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教案
《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五年级第22课
黄陂区前川五小 陈秋
教学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消化道传染病。2.了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症状。3.学习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4.在日常生活中讲卫生,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教学对象 11岁学生 参加者数量 30 活动材料 医生帽 教学活动步骤:
一、故事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小刚肚子疼》)听小刚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感染消化道疾病的故事。
2、医生说小刚得的是消化道传染病,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它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板书课题)
二、看视频,了解消化道传染病的知识
1、(播放视频《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观看视频,了解有关消化道传染病的知识。
2、看完了视频,你对消化道传染病了解了多少,请围绕这几个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课件出示:1.最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哪些? 2.消化道传染病的症状是什么? 2.消化道传染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3、全班交流,教师补充梳理(出示相关幻灯片)。①最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哪些? 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
②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为急性腹泻、呕吐,只要及时就诊治疗,完全可以痊愈。③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经水、食物、接触、苍蝇等传播,主要是通过粪便污染外环境所致,是典型的“病从口入”传染病。
三、学习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争当“小医生”
1、小组内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2、全班交流。
3、看视频《怎样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4、扮演小医生,介绍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5、(出示《健康歌谣》)读儿歌,识记预防方法。
健康歌谣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熟分开来加工 制作食品要煮熟,蔬菜瓜果洗干净 凉拌菜肴不久放,土豆扁豆防中毒 公用餐具要消毒,存放适当要防蝇
腐烂变质不要吃,不买无照小食品
四、当“小法官”,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课后训练题)读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方法,希望你们在生活中能按这些方法去做,拥有健康的身体。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学生踊跃参与讨论交流,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意识增强了,还学到了一些预防知识,懂得了生病就要及时就医的常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1、运用多媒体呈现了专业的医学知识,使深奥的医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学习。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故事、当“小医生”、当“小法官”等,使学习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当然,由于本人制作课件的技术有限,没有把《常见消化道传染病》的视频制作成动画效果,是本课的一个遗憾。
第二篇:传染病预防教案
传染病预防教案
【教学重点】
1.病原体的概念及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教学难点】
1.病原体的概念和种类。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3.甲流感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人类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战胜疾病、完善自身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为了生存,人们既要同宏观的大自然拼争,又要同微观的各类细菌、病毒作战,其历史可谓波澜壮阔,尤其是在甲流感肆虐的今天,我们更要进行这场拼抢激烈的阵地战。如何付出极小的代价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和同学们探讨的问题。
(打出标题:传染病及其预防)
请大家想一想你周围的人曾经患过什么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哪些症状,是否传染呢?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从大家说的疾病中列举了几种请大家判断一下?癌症、白血病、艾滋病、肺结核、禽流感、手足口病、非典、甲流感……
学生:判断……
教师:大家很聪明,那为什么说艾滋病、肺结核、禽流感、手足口病、非典、甲流感等疾病是传染病呢?能给我一个理由吗?
学生:说出理由。
教师:好,这位同学说的非常的好,因为这些疾病传染性很强,对人们的威胁很大。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疾病是怎么出现的呢?
学生: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带来的教师:说的非常好,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就是我们医学上所称的“病原体” “病原体”也是生物。只不过这类生物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威胁。另外要告诉大家的一点是,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两大特点,那我们列出的这些疾病又是如何传播的呢?请大家想一想。
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学生:空气飞沫。
教师:很好,(打出空气传播图片)我们就把像这样传播的一类传染病叫做呼吸道传染病。请大家想想,呼吸道传染病除了肺结核还有哪些呢?
学生:流感、甲流感、禽流感等。
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重点探讨一下甲流感这种流行性极强的疾病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甲流感又称“甲型H1N1流感”其传播与季节性流感的传播方式相似,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将病毒排出污染空气而传播给他人。人们也可能通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教师:一般来说,流感的传播主要有三个环节大家知道是那三个环节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教师:那么,如果你的同桌得了感冒,又是如何传染给你的呢?
学生:(说出传染过程)
教师:说的很正确,那在这个过程中谁是传染源呢?
学生:流感患者。
教师:对,那谁是易感人群呢?
学生:健康人。
教师:流感病毒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过程我们称为什么?
学生:传播途径。
教师:非常正确,这三个环节是传染病流行的必备条件,缺少其中一个,传染病都不能流行起来(缺一不可)。一旦患了传染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学习,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它的发生。
教师:同学们能说出我们在冬天如何预防甲流感吗?
学生1:教室消毒,熬醋。
学生2:让患病的人回家。
学生3:锻炼身体。
学生4:注意保暖
学生5: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常通风、勤洗手等
教师:很好,那么请大家想想这些做法分别是针对甲流感流行三环节的哪个环节实施的呢?
