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访谈 王宁老师:语文教学需要科学性和理性
专家访谈
王宁老师:语文教学需要科学性和理性
专家访谈王宁老师访谈: 语文教学需要科学性和理性文/李节按:这篇访谈可以用字字珠玑来形容。王宁老师基于深厚的训诂学、汉字学学养,阐述了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感、语理、词汇、语言现象与文学鉴赏、文言与现代汉语等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文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呼吁语文教学要有科学性和理性,均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王宁老师坚持语文课教学的内容是书面语言教学,提出了“语言修养”的概念,提出了“用语理指导语感”“揭示语言现象”“热化词汇教学”“有词义,才有鉴赏”等等教学理念,从学理上纠正了无所依托的主观感受型语文教学的偏颇,更为我们思考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理性启发了思路。“语文课一定是书面语言的教学”李节:您怎么看语文知识的学习?王宁:过去的语文课有说教和灌输语言知识的倾向,为改变这种倾向,新课标(指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作者注)强调感悟和人文性。但是“感悟”和“人文性”这两个概念具有不确定性,操作起来比较难把握。因此,不论在教材的编写还是实际的教学中,就容易产生另一种偏颇,即忽视语文科学性的一面,使语文课变成一种没有客观规律依托的、主观感受型的课程。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有一个根本的目的不能取消,那就是必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培养必须也必然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步;此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敏感加在一起就是语言修养。我想,语言修养比语言能力还要高一层。我们过去总纠缠在人文性、感悟和工具性等概念中,这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过去语文教学总说“听说读写”,而且把四者分开教学,这其实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阉割,听、说、读、写,谁都离不开谁。
语文课一定是书面语言的教学,而且主要是读写的教学;听说要向读写靠拢,因为书面语能陶冶口语。我想,即使是在小学也不必过分强调口语和听说。读和写是一种精加工,通过书面语的语感产生的口语肯定精练;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是思维能力,会想是会听读与会说写的前提。语文课如果只顾追求表面的读写,甚至把听说的技巧看得过于重要,而不深入到“想”这个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的。李节:怎样教才能深入到“想”的层面?王宁:把别人的表达完整思想感情的言语作品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两条途径:一个是感性的,就是熟读和背诵,用形成语感来贮存。语言感觉是一种不需要刻意组织就能自然运用语言、不需要外部压力就能关注语言现象的习惯。母语习得的初期凭借的就是这种语言感觉。到了语言学习的更高阶段,还要形成更高级的语言感觉才能自由运用学到的东西。所以,不轻视语感的作用,从小养成熟读和背诵的习惯,会使语感形成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保证。另一个途径是理性的,就是要学习语言学总结出的理论和规律。语言知识教学就是一种语理教育。因为光凭语感并不能解决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论逻辑,如果完全不从语言方面分析,悬空而无据地感悟,采用完全经验性的学习,学生是学不会自己分析鉴赏的,更不能达到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当然,语理只能用来指导语感的培养,最后我们还是要落实到语感上。语感不是毫无依托的感悟,不能带有随意性,要有语理做基础。淡化语法教学,热化词汇教学
李节:语理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王宁: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典籍众多、缺乏语法形态的语言,因此,不论是学习白话文还是文言文,语理学习的重点都应当放在词汇上,即词义的理解、语义的把握和词汇的积累。我认为语文课要淡化语法教学,热化词汇教学。一个人的语言修养高不高,主要是看他掌握词汇的多少。因为一个人讲自己的母语,语法是不会出大问题的。问题往往是词汇不丰富。因为词汇不丰富,思想感情就不丰富;词汇不丰富,就无法表达思想感情。在汉语的母语教学中,以语法为中心是不妥当的,新课标以来这个情况已经有所改变。还有就是,过去的教学方法往往把课文当成寻找例词例句的仓库,拆开来讲词法和句法规律,大多弄得“食理不化”,语言学知识懂了一点,反而变得不会说话了。把作品拆成句子,再按照西方语法的研究惯例,用抽去内容只讲形式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句子,或者把语言作品拆成词典一个一个孤立地解词,这不是语文课而是语言课。另一方面,如果只说教,只讲思想内容,那也不是语文课。在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懂得揭示语言现象。李节:什么是语言现象?教语言现象就是教语理吗?王宁:语言现象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实,是非常典型的、不断重复出现的事实,带有规律性。语文教学不直接讲语言学,那怎么培养语理呢?教语理,不要用说教的办法教条式地灌输,而要让学生自己从语言事实中去归纳,启发他们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善于从语言现象中归纳规律,这就是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通过语言现象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这对学习语言和文学都十分重要。通过揭示语言现象,用语理推动理解和积累的同时,也能使语感更精确、更迅速地产生。“有了词义,才有鉴赏”
李节: 如何讲解语言现象? 您能结合具体的例子讲一讲吗?王宁:要从课文中找出语言现象,分析给学生看。语文教师应该有这个水平,如果语文教师没有,编教材的人也应该有。比如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很多老师讲这个“横”字讲不清楚。“横”由“横向的挡门的门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才华横溢”等“横”的意思是“多向的”“不定向的”,“舟自横”的“横”字用的正是这个义项。船在渡口的湾里,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地漂泊,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景象。“横”的客观词义决定了舟的形象,也落实到了诗意上。得到了词义,就得到了风景;有了词义,才有鉴赏,语言和文学才能融为一体。词的每个意义之间是有关系的。人家用的词怎么能变成自己的词?从言语转化成语言之后,别人的词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感悟是主观的随意的,而语言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规律多次重复之后,学生就积累起了语言现象。教学要理性化,但教学不能教教条,而是要用它寻找教学里的知识点,寻找教学中要用到的东西。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谈过。李节:从语言入手,文学作品鉴赏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王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思想感情是靠语言媒介传播的。讲文学不讲语言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对文学作品感受和鉴赏的深浅,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对文学语言的把握能力,另一个是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实际上,我们是在通过语言接受文学,又通过文学积累语言。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思想的时候,不能脱离作品中所使用的词语,因为文学形象是从语言中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用字典的释义来教书,必然会把生动的作品弄得概念化。成功的教学都要从抽象的词语中开掘出言语意义——也就是蕴涵在其中的作家的具体经验和审美情趣。不断地从言语作品中钩稽出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在现象的多次重复中发现规律,然后再去阐释规律,这和不通过现象就把规律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培养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语言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后者则只能得到一些别人归纳好了的干巴巴的条文;前者把课文也就是言语作品和语言规律融为一体,后者把课文拆成零星语料、变成例句,失去了那些积蕴在作品中的完整的思想和丰厚的感情。学习文言是深入学习汉语的需要
