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从文《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
一、教师手册电子版
1.教学目标
2.教学要点
3.文本详析
4.思考题思路提示
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1.作者简介
2.本文雏形──作者给妻子的信
3.专家评论
三、其他参考资料
四、全文搜索
五、教学图片资源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散文集《湘行散记》的基本情况。
2.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深沉的生命感喟。
3.体悟文章作者在平凡人生事相中发掘诗意、保持生活原生态的叙写方式。
二、教学要点
1.文章的主旨。
2.文章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特色。
3.文章对生活原生态的叙写和诗意的美学追求。
三、文本详析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他20世纪20年代初离乡出走,十多年后(1934年初)重返故里时,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他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于沿途将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写成给妻子的信件,后经整理结成一部系列散文《湘行散记》,成为现代散文的名作。那是一部连续性的长篇散文,由十一个单篇组成。本文即是其中一篇。
就结构层次来看,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以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第二部分(从“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至“灶中正火光熊熊”):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第三部分(从“邻近一只大船上”至“也是很显然的事了”):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发的对湘西人历史命运的思考。
本文是根据作者中夜宿鸭窠围时的见闻和思绪而写的,是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独异的人生形态。湘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地处湘、黔、川三省边地交界处,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艰辛。沈从文作为有着苗族血统的湘西作家,用一支有灵性的笔,突出地表现湘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浸润着原始民风的特殊人生形式,描绘了湘西下层人民永远用血泪打发日子,世代相沿的悲苦命运;同时也描绘了他们为生存、为实现其人生权利与尊严所作的努力。
本文中写到的吊脚楼,是湘西特有的建筑奇观;而它所着重描写的“水上人”(水手及随船旅行者)和“妇人”(妓女)们的关系,也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湘行散记》以许多篇幅叙写了沅水流域水手和沿河码头吊脚楼妓女的故事;他们的艰辛、凄凉、悲惨的命运,在其他的一些篇目中得到了表现。而这一篇着重表现的是其人生形态的另一面。作者写沿河吊脚楼成为长年与流水斗争的水手们等解除疲劳与寂寞的落脚处,写船上人过了瘾,胡闹已够,下船途中与窗口妇人的对话,写他们也是眼泪也是笑的动人的哀乐,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劳作,等等。通过对湘西下层民众这些生活情状具体细微、极富实感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韧与强悍,掺和着泪与笑的生活的庄严和忠实。通过作者的笔,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勇敢地为生存而搏战,同时在不无畸形的形式中追求着真挚缠绵的情与爱。这些内容使本文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沈从文“最亲切熟悉的”就是他的故乡,一条绵长千里的沅水及其支流两岸的乡村人事,对于生活在那里的农民、水手和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在他看来,他们的生活,近乎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中蕴藏着血与泪,也蕴藏着“正直素朴人情美”。作者描写这些,既是其人生经历使然,也寄托了作者的审美标准和人生理想。所以作者在记叙上述人和事的时候,没有作简单的道德评判,也超越了普通的“同情”,更没有丝毫的猎奇之意。他把自己的生命溶入其中,感同身受地“认识他们的哀乐”,深切地感到“这一切我也有份”。“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这正同读一篇描写西伯利亚方面农家生活的动人作品一样,使人掩卷引起无言的哀戚。我如今只用想象去领味这些人生活的表面姿态,却用过去一分经验,接触着了这种人的灵魂。”
作者还几次讲到他的“忧郁”。这种忧郁、哀戚亦即悲悯的情思,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也源于他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午夜中“赶白”的“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和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继续存在。”“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那声音,那火光,皆近于原始人类的武器。”这种人生的感喟,因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而有了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文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本文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而“舍弃”往往是一部分“主题先行”作品的常用手法。创作需要“提炼”与“剪裁”,但不能先存了一个表现什么、歌颂什么的念头,并以此为标尺,大施刀斧。要知道删芟了枝叶,也决然得不到花果的(鲁迅语)。本文中,吊脚楼中男子吃荤烟的情景,楼屋中的场面,水手和妇人短暂相聚构成的“一幅图画”,都被作者不加修饰地、传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的追求是“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一切还带„原料‟意味”。这样的记叙和描写具有高度的自然生动性,是那些“提纯”了的作品所无法相比的。
