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新生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活动名称: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第N届羽毛球校园赛 活动目的:
为响应大学生校运会的号召,为学院发掘羽毛球人才。同时也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顽强奋斗、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并推动我院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特举办首次“新生杯”羽毛球比赛,具体规程如下: 参加对象:
华珠全体对羽毛球爱好者 宣传计划:
(首先向学校申请以下宣传工作)
1、活动宣传:社团制作海报张贴于公告栏
2、制作一展板,辅一条横幅、学院广播台宣传
3、会员宿舍楼下张贴宣传单
4、比赛报名日摆设摊位宣传并收取报名费,(报名费用:会员免费,非会员10元一人,若双打一个会员,一个非会员则收非会员10元一人。)
5、宣传场地:7栋后门,15栋,6栋。活动安排:
申请比赛场地:13,14,15,17栋;申请桌子:3张;报名,宣传时间:10月29号-11月2号。
报名方式:现场报名并交费,或电话报名(电话报名的会统一安排在11月2号收费)。
比赛时间:11月5号-8号(暂定)。
比赛场地:初赛:13,14,15,17栋。决赛:逸泉山庄。比赛项目:男单(只能大一参加)、女单(只能大一参加)、混双(可以除大一外参加)(可兼项)
比赛中执行国际最新的羽毛球规则,另加补充如下:
(1)若比赛无故弃权或有辱骂裁判等行为者,取消比赛资格;
(2)采用单淘汰制进行预赛;
(3)每场比赛采用3局2胜制,男子每局21球决胜,女子每局21球;
(4)比赛前10分钟到场,迟到5分钟视为弃权,对手直接晋级,时间以裁判时间为准。;
(5)本次比赛比分在20平时,允许加分,加到30分,而只有一次机会;
(6)掷硬币:每场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双方首先要在裁判员的主持下,由裁判员抛硬币确定胜者。胜者具有挑选发球权或挑选场地的优先权。赢方选剩的那项权利归输方所有。
(7)合理发球:球员必须站在本主发球区向位于自己相对应的斜对角一端的发球区发球。球体须经球网的上方飞过,落入对方场地的发球区域内才有效。
(8)为了保持比赛公开、公正的原则,比赛裁判全部由本协会提供安排 ;
单打:
1.发球员的发球次数为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
2.发球员的发球次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
3.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应交替对击直至“违例”或“死球”。赛制:
赛制:视人数而定,人数多:初赛1局21分,只打1局;人数少:预赛1局15分,3局两胜。初赛采用直接淘汰,决出8强进入决赛。奖品设置:
奖品:冠亚季军将获得奖牌和奖状。活动经费;
比赛用球费用:初赛:30元一桶的5桶,40元一桶的5桶。成员:全体羽毛球协会干事
一,前期工作(5月9日-16日前)总负责人:
(宣传部)联系院团委对横幅的内容,同时负责好海报与横幅的粘贴。(秘书部)做好申请贴横幅挂海报的工作,负责比赛的进一步宣传(到班上通知)与通知,宣传单张以及奖状打印。布置预赛场地及于预赛场地(13栋)有关负责人取得沟通与联系。(秘书部)对于规则不熟悉的参赛选手进行讲解(赛前简单讲解)。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如:止血贴、纱布、药油等(技术部)安排各个场地的边裁以及主裁人员(开会协定)统筹所有经费并上交(各部门分工,开会协定时上报)报名费,根据报名人员统计费用(秘书部)宣传费用,包括宣传单张,海报费用(宣传部)活动场地费及球费(技术部)其他支出,未知,待摊(外联部)
奖金及其附加(于开会协定后由财务部登记做账)
6,比赛中预赛地点初定为13栋(5月16日-20日),以十五分为一局进行三局两胜制进行直接淘汰赛。
决赛地点初定为永超羽毛球馆(5月21日-22日)。以二十一分为一局进行三局两胜制进行积分循环赛。7,比赛只设男双,女双项目,收费:15元/一队 二,中期工作(5月16日-5月22日)总负责人: 比赛前的人员通知(秘书部)
比赛裁判(技术部)主裁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比赛过程中的人员协调(组织部)
活动记录,如比赛结果及照相等(宣传部)
最后结果由技术部统筹比赛中记录结果得出,相关人员名单由秘书部记录并进行通知。三,后期工作(5月22日)1,各部门在赛后做好收拾和记录工作 2,开会总结本次活动。
3,对比赛获奖者进行公报(宣传部)4,颁奖(秘书部)
第二篇:第九届“新生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喜迎十八大,新羽争翱翔”
——第九届“新生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学习和弘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培养同学们顽强奋斗、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现学生社团联合会羽毛球协会决定通过举办第九届‘新生杯’羽毛球比赛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强身健体,增进感情,发扬创新进取精神。该比赛面向全院大一学生。在历届比赛均取得圆满成功的铺垫下,比赛引起全院同学广泛关注,广大喜爱羽毛球的同学均踊跃报名。比赛中同学们均充分发挥自身水平,比赛精彩非凡。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增添同学们娱乐节目,促进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同学们校园生活,推进全院学生羽毛球技术交流,构建展示自我、张扬青春的平台,以达到相互切磋、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活动主题:羽林初雏,展翅翱翔