李节:在文言教学方面,您提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言都需要学习,并且要参照着学习”,学习文言的目的是什么?王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是深入学习汉语的需要,是学习汉语的一部分。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成分。不学文言就难以深刻理解现代汉语,有没有文言知识,直接影响到解释现代汉语的准确程度。一般人认为学文言就是为了读文言,文言文与白话文有很大的距离。其实不是的,在现代汉语中充满了文言,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口语词的构词能量,往往低于来自先秦文献语言的文言词。还是用例子来说。比如,“丢”和“失”都有“丢失”的意义,而“丢”在这个意义上组成的双音词只有“丢失”“丢弃”“丢掉”等,“丢人”“丢脸”中“丢”的“丢失”义已较淡化;大部分含有“丢失”义的词都用“失”而不用“丢”,如“失盗”“失明”“失恋”“失学”“失宠”“失效”“失势”“失音”“失重”“失传”“失主”“报失”“挂失”“丧失”“损失”“流失”“遗失”“亡失”,都是典型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失声恸哭”里的“失”用的是“失”的古义,是“放纵”的意思。只有更多地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才能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这个现象应当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语言学修养 李节:想要教好语文,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法,还得有足够的知识积累。王宁:语文教师的语言学修养一定要深厚。没有深厚的语言学修养,教学不可能丰富,更不可能有趣。修养大于能力,更大于知识。教师的语言学修养包括:对语言的理性把握,发掘语言现象的敏锐,用前人已经总结出的规律生动地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发现新的语言学课题并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能力,还包括鉴赏语言和文学的能力。李节:语言学修养这个说法很有启发。您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语言与言语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章,对语文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和“言语”这类语言学概念有什么帮助?王宁:语文教师掌握“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并不难,而且明确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有用。语言是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因此它的意义必然是概括的;言语是个人的说话行为,是含有个人理解和体验在内的,是具体的。可以说有两种人文学科与语文课有关:一种是文学,它关注的是言语;一种是语言学,它更为关注语言。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指导我们的写作和阅读。语文学习是通过他人的言语作品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所以接受者必须经历语言意义与言语作品意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双向过程。对写作者来说,语义是文意的依据,文意如果违背了客观的语义和语义组合的规则,文句就会不通顺,更谈不上感动别人了。对阅读者来说,已经掌握的词语,如果不能放入具体语境转化为文意,是难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思想的;尚未掌握的词语,读了许多文章,得到很多言语材料,如果不能把词语的语言意义概括出来,就只能模仿他人的具体说法,而不能通过他人的言语材料生成其他的话语,当然也就不能把这些词语积累到自己的词汇库里。教师应当有理性的语言学知识,但是教师不能向学生灌输语言学的教条和理论。教师应当能够借助语言和言语区别的理论,借助对语言社会性和言语作品经验性的了解,把语言与传意的知识引进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在理解作品时将语义转换为文意,在积累词汇时将文意转换为语义。教师心目中有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之后,应该知道,语文教学是让学生从言语作品中感受到语言是有规律的,从他人的言语作品中不断地总结和认识语言运用规律,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感性的,也需要科学性、理性。语言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也不能违背社会性。这是教师需要建立起来的语言观。目前来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师资,是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现在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如果要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首先要提高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李节:是否需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和言语这样的语言学概念?王宁:教师不需要给学生灌输语言学的教条,可以通过大量分析语言现象,在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具体含义时,通过分析不同语境对言语意义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建立起“语言”与“言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体会语言、掌握词义,不能脱离言语作品本身,在整个社会语言中,词汇和它的意义都是有系统的,只是因为言语作品对语言的使用没有次序,才使语言内部存在的系统被掩盖了。中学生不需要自己去描写这种语言内部的系统,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步积累、不断梳理词汇和意义关系的脉络,使他们对语言系统产生感觉,从而引起他们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兴趣,提高观察和运用语言的敏锐性。所以,有些过去没有引进中学教学的语言理论,应当适当引进。例如,词义的引申、词义的分化、古今汉语的沟通,都应当深入浅出地加以适当阐释,并用以指导阅读和积累。(编者注:这篇访谈最初发表于2008年9月,原题“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收入李节编著《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3月。此次推送,由李节做了编辑,加了小标题,修改了个别文字。)懂语文教学,关注 李节语文清话
第二篇:王宁老师访谈 语文教学需要科学性和理性
王宁老师访谈: 语文教学需要科学性和理性
按:这篇访谈可以用字字珠玑来形容。王宁老师基于深厚的训诂学、汉字学学养,阐述了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感、语理、词汇、语言现象与文学鉴赏、文言与现代汉语等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语文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呼吁语文教学要有科学性和理性,均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王宁老师坚持语文课教学的内容是书面语言教学,提出了“语言修养”的概念,提出了“用语理指导语感”“揭示语言现象”“热化词汇教学”“有词义,才有鉴赏”等等教学理念,从学理上纠正了无所依托的主观感受型语文教学的偏颇,更为我们思考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理性启发了思路。
“语文课一定是书面语言的教学”
李节:您怎么看语文知识的学习?
王宁:过去的语文课有说教和灌输语言知识的倾向,为改变这种倾向,新课标(指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作者注)强调感悟和人文性。但是“感悟”和“人文性”这两个概念具有不确定性,操作起来比较难把握。因此,不论在教材的编写还是实际的教学中,就容易产生另一种偏颇,即忽视语文科学性的一面,使语文课变成一种没有客观规律依托的、主观感受型的课程。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有一个根本的目的不能取消,那就是必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培养必须也必然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步;此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敏感加在一起就是语言修养。我想,语言修养比语言能力还要高一层。我们过去总纠缠在人文性、感悟和工具性等概念中,这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过去语文教学总说“听说读写”,而且把四者分开教学,这其实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阉割,听、说、读、写,谁都离不开谁。
语文课一定是书面语言的教学,而且主要是读写的教学;听说要向读写靠拢,因为书面语能陶冶口语。我想,即使是在小学也不必过分强调口语和听说。读和写是一种精加工,通过书面语的语感产生的口语肯定精练;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是思维能力,会想是会听读与会说写的前提。语文课如果只顾追求表面的读写,甚至把听说的技巧看得过于重要,而不深入到“想”这个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的。李节:怎样教才能深入到“想”的层面?王宁:把别人的表达完整思想感情的言语作品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有两条途径:一个是感性的,就是熟读和背诵,用形成语感来贮存。语言感觉是一种不需要刻意组织就能自然运用语言、不需要外部压力就能关注语言现象的习惯。母语习得的初期凭借的就是这种语言感觉。到了语言学习的更高阶段,还要形成更高级的语言感觉才能自由运用学到的东西。所以,不轻视语感的作用,从小养成熟读和背诵的习惯,会使语感形成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保证。另一个途径是理性的,就是要学习语言学总结出的理论和规律。语言知识教学就是一种语理教育。因为光凭语感并不能解决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论逻辑,如果完全不从语言方面分析,悬空而无据地感悟,采用完全经验性的学习,学生是学不会自己分析鉴赏的,更不能达到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当然,语理只能用来指导语感的培养,最后我们还是要落实到语感上。语感不是毫无依托的感悟,不能带有随意性,要有语理做基础。
淡化语法教学,热化词汇教学
李节:语理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王宁: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典籍众多、缺乏语法形态的语言,因此,不论是学习白话文还是文言文,语理学习的重点都应当放在词汇上,即词义的理解、语义的把握和词汇的积累。我认为语文课要淡化语法教学,热化词汇教学。一个人的语言修养高不高,主要是看他掌握词汇的多少。因为一个人讲自己的母语,语法是不会出大问题的。问题往往是词汇不丰富。因为词汇不丰富,思想感情就不丰富;词汇不丰富,就无法表达思想感情。在汉语的母语教学中,以语法为中心是不妥当的,新课标以来这个情况已经有所改变。还有就是,过去的教学方法往往把课文当成寻找例词例句的仓库,拆开来讲词法和句法规律,大多弄得“食理不化”,语言学知识懂了一点,反而变得不会说话了。把作品拆成句子,再按照西方语法的研究惯例,用抽去内容只讲形式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句子,或者把语言作品拆成词典一个一个孤立地解词,这不是语文课而是语言课。另一方面,如果只说教,只讲思想内容,那也不是语文课。在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懂得揭示语言现象。李节:什么是语言现象?教语言现象就是教语理吗?