可以参照沈从文在旅行过程中给夫人张兆和的家书,看看作家是如何捕捉生活中的动人场景,如何提炼主题和改写素材的。(见《从文家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说作品保存了生活的“原生态”,并不意味着它是板滞、芜杂、生硬的记录。本文感人之处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是严格写实的,又是渗透了主观色彩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在写吊脚楼中水手们吃烟或烤火歇息时,写在楼屋中留下名片的各色人物的命运时,写水手与妇人的情爱时,写邻船人或作者自己离船上岸时,均以想象之笔出之,主观的视角无处不在,这比一件事一件事的实写,更有概括力,也更有蕴涵。作者听到小羊固执而又柔和的叫声,心里感到忧郁和软和;看到大小红白名片,猜想主人们的命运,心中很激动;想到水手和妇人的哀乐,引起无言的哀戚;回忆十五年前自己的事,对于人的命运感到十分惊异;听见水面上“赶白”的声音,望见火光时,感觉迷惑与沉默等等,作者的感情流贯全篇。可以说,作者是用心灵之笔绘出“动人的画图”,发出生命的感喟,用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可谓作品的最成功之处。
本文以叙述为主,将描写、抒情、议论自然融入。其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极见功力,寥寥数笔,境界全出。如开篇所写:“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两岸高大壁立的山……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着意渲染了寒夜中鸭窠围河西岸上迷朦而充满生气的氛围,使人如临其境,如睹其景,历久不能忘怀。又如最后一部分写午夜时分渔人“赶白”,黑夜中“水面上那一分红光与那一派声音”,构成幽远而近乎神秘的氛围,也同样令人难忘。
场面描写的方法与以上所述近似,如船只泊定后水手们做饭吃饭歇息上岸的场面,想象中归船水手与吊脚楼妇人叮嘱对话的场面,岸上临街铺子中屋主人与船上人等默坐烤火的场面,禳土酬神还愿巫师在锣鼓声中作旋风舞的场面,等等,均是以朴素而有表现力的语言,略作勾勒,场面即骤然生动起来,极见功力。
四、思考题思路提示
1.如何理解本文所写的旧时湘西水手的生活情状?
本文所着重描写的“水上人”和“妇人”们的关系,是一种带有湘西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的特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他们在艰难处境中对人生的顽强与执著,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韧与强悍,掺和着泪与笑的生活的庄严和忠实。
2、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人生感喟?其意义何在?
目睹湘西下层人民顽强地在泪与笑中打发日子,努力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千百年为生活而搏战,这种生命形态也许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悲壮而又辛酸,作者感到无限的“忧郁”、“哀戚”和“悲悯”。这种人生感喟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且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从而具有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3、本文的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是怎样的?
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追求“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一切还带„原料‟意味”。这样的记叙和描写具有高度的自然生动性。另一方面,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严格写实,又渗透了主观色彩,“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作者的感情流贯全篇,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
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笔名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
其他参考资料
沈从文:一只不断上涨的股票 王润华
历经9年艰苦编辑的32卷本的《沈从文全集》终于出版了,由于沈从文从没有发表过他的全部的创作,有很多尚未公开的文学与论文,因此《沈从文全集》出版时,就是沈从文研究重新出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沈从文并不是目前的沈从文,这是可以肯定的。
沈从文是走出本土,自我放逐到北京后,才开始写作的。如果沈从文没有离开凤凰,就在本地,他的作品、他的思维肯定会很不一样。他走到北京,当时湘西的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强烈地冲击着他。这种多元文化使沈从文迸发出非常具有爆炸力的创造力,创造了他目前了不起的文学作品,以及现在一般人还不怎样重视的他的文学批评。
研究沈从文首先应该认识到他是一位边缘人,是自我放逐者。在中国文学中,从屈原的流浪放逐、李白杜甫,一直到曹雪芹,这种边缘人的作品就是跟一般的作家不一样。可怕的就是在这里。现在西方有很多作家,尤其是美国,很多作家都是流亡的人,是垃圾,是不被认同的人。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一直是主流,一直到后现代。
