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文明礼仪

时间:2019-05-15 04:2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文明礼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文明礼仪》。

第一篇:弟子规,文明礼仪

篇一:学习弟子规_文明伴我行

学习弟子规,文明伴我行

东关 胡小卫

学校贯彻《弟子规》几年来,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文化,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学做文明人,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礼仪之邦,以文明古国著称,重文明、讲礼仪,这不仅是一个人心灵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因此,国家把创建文明社会当做了我们整个民族的事情。学校把贯彻《弟子规》当作德育工作重要内容来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一是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二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三是尊重别人,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粗鲁,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菁菁校园,一花一木,靠我们全体共同呵护,才有其春意常在;苦读不辍,优良学风,靠我们孜孜追求,才有其硕果累累;,孝敬父母,民族美德,靠我们言行相随,才使其蔚然成风。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我们不断探索,求知。因此,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做文明小公民,还我们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从现在起,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应该坚决摈弃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重新组织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开展“星级评比”活动,开展对自己认为不文明的言行进行查摆活动。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文明行为永伴我行。进而让我们共同做到:

一、专心学习,在教室里杜绝大声喧哗、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二、讲究诚信,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考试,将考试舞弊行为驱逐出校园外。

三、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

四、科学上网,杜绝痴迷网络,合理利用时间,争做网络道德模范、文明使者、安全

卫士。

五、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六、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证上课纪律。

七、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

八、遵守公共规则,代步工具按要求摆放,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良好的习惯,收获人生一世的精彩!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规范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言行上。共建安全文明校园,展示当代我们小学生的风采。

篇二:段绍敏用《弟子规》进行文明礼仪教育1 用《弟子规》进行寄宿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龙胜镇小学 段绍敏

龙胜镇小学位于广西桂林北部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城西端,是一所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占学校总人数60%。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再加上城市经济发展的加速,许多家长外出打工,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增多。因此,我校生源极为复杂,60%来自边远农村,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三分之二是进城务工民工的子女。为了让在校寄宿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校结合课题和学校发展规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弟子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使寄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住得好。

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身居礼仪之邦,应待人以礼。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文明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文明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使之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有些家长也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就懂得礼仪了,这也是误解。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可能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难了。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培养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的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不少人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文明礼仪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落实到行动上。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启蒙教材《弟子规》进行有机结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弟子规》营造环境。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的话说的是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对人的深远影响问题。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现校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对人的发展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校时间均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生占80%的学校,学生一星期回家一次,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多于家里,因此,我们运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的优势,把教室、走廊、宿舍、食堂、宣传栏等都分别挂上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忠、孝、仁、智、礼、义、信”的宣传标语,把《弟子规》的内容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时刻提醒学生要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二、运用《弟子规》渗透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我们平时利用《弟子规》,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是关于儿童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它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智、礼、义、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典故讲述清楚。这部书中包含了孩子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它教育孩子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如何做事、读书,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等。在我们班推行经典诵读《弟子规》以后,我发现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还能自觉

的按照其中的要求去做,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借助《弟子规》,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一)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礼仪教育中不容忽视。为培养小学生文明的生活礼仪,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养成入手,引导小学生从主动问候、讲究卫生、整理衣着、清理宿舍、打扫食堂等细小环节做起。我们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将读句与学生生活场景中的具体事情结合起来,在运用中自己逐渐理解,如早上起来到教室时询问是否洗脸漱口,然后赞扬他们都记住了“晨必盥,兼漱口”;如餐桌礼仪,“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教育学生吃饭时要专心,不掉饭粒,不挑食;下课时,上下楼梯靠右行时,教育孩子要“宽转弯,勿触棱”;学生犯错时,用“德有伤,贻亲羞”来教育孩子要养成好品性;用“朝起早,夜眠迟”教学生睡眠礼仪,引导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用“冠必正,纽必结。”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着等,我们不断督促并使之内化为小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结合主题活动“礼仪在我心中”的教育活动,从实践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对学生加强礼仪教育。

