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甫诗四首 教案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初读诗歌,把握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板书设计: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讲解: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
(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
(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思考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讲解: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三、艺术特点分析
明确:①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②巧妙构思。③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拓展延伸
1、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2)表现技巧。
明确: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2、三幅画面是:羽檄飞驰,喧呼救边;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五、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情感蕴藏: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六、情读诗歌,再次体悟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手法的运用。
2、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在其帮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长久居住,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二者异曲同工。诗的后半是“书怀”。
四、艺术手法,鉴赏点拨
1、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流逝,愈发增添了凄苦无依之感。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
五、再次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默写这首诗,再次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杜甫诗四首 教案
杜甫诗四首 教案 《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初读诗歌,把握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板书设计: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讲解: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3)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
(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
(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思考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讲解: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 4 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再补充一点: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三、艺术特点分析
提问: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明确:①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②巧妙构思。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③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名句赏析
5(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拓展延伸
1、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2)表现技巧。
明确: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2、三幅画面是:羽檄飞驰,喧呼救边;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三、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 7 歌。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五、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8 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情感蕴藏: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六、情读诗歌,再次体悟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目标】
1、比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手法的运用。
2、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在其帮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长久居住,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飘泊之意。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二者异曲同工。
诗的后半是“书怀”。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四、艺术手法,鉴赏点拨
1、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流逝,愈发增添了凄苦无依之感。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在颈联中,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但又不明说,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梓州写的“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证明。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
五、再次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默写这首诗,再次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11
第三篇:6.杜甫诗四首.
6.杜甫诗四首
《兵车行》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学习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
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二、读诗,初步把握文本内容
1.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2.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3.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三、诵读指导
赏析: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
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五、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思考问题
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思考问题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3)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六.深层把握文章主旨
1.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思考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2.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再补充一点: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七.拓展延伸
1.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2)表现技巧。
明确: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2.三幅画面是:羽檄飞驰,喧呼救边;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登高》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
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
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
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
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四、布置作业 默写这首诗。
《旅夜书怀》
【学习目标】
1.比较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手法的运用。
2.建立初步的鉴赏能力
3.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当时孤苦寂寞.漂泊无依的感情。【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写作背景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在其帮助下,杜甫本可以在成都长久居住,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突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带着家人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飘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飘泊之意。
三、赏析文本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旅夜”的情景。
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二者异曲同工。
诗的后半是“书怀”。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
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四、艺术手法,鉴赏点拨 1.寓情于景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流逝,愈发增添了凄苦无依之感。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2.直抒胸臆
在颈联中,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
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但又不明说,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梓州写的“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证明。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
