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分析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分析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传统的“内容驱动”课堂,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彰显,学生的思维就不活跃,有人用“问题”来推进课堂,用“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这种“问题驱动”的课堂,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共识。当下的课堂中,教师大包大揽的操纵已比较少见,但在所谓的“问题驱动”的课堂中无目的地随意提问的情况却很普遍,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满堂灌”少了,但“满堂问”却多了,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纪念刘和珍君》。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生:写的人是刘和珍君
师:还有呢?
生:是纪念已经去逝了的刘和珍君。
师:刘和珍是一个什么人?
生:一个爱国青年。
师:什么时候的?
生:是民国时期的吧,不过应该是军阀割据时期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刘和珍是被段祺瑞执政府的军队开枪打死的。
师:那段祺瑞执政府是什么时期?
生:军阀割据时期呀。不过我也搞不准。
老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了10多分钟交待了“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这样的貌似“问题驱动”的追问,将这节语文课变味为一节与历史课没有什么区别的课,这就与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驱动”课堂貌合神离了。
其实背景资料在课文注释①中交待得很清楚,“善问”的语文老师,在学生搞不清楚何为军阀割据,何为中华民国时,可以紧扣文本,让学生阅读文本第一段第一句“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和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让学生比较一下,把“中华民国”换成“1926年”,把“国立”删掉,这样好不好,为什么?在教师的相机提问中,学生自然要去阅读注释①才能回答,这样既搞清楚了的背景,又赏析了第一句所体现的鲁迅的叙事技巧,惨剧竟然发生在“中华民国”的执政府对“国立”大学的学生身上,这既是对“中华民国”的一种嘲讽,又表达了作者对执政府屠杀学生的无比愤怒之情,这样的提问,与单元目标中“看作者……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的要求也是符合的。
“满堂问”中的“问题”,成了教师控制教学进度,也控制学生思维的一种工具。教师这样牢牢的控制着话语权,这样的课堂与讲授法的“满堂灌”有什么区别呢。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伴随问题的推进而获得有效开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缺少思考,课堂上思维参与度也就极低。更有甚者,由于教师提的问题不妥,很多学生本来是明白的,结果却被教师给问糊涂了。
“满堂问”的背后还是教师强势的“以教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教师更关注教学内容,关注自己讲了多少,关注自己讲得好不好,其实质还是一种“内容驱动”的低效课堂。“满堂灌”固然不可取,“满堂问”也不妥,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问题驱动”的课堂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基于标准”明确提问方向和评价标准
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什么成为一个难题,如就有“人文语文”“诗意语文”“真语文”等提法。对语文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下面是一则从某网站下载的人教版《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清思路,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清正义与邪恶。
2、探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作者对词语的妙用,从而了解作者语言特色。
3、概括人物形象,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2.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并学习刘和珍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钓鱼岛局势紧张的今天,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意识,和高博大的爱国情操。
“目标”决定了提问的方向,目标指向太多,不但教师教起来当然无所适从,学生学起来更会不知所向。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你教你的,我教我的,每种教法,都提出一套理论,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该教什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确实制定统一的标准也很困难),目标多,方向就乱,方向一乱,就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将语文课上成像开“杂货铺”一样,“少慢差费”的帽子也就无法摘掉。
“问题驱动”是想通过课堂上预设或生成“问题”,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涉及到“问题”从何而来,怎样提出问题。具体到一篇来讲就涉及到内容上一篇课文该学什么和不该学什么的问题,方法上怎样指导提问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一篇该学什么的问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无目标导向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穿溜冰鞋”的教学;或者是偏离目标的教学,即我们常说的那种“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或者不受目标制约的“深挖洞,广积粮”的教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在XX年撰文发出“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呼吁。
首先,“基于课程标准”,要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水平标准——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下面以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纪念刘和珍君》为例说明。
教学目标:
.学会把握人物形象和品质
2.赏析写人叙事的技巧
【设计依据】教学目标源于单元目标。这个单元共有三篇: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和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对于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课本的单元提示的第二段有明确的要求:“阅读这些,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