王宁:语言现象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事实,是非常典型的、不断重复出现的事实,带有规律性。语文教学不直接讲语言学,那怎么培养语理呢?教语理,不要用说教的办法教条式地灌输,而要让学生自己从语言事实中去归纳,启发他们发现更多的语言现象,善于从语言现象中归纳规律,这就是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通过语言现象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这对学习语言和文学都十分重要。通过揭示语言现象,用语理推动理解和积累的同时,也能使语感更精确、更迅速地产生。
“有了词义,才有鉴赏”
李节: 如何讲解语言现象? 您能结合具体的例子讲一讲吗? 王宁:要从课文中找出语言现象,分析给学生看。语文教师应该有这个水平,如果语文教师没有,编教材的人也应该有。比如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很多老师讲这个“横”字讲不清楚。“横”由“横向的挡门的门闩”,引申为“横竖”与“横逆”两义,由“横逆”引申为“迂曲”“任意”“不定向”等意思。“江水横流”“才华横溢”等“横”的意思是“多向的”“不定向的”,“舟自横”的“横”字用的正是这个义项。船在渡口的湾里,自由自在地、方向不定地漂泊,完全是一种动态的景象。“横”的客观词义决定了舟的形象,也落实到了诗意上。得到了词义,就得到了风景;有了词义,才有鉴赏,语言和文学才能融为一体。词的每个意义之间是有关系的。人家用的词怎么能变成自己的词?从言语转化成语言之后,别人的词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感悟是主观的随意的,而语言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规律多次重复之后,学生就积累起了语言现象。教学要理性化,但教学不能教教条,而是要用它寻找教学里的知识点,寻找教学中要用到的东西。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谈过。
李节:从语言入手,文学作品鉴赏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王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思想感情是靠语言媒介传播的。讲文学不讲语言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对文学作品感受和鉴赏的深浅,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个是对文学语言的把握能力,另一个是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实际上,我们是在通过语言接受文学,又通过文学积累语言。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思想的时候,不能脱离作品中所使用的词语,因为文学形象是从语言中来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用字典的释义来教书,必然会把生动的作品弄得概念化。成功的教学都要从抽象的词语中开掘出言语意义——也就是蕴涵在其中的作家的具体经验和审美情趣。不断地从言语作品中钩稽出富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在现象的多次重复中发现规律,然后再去阐释规律,这和不通过现象就把规律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培养一种随时观察活生生的言语、从中捕捉语言规律的敏锐性,培养一种“语言具有规律性”的观念,一种寻求语言规律的意识,后者则只能得到一些别人归纳好了的干巴巴的条文;前者把课文也就是言语作品和语言规律融为一体,后者把课文拆成零星语料、变成例句,失去了那些积蕴在作品中的完整的思想和丰厚的感情。
学习文言是深入学习汉语的需要
李节:在文言教学方面,您提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言都需要学习,并且要参照着学习”,学习文言的目的是什么?
王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是深入学习汉语的需要,是学习汉语的一部分。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成分。不学文言就难以深刻理解现代汉语,有没有文言知识,直接影响到解释现代汉语的准确程度。一般人认为学文言就是为了读文言,文言文与白话文有很大的距离。其实不是的,在现代汉语中充满了文言,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口语词的构词能量,往往低于来自先秦文献语言的文言词。还是用例子来说。比如,“丢”和“失”都有“丢失”的意义,而“丢”在这个意义上组成的双音词只有“丢失”“丢弃”“丢掉”等,“丢人”“丢脸”中“丢”的“丢失”义已较淡化;大部分含有“丢失”义的词都用“失”而不用“丢”,如“失盗”“失明”“失恋”“失学”“失宠”“失效”“失势”“失音”“失重”“失传”“失主”“报失”“挂失”“丧失”“损失”“流失”“遗失”“亡失”,都是典型的现代汉语双音词。“失声恸哭”里的“失”用的是“失”的古义,是“放纵”的意思。只有更多地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才能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这个现象应当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注意。
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语言学修养
李节:想要教好语文,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法,还得有足够的知识积累。
王宁:语文教师的语言学修养一定要深厚。没有深厚的语言学修养,教学不可能丰富,更不可能有趣。修养大于能力,更大于知识。教师的语言学修养包括:对语言的理性把握,发掘语言现象的敏锐,用前人已经总结出的规律生动地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发现新的语言学课题并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能力,还包括鉴赏语言和文学的能力。李节:语言学修养这个说法很有启发。您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语言与言语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章,对语文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和“言语”这类语言学概念有什么帮助?王宁:语文教师掌握“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并不难,而且明确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有用。语言是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因此它的意义必然是概括的;言语是个人的说话行为,是含有个人理解和体验在内的,是具体的。可以说有两种人文学科与语文课有关:一种是文学,它关注的是言语;一种是语言学,它更为关注语言。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指导我们的写作和阅读。语文学习是通过他人的言语作品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所以接受者必须经历语言意义与言语作品意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双向过程。对写作者来说,语义是文意的依据,文意如果违背了客观的语义和语义组合的规则,文句就会不通顺,更谈不上感动别人了。对阅读者来说,已经掌握的词语,如果不能放入具体语境转化为文意,是难以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思想的;尚未掌握的词语,读了许多文章,得到很多言语材料,如果不能把词语的语言意义概括出来,就只能模仿他人的具体说法,而不能通过他人的言语材料生成其他的话语,当然也就不能把这些词语积累到自己的词汇库里。教师应当有理性的语言学知识,但是教师不能向学生灌输语言学的教条和理论。教师应当能够借助语言和言语区别的理论,借助对语言社会性和言语作品经验性的了解,把语言与传意的知识引进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在理解作品时将语义转换为文意,在积累词汇时将文意转换为语义。教师心目中有了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之后,应该知道,语文教学是让学生从言语作品中感受到语言是有规律的,从他人的言语作品中不断地总结和认识语言运用规律,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感性的,也需要科学性、理性。语言虽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也不能违背社会性。这是教师需要建立起来的语言观。目前来看,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师资,是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现在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存在问题,如果要提高语文教学水平,首先要提高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
李节:是否需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和言语这样的语言学概念?
