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交流
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南芦小学 王艳芬
第二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图文结合,讲读结合,让学生边思边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文有6幅插图,我让学生先看图说话,然后回到课文里,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来写这幅图的,读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有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来解决。之后,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指名朗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片段: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课文里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沉到水底下去了。黄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飞不起来了。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不是小气,他们的尾巴自己要用的,所以不借。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
师: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松鼠在树上吃松果,小壁虎说:“松鼠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跳下来呢!”
……
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2
《小壁虎借尾巴》在原来的教材中也有的课文,很多人作为公开课讲过。要想出新,上出新意,是不容易的。最后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高效,两课时的任务,在一节课上完成。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要想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对于低年级来说,不是硬塞,而是在方法上下功夫。
1、随文识字更高效
枯燥无味的汉字怎么才能记住?其实最“土”的一个方法,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多见面。见面多了,自然就认识了。但是如果只是一遍遍机械地去读,孩子们会觉得无味。于是,我分散本课的九个生字,让孩子的学习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就会对生字有更深的认识。
2、大胆取舍,直奔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是本册篇幅较长的一篇文章。课堂上我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段3、4、5段,这三个段落构段方式一样。重点是对话指导。我本着朗读的这一目标,采用扶放结合的形式,重点指导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在读中,孩子们感悟到小鱼、老牛、燕子,它们尾巴有着不同的作用。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和结果,一笔带过。因为这些内容孩子在预习不难理解。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我采用了变换角色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进入不同角色,相互对话。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提升朗读。最后到演角色水到渠成。
4、书写指导,重视方法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老师的方法指导更是重中之重。写字前,我告诉孩子三注意:一是注意结构,二是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三是注意笔顺。写时,还有一注意:书写姿势,通过儿歌强化孩子的正确的书写姿势。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3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
因为课文内容较为简单、易懂。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演、说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我还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有些同学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平时在书中了解的情况分享给大家听。继而明白了什么是“再生能力”。那有同学又问,人为什么不行呢?同学们的回答也是有声有色,非常棒。这样学生就在问答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最后我还让学生表演了课本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提到表演,孩子们各个高兴万分,纷纷举手要求参与表演,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气氛。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小组先演示排练,我再深入小组给予指导,只到他们胸有成竹再上台展示,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身上完美,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一堂课就在学生们的笑声、掌声、读书声、谈论声中结束。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4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
这篇课文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文章的3、4、5段是并列段式,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展开。针对这两个特点,教学中采用,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指导第三小节,用符号划小壁虎和小鱼的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培养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的阅读能力,和感受语言文字美的感染力;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第4、5小节。在自学的时候,也让学生学着划一划,圈一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边读边划中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二、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因此,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朗读,多种方式的朗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三、以演促读,理解文本
表演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和想象能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四、拓展延伸,培养表达能力
上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动物的尾巴”的资料,以增进学生对动物尾巴功能的了解和兴趣。学生带来了很多资料,比如:猴子的尾巴能调节体温,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学生兴致高涨,不断地交流自己的收获,太有意思。在学生兴趣依旧时,让学生仿照范文。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续编故事。这样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
在课堂上,在“扶放”结合的教学中,学生能在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上仿说仿写,看来孩子已经理解课文。但在小组学习中的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作用。今后还要多加引导,让孩子们真正高效的进行合作。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连生字也没有注音。学生习惯了借助拼音识字,一下子没有了拼音,学生如何读课文认识生字呢?
学习新课之前,我习惯让学生先预习,这篇课文我事先没有让学生预习。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篇极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识字的好素材。
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课: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书:小壁虎)。谁来说说小壁虎长什么样儿呀?(出示课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小壁虎决定去借尾巴(板书: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它借着了吗?
观察书上的插图。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请大家看书上68、69页的彩图。书上一共有几幅图呀?谁来给大家讲第一幅图?学生一副一副地讲,然后把六幅图连起来讲,降低难度又有了整体的把握。
读课文。
“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我范读课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为学生喜欢读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老师读的好吗?相信大家也能读得这么好!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么,这篇课文有拼音么?那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问老师,有的说问同桌。
“今天比一比,看谁学会了自己认字。我提议大家把不认识的生字先画上横线,三个人一小组,画完后三个人交流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记住绳子的方法。如果你们三个都不认识,就画上三角,一会儿我们集体学。
”学生自主识字,我巡视指导。一开始个别小组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有的小组急于求成画课后横条里的二类字。我马上给予全班学生提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自己先读课文,边读边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我在给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小组内不认识的字,此时我并不急于教孩子,而是提问别的小组有没有认识的,动用全班学生的力量,说说识字的方法。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二类字一类字学生都已掌握,只需集体巩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断和檐两个字,进行了集体识记。
进行了这样的训练,旨在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识字问题将不再是个难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6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组教材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科普童话故事。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分别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等,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读懂每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尤其是在朗读中还要让学生读懂对话的语气。注重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仿照问话,学着用请求的语气读懂小壁虎结尾巴的经过,培养语感及体会语境。
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第三段时,我让学生在详细理解的基础上,边读边做动作,并通过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尾巴的重要作用,紧接着,让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交流找同学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增强个人的朗读体验,分角色读课文,汇报朗读,学生很好地把握了课文内容,达到朗读个性化的体验。
不足之处:
由于过于注重朗读的指导,而忽视了对文中引号的学习及点拨,这也是对学生读文、写话,尤其是写人物对话时的重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文本,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7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现的,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所以我在讲解此课时用了一下几点。
