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比较[合集]

时间:2019-05-15 04:2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比较》。

第一篇: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比较

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

比较

本帖由5部份组成1、两家艺术团体简介

2、西泠印社社长作品欣赏

3、中国书协主席作品欣赏

4、陈振濂:西泠印社“社长现象”研究

5、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简介

1、两家艺术团体简介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截止2015年10月,西泠印社会员总计465名(未扣除2012—2015.9 离世社员)历任社长吴昌硕马

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

功、饶宗颐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由国家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建立以来,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中国书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5个,个人会员8000余人。历任主席舒

同启

功、邵

宇沈

鹏、张

海张

海、苏士澍启功是唯一一位担任过两家艺术团体最高领导的书法家

2、西泠印社社长作品欣赏吴昌硕(1844~1927)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

篆刻 吴昌硕

篆书四条屏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之桃

衡(1881~1955)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马 衡

篆 刻

马 衡

篆书四条屏

张宗祥(1882~1965)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 张宗祥

篆 刻 张宗祥

书法 张宗祥

山水

沙孟海(1900~1993)1979年被选为 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

沙孟海

篆 刻沙孟海

书法 沙孟海

书法

沙孟海

书法(局部)沙孟海

书法

赵朴初(1907~2000)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赵朴初

题匾 赵朴初

书法 赵朴初

书法

启 功(1912~2005)1985年4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10月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

书法(局部)启功

丹林春永

饶宗颐1917年生2011年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

书法

饶宗颐

书法

饶宗颐

山水

3、中国书协主席作品欣赏

舒 同(1905~1998)1981年5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 同

书 法 舒 同

书 法

启 功(1912~2005)1985年4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10月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 启功

书法 启功

竹石图

邵 宇(1919~1992)199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任主席邵 宇

书 法 邵 宇

书法

山水

沈 鹏(1931年九月生)2000年12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任主席沈 鹏

书 法 沈 鹏

书法六条屏

张 海(1941年9月生)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任主席2010年12月当选为第六任主席张 海

书法八条屏 张 海

书 法

苏士澍(1949年生)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任主席苏士澍

书 法 苏士澍

书 法

苏士澍

书 法

4、陈振濂:西泠印社“社长现象”研究西泠印社创四位始人

在西泠印社创社之初,四位创社人丁仁、王禔、叶铭、吴隐苦心经营,认真擘画,从1904 年至1906 年之间,大致确定了西泠印社可能有的规模、格局与基本内涵。随后,四人齐心协力,内守外联,使印社的发展越来越走向繁荣昌盛。从印社初创到1913 年为止的十年,以丁仁或吴隐领衔,向杭州地方官绅呈文,如向杭州府知府、钱塘县知县,民国的杭县知事,乃至浙江的警察厅长、民政厅长……都曾有文字文献被保留下来,足见在西泠印社的创社过程中,四位创始人是虽无社长之名而有社长之实的。但一到推举名义时,四位却又都互相谦让,谁也不肯出任西泠印社社长,而直到1913 年,才有推举吴昌硕出任社长一举,使印社终于有了社长。印社成立后过了十年才有社长,而在此十年中,四位创始人都有可能出长印社而都不肯居先,谦避逊让,其间的涵义值得我们深究。自吴昌硕于1927 年去世之后,四君子中除了吴隐先于1922 年谢世外,丁、王、叶三公均在,但他们似乎也是有成约在先,皆不肯继任社长,而不得不等到1948 年再邀请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出任社长。这一时期,西泠印社社长缺位长达21 年,除去抗日战争的八年印社本身处于停滞状态,至少也有十几年未有社长。这十几年间,论名望则丁仁、论篆刻影响则王褆、论实务则叶铭,本来也皆可以继任社长,但却还是一致谦避逊让,宁愿社长空缺而社务活动照常。像这样的“非常规思考”,既反映了创社四君子的高风亮节,同时又包含了某种特定的思考内容——印社之长,懂印即可?丁仁有《西泠八家印选》,王福庵平生刻印数以万计,还有开宗立派之功,叶铭有《广印人传》。若论会刻印或研究印学,他们都无愧于时,作为真正的印人,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出任社长,都必然会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为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逊避呢?而如果是真逊避,或许会影响印社社务活动的展开,但对于印社的发展,他们却又引为毕生使命,责无旁贷,努力奋发,比一个挂名社长所付出的要多得多。既从事“社长”的工作,却又逊避“社长”名誉,何也? 遍观西泠印社百年“社长”史,会发现印社在选社长时,工篆擅刻,只是一个初步的条件与前提,即使作为印坛名家,也只是作为被认同的前提,但不是目标。作为“同人”社团的前50 年,和作为政府接手、官办的印学团体的后50 年,虽然社员成分构成有极大变化,社会发展也有极大的观念变迁,但在“社长”定位方面,却有着非常有趣的“不约而同”──必须是文化名人、学术泰斗或艺术大师来出任西泠印社社长。这种“群体无意识”的选择,似乎代表了西泠印社内部百年来对自身定位、对社长形象定位的基本价值取向,也代表了外部社会各界对西泠印社社长形象的基本期望。西泠印社迄今共有六位社长,他们是: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及健在的启功先生。让我们对这六位社长作一分析,以清其眉目。吴昌硕是公认的艺术大师。作为西泠印社社长,他的篆刻开宗立派,立千年以来未有之雄强大气,在百年间还没有人能超越他在篆刻方面的顶峰地位。而在印学之外,他的书法与绘画,也皆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无法企及的高度。因此,他是一个书、画、印均首屈一指的巨匠。吴昌硕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成就,他更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海上题襟馆书画会、豫园书画善会等社团组织的活动,又积极推动与日本的书画篆刻交流,又以门生子弟遍布天下的号召力,使他不仅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大师,还是一个观念超前的改革家。这种涵盖面与气度,是单一的篆刻家或书画家无法望其项背的。直至今日,还有许多艺术家无不想方设法与吴昌硕挂上宗谱,以他的门生之门生为荣耀,这就是一个艺术大师的“无边法力”。

