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策略
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策略
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或在科学研究中,模型和模型的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既是重点、难点,又关系到“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本文尝试利用模型方法教学策略来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初步感知染色体组概念
[策略]利用自制果蝇染色体物理模型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模型,然后让一个学生上台摆出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
教师:在精子中有几条染色体?
学生:4条。
教师:这4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怎么样?
学生:不一样。
教师: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4条染色体的功能是否相同?
学生:不同。
教师:这样的一组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非同源染色体。
教师:精子中的一条染色体与外面相对应的一条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学生:同源染色体。
教师:对,那精子中的一组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否完整呢?
学生:是。
教师小结:虽然精子中只有4条染色体,但这4条染色体已经包含了果蝇在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那么,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教师:看到同学摆好精子中的染色体都是红色,那我将其中一条换为大小相同的黄色行不行呢?为什么?(颜色不同表示来源不同的两条同源染色体)
学生:可以。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教师:这个过程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减数分裂。
[教学反思]本环节运用了物理模型直观教学法。物理模型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表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比较全面的理解。根据前面的引导,学生容易理解雌雄果蝇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但对“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理解还不深刻。
二 深化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
[策略]学生分组活动,构建模型类比分析。
[教学过程]
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按照花色对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进行分组(一副扑克牌可以分为四组:红桃、黑桃、方块、梅花,每组13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分组后的四组扑克牌的特点。
教师:每组的13张牌的数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从小到大不重复。
教师:对,每组牌中的13张都是各不相同的,从1~13,没有重复的数字出现。其次,每组牌中有1~3种数字,而每副牌中共有13种数字,一组牌包含了这副牌中全部的数字种类。
教师:如果我们把每张牌看作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这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学生:52条。
教师:如果这样,那一组中的13张牌应代表什么呢?
学生:13条染色体。一组形态大小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即一个染色体组。
教师:对。如果让梅花5和方块5互换一组,新组成的13张牌是否还是一个染色体组?
学生:是。因为梅花5和方块5是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种类没有少。
教师:很好,13条不同染色体包含了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种类,携带着这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一个染色体组的概念并交流。
教师点拨: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他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教学反思]本环节运用了模型类比的方法。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扑克牌,创设情境,解释染色体组。通过动手实践和积极的思维体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提倡的“主动参与的原则”。教学中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后面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
三 进一步内化染色体组的特点
[策略]利用模型变化,进一步引导分析归纳染色体组的特点。
[教学过程]
变化1,教师从一个同学的一组13张牌中抽走一张。
教师:这样还是不是一个染色体组?
学生:不是。
教师:为什么?
学生:缺失了染色体。
教师:对,缺失染色体等于缺失了什么?
学生:遗传信息。
教师:对,缺失了一条染色体,遗传信息就不完整,就不是一染色体组。
变化2,教师在一个同学的一组13张牌中增加一张。
教师:这样还是一个染色体组吗?
学生:不是。
教师:为什么?
学生:多了染色体。
教师:对,出现了相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遗传信息重复了。
教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哪些条件?