四、活动地点:学校学生室内运动场馆
五、活动时间:2012年11月2、3、4日
六、主办单位: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羽毛球协会
七、活动负责人:黎伟俊 郭帅 潘云
八、活动对象: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大一新生
九、活动内容:
1、10月22、23、24日三天由羽毛球协会干部安排人员轮流在食堂一楼前负责大一新生报名。
2、报名结束后召开选手大会,进行分组,选手们在申请的教室抽签,确定男女比赛组数。
3、活动宣传由本协会宣传长写好活动通知,张贴宣传海报。
4、裁判由本协会干部担任,并按照正式比赛规则进行培训。
5、活动流程:比赛分为男单,女单,混双,男双,女双五个项目,比赛将参赛的男,女选手各分为若干小组,第一轮为11分制,每一轮第一名晋级第二轮。第二轮同样将选手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单局15分制比赛,每组第一名进入第三轮。第三轮将进行三局两胜制,每局21分制比赛,并以此决出本次“新生杯”羽毛球比赛冠、亚、季军。比赛规则如下:
(1)若比赛无故弃权或有辱骂裁判等行为者,取消比赛资格。
(2)比赛采用单淘汰制进行预赛;将参赛的男女选手各分为若干小组,第一轮为11分制,每一轮第一名晋级第二轮。第二轮同样将选手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单局15分制比赛,每组第一名进入第三轮。第三轮将进行三局两胜制,每局21 分制比赛,并以此决出本次“新生杯”冠、亚、季军。
(3)比赛前10分钟到场,迟到5分钟视为弃权,对手直接晋级,时间以裁判时间为准。
(4)当本次比赛比分平分时,以加时赛决出胜方。(5)掷硬币:每场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双方首先要在裁判员的主持下,由裁判员抛硬币确定选择权,具有选择发球权或场地的优先权。
(6)合理发球:球员必须站在本主发球区向位于自己相对应的斜对角一端的发球区发球。球体须经球网的上方飞过,落入对方场地的发球区域内方可有效。(7)为了保持比赛公开、公正的原则,比赛裁判均由
本协会统一安排。
十、活动人员具体负责内容:
潘云、余芳敏:负责通知当天参赛人员按时到场;郭帅:负责每天场馆的管理和卫生;
黎伟俊、冯婷:负责处理比赛时突发情况;汪亭亭、王心怡:负责比赛用球、红纸、笔等的购买;黎伟俊、郭帅:负责安排比赛人员比赛时间,先到先赛为原则。
十一、比赛注意事项:
1、保持场地干净。
2、选手需穿运动服和运动鞋,避免比赛造成身体损伤。
3、各选手比赛需自带球拍,并保管好自身物品。
十二、奖项项目:
1、男单一、二、三名
2、女单一、二、三名
3、男双一、二、三名
4、女双一、二、三名
5、混双一、二、三名
6、最佳裁判奖
十三、活动经费预算:
比赛用球:30元/筒×7筒=210元 横幅:3.5元/米×10米=35元 笔:1元/支×5支=5元 共计:250元
学生社团联合会羽毛球协会
二○一二年十月十日
第三篇:2013级管理学院新生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13年新生杯羽毛
球比赛方案策划书
一、比赛目的:
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我校区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和激发同学们更好地参加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全院健身运动的开展,促进我院精神文明及和谐学院建设,现制定本比赛活动方案。
二、比赛时间 :2013年10月27日上午九点至十二点
三、比赛地点 :兴隆山校区体育馆内
四、参赛人员:管理学院大一新生
五、裁判安排: 熟悉羽毛球规则的志愿者同学
六、比赛规则 :
(1)类似曾经的乒乓球记分方法,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3局2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2)新制度中每球得分,并且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可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3)得分者方有发球权,如果本方得单数分,从左边发球;得双数分,从右边发球。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到达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站位
(1)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2)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3)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的总的分数来确定站位。若总分为15分(单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若总分为16分(双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4)球发出后,双方运动员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而自由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运动员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这方场区的界内或界外。
双打
(1)一局比赛开始,应从右发球区开始发球。