一、以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课文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他的表演性就很强。通过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孩子们在表演中领悟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同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锻炼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也符合我校备学、交流、提升模式。
二、以图片展示更多动物尾巴的功能来拓展本课
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大自然中动物尾巴的神奇作用。让孩子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使得他们更加的爱护大自然。升华了主题。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力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8
17课《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未曾借到的故事。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未标示读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学时,我做了如下的安排: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大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我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挂图让孩子们观察,提出问题:“你喜欢谁?”孩子们一下地有了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喜欢小鱼,因为小鱼长得漂亮。”、“我喜欢燕子,燕子能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想象丰富,看来,思维的空间也完全敞开了。等学生表述完之后,我有让他们打开书看插图,一副副生动形象的图画顿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就此机会,我鼓励大家接触插图读课文,实在不认识的字同桌讨论,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朗读了。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小壁虎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基于这堂课,我也认识了学生自主权的重要性,学生有必要、也有能力行使自己的这种权利。另外,这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村的孩子们其实也有潜能尚需挖掘;个性尚需发挥,只要给他们时间、空间和机会并恰当引导、给予赏识,他们完全有能力驾驭自我。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9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线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还占相当大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现就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反思。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所以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教授新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男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学生排练时,我来回巡视,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和同学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体文体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各种各样,各有各的作用;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种文体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交流
我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还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0
教材简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小壁虎由断尾巴到借尾巴长出新尾巴的过程。中间又涉及到三个人物,很形象生动。通过故事说明了某些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借文学形式讲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们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当他们捧读本文的时候,会浮想联翩,孩子们充盈着有趣的心理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学中在学生读好文本的基础上,给予CAI的辅助教学,视觉的感受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帮助孩子们理解生活,丰富想象,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手段:
以给学生介绍朋友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进生多层次阅读。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从而促进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借尾巴的过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达到顺畅、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认15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及自学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阅读,分角色朗读等,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及感知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动物朋友,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出示图片)
生:(壁虎)
师:壁虎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爬行动物,它的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墙上,树上爬行,爱吃蚊子,蝇子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小壁虎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边读边批准,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它们的内容是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板)
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小壁虎尾巴断了心情怎样?
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
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你找到了那些问题答案。
生答————————————
生 答
生 答
生 答—
三、游戏引入,情感体验。
师:数一数,文中一共有几个动物,喜欢它们吗?现在假设我们就是这群小动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咱们一起做游戏。
师: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请小壁虎爬起来,蛇爬出来,同学们想:它们的爬行有什么区别?
生:答(略)
师:同学们,我说几个词,看谁反应快,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甩来甩去,走来走去。
师:有趣吗?
四、兴趣投入,加深感悟
师:(将小壁虎头饰挂在胸前)喂!你是小鱼姐姐吗?(边说边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
生:(站起来)我是小鱼姐姐。
师:小鱼姐姐你好吗?你能把你的尾巴借给我吗?
生:不能啊!我还得用它拨水呢。
师:给她掌声,多温柔的小鱼姐姐呀!
师:小鱼姐姐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她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师板书:拨水)。紧接着,小壁虎爬到大树上,看到小黄牛,小黄牛怎样说呢?(生读课文)
生:我想是这样读
生:我的体验是
师:我想黄牛伯伯年龄大了,我这样读
师:多有创意呀!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体会,黄牛告诉小壁虎,他的尾巴是赶蝇子的(师板书:赶蝇子)
师:小壁虎只好又继续借尾巴,它看到谁了?
生:(小燕子)
师:小壁虎在小燕子那里借到尾巴了吗?
生:没有,小燕子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师:板书;掌握方向。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呢?(懂礼貌)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壁虎
懂礼貌的/
师:谁能带着这样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听?
师: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
生:没有。
五、开发想像
师:小壁虎最终借到尾巴了吗?
师:借了一天尾巴的小壁虎又累又饿,而且还没有借到尾巴,难过的小壁虎急忙回到家,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师:小壁虎又变得高兴了,快大声告诉小鱼姐姐,黄牛伯伯和小燕子呢?
生:(大声地)我长出新尾巴了?
六、拓展延伸
师:多可爱的小壁虎呀!同学们,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自己又逐渐长出一条新尾巴。这种功能叫做再生。那你们还知道那些小动物有再生功能吗?
师:其实,动物世界之中的知识可真奇妙,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关于动物的哪些知识。
七、全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是多么幸福啊!而大自然的知识更是丰富多彩。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八、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 小 鱼 拨 水 小壁虎
挣 断 老黄牛 赶蝇子 长 出
尾 巴 燕 子 掌握方向 新尾巴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交流
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1
教材简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第八单元中的首篇主题课文,讲述了小壁虎由断尾巴到借尾巴到后来长出新尾巴的过程。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对话说明了小动物的尾巴各有其作用,从而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奥秘,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插图,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阅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感受大自然中的神奇和奥秘,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认识“壁、借“等15个生字,学写“尾、巴”等10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朗读,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和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2、在对话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激发朗读兴趣。积累词语,如“来、去”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创设情境。
1、(播放课件,壁虎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吗?(板书:小壁虎)快和它打个招呼吧!
2、同学们,你向别人借过东西吗?都借过什么?借东西要注意有礼貌。
3、小壁虎也想借东西,我们接着看,猜猜它想借什么呢?(课件播放小壁虎在捉蚊子时,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它挣断尾巴逃走的情景)学生回答后,板书:借尾巴。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壁虎吗?
二、出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清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引导学生细读1-2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壁虎都向谁去借尾巴了?它怎么借尾巴的?(出示课件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它借到了吗?
