?
提示:这说明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几百年的过去。民众之愚昧落后不言自见。
3.阿Q 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提示:阿Q 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4.将阿Q宣布革命后,赵太爷的“老Q”和赵白眼的“阿Q哥”与先前的“混小子”对比,揣摩一下赵太爷等人的内心世界,说说此时的赵太爷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赵太爷?
提示:此时的赵太爷是一个惶恐狡诈卑怯的“弱势”土地主。
5.阿Q的“白日梦”表明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
6.老尼姑的“革过一革的”这五个字有何含义。
提示:表明当时“革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又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绎说“革过一革的”,这是对革命的绝大讽刺。所谓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抢罢了。
7.说说“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也相约去革命”这句话的讽刺意味。
提示:揭示两个反动人物“革命”行动的丑恶卑劣,意味深长。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势力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8.阿Q与赵秀才、假洋鬼子虽“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静修庵“革命”,这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他们的革命动机都是十分低下的,无非就是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一番,找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来革一革罢了。它让读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
二.革命
深恶痛绝 投降革命
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 金钱、权力、女人 革命静修庵 革命的失落 被抛弃
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三.阅读第八章:
1.“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表明什么?
提示: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
2.“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用的妙在哪里?
提示: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
3.未庄人对秀才挂“银桃子”“都惊服”,“惊服”一词有何含义?
提示: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
4.“我是性急的,„„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
提示: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个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
5.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
提示:减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 5 有着天然的隔膜,并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与他一起革命,那么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污辱。所以他决不准阿Q革命,决不同阿Q共一条战壕。
6.阿Q认为洋先生不准其革命,“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
提示: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的,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
7.赵家遭抢这两段话中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
提示: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
8.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你对这一情节怎样理解?
提示: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这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
四.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不准革命
盘辫风潮 挂银桃子 吹牛皮
决计投奔洋先生 领教“哭丧棒” 赵家遭抢 革命不成决计告状 不准别人盘辫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第六课时
分析赏读第九章并评论主旨
一.
阅读第九章:
1.赵家遭抢了,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
提示:“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2.捉拿阿Q竟然用那么多兵,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提示: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的本质。
3.“高明”一词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
提示:“高明”一般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说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
4.阿Q在“民国”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礼,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
5.阿Q“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
提示: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
6.小说中前后共有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
提示:大概有五六次,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写他的麻木不仁。作者忧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
7.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那么“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表明阿Q精神麻木不仁到了极点。
8.“狼”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
9.“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提示: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考妣,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
10.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的什么用意。
提示:给读者揭示一个十分悲观的现象:社会仍是如此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
二.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大团圆
快意与恐慌 糊涂被捕 仔细画押 豪迈丧命
至死不悟,愚昧麻木透顶 社会黑暗依旧 民众麻木依旧
三.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1.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
1、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
2、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3、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4、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
5、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
6、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