沈从文之所以了不起,首先在于他书写一个被物质文明毁灭的乡村小说的小说新传统,沈从文在小说中用乡村的眼光审视现代文明,这是现代小说的开始。同时他创造性地糅合诗歌、游记、散文来抒情,他打破文学形式尤其是小说文体的界线,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学打破围墙、国家走向全球化,实际上就是这种思维的一个前进。沈从文在文学观、小说理论,都具有前卫性与前瞻性。金介甫等都有专书论此。而且沈从文也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批评家,他与艾略特一样,都是诗人批评家,是一个有创作经验的人来总结创作,他批评的都是与他作品很相似的作家,比如他分析鲁迅前期的乡土小说,非常非常的精彩。很多作家,你读了很多次,但每次读时经验都会有所不同,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你自己都会被改变,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时代改变了,沈从文的价值就像一只绩优股,每天都在上涨。
1977年,当国内中文系的学生尚有不知沈从文为何人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却早已写出了《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他的另一部著作《沈从文传记》于1985年出版,开沈从文学术研究之先河。幸抑不幸?夫复何言。
金秋时节。凤凰。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上。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被誉为国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的金介甫先生。相约夜半时分,在先生笔下清澈纯净的沱江边,对坐轻谈,领会着先生“鸟声如洗”的感悟,牵扯着丝丝缕缕“湿湿的记忆”。那个夜晚,让人无限感怀。
(汪润华: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长)
摘自:金羊网《羊城晚报》2002年12月5日
第二篇:鸭窠围的夜教案
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散文集《湘行散记》的基本情况。
2.本文体现的作者“文体家”的 地位。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6部中长篇小说.三、沈从文创作
1.早期小说集《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
2.《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3.到抗战前,出版了20 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 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4.1981 年出版了历时15 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
四、创作背景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19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
是现代散文的名作。是一部连续性的长篇散文,由十一个单篇组成。上世纪30 年代初离乡,十多年后(1934 年初)重返故里时,他乘船由常德沿沅水溯流而上,将沿途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湘西乡村的景物人事记录下来,写成给妻子的信件,结成一部系列散文 《湘行散记》。表面看来是回乡的游记,但作家着重表现了湘西的历史与未来,以及当前现实的湘西与作家创作中构筑的审美理想的湘西的碰撞,已经带上文化反思的意味,沈从文借散文自由、灵活地抒发心曲。
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五、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是怎样呈现湘西水手的生活状态的?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2.这些水手活得那么艰辛、粗糙,何以在沈从文笔下却如此动人?
六、文章结构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阴历年前某天夜晚,航行在沅水上的渡船泊于鸭窠围岸边,水手歇夜,及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景观。
第二部分(3~9)透过作者的想象,叙写水手们到岸上吊脚楼吃“荤烟”或烤火歇息的情景第三部分(10~11):由邻船一位水手的举动引起回忆,“温习”了十五年前自己经历的同样的情形.第四部分(12~14):写午夜时分水面上渔人“赶白”的古怪声音及由此引起的对 湘西人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景观 第二部分:想象 第三部分:回忆
第四部分:思考历史命运的思考。
2、“羊叫”的象征
什么人家吊脚楼下有匹小羊叫,固执而且柔和的声音,使人听来觉得忧郁,我心中想着,“这一定是从别一处牵来的,另外一个地方那小畜生的母亲,一定也那么固执地鸣着吧。”(第五自然段)
这样那样的说着,我一一皆可听到,而且一面还可以听着在黑暗中某一处咩咩的羊鸣。(第六自然段) 养还固执地鸣着。(第九自然段)
这匹羊的生命的即将结束,象征平凡男女这种卑微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下去——美之生命的消逝。
3、文章的鲜明特征:
原料”的人生
“悲悯”的情怀(忧郁,柔软,哀戚,惊异)
4、文中写到小羊叫声“使人听来觉得忧郁”,“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为什么会忧郁?作者“触着”的是什么?看明白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羊的鸣叫,有何寓意?
答:小羊“固执而且柔和的叫声”,让“我”由被命运主宰的羊,想到安于天命的人——他们都是自然之子,活得质朴、率真,却又被动、艰辛,“我”为他们缺乏对自身际遇和命运的自觉而忧郁满怀——这忧郁缘于“我”对湘西无以言喻的爱。
5、文章第七段,为什么特别提到神龛下的名片?“除了这些名片,那屋子里是不是还有更引人注意的东西呢?锯子、小捞兜、香烟大画片,装干栗子的口袋……想到这些问题时使人心中很激动”。作者为什么会很激动?
答:名片、锯子、小捞兜、香烟大画片,这些在常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小东西之所以让“我”激动,是因为它们关联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勾起了“我”对往昔湘西生活的深刻记忆与生命感怀。
6、第八段:“多动人的一幅图画!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这幅图画是否真的很美、动人?作者为什么说“这一切我也有份”?