3、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它?组织学生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小鱼和小壁虎的对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小壁虎说的话一定要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小鱼的话可以读得无奈、不好意思。)同桌分角色读,指名个人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4、出示学习方法,组织学生同桌合作学习4、5自然段。
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播放课件指导点拨。同时,指导感情朗读。
6、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心情怎样?带着伤心、难过的心情读一读第6自然段。
7、教师小结:小鱼摇着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是在拨水;老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甩来甩去,是在赶蝇子;小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是在用尾巴掌握方向。你还知道“——来——去”这样的词语吗?试着用这个词语说句话。(例如:跳来跳去 小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8、小鱼、老黄牛、燕子等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也还是借不到尾巴。想一下,它还会向谁去借尾巴,仿照文中的对话说一说。
9、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只好回家找妈妈,妈妈会对小壁虎说什么呢?小壁虎长出了尾巴心情会怎样?就让我们和小壁虎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小鱼姐姐、黄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吧!(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可爱的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自己有长出一条新的尾巴,这种功能叫做再生。小壁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是用挣断尾巴的办法逃生的。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将给同学听。(播放课件,介绍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五、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同学们,(播放课件)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就让我们用聪明的才智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板书设计:15、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姐姐——拨水
黄牛伯伯——赶蝇子
燕子阿姨——掌握方向
小 壁 虎——长出新尾巴
教学反思
我在上《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课前我本着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为目的,进行了精心地备课,准备课件。课后通过和教研员的交流,自己有了很大收获: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指名朗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达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并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展示学生和老师收集的资料,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三、不足
课的前半部分学生表现还好,可到后面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备课,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老师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文内容基本懂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思考价值。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提升,训练有一定的空间,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我要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2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上完后,我布置了“分层作业,各显神通”,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3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要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有所感知的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说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而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将重点放在词、句的训练上,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三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说—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由于有了第三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而过渡到个人学习。
三、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四 、思考
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借”字,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小鱼、老牛、燕子不肯借尾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4
对小学生而言,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会激起他们美好的遐思,从中会悟出道理、学到知识。小壁虎借尾巴》就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未曾借到的故事。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未标示读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学时,我做了如下的安排:我先由壁虎图片导入,说说你对壁虎的了解,此刻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他对壁虎的了解,我顺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激发学生质疑。然后出示本课生字,因为这篇课文全文没有注意,孩子读课文有点难度,因此先认识生字帮助学生正确读课文。本节课老师大胆的范读课文,老师的范读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他们都积极的模仿老师绘声绘色的读课文。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指名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壁虎都向谁去借尾巴?这样安排为了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出示课文第一幅图片,看图说一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再全班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小壁虎没有尾巴的图片,观察小壁虎此刻他心情怎样?指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壁虎伤心、难过。
课文4、5、6自然段描写的是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因此老师重点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先看图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白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老师随机板书,然后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他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回到家妈妈是怎样说的?老师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7、8自然段。老师看着板书总结课文,让学生动脑思考,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全班讨论最后明白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可以保护自己。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开心,老师教的愉快。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但我感觉每节课教师的情绪特别重要,教师如果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学生也会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也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5
《小壁虎借尾巴》是讲述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向别人去借尾巴,借不到尾巴,后来却自己长出了一条新尾巴的童话故事。这么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挺吸引一年级的小朋友的。
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我注意了以下的问题:
一、抓住读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小壁虎借尾巴》这则故事的生动有趣,从中明白到小壁虎断了尾巴还会长出一条新尾巴的自然知识。
二、充分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预习;教拼音时,让学生采蘑菇,学生讲出音节中的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小老师”作用。让学生在课题和课文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让学生找出学习生字的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获取。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不足:
1、摘西瓜学生字的时间用多了一点。
2、每段应从图入手,训练学生的说话和想像能力。
第三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一节课下来,有成功也有不足,现将本节课内容反思如下:
1.我利用小壁虎图片引入新课,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为学生了解壁虎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壁虎介绍准确,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热情很高。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识字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认字,学习效果很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为了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本课板书既用文字来表述,又配之以图画,使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4.本节课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扩展,体现了创新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5.教师没有融入到学生中,今后一定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真正以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6.分角色朗读时,学生举手非常踊跃,都想扮演小动物们的角色,但当时我只叫了四位学生来分角色朗读。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分角色朗读,效果也许会更好,能达到人人参与的程度。
7.在学生扩展小壁虎向其他小动物借尾巴时,教师的课件里有一些动物及他们尾巴的特点,但当时由于时间有些紧,没有放课件,现在感觉失误了;结尾播放课件,让学生配音,也是由于时间紧,没有进行。
8.班级学生特别淘气,男孩子多,上课纪律不好。今后,我应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另外,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宏亮。不知什么原因,学生这节课的表现不如平时。
第四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以“361”助学课堂模式,着力于体现学生的自学和研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学中,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学。老师如何去教,如何去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的设计要在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然后交流讨论,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加上老师的范读、师生的评价,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
在写字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效果很好,体现了“361”助学课堂模式中的自学和研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不足之处:有的学生思考问题时拓展不开,分角色朗读时不够到位。今后,我应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体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这是我教学后的几点想法。我要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连生字也没有注音。学生习惯了借助拼音识字,一下子没有了拼音,学生如何读课文认识生字呢?
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课: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书:小壁虎)。谁来说说小壁虎长什么样儿呀?(出示课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小壁虎决定去借尾巴(板书: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它借着了吗?