马衡是一位金石学大师。他有《凡将斋印存》、《鍴庐印稿》表明他的印人身份,但世人并不以印人视马衡。作为“中国金石学第一人”(郭沫若语),他在金石学的建立,石鼓文研究,青铜器研究,居延汉笔、新莽嘉量铭及衡器的研究,石经研究诸方面,功勋卓著,是一个有着纯正风范的大学者。而他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又在抗战期间主持闻名世界的故宫文物大迁移,都是皇皇伟业,不世之功。由是,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与学术泰斗,马衡的篆刻几乎成了陪衬。王禔敦请马衡出任社长,而不以自己的篆刻造诣为尊,显然其中有一个重视学术的选择在。张宗祥在印学方面,有《张宗祥印选》、《张宗祥藏印选》,表明他于印学不是外行,但他的成就显然不止乎此。作为早期西泠印社社员,他积极参与过西泠印社雅集活动,但作为京师图书馆主任、浙江图书馆馆长,他的目录版本校勘之学功力极深,特别是为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补抄,各种古籍如《国榷》、《越绝书》、《洛阳伽蓝记》、《神农本草经》、《论衡》的抄补,《明文海》的校补,乃至以毕生所抄稀世善本、孤本2000 卷捐赠浙江图书馆,皆可说是在文化界抢救遗存的大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著名学者身份,他才会在1956年向浙江省人大提交议案,建议恢复西泠印社活动而立即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从而为西泠印社后50年立下了奠基之功。沙孟海是一位艺术大师,在篆刻创作方面,有《兰沙馆印式》,在印学理论方面,有《沙邨印话》、《印学概论》、《印学形成的几个阶段》、《印学史》,都是皇皇巨著,开风气之先。在历任社长中,他的篆刻成就仅次于吴昌硕而印学理论的系统性则胜之,明显体现出篆刻作为两人之间的“主业”与“专业”的不同姿态。沙孟海同时是一位在文物考古学术研究方面极具开创性的大学者,比如任浙江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在浙江大学教授古器物学。他对从书法到文学再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均有较大的贡献。作为书法大师,他是当代公认的泰斗;作为文化名人,他又与百年间的许多泰斗大师级人物互相唱酬,从康有为、吴昌硕到郭沫若,以及当时的政要如陈布雷、张道藩、朱家骅等。当下学术界看沙孟海,是既把他看作艺术大师又把他看作是近现代文化名人,以及历史人物。这样的复合身份与形象,一个单一的书法篆刻家很难拥有。赵朴初虽不以篆刻闻于世,但他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又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先天地具有文化名人的优势。而他以一手书法驰名于当代,又让人见识到他的“内行”的精湛造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同。正是在这样的高度上,他才有可能鼎力去完成西泠印社几代人的梦想: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印学博物馆。对于“国”字号的专业博物馆而言,除了要在国家行政机构上层拥有良好的“认知”之外,还要有极具厚度的专业定位与足够的财力支撑,这些都离不开赵朴初崇高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响力。可以想象:倘若不是西泠印社这样的百年名社,赵朴初不会屈尊来当社长,而没有他的登高一呼,就不会有中国印学博物馆。印学社团多矣,书画诗文社团多矣,有哪一家是拥有一个国家级博物馆的? 启功先生是书法家的领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但他更是一位学者,是中央文史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小组组长。他著述《诗文声律论稿》、《古代字体论稿》,校注《红楼梦》,以及在书画鉴定方面大量的研究论文,足可奠定他在中国书画、文学方面的大学者地位。以他这样的身份与威望,应该是足可以使印学研究与篆刻创作在文化上提高一个层次的。面向新的百年,启功先生出任社长,表明了西泠印社在中国文化界的“存在”,而不仅仅是限于印学界自身的存在。综上所述,倘以印社的主业“篆刻”(印学)论,则历任社长中以吴昌硕成就为最,沙孟海继其后,马衡、张宗祥随之;但若论印社希望将篆刻与印学引向大文化层面,则马衡、张宗祥、赵朴初、启功先生的作用并非常人可以取代。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政界、学界以及广义上的文化界诸多人士开始把视线聚焦到西泠印社,开始关注西泠印社。如果只是几位造诣精深的书法篆刻家(还有画家)自己在一起孤芳自赏,本来不需要如此做,选个篆刻家丁仁或王禔当社长足矣。但正是因为从创社四君子开始到历代印社中坚们都认为,西泠印社应该具有文化意义,选社长应该体现出文化高度,于是才有这六位社长产生的可能性。以此视西泠印社之不同于一般印社的自我定位,或以此视西泠印社能持续百年不衰的“秘诀”,则定位于文化──以印学为“技”,以文化为“道”,追求以印学为出发点而介入社会大文化,亦即是“技进乎道”,不亦可乎? 本文选自《西泠印社百年图史》2003 年10 月西泠印社出版发行

