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鱼类》教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鱼类》教案
陈美玲 徐勇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与雷雨人类生活关系。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过程:
1、鱼类的运动方式——游泳
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胸鳍、腹鳍和背鳍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思考: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哪些优缺点?
模拟实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实验是将模型的实验结果类推到实验对象,以揭示有关的事实或规律,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
模拟实验的缺点是:其研究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
一般来说模型与实验对象的相似程度越高,实验的效果越好。
2、鱼类的呼吸方式
鱼在水中时,每个鳃片、鳃丝、鳃小片都完全张开,使鳃和水的接触面积扩大,增加摄取水中所溶解的氧的机会。在鳃小片中有微血管,这里的表皮很薄,当血液流过这里时就完成了气体交换:将带来的二氧化碳透过鳃小片的薄壁,送到水中;同时,吸取水中的氧,氧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由于口部和鳃盖的交替开闭,可以使水不断地由口进入口腔,经咽到达鳃腔,与鳃丝接触,然后由鳃孔排到外面,鱼类的呼吸作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
3、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的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类对水环境的适应表现在:
1、体形为流线形,可减少水的阻力。
2、体被鳞片和黏液,可减少水的摩擦力。
3、体两侧具有侧线,可感知水流和其他刺激,能靠鳃在水中呼吸。
4、能靠鳍游泳并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五、教学反思:
教学时,应结合当地渔业资源的实际情况,呈现具体数字、案例等材料,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保护鱼类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避免空谈。
第二篇:鱼类_生物教案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四节 鱼类
班级:八(8)班 时间:2013年9月25日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2.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三)情感目标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3.法律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2.教学难点 :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教学方法:
1.设疑、讨论、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带着有趣而有争议的问题积极思维,踊跃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2.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结合鲫鱼实验,自主探索,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过程(一)鱼的生活习性
1.设疑:同学们,你知道鱼喜欢吃什么吗?寒冷的冬天和赤日炎炎的夏天会对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讨论: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由发言,经教师适当点拨,认识到不同鱼类具有不同食性,水温变化对鱼的活动会产生影响。
3.师生归纳:鱼据食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鱼是变温动物,通常通过改变生活的水层来适应温度的变化,而某些海洋鱼类通过洄游来适应水温变化。
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二)鱼的形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原来有两条线(学生会显得非常惊奇,因为平时不会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三)鱼的运动
由于刚才剪去了鳍,鱼的游动显得困难,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实验结果很快出来:鱼不能前进。说明鱼游动时,身体两侧肌肉轮换着收缩和舒张使得躯干部和尾部左右摆动,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着重讨论尾鳍的三大作用:稳定身体,推动身体前进,控制游动的方向。接着教师拿出鱼的骨胳标本,介绍鱼骨胳的结构和作用。重点描述脊柱的组成和作用。
鱼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来鱼的体腔背侧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叫鱼鳔,里面的空气可增减,从而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由于肌肉、骨胳、鳍和鳔的协调作用,鱼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运动了。
(四)鱼的呼吸
教师问:如果把水槽中的鱼取出,时间长它会怎样?
学生答:鱼会慢慢地死去,因为鱼无法呼吸了。
请学生设法验证鱼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口和鳃盖的运动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鱼在水中生活,其口和鳃盖做交替运动。
教师问: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答:水从口入,从鳃孔流出。
请学生验证这一设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把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用筷子、线绑住,指导学生向鱼的口前滴一滴红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经仔细观察,墨水随水流入口腔,当口闭合时,又从鳃孔流出。
教师及时问:水从口流入,从鳃孔流出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即吸入水中的氧气,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继续问:鲫鱼通过什么器官完成水中的气体交换?它有哪些特点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
经观察,共同得出鳃的特点及作用。教师简单介绍水流过鳃丝时气体交换的过程。这时,教师可渗透情感教育:水是鱼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环境?让学生各抒己见。(五)鱼的繁殖
教师讲述鱼在生殖季节的繁殖行为,学生归纳出鱼的生殖特点: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孵化成幼鱼,一至数年成熟。
针对雌鱼的产卵量大而成鱼数量少的问题,请学生分析原因。教师简单介绍达尔文的“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的观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六)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1.鱼的种类。
2.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4.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
5.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七)布置作业:课时掌控
(八)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1.鱼的生活习性:终生生活在水中; 体温不恒定;食性多样化。
体形:梭形,减小水的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2.鱼的形态特征
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
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鳃; 呼吸器官
鳍: 运动器官 3.鱼的运动
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
骨胳:保护和支持身体
鳔: 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4、鱼的呼吸:鳃
5、鱼的繁殖
体外(水中)受精;水中孵化成幼鱼及发育为成鱼;产卵多,成活少。
6、鱼与人类的关系
(1)鱼的种类(2.4万种)及作用(食物、滋补品等)。
(2)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3)四大家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鲫鱼的运动器官是,有保持鱼体平衡作用的是 和 ;能保持鱼体前进方向的是 ;鲫鱼的游泳主要是靠,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2)写出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体形 ;体色 ;鳞片上有 ;侧线作用是 ;呼吸器官是。2.课后练习
(3)下列特征与鲫鱼适应水中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A)身体侧扁,呈梭形(B)体表有鳞片,鳞片表面有粘液
(C)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D)身体的背面呈深灰黑色,腹面呈白色(4)将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会发生的现象是()(A)不能转弯(B)不能向前游动
(C)不能上浮(D)失去平衡而侧翻(5)鲫鱼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鳔所起的作用是()(A)贮存气体(B)参与呼吸
(C)调节身体密度(D)减轻体重(6)鲫鱼的躯干部指的是()(A)头部之后,尾鳍之前的部分(B)鳃盖之后,肛门之前的部分
(C)胸鳍之后,尾鳍之前的部分(D)腹鳍之后,臀鳍之前的部分(7)每人做一条脊柱标本 3.参考答案
(1)鳍 胸鳍 腹鳍 尾鳍 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2)梭形 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粘液 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鳃(3)(C)(4)(D)(5)(C)(6)(B)4.简要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脊柱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探索生命的兴趣,每位学生做一条脊柱标本。材料来源容易,制作方便,一周后进行比较,看谁做得好,掌握得全。
鲫鱼体内的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与心室相通,把心室里的血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与心房连通,把身体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
七、参考资料 中华鲟