(二)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也是我们对小学生从小培养的内容之一。通过遵守集体规范如:到校、离开学校或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路遇长,疾趋揖。”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别人,“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长无言,退恭立。”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活动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如:得到伙伴的帮助会说谢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刚开学时,班级经常出现丢东西的现象,自从学习了《弟子规》,让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偷东西的行为在不知

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学习了“兄道友,弟道恭。”孩子们互敬互爱,争吵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学习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孩子们就知道,我们进出及活动时为什么不要挤,为什么要学会等待。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经典诵读中陶冶了道德情操,培养了高尚品格,开阔了孩子的心胸,端正了孩子的品行。

(三)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现在很多的孩子在家里被宠坏了,好象父母的任何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不懂得关心、体谅父母的辛苦。我们在《弟子规》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从行动上爱自己的父母,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学会并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有些家长反映孩子们听话了,懂事了。读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后,学生们在家听话多了。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身体不舒服,会主动帮父母端水、拿药,有的孩子看到父母下班回家,会帮父母做家务,送一杯热茶,虽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孩子的父母。

在运用《弟子规》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把经典故事融入其中,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知道:孔融让梨;岳飞问路;“程门立雪”更是尊敬师长的典范。因此,我每天都坚持给学生讲德育故事,这些故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给了学生极大的人生启迪,孩子们特别喜欢听,而且每次都听得十分专注。

用《弟子规》可以很好地促进文明礼仪教育,这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

篇三: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弟子规》

优秀传统文化 文明礼仪知识学习

教 案

渑池县城区客运管理所

二○一一年

第子规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

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在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夫子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

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冬则温 事虽小 亲所好 亲爱我 谏不入

丧三年

出 则 悌

兄道友 或饮食 称尊长 骑下马 尊长前

事诸父

谨 朝起早 冠必正 衣贵洁 年方少 勿践阈 执虚器 斗闹场 人问谁

借人物

凡出言 应勿缓夏则凊勿擅为力为具孝何难悦复谏常悲咽弟道恭或坐走勿呼名乘下车声要低如事父夜眠迟纽必结不贵华勿饮酒勿跛倚如执盈绝勿近对以名及时还信为先父母命晨则省苟擅为亲所恶亲恶我号泣随居处变兄弟睦长者先对尊长过犹待低不闻事诸兄老易至袜与履上循分饮酒醉勿箕踞入虚室邪僻事吾与我后有急诈与妄行勿懒 父母教昏则定 出必告子道亏 物虽小谨为去 身有伤孝方贤 亲有过挞无怨 亲有疾酒肉绝 丧尽礼孝在中 财物轻幼者后 长呼人勿见能 路遇长百步余 长者立却非宜 进必趋如事兄

惜此时 晨必盥俱紧切 置冠服下称家 对饮食最为丑 步从容勿摇髀 缓揭帘如有人 事勿忙绝勿问 将入门不分明 用人物借不难 奚可焉 话说多须敬听反必面勿私藏贻亲忧谏使更药先尝祭尽诚怨何生即代叫疾趋揖幼勿坐退必迟兼漱口有定位勿拣择立端正勿有声忙多错问孰存须明求不如少父母责居有常苟私藏德有伤怡吾色昼夜侍事死者言语忍人不在长无言长者坐问起对便溺回勿乱顿食适可揖深圆宽转弯勿畏难将上堂倘不问惟其是须顺承 业无变 亲心伤 贻亲羞 柔吾声 不离床 如事生

忿自泯

己即到 退恭立 命乃坐 视勿移 辄净手 致污秽 勿过则 拜恭敬 勿触棱 勿轻略 声必扬 即为偷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彼说长 见人恶 若衣服 闻誉恐 过能改

勿轻诺 此说短 即内省 若饮食 闻过欣 归于无

苟轻诺 不关己 有则改 不如人 直谅士 倘掩饰

进退错 凡道字 莫闲管 见人善 无加警 唯德学 勿生戚 闻过怒 渐相亲 无心非 增一辜

重且舒 即思齐 唯才艺 闻誉乐 名为错

勿急疾 纵去远 不如人 损友来 有心非

勿模糊

以渐跻 当自砺 益友却 名为恶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 篇四: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

