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美术教案
一年级美术教案
海底世界多奇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的海洋知识。
2.会用画出的各种海洋生物等装饰环境。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海洋,想象表现它们。对海洋的认识、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关海底的小电影和图片
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段小故事发生在哪里吗?(海洋„„)
你们还知道海洋中有什么吗?(珊瑚、水草„„)
2、在海洋中有数不清的生物。它们有大还有那么小的,轻便、千变万化。
3、今天我们就来表现想象海洋生物。
4、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了解海洋生物。
A、小朋友,你们知道海洋生物有那些摸样吗?(课件出示海洋生物图片)(课件显现宇宙中星球运行图)
B、根据课件图让学生认识海洋中奇妙的生物。
2、启发联想:
A小朋友,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吗?(山、海、河流、陆地„„)
出示地球仪,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含义。你知道那些是属于海洋的呢?为什么?
B海洋中有很多生物,我们用肉眼是看不清它们的,小朋友,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在你的心中,奇妙的生物会是什么样的呢?(指导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看法。)
3、如何表现:
A出示一画面,假如这是我们的海洋。B画上我们心中想象的海洋生物。
C课件出示范品,指导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想象海洋生物。
4、海洋的点缀:
A、我们的海洋这么美,如果再配上珊瑚水草等等那就更美了。B、课件欣赏作品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是得到海洋的启发而创作的。
三、学生活动,画出自己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
教学后记:学生对海底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注意力很集中,能开动脑筋想象,因此草稿画得还不错。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海洋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总结,推荐学生上台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自己的海洋生物的 各小组相互欣赏各组的作业,以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共同评选出哪一组的作业最有创意。鼓励学生多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学后记:学生画出来的作品很富想象力,效果不错。
昆虫王国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外形、色彩、名称、习性等方面的知识。2.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索学习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能根据昆虫不同的特点画出不同昆虫的作品。学生评价时描述的多角度。
教学过程:
一、到入新课
1.教师手拿一只蜻蜓模型玩具,在教室里“飞”一圈。在大自然里,只要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美丽的小虫。他们有的在空中轻舞飞扬,有的在草丛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在地洞里忙着搬家,有的却在树叶上沐浴阳光„„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去看看多姿多彩的小昆虫。2.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的影片。教师扳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昆虫,你最喜欢那一种昆虫?为什么喜欢呢? 1.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2.教师归纳板书:形状、颜色、习性。让学生明白了解的要点。
老师这里有很多昆虫,它们马上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请你们互相说一说这种昆虫,讨论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来介绍它。
3.教师发给每组学生昆虫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来介绍这种昆虫?选一位同学来介绍。
4.学生介绍完那一种昆虫,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仪上就出现这一种昆虫形象(绘画作品)。请学生看是怎样表现昆虫的特征的。5.出示作品,看看画家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表现:
1.教师演示画出昆虫。一边画一边讲故事情节。2.学生分小组进行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学生能画出自己熟悉的一些昆虫的形状和颜色。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所画昆虫的特征
三、学生活动,把画画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评价:
同学们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小昆虫,你们看,它们正在开联欢会呢。去欣赏一下,他们是谁?美在哪里?
1.将学生的作品剪出,贴在展台上,学生分组欣赏参观。
2.教师随意拿一只“昆虫”放在投影仪上,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地方好看。作者自己说一说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收获很大,你将如何处理你的小昆虫呢?是送给好朋友,还是放在家作小摆设,或就扔掉呢?
3.引导学生将作品保管好。
教学后记:学生画得不错,就是不会用嘴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我在天上飞 教学目标:
1、设置情境,使学生从有趣的表演中,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
2、学生积极探索绘制,并能借助飞机的制作充分表现爱好与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乐于表现个性。
重点难点: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拓展学生的丰富想象,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设计制作表演活动。
2、通过学习,学生乐于借助飞机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
3、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把联想与制作设计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与联想。
创设飞机在飞的情节,让学生自编故事情节,并描述故事。提问: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学生描述情节,鼓励对画面仔细观察想象的孩子,鼓励学生对画面提出质疑并相互讨论。
2、讲授新课:
(1)设疑问“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飞机是怎样做的吗?它们有哪些有趣的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并作出本小组的讨论草稿,有不同意见和不同想法的进行当场实践,各小组不断比较改进设计方法,共同参与探讨飞机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师指导鼓励大胆设计和有创新思路的学生。
(2)设疑问“大家知道了飞机是怎么做的,怎样让的他变得更好玩有趣?”
学生再次分小组讨论,给予孩子更多的联想空间,在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学生能无拘无束的议论设计心中想要的飞机。教师从飞机的形状、色彩、表情等方面充分启发学生思考。
(3)提出疑问“你们联想的飞机可真不错,你们能做出来吗?能让这好玩的飞机表演有趣节目吗?”