其次,要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标准。“目标”,回答的是“去哪里”的问题;“评价”,回答的是“我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明确了目标之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作品等了解学生已经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于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
“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再次明确了“从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对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已经是大多数老师自觉自为的事情了。但是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就成了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了。
根据单元目标,制定《纪念刘和珍君》的如何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示例如下:
评价任务层级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任务
A
B
c
D
评价方法
.学会把握人物形象和品质
能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时代因素等把握人物性格和品质
基本能够找到人物描写的句子,并从中分析人物形性格和品质。
能够找到人物描写的相关语句,但不会概括分析。
不知怎样鉴赏人物形象和品质。
.勾画相应词句
2.结合词句分析
3.提问检测法
2.赏析写人叙事的技巧
赏析肖像、语言等写人技巧及作用。诵读、揣摩叙事详略、正侧、表达方式和修辞等精彩语句的艺术表现力。
能找到相关句子
基本能够赏析这些语句的艺术表现力。
能找到写人叙事的精彩语句,不会赏析。
不了解写人和叙事技巧。
.诵读
2.谈感受
3.仿写
【设计依据】1.“新课程标准”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课程教学目标源于单元教学目标。
3.布卢姆认为,只要教师对学生应该做些什么提供具体的建议,学生一般都会试图去克服这些问题。我们设计的评价标准应该尽量具体而又可操作。
这里的“教学目标”,不就像大海中的航船有了指南针一样吗?这里的“评价标准”,不就像大海中的灯塔在为远航的轮船导航一样吗?没有“评价标准”,就像人没有执行力一样,目的地到达还是没有到达,就不知道了。我们应该像重视“教学目标”一样,高度重视“评价标准”,研究它,实践它,这样“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障。
二、“基于标准”设计自主预习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一位教师为《纪念刘和珍君》设计的预习导学案流程:
.阅读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完成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内容略)
(2)结合句子,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内容略)
3.阅读全文,理清的层次结构,并归纳段义
这样的导学案设计,其实质还是平面的设计,既不是“基于标准”的,又不是“问题驱动”的,学生在预习时没有进行一定的深层思考,只是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
下面是另一位教师设计的“基于标准”的“问题驱动”导学案。
【预习指导】在预习和文本解读阶段,提问应该从文本的内容理解和主题思考等角度进行。如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写了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提问方法要求阅读文本时先对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阅读结束,再将问题整理出来。
.预习中你发现了哪些读不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用工具书尝试自已解决。
2.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请你用横线加感叹号把这些地方标示出来,并想想打动你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作者纪念刘和珍君的目的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4.你在阅读时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请你写出来,用问号进行标示,并整理成问题,交给小组长。
【评价标准】小组检查,教师抽查。
【设计依据】不但用问题明确了预习任务,还指出了达到任务的途径(即评价标准)。
第一问设计的依据是“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及“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引号内容摘自“课程标准”,下同)
第二问设计的依据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第三问设计的依据是“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第四问设计的依据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预习中有效的问题设计,既要指向明确,让学生知道怎样去预习,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这样的原初体验,学生带着自觉的生成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文本解读,思维就会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标准”选择文本解读问题
学生在预习中提出了疑问,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这又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方案:一种处理是每一个小组自由展示问题,由另一个组来回答,美其名曰Pk。这种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教学时间问题。时间是我们课程的一大资源,资源是有限的,而问题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两个问题:一是时间严重不足,二是完不成教学任务。有人还给这种设计名为“非指示性教学”,就是学生完全的自主学习的意思。我不反对自主学习,但这样不分重点难点的由学生随意提问,并占据课堂的主阵地,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背后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教学效率怎么样?譬如下面自主提问的奇葩问题:
是不是鲁迅喜欢刘和珍,刘和珍牺牲了,才纪念她呢?(看八卦新闻看多了)
刘和珍明知段祺瑞执政府会开枪,还去游行,她是不是自己也有责任?(自认为这是逆向思维呢)
作者认为刘和珍之死没有意义,我觉得是不是对刘和珍不公平?(段章取义吧)
学生是真正的自主了,但一节课就在这些问题中很快过去,何谈效率呢!