饶宗颐题

播芳六合 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梅县,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5、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简介第一届主席:舒同(1905—1998),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创立了著名的“舒体”。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马背书法家”。第二届主席:启功(1912-2005),集诗、书、画和文物鉴赏于一身,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第三届主席:邵宇(1919—1992),著名的速写、水彩画家。先后任《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第四届主席:沈鹏1931年9月生,著名编辑出版专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和诗词作家。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第五、六届主席:张海1941年9月生,其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第七届主席:苏士澍1949年生,书法诸体兼习,擅长鸡毫作篆隶,饶有特色;行草流畅,韵味极浓。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师承沙孟海、陆维钊、诸乐三先生。现为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副主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点击下方查看相关历史消息

陈振濂记“西泠三陆”:有开宗立派之功绩

陈振濂诗书画印经典札记【十大诗文名家】

张大千|连续三访西泠印社,终身念叨美好回忆

陈振濂:绝地反击“一匹狼”

陈振濂:腹有诗书气自华|文 / 林梢青

陈振濂:宋代繁华的书画市场【故宫博物院藏宋画小品欣赏】

陈振濂:收藏巨擘张伯驹【大量高清图】

陈振濂:书法创作要怎么难受怎么做

【壹】陈振濂说艺术家排斥评论家极其愚蠢【贰】傅雷批评十分到位

大匠之门 · 陈振濂眼中的名家大师

《新京报》陈振濂采访录

陈振濂:“江南第一藏”钱镜塘【精美附图】

陈振濂:草书流畅度的八条标准【附】古代十大草书大师

陈振濂:草书线条的停顿、顿挫和休止

陈振濂:傅山“宁拙毋巧”书法观给我们的启示

“陈十条”意在扭转当下书画评价出现的混乱局面

陈振濂:西泠印社的金石文化与海外交流

陈振濂:“楷法表现”新思维

许江:振濂兄以书写构筑一个可感可视的世界

陈振濂:没有不“做”的书法

书坛的“五虎将”之陈振濂

陈振濓:给书法以独立的艺术身份(视频)

香港文汇报 | 陈振濂,一生只痴一墨滴

陈振濂的书法品牌为什么能做这么大

精彩书画集

上海精彩画廊新貌 精 彩 画 廊中国文化部授牌“中国诚信画廊”

精彩画廊成立于二〇〇三年,主要代理当代书画名家的精品,发掘推荐实力新秀。画廊以“坚韧执着、追求品质、树立口碑、诚实守信、承诺是金、务实感恩”的经营理念,保真销售名家书画原迹,如出现赝品,按购买价的二倍进行赔偿。

联系:蒋彩玲手机:173 0186 7896(即微信号)联系:陈兴彪手机:173 0183 7896(即微信号)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比较钱钟书与韩寒作品幽默讽刺艺术的异同——以《围城》和《三重门》为例

目 录

摘 要.....................................................................................................1 关键字....................................................................................................1

一、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语言中比喻使用的精彩绝伦....................1

(一)钱钟书《围城》中比喻的运用..................................................2

(二)韩寒《三重门》中比喻的运用..................................................3

二、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语言中运用英文词语的文字游戏............3

(一)钱钟书《围城》中英文词语的运用...........................................4

(二)韩寒《三重门》中英文词语的运用...........................................5

三、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语言中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的讽刺和调侃...............................................................................................................6

(一)钱钟书《围城》中文言文词语的运用.......................................6

(二)韩寒《三重门》中文言文词语的运用.......................................7

四、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艺术的差异...............................................7

(一)作品寓意体现的差异..................................................................7

(二)作品成熟度和思想的差异..........................................................9

五、结 语.............................................................................................11 参考文献..............................................................................................13 Abstract..............................................................................................14 Key words............................................................................................14 致 谢................................................................................................15

比较钱钟书与韩寒作品幽默讽刺艺术的异同

——以《围城》和《三重门》为例

摘 要:钱钟书的《围城》因其独特另类的讽刺手法,新奇罕见的讽刺视觉点,以及轻松调侃式的笔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独具特色的讽刺幽默方式影响深远,而当代作家韩寒的《三重门》则是模仿《围城》中钱式讽刺风格的典型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钱钟书《围城》以及韩寒《三重门》的对比,来说明这种独特的讽刺艺术手法是怎样在两个处在迥然不同的时代的作家之间传承的。本文分别从两部作品的比喻、英文词语、文言文词语的使用三个方面来论述本论题,通过两个作品的比较对文学作品中的幽默讽刺语言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进一步探析。

关键字:钱钟书;韩寒;幽默;讽刺;围城

钱钟书是一座“文化昆仑”,在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之称。他的幽默语言熔铸了他对于人生、社会种种新颖独特的见解于一炉,博采东西文化之长。《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韩寒作为80后最具传奇性的青年作家,他以其锐利深刻的思想,幽默灵性的语言,初到文坛就深深地吸引了无数青年读者的眼球。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被称为当代意见领袖,自称“公民韩寒”。《三重门》于2000年出版,畅销200多万册,成为中国近二十年来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本文就这两部作品的幽默讽刺艺术进行浅析。