师生总结: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条件:(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教学反思]本环节运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利用模型的变化,以及教师层层追问,从多个角度对染色体组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归纳出染色组的三个特点,为后面判断染色体组数打下很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范可〕
第二篇: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长春市九十中学西校 郭天景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进一步学习的成败,因为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正确归纳、推理和判断的充要条件、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才能在推理、判断中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加强数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在数学概念的教学采用以下策略:
一、设置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教学中,概念很多,如数的概念、形的概念、运算的概念等等。这些概念的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概括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触感完整的表象,还要从中抽象出概念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所以引入概念的教法大致有两种途径:
1.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例,设置情景,形象的引入概念。如直线、射线、线段、三角形、圆等概念。
2.在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如在等式的基础上引入方程,在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引入矩形、菱形、正方形等。
二、分析概念,了解本质 数学概念大多数是通过描述定义给出它的确切含义,它属于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对于这类概念要抓住它的本质属性,必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对定义的基本点“再加工”,重新提炼,排除其非本质属性,使学生对概念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正确运用概念。例如互补角概念教学,应启发学生归纳其本质属性:
1.必须具备两个角之和为180€埃桓鼋俏?80€盎蛉鼋侵臀?80€岸疾皇腔ゲ?角,互补角只就两个角而言。
2.互补的两个角只是数量上的关系,这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
三、巩固概念,应用提高
正确的概念形成之后,往往记忆不牢,理解不透。这就要求采取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复习巩固,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和提高认识。
1.利用新概念复习旧概念。如在初中几何第二册四边形这一章中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共有特性,矩形具有平行边形共有特性,菱形、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共有特性,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共有特性。这样链锁式概念教学,既掌握了新概念又加深了对旧概念的理解。
2.加强预习。在课堂教学中优先考虑概念题的安排,精讲精练,合理安排,选题时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多样性、综合性和针对性,做到相关概念结合练,易混概念对比练,重要概念反复练。
3.对学生在练习中,课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紧抓不放,及时纠正。既使其它方面的错误也要找出有关概念方面的错误,予以分析纠正。
4.每一单元结束后,要进行概念总结。总结后,要特注意把同类概念区别分析清楚,把不同类概念的联系分析透彻。
四、概念的发展
运用概念进行归纳、推理、判断,必须加深概念的理解,要抓住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举例,促进抽象的定义和具体的实例有机结合,消除歧义,加深理解,启发学生进行系统归纳、推理、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总之,我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采取以上策略并收到良好成效,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概念,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策略,选择联系实际建立科学概念、通过实验形成科学概念、发掘或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将日常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运用概念的变式和再现、对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或网络化等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概念教学,使学生准确领会、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关键词:科学概念;有效建构;教学策略
一、联系实际,建立科学概念
自然科学中的很多概念、原理和规律源于自然和实际,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多数概念是对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实际现象的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充分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联系实际,正确建立科学概念。
惯性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要让七年级学生正确建立惯性概念,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实际,比如跑到100米终点后,为什么一时停不下来;坐在车厢里的人当车子向左转弯时,人却向右倾;车子启动时,放在车厢里的物体往往会向后滑;为什么载重大卡车比小轿车启动难,刹车也难。只有结合这样一些生活实例的分析,学生才能建立正确的惯性概念。
以初中学生的“学力”是很难理解“功”这个概念的内涵的。但是,以机械功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做功的特点:哪个过程哪个力做了功,哪个过程哪个力是不做功的,从而引出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来加深学生对于“做功”概念的理解。