学生:
教室八四消毒、熬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常通风、勤洗手-------传播途径。
让患病的人回家-------传染源
锻炼身体--------易感人群 教师:说的非常好,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共有三点:即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不正确的行为,比如下面这个小品中讲述的:
教师:看了这个小品请大家说一说,在刚才的这个小品中,小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呢?
学生:随地吐谈,不洗手吃水果,喝生水,吃水果不削皮,乱丢脏衣服,对着别人打喷嚏,咳嗽,大声说话,擦鼻涕的纸随便乱丢,和皮肤病人接触等。这些都会传播什么疾病呢?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对,以后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预防甲流感或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教师: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想大家对甲流感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收获)。
第三篇:预防传染病教案)
预防传染病教案
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
(2)以某种传染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
(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与这本书的其它章节没有太密切的联系,但是通过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使学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为第三节人体免疫打下一定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主要讲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认识几种传染病。教参要求用两个课时讲完,但考虑到初中生物 的课时不够,所以我选择一个课时完成。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对直观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较感兴趣,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理性方面的知识.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九十年代的学生都比较有个性,喜欢表达自己,不盲目相信老师,而对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很关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进来,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带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从中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书本的知识.(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并分析视频、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小组间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如本课时引入“艾滋病”的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相结合,来达到教学目的.3、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我不想说我是鸡》引入传染病的概念,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用《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这节课,使气氛温馨快乐.4、教学流程 [1]、引入
师: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得过流行性感冒,那么当我们患流行性感冒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难受.师:如果动物得传染病,它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看看动物得了流行性感冒会怎么样?(播放《我不想说我是鸡》的视频)生:(开怀大笑).恐惧、怕、无奈……
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呢/ 生:因为它会传染.师:会传染的病,我们称它为传染病.它为什么会传染? 生:有病原体.[2]、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师:好,下面我们给传染病下个准确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病原体在电镜下的样子。(多媒体展示细菌、HIV病毒、香港脚真菌、蛔虫卵)这些小小的肉眼难以辩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就是让我们害怕的原因。
师:这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生: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师:最近我们班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们的小品《病毒来了》.有请我们的演员上台表演.生:(鼓掌)师:看完这个小品,你知道流行性感冒病毒是怎么样从一个人身上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吗?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生: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师:什么是传染源?常见的传染源有哪些? 生: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常见的传染源有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师:很好.要注意传染源是人或动物,而蛔虫是不是传染源呢?
生:不是.师:非常好.蛔虫的受精卵是病原体,而蛔虫病的传染源是粪便内含有蛔虫受精卵的人.常见的传染源除了传染病病人,还有病原体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携带者说的是体内有病原体的存在,但是该携带者并没表现出相应的患病症状.而一般情况下动物是不会传染疾病给我们的,但是有些特别厉害的病原体会从动物身上传到人类身上,如甲型H5N1流感病毒.刚才哪个小品表演谁是传染源? 生:刚开始就感冒咳嗽的同学是传染源.师:很好.那么什么叫传播途径呢?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生: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师:刚才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哪个? 生:空气传播.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易感人群?哪类人最易成为易感人群? 生: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老人和小孩最易成为易感人群.师:十分好.小品里谁是易感人群? 生:后来患咳嗽的同学是易感人群.师:非常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流行性感冒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示意图.想想这三个基本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生:是.师:很好.假如我们把患病的同学隔离起来,没有了传染源,那么就不会使易感人群患上疾病了;又假如我们把易感人群留在家里,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那么易感人群也不会患传染病了;又假如我们在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起一堵密不透风的玻璃墙,那么传染源也不能把病原体传给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也不会患病.所以说三个基本环节是缺一不可的.师:接下来让我们阅读书本110-111页的内容认识几种传染病,分组讨论几个问题:蛔虫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分别是什么?第一组的同学请讨论蛔虫病的三个基本环节,第二组同学讨论肺结核,第三组同学讨论病毒性肝炎,第四组同学给他们三组挑错.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师:好了吗? 生;好了.师:好,现在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发言.生: 蛔虫病传染源是粪便内含蛔虫受精卵的人,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易感人群是卫生条件较差的人.师:好,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发言,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生:完全同意.师:好.现在让我们看第二组同学的成果,请学生代表发言.生: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肺结核病人,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尘埃传播,易感人群是抵抗力低下的人.师:好.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生:我同意他的说法.师:第四组同学有没有其它的不同见解呢? 生:我有.易感人群是青少年.师:好.现在有请第三组的同学发言.生: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是病毒性肝炎病人,传播途径是饮食传播和血液传播,易感人群是健康人.师:第四组的同学代表请发言.生:同意他的说法.师:好,这些同学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看看正确答案.[4]、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一般措施.师: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染病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呢? 生: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即可.师:好.具体做法请看屏幕.师:记得2003年中国出了件大事.生:非典流行.师:在非典流行期间,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非典.由于当时谁也不知道非典的成因.所以大家对它是束手无策.于是国家只好在源头上抓,先控制传染源.具体的做法就是对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体温检查.甚至去坐车回家都要接受体温检查.只要是体温偏高的人都送医院检查治疗,当疑似病例处理,当时隔离了不少人,很多在隔离区的医生和护士都患上了非典,死在了抗战非典的路上.而学校很多都停课.全体人民只要知道哪里出现疑似病例都很担心,不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出门一定带口罩,家里用醋消毒,买板蓝根冲剂喝.那时候醋和板蓝根冲剂涨价得特别厉害,而且还常常没货.幸好后来发展了非典的成因,对症下药治好了非典.当时,国家也投入资金研究非典的疫苗,可惜的是,到现在市面上也难见到非典疫苗的身影,因为疫苗从研制到使用,最起码要八到十年的时间.[5]、回顾与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师:非常好.下面让我们做点练习巩固相关的内容.[6]、巩固练习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B)A近视 B 肝炎 C 贫血 D 龋齿
