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5:2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

第一篇: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

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

2008年11月28日

在青岛大学参加人教社和教育部课程研究所召开的B版教材试验交流会.上午,大会启动仪式后教材主编之一的范登晨老先生作《用课标理念指导教学,兼谈高三复习的报告》.下午,安排交流发言,共十位代表.我作为潍坊市的代表第一位发言,题为《人教高中数学B版教材选修系列的教学体会和建议》.该文在征求部分一线教师的意见后撰写而成。

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系列的教学体会和建议

临朐县教研室 胡廷国

新课程的实施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压力和新的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内容等等,都是教师需要正确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经过四年的国家及省市各级课程培训,广大实验区的一线教师逐步接受和理解了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转变,由此也带动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2008年暑期,山东省教育厅启动了全省高中数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这对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是一极大的促进,全体高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平日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经过与培训专家团专家们的网上交流多数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必将推动课程改革的推向深入和持续进行.一、选修教材的特点

选修教材的素材选择、例题设计和内容呈现方式都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一)与传统教材相比,增加了资料分析,增加了自主探究与学习栏目,如“思考与讨论”、“思考与交流”及“探索与研究”,这些栏目以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题目设置合理,富有启发性,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提出的“…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新颖的数学学习方式,以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这一要求.(二)选修教材的选材贴近生活实际,重视内容或题目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1-2中的慢性气管炎与吸烟的有无关系、2-3中的球赛问题、射击、产品检验等问题.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能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方法和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选修1-2第四章《框图》的编写有特色.《框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框图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整理和理顺其它章节知识结构,使学生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四)对立体几何部分,选修突出了向量的工具作用,提倡用向量来

研究几何图形中的线面关系,用向量的运算代替对空间图形中的线面关系严格的逻辑论证,突出体现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淡化了传统教材中的推理证明,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希望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选学内容,选修的根据是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目前学生的选学内容主要是因文理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分为系列1和系列2,2007年山东省增加了系列4的第一章《不等式选讲》.通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广大实验区的教师逐步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新课程教学,教学中有几方面的体会尤其深刻.(一)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对教学的最大冲击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需要转变,新课程提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转变就无法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我们潍坊市大力推行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新的教学方式.(二)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标要求,这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有着新的编写理念和意图,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过分重视知识体系,采取分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教学中不要求一步到位;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实际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对有关课题做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新增的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原先我们我们一直重视和强调的双基内容发生了变化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来把握和理解.(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成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新课程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结果就是增强数学的可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强调信息收集和资源获取、改进计算工具.选修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倡导学生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研究圆锥曲线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对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提出了要求,如在进行在《圆锥曲线》的教学时,运用几何画板直观演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生成过程,会使学生对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理解得更为深刻;在《统计案例》教学中,部分问题利用电子表格Excel的快速生成数据和图像的功能辅助教学,易于操作,教学效果更佳;在进行回归分析时,用电脑制作散点图,快捷、方便等.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四)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是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选修教材编写中素材的选取和课时的设置,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但如何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需要教师的具体引导和指导,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不能保证.如统计案例的教学中,除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外,还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课题、怎样进行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这也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好机会.但是,平日教学中也存在部分疑惑或困惑:

1、如何有效实施和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往往感觉这些目标不具体,有些不好理解,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落实措施、方法;

2、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编者的编写意图有差距,导致对教材理解不深刻、不到位;

3、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唯教材而教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4、内容多,课时少与教学进度的矛盾一直不能解决,按照课标要求,每周4课时,多数学生反映教学进度太快,没有时间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文科学生反映尤其强烈.是否考虑精简部分内容.三、对选修教材部分内容的建议

(一)建议选修章节作适当调整 如选修2-1的第二章《圆锥曲线》与选修2-2的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对调,调整理由是,“推理与证明”比较系统地整理推理方法与证明方法.通过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养成思维严谨、条理清晰、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说理习惯.新教材特别重视说理,几乎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上都重视体现说理,这样调整之后,学生一进入选修教材,第一章学“常用逻辑”,有了“逻辑”这一基石,数学的严谨就有了依托;第二章的“推理与证明”有了推理与证明的方法,数学说理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二)建议每章后本章小结中的“思考与交流”问题宁少勿滥 以选修2-3P81为例,教材中一共提出了6个问题:

1.什么叫随机变量?

2.什么是条件概率?如何计算P(B/A)?

3.什么是相互独立的事件?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与每个事件概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4.如何计算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5.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的直观意义是什么? 6.什么是正态分布和正态分布的3原则?