王宁:教师不需要给学生灌输语言学的教条,可以通过大量分析语言现象,在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具体含义时,通过分析不同语境对言语意义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建立起“语言”与“言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体会语言、掌握词义,不能脱离言语作品本身,在整个社会语言中,词汇和它的意义都是有系统的,只是因为言语作品对语言的使用没有次序,才使语言内部存在的系统被掩盖了。中学生不需要自己去描写这种语言内部的系统,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步积累、不断梳理词汇和意义关系的脉络,使他们对语言系统产生感觉,从而引起他们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兴趣,提高观察和运用语言的敏锐性。所以,有些过去没有引进中学教学的语言理论,应当适当引进。例如,词义的引申、词义的分化、古今汉语的沟通,都应当深入浅出地加以适当阐释,并用以指导阅读和积累。
(编者注:这篇访谈最初发表于2008年9月,原题“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收入李节编著《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3月。此次推送,由李节做了编辑,加了小标题,修改了个别文字。)
第三篇:教学反思--生物老师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教学反思--生物老师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教无止境,学更无止境”,教师从课本、教学杂志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也可以从教学实践中、从学生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更具有个体性、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生动的学习的过程。反思这些问题,更有助于我们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下是我个人在一年高三生物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案例,和同行们一起来分享,也希望同行多多指点。
案例一:听取学生意见,高三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情景再现:自己认为多媒体教学适宜在新课教授过程中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使用,如在高二教学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基因表达、细胞分裂等),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高三刚开始复习的前几个星期中,自己采用最普通“黑+白”的方法进行高三生物的教学,但是总是感觉一节课下来时间很短促,只能勉强完成自己制定的教学任务,很难体现高三的复习高强度、高密度、大容量,但是又重细节、重系统性的特点。
于是我做了一个学生教学情况的调查,特别列出了一条,假定我把一些思路和提纲列在多媒体上你们感觉效果是否会更好呢?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赞成这一观点,并且迫切的希望我早点开始,他们在问卷调查中这样写道,总感觉生物复习不够带劲,好象一节课复习的内容不够多。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忽视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教学的思路、内容框架、拓展深化、易错点、注意点、习题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经过精心设计置于多媒体中。
通过跟踪反馈,学生谈话,学生反映这样应用多媒体进行高三生物复习最大优点有三点:
1、课堂容量非常大,内容非常详实,细节的地方不会遗漏,能非常好的完成夯实双基的作用。
2、内容更加系统化,逻辑顺序更强了,复习的更加有条理。
3、题目的展示更加的科学、避免由于板书而产生细节上的小差错;并能及时补充一些拓展性的习题,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案例反思:现代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在不断扮演着新的角色,学生也一样。现代师生关系中学生应该更加有主体意识,对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甚至教师的师德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也会向教师及时提出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些建议往往比较朴素和直观,也有比较幼稚甚至带有学生自己的感情色彩的,但是这些建议往往会被很多教师所忽视。个人认为,假设老师没有很好得从学生那里获得应有的反馈的话,那么作为教师,可能就少了很多进步的源泉。
学生反馈:认为在第一轮、第二轮复习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弥补了单纯“黑+白”的缺陷,效果非常好。而自己也完成制作了一套高三复习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为以后的高三生物复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真的要感谢学生。
案例二:对于一个问题的争论?
情景再现:在复习植物的新陈代谢时,如何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我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①白天适当的提高温度,晚上适当的降低温度,适当增加昼夜温差,利于有机物积累。②适当提高大棚的CO2浓度(如增施一些农家肥、或者用CO2发生器),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呢?白天提高温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酶活性都升高了,那么是不是温度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比对呼吸作用的促进作用更强呢?然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设温度再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都应该下降的,那么下降的幅度谁大呢?由于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光是教师自己讲结果不能让学生信服,于是我把课前预备的图表(如右图所示)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探讨原因。
学生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果,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应该比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要来的低。在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之前升高温度,对光合作用的促进比对呼吸作用的促进要来的大,有机物净积累量增加;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之间提高温度,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了,而呼吸作用的速率升高,反而不利于有机物积累。当超过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在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被抑制。
案例反思:对于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点,教师不能以权威的态度强迫学生接受,假设这样的话,学生是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教师所讲的内容。对于教师,应该充分作好课前的准备活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学生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么样的问题?设计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某个现象、某道题目,并从中让学生获得对新的知识点的掌握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假设自己在授课前准备不充分,可能对学生的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充分体会到课前仔细备课、分析学情的重要性,不能把学生看成灌输的容器,他们是有很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群体。
学生反馈: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研究的比较透彻,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说“在白天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的含义了。同时对于温度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本质有了深入的理解。在高三后半阶段的复习中,学生碰到类似的题目总是能够想起这个知识点。
案例三:关于一道试题的探讨?
情景再现: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起作用的时期、细胞停留的时期分别是()A.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B.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 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中期
学生选择A、B、C的很多,然后我请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选择A、B、C选项的学生都说出一个共同的理由,秋水仙素作用于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的形成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所以作用于前期。但是至于秋水仙素到底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哪个时期,回答的学生都明显底气不足。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很难清晰化的一个概念。为了使学生理解,于是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考虑。
问题1:划分前中后期依据是什么?
问题2:没有纺锤体染色体会排列在赤道板吗? 问题3:着丝点分开需要纺锤体的牵拉吗? 问题4:着丝点分开是否就意味着染色单体分离呢?