观察书上的插图。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请大家看书上68、69页的彩图。书上一共有几幅图呀?谁来给大家讲第一幅图?学生一幅一幅地讲,然后把六幅图连起来讲,降低难度又有了整体的把握。
我范读课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为学生喜欢读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比一比,看谁学会了自己认字。我提议大家把不认识的生字先画上横线,三个人一小组,画完后三个人交流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学生自主识字,我巡视指导。一开始个别小组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有的小组急于求成画课后横条里的二类字。我马上给予全班学生提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自己先读课文,边读边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我在给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小组内不认识的.字,此时我并不急于教孩子,而是提问别的小组有没有认识的,动用全班学生的力量,说说识字的方法。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二类字一类字学生都已掌握,只需集体巩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断和檐两个字,进行了集体识记。
进行这样的训练,旨在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识字问题将不再是个难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3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
这篇课文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文章的3、4、5段是并列段式,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展开。针对这两个特点,教学中采用,由扶到放,授学生以渔。指导第三小节,用符号划小壁虎和小鱼的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培养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的阅读能力,和感受语言文字美的感染力;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学习第4、5小节。在自学的时候,也让学生学着划一划,圈一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边读边划中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二、以读为本,训练语感
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也离不开朗读。因此,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朗读,多种方式的朗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三、以演促读,理解文本
表演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和想象能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四、拓展延伸,培养表达能力
上课前,让学生查找关于“动物的尾巴”的'资料,以增进学生对动物尾巴功能的了解和兴趣。学生带来了很多资料,比如:猴子的尾巴能调节体温,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学生兴致高涨,不断地交流自己的收获,太有意思。在学生兴趣依旧时,让学生仿照范文。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续编故事。这样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
在课堂上,在“扶放”结合的教学中,学生能在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上仿说仿写,看来孩子已经理解课文。但在小组学习中的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作用。今后还要多加引导,让孩子们真正高效的进行合作。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4
经过前期精心地设计,我认为这篇课文执教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情境激趣,质疑导学
我们的孩子对壁虎不是很了解,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创设了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从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壁虎”两个生字。这样做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在揭示课题后,我问孩子们:“通过读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然会质疑:“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借到尾巴没有?”学生的这些问题其实是能够通过朗读解决的,这样可使学生明白会提问也是会学习的表现,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在读书中自己解,从而品尝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实现了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行为方式。
二、以读为本,识字学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读书,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变“听学”为“自学”。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出声读、合作读、默读、分角色、齐读等,求学生真正投入读书之中。每次读书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在读书中自然引导识记生字,在反复读书中扫清了生字障碍。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语感。
三、增长知识,扩散思维
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继而通过联系人体明白什么是“再生能力”。在学完课文后我布置了课下去了解动物尾巴的妙用,到课堂上来讲一讲。引导孩子们去丰富自然科学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唤起了他们的求知热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面对个别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试图通过引导学习引他进入学习状态不成功后,就没有再理会他的行为。课中尽管他大声抢答,但好几句话都是与我提问有关的,我没能适时引导。在课堂教育机智方面还需改进。
二、课堂设计环节有些多,使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了47分左右。说明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三、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要继续进行研究,如何使生字呈现更自然,更切合文本是我近期要解决的问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5
本课,我通过观察图片、讲解壁虎的相关知识导入。再书写课题时,通过尾巴一词,引导孩子们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课文《比尾巴》,使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景。
初读课文。我首先范读课文,然后出示一些学习要求。学生们有了目标的明确,在读文时就会注意这些问题。让孩子们带着要求读文,主要是标明课文小节号和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汇报成果。
初读课文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再次带着新的要求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这部分充分利用书中的图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学习,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我领孩子们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用板书示图的方式表示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再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简易的示图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上完本课,充分的认识到孩子们在口语表达方面的有欠缺。学语文、用语文,口语表达是重要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训练,让孩子真正学以致用。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6
教材简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小壁虎由断尾巴到借尾巴长出新尾巴的过程。中间又涉及到三个人物,很形象生动。通过故事说明了某些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借文学形式讲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们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当他们捧读本文的时候,会浮想联翩,孩子们充盈着有趣的心理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学中在学生读好文本的基础上,给予CAI的辅助教学,视觉的感受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帮助孩子们理解生活,丰富想象,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手段:
以给学生介绍朋友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进生多层次阅读。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从而促进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借尾巴的过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达到顺畅、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认15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及自学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阅读,分角色朗读等,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及感知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动物朋友,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出示图片)
生:(壁虎)
师:壁虎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爬行动物,它的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墙上,树上爬行,爱吃蚊子,蝇子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小壁虎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边读边批准,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它们的.内容是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板)
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小壁虎尾巴断了心情怎样?
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
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你找到了那些问题答案。
生答————————————
生 答
生 答
生 答—
三、游戏引入,情感体验。
师:数一数,文中一共有几个动物,喜欢它们吗?现在假设我们就是这群小动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咱们一起做游戏。
师: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请小壁虎爬起来,蛇爬出来,同学们想:它们的爬行有什么区别?
生:答(略)
师:同学们,我说几个词,看谁反应快,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甩来甩去,走来走去。
师:有趣吗?
四、兴趣投入,加深感悟
师:(将小壁虎头饰挂在胸前)喂!你是小鱼姐姐吗?(边说边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
生:(站起来)我是小鱼姐姐。
师:小鱼姐姐你好吗?你能把你的尾巴借给我吗?
生:不能啊!我还得用它拨水呢。
师:给她掌声,多温柔的小鱼姐姐呀!
师:小鱼姐姐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她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师板书:拨水)。紧接着,小壁虎爬到大树上,看到小黄牛,小黄牛怎样说呢?(生读课文)
生:我想是这样读
生:我的体验是
师:我想黄牛伯伯年龄大了,我这样读
师:多有创意呀!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体会,黄牛告诉小壁虎,他的尾巴是赶蝇子的(师板书:赶蝇子)
师:小壁虎只好又继续借尾巴,它看到谁了?
生:(小燕子)
师:小壁虎在小燕子那里借到尾巴了吗?
生:没有,小燕子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师:板书;掌握方向。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呢?(懂礼貌)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壁虎
懂礼貌的/
师:谁能带着这样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听?