其中1、2、3、4、6是简单的定义、公式的问答,缺少思维力度,思考价值不大,建议删去这些问题.象5这样的有助于引导学生总结、思考的题目可以增加.(三)教材中练习题、习题题量过大,部分题目过难,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高考试题不适合高二学生做,建议精简题目,降低题目难度

如选修2-3中P2630共有80个小题,P40“巩固与提高”共有53个题目,这样多的题目在目前每周只有4节课的前提下无论如何是完不成,虽然这些题目是提供给教师和学生选择的,但是,师生还是习惯处理完教材中的全部习题.(四)补充“极限”知识

在系列1—1和系列2—1《导数及其应用》一章中,这次课改将极限部分删掉了,对“导数”概念的处理是不讲“极限”概念,而是先学习习近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再学习“导数”概念,这样做也是编者的良苦用心,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基本方法,并不追求理论上的严密性和过多的技巧.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导数的理解不深不透,而要想把导数概念透彻地理解将会花掉学生很多的时间,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从知识的联系上看,极限理论是微积分的基础,况且,极限思想和方法是初等数学所没有的新思想、新方法,学生头脑中没有极限知识的准备,导数的学习总感觉有些牵强.虽然建议补充极限知识,但并不是主张大张旗鼓地讲授极限,而是通过多举一些例子以理解极限思想,给出极限的表达形式和符号,会求最简单的函数的极限即可.可以用一课时的时间,为理解导数概念做一准备而已,并不要求象旧

教材一样讲“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等知识.(五)关于选修4-5《不等式选讲》

第一章“不等式的性质与不等式证明”与必修5知识重复太多,P110为“不等式性质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必修5完全重复;P2328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等与选修2-2中重复.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此章作为选学内容难度有些大,可能适合少数数学尖子学生学习.建议选修4-5《不等式选讲》改写内容,可以将这两部分整合在一起,这样更有层次性,更有梯度,逐步展开自成一个体系.2009年9月16日

如何教立体几何

最近到学校听课一周,一位刚上岗的教师上立体几何课,课题是《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概念,能读懂平面上画出的立体图形,会识别空间的点、线、面关系,这些都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从学生到教师,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更是一个质的变化过程,其中,从学会到会学到会教,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课后跟教师交流,主要谈了教《立体几何》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让教具“说话”;二是学会使用类比的方法,把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类比进行分析、讲解;三是多举例子,讲课时多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公理、定理的理解.另外,现在各校大都在教师里安装了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借助某些数学专业软件,可以直观、生动地进行立体几何教学,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很有帮助.2010年3月19日

关于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谈到备课,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与法宝。如: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如何备课,怎样才能把课备好?我认为,备好课是教好课,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而且还是上好课的重中之重。备课是多年来教师们讨论的话题,这话题说了这么多年,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讨论下去与研究的必要:

一、备课要关注从大方向到小细节

大方向一是要研读课标,深刻理解新课标,特别是明确有的知识点要教还是不要教,教到什么程度等,一定要熟悉把握;二是要吃透教材,通读教材内容,熟悉教材中知识内容与前后知识上的联系,弄清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有补充什么?哪些内容要渗透及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三是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把握好大的方向仅仅是不够的,还应关注到课堂的小细节。也就是教师头脑中始终要有学生意识,要想学生需要什么,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设计教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二、备课要体现从具体到抽象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有很大不同,从一节数学课的备课角度来看,最主要的体现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情景引入、探索新知、解释应用、总结反思。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帮助学生从具

体到抽象的数学化的建构过程,学生只有经历这样一个数学知识产生、发展、解释应用的数学化过程,才能真正学会数学。知道了这一点,对我们的今后的数学备课就有了更明确的思路。因此,备一节数学课,一定要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

三、有效备课的具体做法:

集体备课为主,个人备课为辅;先行的个人备课要备切入点(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备链接点(有承前启后的典型例、习题或知识点,对学生有点化作用)要备学生易错点(学生易错的就是他没有掌握好的);要备延伸点(对教材进行大胆、合理的再加工,再创造,富于教材以生命)

