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找规律拓展学案
找规律
(一)求棵数:
例、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多少棵杨树苗?
练习:
1.在一条长500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
2、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多少面彩旗?
(二)求间距:
例、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
练习:
1.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1700米。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
2.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
(三)求全长: 例、街心公园一条直甬路的一侧有一端原栽种着一株海棠树,现每隔12米栽一棵海棠树,共用树苗25棵,这条甬路长多少米?
练习:
1.在一条公路上两侧每隔1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共用电线杆52根,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槐树,芳芳乘电车3分钟看到公路的一边有槐树151棵,电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四)封闭: 例、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
练习:
1、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圆形养鱼池全长200米,现在水池周围种上杨树25棵,隔几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
(五)、锯木头
例
1、有一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1、有三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多少分钟?
2、一个木工锯一根长19米的木条。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1 米,然后锯了8次,锯成许多一样长的短木条。求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3.、一根木材,锯成4段用6分钟,另外有同样的一根木材以同样的速度锯,18分可锯多少段?
(六)、爬楼梯和敲钟
例1:业务员小李爬一层楼要18秒,他爬到4楼需要几秒?
练习:
1、业务员小李要到六楼联系工作,他从1楼到4楼用了54秒,照这样计算,小李走到6楼还需要几秒?
2.、挂钟6点钟敲6下,10秒敲完,那么9点钟敲9下,几秒敲完?
课后反馈练习
1、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在一条长12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6米栽一棵。(1)如两端都各栽一棵,共需多少棵树?(2)如只有一端栽树,需要多少棵树?(3)如两端都不栽树,需要多少棵树?
2、一圆形花台,周长80米,每隔4米摆一盆兰花,每两盆兰花中摆一盆月季花,问:共需要多少盆花?
3、某工厂厂庆,在大门口的两边插彩旗,每两面彩旗中间相距3米,从头到尾共插了62面彩旗,这条路长多少米?
4、植树队计划在一条长100米的道路两旁各栽一行树,共有52棵树,路的两端都栽,平均每相邻的两棵树中间应隔多少米?
5、一个长方形的池塘长100米,宽40米,在池边每隔2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
6、小刚用棋子等距离地围成一个空心的正方形,每边有16粒棋子,并且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都有一粒棋子,求小刚一共用了多少粒棋子?
7、挂钟5点钟敲5下,10秒敲完,那么12点钟敲12下,几秒敲完?
8.一根木料截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
9.有一幢楼房高17层,相邻两层之间都有17级台阶,某人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多少级台阶?
10.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3层楼时,B恰好跑到2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9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
第二篇:小学数列找规律总结
数列找规律总结
1、顺等差数列,前一个数减去后一个数的差相等。
例如:1,3,5,7,9,„
逆等差数列,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的差相等。
例如:10,8,6,4, 2„;
2、顺等比数列,即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的商相等。
例如:2,4,8,16,32„;
逆等比数列,即后一个数除以前一个数的商相等。
例如:1024,512,256,128,„;
3、兔子数列,即单数序号的数字与双数序号的数分别形成规律。
例如8,15,10,13,12,11,(14),(9)这里8,10,12,14成规律,15,13,12,11,9成规律;
4、质数数列规律
例如:2,3,5,7,11,(13),(17)....这些数学都为质数;
5、“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例如:平方数列:1、4、9、16、27、64、125、„ 立方数列:
例如:1、8、27、64、81、256、625、„
6、相邻数字差呈现规律。
数字之间差呈现等差数列,例如:1、3、7、13、21、31、43、„ 数字之间差呈现等比数列,例如:1、3、7、15、31、63、„
7、多个数字间呈现规律,(本题考查较少)
裴波那契数列,即任意连续两个数字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字,例如:1、1、2、3、5、8、13、21、34、„
任意连续三个数字之和等于第四个数字,例如:1、1、1、3、5、9、17、31、57、105、„
第三篇:《找规律》小学一年级教案找规律
《找规律》小学一年级教案找规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4、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5、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6、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各种图形、练习纸、彩色笔,智慧星。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感知规律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前庄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庄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 嚓 嚓 嘣 嚓 嚓 嘣 嚓 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谁能接着来? 他接得对吗? 好,再来一组动作。(2)口念: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动作: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谁来接?我们大家一起接一次吧?