学生根据联想的飞机设计,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是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可以是独立完成,创编故事情节。(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不规定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完成创编的内容,教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给予指导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次的活动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喜欢飞机,并且都会折飞机,而且能给飞机添上好看的花纹,比较好的完成了学习的任务。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制作的飞机的特别之处
三、学生活动,把作品制作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学生表演:学生表现,师生共评。
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摆上讲台,采用自己乐于方式描述作品。对作品有创意,表述生动有趣的学生给予肯定,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兴趣更高涨。
教学后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也可能不够大胆,脑子里想得好,却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因此交流的气氛不够活动。
漫游飞行世界
教学目标:一年级美术教案自然美的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一年级美术教案
重点难点:欣赏飞行作品,体验美的乐趣一年级美术教案 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一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
2、创设由地面到天空的情境。一年级美术教案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
二、板书课题。一年级美术教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2、小组议论:飞行的鸟,自由自在,天空一望无际,还可以看到地面上美丽的风景。
3、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天空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引学习兴趣。重点引导对形与色的注意。教师不作结论。转入下一个环
4、课堂发展 1)、观察比较不同地域天的鸟望图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 2)、设问:除了美丽的天空,还能看到什么?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奇怪”的感觉? 艺术家创造了那些会飞的形象呢? 5)、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太空、航空业的发展)6)、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会飞的形象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见解,教师不作任何裁判。
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说出并画出自己飞行的梦想。8)各组组长组织反思评价:可以自由选择其中集体进行评价。自评,他评鼓励、自信
教学后记: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但表现起来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飞行的梦想
三、学生活动,把画添画完整,实现自己的飞行的梦。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的梦想,体会乐趣。
五、总结,推荐学生上台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自己的飞行梦想的。鼓励学生多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学后记:学生画完之后,不愿开口来表达,不够大胆。
第二篇:一年级美术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自己
一、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三、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小镜子、彩色笔或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二)导 入
1、“猜猜我是谁”请几位学生用硬纸板遮挡头部,由老师引导进入教室。请大家猜猜他们是谁,凭什么来判断?
2、请表演的同学往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头发的特点。
3、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4、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
5、比较脸型。
6、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7、请学生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8、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特征。
9、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讲台前讲讲自己的特征。
(三)新授: 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演示画自己。边画边讲步骤:
1、根据脸形勾画轮廓;
2、添画头发及五官;
3、上色。
师: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请把自己画出来后剪下画像贴到老师的画像旁边,我们一起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揭示课题:画自己)。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小结:展评优秀作业 作业展评:
欣赏与评价:在大合影中,你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
艺术大师在画自己时,特别注意表现脸部的神情,从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五)课后延伸。
展示用各种方法与材料制作的头像作品,请学生回家以后也来试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自画像。教学反思:
2、长呀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
2、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二、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植物生长的生动情景,并展开联想活动,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方法解决。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彩色笔或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二)导入:
教师带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种子发芽、长大的律动:睡觉→萌芽→一片新叶→两片新叶→慢慢长大→开花→结果……
讨论:
1、关于植物的叶:针形叶、掌形叶、卵形叶……
2、关于植物的茎: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
3、关于植物的果实:挂在枝上的、长在泥土下的…… 想象:
(出示一些种子)给你一粒种子,你想把它种在什么地方?你猜它会长出什么?(出示课题:长呀长)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你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谁?它会长成什么样子?你希望它长成什么样子?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的花?会结果吗?会结怎么样的果?
欣赏:
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别人想象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表现:
以“我种的植物”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表现。A表现出植物生长的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样子。B表现出植物世界中其他相关的事物。C表现出植物与人的关系。D表现出想象中神奇的植物。评价: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勤劳的种植者”的奖状,让他们送自己认为“种植物”比较出色的同学。
延伸:
找一些种子带回家,种起来,看看会长成什么样子。教学反思:
3.太阳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熟悉工具和材料,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三、教学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彩泥 学生:彩色笔和彩泥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检查用具。
2、导入:出示《后羿射日》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及讲述。
3、想象:请学生在画好的圆形上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太阳。
4、欣赏:欣赏课本上的彩泥作品,讨论、探究浮雕太阳的制作方法。
5、表现:用彩泥创作一件浮雕太阳的形象,注意五官和光芒的不同制作方法,注意色彩的对比。
6、展示: 说说自己和别人的太阳。
7、延伸:展示自然界中的太阳、神话中的太阳形象、以及生活中的太阳图案。教学反思:
4.漂亮的瓶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掌握对称折剪的方法。
2、通过本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以及瓶子的对称造型剪法。
三、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和外形美观。
四、教学准备:
教师:瓶子、剪刀、纸张 学生:剪刀、纸张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情绪,检查用具。
2、导入:让学生欣赏及讲述瓶子的外形和装饰的花纹特点。
3、表现:
(1)请学生在画纸(请几位学生上黑板)上用线描的方法画出瓶子的外形。(2)提出要注意瓶子的结构,注意瓶子的口、颈、肚、底、耳等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比例。
(3)还可以画出几种不同外形的瓶子吗?(注意要对称及不要太复杂。)
4、新授:
(1)教师示范,拿一张画纸,用对折的办法,剪出一个瓶子来。(2)看课本范画,讨论瓶子的外形和花纹装饰的方法。
5、游戏:
今天我们班里准备举办一个“瓶子艺术展览”,请大家都来当一名瓶子设计师,设计制作一个漂亮的特别的瓶子,看看谁的瓶子最受欢迎。
6、表现:
剪一个瓶子,然后画上装饰花纹。
7、展示与评价: 教学反思:
5.洗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三、教学难点:
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
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观察老师的动作,谁知道老师在做什么?