种群概念的建立虽然难度不大,但在教学实际中,必须通过大量的学生熟悉的实例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种群是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群体”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例才能使学生理解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的特征。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多数概念的教学是离不开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概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正确运用概念。
二、发掘或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
奥苏贝尔认为概念除了内涵、外延外,每个概念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即能唤起学习者独特的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反应及心理认同感。概念的心理意义能有效地促进概念的意义学习。例如“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这两个概念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两个概念。像这类具有心理意义的概念在初中科学中是比较多的,如受精、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遗传与变异、健康等。
但也有些概念心理意义不明显,甚至对有些同学而言几乎为零。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赋予概念的心理意义,拉近概念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如在讲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时,对胚和胚乳理解比较困难,教学中可赋予这样的心理意义:“我们每天都吃饭,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吃的是稻谷种子的哪个部分?大家是否观察过,有些米粒其一端缺了一小块,这掉下的一小块又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我们吃的是胚乳部分,这个掉下去的小块就是胚,稻谷种子萌发时胚乳提供营养,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分别长成叶、茎和根。”经过这样的教学,“胚”和“胚乳”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原来这两个概念离我们生活这么近,心理认同感很快增强,这时意义学习也发生了。
一般情况下教师对电流概念的建构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如先通过学生较熟悉的“水流”的形成的原因分析,从而类推到“电流”的形成,并对电流形成的原因作微观的“电荷运动”动画模拟,通过电荷的“不规则运动”和“定向移动”来建构电流的形成。但如果通过视频或实际演示,以一群学生的“无规则运动”和“在统一口令下向同一方向有序运动”来建构电流这一概念,学生的印象则更为深刻,因为这样的建构过程赋予了科学概念更多的心理意义。
三、将日常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日常生活概念即前科学概念,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概念,一般从直观出发,注重事物的外部特征,因此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和弥散性的特点。日常生活概念虽然往往是科学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对科学概念的形成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有时往往也会起干扰和抑制作用。在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异同,然后以日常概念为基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如“鸟”的日常概念是“会飞的动物”,因此学生就会产生“鸵鸟不是鸟,蝙蝠是鸟”这样的错误观念,应指出“会飞”不是鸟的本质属性,鸟的本质属性是“有翼有羽毛,能进行双重呼吸,膀胱退化”等,帮助学生形成“鸟”的科学概念。饱和溶液的日常概念是“浓度很高的溶液”,因此自然会产生“饱和溶液是浓溶液,稀溶液不是饱和溶液”这样的错误认识。教师应指出溶液的浓与稀是人们通常对溶液浓度的一种粗略描述法,并通过实验说明: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熟石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尽管浓度很低,却已经饱和;一定温度下将大量的蔗糖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尽管浓度已很高,却仍未饱和。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四、运用概念的变式和再现
(一)运用概念变式
是指对同一个概念从多维度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的描述方式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所学概念,避免学生对概念的孤立、机械的记忆。如“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也可表述为“是由一定区域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所有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各种生物组成”,还可以表述为“在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又如对于磁场方向的表述,也可以采用概念变式加以认识,“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的指向”的说法其本质上是一样的。
(二)运用概念再现
是指学生对所学概念重新回忆表述的过程。概念的再现其实是概念的再学习过程,能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让概念再现。
陈述性复述。是指学生对新概念进行完整准确复述的过程,目的是增强对新概念的熟悉程度,促进对新概念的记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通过不断的复述还能进一步感知概念的本质特征。复述在学生概念习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意义性表述。是指学生根据对概念的理解,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概念的过程。表述的清晰与完整程度,除了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如“若某类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则该类原子总称为某种元素”,此外还可表述为“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等等。通过意义表述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史朝、孙宏安《科学教育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王屹、李佳《化学概念的两类教学策略》化学教学,2003(3)。