又名鳇鱼、鲟鱼。体长,呈梭状,背部上隆起,腹部平直。吻端尖细,基部宽。头部背面骨板光滑,体表也覆五纵行大骨板(硬鳞)。口下位,成一横裂,能向外伸缩自如;上下唇不发达,有细小突起。眼小,鳃孔大。尾鳍歪形,上叶发达。还有一行棘状骨板。头部和体背为青灰色或灰褐色,腹为白色,各鳍均为青灰色。通常雄鱼11岁、雌鱼14岁成熟,每次怀卵量50-100万粒。鲟鱼肉可食,皮可制革,骨可配制高级涂料,卵为名贵食品。自然产量小,被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教学反思:
第三篇: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1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知识,特 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二、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三.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2
一、教学目标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明白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事: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必须的实验操作本事。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本事。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本事、实践本事和创新本事。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构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进取、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到达培养学生本事之目的。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到达规范、准确和熟练。
5、考试备考要做到:
(1)注重基础
(2)联系实际
(3)重视实验
(4)反映现代性
(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
①单项选择题
②填充题
③识图作答题
④简答题。
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我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学习需要。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忙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学生情景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资料兴趣比较浓厚,但农村学生生性较害羞,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3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6-8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八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 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
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3)督促学生做好当堂知识的背诵与记忆。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4、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白板教学。
5、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6、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7、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8、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 次 日期 工 作 要 点
第1周8.31-9.4 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 9.7-9.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3周 9.14-9.18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4周 9.21-9.25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5周 9.28-9.30鱼
国庆长假
第6周 10.8-10.9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7周 10.12-10.16 动物的运动
第8周 10.19-10.23 鸟 哺乳动物
第9周 10.26-10.30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10周 11.2-11.6 社会行为
第11周 11.9-11.1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2周 11.16-11.20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3周 11.23-11.27 细菌
第14周 11.30-12.4 真菌
第15周 12.7-12.1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6周 12.14-12.18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病毒
第17周 12.21-12.25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8周 12.28-1.1 从种到界
第19周 1.4-1.8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20周 1.11-1.15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21周 1.18-1.22复习并迎接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1、本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对生物学困难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运用生动的语文,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已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担出探究性的问题;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话。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5
教育工作的灵魂,德育为首。只有认真抓好德育工作,才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各项工作,为了做好德育工作特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德育工作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入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负责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二、工作目标:
面向未来,造就新人。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学科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精神。
四、具体工作:
1、加强德育学习,加强自身建设。
2、努力提高德育意识,提倡学科、活动、领域互相渗透,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有机结合。
3、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4、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例如:在讲我国珍稀植物时,阐述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等内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有6个班有400来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上学年生物的平均成绩较低,虽然高分还可以,但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教学任务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区区情的评价体系。
六、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
育科研观。教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
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
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
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
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几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几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部分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第四篇: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7篇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有6个班有400来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上学年生物的平均成绩较低,虽然高分还可以,但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教学任务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区区情的评价体系。
六、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
育科研观。教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
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
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
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
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2
一、教学目标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明白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事:
(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必须的实验操作本事。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本事。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本事、实践本事和创新本事。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构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进取、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到达培养学生本事之目的。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到达规范、准确和熟练。
5、考试备考要做到:
(1)注重基础