在这几个问题的冲击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混乱了,然后我说出自己的观点:前期没有纺锤体,染色体不能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不能形成中期的特点,应该停留在前期;没有纺锤体,染色体还是可以继续螺旋化变粗,达到中期最明显、最清晰的形态,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形成中期的特点;进而由于着丝点自动一分为二染色单体转变成染色体,而着丝点分离后染色单体并没有分开,不能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不能形成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特点,故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
学生都能理解我所说的内容,但是他们非常渴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我当时的处理办法 是理解了这个现象,知道了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就可以了,不必要去追究秋水仙素到底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什么时期。假设要确定的说一个时期,我更加赞同分裂期,毕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都是我们人为划分。
案例反思: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教师讲不透的,非常模棱两可,这些内容在教师参考书甚至在大学教材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对于这些内容如何处理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个人观点,能讲透的的内容一定要把它讲透,不能讲透就让它模糊着,点到即止,但是一定要告诉学生关于这个知识点在高中阶段应该如何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在高中生物的某些知识点上还存在的漏洞,又导致他们碰到类似的内容产生恐慌。
学生反馈:学生在后面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跟我争论,在做到关于秋水仙素知识点时,他们也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学生们认为,关键在于理解这个知识点,不必要一定要知道到底停留在细胞分裂的前期还是细胞分裂中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案例四:一次失败的经历的反思。
情景再现:课本上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分成四个步骤:
一、提取目的基因;
二、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三、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强调目的基因必须与运载体相结合才能导入受体细胞(理所当然的认为,并没有去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下课后有位学生问我。提取目的基因后不跟运载体结合为什么不能直接导入?我回答,课堂上不是已经讲了吗,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才能在细胞内稳定的存在并且复制和表达,并且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直接导入目的基因完成不了这样的功能(自认为回答的还是蛮不错的)。于是学生给我看了一道题目,题目如下:
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见的导入目的基因方法为: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目的基因克隆、表达。
(1)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图中
结构中。
(2)写出该目的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3)以本图比照植物根部细胞的缺陷是该图多画了。
(4)如将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水势将比细胞外的水势。
看完题目我惊呆了,虽然说这道习题总体是比较简单的,我完全可以说,这道题目你“根据答案理解了就好了”给搪塞过去。但是此题又恰好跟我课堂所说的关于基因工程的步骤有些许出入,它是把目的基因直接导入了受精卵中,总不能自己抽自己耳光吧。由于自己对于这个问题自己课前根本没有怎么研究,所以只能跟那个学生说,这道题目有点超纲,老师也把握不了,具体的原理等老师查过相关资料再来答复你。通过查询资料后自己确认,其实通过基因枪介导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等办法都可以把目的基因直接导入真核生物的受体细胞,并且跟真核生物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整合。我们书本中“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后”导入受体细胞中,没有明确描述出该目的基因是如何表达。
案例反思:回答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难堪的状况。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贮存的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否则我们永远都不会进步。学生是一个千变万化的群体,他们会时刻提出一些非常犀利和尖锐的问题,这对我们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应该只停留在大半桶水中,尽量在自己的水桶中多注一些水,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学方法应用,跟上学生的要求能够熟练的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师德方面,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个是教师的本质。
学生反馈:该学生其实那道题目是会做的,但是由于跟教材上的差异,对于答案并不是非常的确定。虽然我后来核实资料后把一些理论全部为他讲解清楚了,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一点小疙瘩,原来生物老师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对于本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些内容不会对学生高考成绩产生怎样影响,但是对我个人来说,触动真得很大。
第四篇: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阅读和教学
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阅读和教学
薛瑞萍
童年应当是快乐的,母语学习应当是简单的。
所谓简单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思考和写作。腹有诗书,落笔千言。然后带着一班孩子,六年如一日,渐行渐远——兴致勃勃地阅读、思考和表达。儿童未必都要腹有诗书,落笔千言,但儿童的母语学习抑或可以是快乐,儿童的成长抑或可以是茁壮的。
事业是一棵树,书籍是一片沃野。
让我比别人走得更远的阅读
朋友告诉我:一个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功底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修养。
我是教语文的,文学作品大约属于“专业知识”的这一块,我所深深喜爱的思想类书籍呢,大约属于“人文视野”的一块。这两块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广读博取,盐在汤中。
教育无处不在——好比盐在汤中,只要我有心,大量的、高品位的、看似与教育无涉的阅读,依然使我于有意无意间,悟出很多教育原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泰戈尔《新月集/审判官》)
这提醒我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扪心自问:我有资格惩戒他吗?我是由于爱他还是在泄愤?叩问的结果,常常是羞愧不已。结果,心情得以平静,毒火得以熄灭。
人们在河里修筑水坝用来建造水库或湖泊。这里的“湖泊”相当于意识,也蕴含着能量。水坝是可以活动的,当他遇到兴奋、新鲜的刺激或危机时就会向下移动,从而使湖的容量变大,那样人就具有了更大的能量。(柯林·威尔森《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
由此想到意志与生命能量的关系:我们当教师的,都曾经有过课堂教学上的高峰体验———我相信,促使很多人努力钻研、精益求精的是以荣誉和奖励为表征的社
会认可,更是让人沉醉的高峰体验。那种幸福,一旦品尝,就抑制不住想要复制它。
获得高峰体验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很多人因此而懈怠,使工作成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机械运转,激情不再,高峰体验更是免谈。难道这是对自己的爱惜吗?错!柯林?威尔森告诉我们:没有高峰体验的生命,不仅是暗淡的,也是不健康的。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在奉献社会,也是在演绎自己健康幸福的美丽人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几何学上,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为最短。可是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包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的情况却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以直线为最长。从这段话里我体会到,工作中尤其是做班主任要讲究艺术,要善于退以求进,走迂回之道。直来直去,往往两败俱伤。
这些书,看起来和教育教学没有直接关系,是所谓“闲书”、“杂书”。然而,使我走得比别人远一些的,恰是这条“野路子”。
“盐在汤中”——好像我的读书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实不是这样。真正的书虫,是我这种不求成败利钝,只求一己快乐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把纯粹的求知的幸福经由自己超越功利的书卷之气和灵秀之韵感染给学生——这种感染,这种熏陶,也许才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请读苏霍姆林斯基给你的建议,书中十分之七,都是在说两个字:读书、读书、读书——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道后来这道栅栏也许会变成真的牢狱呢!
这说的是学生要读书。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
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这说的是家长要读书——在苏大师的学校里,家长会干脆开成了读书汇报会和诗歌朗诵会。
何况我们——我们是干什么的?教书立人的人啊!不读书,你凭什么立在讲台?怎么敢面对孩子渴求的眼神?