一、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语言中比喻使用的精彩绝伦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一方面可以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使复杂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写作中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从而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也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钱钟书在他的《旧文四篇》里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 1

根本”①,“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是新奇,效果就愈高,运用比喻刻画人物和描写世态更能增加作品机智、幽默、风趣和讽刺的力量。

(一)《围城》中比喻的运用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小说《围城》里,它的目的便是为整部作品的讽刺艺术服务,而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比喻手法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在《围城》这部小说中,钱钟书用了数百个形式多样的新颖、喜剧性且具有深刻意义的比喻并不是孤立的,讽刺是他语言的重要部分,运用起来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而又有深刻的讽刺意义,将比喻的讽刺意义和幽默意义完美融合,《围城》比喻的运用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比喻语言幽默新奇、反复多样。他的比喻的新颖性同样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无伤大雅而又能一语中的,从而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

如‚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路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方鸿渐和鲍小姐两人满以为可以吃到一顿可口的午餐,却不知道这么倒霉:‚汤是凉的‛,‚冰淇淋是热的‛,‚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②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鱼像军路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作者不说鱼肉不是新鲜的,而是说“登陆了好几天”,“肉”“长时期伏在水里”,可想而知鱼是多臭,肉是多腐烂了,钱钟书用这样的比喻是形象鲜明生动,讽刺之意不言而喻。很好的体现了比喻的戏剧性和深刻性。钱钟书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比喻不仅仅具有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从这些比喻句中,读者还能感受到其用语的戏剧性和深刻性的特点。钱钟书的比喻能通过微笑进行巧妙的讽刺,能够消除不快,又能揭露和鞭笞生活中的虚假与做作。

比如‚侍者上了鸡,碟子里一块帆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术的肉,鲍小姐用力割不动……方鸿渐再接再厉的斗鸡。‛③

这里把上的鸡肉比作“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中可以看出鸡肉是非常硬了,再有鲍小姐的割不动到方鸿渐的“斗鸡”使这两个人吃饭的尴尬场面场面鲜活的呈现,令人觉得非常搞笑。像这样喜剧性的比喻在小说中可以找到很多,但这些比喻并不不旨在让读者一笑而过,相反,通过这些比喻,钱钟书通常能揭示出很深刻的意义,句有尽而意无穷。

①②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34页.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16页.③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16~17页.(二)《三重门》中比喻的运用

韩寒的模仿能力极强,他欣赏并追崇钱钟书的幽默语言,凭借其丰富的知识、睿智的设喻,将小说的语言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幽默之感由此产生,相对《围城》深奥的喻体来说,韩寒使用的喻体相对更适合青年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韩寒的代表作《三重门》全书21万字,据统计,仅比喻就用了372个,与《围城》中的比喻运用密度相近,各类比喻一应俱全,堪称比喻手法之集大成。但韩寒的语言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特色,在于他生动地联系现实生活,趣味盎然而又针砭时弊的比喻修辞和推理逻辑,且两者相同的是比喻巧妙贯通文作,语句自然过渡,用量虽大却不显矫情做作。

如‚经过漫漫的等待,菜终于上来。四个人都有一碗面,有所不同的是Susan的面条根根士气饱满,也是一副‚君子‛的样子;相形之下,其余三人的面条都像历尽了灾难,面黄肌瘦。用政客的说法,Susan的面是拿到国际上去树立民族自信的;其他的面则是民族内部矛盾的体现……放在一起,那三盘浇头仿佛是朱丽叶出场时身边的婢女,只为映托主人的出众。‛①

韩寒对这个场景的描写没有用平实的叙述来表达,而是通过把面条拟人化来生动的描述出饭店老板对四个人的差别待遇,“Susan的面条根根士气饱满,也是一副‚君子‛的样子”,可看出老板对Susan的特别照顾,这样的描写使整个场景生动灵活起来,不再刻板。加上韩寒一贯讽刺的语言,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比如“用政客的说法,Susan的面是拿到国际上去树立民族自信的;其他的面则是民族内部矛盾的体现。”这样新颖和大胆、辛辣的讽刺语言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有所思考。

韩寒写《三重门》时是十七岁的少年,通常,人们对少年的希望是简单的,幼稚的,好糊弄的,是容易对付的。可韩寒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却又有着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这一点在韩寒写作的语言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语言是分年龄层次的,什么样的年龄说什么样的话。然而少年韩寒确是一个例外,他不再以一般少年的语言来思考世界,来叙述世界。看到药丸他说:“那药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沾染了人的习气,粒粒圆滑无比。”韩寒的成熟是同龄人中的极少数,吃药也不忘调侃一番,把药和人联系在一起,从生活的细节中点出这个社会的问题,也是他眼里的一些弊端。

二、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语言中运用英文词语的文字游戏

② ①②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40页.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79页.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的文化开始进入国人的视域,部分较为新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留洋后的中国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也是西文化向中文化渗透的一种表现。后来在这些青年文学作品中也出现大量的中英文相间的写作手法,中英文相间的写作手法不仅有双关,婉曲的修辞意义,从语意的效果看,更是一种幽默和讽刺。

(一)《围城》中英文词语的运用

钱钟书于1935年——1938年间在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就读于牛津大学英文系,是接受西方教育较早的一批青年。这段留学经验对钱钟书的写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围城》中,钱钟书大量的运用到了中英文相间的的写作方法,这也属于《围城》的一大特色。钱钟书的文字之妙与文思之精细密不可分,深邃的思想凭妙趣横生的语言传达给读者,使我们既得到钱钟书智慧的启发,又得到美文的享受。从钱钟书作品中英文词语的使用,能看出钱钟书对当时政局的愤懑和抨击。