所谓国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这既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形态,也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发轫,更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所谓经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因此,国学经典,就是中华文明最好、最有价值的书籍,就是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阅读的书籍。

国学经典的主题是丰富的,既有关于国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议论,又有山水清游、亲友往来和个人情绪的隽言妙语。无论哪一类主题,实质都是关于真、善、美的追问,关于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思考,关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价值标准和道德修身的阐述。经典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形式是哲学、历史和文学作品。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所有历史都是关于人的活动的记载,一切文学都是人学。阅读经典,就是学哲学、看历史、欣赏文学作品。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踪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总之,品读国学经典,益处颇多,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篇

第一章 不学礼 无以立

一、礼仪辨(一)诚

诚,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不诚无物。礼是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形式。失去了真诚的礼,就是徒具形式、毫无意义的虚礼。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同仁堂的堂训:同修仁德,亲和敬业;共献仁术,济世养生。求珍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讲堂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力。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西汉刘向著《新序·杂事卷七》。

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礼记·表记》

(二)敬

礼者,敬而已矣。——《孝经》

敬是仁爱的表现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三)表达敬意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尊老、敬长、尊师,自谦。在朝序爵,在野序齿。方式:敬语、容貌、服饰、进退、揖让,先后。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礼记·曲礼上》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

诚敬之心若立于内,则必然会通过一定的形体动作形于外,令对方真切的感受到。表达诚敬的形体动作很多,其中鞠躬就是中国人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五)学有本末,力行为先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弟子规》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后是约束言行,谨言慎行,为人诚信。

二、诗礼传家、忠厚继世

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大戴礼记·保傅》

天子无恩于父母,不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制狱,五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从太师之言,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

——追溯礼仪的源起

世界各国礼仪并不相同,道路也不尽相同,各民族之间的礼俗也不尽相同,仅以中原地区汉族通行的作为主流去审视

源起

●祭祀说

1、训诂学角度:从字体分析,得出 结论,礼仪起源于祭祀。敬神 敬人

2、史书记载:《礼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也。”

3、考古发现:2-3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的墓葬,形式基本都是一致的,而且很多迹象表明,人们相信巫术可以救人。

●饮食男女说

1、饮食:认为饮食的习惯和规矩是礼仪的本源。(立论不稳)

2、男女:男女有别,也就是婚姻制度,儒家提倡礼从家庭开始,然后才扩大到社会。

男女结合 夫妻关系 家庭

传宗接代 处理各种关系

3、饮食男女:前两者的综合

●欲望与环境矛盾说

1、饮食之争

2、婚姻之争

总之:欲求不断增长的矛盾,需要一种规则来解决,这就是礼仪 ●多元起源及其他

1、天神生礼说;

2、天经地义说;

3、生于理说

4、礼从民俗说

第三章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漫话古代五礼

关于礼仪的分类,历来说法甚多。有五礼、六礼、九礼等说法,我们以《礼记.王制》中的六礼为依据

一、以吉礼敬鬼神 ? 吉礼:祭祀之礼,向鬼神祈求,希望鬼神保佑人们吉祥安康、诸事如意。

1、祭天神:风雨雷电、日月星辰;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内容

通过强化训练与检查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消除现行德育与学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体师生掌握各种礼仪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礼仪意识,培养优秀的礼仪品质,促使全体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的学习生命乐园。

1.培养礼仪意识:使学生知道礼仪对于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才是一个道德高尚、文明的人。

2.培养礼仪情感:激发学生对礼仪的认同感,知道一个遵守礼仪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感受到礼仪的乐趣,自觉地实践礼仪。

3.培养礼仪技能: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礼仪规范,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通过反复的实践,成为知礼、守礼、行礼的人。

4.培养礼仪品质:通过反复、长期的礼仪行为训练,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在交往实践中自如地表现出得体的礼仪品质。

