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案

时间:2019-05-15 04:0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纪念白求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纪念白求恩教案》。

第一篇:纪念白求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默读文本,区分记叙、议论的语言,品味它们的作用。2.默读第2、3段,分别勾画出描写白求恩和少数人的表现的句子,体会对比方法及作用。

3.改编文章,体会不同文体中记叙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味记叙、议论的语言及作用。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文体中记叙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改编文本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读书的方式体会记叙、议论语言的不同和对比方法的作用。

1.学生对语言的体会是通过默读来完成的。2.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研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用红色水笔画出记叙的语言,用蓝色水笔画出议论的语言。

预设:“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它议论。2.合作学习。

(1)记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2)记叙部分可否删除,为什么?(3)详写白求恩为中国抗战所做的事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

(1)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2)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3)不行。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对比阅读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二)研读第二、三、四段

1.反复默读,指出哪些句子是记叙,哪些句子是议论? 预设:第2段: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叙-议 叙-议 叙-议 第3段:①--② 叙—议

第4段: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叙—议

2.默读第二、三段:分别勾画出描写白求恩和少数人的表现的对比明显的句子,完成表格,并体会对比方法的效果。

预设:

“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把握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改编文本

1.阅读《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杨成武)片段,用红色水笔画出体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语言,用蓝色水笔画出体现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语言。

他常说:“作为一名称职的医生,应具备像鹰一样的眼睛,对病看得准;要有一个狮子般的胆,对工作大胆果断;要有一双绣女似的手,做手术灵活轻巧;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无微不至地体贴和关心伤病员。”

为了了解手术是否做得成功,给伤病员第一次换药,他总是要亲自动手。为了抢救失血过多的伤病员,随行急救手术前,他主动献血。

他认为:对抢救伤病员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能抢救一名伤员,为伤员减少一分痛苦,就是医务工作者最大的乐趣。

2.把画红色水笔的语言组合在一起(适当增添或调整语言),完成下列写作。白求恩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3.讨论:说说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预设:记叙文中的“叙”,叙述详细是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刻画人物特点。而议论文中的“叙”则是为证明论点而提出的事实根据,简明扼要,只是为议论服务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感受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五)布置作业

把画蓝色水笔的语言组合在一起(适当增添或调整语言),完成下列写作。白求恩是一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感受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语言的简练和感染力。2.对比朗读,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语言的简练和感染力。教学难点: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和对比品味,感受毛泽东语言的简练和感染力。1.在朗读中感受语言之美。2.在实践对比中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1.默读第二、三段,用“△”标出成语,在不懂意思的成语上边加“?”,并感受运用成语的好处。

2.学生交流划出的成语,通过合作学习了解成语意思。3.讨论:说说运用成语的好处是什么? 预设: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等成语把不少人对工作、同志、人民的不良态度形象的表现出来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等成语把白求恩对同志、工作的优秀态度形象的表现出来了,让读者深受感动,极富感染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积累材料的能力。(二)画一画,改一改,比一比

1.大声朗读第二、三段,用“~~~”划出双重否定句。预设: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2)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2.把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比较不同的效果。预设: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每个人都为之感动。

效果:用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突出了白求恩精神的感染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三)背一背,比一比,想一想

1.大声朗读第四段,比一比谁背得快。2.用“~~~”划出排比句。

3.比较朗读下列句子,说说运用排比句的效果。

(1)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且有益于人民的人。效果:排比句式,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整齐流畅,极富号召力。

4.这组排比句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 预设:“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5.想一想: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学以致用

1.学生再次朗读全文,用简单的语言且运用排比的手法描述白求恩,用双重否定句式评价白求恩。

预设: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一个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这样的人,毛泽东不会忘记他,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2.学生展示,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五)布置作业

仿写句子,用上画线的词语。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设计意图】训练写作能力。

第二篇:《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

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常用方法。

3、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三)情感目标:

学习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教学重点:

弄清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学习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教学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教(学)法: 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秋风吹着细雨/廷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于1939年12月21日写成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课前热身

1、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号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派遗()以身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鄙薄()纯粹()漠不关心()晋察冀()()

