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微课教案 兴城中学 贾云彪
历史微课教案
初中历史知识复习
兴城中学 贾云彪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历史知识点回顾与串线,归纳总结;
过程与方法: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对初中历史知识进行总体把握与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和竞争 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心;
重 点:历史知识回顾与复习。难 点:知识的整合与运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宣布上课
二、课堂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师生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初中历史重点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希望同学们赛出友谊、赛出风采,赛出成绩、赛出智慧更赛出你美丽人生。
三、竞赛过程 第一部分:必答题
答题规则:
1.共分三轮完成,每轮每队三名同学分别有一次答题机会;
2.选完的题不能重复再选.每组回答完题的同学也不能在下一轮中再答题;
3.每题给10秒钟的思考时间;4.答对一道题得20分.总分为60分;多媒体展示竞赛试题
第二部分:自选题 答题规则:
1.自选题共一轮,每队有一次选题机会,一次换人机会.2.选择相应分值的题(请量力而行)3不得答重复的题,即别人答过的题; 4.每题限时1分钟.祝同学们好运; 多媒体展示竞赛试题 第三部分:风险题
1、这部分共有20道题.每队有一次答题机会;
2、若哪一队不答可给加10分.若答错或答不全,答不上则在总分中扣除10分;但答对者给加30分;
3、每题限时2分钟;多媒体展示竞赛试题
四、评委宣布竞赛成绩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篇:历史微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微课教案
翁奕权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历史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新中国成立相关事件 课前预习了解 课内探究学习
课后巩固提升 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概况),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
2、能力目标: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旧对比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西藏和平解放。难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方法,自学本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电视等,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搜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了学生的学情,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开国大典的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搜索下载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有关图片还有部分录音,分析当时的盛况,让学生加深了解。利用百度搜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关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课件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认识。教学方法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及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 情感体验法 对比研究法
第三篇:贾云8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2010-2011学年济源市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1.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B.北平和平解放C.开国大典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解放
1949年1950年1950年1951年
A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抗击外来侵略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3.张三出生于1929年,1979年去世,他一生中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① 在天安门广场上听到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② 在报纸上看到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新闻
③ 在广播里听到该地粮食亩产万斤
④ 在电视上收看“邓小平南巡讲话”
⑤ 到北京观看亚运会开幕式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①③④
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下列四幅图片不适合采用的有()
A .AB.BC.CD.D
5.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进行土地改革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法联产承包责任制6.右
图是我国的一部法律文件,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是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D.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7.下列哪些事件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辛亥革命②新中国的成立③三大改造的基本完
成④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某学生在“百度”里输入“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国家最高科技奖”
等信息。那么他搜索到的人物是()
A.焦裕禄B.袁隆平C.王进喜D.雷锋
9.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①土地改革完成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A. 土地改革的实施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11.下列城市中,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
开放后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的是()
A.上海B.深圳
C.厦门D.广州
12. 你认为右图中的纪念馆建在以下何处最为恰当?
A.北京B.深圳 C.安徽凤阳D.上海
3.“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诗中的喜事指的是港澳的回归。港澳能够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强硬的外交手段B.英国、葡萄牙势力的衰弱
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D.港澳人民期盼回归的强烈愿望
14.1972年,中美两国实现了跨域太平洋、穿越20多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位美国总统是()
A.基辛格B.尼克松C.克林顿D.布什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灵活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包括()
A.求同存异方针B.一国两制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6.八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些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资料,强
强同学要给大家展示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AB . BC. CD . D
17.我国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之初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
18.标志着我国打破西方国家核垄断的国防科技成就是()
A.原子弹的成功爆炸B.氢弹的成功爆炸 C.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D.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19.现在,社会上流行把1990年后出生的一代称为“90后”。下列事件中,“90
后”不可能亲身经历的是()
A.香港、澳门回归B.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D.中国制定《863计划纲要》
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的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B
.推陈出新、自由创作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百家争鸣、自由创作
二、非选择题(60分)
21.(8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下面图片中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图一:名字:被称为:
图二:名字:被称为:
图三:名字:被称为:
(2)我们应该学习三位“创业年代英雄”的什么精神?