我的精读书单
我读书的办法是很笨的,一是喜欢发声读,二是好书至少读两遍,三是觉得最好的必须要写了读书笔记,才能释然。
除了上面说到的,我将读过两遍以上的部分书籍,连同笔记片段列在下面。
1、《苏菲的世界》
“真有趣,真美妙!这是哲学吗?哲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我的同事小安说。
错了——打个比方,哲学好比是蔬菜,马克思主义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
我承认,虽然已经读过两遍,但是其中的脉络还没有完全理清。想一想,这是写给15岁中学生的启蒙读物,我真的为自己、为同胞惭愧、抱不平——活到三十几岁,我才知道:哲学原来如此美丽。
2、《孟子》
《论语》之后读《孟子》,感觉有很大不同。读前者如坐春风,从容、优裕,率真处常令人莞尔;读后者如闻雄辩,犀利、强劲,其势虽“不可御”却难免单调逼人。同为儒家圣贤,我以为,如果亚圣投在了圣人门下,先生未必就喜欢这个脾气大的弟子,因为他严重背离中庸之道;当然,如果孔子活到战国,一定比孟子更加气急败坏——人在绝望的痛苦中是难保静气的,礼和乐已经无可挽回地一路崩坏下去,克己复礼是绝对不可能啦。
浩然正气来自迂阔的心,愤青心态追求古久的梦,辞色严厉,姿态庄严——在今天,读着这样的文字,要想绷住了不笑,也是很难的。当然,也有皱眉的时候,也有起敬的时候。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著作无一不在其内部充满矛盾。
3、《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天》)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诗经》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诗经》是不可泳不可方的浩浩汉江。(《周南?汉广》有句云:“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于我这有福之人而言,沉迷其中的感觉,是不知今夕何夕的梦幻经历。当与它们,与这些熟得没了感觉的熟语不期而遇,怎不叫我眼前一亮:心中大喜:啊哈,老朋友,原来你是从这儿来的,原来你有着这么渊远高贵的来历。
4、《野草》
夏季的晚上,天气是难得的清凉。打开音响,放上《二泉映月》,来到宽大厚实的木桌前,正襟危坐,调息匀气——宁静中,琴声在流淌。悲怆清越而又动人心弦的,是音乐,也是残酷但又美丽得让人不能割舍的人生——这是音乐家精神境界的写照,这又何尝不是《野草》的意境所在!一段低回的慢板之后,我应着坚韧饱满的旋律,诵出激情浓缩的句子: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他还非空虚。(《题辞》)
晚凉如水,爱恨交集的文字合着至柔至刚的音乐,濯洗我,激荡我,留下一生难忘的体验——那一刻,我超越了平凡的生活。
5、《沉默的大多数》
我想,我对王小波的喜爱,更多的来自“血统的本能”(尼采语),是物以类聚的例证——如果你也爱小波,你必和我一样,是把理性、尊严、趣味、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不愿受人“设置”的家伙。哪怕素昧平生,你也是我相见恨晚的知音。
6、《沉重的肉身》
总体来说,刘小枫的这一本,充满忧伤和无助。因为它,我知道了“抱慰”和“叙述伦理”,唯有生于悲凉的温暖,才是真实可靠的——虽然她是那么微弱。
“只为了那一个吻,为那一个女人,拍那部电影就值得了。”基斯洛夫斯基以为。那是五分钟的,一生中只此一次的吻。
奋斗是如此艰苦。回首,世界并未因此天翻地覆。然而努力并非没有意义,因
为生活的真谛,就在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爱的碎片里。
7、《悲惨世界》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慢慢地,将《悲惨世界》读了两遍。由于文字,由于一个人的创造力,也由于他身属的伟大国家,无边悲悯和无边欢悦,无涯的苦涩和无涯的甘美,就那样神奇和不可思议地融为一体了。全身心、全身心沉浸其中,我无法不一再感念:“活着多么好啊。活着,可以读这样的书。”
“长官先生和各位先生,”主教说,“我知道什么事使你们感到丢人,你们一定认为一个贫苦的牧师跨着耶稣基督的坐骑未免妄自尊大。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老实说,这样并非因为虚荣。”
“社会的罪在于不办义务教育;没有知识就像是在一片黑暗之中,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真正有罪的并不是那些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
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统统称为“种地”。他说:“精神也是一种园地。”
随意摘出的几段,它们也是这样的清新、纯正和丰美。更不要说那些描写爱情、战争和苦难,叙说心灵冲突的华彩篇章了。
一读再读,时时忍不住停下背诵,好让圣洁、虔敬与美好——洗濯、灌注了蒙垢、焦渴的我。因为珍惜,往往舍不得往下看,我要在幸福里久久耽延呢!
8、《细胞生命的礼赞》
温存广袤、灵秀渊深,仿佛一声轻叹,于不经意间触动了遥远的陌生的心灵——真该让那些无病呻吟的诗人都来读读这段话,准能羞倒一片:
没有这层屏障,我们地球的表面早就像月球表面一样,在流星的轰击下化为齑粉。尽管我们的感受器还没有灵敏到听见那轰击,但是我们还是感觉到了,我们会感到安慰:那声音就在我们头顶上,就像万点夜雨敲打着屋顶。(《世界最大的膜》)
这是“细胞生命的礼赞”:真诚、朴素、悲悯、乐观,理性而不失浪漫,宏阔而不失细腻。不起眼的29篇,轻松快意的阅读,如低音提琴激起了心弦的共鸣,如秋风落叶引发了幽深的感叹——这,岂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普读物或是绵软无力的文人之笔所能达到的?
9、《里尔克诗选》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什么地方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沉重的时刻》)
想起了高尔基的《在人间》,说到他因为看书被裁缝铺老板打坏了,医生从他身上挑出五十多根的柴刺,医生说:“就凭这加上我的证明,你可以让老板坐牢。”
高尔基说:“不,我愿意用这换来
他们允许我读书的权利。”以后老板一家真的同意他读书了——高尔基幸福不已。
我的意思是:只要给我这样的书读,哪怕生活中再多局限,我也甘之若饴。因为我所拥有,所品尝到的,乃是生命中至醇的琼浆。
10、《雪莱诗选》
学生去上音乐课了,教室独属于我。携壶执卷而去,在其间浅酌低吟,一开口便神思飞扬,不知今夕何夕——置身诗意的丛林、海洋、长风、明月,陶醉于自己并不悦耳的声音:因为这声音送出的内容,是如此妙曼甜蜜。诗是有味道的,它们的味道,正如我壶中的“乌龙”,甘醇细腻、耐人寻味:
在夜晚第一度香甜的睡眠里,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
习习的夜风正轻轻地吹,灿烂的星星闪耀着光辉;
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有个精灵附在我的脚底,引导着我,哦,不可思议,来到你的纱窗下,亲爱的!