3、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极端:<副>达到极点。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纯粹:<形>不搀杂别的成分的。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根据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写作目的,根据白求恩精神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很自然地用三段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阐述,最后再用一段文字总结,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学习。这样,就构成了文章四段文字的内容。白求恩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本节课我们主要理清思路,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2、四边互动

互动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明确:学生边听边画出各段的重点句,归纳各段要点。互动

2、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纪念白求恩,更要学习白求恩。

互动

3、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明确:

第一段的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的重点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

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互动

4、“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明确:(1)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3)第四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互动

5、分析第一部分。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子外国人”到“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到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互动

6、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互动

7、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虽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

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理结合,大大增强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

互动

8、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这里引用马列主义的观点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这是运用论证法中的“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互动

9、学生朗读此段。

明确: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课堂小结:

1、内容总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2、方法归纳 首先,阅读有关白求恩事迹的材料,搜集白求恩同志的故事。以阅读为切入点,在对白求恩生平事迹逐步了解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从而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次,学会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句中,“麻木不仁”一词的原意是指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而在本句中则指缺乏政治敏感与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四、作业布置:

(一)下列各句属于哪种修辞手法,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1、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2、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4、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份。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答()

(三)用成语概括下列句意。

1、冷漠不关心。__________

2、比喻对事物反应迟钝,情绪淡漠。__________

3、微小得不值得一谈。__________

4、在工作中挑轻的,躲避繁重的。__________

5、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把握分析议论文的方法

(3)理解并背诵经典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自主、合作和探究,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议论文三要素,感受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理解纪念白求恩的意义;背诵、理解名句含义

2、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检查,让学生拼读、解释一些词语:派遣、狭隘、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薄。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二、新课教学:

(一)课前热身

1、《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A. 白求恩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B.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C.纪念白求恩,就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D.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A写作目的与文章主旨 B.文章内容与论述重点 C写作动机与论述缘由 D.表达方式与论述方式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作为一篇纪念抗日战争而献身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文章,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的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通过对比,褒贬分明,白求恩的精神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本节课主要学习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2、四边互动

互动

1、学生朗读2、3部分,思考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

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 这种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互动

2、作者在赞扬白求恩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 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互动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来证明自己的诊断,证明书第二部分中的两个“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

互动

4、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这么少?

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互动

5、阅读第四部分。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互动

6、“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互动

7、“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互动

8、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杨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明确:“高尚”是指人格;“纯粹”是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是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是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互动

9、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背诵。明确:按两层指导背诵。

互动

10、本文语言概括有力,一是恰当运用成语,使语言生动简洁,感情色彩鲜明,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二是双重否定句式和长句子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论证的鲜明性,使论证更准确、严密;三是对比句式和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增添了说理的雄辩力量。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两个例句来体会吗?

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小结:

1、内容总结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经过,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方法归纳

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运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学习时,可采用比较阅读法感知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

四、作业布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2、指出文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

4、用横线将文中论据画出来,并指出是什么论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D

2、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当作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3、A

4、白求恩同志„„当作自己的事业”。事实。

5、运用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突出论点。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教学重点:

1、植树人的精神品质;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教学难点: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课时安排:2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二、新课教学:

(一)泛读课文,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结构。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表现牧羊人品格的文字,用()标出环境描写的文字,用横线标出文章的线索,用序号标出意义段,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要阅读的过程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坍(tān)塌废墟(xū)流淌(tǎng)缝隙(xì)琢(zuó)磨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流淌:液体流动。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二)理解结构

1.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树 第二部分:老人十年植树已蔚然成林 第三部分:老人创造奇迹改变了环境 第四部分:老人健康长寿荒地成沃土 2.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3.本文的结构对你的作文有何启示?

三、课堂小结: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四、作业布置: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第一人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运用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主题。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教学重点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教学难点

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使文章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基本内容,也深深为主公的精神所震撼,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所写的是真实人和事吗?并请说出理由:

《植树的牧羊人》是作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部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主人公的精神为什么会鼓舞很多人。

二、新课教学:

(一)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3.“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4.“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反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5.“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

(二)理解形象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明确:无私、慷慨。

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明确: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

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

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明确:无私,俭朴。

(三)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2.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三、课堂小结:

1.你对本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2.你学了本文后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

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三篇:《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2.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尤其是成语);本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有力,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说理力量。【教学重难点】