(2)联系实际
(3)重视实验
(4)反映现代性
(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
①单项选择题
②填充题
③识图作答题
④简答题。
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我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一样的学习需要。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忙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学生情景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资料兴趣比较浓厚,但农村学生生性较害羞,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3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6-8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八年级生物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 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学习的第五单元,是整个初中二年级生物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单元。其中涉及的内容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主要涉及动物的分类以及这些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其中重点在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节强调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得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熟悉,同时也更加了解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很多渺小的东西往往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单元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因此,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各种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2、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难点:
1、运动的结构基础和形成机制
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3)督促学生做好当堂知识的背诵与记忆。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2)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4、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白板教学。
5、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6、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7、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8、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六:教学进度与重大活动安排
周 次 日期 工 作 要 点
第1周8.31-9.4 分析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查漏补缺。
第2周 9.7-9.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3周 9.14-9.18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4周 9.21-9.25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5周 9.28-9.30鱼
国庆长假
第6周 10.8-10.9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7周 10.12-10.16 动物的运动
第8周 10.19-10.23 鸟 哺乳动物
第9周 10.26-10.30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10周 11.2-11.6 社会行为
第11周 11.9-11.13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12周 11.16-11.20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13周 11.23-11.27 细菌
第14周 11.30-12.4 真菌
第15周 12.7-12.1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6周 12.14-12.18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病毒
第17周 12.21-12.25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18周 12.28-1.1 从种到界
第19周 1.4-1.8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第20周 1.11-1.15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21周 1.18-1.22复习并迎接期末质量监测考试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4
教育工作的灵魂,德育为首。只有认真抓好德育工作,才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各项工作,为了做好德育工作特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德育工作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入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负责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二、工作目标:
面向未来,造就新人。
三、工作思路:
1、以学生为本,道德为先,发展为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2、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注重学科教育,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精神。
四、具体工作:
1、加强德育学习,加强自身建设。
2、努力提高德育意识,提倡学科、活动、领域互相渗透,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有机结合。
3、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是德育成功的基础,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4、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始终是教育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历史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例如:在讲我国珍稀植物时,阐述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等内容,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5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知识,特 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二、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三.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几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几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部分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物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生物学科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1、本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对生物学困难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运用生动的语文,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已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担出探究性的问题;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话。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试的检测中考个好的成绩,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八年级生物第一学期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鲫鱼。鱼鳍的种类、作用。运动时,尾部肌肉和鱼鳍的协调配合。
2、鲫鱼。鱼的呼吸器官;根据腮判断鱼的新鲜程度。
3、水生动物。识图题。比如:对虾、鲸、乌龟等的相同点、不同点。
4、哺乳动物,兔。前后肢、胎生、哺乳、心脏、牙齿等。
5、会飞的动物。蝙蝠的飞行器官与鸟的不同,昆虫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不是所用的鸟都会飞。(判断型)。
6、家鸽。鸽子的所用结构特点,骨骼、翼、气囊等。
7、蝗虫。足和翅、呼吸器官、外骨骼的作用等
8、骨骼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连接特点;刺激的来源等。
9、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10、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11、学习行为
12、社会行为的特征。个体间作用、地位不同等。
13、探究。比如“蚯蚓走迷宫”、“公鸡绕道取食”、“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等,重点提到假设,需要合情合理。
14、仿生
15、真菌。青霉和曲霉的区别;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酵母菌的应用(提到有氧、无氧);酵母菌与细菌的区别。
16、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7、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比如,细菌用于环境保护;酵母菌的发酵;酱制品等。
18、细菌、真菌在食品上的应用,包括食品保存。
19、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亲缘关系等。
20、分类。比如马的分类,属于什么科、目、纲、门等。
二、非选择题,60分。
21、鲫鱼。识图题。可能涉及到奇偶鳍。
22、家鸽。书上的4副图。外形、翅膀、骨骼、肌肉。
23、细菌的结构。细菌常见的三种不同形状、分裂繁殖、芽孢。、24、蝗虫。体分节、足和翅的特征、外骨骼。另加涉及到一个分类题目:蝗虫是昆虫纲,节肢动物们,无脊椎动物。
25、屈肘、伸肘。有关关节、骨骼肌、运动的产生等问题。
26、生态系统。
27、有关“行为”的实验题(新题),也会涉及到一个分类题目。例如,蚯蚓是环节动物门,无脊椎动物。
28、细菌、真菌的检测(老题)。洗手前后检测细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