这就需要教师在“基于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教学目标,选择问题。请看这样的设计。
.激情导入。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并评价。
【评价标准】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
【设计依据】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对预习检查“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
2.大家阅读“单元提示”,说说这个单元和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学生讨论并明确。
【评价标准】阅读单元提示,能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出单元目标。
【设计依据】应该让学生明确去的目标,以及怎样去的方法。
3.结合单元评价标准,我们来看看怎么达到这两点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讨论并展示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找到前往目标的路径。
【设计依据】“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课程标准《评价建议》)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评价目标应该从模块目标到单元目标,再到课程目标。
4.哪些节是直接写刘和珍的死难经过的?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写了什么?
【评价标准】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提问。
【设计依据】“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5.对于目标1刘和珍这个人物形象和优秀品质,哪些组提出了疑问?请读一读,大家来一起交流。
【教师准备问题】(1)哪些段集中写了刘和珍君牺牲经过,可以看出她哪些性格?(2)牺牲经过前的一、二部分和后面的六、七部分与刘和珍有什么关系?(3)画出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态度的词句,分析刘和珍君有哪些优秀品质?
【评价标准】能找出,能分析
【设计依据】围绕“评价任务”1设计,结合课程标准“感知人物形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6.对于目标2赏析写人和叙事技巧,哪些组提出了问题,请读一读,大家来一起交流。
【教师准备问题】(1)在预习中你找出了哪些喜欢的句子,能从修辞方法、表达内容的角度赏析一下吗?(2)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二部分交待写作的缘由?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什么感情?(3)为什么要详写刘和珍遇害的细节?(4)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评价标准】品读重点句子,背诵二、四节,交流这些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设计依据】围绕“评价任务”2设计,结合“课程标准”“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第(1)的设计依据还有课后练习第三题。
这样设计,无效问题大大减少,课堂也就在“基于标准”的文本解读的轨道上运行,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也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完成课文的教学任务。虽然有部分学生的奇葩问题,我们没有去管它,但教学任务结束,大部分的与教学任务有关的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四、“基于标准”生成探究问题
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这样的课不少。请看如下探究片段实录:
师:请各组收集在上节课中没有读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将问题写出来,交给小组长,每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向小组长递交纸条,小组开始合作探究)
师:下面我们来展示合作学习情况,发言顺序抽签进行,首先有请你5组展示。
生:我们这组探究的问题是:
……
这样的合作探究,同样是一种“放羊型”的,整节课的展示,目标不明,评价不明,学生的思维也没有有效的激活。
请看下面的探究问题设计:
【提问指导】探究,它其实是在文本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为什么这样”和“这样好在哪里”的角度去认识文本。进入文本的探究阶段,主要从三方面来加强提问指导。第一是指导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可以从关键词,重点、难点句子的理解、赏析、运用的角度提问。可以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提问(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可以从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提问(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可以从创新思维角度提问(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等。第二是指导学生如何思考这些问题,应该结合主题来思考为什么这样写或者这样写好在哪里。第三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方面的指导?如应该做到要有疑而问,不要无病呻吟;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文本的学习;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这样的问题链,由浅层到深层,逐层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就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一句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用对三个女子的正面感叹和对执政府屠杀学生反语讽刺,形成对比,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2.第六节“煤”的比喻的含义是什么,这样比喻有何作用?
3.本文引用陶潜诗句有何作用?