1.对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理解。

2.对文章雄辩说服力的理解。具体表现为:事和理、情与理的高度融合;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激情朗诵现代诗人朱子奇先生写的诗歌《白求恩纪念歌》导入。

“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有条件也可以用多媒体放映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来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积累词汇,进行语言训练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认为有价值的字词。教师帮助整理重点字词音形义:

以身殉(xùn)职 派遣(qiǎn)狭隘(ài)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 纯粹(cuì)鄙薄(bó)漠(mò)不关心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狭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见识不宽广。鄙薄:轻视。

2.给学生3分钟时间,同桌之间在上述词语中选词默写,评比得分率。3.语言训练:在上面的词语中任意选择,发挥想象写片段,用得越多越贴切越好,同学之间交流后,推荐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1.出示问题: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句。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各段的重点句:

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进一步明确全文思路,总结得出:全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一部分可以概括为: 第一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结合长短句句型转换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把四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具有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人。”(本教学步骤的目的,重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理清全文脉络,建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简介和小故事的补充介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解。)

四、研读课文,了解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1.出示问题: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其中也有叙事,你能找出课文中的记叙片段,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2.把前后桌的四名同学编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3.学习小组间交流发言。4.教师总结明确: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中的“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的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第1自然段先叙后议,叙白求恩的事迹,议他的国际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这一层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龄、受谁派遣、来华目的、路程、工作简历;让人们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了解。这些话都饱含着赞扬之情,使文章情理并茂,也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基础,引出关于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从“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到这段结束,全属议论,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实质,透辟地论述了国际主义的内容,并指出我们也要实践列宁主义路线。

第2自然段先议后叙,议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叙从前线回来的人及接受过白求恩治疗或亲眼见过白求恩治疗的人所见所闻。分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属于“议”。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赞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这也属于“议”,批评党员中一些自私自利的表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叙述的这两件事尽管非常简明、概括,但都表明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使所“议”之点有记叙的事例加以证明,使本段议论的中心理由更加充实。

最后一自然段,先叙后议,叙白求恩、毛泽东两人的交往以及毛泽东对白求恩的哀思,议应该做白求恩那样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

夹叙夹议,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如文章开头73个字叙述白求恩光辉事迹清楚明白,饱含赞扬之情。文章最后“只见过一面”“仅回过他一封信”,短短几句话,饱含痛惜之情。另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拓展延伸

课堂讨论: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运用的成语。

2.学习课文的写法,简述你身边的一个人的事迹,并谈谈你对他(她)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出的成语最多?

教师总结:不远万里、拈轻怕重、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等。

二、含英咀华,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1.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那么,使用成语有哪些好处?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我们不妨结合这篇课文,来探讨一下。

(1)首先,请大家在上面的成语中任选一两个,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提示: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教师总结:成语是长期以来人们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短语和短句。成语的含义,有些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例如 “拈轻怕重”、“漠不关心”等;有些则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查它的来源、出处,知道它的典故,还要联系语言环境理解才行,例如“麻木不仁”。

(2)讨论:结合文中的成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讨论后,教师示例总结,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3)你能不能也用这些成语造句呢,选一两个试试看。

2.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末段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一个„„的人”排比短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高尚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境界的崇高;“纯粹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品质的纯洁;“有道德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高尚志趣;“有益于人民的人”,指的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目的。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把“这点精神”表现得更具体,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真正共产主义战士崇高精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更多的共产主义新人的殷切希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从语言形式上讲,这组排比短语一气呵成,语势贯通,加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

三、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很注重论证方法,本文在这方面也堪称典范。1.请大家回想一下,议论文通常采用那些论证方法?