第四篇:小学数学概念有效同化教学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学校的教学经验,儿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概念: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前者主要依靠对具体事物的概括获得概念;后者主要利用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旧概念来理解新概念。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概念同化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概念同化实际是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是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概念同化虽然不需要经过概念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辨别、抽象、分析和概括等相对复杂的心理过程,其关键属性是以定义的形式直接揭示,但是概念的直接揭示不能等同于教学的简单、空洞。要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而不是形式地记住概念,同样需要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寻求有效的策略,精心设计相关教学过程。下面笔者以《认识小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为例,谈谈对小学数学概念有效同化策略的一些认识。
策略一:全面探寻已有固定观念
同化学习就是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作为固定点来吸纳、同化新概念,这些相关概念就是固定观念。因为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丰富的,因而与所学新知相联系的固定观念应该是多样的。同一新知的学习,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固定观念。这些固定观念从学习时间上来说,有的离新知比较近,有的离新知比较远;从外在特征上来说,有的比较外显,有的比较内隐;从清晰程度来上说,有的比较明朗,有的比较朦胧;从同化作用上来说,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
面对如此复杂而丰富的固定观念,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全面分析同化新概念的固定观念,由近及远,由显性到隐性,并预测其在新知学习中的同化作用,以其同化作用的强弱为主要依据,抓住重点,兼顾其他,组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感知觉中强刺激的影响,人们常常将离学生比较近的、比较外显的、比较明朗的观念作为固定观念,而忽视甚至漠视因时间的延长、记忆的衰退或条件的内隐而变得模糊,但同化作用却比较强的固定观念。例如,对于小数来说,人们很快能将刚学的十进分数作为它的固定观念。但是教学实践表明,如果仅仅用十进分数作为固定观念,教与学总免不了肤浅和生硬。再仔细深究我们就会发现,小数其实是人们对整数的一种仿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显然,整数不带分母的简便书写特性也是小数的固定观念之一。此外,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我们不难发现,这是缘于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这样十进制计数法也应该是它的固定观念之一。只是“满十进一”的思想十分隐蔽,是一种隐性的固定观念,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这种观念学生很少用语言表达,但却经常不自觉地在使用,应该说这个固定观念缄默而稳定,对理解小数产生,同化小数概念及其运算,都具有极大的作用。
对于这些同化作用特别强,但外在朦胧而隐蔽的固定观念,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掘,而且要尽可能通过复习、重组、改造等方式使之显性化,并使其具有更合理的同化结构。可以说,多种固定观念的多重联系,使学生对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获得了通透的理解,有效地促进了小数概念的同化学习。
策略二:架构立体的同化模式
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概念同化应该有三种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学习模式各有特点:下位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迁移;并列结合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相关观念的潜在的吻合因素即“同构态”,并将这种相同的结构抽象出来,因而并列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迁移;而上位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提升。相比较而言,下位学习的进行比其他两种学习形式要容易一些,因为演绎性获取相对来说要比类比性获取和归纳性获取更省时、省力,且易于保持。
由于数学概念逻辑联系的多样性,概念同化的三种学习模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既有分别,更有联系。在概念同化学习中,同一概念的学习往往不能仅靠其中一种模式完成,而必须综合采用两种或三种模式同时作用才能完成。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把各种模式之长有机组合起来,构建最牢固的认知“脚手架”,最大限度地放大已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内驱力,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小数概念,如果将小数仅仅与十进分数相联系,小数概念的同化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显然这属于并列结合学习,而且是一种一对一的转换式的并列结合学习。
如果将小数不仅与十进分数,而且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建立起联系,那么同化的模式应是这样的,可用下图表示:
从左面的图式可以看到,引导学生建构小数概念,可以先利用整数的写法和十进分数两个观念的组合,初步建构小数,这是一种组合式的并列结合学习;初步认识小数后,再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和小数,感悟其共同点——都遵循十进位值制,理解正是它们都遵循十进位值制,十进分数才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这样又使学生将新学的小数概念纳入已经十分熟悉且概括性、包摄性更强的十进位值制的思想之下,这又是一种相关下位学习。显然,通过下位学习,能使学生对小数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来看,学生有效同化小数概念的模式应该是并列学习和下位学习的有机组合。其实在前文所列举的教学准备片段中,在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联系的同时,笔者又通过引发学生的类推猜想,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不易注意的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变单一的并列转换学习模式为网络化的并列组合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旧概念的“同构态”,使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知实现一种结构性的迁移,进而顺利地从购物情景拓展运用到例题的测量情景中。
策略三:逐级提升同化水平
概念同化的本质就是揭示新旧概念的联系。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活跃。因此,小学数学概念同化学习中,新旧概念联系的复杂性、抽象性决定了学习者对新概念的精确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像概念形成一样,也应该遵循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