三、具体实施及做法

1.制定活动方案,并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德育活动的启动仪式(第四周周二)。

你参照后面别人的做法制定一个简单主持稿。(在最后面)

2.开展 “文明礼仪月”检查评比,制定检查表,各班先自检,学校在第四、五周各抽检一次。

3.于第 周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队活动。

以“文明礼仪”的标准为主要内容,以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一步的查漏补缺;学习“小学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

4.组织学生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

6、组织学生出刊好一次“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手抄报和黑板报。活动内容开还有什么要填补的,你再填补一下

附:(用于班队课时学习,一班一份)

1.见面礼仪:

(1)遇见校领导、老师主动敬礼打招呼“您好”或“老师好”;碰到学校员工、遇到同学打招呼“您好”或点头微笑。(2)碰到外校老师来学校主动欢迎:“老师好。”(3)遇见其他客人、家长来校时主动欢迎:“您好。” 2.上课礼仪:

(1)课前两分钟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2)去专用教室上课,课前两分钟出教室排队,等候老师到来,做到“静、齐、快”;走队列时要“快、轻、直”,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3)在给老师行上课、下课行礼时,立正站直注视老师,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课后能够及时整理自己的抽屉,使之保持干净、整洁。

(4)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读姿,学会做笔记。(5)上课迟到在教室门口立正,进门前喊报告,方可入内。

3.课间礼仪:

(1)讲文明话、普通话;不讲土话、脏话。

(2)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逐、奔跑、推搡和打闹等。(3)文明轻声交谈,不尖叫、怪叫、大声嚷嚷。(4)讲究清洁卫生,不乱吐痰、乱扔杂物、随地滚。(5)认真做好该做的事,不随心所欲、我行我素。(6)开展文明安全的课间活动,不做不安全的游戏。

4.交往礼仪:

(1)老师或家长讲话时不插嘴,不在旁边吵闹,学会尊重他人。

(2)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在接受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时,虚心倾听,并说“谢谢!”

(3)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如需找老师,进门前喊报告,得到允许才可入内,并随手关门。

(4)同学之间交往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打人,不随便对人发脾气,要谈论健康、有趣、有意义的话题。

(5)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

5.集队集会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行,行进路上不讲话,动作整齐规范。

(2)有参加活动观看演出时,不故意起哄、插嘴、嬉笑不休,争当文明观众,并热情地为演出节目鼓掌。

(3)周一升旗时庄严肃穆,脱帽行队礼,旗手执旗要规范。高唱国歌,服从队列统一指挥。听领导、同学讲话时保持安静,讲话结束后热烈鼓掌致谢。

6.家庭生活礼仪:

(1)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2)做客待客、与邻居和睦相处礼仪等。

7、综合礼仪:

(1)安全第一: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安全的游戏不玩;不安全的事情不做。(2)在学校就餐,排队领取食物,珍惜粮食,轻嚼慢咽,不挑食物,不说废话。

(3)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护自己,并会拨打相关的求救电话:火灾报警119;急救报警120;公安报警110等。

(4)进出校门礼让同学,遵守学校上学放学规定,不争不抢,并按学校要求统一穿好校服,佩戴小黄帽和红领巾。

(5)爱护图书,开放式书廊上的图书,读后按要求摆放,保护图书的整洁;遵守学校阅览室的借书规则,一旦损坏丢失主动赔偿。

(6)爱护国家财产,随手关灯、关水,不损坏公物,不爬树,不折花,不踩草坪。

第二篇:《习弟子规,明文明礼仪》教案

习弟子规,明文明礼仪

活动目标

1.了解《弟子规》的内容。

2.学习《谨》《信》,明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行走之礼。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一、学习《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三篇:弟子规

《弟子规》串词

上场:女童:在我还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背《弟子规》,大家都背的可好啦,可是,我不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踏进小学的校门,老师还是让我们背《弟子规》,真不明白,这首儿歌为什么那么长,为什么我们总要翻来覆去的背诵它。

(拍手齐诵读)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女童: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啊?