‚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的叫‘亚历山大’,有的叫‘伊利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Florrie);有个人叫‘火腿’(Bacon),因为他的中国名字叫‘培根’。‛①

这段讲的是方鸿渐所教的学生在试卷上写的英文名字,在语文水准日益低落的今天,这段嘲讽文字可说是现实最好的写照,也可以看出当时学生崇洋的心态。更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的教育出现的改变,中国开始出现一些新学堂和新的教育思想,开始逐渐的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后来跟中国‘并肩作战’的英美两国,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然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约翰牛’(John Bull)一味吹牛;‘山姆大叔’(Uncle Sam)原来只是冰山(Uncle Sham),不是泰山;至于‘法兰西雄鸡’(Gallic cock)呢,它确有雄鸡的本能——迎着东方引吭长啼,只可惜把太阳旗误认为真的太阳。‛②

“中立”,末句的“法兰西雄鸡”,断章伸引,关合多边复杂而具体的国际形势,浑然天成,妙手偶得。中译名“约翰牛”之“牛”,恰好与中文成语“吹牛”的“牛”,有同字同音双关之意——“约翰牛”吹牛。但中译“山姆”与汉字“山”,纯粹是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无双关。这也只有在钱钟书创造性的语境中才能化解沟通。Uncle Sham中译就是“骗子大叔”或“行骗的当铺老板”,故“山姆大叔”不是真大叔,而是假大 ①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213页.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302页.叔、靠不住的老板——假Sam(山)也,犹如“冰山”。讥讽当时的民国政府以Uncle Sam(美国)为靠山,靠的只是假山即冰山。《围城》在这方面的创制,所下的功夫最大,最值得我们深入细致地去体会。

又如《围城》中,张先生大笑道:‚我不懂什么年代花纹,事情忙,也没功夫翻书研究。可是我有hunch;看一件东西,忽然what d' you call灵机一动,买来准O K。他们古董掮客都佩服我,我常对他们说:‘不要那假货来fool我。O yeah,我姓张的不是sucker,休想骗我’‛关上橱门,又说:‚咦,headache——‛①此处可见中国国民性中的故作聪明、无知卖弄,崇洋媚外的心态,亘古长存于灵魂底处。作者轻描调侃的语调背后实质潜藏着对于中国强大的热爱与悲哀。

(二)韩寒《三重门》中英文词语的运用

现今的中国教育对英语的重视超出了语文,这样的教育形态在韩寒看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试问,如果连中文,本国的文化都学不好,学习外语的意义何在?韩寒在收录于《通稿2003》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现今的学生关于学习英语的问题,“一到早上朗诵的时候,全学校出来的都是英语,闭上眼睛以为是在牛津,睁开眼一看是在天津。”②极尽讽刺与调侃,在韩寒的《三重门》中也多次出现关于英语使用的情节,韩寒以一贯的幽默的方式来叙述和描写,利用错用的英语造成幽默效果,这也是在《三重门》中反复使用的方法,这样的句子还有韩寒为了尽情发挥对英语“说文解字”的聪明才智,有意在《三重门》中安排了一个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些中英相间的句子以便随时炫耀的一知半解的人物——钱荣。

‚传的内容莫过于姚书琴问:‚你会什么乐器啊?‛钱荣传纸条道:那些easy,我通——可能只是粗通Sex Violin也会一点,人家叫我Fiddler。……姚书琴对这些看不懂的英语敬叹不已,遂对钱荣敬叹不已,这增加了钱荣的洋气,下课说话都是:‚Oh dear!这小子是ugly ha,no……no……,not这样的,上次我们在Pub里,他灌我drink,真是Shit,Fack him!‛这些随口就说出的英语让全班自卑万分。‛

钱荣说自己通萨克斯管:sax,不料却说成了性交:Sex,钱荣的“我通——可能只是粗通„„”韩寒都描写得精彩绝伦。钱荣一直得意于他被别人称为“小提琴家”(fiddler),想不到这个词却被韩寒多注释了一个义项:“骗子”。文段中韩寒通过 ①②

③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40页.韩寒.通稿2003[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第98页.③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55~256页.描写钱荣在讲话时中英文夹杂,讲英语的时候又多次出现错误的景象,来表达当今学生在英语上的故作聪明和做作的卖弄,和崇洋媚外的心态,整个场景灵活生动。

韩寒《三重门》中英文词语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对教育制度表示出不满,由于身处环境的差异,使钱钟书和韩寒在表达和描写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钱钟书先生更多的关注整个社会和政局的发展,而韩寒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更多的是对教育的关注和对身处于这个环境的抗议,可相同的是,钱钟书和韩寒都对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崇洋媚外的情况和故意使用英语词语的卖弄极尽调侃和讽刺。

三、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语言中运用文言文词语进行的讽刺和调侃

文言文词语指的是文言文中所使用的词语,在古代一般作为基本词语来使用,但在现代文学中一般很少用到。然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有意,并恰当的使用文言文词语能更好的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能增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感染力。