7、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
8、蛮横霸道又懦弱悲怯;9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
10、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说说这些性格的表现所在)
2.学生概括赵太爷父子、钱洋鬼子的性格特征。
略。
四.本文的三大艺术特色。
1.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2.采用白描手法。
3.杂文式的笔法。
(具体见教师用书)
五.讨论:现代阿Q和精神胜利法的发扬光大。
让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的“阿Q们”,检讨我们生活精神胜利法的翻版现象。
六.以“阿Q读高中”为题,写一篇阿Q新传,批评我们学生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第五篇:阿Q正传教案
《阿Q正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分析小说情节、结构,以及人物形象;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
2、正确理解阿Q,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认识国民的愚昧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培养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
二、时代背景 1)本文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署名巴人,载《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鲁迅自述:创作本篇“实不以滑稽或哀矜为目的”,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
2)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命运的描写,着重揭示了由于长期的屈辱地位和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而造成的精神胜利法这种不能正视现实的性格特征。作品把这种变态性格和心理,作为当时大多数国民具有的精神弱点加以暴露和批判,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小说用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在客观上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生活的环境 4)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四、分析故事情节: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序幕)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着重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开端)第四章“恋爱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发展)
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 ”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后对革命的极度失望;(高潮)第九章“大团圆”,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以后,阿Q惨遭杀害。(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
序/优胜纪略——阿Q是个什么样的形象?1、社会地位如何?是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行状无家无固定职业的奴隶 是一个地位卑微的被践踏者
2、与现实的社会地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他什么样的内心生活需求?自尊: A:自己看不起别人
对未庄人:全不在他眼睛里 “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没见城里的煎鱼 对城里人:鄙薄他们可笑。“条凳”“葱丝”B:不准别人看不起自己
讳人说自己的癞疮疤。
3、他是用了什么样的方式保持了内心的平衡?骂。――口讷者 打。――气力小者
吃亏的时候多――怒目而视。没有办法――说“你还不配”。
被人揪打――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说“我是虫豸”想“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你算是什么东西呢”钱被抢 ——打自己,如同打了别人。心满意足的得胜走了,睡着了。
4、这种方式有什么特征?它是一种自欺自贱自残的方式,屡屡遭受失败的他却从未“失败”过。现实处境糟糕却要各种荒唐的理由轻视任何人。这种自尊就是虚妄的妄自尊大。所谓的优胜,只是内心的优胜,却是实际上的失败和屈辱。这种可怜而又可笑的化解尖锐冲突的方式鲁迅称之为“精神胜利法”。
5、介绍林兴宅的观点,放手让学生到全文中找依据:
20世纪80年代,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阿Q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质朴愚昧——靠出卖劳动力聊以度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竟与王胡比赛捉虱子,还狠命的咬。
圆滑无赖——他偷静修庵的萝卜,被老尼姑发现后,竟死皮赖脸不承认。自尊自大——他既鄙薄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
自轻自贱——他为了获得一个“第一”,便自轻自贱,承认自己是“虫豸”。率真任性——他迫于生计,被迫偷窃,但回庄后毫不掩饰,坦白得可爱。正统卫道——他的思想处处和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
敏感禁忌——他对自己的弱点神经过敏,头上的癞疮疤成了他的禁区。麻木健忘——他竟找假洋鬼子要求参加革命;对他的一切欺侮,却能很快的忘却,以获得“精神胜利”。
畏强 欺弱——他估量对手,口讷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
懦弱卑怯——他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 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被抓进公堂时,便自然跪下;他被人打了,不敢反抗,反说是“儿子打老子”。狭隘保守——凡是不符合未庄老例的,都认为是错的。
盲目趋时——革命党进城,他又将辫子盘在头上,以示“革命”。
憎恶权势——他憎恶赵太爷、钱太爷之流,但始终没有找到报复的机会。趋炎附势———他很想去攀附赵太爷以抬高自己;更想投靠假洋鬼子参加“革命”。
不满现状——他总是受人欺辱,常感慨“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 子打老子……”安于现状——任凭赵太爷们怎样算计 和迫害,他都能随遇而安;即使到杀头前,也常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要游街示众,有时也未免要杀头。”…
6、分析精神胜利法:…寻找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
由此可见,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现象,它在缺乏取得实际胜利的物质力量的人身上,特别是在社会地位卑微而又不觉悟的人身上尤为显著。偶一为之,并不可怕;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忘却了实际的战斗,甚至构成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本质属性,则只能驱人走向毁灭之途。
六、小说的典型环境:1)自然环境:
只有一条乌篷船与外界相连,交通不便、偏僻。2)社会环境:
国民愚昧,社会黑暗。阿Q、小D、王胡之类:
饱受欺凌而又互相争斗。满脑子忠君思想,男尊女卑思想,愚昧麻木。邹七嫂、吴妈等: 满脑子封建节烈思想。赵太爷、地保、假洋鬼子: 互相勾结、欺压百姓、作威作福,贪婪成性。看客:
九分得意地笑,为示众喝彩。小结:这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交通不便,人们很少进城。代表传统封建势力的“土地主”赵太爷和“洋地主”假洋鬼子等人统治着一切。贫苦农民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人格上受侮辱。面对这不平的现实,不少人都习以为常,在屈辱中求生存,这便是未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典型的概括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点,是阿Q性格和悲剧产生的土壤。
七、学生讨论:
1)谈谈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你是怎么看待这种“阿Q精神”的? 2)试和陈奂生形象做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