2、交流:
(1)请几位同学做几个跟老师的动作不一样的洗澡动作。(2)分析洗澡时的手、身的不同动态。(3)说说洗澡时的趣事。
3、欣赏:
(1)欣赏洗澡的图片。(2)还有什么事物也喜欢洗澡。(3)欣赏表现其他事物洗澡的作品。
4、学生作画:(1)提出作业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
5、小结: 作品评讲,小结。教学反思:
6.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二、教学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三、教学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四、教学准备:
学生: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索有关船的图片、模型、文字资料等。
2、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资料。(2)各小组向全班展示
一、两件特别的资料。
3、欣赏:
(1)欣赏船的图片。
(2)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3)教师归纳,突出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
4、设计创作:
(1)表现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来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2)局部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3)装饰船:用线和色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
5、学生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
6、小结: 作品评讲,小结。教学反思:
7.手形的联想
一、教学目标:
1、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从不同的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和组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彩色笔或油画棒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1)教师伸出手问,这是什么?(2)把手放投影下问,这又是什么?
2、观察联想:
(1)教师在投影下用手做一个形象,问这个象什么?(2)请几位学生上来做几个跟老师不一样的手形。
(3)小组讨论:这些手形和生活中的哪些形象相同?如果他们一起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3、欣赏感受:
(1)欣赏手形装饰: 手形变成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
(2)欣赏手形绘画: 这里有手吗?谁能将手变成什么?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4、表现: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形表演和联想,并画成一幅画。(2)用自己的手画成自己认为像的形象。(3)对手进行想象,画到画纸上。
(4)将这些形象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画下来。
5、展示:
自评、互评,表演展示。教学反思:
8.狮子大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如何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以及突出表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如何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狮子的特点,进行大胆的表现。
三、教学难点:
狮子头部特征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卡纸、油画棒
学生:卡纸、彩色纸、彩色笔或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1)出示狮子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
(2)问狮子王的形象与图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观察联想:
(1)小组讨论:跟狮子一家的其他狮子比较,狮子大王有什么特点?(2)观察其他图片,讨论:狮子大王跟其他动物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概括小结:狮子大王有以下特点:鬃毛、吊眼、大嘴、尖牙……
3、欣赏感受: 欣赏艺术品中的狮子:
(1)艺术作品中是如何突出表现狮子的特点的?(2)用什么材料创作?
(3)形象、材料处理、色彩搭配怎么样?
4、表现: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个狮子大王的形象。(2)我准备用什么材料创作狮子大王形象。(3)色彩搭配如何?(4)制作步骤如何?
5、展示:
自评、互评,表演展示。
6、拓展:
回家试一试: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方法创作狮子大王的形象。教学反思:
9.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3、培养环保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综合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小镜子、彩色笔或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
2、表演猜谜导入:
(1)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动作?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2)说说你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的基本特征,还有这些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3、观察欣赏:
(1)播放各种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分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3)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你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4)赏识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了解这些动物的艺术品跟原来动物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4、思考创作:
分析学生作品的美感:形、色、花纹、动态、以及用材等。
制作方法:可以根据材料来决定制作的“动物”,也可以根据想好的“动物”来选择材料。
分组讨论:本组要制作一组什么动物? 用什么材料?如何分工合作?每个动物起个什么名字?编一个什么故事? 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制作一组“动物”的活动。
5、展示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并进行自评互评。
6、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什么?了解了什么?探索了什么问题?
7、延伸:
你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你还知道其他更多的关于动物的知识吗?知道其他国家如何保护动物吗?动物与环境、动物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教学反思:
10.介绍我喜欢的玩具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玩具的造型、色彩的设计都离不开美术,学习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玩具,并大胆的用语言来描述玩具,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玩具的功能、来历或有关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
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观察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好和对玩具的评价。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并能对观察到的玩具特征做出描述与评价。
四、教学准备:
教师:玩具若干
学生:自己喜爱的玩具,以及搜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玩具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2、导入:
(1)玩具是我们最喜欢的“朋友”,请你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2)小组讨论:欣赏课本中的玩具,跟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3、欣赏探究:
图片资料,介绍民间玩具,讲解其寓意、玩法等。你还知道那些过去的孩子喜欢的玩具?
4、活动体验:
小组合作做游戏,游戏项目:
我的玩具大家玩——自由组合,互相交流。我为玩具换新装——旧玩具、新造型。
玩具商场展销会——买卖双方说出推销、挑选玩具的理由。新编玩具总动员——编故事,或表演。
5、小结评价:
(1)教师小结上课以及表演的情况。(2)指导学生填写评价表。教学反思:
11.春天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春季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2、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二、教学重点:
观察和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
三、教学难点:
涂色的方法以及整体的色彩倾向。
四、教学准备:
教师:油画棒、水粉颜料等 学生:油画棒、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2、导入:
(1)欣赏图片,提问:这里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用了哪些色彩?(2)小组讨论: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3、欣赏探究:
欣赏分析:课本里的学生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完成的?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春天?