(2)只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发球方得一分。①在发球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应该由发球方的站在右侧的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方站在右侧的运动员接发球;发球方得分为单数时,则应站在左发球区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②每局开始首先接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③上述两条相反形式的站位适用于他们的同伴。
(3)任何一局的本方发球员失去发球权后,同时对手获得一分,接着由他们的对手之一发球,如此传递发球权,注意,此时双方4位运动员都不需要变换站位。
(4)运动员不得有发球错误和接发球的错误,或在同一局比赛中有两次发球。
(5)一局胜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负方中任一运动员可先接发球。
(6)球发出后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了。运动员可在本方场区自由站位和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
5、比赛预算
宣传横幅180元
传单印刷50元
两提水30元
羽毛球六个12元
场地费20元
奖品准备(洗发水六瓶)200元
合计492元
第四篇:“友谊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友谊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一、举办时间:2011年11月26日早上9:30到下午17:30
二、举办地点: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北校区乒羽球馆
三、组织单位:江北校区羽毛球协会
四、参赛对象: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羽毛球代表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羽毛球代表团
五、比赛项目: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
六、报名及分组: 1.每单位限报一队,领队1名,教练员1名 2.学生男子限报8人,女子限报6人 3.每一个选手只能参加一个项目,如参加男单的选手不能参加男双。
七、活动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教学培养目标的重点之一,因此,适当的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增强大学生体能素质,促进同学友谊是十分必要的。
八、活动宗旨:激发运动激情,促进两校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发展
九、活动的内容及主要流程: A.赛前准备:(1).由 张文明 等宣传部的同学负责以海报,展板,广播等形式将我们协会要举办的此项 友谊杯 活动公布出去,并鼓励大家积极踊跃报名参加;(2)由训导部部长 罗健 同学亲自从报名人员中筛选出表现优越的8位男生和6位女生作为比赛运动员,除此以外还要男女生各两名作为替补队员,并聘请 詹老师 作为教练亲自传授他们比赛经验及战略;(3).由 熊玮 等外联部的同学负责做好外联工作,到学院东门找益香、永青等饭店的老板为我们这项活动赞助拉横幅,协助宣传部门的宣传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安排组织部及宣传部相关人员在大一上晚自习的时间到各班班上去宣,争取让全校师生都了解这项活动,并欢迎大家亲临现场观看比赛;(4).由 常伟 等组织部的干事组织12名同学作为比赛裁判,并给予相应的培训,力争在比赛过程中做到绝对的公正、公开和公平;(5).由采购部 吴忠建 等同学到阳逻购买此次 友谊杯 活动所需用品(羽毛球,奖品,水及必要的药品),并持发票回来财务部 丁宏益 处报销;(6).于11月22号(星期二)下午13:00开会,会长兰忠德将以上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同学,并安排纪检部及组织部相关人员于11月26号上午8:10准时到球馆的各自岗位,保证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7).通知我校参赛人员及裁判于25号下午16:30到3#107开会,交代比赛注意事项(服从裁判的判决,尊重裁判尊重对手,比赛时穿运动装,爱护卫生,爱护球馆器材等等)(8).11月26号早上八点会长兰忠德亲自到学校大门迎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羽毛球代表团,并将大家带到我们学校乒羽球馆准备比赛。B.赛时:(1)比赛时会长必须提前亲临赛场和纪检部组织部人员一起维持好次序;(2)每场比赛前先练球三个,接着以抛硬币的形式决定谁先发球,每局结束休息时间为3分钟,决胜局中间一方分数达11分时休息一分钟并交换场地;(3)比赛均以三局两胜制,其中如果双方打到21分依然相持不下的先达25者算赢;(4)每打完一场,赢方来裁判出签字,接着裁判将名单报到裁判长处,以好安排下一轮比赛; C.赛后安排:(1)所有运动员及裁判合影留念;(2)组织部所有骨干组织所有运动员有序离开;(3)协会负责人及骨干检查球馆内器材是否完善健全;(4)会长亲自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过来的同学送上车,并欢迎他们下次再来我们学校交流;(5)羽协所有骨干留在后面做好球馆清洁工作,接着集; 合由会长做活动小结后关好门窗离开球馆;