四、课后反思要及时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只要我们不断更新备课观念,不断研究新课程理论,教师的备课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2010年9月12日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昨天和今天在实验中学听课,重点是高一高二几位青年教师的课,高一高二听了5节新授课,高三听了1节复习课.今天下午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综合听课情况,重点谈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设计合理的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开场白,即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只得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入课题。比如,函数的单调性一节,可以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函数图像,提出让学生考虑图像的升降与函数自变量、因变量的关系等问题,使学生能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二、教师的提问必须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宁愿少提几个问题,也不要人为的缩短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提问的面要尽量地更大一些,只有提问地学生人数多,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思维障碍点,否则,提问只能是流于形式.三、要适当控制计算器的使用,课改加大了计算器、计算机的使用但是它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了一种依赖性,削弱了笔算和心算的能力,阻碍了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弱化了传统的典型题目的解决,如: sin

267,cos,tan 从小到555大的顺序为

,原题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诱导公式,寻找特殊角特殊值进行比较,有了计算器绕开了知识点,较轻松地就求解.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抛出“包袱”,即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掌握好解“包袱”的时机,解的过早,所提问题没有思考的价值,解的太晚,“包袱”的悬念失去了价值,这就是教师课堂设计的艺术.五、复习课上,尽量采用“题组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六、新授课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教学理念.七、讲评课上,要先展示学生在试卷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调查出错的原因,然后给出解决的方法.八、教师每堂课的讲解时间要因课题而变化,不要搞硬性的规定,需要教师详细讲解的,教师一定要详细讲解,甚至可以“小题大做”,比如,选择题的各种解法的复习课,就需要教师通过详细分析、讲解各种解法,从而比较出各种解法的优劣,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选择题的解法.九、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多样性,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选择。可以提出明确的选择标准.十、课堂测试尽量设计出不同的题目要求,要让“吃不饱”的学生“吃饱”,“吃不了”的学生“吃好”.2011年3月21日

数学备考中典型题目处理的策略与方法

今天在一中召开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会,在备考建议中特别强调了复习课中典型题目的处理问题,这事目前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主要问题一是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搞题海战术,一味地给学生压题.二是课堂上教师讲的太多,不讲不放心,讲不到边不放心.三是题目处理方式单一,多数老师仍津津乐道于自己讲解的“精彩”,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也不能充分发现学生解题中的思维障碍在哪里等,给老师们提出典型题目处理的策略与方法:

典型题目的训练、分析与讲解,无疑是高三备考中的重头戏,对于提高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提高解题能力关系重大,值得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典型题目的作用?典型题目的处理有哪些策略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建议处理典型题目时把板演、讨论与讲解相结合的“五环节法”.五环节法是:学生板演→学生点评、纠错→合作讨论、分析→教师精讲点拨→学生整理、归纳总结.一、学生板演.对于高三备考过程中的典型题目,一定要坚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学生板演有诸多益处:一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板演过程,观察学生的思维障碍点,为点评做准备;二是给其他同学提供学习、纠错、动脑思考的机会.板演的方式要灵活:简单的典例,可以每生一题;难度大些的题目,可以多生一题,便于互相比较,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要研究每一道典型题目适合哪一类学生板演,教师的目的性要强,板演学生的选择以不同的教学目的而定:为了发现问题,可以选择中等学生板演;题目简单,可以选择学习稍差的学生板演,增强其学习信心;为了给同学做解题示范,可以选择优秀生板演.在这些方面,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这也是集体备课与自我备课的内容之一.二、学生点评、纠错.板演完毕,教师要合理选择部分学生对板演情况进行点评(如果板演结果不具有代表性,教师可以适当投影其他同学的解题结果展示给全体同学讨论),具体方法是让学生进行批改、纠错、更正,分析错误出在哪里?出现错误的原因何在?怎样更正才正确?对纠错同学的选择面尽量要大,一个学生的纠错不一定有代表性,尤其是思维量和运算量较大的题目,一个学生不能完成纠错,可以再选择另外的同学第二次纠错,以充分暴露学生解题中有代表性的思维障碍.三、合作讨论、分析.学生纠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板演结果、纠错结果,结合自己的解答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已达到对题目的进一步认识.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掌控好讨论的时间,有目的的引导讨论的重点,关注讨论结果,为下一步的点拨做好准备.四、教师精讲点拨.教师点拨什么?如何点拨?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前三个环节的充分了解和掌控上,教师的点评要重点突出,在学生经过讨论不能解决的地方进行点评,要点评出典型题目解法的突破口在哪里?解题思路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规律可循?要通过教师的点评解疑释惑,不能搞泛泛的重复.五、学生整理、归纳总结.经历了以上四个环节,学生要对整个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在这一环节,提倡学

生独立思考,以总结自己解题的得与失.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提高;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进步.典型题目的处理“五环节法”,对教师的备课、选题、把握教学要求、灵活组织课堂教学、有效驾驭课堂进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实际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篇:国培日记 校本教研与班主任专业自主发展