教师示范自由的表现春天的方法。
4、活动体验: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堂指导。
5、小结评价:
(1)作业展示和评价。(2)指导学生收拾东西和保存作业。教学反思:
12.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学习简单的人物装饰方法。
2、明确人物装饰部位,巧用材料进行装饰。
二、教学重点:
了解利用彩纸进行人物装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四、教学准备:
表现春天色彩的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稳定纪律、检查用具。(2)说明本节内容、要求。
2、导入:
(1)生活中的人物装饰图片,介绍人物装饰的部位。(2)小组讨论:结合小数民族服饰,说说人物装饰的方法。
3、欣赏探究:
欣赏分析制作方法,分组讨论。
教师与同学一起演示范用春天的色彩来装扮一位同学的方法。你还能设计几种装饰的方法?
4、活动体验:
用自己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用春天的色彩来装扮自己或一位同学,教师巡堂指导。
5、小结评价: 作业展示和评价。
6、小结。教学反思:
13.我们身边的线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发现生活中、艺术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
线条的组织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
线条丰富明显的物品、艺术品,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介绍一位好朋友——会变的线条。问:刚才线条变成了哪些样子?
问:谁能发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条?
2、看图片:
自然物与人造物中的线,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线给你什么感觉?出课题。
3、展示部分线表现的艺术作品:吴冠中的《春如线》,小结:本艺术作品中线富于变化。
4、展示韩美林等画家的作品。小结:艺术作品中的这些线也要有秩序。
5、欣赏学生优秀作业。
6、布置作业。
展示用毛线、线条等材料粘贴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后进一步用多种材料进行线造型。教学反思:
14.下雨了
一、教学目标:
尝试体验雨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
录音雨声,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稳定纪律、检查用具。(2)说明本节内容、要求。
2、导入:
(1)播放雨声,问这是什么声音?(2)播放歌曲,做下雨的动作。
3、欣赏探究:
4、分组讨论:
(1)说说可用哪些细小的线条或形状来表现不同的雨?
(2)用语言或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的雨中的感受、表现和情绪。(3)欣赏图片,讨论。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下雨的情景?
5、学生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绘画一幅雨中情景。
6、小结评价:
(1)作业展示和评价。(2)小结。教学反思:
15.童话城堡
一、教学目标:
过认识各种形,并会用大小不同的形概括、组织成建筑群,感受建筑的美以及它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城堡的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三、教学难点:
城堡的外形美感与创新。
四、教学准备: 彩色笔、彩色纸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稳定纪律、检查用具。(2)说明本节内容、要求。
2、导入:
(1)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画城堡。(2)比一比,这些城堡有哪些特点。
3、欣赏探究:
(1)欣赏图片: 说说可用什么形状来概括表现城堡的建筑?(2)说说城堡的大体结构。欣赏图片,讨论。
4、小组讨论: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城堡?
5、学生作业:
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创作一座美丽的城堡。
6、小结评价:
(1)作业展示和评价。(2)小结。教学反思:
16.钓鱼
一、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鱼以及钓鱼游戏的乐趣,培养学生认识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以及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认识用各种材料、方法制作的鱼,引导学生探寻制作、装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制作装饰鱼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几条做好的“鱼”,制作及装饰的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稳定纪律、检查用具。(2)说明本节内容、要求。
2、导入:
(1)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教师做钓鱼的动作)。(2)教师拿出“鱼竿”和“鱼”,进行示范钓鱼。
3、欣赏探究:
(1)把“鱼”分到各小组,讨论:(2)说说这些“鱼”是用什么来做的?
(3)“解剖”这些“鱼”,看它们是怎么做成的?(4)小组汇报。
4、小组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鱼”?