(一)《围城》中文言文词语的运用

钱钟书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有着丰富功底,在《围城》中,钱钟书还灵活地运用了文言文词语对人物进行讽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银行的周经理有这样一段话:‚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遮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①这段话整段都是文言文。周经理本来是想在方鸿渐面前抬高自己的身份,希望方鸿渐感恩图报。这段话本来如果使用白话文是浅显易懂的,但是现在使用的是文言文,这样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产生了麻烦,同时产生厌恶感。钱钟书就用这样的方法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一同嘲讽他。也通过这段话讽刺了周经理的虚伪、虚荣、市侩的嘴脸。

在《围城》中方遁翁劝诫儿子方鸿渐的一封家书中这样写到:‚伍不惜重金,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头苦读之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吾不图汝甫离膝下,已濡染恶习,可叹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体高堂念远之情,以死相吓,丧心不孝,于斯而极!当时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托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②

方遁翁老先生文如其人:喜欢用典,保守,自矜,偏狭,迂腐。通过这封家书让这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却又顽固迂腐的封建乡绅形象灵活生动的展现。

①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9页.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7页.钱钟书是一位接受外国教育,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严重的中国知识份子,一直想努力的跳脱中国迂腐的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所以,方遁翁的形象之所以能够塑造得如此成功,主要是钱钟书对那些身在二十世纪的当代,观念却还停留在过去的封建时代乡绅之流的空洞造作的深入了解和接触。《围城》中钱钟书是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在书写。《围城》中忽而冷嘲、忽而热讽的玩笑,出尽了那些庸俗知识分子的洋相。

(二)《三重门》中文言文词语的运用

韩寒的《三重门》中的主角林雨翔,在儿童时期就不断被父亲逼着学习、背诵古文,古文功底不错。所以,在韩寒在《三重门》中也极大的发挥了这一点,文中多次出现林雨翔使用古文的段落。

如‚近日谣言亟起,其言甚僭,余不能息。甚憯,见谅。孰谮之,余欲明察。但须时日。向余与诸大学中文系教授通信,惯用古文,今已难更。读之隐晦酸涩,更见谅矣。……复古亦非吾之本意。夫古文,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然古文之迂腐,为我所怼之。汝识字谨译。余之文字往往辞不及意,抑或一词顿生几义。然恰可藉是察汝之悟性。‛①

这是林雨翔给Susan的一封信,信件中林雨翔通篇都用古文来书写,林雨翔也想通过这封信来夺得美人心,故在信件中绞尽脑汁的故作深沉大玩文字游戏,翻字典磕磕碰碰的凑出了一封完整的信件,在这封信中出现了僭、憯、谮这三个字形相似字义不同的汉字,这三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很浅显易懂,但林雨翔在信中却反复的使用这样故作深沉的手段。

这段文言文也可看出韩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这点从文段中引用了《史记 屈原列传》里的一句话,“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②可以看出。韩寒也通过这段文言文表达了自己对文言文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是自己对古文存有一定的好感和了解,另一方面又是对古文这种已经没落的文体的讽刺和鄙视,这点从这三个字僭、憯、谮的运用中可以看出韩寒在故意的调侃和讽刺这种故作深沉的态度。

四、钱钟书和韩寒幽默讽刺艺术的差异

韩寒极为推崇钱钟书的讽刺手法,并在自己的处女作——《三重门》中竭力的加以模仿。对于一个仅仅十七岁的少年而言,他在文字情感把握以及挖掘人物心理的程度上的模仿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以及个人阅历的限制,使得韩寒 ①②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111页.司马迁.史记[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第603页.的作品或多或少的带着缺憾和钱钟书的《围城》相比在语言艺术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一)作品寓意体现的差异

《围城》虽然是一部以讽刺手法见长的著作,但是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能感觉得到作者对自己所讽刺的对象带有一种淡淡、隐蔽的同情。他对作品中人物的感情与鲁迅相似,都体现出了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

《围城》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前半期的中国,这正是各种思想涌入中国社会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错位“的状况可能发生的更加频繁。这种由于时代所带来的错位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方豚翁老先生的身上。首先方豚翁老先生思想上与现实生活的错位。我们可以看到,方豚翁的思想可以用“食古不化”四个字来形容的。在他脑子里面各类封建封建思想仍旧牢固的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各类思想的涌入,方豚翁也渐渐开始明白钱的重要性,变得又要名又要钱逐渐变得市侩起来,而这种情况在后文搬到上海之后,变得更加明显起来。可以说,方老先生的思想如果在当时情况下早个六七十年,还是属于先进的。他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懂得拒绝早婚,但是时代变得太快,在他这一生的后半期,突然就遭遇了与自己先前所接受的社会完全不同的一套东西。最显著的就是在文章开头方豚翁给儿子写的信,‚伍不惜重金,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头苦读之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吾不图汝甫离膝下,已濡染恶习,可叹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体高堂念远之情,以死相吓,丧心不孝,于斯而极!当时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托词悲秋,吾知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若执迷不悔,吾将停止寄款,命汝休学回家,明年与汝弟同时结婚。细思吾言,慎之切切!‛①