老师:小朋友,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尊重师长,为人要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要有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这些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的话,再来学习知识。

女童:老师,古代的圣人告诉我们从小要学知识和学做人,学做人更重要吗?

老师:是呀,社会最需要的人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先有德而后有才,德高方能才高。先学会了做人,之后才能做好事啊。

(拍手齐诵)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老师上场: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女童:哦,老师我明白了,《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爱父母,这样才是好孩子,对吗?

老师:是的,孩子,多一份孝心,我们的家就多一份保障,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是我们的家更温暖。

拍手合诵: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老师出场: 和同学们交往时要平等友爱,要尊敬长辈,要时常亲近有爱心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是非做不可的事。

女童:老师,我知道了,弟子规告诉我们,弟弟比哥哥小,哥哥应该处处让着弟弟。哥哥有责任照顾弟弟。而哥哥比弟弟年长,弟弟也要尊敬哥哥,我记得孔融,他把大梨让给哥哥们,我们也要学习孔融,尊敬兄长。

老师: 孩子们,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的教诲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落实到大家的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遵行弟子规,可以使你们成为好孩子,好学生,好朋友;可以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我们的美加会更和谐。

退场: 边诵读弟子规(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边退场!

第四篇:弟子规

dì zǐ gui 弟 子 规 zǒng xù 【总 叙】

dì zǐ guÿ shâng rã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 子 规 圣 人 训 首 孝 悌 次 谨 信

fàn ài zhîng ér qÿn rãn yǒu yú lì zã xuã wãn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 rù zã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 母 呼 应 勿 缓 父 母 命 行 勿 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ÿng f

ù

m

ǔ

zã xū shun chãng 父 母 教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须 顺 承 dōng zã wýn xià zã qìng chãn zã xǐng hūn zã dìng 冬 则 温 夏 则 凊 晨 则 省 昏 则 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â wú biàn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业 无 变

shì suÿ xiǎo wù shàn wãi gǒu shàn wãi zǐ dào kuÿ 事 虽 小 勿 擅 为 苟 擅 为 子 道 亏

wù suÿ xiǎo wù sÿ cáng gǒu sÿ cáng qÿn xÿn shûng 物 虽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亲 心 伤

qÿn suǒ hào lì wâi jù qÿn suǒ wù jǐn wâi qù 亲 所 好 力 为 具 亲 所 恶 谨 为 去

shýn yǒu shûng yí qÿn yōu dã yǒu shûng yí qÿn xiū 身 有 伤 贻 亲 忧 德 有 伤 贻 亲 羞 qÿn ài wǒ xiào hã nán qÿn zýn gw

ǒ

xi

à

o f

û

ng xi

án 亲 爱 我 孝 何 难 亲 憎 我 孝 方 贤

qÿn yǒu guî jiàn shǐ gýng yí wú sâ rïu wú shýng 亲 有 过 谏 使 更 怡 吾 色 柔 吾 声 jiàn bú rù yuâ fù jiàn hà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谏 不 入 悦 复 谏 号 泣 随 挞 无 怨

qÿn yǒu jí yào xiûn cháng zhîu yâ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 有 疾 药 先 尝 昼 夜 侍 不 离 床

sûng sûn nián cháng býi yâ jū chù biàn jiǔ rîu juã 丧 三 年 常 悲 咽 居 处 变 酒 肉 绝

sûng jìn lǐ jì jìn chãng shì sǐ zhþ rú shì shýng 丧 尽 礼 祭 尽 诚 事 死 者 如 事 生

chū zã tì 【出 则 弟】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 道 友 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

cái wù qÿng yuàn hã shýng yán yǔ rþn fân zì mǐn 财 物 轻 怨 何 生 言 语 忍 忿 自 泯

huî yǐn shí huî zuî zǒu zhǎng zhþ xiûn yîu zhþ hîu 或 饮 食 或 坐 走 长 者 先 幼 者 后 zhǎng hū rãn jí dài jiào rãn bù zài jǐ jí dào 长 呼 人 即 代 叫 人 不 在 已 即 到