5、学生作业:
小组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制作不同的“鱼”。
6、小组游戏:大家来钓鱼,各小组进行钓鱼比赛。
7、小结评价:
(1)作品展示和评价。(2)小结。教学反思:
第三篇:一年级美术教案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是小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美术课来说也不例外。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关系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其中有部分学生素质很好,画的不错。但也有个别学生素质较差,且纪律涣散。
二、教材分析:
美术教材在分类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分为欣赏、绘画和工艺三大部分,工艺课绝大都是混合课,即锻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练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每册教材又由于儿童年龄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第一册教材就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业的安排上形式比较活泼、新颖,着重发展儿童多种形式的创造能力。在绘画和工艺课中,突出训练学生形象概括能力和造型能力,教材还安排了大量的色彩课,以锻练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并使学生对色彩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龄人的美术创作成果,扩大欣赏视野,进一步启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破除对美术创造活动的神秘感。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色彩兴趣和敏感,鼓励学生更为大胆地使用色彩作画。
3、通过具有游戏性质的撕折,以传授折与撕的规律为核心,启发学生对图案重复规律的感性认识,并在折叠染色展开后的意外效果中强化这种认识。
4、继续强化视知觉训练,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绘画游戏,打破儿童绘画练习中一些僵化的模式,让儿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和记忆形象,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再现,从而突出地强化造形训练在开发右脑智能方面所独具的功能。
5、利作丰富多彩的造型游戏形式手段,打开学生在形象记忆方面的思路,为创造形象和再现特定形象基本特征提供必要的造型依据,同时以抽象形象造型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6、尝试使用纸张材料,进行制作练习。从纸材的色彩、肌理的选择方面,简要地提出对简单形象的形象表现功能和画面拼组上色、形等方面的组合美化要求,启发学生审美创造的兴趣。
7、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纸材立体装饰的常用手法,通过纸材加工和立体化组合,进行立体制作的基本技能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课前制作教具,运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制作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学生想象,锻练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3、优化课堂结构,注意精讲多练,作业随堂完成,注重教学效果作业质量。
4、平行班级作业展评、评比,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攀比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5、使用电化教学,增大课业容量,使所受内容条理化,便于学生接受。
6、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向课堂40分中要质量。
7、记录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认真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学习,力争把更多、更准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五、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
一年级上册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培养逐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教学重点:
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星星黄、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教学准备:
彩纸、树杈(用卡纸制作)、胶棒、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我祝贺同学们成为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小学生。跨入新的学校,结识新的同学朋友和老师,是不是非常高兴。
认识一下我吧(简单的自我介绍),既然同学们认识了我,我也要认识一下咱们同学。
在老师眼力,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同学就象是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经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多年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老师眼里,咱们班就象是一棵大树(教师出示大树并粘贴)同学们就是树上最有生命力的树叶,大树因为有了你们而焕发生机。三 感知引导
教师讲解重点内容
教师出示彩纸用彩纸剪成或撕,在树叶上写名字,然后在树杈上自己找一个位置,贴在树杈上。
四 合作探索、自由创作并大胆发表
小组比赛形式,每一组抽取一名学生介绍自己。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爱好。教师对语言表达简短明了、声音响亮、语言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五 畅想未来
同学们集体剪贴成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面。
教师:看我们剪贴的小树叶是大树充满力量,就象我们班级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而更加有力量。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打扮我们的班级,使班级这课大树更美更繁茂。教师和同学们一块畅想未来。板书设计
第一课 让大家认识我 剪贴 介绍
教学反思与调整策略:在本课中,我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但同时要注意学生年龄较小,练习速度不一,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乱扔废弃纸屑,留住边角纸料,备于以后的课程中使用。一年级上册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课时:1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笔、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检查工具,稳定课堂秩序
二、体验 表现 创新
1、看一看、观察外型
教师出示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提问:这两种绘画工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油画棒、彩色水笔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两种工具的外型的不同:彩色水笔有外壳包裹,有笔帽,笔尖一般较细;油画棒外层有纸皮包裹,笔尖较粗。
2、画一画、认识特点
教师:你喜欢用那一种工具进行绘画?为什么? 同学们指出自己喜欢的工具。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来随意的。涂涂画画,实践一下他们的不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可以很均匀的去涂色,也可以尝试着用不同力度、不同疏密的点、圈、线等笔触体会不同的涂色方法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小组讨论实践,观察涂色后的结果,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油画棒粗犷有力,厚重,遮盖力强,可以明显的产生粗细深浅的变化,不易混合,容易修改,用尖器可以刮除表面的色彩。
水彩笔柔和匀净,色彩薄而透明,几种颜色重复混合可变成另外一种色彩。
3、欣赏大师的作品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教师准备一些问题: 刚刚看到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和色彩?
你觉得话化的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是高兴?是恐怖?还是有点伤心?那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
引发学生对奇妙的色彩世界的探究。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引导儿童去发现,去感受。三 小结
以体验与色彩游戏为主,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舌功能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绘画
技能、探究能力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迪。教学反思与调整策略:
新入学的学生好动,还不适应小学生活,40分钟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
个别学生可能会忘记带绘画工具,教师要多准备儿童绘画用具。来保护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第二课 看谁涂的更好看 油画棒 彩色水笔
一年级上册第三课 圆的世界
第三课 圆的世界 课时:1 教学目标:
运用基本形--圆形概括表现生活中的物象。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用圆形进行造型的表现能力。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并感受生活之中圆形之美。教学重点:
通过回忆、联想 发现生活中能用圆形概括的物象,学习用图形大胆的表现。教学难点:
如何让借助圆形表现物象。
教学准备: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晚吹泡泡的游戏,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示范
看到圆形令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示范画出。
2、图片欣赏
看课本,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哪些部分是球,可用圆形来概括。教师总结。
3、小组讨论
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圆形来概括。
4、教师再次示范
在横竖不同的纸张上,演示一幅完整的画面的创作的方法。在过程中渗透选择的内容、画面安排及涂色方法。
5、欣赏作品
看教材第十页的学生作品。画了什么?
用了哪些绘画材料? 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三、布置作业
1、运用水彩笔、油画棒或其他材料表现生活中类似圆形的物体。
2、画面构图饱满,涂色均匀。
四、展示评价 评价方式:个人评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五、课后拓展
请继续观察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感受圆形的美吧!