在这份简短的信不禁让人忍俊不禁,可以看见方豚翁对儿子未来的控制欲,一方面用传统的道德思想馆约束儿子,一方面又不住的为儿子谋求好的出路。把婚姻作为获得金钱的筹码。越到后来,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可以看见的是,方豚翁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文人,对于封建的节操观在大体上还是密切的遵守着,例如在国家遭难时,他还是会为着“节操”举家搬迁,然而在上海这个物欲横流的城市里,这些节操观慢慢的开始变得淡漠,开始不遵循孔子“君君父父臣臣子子”的教训,开始盘算儿子的钱财起来。方豚翁是当时那个社会,中国传统封建势力的典型形象,他们掌握着很大的权利,却在新的思想和社会中慢慢处于下风。被整个社会所扭曲。可以说,这种对金钱的占有欲出 ①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7页.现在一个以名节和土地财富为重的封建大家族家长身上,是错位的一种,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在年逾古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社会和家庭的巨变,他的价值观突然崩塌,对他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冲击。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方豚翁对某些过去事物的坚持,他仍然试图给儿子钱来结婚,试图去公平的对待三个儿子,但是,他却无能为力。

可以说,钱钟书写《围城》并不只是简单的想要揭发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或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更注重作品中的人物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反思。因此,《围城》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儒雅、温婉的,也能带给读者更多的反思。

而《三重门》的作者虽然思想早熟,却也不过是个未成年的孩子,无所顾忌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软肋。韩寒的作品明显的带上了太多的愤世嫉俗的色彩,并且将太多的写作精力倾注在对人物的嘲讽上。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表达自己对社会、教育体制的不满,却不大在乎文本给予读者多少警示价值。因此,作品给笔者总体上的感觉是寓意性不足。

如,‚没当官的人好比一群野狗,那官职宛如一根链条,一旦野狗群里有人当官,那野狗就俨然变成一只家狗,有了狂吠几声赶其它野狗的资本和身份。姚书琴表面从容,暗地里不停记雨翔的名字,罪名是大声喧哗。倘若论单打独斗,野狗与家狗应该实力相当,但野狗往往打不过家狗是因为家狗有主人。雨翔连斗的勇气也没有,只有背地里骂的本事。‛①为了讽刺姚书琴这只“家狗”的仗势欺人,韩寒不惜把主人公林雨翔也比作“野狗”,讽刺的程度无以复加。确实,这种带哲理性的讽刺令人不得不佩服。

韩寒的笔尖如同针尖一样的刺入肌肤,用极其深刻的比喻进行无情的讽刺。正是用这些形象深刻的比喻使整部小说的讽刺意义更加鲜明突出,也使小说具有了更大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效果更强烈,主题更深刻。但是,韩寒这种过于偏激的刻画,使他的作品带上虚无和颓废的色彩,我们几乎无法看到作者对社会存在何种希望。过度的体现消极面,这就是韩寒对钱钟书讽刺艺术的差异之一。

(二)作品成熟度和思想的差异

鲁迅先生说过:“为笑笑而笑笑的是不能长久的,于是幽默也就免不了改变样子了,非倾于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学笑话和讨便宜。”②读《围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惊喜,体会到妙趣横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蕴含深意的象征。钱钟书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历练、渊博的学识,他调侃的语调背后实质潜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说引一句英国古语:“说婚姻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 ①②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38页.鲁迅.鲁迅文集[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第56页.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局。”①又引一句法国的名言:“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②人生无处不围城,小说主人公冲破了一个又一个围城,却永远面临着下一个围城,笔法细腻,再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追求与幻灭过程中的心理“围城”,其讽刺意味极为深远。“围城”这一主题便具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钱钟书先生对于现代人在爱情、婚姻、职业乃至人生万事的“围城”现象作出了具有警示作用的揭示,发人深省。

“围城”的话题是从婚姻引发而来的,而方鸿渐的爱情、婚姻也在这“围城”中兜兜转转。在留学归来的船上,方鸿渐没有抵挡住鲍小姐的引诱,与她勾搭在一起,但船一靠岸,鲍小姐马上断情绝义,转变了面孔,投入了她未婚夫的怀抱。接下来,他又与苏小姐接触密切,却始终无法爱上她,反而对苏小姐的表妹唐小姐一见倾心,最终虽拒绝了苏小姐的爱,但也同时因为误会和懦弱而错过了唐小姐。孙柔嘉是一个工于心计、精明柔韧的女孩子,她先是制造谣言,后又故意让学校同事看到自己与方鸿渐的亲密动作,使大家误以为他们已经订婚,进而顺水推舟,诱使方鸿渐娶了她。‚鸿渐最初以为她只是个女孩子,事事要请教自己;订婚以后,他渐渐发现她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③‚订婚一个月,鸿渐仿佛有了个女主人,虽然自己没给她训练得驯服,而对她训练的技巧甚为佩服。他想起赵辛楣说这个女孩子利害,一点不错。‛④而此时方鸿渐已然身居“围城”之中,从此两人便陷入了家庭琐事无边无际的矛盾之中,不得不决裂解散。虽然这其中固有其他客观原因,但方鸿渐自身的懦弱无能和虚荣心作祟也正是导致他爱情、婚姻悲剧的重要原因。

由爱情、婚姻的“围城”引申开来,小说中同样贯穿着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事业上追求、挣扎、选择和放弃的过程。方鸿渐本性善良,虽不学无术但亦不愿弄虚作假、欺世盗名,但他懦弱的性格缺点同样导致了他事业上的不顺。方鸿渐从国外归来,职业无着,挂名于岳父的银行;与岳父闹翻后他千辛万苦来到三闾大学,可却发现这里更是充满了明争暗斗和相互倾轧;失业后又冲回上海,求职却依然无门„„上海是座“围城”,三闾大学是座“围城”,接下来的道路又将如何?等待方鸿渐的可能仍然是一座新的“围城”!