chý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ãng 称 尊 长 勿 呼 名 对 尊 长 勿 见 能

lù yù zhǎng jí qū yÿ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路 遇 长 疾 趋 揖 长 无 言 退 恭 立 qí xià mǎ chãng xià jū guî yïu dài bǎi bù yú 骑 下 马 乘 下 车 过 犹 待 百 步 余

zhǎng zhþ lì yîu wù zuî zhǎng zhþ zuî mìng nǎi zuî 长 者 立 幼 勿 坐 长 者 坐 命 乃 坐

zūn zhǎng qián shýng yào dÿ dÿ bù wãn quâ fýi yí 尊 长 前 声 要 低 低 不 闻 却 非 宜 jìn bì qū tuì bì chí wân qǐ duì shì wù yí 进 必 趋 退 必 迟 问 起 对 视 勿 移

shì zhū fù rú shì fù shì zhū xiōng rú shì xiōng 事 诸 父 如 事 父 事 诸 兄 如 事 兄

jǐn 【谨】

zhûo qǐ zǎo yâ mián chí lǎo yì zhì xÿ cǐ shí 朝 起 早 夜 眠 迟 老 易 至 惜 此 时

chãn bì guàn jiû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ã jìng shǒu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辄 净 手

guûn bì zhâng niǔ bì jiã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â 冠 必 正 纽 必 结 袜 与 履 俱 紧 切

zhì guûn fú yǒu ding wâ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乱 顿 致 污 秽

yÿ guì jiã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ân xià chân jiû

衣 贵 洁 不 贵 华 上 循 分 下 称 家

duì yǐn shí wù jiǎn zã shí shì kþ wù guî zã 对 饮 食 勿 拣 择 食 适 可 勿 过 则

nián fûng shào wù yǐn jiǔ yǐn jiǔ zuì zuì wãi chǒu 年 方 少 勿 饮 酒 饮 酒 醉 最 为 丑

bù cōng rïng lì duün zhâng yÿ shýn yuán bài gōng jìng 步 从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圆 拜 恭 敬

wù jiàn yù wù bǒ yǐ wù jÿ jù wù yáo bì 勿 践 阈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摇 髀

huǎn jiý lián wù yǒu shýng kuûn zhuǎn wûn wù chù lãng 缓 揭 帘 勿 有 声 宽 转 弯 勿 触 棱 zhí xū qì rú zhí yíng rù xū shì rú yǒu rãn 执 虚 器 如 执 盈 入 虚 室 如 有 人

shì wù máng máng duō cuî wù wâi nán wù qÿng lûâ 事 勿 忙 忙 多 错 勿 畏 难 勿 轻 略

dîu nào chǎng juã wù jìn xiã pì shì juã wù wân 斗 闹 场 绝 勿近邪 僻 事 绝 勿 问

jiüng rù mãn wân shú cún jiüng shàng táng shýng bì yáng 将 入 门 问 孰 存 将 上 堂 声 必 扬

rãn wân shuí duì yǐ míng wú yǔ wǒ bù fýn míng 人 问 谁 对 以 名 吾 与 我 不 分 明

yîng rãn wù xū míng qiú tǎng bù wân jí wãi tōu 用 人 物 须 明 求 倘 不 问 即 为 偷

jiâ rãn wù jí shí huán hîu yǒu jí jiâ bù nán 借 人 物 及 时 还 后 有 急 借 不 难 xìn 【信】

fán chū yán xìn wãi xiûn zhà yǔ wàng xÿ kþ yûn 凡 出 言 信 为 先 诈 与 妄 奚 可 焉 huà shuō duō bù rú shǎo wãi qí shì wù nìng qiǎo 话 说 多 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

jiûn qiǎo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g qì qiâ jiâ zhÿ 奸 巧 语 秽 污 词 市 井 气 切 戒 之