(2)、水灾过后要防止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B)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获得免疫
(3)、传染病的特征是()A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 B 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 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是体虚引起的 D 都是由病原体引
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4)、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A 全部三个环节 B 任何两个环节 C 至少两个环节 D 任何一个环节
(5)、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C)A 控制传染源 B 控制传播媒介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
[7]、拓展延伸
艾滋病,又称爱滋病,是英文全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字头AIDS缩写的译音,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这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淋巴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亡。
师:相信大家都很想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现在请看资料,思考问题: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各是什么? 生: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和体液传播,易感人群是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师:很好.请看相关的题目.(1)、下列途径不会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D)A 不正当的性行为 B 注射毒品 C 母婴传播 D 握手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艾滋病),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
答:⑴.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⑵.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更美好.下面我们一起唱《爱的奉献》.
第四篇:传染病预防教案
:传染病预防教案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播放录像
二、组织讨论:
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第五篇:预防传染病教案
预防传染病教案
教学目标:1.流感的预防
2.食原性疾病预防
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4.手足口病的预防
教学重点:手足口病的预防,流感的预防。
教学难点:食原性疾病预防,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寒冷的冬季,由于天气和饮食的原因很容易发生一些冬季流行的疾病,比如流感、急性胃肠炎、水痘等,因此,安全过冬做好保健尤为重要。气候的变化是对肌体免疫力的一次考验,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那么疾病很可能会频频光顾。
二、流感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预防:
1、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3、净化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4、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冬季干燥,应多喝热开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搞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6、免疫预防。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三、食原性疾病预防
天气转凉,许多人在吃东西时就不像夏天那么注意了。而冬季依然是食原性疾病多发季节,人们应该提高警惕。时值冬季,更应该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卫生问题,防患于未然。人们所说的肠道传染病,医学上是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该类疾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特别是现在长时间不下、雪,气候干燥,空气中的细菌较多,如预防措施不力,极易引起急性肠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腹泻、呕吐、腹痛、腹胀是很多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共同症状,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着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加工菜品必须煮熟烧透,尤其是海产品、水产品更要煮熟烧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比如说诺瓦克病毒,主要就是通过粪口传播。这种病毒在冬季隐藏在贝类海鲜等食物中,人吃进去后可通过人体的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空气传播,所以一定不要吃生的或者是半生的海产品。加工好的菜品要妥善保存,避免熟食品与生食品接触,用于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餐具、案板等要分开,所有置备食品的用具表面必须干净,抹布应该每天清洗,以防止食品制作过程中的相互污染。
(3)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要食用发芽的土豆及霉变玉米面。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水,不要喝来历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尽量饮用开水。
(5)加强个人体质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这些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常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有些同学运动出汗了仍然舍不得脱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
2、净化环境
班上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班上如果有同学已经发病要回家治疗,同时班级要进行消毒处理。
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4、生活规律
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免疫预防
有的同学身体抵抗力非常差,疾病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
7、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气短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传染病一定要在家治疗休息,回校时一定要到疾控中心开证明,证明病已痊愈不具有传染性了方可回校。
五、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专家呼吁:手足口病多“袭击”5岁以下小儿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
可通过玩具和日用品传播
“手足口病常通过患病幼儿的玩具、餐具以及日常用品传播,容易在幼儿园中造成小范围流行。”王鸣说,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病毒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例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传播给他人;与患者同居一室易被感染;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专家指出要预防手足口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是要做好疫情报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是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玩具、食具、桌椅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浸泡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是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是教育宝宝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预防病从口入。
需要提醒的是,手足口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患。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所以至今尚未研制出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