师: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
生:没有。
五、开发想像
师:小壁虎最终借到尾巴了吗?
师:借了一天尾巴的小壁虎又累又饿,而且还没有借到尾巴,难过的小壁虎急忙回到家,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师:小壁虎又变得高兴了,快大声告诉小鱼姐姐,黄牛伯伯和小燕子呢?
生:(大声地)我长出新尾巴了?
六、拓展延伸
师:多可爱的小壁虎呀!同学们,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自己又逐渐长出一条新尾巴。这种功能叫做再生。那你们还知道那些小动物有再生功能吗?
师:其实,动物世界之中的知识可真奇妙,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关于动物的哪些知识。
七、全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是多么幸福啊!而大自然的知识更是丰富多彩。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八、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 小 鱼 拨 水 小壁虎
挣 断 老黄牛 赶蝇子 长 出
尾 巴 燕 子 掌握方向 新尾巴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交流
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7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
因为课文内容较为简单、易懂。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演、说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我还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学生了解到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之后,我问孩子们:“你知道这是种什么能力?”有些同学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平时在书中了解的情况分享给大家听。继而明白了什么是“再生能力”。那有同学又问,人为什么不行呢?同学们的回答也是有声有色,非常棒。这样学生就在问答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最后我还让学生表演了课本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提到表演,孩子们各个高兴万分,纷纷举手要求参与表演,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气氛。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教学中,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按小组先演示排练,我再深入小组给予指导,只到他们胸有成竹再上台展示,加上动作、表情,表演身上完美,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一堂课就在学生们的笑声、掌声、读书声、谈论声中结束。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8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小动物们安排不同的身份,运用对话,使文章生动形象。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看图。通过看图了解“小壁虎、墙角、蚊子、蛇”等词语;“没有尾巴多难看哪!”等句子。
2、做动作。本课有不少讲尾巴怎么动的词,如“摇、拨水、甩、赶蝇子”等,通过引导学生做示意动作来理解。并通过做动作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区别,如“摇”用手做摇摆的动作,“甩”通过甩一根绳子(头上拴些东西)来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如读到燕子尾巴时,让学生联系方向盘来理解“摆、掌握方向”。
4、朗读。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朗读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如,文中反复出现的问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不仅应读出小壁虎难过、焦急的心情,还要注意小壁虎说话的礼貌,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然后稍停顿一下,再读“行吗”。读小鱼、牛、燕子的话时,要把“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读重一点,以表达它们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各自尾巴的'作用。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应比小鱼、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
在朗读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动的,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教师也以学习伙伴的身份来到学习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9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图文结合,讲读结合,让学生边思边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文有6幅插图,我让学生先看图说话,然后回到课文里,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来写这幅图的,读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有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来解决。之后,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指名朗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片段: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课文里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沉到水底下去了。黄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飞不起来了。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不是小气,他们的尾巴自己要用的,所以不借。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
师: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松鼠在树上吃松果,小壁虎说:“松鼠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跳下来呢!”
……
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0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
但是我原本认为本班的学生家中没有什么课外书,课外积累极少,好多学生对壁虎不了解,让他们课前搜集有关壁虎的资料也没有条件。而且他们读书往往有口无心,不少学生自读课文仅停留在读通顺、识字的阶段,不会结合书本配的图片进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壁虎的特点,告诉了他们壁虎尾巴有自卫的功能,然后导入到课文的开头壁虎遇到蛇的一幕。这样,学生恍然大悟。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却没有了新鲜感,虽然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却很平淡,学生没有自己的新发现。也许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更好一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1
一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很感兴趣,《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朗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同时,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而我自己也不断变换角色:有时是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把读请求语气的方法讲出来;有时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一起体验文中的情感;有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故意暴露出他们平时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激励他们读流利,读出感情;有时是他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把悟出的感情表达出来。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提升,训练有一定的空间,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2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他都跟谁借尾巴了?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让孩子但这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细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主动。经过研读,孩子们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壁虎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蛇咬到,就把自己的尾巴挣断了,为了不让自己这样难看于是决定出去借尾巴。孩子在阅读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被一一拒绝的过程里,自然而然的读懂了鱼、牛、燕子各自尾巴的特点,明白了“动物尾巴都有用”的科学道理。
我还通过结合课文插图让孩子仔细观察小壁虎尾巴的`不断变化,让孩子发现小壁虎的尾巴能自己慢慢再长出来,这种现象就是再生。文章生动有趣,我采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让孩子把小动物之间礼貌、真诚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孩子们读得童趣盎然,饶有兴味。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3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教学中,我以读、演、说为主要形式,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
一、读,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同时,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各个自然段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得很准:都是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什么地方,看到谁在干什么,就对谁说:,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说:不行啊,我的尾巴摇用来()呢。不同在借的对象,尾巴的作用,尾巴的动作。
二、演。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教师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基础。
三、说。找到规律后,我让学生记着这个方法,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在交流完动物尾巴的作用这个资料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继续编写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学生因为有之前的铺垫,仿写显得不是很困难,有的说:小壁虎爬呀爬,他爬到水池边,看见鳄鱼拖着长长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就对鳄鱼说:鳄鱼大叔,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鳄鱼说:不行啊,我的尾巴要用来拖猎物下水呢!有的说小壁虎来到高山上,看到老虎竖着尾巴威风凛凛的蹲在那里,对老虎说:老虎大伯,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老虎说:不行啊,我的尾巴摇用来攻击敌人呢。--------由于了解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再加上朗读中对语段形式的把握到位,这一次的仿说很成功。学生也在模仿中感受到了自己编说故事的乐趣,此时的课文才真正是学生通向更广阔的世界的窗口,此时的课堂才真正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4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一、学生读通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学生表演课文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学生表达课文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减去了教材中重复的环节,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学中让学生悟出课文是用童话的形式把知识写出来的,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然后,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外阅读——《尾巴的妙用》,通过填表格,书面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和各种作用;最后,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方式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我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