在当时由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大背景下,人生乃至整个社会也都成为一座“围城”。①②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89页.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89页.③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262页.④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264页.理想与现实之间处处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正直善良、才华横溢的人只能处处碰壁,找不到最终的出路。

小说从方鸿渐与他们的人事或情感的纠葛中深刻地刻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寄托了钱钟书先生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而韩寒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更多的是对教育的关注和对身处于这个环境的抗议。比如文中对精神面貌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头汗的谢景渊听见道:‘这样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雨翔摇头想说否也,看谢景渊一脸正经,强忍着说给自己听,想这年头精神面貌越来越有‘面貌’的样子,好的精神面貌似舞女的脸,说不准抹了几层胭脂;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像是犯人的供词,要靠逼才能出来。‛①这段话写的是市南三中历年严防攀比,硬规定学生每天要穿校服,而所配校服又极不合时宜,“夏天的衣服可以用来提水,冬天的衣服洞大得连做渔网的资格都没有。”②谢景渊的“一头汗”足以说明此话非虚。学校的这种不切实际、机械、教条的规定令人十分反感,却硬说这样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所以作者毫不留情地把精神面貌比作“舞女的脸”和“犯人的供词”。一个“抹”字一个“逼”字,一针见血地表达了学生的无奈以及这种“精神面貌”的虚假。

作为一个长期被束缚在校园的青少年,韩寒明显的缺乏人生阅历,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中并不能像钱钟书先生那样有犀利的审视眼光,以及足够的批判力度。再加上韩寒更为明显的是想泄愤自己的不满,并且急切的想将自己的不屑一顾传达给读者,所以,《三重门》更像是一部宣泄对教育制度不满的作品,而非一部能让人思考人生的文学著作。

五、结 语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在当今文坛上享有新《儒林外史》的美誉。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趣利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关于韩寒的《三重门》,学界中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体现社会现实的优质作品,其辛辣的语言,幽默的语调,颇有钱钟书的风范;但也有人认为《三重门》仅仅只是一部不入流的青春文学,它实质上不过是处于青春期少年的牢骚之作。而我认为更为倾向前者。确实,在阅读《三重门》时感受得到作者对不公制度的愤懑,但是作者在表达自我情绪的同时,也间接性地向读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况且每一部作品总是因为作者对某种现象的感想而存在的。此外,①②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25~226页.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第225页.不能仅仅将《三重门》看做一部模仿品。因为作者在模仿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他的作品具有自己的思维,也表达出了心中所想。故而,《三重门》是一部具有独立性的成功作品。

本文通过对钱钟书这位幽默大师的语言和韩寒的幽默语言的了解和对比,进一步的阐释了幽默讽刺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几种体现形式,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钱钟书与韩寒在写作中幽默讽刺语言的成功之处,两位作家都各自为中国当代幽默讽刺的语言艺术提供了新的气息,也让我们对幽默讽刺语言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让我们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幽默语言。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张宝霞.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J].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3]卜晓梅.妙“喻”连珠,出奇制胜——论钱钟书《围城》的比喻艺术[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1,(03).[4]孟宪华.浅析钱钟书《围城》的讽刺幽默性[J].文教资料期刊,2009,(03).[5]安凤琴,宋玉红.阐析韩寒作品的语言特征[J].长城期刊,2011,(06).[6]韩寒.三重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7]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涂建华.韩寒作品中的英文幽默[J].写作期刊,2002,(12).[9]鲁迅著.鲁迅文集[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涂建华.韩寒作品中的英文幽默[J].写作期刊,2002,(12).Compared with Humor work Han han Qian zhongshu Satire Art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or Fortress Besieged VS Triply Doors

Abstract:Fortress Besieged got great success coz the particular style of writing with a shaft of wit and the different viewpoint of satire.The special style of writing on satire and humor used in this book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Triply Doors,which is wrote by modern author Han Han,is a representative of copy imitated the style of satire used in Fortress Besieged.The article shows the how of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in the two far different times by comparison from Triply Doors and Fortress Besieged.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parable of the two works,English words,classical Chinese,the use of words three aspects to discuss the topic,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works made all the literary works the humor and satire language critical realist literature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also let a person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and use humor language.Key words: Qian zhongshu;Han han;Humor;Satire;Fortress Besieged

致 谢

当毕业论文写作结束时,我的四年本科生活也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给予我在知识和精神上的鼓励。让我这篇论文能够从酝酿然后认真的收集资料到最后形成文章,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感激之情!

首先感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正因如此,我才能得以安心学习,完成学业。感谢四年所有的任课老师四年来对我的教育与栽培;谢谢你们传授给我无数的宝贵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为我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知识和思想的基础,让我能够无畏的勇往直前。其中特别感谢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农为平,农老师治学严谨、博学多识,在论文修改方面给我的细心帮助和指导,正是在农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修改下,我的论文才得以完稿。其次感谢这四年来所有关心支持我的朋友。本科四年是令我一生难忘的四年,一直很多人一起走在路上,从来不孤单。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我宝贵的生命,感谢他们为我能够完成学业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也感谢自己一直以来都积极努力的进步着。

下载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比较[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书协和西泠印社的性质区别|历任主席和社长的作品比较[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