教学反思:
使学生对圆形物有了比较丰富的认识与心理体验,再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联想,使学生的表现欲望、专注态度、观察能力以及创造精神都得到充分体验,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作业,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四课 各种各样的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形的分解方法,发现和了解生活中的物象可以用不同的形状概括,初步掌握观察和概括的方法。能用形的组合方法,学习运用剪、撕、卷的方法,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自己喜欢的物象。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意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初步树立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各样的形状可以概括生活中的物象,学习用形的组合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的事物,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形状完成一幅粘贴画。教学难点:
剪 撕 卷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
一、播放教学课件
播放视频:问 你看到什么形状?这些形状分别组成了什么?
二、游戏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并快速说出形状的名称:正方形 三角形 原形 半圆形·········
三、出示课题
四、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看美术课本,分析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外观是什么形状组成的?
2、组织交流、研究
3、拼摆游戏
4、指导学生欣赏书中的学生优秀作品
五、教师演示
任选一幅小组拼摆的作品继续进行演示: 1 摆形状 2 粘贴 3 加细节
六、作业要求 用剪 撕 卷的不同方法,将彩纸变成不同的基本形。2 将不同的基本形进行有趣的组合,粘贴出自己喜欢的物象。
七、艺术实践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八、评价
你学会了在生活中找出不同的形状吗?
你的作品都运用了哪些基本形?分别都表现了什么?
九、拓展
观看课件,动画介绍七巧板游戏。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五课 画汽车
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
(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板书设计:
第五课 画汽车
相同 不同
课后小结: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六课 漂亮的建筑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一年级美术教案 漂亮的建筑
低年级美术造型与表现,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工具,一年级美术教案 漂亮的建筑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这是一节动手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通过对旧画报、海报、旧挂历、蜡光纸进行粘贴、剪刻等方法进行制作。学生剪贴画时,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取材、撕、摆、组合、粘贴的全过程,如同积木游戏一样是一种手、脑、眼的综合训练。
课本第38页展示了学生剪贴的各种作品,风格多样,稚拙有趣,充分表现出小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2、⑴、教学内容与目标 a、显性内容与目标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b、隐性内容与目标
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⑵、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3、学习材料
废旧挂历纸 广告纸 蜡光纸 剪刀 固体胶等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⑴、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建筑
今天学习《漂亮的建筑》,这里的建筑主要是指房子,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房子,请你和周围的小朋友自由交流一下,说说你见过的最漂亮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请几名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说说、画画)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建筑。
⑵、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
人类最初的建筑物是遮风避雨的住所,虽然较其简陋,但它凝聚了人的劳动与创造,使人感到舒适和安全。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在追求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要求它的外形和空间更加完美和理想化,由于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使中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多样,并且具有鲜明的风格。师生共同欣赏建筑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建筑的名称,回忆在哪儿见过,观察建筑的形状、色彩、装饰特点。
《天坛祈年殿》 北京 三层圆顶、蓝色琉璃瓦、红色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
《天安门城楼》 北京 雄伟壮丽,金碧辉煌,红墙黄瓦、雕梁画柱高台基、大屋檐、多圆柱屋顶多样,等级分明屋脊“仙人”、“走兽”
《黄鹤楼》 武汉 外观层层飞檐,金黄色的玻璃屋面古朴富丽主楼净高51.4米,共5层葫芦形宝顶,《高楼大厦》 大都市 造型简洁、明快、庄重、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乡村民居》 乡村
《城堡建筑》 游乐场等
⑶、欣赏学生作品
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漂亮建筑的图片,小朋友们是如何用撕贴画的方法表现这些漂亮的建筑,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39页学生作品:A、说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房子的形状、色彩、装饰以及周围的环境)
B、凭自己的观察和学习经验,你认为完成作品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剪刀、固体胶、废旧挂历纸、广告纸、蜡光纸等)
⑷、听故事《做房子》,学习房子的剪贴方法和步骤,体验造型
在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小屋,里面住着幸福的一家人,他们是爸爸妈妈和两个儿子。等儿子们稍稍长大一点后,爸爸妈妈就决定让他们出去独立生活。有一天,爸爸妈妈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再也不能依靠爸爸妈妈了,准备独立生活吧!不过,在独立生活之前,我希望你们首先要各自为自己建造一座房子。”兄弟俩一听说要独立,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起来忙着为建房做准备。一个月过去了,哥哥准备好做房子要用和各种材料,就开始建房子啦(教师边讲故事边用剪贴画的方法演示做房子的步骤)。第一天,只见他做了一个方形的墙体,第二天,他在墙体的上方盖上梯形的房顶,到了第三天,他家房子安上漂亮的门窗和烟囱。望着新盖成的房子,哥哥高兴得合不拢嘴„„
弟弟虽然也准备好了做房子要用的各种材料,但是他并没有急着盖新房,而是先到各地仔细考察了一番,并用手中的笔记下一些漂亮房子的图案(教师展示房子线描图例),他神气地说:“我要建一座世界上最漂亮的房子„„”
讨论:
你认为故事中的弟弟可能会建一座怎样的房子?请两至三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⑸、作业 要求
请你用撕贴画的方法将想像中弟弟的房子表现出来
作业 形式:独立制作或是合作制作学生自由选择
⑹、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A、运用多种纸材撕贴一幅漂亮的建筑
B、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房子可以是见过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
C、根据画面需要,可以适当添加环境(教师适时在范画——哥哥的房前屋后添加花草树木等环境,使画面更完美)
[设计意图]
⑴、⑵了解建筑有关知识,欣赏不同风格的建筑,激发兴趣,培养审美
⑶欣赏学生作品,⑷讲故事创设情境,学习剪贴房子的方法和步骤;展示图例,启发创作思维,情境设疑,激发想象
⑸、⑹发挥想象,自由创造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通过观察分析大量的图片(实物图片、学生作品),对比启发;情境设疑,听故事学习剪贴方法步骤,活跃思维,启发创造,寓教于乐。
3、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⑴、作品提倡立意造型的新颖,就是要抓住一切新意的苗头,善加激发。
⑵、鼓励用多种纸材进行组织画面。
⑶、小组合作,分工要明确。
⑷、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纸材,以备学生纸材的不足。
三、教学评价
1、(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画面和创作体会
2、(互相评价)集中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讨论谁的作品好,为什么?教师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3、上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美丽的天空