提示:议论文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具体地说是指: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等。

2.你能结合课文内容,例举出哪些论证方法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等),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首先,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的论点。指出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并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其次,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职业“精益求精”。指出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毛泽东同志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论点的:一个方面是他对待工作、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对工作,他是“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他是“极端的热忱”。文中举出不少人对工作拈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而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态度则为人人所佩服,使大家受感动。另一个方面,是他对待职业的态度。白求恩同志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是有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名和利而“见异思迁”。通过两相对比,不仅映衬出白求恩的品质更加高贵,而且也帮助某些同志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更好地向白求恩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搞好革命事业,证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最后,从事实引出结论,说明我们只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四、收束全课

五、布置作业1.进一步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2.学习本文的语言,多积累成语,并加强运用意识

第四篇:《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案 学习目的

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派遣(qian)狭隘(ai)满腔热忱(chen)拈轻怕重(nian)以身殉职(xun)鄙视(bi)冀(ji)2解释下列生词。(l)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2)狭隘:原意为窄小,不宽阔。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开阔。(3)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4)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5)纯粹: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名副其实。(6)低级趣味: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3.简介白求恩生平

4、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A、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纪念白求恩,更要学习白求恩。

B、白求恩是什么人,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 C、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归纳:第一段的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段的重点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段重点句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重点句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D、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5、自己动手,边学边做 A、评点文章的第一部分: ①解释词语“不远万里”,写出“派遣”一词的音和义。①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②划分层次。

②划分层次可分三层,③这一段中先叙事,后发议论,把记叙与议论的分界处标出(画两道竖线)。然后细读议论的内容,想想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③„„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

这段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记叙简明扼要,却突出其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④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对白求恩作一简单的介绍呢?

④先概括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世者深怀敬意的追忆。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作简述,是论述白求恩具有伟大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成为全文论述的基础。从阅读角度说,让读者先产生“情”,再认识“理”,情和理结合了,议论的逻辑说服力就会大大增强了。B、第二段评点内容。

①本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治还白求恩精神。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正反对比,起什么作用? ①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正反对比的运用,阐明了学习白求恩同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标出议论性句子和记叙性句子。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②第二段共十句话,其叙议的安排程序是“叙一议一叙一叙一叙一议一议一叙一叙一议”。这一段夹叙夹议的特点尤其突出,使本段的议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③标出正面介绍白求恩和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③正面介绍的句子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侧面描写的句子是:“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

C、第三段评点内容。

①这段又用对比议论方法。标出正反对比的分界处。①正反对比的分界处是:“„„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 ②这里要明确作者是怎样告诉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

②这里虽然没有明写出号召向白求思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在对反面的批评中,又包含了这个意思。D、第四段评点内容。

①标出记叙句的起止。说说这段叙事文字的作用。①记叙句是:“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这几句记叙抒发了作者遗憾悲痛之情。

②与前三次相比,作者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对象有变化吗?

②前三次是向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的,这一次是向大家发出号召的。号召的范围扩大了。③“从这点出发”是从什么出发?

③“从这点出发”是从“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出发。④“这点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④“这点精神”是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⑤末句从五个方面论述“这点精神”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是从哪五个方面写的? ⑤从思想(高尚的人)、品质(纯粹的人)、道德(有道德的人)、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作用(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方面来写的。

二、设计出课文结构

三、重点研讨

1、“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归纳:

(1)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3)第四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救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4)第二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①②|③④⑤67|③⑤@ —“叙”叙”

第一层: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第二层: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第三层: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1.第二段分三层。

一层:从开始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二层:到“无不为之感动”,举例论证这一精神。

三层:到最后,再次号召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第四段分两层:

一层:从开始到“我是很悲痛的”,表达遗憾和悲痛之情。

二层: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归纳:

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 │......│白求恩...│不少人和一些人.............│ ├───┼─────┼──────────────┤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 │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 ├───┼─────┼──────────────┤ │对技术│精益求精.│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 │.....│.........│无出路,见异思迁...........│ └───┴─────┴──────────────┘

3、对比的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对比的写法,也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本文不仅为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体党员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4、提问: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归纳: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

(l)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归纳中心

五、随堂练习

1、据括号里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接受工作时自己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②这对于一班__________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③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__________的共产党员。(不掺杂别的成分)

2、填空题。

①《纪念白求恩》是_________________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它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②课文默写。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的人。

3、用下面的句式或词语造句。①„„不是„„而是„„ ②„„只要„„就„„ ③满腔热忱

4、分析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为什么?