五、布置作业 默写这首诗。
第四篇:诗四首教案
诗四首教案
教案收集 2007-10-19 21:49 阅读437 评论
2字号: 大 中 小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诗人用他们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游山西村》表达了陆游对农家淳朴风
俗的留恋。教学设想:
1.《归园田居》和《游山西村》都是描写农家村居生活,《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都通过画面展示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可打乱课文的原顺序,把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朗读体味诗的语言美,通过联想与想象领会诗的意境美,通过讨论加深对诗的印象。
2.教学本课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归园田居》(其三)、《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研读与赏析 o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
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
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齐背课文
《游山西村》陆游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
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
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
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
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竞背课文 抽查背诵 ■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
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
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齐读背诵
《渡荆门送别》李
白■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http://jiaoan.cnkjz.com/ws/Index.html>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3.教学的重点、难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归园田居》(其三)、《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研读与赏析 o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
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
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
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齐背课文
《游山西村》陆游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
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
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
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
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竞背课文 抽查背诵 ■研读赏析
齐背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拓展延伸《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
《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整体感知教
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
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
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
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
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齐读背诵
《渡荆门送别》李
白■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 a.http://jiaoan.cnkjz.com/ws/Index.html>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感知古代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生学过《桃花源记》,可从陶渊明辞官归隐设趣导入,也可从一般人们旅游都到风景区,而古代有一个诗人陆游就与众不同,他去游乡村,他怎么游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课文
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2.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
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四)品味诗意
1.对陶渊明和陆游这两位古代诗人同学们了解多少?请简要说一说。
2.同学们认为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说一说理由。(开放式,不求统一或标准。)
3.质疑探究
①这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②同学们对这两首诗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交流。(教师可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多说,不要急
于下结论。)
4.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两首诗写的画面或场面的内容说出来。(注意在同学们说的时候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白这就是品味诗的意境)
5.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
①艺术上的特色;(简单渗透对仗的知识)
②用投影仪或发放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揣摩这两句诗的运用:
材料一:天发股份公司早就想获得成品油的批发资格。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将成品油的批发经营权收归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由他们垄断全国的成品油批发销售。这样,一方面, 天发股份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被中止,不能开展成品油批发及仓储经营业务,导致公司投资数亿元建成的三大油库等优质资产不能充分利用,处于低负荷的运转状态;另一方面,进油渠道也受到两大集团的控制,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下降。天发股份公司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几年后,天发股份终于如愿以偿拿到成品油批发牌证。
材料二:中国中场球员李铁在未来的三年中,将以正式加盟球员的身份代表英超球队埃弗顿队征战英超赛场。李铁在上个赛季以租借的形式从辽宁队转会到埃弗顿队。李铁在租借期满后的正式转会过程中却因为欧洲足坛经济不景气产生了一些波折。最终,在中国东莞星河传说商住区建造有限公司的出资帮助下,各方解决了转会费上的分歧,促成李铁能能够成功转会英超埃弗顿。③引导学生从运用和感悟中,体会诗句的哲理,它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6.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比较赏析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写的是乡村生活;
——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农民身份,陆以客人身份;陶写了自己一个人,陆写了欢聚的许多农人;陶诗用语朴素不加修饰,陆诗语言生动感情丰富;陶心情闲适,陆心情喜悦;陶用的是五古,陆用的是七律。(尽量让学生引用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五)巩固教学
1.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当堂背诵;
2.请学生默写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同桌互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两首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一课时所学的两首诗 ——《归园田居》表现诗人辛勤劳动的诗句
——《游山西村》表达陆游对乡村淳朴民风喜爱、留恋的诗句
——《游山西村》比喻困境中蕴含希望的诗句
(二)导入新课(学生在七年级之前已学过李白和王维的诗,可从这里所选的诗与以前所学的诗不
同之处入手激趣导入)
(三)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2.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读,个案指导)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或齐读)
(四)品读诗意
1.对王维和李白这两位古代诗人同学们了解多少?请简要说一说。
2.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首诗描写的画面。①《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抓住“边塞风光”即可)
②诗中的“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学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
沉”等即可。)
③体味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重在体味诗句的画面感。课后练习三的内容学生可以参看,但不必照搬,不强求惟一,鼓励发散思维。)
④试着用自己的话把你读这首诗的感受描绘出来。(开放性,不求统一)(5)《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描绘舟过荆门时的所见景色)。
⑥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话把感受。(提示学生可结合地理课的有关知识联想)3.、比较阅读这两首诗
①写法上:都是诗中有画,写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都在最后一联才含蓄
地流露了作者的情绪。
②内容上:王诗写西域,写大漠,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诗将长江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③形式上:都是五律,但又有不同,王诗仄声起韵,李诗平声起韵。(适当渗透一点格律诗的音韵
知识,但不能也不必讲得过多、过深。)④同学们对这两首诗还有什么其他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五)巩固教学
1.将诗中的好句子默写出来。
(六)布景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从这四首诗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图画描绘出来。
诗四首教学方案B 教学目标:
1、朗诵这四首诗,要求能够正确背诵、默写。