(《印度小夜曲》)
11、《小王子》
学生将入中学,毕业前这是我推荐给他们的最后一本书。个人以为,书中最不能让人释怀的倒是那只小狐狸。
推荐时,读了包括“火山炉灶”的几个片段。读完最后一段,教室一片寂静——很多孩子眼里泪光盈盈。我什么都不说,静静地,让那个最柔软最伤情的时刻,如种子,深埋在我们心里。我想啊,同时种下的,还有他们对于小学语文老师的回忆。感谢作者,感谢译者。
“不怕困难,不怕敌人,勇敢前进,坚决斗争!”中国教育有太多让人刚硬的倾向,而我要唤起、恢复孩子们的柔软。
还有《论语》、《圣经》、《红楼梦》、《人间词话》、《大学》、《中庸》、《古文观止》、《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舒婷、顾城诗选》、《顾准文集》、《张晓风散文选》、《黄金时代》、《青铜时代》、《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窗边的小豆豆》、《希腊的神话传说》、《忏悔录》(卢梭)、《复活》、《安娜?卡列琳娜》、《变形记》(卡夫卡)、《呼啸山庄》、《叶甫盖尼?奥涅金》„„
很多人以为名著读起来吃力、效率不高,因而视为畏途,这是一种错觉。经过历史淘汰,堪称经典的其实就那么几本,大家如果早动手,早用功,啃完它们不是难事。仔细想一想,我们平时浪费在无聊时文上的时间有多少?结果,除了生出浮滑习气、养成惰性,没有丝毫长进。要是把这些时间用在读经典上,几倍的《论语》、《诗经》也攻下来了——它们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你在那里付出的每一分心力都将获得回报。
书与课堂:情人的礼物
语文不光是课。语文更不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课。语文是“这样的老师”与“这样的学生”一起学习语文时候独特的生命体验。失去了类似耳鬓厮磨的相知默契,我觉得那课好比一个钻头发力于一个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实质作用不好乐观。
有一次阅读课上检查寒假作业——介绍并推荐自己在寒假期间读的好书。
我十分高兴地发现:他们(学生)已经知道享受语言了。六年级而能挣脱故事情节,品味文字美感,这实在是一件令我高兴的事。一个女生说:关于《格列佛游记》,它的语言是多么幽默,我只想给大家念一段小人国的公告说明:“„„国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他像春天般的快乐,夏天般的舒坦,秋天般的丰饶,冬天般的可怖„„”
同学们都笑了,然而好文字如同美好的旋律,是需要反复才能在记忆和感悟中立将起来的。于是我请求:“夏璇,再给我们念一遍吧。”这遍之后,我自语似地念出:“我们伟大的国王,他脚踏地心——”
学生跟着齐声道:“头顶太阳。他像春天般的快乐,夏天般的舒坦,秋天般的丰饶,冬天般的可怖„„”
你说,这样的情境,我如何预见?如何设定?
但为了说明问题,我还是要列一个教学片段在这里。请大家看看,这与师生的读书是否有关——《情人的礼物》。
在学校,我每天都要“发声读”1小时左右,且读无定所:办公室没有其他人,我自可放声朗读;有人,我就去走廊——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刮风下雨或者阳光暴烈抑或寒冷难当的日子里,我就去空教室——总有一两个班正上体育、音乐、电脑课的。
上课,我肯定是要带上“读本”的。一两周一换,当我更新读本的时候,总有学生跟着买跟着换:《朝花夕拾》、《悲惨世界》、《论语》、《张晓风散文选》——而《苏菲的世界》,竟然有六个学生同时读,还告诉我:“不太懂得,古希腊人的名字好难记,什么唯心唯物的真绕人。薛老师,我发现,它其实不是一本故事书!”我笑了:“老师三十多岁读它,也是读了两遍才基本弄通的呀。先放书架上吧,到了高中——如果你够聪明,也许到初中就读懂啦。”
这种现象,我称之为熏陶,称之为“种下美丽的种子”。我总认为,比起到
边到角的课堂教学,这种朦胧的好奇和喜欢,也许更为可贵。从私心里说:我之所以敢于在教学上玩潇洒,也是有恃无恐的,因为我的学生早已走出教材的方寸之地了。
三年级的时候我对他们说过:课外阅读的步伐一旦迈开,你们将渐行渐远。总有一天,不是老师向你们推荐读物,而是老师从你们这儿发现好书;总有一天,你们中间的优秀者将会走出我有限的视野。
方思佩正读《我们仨》,我准备借来翻翻。
开学以来,读《情人的礼物》。定价0.60元的一本小书,纸张已经发黄发脆。初读时,我在扉页上还题了几句“诗”,落款是“1985年11月8日晚9点”——那时候,我刚刚20岁,刚刚参加工作。那几天,我总情不自禁看看这一页,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书中有多处批注和感想。那些当初感动我的依然感动我,而当初没有留下阅读痕迹的,现在,则深深打动我的心,比如:
在这奢华的春天的阳光里,我的诗人,你该歌唱那些人:他们走过而并不留连光景,他们且笑且跑而绝不回顾,他们在一个钟头的无端喜悦里开花,在片刻之间凋落而毫无懊悔。
你别默默地坐下来,作念珠祷告似的追忆过去的眼泪和微笑——你别伫足拾起昨夜的花朵今朝的落瓣,别去寻求那躲避你的事物,别去探索那难以明白的道理——且把你一生中的空隙留在原地,让音乐从空隙的深处涌将出来。
学生照例想知道老师读的什么。估计这次,他们比从前有更强烈的好奇心——让薛老师摇头晃脑,沉醉不已的,是怎样的一本小旧书呢?第一排的孩子盯着看,然而失望了。
不是从前那种封面“大开”故意让学生看清楚,而是将封面和印着书名的封二卷起来的“半开”。还挺麻烦的,我有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我问自己:“有必要吗?”“这是一本不能让小学生看见的书吗?”
思考的结果,是我为自己的“正统”感到羞愧——我对自己说:“我想遮挡的是什么呀,就凭这样的境界,你也配读《情人的礼物》!”
13日,周末。下午的阅读课上,三个孩子向大家朗读一周来读到的最美丽者——孙添的《醉翁亭记》熟到几乎能背;夏璇和李子涵分别带来了散文《哪怕他
是上帝》和《超越》。
该我了。
安静中,我怀着半是虔诚,半是负疚的情绪,双手擎书。将封面端端正正地朝向前方,走向他们——好让他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看见书名。
“孩子们,这就是老师几天来反复朗读的语文书。它是泰戈尔的《情人的礼物》。”
有人捂住嘴笑了,互相交换着暧昧的眼神。
“我知道你们都知道——明天是情人节。李老师刚刚收到男友请快递公司送来的玫瑰,你们有人也看到了。因为明天是周末,所以,我要在今天,在情人节前的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你们记住这本书,让你们都去读这本书。
“我必须承认,做这件事情之前,我是经过一番犹豫的。原因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
他们的表情变得明朗和专注起来,朝着我,会意地笑了。
“现在的我,很为自己前些日子在你们跟前的遮遮掩掩而惭愧。如果是你们不能读的,我就不该带到教室。我怎么愚蠢到以为这样干净美丽的文字不适合你们呢?在低年级,你们每个人的小脑袋就装满了《灰姑娘》、《白雪公主》、《海的女儿》、《青蛙王子》„„而现在,就在你们中间,有正努力忘记《还珠格格》的燕子迷,有能将《大话西游》的台词倒背如流的星驰迷,你们中间有更多的周杰伦、孙燕姿、蔡依林、王力宏的追星族。而你们中间的优秀者,已经读过了《乱世佳人》、《简爱》、《茶花女》、《穆斯林的葬礼》,会背《诗经》开篇的《关雎》了。在这种背景下,你们的语文老师,竟然担心《情人的礼物》会给你们带来负面影响——我真是蠢得可怜!