四、学生交流课文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力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5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通过这次授课,我有很深的体会。
1、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利用猜谜语引入新课,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为学生了解壁虎奠定了基础。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热情很高。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教学中我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它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说了什么?对方是怎样回答的?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基本能回答对,以后应该大胆让学生去自主的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分别扮演老牛、燕子、小鱼并做动作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小壁虎借尾巴时的焦急和说话时讲文明、有礼貌。进行礼貌教育。有意识的指导朗读。在总结时,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学生的回答出动物的尾巴各有用处,不能缺少;小壁虎尾巴的作用是逃避危难(我顺势告诉学生这叫再生功能,有这种功能的动物还有很多如蚯蚓等);动物没了尾巴就像我们人没有手一样。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还用多媒体课件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3、教学中的不足:分角色表演时不够到位,写话时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上还没有完美地、恰到好处地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还不够,总之,这是我教学后的几点感悟,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学习和提高。
第五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
17课《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未曾借到的故事。
本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未标示读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学时,我做了如下的安排:先放课文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大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我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挂图让孩子们观察,提出问题:“你喜欢谁?”孩子们一下地有了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喜欢小鱼,因为小鱼长得漂亮。”、“我喜欢燕子,燕子能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想象丰富,看来,思维的空间也完全敞开了。等学生表述完之后,我有让他们打开书看插图,一副副生动形象的图画顿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就此机会,我鼓励大家接触插图读课文,实在不认识的字同桌讨论,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朗读了。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小壁虎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基于这堂课,我也认识了学生自主权的重要性,学生有必要、也有能力行使自己的这种权利。另外,这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村的孩子们其实也有潜能尚需挖掘;个性尚需发挥,只要给他们时间、空间和机会并恰当引导、给予赏识,他们完全有能力驾驭自我。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以“361”助学课堂模式,着力于体现学生的自学和研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学习,教师应该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学中,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学。老师如何去教,如何去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的设计要在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然后交流讨论,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加上老师的范读、师生的评价,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
在写字环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效果很好,体现了“361”助学课堂模式中的自学和研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不足之处:有的学生思考问题时拓展不开,分角色朗读时不够到位。今后,我应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体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这是我教学后的几点想法。我要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习。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课文用拟人的手法,给小动物们安排不同的身份,运用对话,使文章生动形象。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看图。通过看图了解“小壁虎、墙角、蚊子、蛇”等词语;“没有尾巴多难看哪!”等句子。
2、做动作。本课有不少讲尾巴怎么动的词,如“摇、拨水、甩、赶蝇子”等,通过引导学生做示意动作来理解。并通过做动作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区别,如“摇”用手做摇摆的动作,“甩”通过甩一根绳子(头上拴些东西)来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如读到燕子尾巴时,让学生联系方向盘来理解“摆、掌握方向”。
4、朗读。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朗读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如,文中反复出现的问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不仅应读出小壁虎难过、焦急的心情,还要注意小壁虎说话的礼貌,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然后稍停顿一下,再读“行吗”。读小鱼、牛、燕子的话时,要把“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读重一点,以表达它们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各自尾巴的作用。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应比小鱼、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
在朗读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动的,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教师也以学习伙伴的身份来到学习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4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
但是我原本认为本班的`学生家中没有什么课外书,课外积累极少,好多学生对壁虎不了解,让他们课前搜集有关壁虎的资料也没有条件。而且他们读书往往有口无心,不少学生自读课文仅停留在读通顺、识字的阶段,不会结合书本配的图片进行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先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壁虎的特点,告诉了他们壁虎尾巴有自卫的功能,然后导入到课文的开头壁虎遇到蛇的一幕。这样,学生恍然大悟。
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却没有了新鲜感,虽然顺利地完成了这堂课,却很平淡,学生没有自己的新发现。也许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更好一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5
教材简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了小壁虎由断尾巴到借尾巴长出新尾巴的过程。中间又涉及到三个人物,很形象生动。通过故事说明了某些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借文学形式讲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们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当他们捧读本文的时候,会浮想联翩,孩子们充盈着有趣的心理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学中在学生读好文本的基础上,给予CAI的辅助教学,视觉的感受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帮助孩子们理解生活,丰富想象,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手段:
以给学生介绍朋友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式指导学生进生多层次阅读。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从而促进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借尾巴的过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达到顺畅、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认15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及自学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阅读,分角色朗读等,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及感知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动物朋友,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出示图片)
生:(壁虎)
师:壁虎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爬行动物,它的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墙上,树上爬行,爱吃蚊子,蝇子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小壁虎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边读边批准,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它们的内容是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板)
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小壁虎尾巴断了心情怎样?
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
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你找到了那些问题答案。
生答————————————
生 答
生 答
生 答—
三、游戏引入,情感体验。
师:数一数,文中一共有几个动物,喜欢它们吗?现在假设我们就是这群小动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咱们一起做游戏。
师: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请小壁虎爬起来,蛇爬出来,同学们想:它们的爬行有什么区别?
生:答(略)
师:同学们,我说几个词,看谁反应快,游来游去,飞来飞去,甩来甩去,走来走去。
师:有趣吗?
四、兴趣投入,加深感悟
师:(将小壁虎头饰挂在胸前)喂!你是小鱼姐姐吗?(边说边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
生:(站起来)我是小鱼姐姐。
师:小鱼姐姐你好吗?你能把你的尾巴借给我吗?