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其中蕴涵的十进位值思想的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一种渐进式的转换和提升。具体来说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1.情景感知。生活中有两种情况经常用到小数,这就是购物情景和测量情景。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教材从测量的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将测量的结果即不足1米的课桌的长和宽,先用整数表示,再用分数表示,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如果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应该是购物的情景学生更为熟悉,积累的数的经验也更丰富。因此,有必要在测量情景前增加购物的情景,以此为切入点。像前文列举的准备性教学片段中所述,通过猜想类推,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经验实现对小数的自主建构:小数与十进分数等值,它也是对整数形式的一种仿写。接着,引导学生把购物情景中获得的认知迁移到测量的情景中;然后,借助两种不同生活情景的启示,初步建构纯小数的位值雏型;最后再返回到购物的情景,以纯小数为基础,建构带小数的位值雏型。相机完成教材中“想想做做”第2、4题,初步形成关于小数的数感。
2.数形结合。《九章算术》日:“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古往今来,数与形密不可分。数形结合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以形助数”——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来阐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形为手段,数为目的;另一方面,以数助形——借助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来提炼事物(图形)的本质,数为手段,形为目的。显然,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实际生活情景后,可以采用以形助数的手段,对小数位值雏型进行形象的解剖和精确的刻画,使小数位值雏型转化为直观的位值模型。教材中“想想做做”第1、3、5题等练习,提供米制直观图以至脱离了具体量的正方形图、数轴图等,这些都是为学生理解小数提供丰富的直观支撑,使学生形成有关小数的清晰表象,为概念的抽象概括提供坚实的基础。
3.抽象概括。在学生根据米尺图、正方形图填写好有关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学生归纳纯小数的本质属性:不管是1元、1米、1个正方形„„只要平均分成10份,那么十分之几都可以用零点几表示;反之,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在学生填写完数轴上的小数后,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明确:数轴上0-1之间都是零点几;1-2之间都是一点几;2-3之间都是二点几„„从而深化理解带小数的意义。
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从概念到概念的过程,但是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建立,不是—种简单空洞的逻辑链接,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个生动丰富的学习过程:情景感知——数形结合——抽象概括。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概念真正在已有的概念体系中“落脚”,获得心理意义。
策略四:同化与分化有机整合
奥苏贝尔在同化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渐近分化的原则。该原则主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明确新旧知识的区别,并使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协调整合。因此,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心理建构还应该是—个从同化到分化的过程。当然,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这种分化应该是与其对立面——同化有机统一的过程。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如果说同化是寻找新旧概念的共同特征,那么分化就是辨析新旧概念的区别特征。同样,对小学生来说,这种分化也应该是渐进式的。例如,在引导初步认识小数后,可以通过如下两个层次的设计逐步实现新旧概念的精确分化。
1.联系具体量析数。例如对于36.6℃来说,要使学生明确,同样是“6”,前者表示6℃,而后者表示6/10℃。
2.析抽象的数。先出示现代使用的小数,如768.6,然后由近及远,出示远古使用的小数,如6785|4763等,让学生辨析小数部分位值与整数部分的异同,将数学史的介绍与对小数的位值辨别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小数与整数位值意义的分化,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之,上述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将一直进行的求同的思维过程实施逆转,变求同为求异,变同化为分化,最终实现对十进位值制的进一步建构和对小数意义的深化理解。
第五篇:农村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
农村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
吴耀仁
(开发区德才中学 广东湛江 524072)
摘要:本文根据农村学生自身的特点,将生物概念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绘图兴趣、概念图制作联系起来,以达到优化生物概念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概念教学 生活经验 绘图 概念图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概念繁多、抽象且零散,如何理解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并使之系统化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虽然农村小学开设了科学课程,但是形同虚设,故学生的生物概念基本等于零,进入初中就要面对较多抽象概念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且生物学长期都非中考科目,乡镇中学的生物教学一直边缘化,生物教学资源缺乏,生物实验仪器、教具为零,多媒体教学、实验法、教具直观法等无用武之地,更增加了生物学习的难度。但农村孩子自幼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抓小动物、采野果、自制玩具、自创游戏,动手能力较强,他们这些经历恰好是学习生物的优良资源,是等待教师挖掘的宝贵教学资源。教师若能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活润起来,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概念教学的技巧,梳理出了一些教学经验。
一、利用生活经验构建生物概念