“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高贵的感情,爱也是世界上被污染被糟蹋得最严重的字眼儿。爱是博大的,有亲情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朋友之爱,也有对大自然、对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美好事物的爱,当然也包括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情人的礼物》,一本关于爱的好书,在这里你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爱的体会,读出不同层次不同广度的意义。你的心胸有多么广阔,你的收获就有多么丰厚。
“老师刚刚发出一个短信,我选取了其中的一段话,送给一位负着重担奋斗的网友。现在,我读给你们听,你们也许懂也许不懂,这都不要紧,因为老师也
是刚刚才读懂它的。
“我的镣铐啊,你在我的心里响起音乐。我整日价和你游戏,把你作为我的装饰。我的镣铐啊,你是我朋友中最好的。有好几次,我是害怕你的,但我的害怕使我更加爱你。你是我黑暗长夜的秋伴,我的镣铐啊,在我同你告别之前,让我向你鞠躬致意。
“从小到大,关于读书,没有人替老师作过指点,老师和那些好书的认识有很多偶然的原因——为此,老师无数次感谢命运给我的厚爱。现在,老师最想做的,就是借着一个岗位的便利,一本教材的掩护,带你们结识你们应当享受的人间好书。将来,你们中间必定有人和我一样,一再读起、一再感动于《情人的礼物》。那时候,不论你们是正值青春或者年富力强,甚或两鬓斑白,如果你们中有人抚摸着那本旧书,想起来: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是在薛老师的班上,我听说了这本书,开始读这本书——哪怕只有一个人呢,我也会有感知的。我当那是生活给予我的最高奖励!
“现在,再读一段给你们听。这是我20年前就深深陶醉的。你们可以拿它和你们在歌词、影视及《幻城》、《我为歌狂》类小说里读到的爱的表白相比较。
“如果我拥有天空和空中所有的繁星,以及世界和世上无穷的财富,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她是属于我的,给我地球上最小的一角,我就满足了。”
教室里出奇地安静。他们的表情里有一种神圣肃穆,恍惚间觉得,凭着这一卷旧书,我和我的学生已经出离现实,到达一个完全不同的无比静谧、清新、美好的所在。
我又读了一遍,然后说:
“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
第五篇:4.15;返修;朱文;邹老师;王微萱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2300字符
修改意见:摘要:口语交际课的开设,对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开发小学生口语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设计质量直接关乎着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成效。口语交际课属于新式课程范畴,其的考察机制尚未完善,因而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未受到高度重视,以致其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实际从教经验,这写的是什么摘要 请尽快修改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摘要:口语交际课的开设,对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开发小学生口语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设计质量直接关乎着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成效。口语交际课属于新式课程范畴,其的考察机制尚未完善,因而教学实践活动中并未受到高度重视,以致其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实际从教经验,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由《语文新课程标准》可知,“口语交际”取代了“听话说话”,这不仅改变了提法,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教学内涵。该提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及能力,其以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为载体。口语交际除了时代性与针对性较强,还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其的设计以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为参考依据,旨在对学生的口头语言加以规范,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及口语交际能力。以往的语文教学在研究语言言语方面较为匮乏,其重心在于阅读及写作,而非听说。就听说读写来讲,其既属于语文能力基本要素范畴,又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明确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就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且表明口语交际训练重点为倾听、表达、交流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未充分理解新课标内容,以致设计的教学目标呈现出大而空、模糊的特点。如此,教学目标无法发挥指导作用。此外,教学目标过于笼统,并未体现“层次”原则。例如:二年级下册《伸出我们的双手》,在进行此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制定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如此大而空的目标,严重违反了口语交际教学“由浅入深”的原则,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够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交际情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据调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未加大对口语交际情境重视、设计的力度。此外,很多教师有心无力,换句话说,教师缺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能力。即便设计了口语交际情境,其在层次感、针对性等方面有所欠缺。与此同时,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存有难度。口语交际主要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倾向于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此过程中,仅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另外,口语交际训练方法设计较为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单一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较为常见的有小组讨论、单独陈述。
(三)教学评价设计不够完善
教学评价的存在,可有效反馈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为其的调整提供参考。然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存有平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评价设计缺乏明确标准等问题。传统模式教学下,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做出评价。如此,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无法得到保障。此外,评价设计在明确标准方面较为匮乏,教师一般都是“你真棒、你讲的很好”。此种评价缺乏应用性和具体性。景观新课标规定了评价标准及评价方向(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参与意识),但教师在实施中并未切实践行。
二、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新课标对教学目标、理念、内容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对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个建议:对课程标准加以完善、对口语交际的教材编制加以优化。新课程标准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实施及评价建议,对教师开展口语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由于新课标致使笼统的阐述了口语交际,以致教师仍无从下手。所以,在考虑教师实际基础上,教育部门应对新课标加以完善,使其更具实践性、具体性,并注重建设口语交际理论。众所周知,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对口语交际教材编制加以优化尤为必要。如此,口语交际的话题便会得到丰富,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对于口语交际课堂,其应注重联系学生与教师。实践证明,可行及实用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口语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为提升口语教学方法的实用性,笔者建议从以下内容着手:其一,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对提升其语言表达、交际等颇有益处。例如:
1、在开展《我们的画》(人教版一年级口语交际话题)口语交际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首先要求学生画画,而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花,并进行自评、互评等。如此,不但增强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其的口语交际能力;
2、在进行《小白兔运南瓜》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与之相关的动画视频,以增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其二,构建新型交流及互动小组。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进行划分口语交际小组。同时,对各个小组提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要求,着重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品格。
(三)健全口语交际考查机制
健全口语交际考查机制,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在口语交际评价中,评价主体须多元化、建立及完善口语交际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注重评价过程与结果。毋庸置疑,教师对口语交际评价至关重要,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其应参与评价。对此,笔者建议变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即将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也纳入教学评价范畴。评价规定及标准应立足于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评价时,注重结合口语交际过程与结果,以促使评价更具客观性、公正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课的开设,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表达及交互能力具有正面效应。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断提升自身执教水平及能力,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设计,进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