生:不能啊!我还得用它拨水呢。
师:给她掌声,多温柔的小鱼姐姐呀!
师:小鱼姐姐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她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师板书:拨水)。紧接着,小壁虎爬到大树上,看到小黄牛,小黄牛怎样说呢?(生读课文)
生:我想是这样读
生:我的体验是
师:我想黄牛伯伯年龄大了,我这样读
师:多有创意呀!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体会,黄牛告诉小壁虎,他的尾巴是赶蝇子的(师板书:赶蝇子)
师:小壁虎只好又继续借尾巴,它看到谁了?
生:(小燕子)
师:小壁虎在小燕子那里借到尾巴了吗?
生:没有,小燕子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师:板书;掌握方向。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呢?(懂礼貌)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小壁虎
懂礼貌的/
师:谁能带着这样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听?
师: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
生:没有。
五、开发想像
师:小壁虎最终借到尾巴了吗?
师:借了一天尾巴的小壁虎又累又饿,而且还没有借到尾巴,难过的小壁虎急忙回到家,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师:小壁虎又变得高兴了,快大声告诉小鱼姐姐,黄牛伯伯和小燕子呢?
生:(大声地)我长出新尾巴了?
六、拓展延伸
师:多可爱的小壁虎呀!同学们,小壁虎在借尾巴的过程中自己又逐渐长出一条新尾巴。这种功能叫做再生。那你们还知道那些小动物有再生功能吗?
师:其实,动物世界之中的知识可真奇妙,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关于动物的哪些知识。
七、全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是多么幸福啊!而大自然的知识更是丰富多彩。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八、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 小 鱼 拨 水 小壁虎
挣 断 老黄牛 赶蝇子 长 出
尾 巴 燕 子 掌握方向 新尾巴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在教学中我打破以往的按段讲解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我为辅,学生为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表演
表演是语文学习的实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积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让学生按小组针对课文第三、四、五小节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其间我不断深入小组,与组员共同探讨。在这一个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不急于表演交流,而是给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语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在这基础上,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我看。这样,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
三、交流
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时间,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由于学生思维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针对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还是自己挣断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读文、演示,取得共识。这样交流,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后的几点想法。就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6
一、读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个人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最后,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说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而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我将重点放在词、句的训练上,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三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说—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第四、五自然段的学习由于有了第三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而过渡到个人学习。
三、想
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借”字,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小鱼、老牛、燕子不肯借尾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7
《小壁虎借尾巴》在原来的教材中也有的课文,很多人作为公开课讲过。要想出新,上出新意,是不容易的。最后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在高效,两课时的任务,在一节课上完成。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要想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对于低年级来说,不是硬塞,而是在方法上下功夫。
1、随文识字更高效
枯燥无味的汉字怎么才能记住?其实最“土”的一个方法,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多见面。见面多了,自然就认识了。但是如果只是一遍遍机械地去读,孩子们会觉得无味。于是,我分散本课的九个生字,让孩子的学习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就会对生字有更深的认识。
2、大胆取舍,直奔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是本册篇幅较长的.一篇文章。课堂上我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段3、4、5段,这三个段落构段方式一样。重点是对话指导。我本着朗读的这一目标,采用扶放结合的形式,重点指导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在读中,孩子们感悟到小鱼、老牛、燕子,它们尾巴有着不同的作用。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和结果,一笔带过。因为这些内容孩子在预习不难理解。
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我采用了变换角色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进入不同角色,相互对话。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提升朗读。最后到演角色水到渠成。
4、书写指导,重视方法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老师的方法指导更是重中之重。写字前,我告诉孩子三注意:一是注意结构,二是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三是注意笔顺。写时,还有一注意:书写姿势,通过儿歌强化孩子的正确的书写姿势。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8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第一课时时,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后,女生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 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二至四自然段,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给学生介绍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仿照二到四自然段的写法,练习说话。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本节教学中存在问题:课的前半部分学生表现还好,可到后面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备课,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老师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9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图文结合,讲读结合,让学生边思边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文有6幅插图,我让学生先看图说话,然后回到课文里,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来写这幅图的,读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有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来解决。之后,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时,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指名朗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开始教学时,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片段:
师:读一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课文里说小鱼要用尾巴拨水呢;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如果小鱼借走了尾巴就沉到水底下去了。黄牛借走尾巴会遭到蚊子叮咬,它会浑身痒痒的,可能痒得受不了,于是就不能干活了。燕子的尾巴借走了,燕子就飞不起来了。我认为这三种小动物都不是小气,他们的尾巴自己要用的,所以不借。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小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谁也不能代替谁,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事物,借了也没有用。
师: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
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松鼠在树上吃松果,小壁虎说:“松鼠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松鼠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当降落伞跳下来呢!”