答:这幅图画里固然有在常人看来让人心酸的悲苦,但更有因执著、乐观而凸显出的美丽、强悍,有即便被压抑、被摧残亦不磨灭的人性光辉,所以它美丽动人。“这一切我也有份”,是因为“我”不但曾经跟他们有过一样的人生经历(可结合文章第十段对那个因按捺不住最终还是去了吊脚楼的水手的描绘,作分析、说明),而且永远把自己当作湘西的一分子——这也使得“我”的哀戚与悲悯更动人心魄。
7、作者独特的感情立场对本文的写法与总体风格有什么影响?
第一,叙事、绘景、写人无不细致生动,文字格外深刻有力; 第二,忧郁但美丽的叙事情调;
第三,“原生态”的生活本相与无处不在的主观视角
8、艺术特色
以叙述为主,辅以描写。议论。抒情等,善于发挥想象;描写场景,渲染气氛,自然的融入景物描写。
9、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人生感喟?其意义何在?
明确:目睹湘西下层人民顽强地在泪与笑中打发日子,努力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千百年为生活而搏战,这种生命形态也许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悲壮而又辛酸,作者感到无限的“忧郁”、“哀戚”和“悲悯”。这种人生感喟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且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从而具有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10、这些水手活得那么艰辛、粗糙,何以在沈从文笔下却如此动人?
第一,基于自身的生命体验,沈从文对湘西的人与事有深刻的理解、深厚的感情; 第二,保持物性“天然的素朴”的美学追求,使作品记人、叙事、状物、写景,都保有高度的自然生动性。
第三,忧郁但美丽的叙事情调。沈从文以艺术的审美力量在苦难的生存现实中开辟出新的世界,让人温暖,给人力量。
11、小结
作品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妓女人性美的描写,使这个夜晚更加美丽迷人。一个漫长、寂寥、寒冷的夜,经沈从文的描绘、渲染、想象、点化,火光与杂声综合,“交织了庄严与流动,一切真是个圣境”,成为一首优美的小夜曲。“人性”之光的点点灯火永远闪烁,温暖着寒夜中人们的心房。《鸭窠围的夜》是人类永恒的夜,它以不可言说的魅力将人们带入一个神圣而高远的境界。
第三篇:《女人四十》和《天水围的日与夜》电影影评
暨南大学
2010级
生活中勾勒出的电影
通过《女人四十》和《天水围的日与夜》两部成功和经典的电影来介绍许鞍华把平实、平静、平淡的生活通过电影来表达生活中一些启示,从中使我们在看的过程和之后细细的品味我们的生活,电影有时不需要华丽和高昂的制作也能让人深深体会其中包含的意义,正如燕子本寻常,只因偶栖于王谢堂前而身价不菲。燕子还是那一只,只因背后得那片布景的变换,其地位也可几起几落。最朴实最本质的其实只是燕子,这才是活体,是我们应关注的,过多的包装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左右了我们的思想。
许鞍华的电影《女人四十》,四十岁的女人有些什么?即是再美的美人,到了四十也不过是豆腐的渣滓一般。应该是不会有太多人去关注一个四十岁女人的生活与心情,虽然这是我们所必须经历的,因为影片的真实,而让我们不忍观看,正如不忍正视自己必将逝去的青春岁月。没有俊男靓女,没有华丽的都市生活,影片演绎的是香港下层人士的喜怒哀乐:棚屋、天台、过时的衣裙、菜市场的讨价还价,《女人四十》始终固守着这一份古拙与淡淡的怀旧感。怀念总是美的,任何的东西存在在记忆中总是比在现实中更鲜活更惹人疼,因为我们明白,它是一去不复返的了,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有将它在记忆里着色,以让我们经历的这段很美很美。《女人四十》是一部没有任何包装的片子,它就这样淡淡的将这份褪色的记忆注入你的心田。同样《天水围的日与夜》这部片子也没有大明星,也一样耐看,我们不得不佩服许鞍华的功力,仅是两个女人坐坐车、买买菜、搬个电视、装个灯泡、切个柚子就把我们感动了,只有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无比细致,才能把社区百姓的心事装在屏幕里。电影来自于生活,但是如何去复制和映射生活,怎样去重现那些细节上的苦恼、忧虑和欢乐,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1这两部片子的主人公是一个年届四十的女子,这一敏感的年龄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电影《女人四十》中的阿娥被工作、家庭、长辈一系列的重压全都压在她的身上,使她还来不及叹息一下年华的早逝就得勇敢的担起这一切的重压。