教学重点:学生可以用写实或幻想的手法完成一件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教育理念:强调了让学生逐步体验美术学习的特征,了解在创作中的多种手法:可以写实,可以幻想,了解作品的多种形式。
教学内容与目标:A.教学内容: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B.显性目标: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C.隐性目标:尝试用纸、剪子、胶水、吹塑板、水粉色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过程:
一、探索天空的奥妙
1、唱《闪闪的星星》
2、天空不仅有美丽的星星,随着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会出现多种美丽的色彩。
3、老师这里有很多的你觉得哪你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学生选一种颜色的彩色纸作为天空。
4、想一想你的天空上有什么?
二、欣赏
1、欣赏作家们的作品。
2、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3、说一说你看了这些作品你觉得那些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
1、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可以用彩色纸、水彩笔、蜡笔等多种绘画工具来表现)
2、可以用不同的材料通过剪、撕、贴的方法来表现天空中的景象。
四、尝试用多种表现方法表现天空
小组合作表现天空。
五、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讲讲画面上画了什么?觉得表现的最好的地方是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2、大家评
(1)评出小小画家。
(2)评出小小设计师。
六、课堂小结
我们的世界很美,面对这样美丽的天空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一句什么话?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八课 花点心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花点心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花点心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花点心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花点心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花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象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象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板书设计:
花点心
搓 捏 团 压 划 第九课:有趣的勺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
2、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勺子的不同用处,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3、学习应用适当的工具、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与丰富的色彩相结合来完成创作。2.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都见过各种各样的勺子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有趣的勺子。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联想:
师问:你们想象中的勺子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说出想象中的勺子
2、启发学生回忆:见到过的勺子。
3、欣赏生活中的勺子
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勺子,引导学生观察。
4、启发学生联想
把这些生活中的勺子变成你想象中的勺子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形容。
5、欣赏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画出来的想象中的勺子,扩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想象。
6、学生设计
小组同学讨论,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用哪种方法设计什么样的勺子。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演示剪、撕、卷和粘贴的方法。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分成大组合作完成作业。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夸张表现。
启发形状大小搭配,色彩搭配。
可以制作成立体效果。
(四)展评作业
将各组作品悬挂展示,由小组同学介绍创意。教学目标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剪剪撕撕画画贴贴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 :
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由一张外形很随意的纸张,想象出不同的东西,如果它距离自己想象中的物品有差距,还可以用彩笔进行添加。
教师请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添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2、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马蒂斯的作品与学生的有什么不同,观察一下,两种画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势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那出一张你喜欢的色纸,闭着眼睛(避免大脑严格受到现时中图形的影响)随意撕出一种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随意撕出的纸片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多连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撕纸添画形式 剪纸形式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撕纸添画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小结:发表质疑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课后延伸,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什么东西是用纸做的?纸与环保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
第十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教学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
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动手动脑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车。先准备一张薄卡纸,一个塑料瓶盖,一根小木棒,一个38毫米长的钉子,然后制作一个小风车。
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用录象,简要介绍人类的飞行:在古代,人们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却上天无路,只能寄托于神话般的幻想。世界上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渴望征服天空的美好故事,人类征服天龙的历史正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18世纪后期,气球轻而易举的载入升入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开创人类飞行实验的时代。
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知道的有关人类飞天的神化或传说小故事。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教师板书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折纸飞机活动。每小组可参考教师带来的折纸飞机步骤图。,供学生分析研究、学习折纸方法,学会识图。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
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
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场试飞自己的飞机。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折纸 装饰 课时:1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做一理性上的了解。通过大家交流,使小朋友认识更多的卡通形象,认识到卡通形象的造型与色彩具有夸张性,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
卡通形象图片、小朋友的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书写:卡通
教师讲解:什么是卡通——英文cartoon的音译,即动画影片。
教师:说起卡通,你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卡通电影或卡通形象,播放课件:内容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卡通电影剪辑。
2、通过欣赏课本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对卡通作一理性上的了解。
教师请学生数一数第十二课中有多少个卡通明星。
教师:为什么不把小朋友的相片算在内?卡通形象有何特点?