……
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发散思维。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0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通过这次授课,我有很深的体会。
1、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我利用猜谜语引入新课,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为学生了解壁虎奠定了基础。学习气氛活跃,学习热情很高。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教学中我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它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说了什么?对方是怎样回答的?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基本能回答对,以后应该大胆让学生去自主的'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分别扮演老牛、燕子、小鱼并做动作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小壁虎借尾巴时的焦急和说话时讲文明、有礼貌。进行礼貌教育。有意识的指导朗读。在总结时,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学生的回答出动物的尾巴各有用处,不能缺少;小壁虎尾巴的作用是逃避危难(我顺势告诉学生这叫再生功能,有这种功能的动物还有很多如蚯蚓等);动物没了尾巴就像我们人没有手一样。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还用多媒体课件创造出一种氛围,使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将情感释放于朗读中,使他们的感情在朗读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宣泄。
3、教学中的不足:分角色表演时不够到位,写话时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上还没有完美地、恰到好处地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还不够,总之,这是我教学后的几点感悟,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学习和提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1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他都跟谁借尾巴了?小壁虎最后借到尾巴了吗?”让孩子但这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细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主动。经过研读,孩子们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壁虎为了保护自己不被蛇咬到,就把自己的尾巴挣断了,为了不让自己这样难看于是决定出去借尾巴。孩子在阅读小壁虎分别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被一一拒绝的过程里,自然而然的读懂了鱼、牛、燕子各自尾巴的特点,明白了“动物尾巴都有用”的科学道理。
我还通过结合课文插图让孩子仔细观察小壁虎尾巴的不断变化,让孩子发现小壁虎的`尾巴能自己慢慢再长出来,这种现象就是再生。文章生动有趣,我采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让孩子把小动物之间礼貌、真诚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孩子们读得童趣盎然,饶有兴味。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2
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为他们各自尾巴都有用处所以没有借到。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课文浅显易懂,线索明了,其中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似,人物对话角色鲜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最佳范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文中没有注音,上学期学生接触过这样的文章,另外学生在《比尾巴》一课又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会写“和、姐”等6个字。
2、运用猜读等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资料: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自己想办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成功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学生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教学反思:
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后讲解壁虎的相关知识,后出示“尾巴”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复习上个学期学过的课文《比尾巴》,学生在旧知识的启发下能很快地进入情景,在播放录音之前,我给学生一些学习要求:一、标上小节号;二、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标出来。课文的动画课件学生看起来特别的感兴趣,所以对于文章所讲的内容记忆也就特别深刻,而在第二次播放录音的时候,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小壁虎先后向哪几种小动物借用了尾巴?都是怎么借的?结果怎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自然在听课文的时候便能注意到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表演(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标准:表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教学建议:
一年级学生排演课本剧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求不要太高,必要时可示范引导。另外,教师可在学生搜集动物尾巴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教学反思:
首先,我先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用板书示图来表示小壁虎的借尾过程,并让学生根据示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种简易的示图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是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让学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只小壁虎,当自己的心情高兴时是怎样的语气,当自己的心情悲伤时又该是怎样的语气,这样学生会感同身受,读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3
这是一篇没有注音的课文,连生字也没有注音。学生习惯了借助拼音识字,一下子没有了拼音,学生如何读课文认识生字呢?
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课: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书:小壁虎)。谁来说说小壁虎长什么样儿呀?(出示课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小壁虎决定去借尾巴(板书: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它借着了吗?
观察书上的插图。这篇课文可有意思啦,请大家看书上68、69页的彩图。书上一共有几幅图呀?谁来给大家讲第一幅图?学生一幅一幅地讲,然后把六幅图连起来讲,降低难度又有了整体的把握。
我范读课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为学生喜欢读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比一比,看谁学会了自己认字。我提议大家把不认识的生字先画上横线,三个人一小组,画完后三个人交流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学生自主识字,我巡视指导。一开始个别小组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有的小组急于求成画课后横条里的二类字。我马上给予全班学生提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自己先读课文,边读边画不认识的生字。学生慢慢进入状态,我在给予个别指导。然后交流小组内不认识的'字,此时我并不急于教孩子,而是提问别的小组有没有认识的,动用全班学生的力量,说说识字的方法。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二类字一类字学生都已掌握,只需集体巩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断和檐两个字,进行了集体识记。
进行这样的训练,旨在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识字问题将不再是个难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4
本课,我通过观察图片、讲解壁虎的相关知识导入。再书写课题时,通过尾巴一词,引导孩子们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课文《比尾巴》,使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景。
初读课文。我首先范读课文,然后出示一些学习要求。学生们有了目标的明确,在读文时就会注意这些问题。让孩子们带着要求读文,主要是标明课文小节号和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汇报成果。
初读课文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再次带着新的要求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这部分充分利用书中的图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学习,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我领孩子们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用板书示图的方式表示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再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简易的示图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上完本课,充分的认识到孩子们在口语表达方面的有欠缺。学语文、用语文,口语表达是重要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训练,让孩子真正学以致用。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15
一、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为他们各自尾巴都有用处所以没有借到。说小壁虎会“借”尾巴,在常人看来,真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然而这种奇妙的构思恰恰是童话艺术趣味的“酵母”。这篇知识童话,正是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特别是壁虎尾巴自我保护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
二、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课上,我鼓励学生多读课文、多思考、多交流、不时请学生出来讲故事,通过这次授课,我有了很深的体会:
1、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朗读,而是让他们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分别采取了自由读、领读、齐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而不感到疲劳,同时,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而我自己也不断变换角色:有时是他们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把读请求语气的方法讲出来;有时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他们一起体验文中的情感;有时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故意暴露出他们平时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激励他们读流利,读出感情;有时是他们的学生,引导学生把悟出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时,这三段内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写作打下了结实的奠基,并留出时间空间进行扩展阅读,展示学生和老师收集的资料,表达出动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表达。教师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表达,而且有内容可说,积累了语言表达方式。
三、不足
课的前半部分学生表现还好,可到后面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虽然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备课,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老师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文内容基本懂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它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思考价值。教学的重点就放在“读”上,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练习读,然后交流评议,读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礼貌,着急,伤心;感悟语言表达方式。
课上要少一些问题化的语言。课文的3、4、5自然段是并列结构,这时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第3段的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壁虎遇见了谁?它有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学第三段。而接下来的4、5段因为有和第3段相同的形式,我们是否也采取相同的问题模式?不是不行,而是这种相同的形式欠缺新意,学生也学得这种简单的问题无聊,完全没有重复的必要,因为答案一目了然。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提升,训练有一定的空间,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