校本教研与班主任专业自主发展

• 2.校本教研的要素

• 校本教研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 在校本教研模式中,自我反思是基础。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

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研究性学习之路的重要学习方式,是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教书匠走向研究型教师乃至教学专家必须经历的基础环节。

校本教研的特点

• 1.鲜明的人本性。

• 2.典型的主动性和大众性。

• 3.强烈的针对性和情景性。

• 4.突出的实践性。

• 5.明显的实效性。

• 6.较强的依托性。

• 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

• 从研究的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

• 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

• 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

• 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 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行动所涉及的范围。

班主任专业化的特点:

• 1.学科专业专业化与教育专业专业化的统一、• 2.群体专业化与个体专业发展的统一、• 3.制度保障与自主发展的统一、• 4.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统一、• 5.学习研究与实践反思的统一。

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

• 1.通过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 向文献学习;向同伴学习;向专家学习。

• 2.通过实践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 3.通过科研,促进专业发展。

第三篇:教学教研+静待花开 让学生参与生命体验(胡知成)

静待花开

让学生参与生命体验

—记观摩何在艳《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作文教学有感

遵义市新蒲新区第四十三小学 胡知成

2018年04月27日有幸参加贵州省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刘轶工作室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听完何在艳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作文教学:“静待花开、让学生参与生命体验”的现场习作示范教学模式让我为之点赞。

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太快了,请等一下学生“灵魂”。在现场教学中,何老师没有把课堂教学视为公开课教学,没有浮躁的课堂教学节奏,更没有应接不暇的课件展示;而是紧跟学生成长体验,课堂教学生成水到渠成。从课前探讨式询问:您们喜欢作文吗?您们怕写作文吗?听到学生胆怯回答,勉强回应:不怕、不难等。

但现场听课体验:学生不够自信回答印证学生怕写作文的不争事实。但何老师不急于讲方法,说套路;而是课件逐一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假如我是蝴蝶、假如我是蜗牛、假如我是一棵小草等,我会怎样?

作文教学:难的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怕的是学生没体验无话可说?

为让学生通过习作教学掌握习作方法:有话可说,能通过我言诉我心:表达真情实感。何老师及时点拨、引导;让学生说出“假如我是一棵小草:我真想努力长高、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沐浴明媚阳光”、“假如我是一股电流,我会照亮山区孩子前进的路”;如此童真、如此梦想:那是课堂教学没有预设的,那是课堂最应追求的。

为让学生现场感言,及时捕捉学生作文灵感,何老师硬是让课堂静下来了,伴随悦耳的轻音乐,师生现场书写作文——《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这静:是课堂留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有人说:教学如作画,在学生的心灵与思维空间作画,那教师就是画师。高明的语文教师,应当追求大家的境界,而不应当成为一个匠,不应当只是在课堂这块画布上画上词语、句子、语段等景物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应当考虑每一种“景物”呈现的位置与时机,要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体现“景物”空间搭配上的留白,有所说有所不说,体现思维过程中的时间留白,以留给学生“悟”的内容与“悟”的时间。

是呀:此时无声胜有声。与其强调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不如让学生参与生命体验,因为:人的成长经历或体验才是最宝贵的。

这静:是教师敢为人先,让学生感受老师榜样的力量。伴随优美悦耳的轻音乐,何老师端坐在讲台上疾笔书写,学生的畏难情绪没有了:沙沙的书写声足以说明!眼中的何老师形象顿时高大了:学生啧啧的赞许声可以印证。何老师在作文范写过程中,有意留给学生说话、谈论的余地;让学生看到成功的自己:原来老师的作文我已可以改得更好;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每一次(处)好词佳句给加分,让学生认识到原来的我这么优秀。与其说教育是传递的过程,不如说是教育应是如何一步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灵魂。

这静:与其说是教学艺术、不如说是教育科学。

我们知道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个双边活动。这教学就好比是一个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及其它的教育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教学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与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这个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则其它要素也要会作出相应的变化。作为科学,它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教学规律;而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善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在教学环境中,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能充满情意,感染学生,学生便能主动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抬头看天,天还很高,低头看路,路还很长,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讲究教育的艺术性,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前行,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完成好这项系统工程。

我相信:何老师的课堂教学预设——现场范写作文:不仅仅是范写这个过程这么简单,而是将“教学是艺术、更是教育科学”理念融入其中,因为:已经超越了学生预想、已经跨越了课堂本身。

下载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胡廷国的专业体验(教研日记选)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