jiàn wâi zhýn wù qÿng yán zhÿ wâi dì wù qÿng chuán 见 未 真 勿 轻 言 知 未 的 勿 轻 传

shì fýi yí wù qÿng nuî gǒu qÿng nuî jìn tuì cuî 事 非 宜 勿 轻 诺 苟 轻 诺 进 退 错 fán dào zì zhîng qiþ shū wù jí jí wù mï hū 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

bǐ shuō cháng cǐ shuō duǎn bù guûn jǐ mî xián guǎn 彼 说 长 此 说 短 不 关 己 莫 闲 管 jiàn rãn shàn jí sÿ qí zîng qù yuǎn yǐ jiàn jÿ 见 人 善 即 思 齐 纵 去 远 以 渐 跻 jiàn rãn â jí nâi xǐng yǒu zã gǎi wú jiû jǐng 见 人 恶 即 内 省 有 则 改 无 加 警 wãi dã xuã wãi cái yì bù rú rãn düng zì lì 唯 德 学 唯 才 艺 不 如 人 当 自 砺 ruî yÿ fú ruî yǐn shí bù rú rãn wù shýng qÿ 若 衣 服 若 饮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

wãn guî nù wãn yù lâ sǔn yǒu lái yì yǒu quâ

闻 过 怒 闻 誉 乐 损 友 来 益 友 却 wãn yù kǒng wãn guî xÿn zhí liàng shì jiàn xiûng qÿn 闻 誉 恐 闻 过 欣 直 谅 士 渐 相 亲

wú xÿn fýi míng wãi cuî yǒu xÿn fýi míng wãi â 无 心 非 名 为 错 有 心 非 名 为 恶

guî nãng gǎi guÿ yú wú tǎng yǎn shì zýng yì gū 过 能 改 归 于 无 倘 掩 饰 增 一 辜 fàn ài zhîng 【泛 爱 众】

fán shì rãn jiý xū ài tiün tong fù dì tong zài 凡 是 人 皆 须 爱 天 同 覆 地 同 载

xìng gûo zhþ míng zì gûo rãn suǒ zhîng fýi mào gûo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cái dà zhþ wàng zì dà rãn suǒ fú fýi yán dà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yǐ yǒu nãng wù zì sÿ rãn suǒ nãng wù qÿng zÿ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轻 訾

wù chǎn fù wù jiûo pín wù yàn gù wù xǐ xÿn 勿 谄 富 勿 骄 贫 勿 厌 故 勿 喜 新

rãn bù xián wù shì jiǎo rãn bù ûn wù huà rǎo 人 不 闲 勿 事 搅 人 不 安 勿 话 扰

rãn yǒu duǎn qiâ mî jiý rãn yǒu sÿ qiâ mî shuō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说 dào rãn shàn jí shì shàn rãn zhÿ zhÿ yù sÿ miǎn 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yang rãn â jì shì â jí zhÿ shân huî qiþ zuî 扬 人 恶 即 是 恶 疾 之 甚 祸 且 作

shàn xiûng quàn dã jiý jiàn guî bù guÿ dào liǎng kuÿ 善 相 劝 德 皆 建 过 不 规 道 两 亏

fán qǔ yǔ guì fýn xiǎo yǔ yí duō qǔ yí shǎo 凡 取 与 贵 分 晓 与 宜 多 取 宜 少

jiûng jiû rãn xiûn wân jǐ jǐ bú yù jí sù yǐ 将 加 人 先 问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ēn yù bào yuàn yù wàng bào yuàn duǎn bào ýn cháng 恩 欲 报 怨 欲 忘 抱 怨 短 报 恩 长 dài bì pú shýn guì duün suÿ guì duün cí ãr kuün 待 婢 仆 身 贵 端 虽 贵 端 慈 而 宽 shì fú rãn xÿn bù rán lǐ fú rãn fûng wú yán 势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无 言 qÿn rãn 【亲 仁】

tong shì rãn lâi bù qí liú sú zhîng rãn zhþ xÿ 同 是 人 类 不 齐 流 俗 众 仁 者 希

guǒ rãn zhþ rãn duō wâi yán bú huì sâ bú mâi 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讳 色 不 媚

nãng qÿn rãn wú xiàn hǎo dã rì jìn guî rì shǎo 能 亲 仁 无 限 好 德 日 进 过 日 少 bù qÿn rãn wú xiàn hài xiǎo rãn j