22.(1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新
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工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创举是什么政策?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
结合形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构想?并顺利
实现了哪两个地区的主权回归?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
材料三:中国农民:“吃饭(意即过上好日子)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和文件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何时完成?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时期中,农村进行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一靠邓小平”,指的是党的哪次会议后实行的什么政策? “二靠袁隆平”,指的是袁隆平哪项科技成就?
(4)从材料三可知,农民要过上好生活,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24.(16分)新中国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2)请你再写出一个领域,并举出相关成就一例。
25.(12分)济源市正在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在积极创建的过程中,市民
文明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见面握手
成为一种礼节。下列不同场合的握手
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观察下列四
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两
国关系何时实现正常化?再举出一例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图二中的握手是为了解决什么历史问题?这一问题最终在何时得以解决?该问题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的握手说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请写出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和基本方针。
(4)图四中的握手出现在哪座城市承办的会议上?中国成功承办这次会议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ACDADCBBCCCCBBCDADC 21题:
王进喜铁人2分
邓稼先两弹元勋 2分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2分
精神:爱国 拼搏 奉献 科学等等。2分
22题:
赎买政策 2分
邓小平理论2分
一国两制2分
香港和澳门2分
23题:
1952年底2分
人民公社化运动 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分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分
一靠政策 二靠科技4分
24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863计划2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战略导弹部队2分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分
任意领域即可,如:体育事业方面: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4分 25题:
尼克松访华,1979年,1971年第26届联大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分
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意义略4分
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方针: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2分 上海,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3分
第四篇:《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微课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在“导游”林黛玉的带领下走进贾府,透过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饰仪节的“软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初步见识了贾府的至尊至贵。今天,让我们再次穿越时空的隧道,“故国神游”,去认识一下生活在贾府里的一个重要人物,王熙凤。
二、浏览文章,筛选信息,分析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描写王熙凤的段落,做上标记。2·根据文章内容,分组讨论王熙凤的形象特点
三、成果展示:
(一)小组代表陈述观点.注意: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作出全面、客观、系统的综合性评价,学会理性的评价人物形象。有理有据的陈述自己的观点,激励新见解,新评价.(二)提示: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展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1.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绘肖像:
不但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通过肖像描写,描绘了王熙凤的头饰、服装、容貌。服饰的华贵恰恰显示了内心世界的空虚,在美丽的面容之下,隐藏着刁钻狡黠的本性。3.见黛玉:
通过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的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
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小结: 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得宠原因。4.回王夫人:
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四、课堂总结
选文通过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语言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服饰肖像描写,通过入木三分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王熙凤这个贾府当家主妇的形象。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初步了解了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也领会了作者曹雪芹高超的语言艺术。古典文学之美,美不胜收,在以后的学习中,让我们继续欣赏品味。
第五篇:长治县贾掌学校 申芳芳 微课教案
微课《圆明园的毁灭》之辉煌篇
小学语文
贾掌学校
申芳芳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视频再现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利用手机网上查询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2、制作手机微课。教学过程:
1、运用文学巨匠雨果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述,辅以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的昔日辉煌。
文字内容(视频制作时语言有改动):
请想象一下,有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物,有某种月宫般的建筑物,这就是圆明园。请建造一个梦境,材料用大理石,用美玉,用青铜,用瓷器,用雪松做这个梦境的房梁,上上下下铺满宝石,披上绫罗绸缎,这儿建庙宇,那儿造后宫,盖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又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片片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有某种人类异想天开产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而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这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城市的建筑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而成的,为谁建造的?为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完成的事物是属于人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过去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谈到过圆明园。我们常说: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如果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大家也梦见过它。这曾是某种令人惊骇的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如同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显出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2、画风突转,运用雨果对火烧圆明园的两个强盗的描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文字内容(视频制作时语言有改动):
有一天,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看来,胜利女神可能是个窃贼。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由两个战胜者分担。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中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注定又会使人想起帕台农神庙。从前对帕台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如果把我们所有大教堂的所有财宝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园中不仅有艺术珍品,还有成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口袋,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我们是文明人,中国人对我们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