“生怕”就是“很怕”的意思,但比“很怕”、“害怕”语义表达得更深刻,感情更强烈,感觉更突出。“生怕”一词生动传神地勾画出那些自私、浅薄、鄙俗的人的心理。这些人遇事不出力,刚出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力,就大肆张扬,自吹自擂,以捞取政治资本。如果把“生怕”换成“很怕”、“害怕”,则不能达到这种生动传神的效果。

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中的“没有一个不”能不能改为肯定句,为什么? 这两个双重否定排除了一切例外,语气极为肯定,强调说明白求恩在前线巡回医疗范围之广,工作影响之深,赢得了所有人的敬爱,这正好与段首的两个“极端”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无限崇敬、无限怀念之情。如改为肯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感情就不如原文强烈,失去了原文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感染效果与震撼力量。

3.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句话中“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能否去掉,为什么?

删除不好。因为“在整个八陆军医务系统中”这个前置状语在句中起限制作用,表明了“医术高明”的范围处所,删掉后意思会模糊不清。人们会想,这高明的医术是表现在根据地,还是在全国范围,抑或在世界上?由此可见,即使是赞誉之词也需准确而严谨。

5、阅读(一)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作者高度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赞扬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运用的三个表强调的双重否定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不为之感动”中的“之”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对白求恩的称谓很有讲究,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________,就从事医疗工作而言,称________,从作为共产党员来说,则称________。

5文中正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侧面介绍白求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三层,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

(二)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

B.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C.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2.指出文中的三个“这”、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例证法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

4.用横线将文中论据画出来,并指出是什么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①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②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③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④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⑤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⑦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⑧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这段话共八句,可分为两层,请用“//”画出,并概括层意。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句“„„但只要有这点精神,„„”“这点精神”是指:____________ 3.解词:纯粹: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高尚______________道德______________纯粹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伟大______________崇高______________精细______________ 6.在“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第⑧句中的词语选择相应的项目。①高尚的人()A.指修养方面 ②纯粹的人()B.指人格方面 ③有道德的人()C.指品质方面

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D.指人生意义 ⑤有益于人民的人()E.指志趣方面

四、背诵第四自然段。

五、小结。

1.由学生讨论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弄清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明确: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是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文中的叙,简洁概括,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详细生动。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为议服务,因而要叙得简明、概括。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B

二、1.B.到—道2.C.姿—资3.A.溢—益4.A.付—负

三、1.错2.对3.错4.对四、五、①B②③C④A

六、1.D 2.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当作自己的事业;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3.A 4.“白求恩同志„„当作自己的事业”。事实。

5.运用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强调、突出论点。

七、(一)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层:记叙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 第二层: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2.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3.形容思想纯正,品德完美。4.伟大品德真正 5.渺小卑劣粗糙

6.表达一种遗憾的心情 7.①B②C③A④E⑤D

(二)1.说明文议论文

2.甲:图书馆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宝库,是搜集、整理典藏和向读者提供文献资料的机构。乙:要想金库充盈,就要设法让书库先“盈”起来。3.A 4.说明图书馆功能论述书库与金库的关系,即书库是搞好经济建设的前提 5.记叙 6.设问

第五篇:《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理解文章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教学重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一、论点:概念及提出的方式

二、论据: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三、论证及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 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板书课题《记念白求恩》

一、导入 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

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并归纳各段要点。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归纳各段要点如下:(每一段即为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三、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于么作用? 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已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

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四.学习第二、三部分思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 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分三层写:

第一层(从开头至“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这种精神。

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至“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这种精神。

第三层: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思同志学习。

2.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这一部分内容写得少? 明确: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多的论述。

3.作者在赞扬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第三个方面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继续学习第四部分

1.学生朗读第四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明确:(1)“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2)“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堂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组成排比形式,气势越发磅礴。)2.学生当堂背诵最后一段。

六、小结纵观全文,结构上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形式。文章概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当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

国际主义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中心论点)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夹叙夹议)

下载纪念白求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念白求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导学稿一主备课:审核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2.本文词语丰富,应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习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重要词语。 3.学习白求......

    纪念白求恩 教案

    纪念白求恩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读准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 理解并运用“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见异思迁”“拈轻怕重”“精益求精”五个成语......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重点 了解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给下列加点字......

    《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目的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

    13纪念白求恩教案

    13纪念白求恩教案 1938年3月,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抵达延安。同年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

    6《纪念白求恩》教案

    6、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1.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3.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

    12纪念白求恩教案

    1.课前阅读全文,初步解决字词和文章大意。 一.导入: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