ì

n b

ǎ

i sh

ì

hu

ài 不 亲 仁 无 限 害 小 人 进 百 事 坏 yú lì xuã wãn 【 余 力 学 文】

bú lì xíng dàn xuã wãn zhǎng fú huá chãng hã rãn 不 力 行 但 学 文 长 浮 华 成 何 人

dàn lì xíng bù xuã wãn rân jǐ jiàn mâi lǐ zhýn 但 力 行 不 学 文 任 己 见 昧 理 真 dú shū fǎ yǒu sûn dào xÿn yǎ

n k

ǒ

u x

ì

n jiý y

ào 读 书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fûng dú cǐ wù mù bǐ cǐ wâi zhōng bǐ wù qǐ 方 读 此 勿 慕 彼 此 未 终 彼 勿 起

kuûn wãi xiàn jǐn yîng gōng gōng fū dào zhì sâ tōng 宽 为 限 紧 用 功 工 夫 到 滞 塞 通 xÿn yǒu yí suí zhá jì jiù rãn wân qiú quâ yì 心 有 疑 随 札 记 就 人 问 求 确 义

fang shì qÿng qiáng bì jìng jÿ àn jiã bǐ yàn zhâng 房 室 清 墙 壁 净 几 案 洁 笔 砚 正

mî mï piûn xÿn bù duûn zì bú jìng xÿn xiûn bìng 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 liâ diǎn jí yǒu ding chù dú kàn bì huán yuán chù 列 典 籍 有 定 处 读 看 毕 还 原 处

suÿ yǒu jí juàn shù qí yǒu quý huài jiù bǔ zhÿ 虽 有 急 卷 束 齐 有 缺 坏 就 补 之

fýi shâng shū bǐng wù shì bì cōng míng huài xÿn zhì 非 圣 书 屏 勿 视 敝 聪 明 坏 心 志 wù zì bào wù zì qì shâng y

ǔ

xi

á

n kþ x

ú

n zhì 勿 自 暴 勿 自 弃 圣 与 贤 可 驯 致

第五篇:弟子规

弟子规原文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不如少 惟其是 奸巧语 秽污询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勿轻诺 苟轻诺 凡道宇彼说长 此说短 印思齐 纵去远 见人恶 印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威 闻过芯 闻誉乐益友却 渐相亲 无心非 有心非 过能改 归于元 泛乏众 凡是人行高老 非貌高 才大老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勿自私 人所能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切其说 人知之 印是恶 疾之芒 祸且作 警相劝 过不规 与立多 将加人 己不欲 印速三 怨欲忘 报怨短 报宓长 待婢仆 慈而竞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 粪不齐 流俗众 仁老希 果仁老 人多長 言不讳 能亲仁无隈好 不亲仁 小人进 百事坏 佘力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读书法有三到 佶皆妥 方读此 勿茅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工夫到 心有疑默人问 心不端 有定处 读看毕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屏勿杌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摹 勿自弃 圣与贤

下载弟子规,文明礼仪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文明礼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 dìzǐguī shèngrénxùn shǒuxiàotì cìjǐnxìn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fànàizhòng érqīnrén yǒuyúlì zéxuéwén 泛爱众 而......

    弟子规

    弟子规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弟子规

    《弟子规 》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注释】 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

    弟子规

    入则孝: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2.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故事】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孔子有个高徒,叫曾(shēn)参。有一天,曾参帮助父亲在瓜田锄草,干活时,一不留......

    弟子规

    弟子规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弟子规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

    弟子规

    《弟子规》(一) 主备人: 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 :《弟子规》从“惟德学”到“渐相亲” 教学理念: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丰富文化积淀,锤炼意志,陶冶情操。 教......

    弟子规

    学习“四大教育”心得体会 赵涛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