【评价标准】明确比喻和引用的作用,分析比喻句和引用诗句暗示的含义及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设计依据】任务2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两个探究问题,围绕任务2进一步探究散文的叙事技巧。
其实,成功的“问题驱动”课堂,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同时也始终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学法指导。
对于中学生,我们不宜把探究问题看得太高深,看得很神秘,只要是围绕学习任务的还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探究的问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写“我”辞别养育我的大堰河,回到了父母家里时:“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我们应该拒绝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发生。在新课程背景下,“让教学回家”,就要确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回家”了,就是主人。于漪老师说“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师就不会不顾“主人”在家,只顾自己在那表演,也不应进屋就“满堂问”,问得主人晕头转向。
“基于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基于标准”制定评价标准,设计教学流程,让我们的“问题驱动”课堂有据可依,这样的课堂才能实现崔允漷教授的“让教学回家”。其实,“基于标准”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每一堂语文课,每一种语文教学流派的共同的“家”。
第二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之一
鲁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结合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结构,分析第一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ã)杀戮(lù)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四、作业;背诵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二至五部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部分:
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敢于、怎样)
二、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
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六七部分,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B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ân chuō zì B.jiã lìn lù zì C.jiâ lân lù zã D.jiã lìn chuō zã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D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事实、为、明证。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之二
鲁迅 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设计:讲读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后我们还将学习他的杂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1)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
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二、四部分。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 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明确:(略)小结:
处理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教后感: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件
本课的地位:有位名人说,我们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我说:我不能给学生未来,但我可以给学生选择未来的思想!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就可以。
学情分析:在设立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关键语句的理解。
教法分析: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的安排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
导语设计:首先出示幻灯片——鲁迅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联想,并出示“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无声处听惊雷”两首诗,从鲁迅献身祖国的誓言,到冲破黎明前黑暗无声的呐喊,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示范朗读:播放朗诵磁带,指导朗读,以激情燃烧激情。
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查阅资料,由学生口头介绍写作背景;在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与高考接轨。(出示幻灯片:字词积累,随堂训练,见附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使前一梯度为后一梯度奠定思考的基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高度。同时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设计问题。第一梯度的思考题:①口述刘和珍的故事,她是怎样一个女性?(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②三一八惨案死伤200余人,为什么作者要写刘和珍?(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作者选材的典型性,以弱女子的刚烈反衬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让庸人觉醒;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弱势群体关怀”道德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梯度的思考题,是建立在第一梯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①明确本文是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的?②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学生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板书设计: 分组讨论后,由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可能会出现直线、曲线、图表等有创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相互评价,学会赏识对方。避免了教师刻板的板书设计,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
第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实现能力的升华。
第二课时的安排是“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
要先给学生方法: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感悟语言,理解鉴赏关键语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究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给学生方法。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强化学生树立阅读是一种生命行为、一种生存状态的理念。其方法包括快乐阅读;有意阅读;专注阅读;持续阅读;广泛阅读;精深阅读;动态阅读。精深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培养钻研的意识,积淀人生智慧;“动态阅读法”,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行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第三梯度的问题:①让学生有选择的背诵部分议论性文字,体会深层含义,提出你对本文的疑问?(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习惯,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化的解读习惯。)