她在工作上是一家厕纸公司的销售主管,干练凌厉的处理着公司的一切的事无巨细;下班后,她要去买菜,去和小贩讨价还价、唇枪舌剑。相对于中《天水围的日与夜》的贵姐,其生活是有条理有品质的。在超级市场打工的贵姐,工作忙碌但乐在其中,积极的工作态度,使简单重复的工作更有赶劲。每日下班后,再从那购买回生活必须品,为儿子做一顿简单又不敷衍的晚餐,她不需要像阿娥那样,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家公,也不需要面对工作压力的挑战以及嫂弟之间为照顾家公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天水围的日与夜》向我们表达的是一个温情的生活画面,在和家人、隔离邻舍、朋友之间是比较和睦的,没有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上相对于弟弟的富裕来说就比较平常,但主人公却在平淡中的生活中过的十分充实,这正是许鞍华导演要表达的意思,也在表达香港贫富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点,对于悲情社区天水围的顽疾,许鞍华导演避开“输血扶贫”选择“造血扶贫”。她要让包括天水围居民在内的所有港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告诉他们:我们正生活在安稳的环境了,并每天都在变好,最终会走向刚好。
《女人四十》影片的开头就是主人公一动不动的盯着鱼贩摊上的活鱼,心中暗自咒骂它的早死,好让价格便宜一半。可是我们的鱼大叔却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于是主人公就只有趁小贩不注意,操起“无影手”一掌荼毒了鱼大叔,然后带着胜利的表情回到家中。这些看似可爱的情节却掩不住主人公的酸楚与无奈,现实总也是最残忍的东西。主人公所能做的也只有泰然接受了。我们接着来看,买菜做饭带孩子伺候长辈,如果这一切是千千万万四十女人所必须承担的,那命运对她来说却更残忍了一点。她的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神智不清,常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让全家都心惊不已。于是,在做完她的本分后她还得伺候公公,她已经在身体上不堪重负了。然而命运还继续得折磨她,在工作上她受到了年轻貌美又懂电脑的女秘书得挑战,生活上能给她点帮助并疼爱她得婆婆撒手而去,在婆婆得葬礼上,公公得疯言疯语,各兄弟姐妹都不要痴呆的公公,打成一片,乱成一片,结果婆婆的葬礼变了一场闹剧。面对这一切,女主人公终于撑不住了,她得精神世界终于垮掉,面对乱哄哄得葬礼,她无力得蹲在地上,哭泣,一遍一
遍得喊着:“婆婆,你快回来啊,我好累我好累,我撑不下去了,你快回来啊”她喊出了自己得心声,发出了一个四十岁女人心灵深处得呼喊。而《天水围的日与夜》也几乎没有剧情,导演只是在平静的叙述贵姐和她儿子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片段。贵姐在超市上班,每天上班下班,重复着每个日日夜夜,做着重复的事情,就连帮助孤老婆婆都自然的像在做自己最普通的事,没有一丝的做作。为了陪婆婆去看孙子,她没有去看生病的母亲,她看来这很正常,母亲那里每天都有人去的,而且是老毛病。母亲体谅女儿的艰辛,说“做人难”,贵姐却淡淡说“没什么难的”,单纯的性格一览无余。母子之间也没有常见的激烈矛盾或过分的亲密,一切都自然的像真正的生活,因自然而真实,因真实而感动。母子情,亲情,甚至邻里情都是真情表露,显得漫不经心却沁入心脾,像有一股暖流在不经意间缓缓的流入心田。生活也许是艰辛的,也许是平淡的,过就好了,无需多想。
《女人四十》中的阿娥,最感人的是阿娥照顾她公公的这份情了。这是件很让人矛盾与烦恼的事情。痴呆的公公无疑是家中的大麻烦,照顾他是很费力气的,而且照顾他就得让我们的女主人公放弃自己心爱的工作,;痴呆得公公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健壮,相信还可以活得很长很长,这就意味着他们受苦受累得日子也会很长很长;痴呆得公公有很多的子女,可是,亲生得儿子女儿没人愿意要他养他,希望他如垃圾般早点从人间消失。面对着痴呆的公公,女主人公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中国得伦理道德与人自私为己的本性发生了激烈得冲撞。后来她选择了责任,毅然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这是很辛苦的,可是更为痛苦的是这分辛苦无人知无人晓也无人叫好,这种辛酸无法去说,单向的纯付出让我们的女主人公痛苦不堪。家中出现痴呆得老人,这是谁也不想但是却很可能发生的事情,许鞍华将这一现实的社会问题引入电影,让我们关注,让我们思考。