2、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归田园居》和《使至塞上》
教学过程:
(一)《归田园居》
(1)陶渊明及其《桃花源》
(2)熟读《归田园居》
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①种豆的地点以及劳动成果 ②劳作的辛苦与执著
③自己的田园之乐
(3)学生发挥想象 本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表面上写劳作之乐,实际上“愿”有它的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4)联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文语句联想。
A、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鱼不须归。
B、柳宗元的《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C、刘禹锡《陋室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诗歌特点:平淡自然,不见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起来,形成了陶渊明的艺术特点。
(二)《使至塞上》
A、背景:开元25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疆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
崔希逸。B、诗歌内容:
所行: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疆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所感: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诗人觉得自己就象“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 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所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诗人的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所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将官在燕然前线,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于此戛
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渡荆门送别》与《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
(一)《渡荆门送别》(从表达方式入手)
(1)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表现:
首联:叙述,交代起因。叙事
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绘景物的变化。写景
颈联:通过两幅画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写景 末联:发出深沉的乡情之叹。抒情
全诗运用古诗深沉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
(2)学生赏析本诗 以“我最喜欢…………这一句诗”为句式说话。
(二)教学《游山西村》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似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常常蕴涵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衣着简朴,吹萧击鼓,结队而行,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
言的非凡动力。
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造句。
与《归田园居》进行比较:《归田园居》流露了归隐田园的遁世思路,《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
农村纯朴风俗的留恋。
第五篇:诗四首教案
30、诗四首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备课札记、教学感悟
一、课标要求:
1、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
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备课感悟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诗人用他们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之中。《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这首诗写的却是边塞的风光,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的是初次离乡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登岳阳楼》表达了陈与义作为一个亡国之臣的心中无限悲凉和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学习《归园田居(其三)》、《登岳阳楼(其一)》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1、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悟、自主探究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3、研读与赏析
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
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
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4、齐背课文
《登岳阳楼(其一)》
导入
现在我们看到最后一首《登岳阳楼(其一)》,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转身板书)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这里的其一是指诗人一共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下面我们再看看作者陈与义的相关情况。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无住词》。《岳阳楼(其一)》作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臵,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沉。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3、拓展延伸,比较阅读。(可据学生之请斟酌)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岳阳楼(其一)》历来颇受推举,并被认为它出于对杜甫 备课札记、教学感悟
大自然的各种景致,表现在诗人的作品中时,往往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同是春雨,杜甫和许多诗人感到“喜”,而陈与义却感到“惊”。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和自己眼前的“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似乎有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砌成此恨无重数”的意境。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非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陈与义写得更含蓄些。
《登高》的模仿。确实,这两首诗都是登临题材,并且结构相似、韵脚相同,很容易看出模仿痕迹。不过,很明显的是,《登高》的境界确实宏阔,基调确实当得起“悲凉慷慨”四字;转而来看《登岳阳楼(其一)》,备课札记、教学感悟
其基调却只可称之为“悲凉”。这其中的区别,是两人遭遇不同造成的(“靖康之难”比“安史之乱”更具毁灭性),还是才力、个性、志向有别而使然呢?
4、竞背课文,抽查背诵
布臵作业: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
第二课时: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对王维和李白这两位古代诗人同学们了解多少?请简要说一说。
《使至塞上》
1、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3、研读赏析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 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
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
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齐读背诵
《渡荆门送别》李
白
1、导入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
所行: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疆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所感: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比喻诗人觉得自己就象“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所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诗人的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所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将官在燕然前线,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荆门送别》。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
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备课札记、教学感悟
《荆门渡送别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表现: 首联:叙述,交代起因。
叙事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点明主旨,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3、研读赏析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
写景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山随”两句写路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的壮阔景象。第一句写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地坪原野;第二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比较阅读这两首诗
①写法上:都是诗中有画,写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都在最后一联才含蓄地流露了作者的情绪。
②内容上:王诗写西域,写大漠,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诗将长江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③形式上:都是五律,但又有不同,王诗仄声起韵,李诗平声起韵。(适当渗透一点格律诗的音韵知识,但不能也不必讲得过多、过深。)
④同学们对这两首诗还有什么其他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绘景物的变化。写景 颈联:通过两幅画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写景
末联:发出深沉的乡情之叹。抒情
全诗运用古诗深沉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