拓展延伸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将本文与鲁迅的几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思想性和社会性,写读后感,养成思考的习惯。
迁移应用: 学以至用。让学生学习鲁迅关注生命,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教学效果预测:总之,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从以下几点可见这堂课的效果① 没有将文质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几大块,维护了散文的整体美。②突出了新课标以“学”为主,而不是传统的以“教”为主,从复述故事到板书设计,从质疑到评价,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终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⑤使学生树立了“以人为本”、“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附页(随堂训练):
第三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1、抓住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
2、提高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3、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里,大家放假在家肯定都看过电视吧。在十月一号那天电视里就有这样一条新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大家都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正面,上书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哪有谁知道它的背面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此弥漫着战争的滚滚硝烟,广大爱国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屈抗争,无数的人民英雄就在这前赴后继的抗争中壮烈牺牲,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纪念的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民英雄——刘和珍。
二、作者简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鲁迅。相信大家对鲁迅都非常熟悉吧。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啊?(《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
(幻灯片)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三、课文背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请大家看到课文27页下面的注释。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他怀着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于是用沉重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四、当堂练习,巩固字词。
这篇文章中有一些比较难懂的字词。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熟悉一下生字生词。大家手里都有一本语文的《名师导学》练习册吧,请大家拿出这本书来,翻到25页,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几道题。(2—9题)
五、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何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至此形成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写作缘起(1-2)
二、记念主体(3-5)
三、教训、意义(6-7)
六、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问:(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来分析第一部分的思路。)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明确: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形成板书1)
2、分析第二部分(3—5)的思路。
问: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叙写烈士生前事迹,再详细叙述遇难经过。叙述遇难的经过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形成板书2)
3、分析第三部分(6—7)的思路。
问: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明确:先否定了这种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形成板书3)
整体板书:
七、基本问题解答:
1、文章写于同年4、1,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4、“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八、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理清局部思路
1、学习第二部分。(1)学生集体朗读。
(2)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可以这样表述:
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3)背诵这一节。
2、学习第四部分。
(1)学生集体朗读。
(2)思考:围绕惨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思路的?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的。(3)背诵这一节。
二、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第二节第一句)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这一句可以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以改变黑暗现实,为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惨象……流言……灭亡。”(第四节最后一段)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30页最上面)明确:“伟大”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的概括。如此英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另外,我们再看到这句“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里这种惨无人道的屠杀行为显然是一种极大的罪恶,但是却被鲁迅讥讽为“丰功伟绩”,显然是在什么——“正话——反说”。所以说这里还运用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反语。
4、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第六节第一段最后)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牺牲,“但情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5、苟活者……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文末倒数第二句)明确: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是作者自指,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愤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
三、布置作业
1、背诵二、四部分。
2、找出文中你不能理解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检查背诵。
二、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同寻常的恨。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第5部分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4、“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文中不是这意思。
“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6、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三、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2、写作特色