如何对待痴呆老人?它并不是将这种种的繁杂与琐碎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反应女主人公面对重压的挣扎与努力,很真实很真实的表现着。真实的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随女主人公一起努力一起思索,仿佛若干年后这些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一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将来我们要面对的问题,所以电影表现出来的不单单是这个四十岁妇女所烦恼的事也是我们的后辈和政府所要担心的事。公公最后还是去世了,他死在一片美的仿佛天堂的地方,死时他很清醒,死时他的子女都陪在他身边,他微
笑的去了,很从容,很安详。生活就这样继续,一家人的感情也在彼此的互相扶助中滋长:哀乐中年、老夫老妻的体恤,儿子对爷爷的照料以及对其抗日飞行员历史的渐渐了解与钦佩;母子之间的爱情经交流与传授;儿媳对公公的谅解,忍耐,与呵护。在一家人出外游玩的一幕中,痴呆的公公摘采了一束野花送给任劳任怨的“大嫂”——长媳,大嫂先是一楞,而后欣喜地收下这份礼物。一旁的女儿不满地嚷道:为什么没我的?片子在此作了一个轻微的嘲讽:这花是献给那些为生活付出的有心、有情人,公公虽然痴呆,可谁人对他好他还是明白得,他痴呆的谁也不认得了,不认得亲生儿子、亲生女儿,惟独认得这个一直照顾他的“大嫂”。女主人公与她的公公向我们演绎了一段感人的人间温情
而《天水围的日与夜》片子的让人感人的切入点也是女主人公对老人的关心和体贴,丧夫多年的贵姐拉扯安仔长大,在超级市场做事的她尽最大的努力使家人生活的优越,她对安仔这样,对两个弟弟也曾经是这样:早年贵姐一个人供养两个弟弟出国留学,帮助他们学有所成并成家立业,一个辛勤的纺织女工成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现在她依然在贡献自己的能量,照顾安仔,也照顾既是同事又是邻居的阿婆。将心比心,购买800多港币的电视都嫌贵的阿婆,会从送给安仔320港币一包的冬菇,当得知安仔喜欢吃,又再次带着贵姐去购买自己永远不会舍得吃的这种奢侈食品。阿婆也有同样年纪的孙子,却不和她来往。贵姐鼓励阿婆并陪她去见孙子,同时目睹了女婿拒绝收下阿婆送的金子,在回家的车上,阿婆要将金子送给安仔,贵姐没有犹豫的就收下了,那一刻她知道,只有收下金子再是对阿婆最好的安慰。这部电影中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种种真挚的爱,这些爱就像潺潺流水般缓缓的流入人们的心里。
这两部片子最感人也最让人去回味的是两个女人对这两个老人的态度以及两个老人在他们付出之后也给了他们在心灵上的回报。其表现出来的不单是对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如《天水围的日与夜》中阿贵的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也表现了其在生活中与隔离邻舍的相处融洽,对自己的物质要求比较低,但对于别人的帮助就十分大如供两个弟弟出国读书、在打麻将的时候输了自己付钱、和阿婆平分食用油等等,无不体现其乐于助人和充满爱心的品质,把社会现实中不利不好的一面转换成一种在平淡中也有美好的一面,其影片所表
达不单单是香港人的义工的精神,也把这个社区中的问题通过这个平淡的纪实来表现出来,把我们的对这个社区阴云不散的一面通过这部影片也使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其美好的未来。
从这两部电影中体现了许鞍华导演是一位触感细腻而柔软的导演,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热忱的心,她始终执着于描摹普通女性的生活遭遇和内心世界,不论《女人四十》里的阿娥,还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除却结局有点晦涩的姨妈,她片中的女性大多具有坚韧乐观、热爱生活的积极品质,如阿娥和这部影片里的贵姐,且这些平凡女性身上还具有一种不卑不亢的从容气度,那乐天知命又勤劳努力地活着的身影,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而影片自始至所终流露出的真挚而纯粹的温情,也让人心中漾出阵阵暖意。
所以,电影来自于生活,只要我们又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热忱的心,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无比细致,我们也能在平淡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