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补助贫困寄宿生伙食费工作的通知
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补助贫困寄宿生伙食
费工作的通知
各学校:
根据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11年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伙食费工作做如下安排,望抓紧落实。
一、补助资金来源:炎陵县慈善办
二、补助对象及标准
补助对象:中小学校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交不起伙食费的贫困家庭寄宿生(初中、小学原则上不与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重复享受,高中生原则上不与公益金彩票资助款重复享受)。
补助标准:小学生100元/月;初中生160元/月;高中生200元/月。每学期按5个月计算。
三、做好宣传摸底工作。
1、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周会课就当前县委、县政府的资助政策进行全方位宣传,使资助学生的各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资助贫困学生,政策性强,影响力大,各学校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学生个人申请和学校组织全面摸底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确定补助伙食费对象。
四、确定补助对象,及时上报。
1、规范办事程序。学生个人申请并填报由慈善办提供的统一表格---村组签署意见---所在班主任教师核实、签署意见---初选补助对象学校公示---学生资助管中心汇总确定补助对象---上报慈善办审批。
2、初选补助对象确定后,在学校办事公开栏内公示5个工作日,确定无异议后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上报汇总。
3、在开学前,各学校将确定补助贫困寄宿生伙食费名册加盖公章后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同时用excel表格发送到17062730@QQ.com。
五、补助贫困寄宿生伙食费名额。(见附表)附:
1、炎陵县2011年中小学补助寄宿生伙食费分配表
2、炎陵县慈善会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伙食费申请表
2011年
第二篇:贫困寄宿生补助申请书
贫困寄宿生补助申请书
固镇县连站中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
_____年___月___日
第三篇: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工作实施方案
中江县富兴镇小
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金、国家助学金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镇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邓秀英副组长:何寿康
组员:刘秀福胡家辉全体班主任(陈凤 陈新春 代晓琼 王长文 孟生隆詹书琼 刘小清 李尚华 苏晓琼 陈英)
二、补助标准:
贫困家庭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贫困家庭学生;
2、父母双亡的贫困寄宿生、革命烈士的子女;
3、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残疾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因地震等天灾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6、家庭贫困的独生子女户;
7、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三、工作程序:
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申请、审批、批准、监督、申诉程序进行操作。具体安排如下:
1、宣传发动:学校通过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办宣传专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对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进行宣传,并公示受助寄宿生的申请条件。
2、个人申请:贫困生本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符合申请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3、学校初审:各班班主任应对本班提出申请的学生在班上组织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当众公示。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班主任将纸质审批表、补助明细表和补助明细表电子文档一并交总务室核实。学校根据个人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初审,并公示申请学生名单(公示期为2天)。在公示期内,学校要组织人员入户调查。
4、调查核实:中心学校对公示无异议的学生,组织人员进行入户调查。
5、填写审批表: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学生;校长公布补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为2天);由班主任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审批表,并到村委会签署意见;班主任收取学生书面申请、相关材料及证件的复印件;最后上交中心学校(申请表后附学生书面申请原件,证明材料原件及证件的复印件并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册)
6、签领补助:学校先组织受助学生上交存折,学校登记银行账号(初评的贫困生需到银行开户)。学校填写好生活费补助领取花名册,由受助学生家长(监护人)和班主任签字后存档备查。
四、工作要求
1、规范操作。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照申请、审核、公示、落实、督查、上报等工作程序履行工作职责,建立专门台帐,落实相关签领手续,坚持“阳光操作”。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补助名额收归学校另行评比,当事人当年不得评优评先。
3、严格管理。学校加强对生活费补助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寄宿学生。把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与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结合起来,按照标准按时足额把生活费补助资金落实到受助贫困寄宿生手中。
4、加强监督。学校将严格资助资金的过程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资助资金管理、发放、使用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让学生和家长参与监督。
中江县富兴镇小
2011-9-1
第四篇: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工作实施方案
安县七一实验小学
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文件精神,体现教育的公平和正义,确保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工作实事实办,好事好办,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国凤 副组长:张开珍 邹萍
组员:全体班主任、行政人员
二、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认定标准:
贫困家庭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贫困家庭学生;
2、父母双亡的贫困寄宿生、革命烈士的子女;
3、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残疾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严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因地震等天灾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6、家庭贫困的独生子女户;
7、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
三、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申请、审批、批准、监督、申诉程序进行操作。具体安排如下:
1、贫困寄宿学生本人向班上提出申请,如实填写审批表并到村委会签署意见交班主任处汇总;
2、各班班主任应对本班提出申请的学生在班上组织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当众公示。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班主任将纸质审批表、补助明细表和补助明细表电子文档一并交总务室核实。
3、学校根据学生申请,调查核实后拟定补助名单,在学校公示栏内进行公示。
4、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补助名额收归学校另行评比,当事人当年不得评优评先。
第五篇: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总结
丰店镇中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工作总结
实施贫困生救助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宣传发动: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广泛宣传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的实施
1、制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方案。
2、组建“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领导小组。
3、确定“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除了上级规定的11项基本条件中,我校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a、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孤儿;
b、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单亲学生; c、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d、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e、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区别不同贫困程度,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或扶贫部门确定的贫困标准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范围和对象进行界定。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或贫困线标准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均属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每学期界定一次,不搞平均分配,不能优亲厚友,不搞轮流享受。
4、我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运行程序
a、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出具村委会核实的材料; b、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贫困学生数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对象资助条件确定学生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
c、公示无异后,学校组织受资助学生填写《义务教育贫困学生申请表》,建立资助学生档案,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教育局核算中心。
三、发放程序。受助学生确定后,填写受助学生补助申请表,由所属村委会或居委会出示证明材料,上交班主任汇和学校总;学校汇总制定发放名册后上报乡财政所和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资助资金下达财政所根据发放名册发放到家庭“一卡通”账号。
总之,我们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作为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