十、比赛规则(1)挑选场地或发球权 任何一场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双方首先要做的事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通过由裁判员抛硬币确定首先发球的一方。硬币决定的胜者具有挑选发球权和场地的优先权。赢方选剩的一项归输方所有。(注:这里用硬币代替挑边器)(2).局数和分数 a.每场正式比赛以三局二胜制决定胜负。b.所有比赛均以21个球,三局两胜制,如有20:20者先领先两分的算赢,否则谁分先达25分算赢。(3).发球权、得分和交 a.比赛中由通过硬币获得发球权的运动员先发球,遵守 左单右双 规则,赢者发球,直至比赛结束。b.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均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c.比赛中如有发球方在发球时发出边线、底线或没有过网则算该运动员失误,对方运动员得分。d.发球方在发球时没有触及球拍有第2次发球的机会、如第2次发球仍未触及球拍则算该运动员失误对方得分。(4).交换场地 a.第一局比赛结束,双方应交换场地进行第二局的比赛.如前二局双方战成1比1时,双方也应交换场地进行决胜局的比赛,即第三局的比赛。在第三局比赛中,当其中一方分数达11分时,要再次交换场地后,才能进行余下的比赛。b.在比赛中,如选手未按规则规定,按时、正确地交换场地,一经发现,应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并继续进行比赛.(5).发球和接发球 A.合法的发球 有发球权的一方称发球方,对方则称为接发球方。a.发球时脚不得踩发球区的任何界线。b.一旦双方选手站好位置,发球员的球拍一开始挥动即为发球开始,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到将球发出。必须注意的是,一旦发球员开始挥动球拍发球,而未击中球,则应视为发球违例。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有非法延误发球的行为。c.在发球过程中,即从发球员的球拍开始挥动直至球拍的拍面将球击出为止,发球员的双脚均不得离开地面或移动。d.发首先击中球托球时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另外帮你解决个人问题http://hi.baidu.com/new/zhubajiewa
发球员 在击球的瞬间,球与球拍的接触点及整个球体均要低于发球员的腰部,整个拍框必须明显低于发球员握拍的手部。e.发球员必须站在本主发球区向位于自己相对应的斜对角一端的发球区发球。球体须经球网的上方飞过,落入对方场地的发球区域内才有效。单打有效发球区域的范围是(以右区为例):前发球线、中线、单打后发球线和单打边线之间。,左区反之。B.合法的接发球。a.接发球员必须等对方发球员按相应的规定将球发出后,即球托触及球拍的拍面而飞离球拍后,才能移动两脚,并开始接发球,否则属违例。b.接发球时,接球员的脚不能踏踩在接发球区域四周的任何线上或线外,否则后违例。(6).发球和按发球的方位和顺序 单打: a.发球方的分数为零或偶数时,发球方和接发球方均站在右发球区发球和接发球。分数为奇数时,双方都站在左发球区发球和接发球。b.发球时羽毛球如出了边线或底线算失误,对方得分(7).重新发球如下列情况发生时应重新发球: a.发球时如果未超过球网或未触及球拍则重新发球 b.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c.当接球员尚未做好准备之前,发球员即发球。d.在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即球、完全破损。e.除发球以外,球过网后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f.在比赛中,不可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发生。附: 此次比赛我们将力争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公开,此外此次比赛目的主要是促进两校间的文化球技交流与友好发展,任何同学都要树立起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的理念,积极维护好赛场次序,为两校的友好往来铺路搭桥。羽毛球协会 2011.11.24 帮你解决个人问题http://hi.baidu.com/new/zhubajiewa
第五篇:协作杯羽毛球比赛策划书
外语系
——2013年第一届 “协作杯”羽毛球赛
策
划
书
13:50:18
为了丰富求索学子的课余生活,增进同学间交流,相应系里举办男女混合双打羽毛球赛,特举办此比赛。
以“协同合作”为口号,以“享受运动”为目标,培养外语
系学子的顽强奋斗,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加强学生之
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的团队精神。
一、活动名称
羽毛球男女混合双打
二、活动主题
协同合作,享受运动
三、活动目的丰富外语系学子课余文化生活,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培养团结友爱,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主办单位
外语系体育部
五、参赛对象
外语系一、二、三年级全体同学
六、活动时间
2013年4月下旬
七、活动地点
教学楼E楼羽毛球场地
八、活动形式
初赛,抽签两组进行比赛,胜组晋级。决赛,抽签两组进行比赛,产生获奖组。
九、赛制
每场赛分三轮,第一轮男对男,第二轮女对
女,第三轮男女双打,采用三局两胜(每局11分制)
十、器材设备
羽毛球、球网以及球拍
十一、报名方法
有意向的同学,先找好异性搭档,再填写
报名表交给班长或直接向体育部报名
十二、注意事项
注意场地卫生,保持场地清洁和活动秩序;友谊
第一,比赛第二;注意活动中自身安全;注意突发事
件的应急;做好赛前准备规则,灵活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比赛圆满顺利进行
十三、奖励
一等奖一组(荣誉证书+综合测评)
二等奖两组(荣誉证书+综合测评)
三等奖三组(荣誉证书+综合测评)
优秀奖若干组(荣誉证书)
外语系
学生会团总支
体育部2013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