2、小朋友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庄老师动作的?(生回答。)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庄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我们生活当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一、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1、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学生主动给聪聪明明打招呼。嗨,哈罗。然后聪聪、明明给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聪聪说:今天,我和明明要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猜一猜,是什么地方?师: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2、出示“数学乐园”明明说:瞧,数学乐园可是我和聪聪布置的哟,怎么样,漂亮吗?)师:他们的布置不仅漂亮,而且还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停5秒)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开始吧。(学生分组交流,师指导观察)
3、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肯定回答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同时师跟着指主题图当说到主题时,师:哟,你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你真聪明!你能大声地再说一遍吗?(师点课件引导生说出规律。)师补充:说简单点说是一黄一红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他说得真好,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送你一个智慧星。再让其他生说出灯笼、彩花的排列规律。(每说出一个规律课件跟上)
4、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猜一猜,(师做神秘样)这面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旗?(很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说得真好,他是根据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这个规律知道答案的。
这个朵花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个灯笼的后面一个是?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你们不但找到了规律,还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去数学乐园去玩玩吧!
二、动手实践,找规律
(一)教学例1中跳舞图
1、师:看一看,迎接我们的是什么呢?(歌舞表演。)
2、(出示场中小朋友跳舞)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是按怎样的规律站队的?(抽生说并表扬生:你的规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师:他们是围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为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为开始,他们站队的规律就是一女一男。(课件演示)。
(二)教学例2
1、聪聪:小朋友,我们去观看魔术表演吧。师:看魔术去。(魔术师出现)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数学乐园,注意了注意了,魔术表演开始了,1、2、3变!(魔术师吹口气,变出例2第1图)
2、师:魔术师变出了什么呢?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照规律照着摆吗?试一试,找出规律,用学具摆一摆。(每个问之间稍停一会儿)
3、抽生上黑板摆。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魔术师变出的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4、师表扬学生:真聪明,继续加油,魔术师还要变。(变成例2第2图)
师:魔术师又变出了什么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你能接着摆吗?试一试。
5、生上黑板摆。你能说出它们排列的规律吗?(从形状、颜色上谈)
师:小朋友摆得真好,不仅能从图形的形状上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还从颜色上找到了排列规律。
6、好,把学具推上去。出示课件魔术师抛花:魔术师说:呵呵,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变!这些鲜花送给你们。师问:你们喜欢吗?
(二)教学例3和“做一做”
1、师:小朋友们,数学乐园里还有很多游戏,我们去玩玩涂色游戏吧。(出示课件)出示课件:聪聪明明拿着画板,聪聪说:我能按照这些图的规律涂色,明明,你会不会?明明:我当然会啦,小朋友,你们会不会呢?
2、师:那就请孩子们按照规律把没涂的涂上正确的颜色。翻到书第89页,开始吧!
3、展示学生作业,并说出为什么涂这种颜色,让学生说出规律。问:哪些孩子也涂对了,好,表扬自己。
4、出示“做一做”第2题:一群小星星和一些正方形跳到舞台上。其中一颗星说:唉呀,我们怎么都没涂色呀,一点儿都不好看。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们,给我们涂上有规律的漂亮的颜色吗?让我们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给这些图形设计出有规律的美丽的颜色来。(收2本,逐一展示。可根据实际问:你是怎么涂得又快又好的?)
三、生活中的规律。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麦当劳叔叔、长城、桥、身着奥运领奖服的刘翔、藏族小姑娘等。)让学生发现一两张图抽生说规律,找到规律了吗?后面让学生抢着答。
2、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学生寻找并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当出示春夏秋冬时,师:我们的春、夏、秋、冬也是有规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课件:聪聪、明明出现: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小朋友再见。
板书:
找规律
第四篇: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5~86页《找规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
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迁移尝试,运用规律
师: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题目,想玩吗?
课件展示
四、再探新知,深化规律
教学例2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错误!链接无效。
1、完成86页“做一做”
2、数学游戏:做动作,猜规律
3、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六、总结延伸,发现规律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找规律)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观察,多思考,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2、活动: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
第五篇:找规律解决问题
找规律
主备人:柴爱芳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页。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
师: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不小心掉了2颗珠子,你能帮她找到掉的是哪2颗珠子吗?(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2、出示学习目标
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二、学
出示自学提示:
1.你从图中中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答? 3.解答正确吗?
三、议
1.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
(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师: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1.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2.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先怎么做的? 师生共同小结(师板书): ①认真审题,发现规律; ②找准起点,圈出一组; ③按照规律,补上珠子; ④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四、练
1、基础题(1)完成P88下面“做一做”。
2、能力提升题 P89练习二十第4题
3、拓展题
P91练习二十的“思考题”: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交流汇报,展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