生物概念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初中学生十几年的生活经验中,演绎着许多生物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相关概念与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对感性经验进行加工,构建成概念,便能做到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如应激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手被烫到、刺到或动物咬到,手都会本能的缩回来,教师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几种情况下都会做出相同的反应,他们会得出一个“疼——缩手”比较粗糙的表面应激性概念,再经过引导加工润滑可呈现出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经过这一点拔,学生会豁然开朗,有一种意外发现的惊喜,原来生物概念就存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只要教师用心挖掘、精心设计,这样的经验式概念有许多,如遗传、变异、食物链等。
学生的生活经验点点滴滴分散在记忆深处,而生物概念之间存在较强的系统性,两者相互矛盾。因此在采取概念教学与学生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时,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零散经历从记忆中呈现出来并将之系统化,整合成科学的知识系统。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应激性,在七年级下册学习反射、反射弧概念时,学生发现学习内容中有一幅膝跳反射的示意图后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他们常玩的游戏,居然课本也出现。这是一个契机,他们知道好玩,更好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抓住这点,老师可请两学生起来示范,先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中什么是应激性(学生回答: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手掌拍膝盖是什么(学生回答:手掌拍膝盖是刺激),小腿向前抬起是什么(学生回答:小腿向前抬起是反应),受刺激部位与反应部位是否相同,两者是否存在联系(学生回答:不相同,存在联系,受刺激的是感受器,产生反应的是效应器,两者是反射弧结构的两个部分),应激性是否受大脑控制(从学生的示范可以看到,被刺激的同学很难控制该反应,因此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不受控制)。通过一连串问题,学生可以轻易理顺这些答案之间的层次联系,即刺激部位与反应部位的不同体现了反射弧结构的存在,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膝跳反射由相应的反射弧结构完成,膝跳反射就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应激性是生物的一种特征。膝跳反射是这一特征的一种体现,不受大脑控制,受脊髓控制,是低级反射,这为接下来学习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打下基础,而条件与非条件反射与八年级上册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又有联系。这样系统的概括,可巩固概念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妙用卡片巧学生物概念
北师大教材为概念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特别是图文结合的形式,用文字精确表述概念,再配以图片说明生物概念形成的过程,图片为生物概念形成提供形象的证据,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推进的作用。
在七年级下册与八年级上册,人体生理活动内容涉及了解剖生理学知识,较抽象。没模具,无法进行实验,学生若只结合课本的图片进行观察,很难理解或很容易忘记这些结构在生理功能顺序上的联系,造成结构与功能搭配上的混乱。农村学生喜欢涂涂画画,可以用涂鸦形式替代实际的解剖,指导学生动手用绘图的方法尝试把系统各种结构按功能顺序绘出来,制成卡片,在旁边标明结构 2
名称与功能,找出各系统发生联系的部位,并以自己身体为模具,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接具体的功能与结构结合图,使各种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明朗化,系统之间的联系部位细化。例如《神经系统的组成》这节课中,课本虽然给出了人体神经系统组成的简单示意图,但由于神经在人体分布与功能的复杂性,导致许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各部分的功能联系。我引导学生先绘出中枢神经系统之一——脑,分析其在人体的部位,大脑、小脑、脑干之间的结构关系,再画出脊髓,分析脑与脊髓的联系。脑与脊髓发出的神经分别叫什么?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相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来说两者发出来的叫周围神经系统,理解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画出神经在某个器官的分布。在周围神经系统某个位置放大,画一个神经元模式图,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再接着画一个神经元,理解神经元间的联接方式与传导方向。在第一个神经元周围再画几个神经元,胞体聚集与突起聚集的结构分别叫什么?同样的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胞体、突起聚集的结构叫什么?这样学生自然一目了然神经节、神经、灰质、白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既生成了新的概念,也深深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奥妙,对解剖学知识也有一定的认识。
三、应用概念图理顺生物概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效的学习就是懂得学习,教师可通过向学生传授概念图制作方法达到该目的。概念图教学方式建立的前提是学生通过前期学习或预习已经获得了概念,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概念用节点,连线和连接词建成一张图的形式来表现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适合农村学生的构建概念图教学方式是卡片法,农村学生天性好动,静下心来构建一张概念图是件不易的事。卡片可制成一幅小型扑克的样式,每人一定数量,两面都可以使用,鼓励学生间的卡片所写概念尽量不同,以便促进他们在制作概念图时进行交换、交流、合作,这样的互动形式可避免一人操作的枯燥,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制作出有质量的概念图卡片。概念图可作为评价工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层度,对概念系统性的概括水平;也可在评价时引入比赛机制,可以是个人,也可分小组,制成的成果大家一起评。农村学生的好斗、不服输是“野性”十足的体现,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促进他们的良性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比赛竞争在章节复习中效果喜人,学生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自 3
荐、自评、总结,再经教师引导,基本能够把本章节的知识点理顺,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构建系统体系,为接纳新知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