本文最大的特征是以情感(爱憎)为线索来组合成全文。作者要写的东西很多,材料也很庞杂,怎样在纷繁复杂中理出条序来,这里就很需要一种智慧了。鲁迅选取了由各个自然板块相对独立的经,而又以情感爱恨交错编织为纬线穿织组成:“我有话要说”,却又“我说不出来”,但“一定要说”,于是欲说不能,欲罢不休。长歌当哭,一唱三叹,给人们极其沉重的哀伤,并又有催人坚毅的强烈感受。
这种板块独立组成,而又以主线贯穿全文的行文形式,是一种很好的写作形式。其优点是:
1、便于思路展开,可以从诸多方面,诸多角度去认识,去记叙。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深深挖掘;
2、省略了各部分间可能需使用的过渡句、过渡段,显得干净利索,少了累赘,有利于思绪的联想或跳跃;
3、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有利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的重点描写或评述;
4、可变性大,机动灵活,可长可短。让自己有个性,有特长的方面,有充分发挥的天地;
5、在繁杂纷乱的材料或思绪之中,较容易理出头绪,也给读者们较清晰的认识,文章脉络条块分明,容易把握等等。
这种自然分板块,并标注一、二、三的结构方式,经常为人们使用。与之相似的方法还有:
1、不注明一、二、三,只是在俩部分之间,空上俩行,以示停顿的间隔。例如:《祝福》、《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2、除了分成板块,还有标注小标题。例如:《内蒙访古》、《天山景物记》等。无论是那种形式,它们的思维方式是相同,产生的作用也是相同。建议同学们在习作中不妨试试。
四、课堂训练
27—28页阅读文章训练,帮助学生运用新课中学到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内容。2.预习下一篇课文。
第四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纪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化常识。
2、识记重点字词。
3、能够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路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4、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学习刘和珍的爱国精神、革命精神,感悟鲁迅刚正不阿的品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2、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
3、迁移应用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40分钟每课时)教学工具:电子设备(录音、幻灯片等。)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学步骤:
1、导入:联系《鸿门宴》中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2、第三单元单元介绍(请同学来读)分析。
散文的学习——散文描写的对象及其表达的感情。
3、联系第三单元单元介绍讲解散文的内容。
4、介绍本文的作者——鲁迅,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课文标题和《纪》的知识。
鲁迅生平、所著书籍、赞誉等(使学生对鲁迅的创作风格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请同学朗读并介绍鲁迅的成长经历,从而形成全面的认识。
5、《纪念刘和珍君》作品背景介绍
散文性质、事发原因以及成文的原因等。
6、布置课后作业:预习《纪念刘和珍君》文章
复习所学的鲁迅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本节课生词学习;理解本文感情基调;分析课文思路。教学步骤:
1、导入:继续学习《纪念刘和珍君》
2、复习:散文的性质、散文的描写手法等。鲁迅的主要作品以及其它内容。
3、列出《纪念刘和珍君》主要生词,请同学来读。
4、播放《纪念刘和珍君》录音,请同学在不会的生词上注音。(选放)
5、同学自由朗读(10分钟),并思考本文的感情倾向。
6、请同学发言,淡淡本文的感情基调以及对它的理解。
7、总结本文感情基调:悲愤、哀伤。
8、分析第一大部分(1、2段)思路,并由此推出全文的写作思路。
9、布置课后作业:思考:(课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如何表达;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等。
预习全文,体会本文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三课时
课时要点:对本文细节上的讲解。教学步骤:
1、导入:继续学习《纪念刘和珍君》
2、复习:鲁迅的相关知识 学过的生词
3、分析本文的写作意义、角度。
4、思考文中突出话语,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和所指的对象与反映。
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⑵“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⑶“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6、请同学谈谈对本文的感悟。
7、布置课后作业:预习《小狗包弟》
完成本文的练习题
第五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他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眼中的鲁迅
• 有
的 人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纪念刘和珍君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 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
孔子之后
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
一无鲁迅
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
一、作者简介
自嘲
自题小像
二、写作背景
呜呼,三月一十八
三、字词
四、解题
五、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六、再读课文:走近烈士
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女性?
七、三读课文:
文章涉及哪几类人?
作者对他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八、细读课文(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君为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2、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灭亡的缘由了。”?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苟活者”指什么人?
《自嘲》简析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优漏船载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优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本篇写于1932年10月12日,收入《集外集》前未发表过。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很重要。
诗的题目叫“自嘲”,离开了“嘲”的艺术特点而直接阐释此诗,那就会让读者把本诗理解成一首豪言壮语式的明志诗。“嘲”的艺术常规武器是反语,这首诗整个来说是说反话。反话自然应做正话解,但首先要从反话来鉴赏,才能领略到鲁迅在本诗中体现的他那种特有的犀利、辛辣、乐观的幽默风格,对人民无限爱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从而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现试用白话直译如下:
交了倒霉运怎还会想有顺心事,躺在床上连身都不敢翻一下倒把头给碰个稀烂。因此,上大街低低压下破帽遮住脸,唯恐被人看见,招来不测的横祸,我就像酒装在漏船里,在江心激流中打转,随时有被江水吞没的危险,逃不脱的晦气啊!我这人不招人喜欢,许多人指斥我,骂我,诅咒我,本该没病也死掉,但我偏偏横着眉毛一动也不动地既不悲也不怒地照常活着,真够不知羞的;自己也知道自己既无大志也没什么能耐,而甘心在家扮老牛让孩子牵着跑,逗孩子玩,也实在是个窝囊废。然而,咒骂任人咒骂,窝囊我自窝囊,只要自己还有能够安身的小楼,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楼外任什么我才不管它呢
自题小像
【现当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作于1903年,鲁迅到日本不久,在他所在的仙台医专江南班内,鲁迅第一个剪掉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拍照留念并作
灵台:心灵。
神矢,爱神的箭。
故园:祖国。
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
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
荐:献,进献祭品。
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译文:
心灵是没有办法躲避爱神之剑的,狂风暴雨象巨石当头一样使祖国处于黑暗之中,虽然我的一片爱国之心不能得到朝廷的理解,但我将为中华民族献出我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