教师小结:卡通形象的形色比较夸张,造型简洁。
3、小组讨论
(1)介绍你喜欢的卡通明星长什么样子?让同学猜猜你说的是哪位卡通明星?
(2)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卡通形象(师导,我们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是最受欢迎的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3)中国有很多可爱的卡通明星,你都知道哪些?看看有没有不同之处?(《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宝莲灯》《雪孩子》《九色鹿》《渔童》)
4、设计实践
(1)在纸上画出你心中的卡通明星,或为卡通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2)用你喜欢的色纸剪贴出你喜欢的卡通明星(形象以基本形为主,要简单)
(3)给你设计的卡通明星起名字,讲一讲他有什么特点或本领。
5、展示应用
(1)展示你设计的卡通明星,为他配音、配动作。
(2)将所有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开展卡通明星总动员大展示。
(3)请给你的卡通明星找个合适的地方,装扮我们的教室。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欣赏 设计 展示
课后小结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穿串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或创作一两种穿串链的方法,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韵律美,体验设计应用活动乐趣。
2、能力目标:通过穿串链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意目标:了解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变废为宝,并试着学会装点生活、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巧妙运用身边适合的物品进行有规律的搭配,体验穿串链的活动所带来的设计乐趣。教学难点:尝试有规律的拼摆方法和穿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古今中外的串链作品。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艺术品,你们看看漂亮吗?
这些作品哪些地方漂亮?
导出课题《穿串链》
二、新课
1、分组讨论:
分析书上33页作品,制作步骤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觉得这些作品是怎样做成的?在制作中有什么问题吗?
2、小组汇报: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示范制作方法,总结出穿串链的步骤。
3、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1)从大小、长短、多少、色彩等方面找出规律。(2)看书上32页分析穿法,演示书中穿法。(3)教师演示打结的方法。
4、引导学生看书欣赏不同的串链的作品。
三、学生实践:
1、材料选择要合理
2、色彩搭配要合理
3、有规律
4、打结结实
四、课后扩展:出示由串珠组成的立体作品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多彩的拉花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设计制作出一至二种自己喜爱的拉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拉花的作用;设计制作拉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探索各种制作的新方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二、课题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运用各种色彩的纸村料,通过设计、思考、撕、剪、拼、贴等各种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进行设计,并借助制作拉花这一活动使学生相互合作文流,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教材中用明快、简洁的文字.及各种漂亮的花饰,让围绕范作进行学习、思考、探究、创作。从而美化自我、美化环境、美化生活,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创新。发挥个人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各种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拉花的作用和制作拉花的各种方法。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手段,发挥学生的特长,制作精美的拉花。
三、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活动的方式
l、预先布置拉花所需要的材料,提供学生寻找制作拉花的信息,为学生拓宽思路铺设一定的活动空间c
2、人人表观、集体展示、表扬、奖励的方式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展开不同方式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设计思路:
1、演示法:教师预先制作好各种形式的拉花,贴、挂、戴、包在各种物体上,使学生提高兴趣、集中思想。教师示范制作l一2件花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分组法:把全班分成四人一组,几个进行单独制作,安排好组长进行负责,先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小组评选优作,到班上进行展示评比。
3、自由法:学生在制作小花饰中以各种制作的方法部可以,可以剪,可以折剪,可分步制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各式各样的拉花。
4、引导法:学生在制作时,老师要不断地发现成功的、好的制作方法及时表扬、鼓励;当遇到制作困难时,老师要积极引导,让其在愉说的氛围中积极创作:一个班的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总有一定差距,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从而人人参与、增加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激发探究。
1、利用卡通形象旁述,引导学生欣赏用拉花布置好的室内环境图片和美化自身的相关图片。
2、请学生说一说: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来美化环境和自己的吗?
你在哪里见过拉花?(出示拉花。)
拉花有什么作用?
3、引出课题,板书。
4、鼓励学生参与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讨论:观察课本中拉花的各种剪制图,你能看懂吗?想想看,怎样剪、怎样折?说说你们小组观察到的步骤。
汇报观察结果:折叠-画线-剪下-拉开 直接画线-剪下-拉开
2、小组内分类练习:每个小组各自选用一种方法剪制(教师提供一样大小的纸)。比较四种方法的相同和不同。
汇报观察结果:不同---错位定线 螺旋形定线 折叠 不折叠
相同---画线再剪
3、实践证明不同材料的选用会影响到剪纸的速度和拉花的弹性。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1、游戏:找朋友---尽快找到和你拥有同样形状纸张的同学,并且比一比看谁能把拉花延展得最长。
想想看:为什么?
2、请你做做小老师:检查你的同组同学是否有剪断的,并且告诉他原因在哪里?可以怎样避免?
3、变通思维,录象演示不同剪法的拉花,观察哪里跟书上的不一样?可以怎么变?
(折叠的方法、线条、外形)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1、学生尝试新剪法。
2、合作展示,评价发表意见。
1)以小组为单位,你们打算怎么展示你的作品?鼓励展示方式多样化。
2)学生合作作品,完成展示设计。
3)自评,介绍自己的成果。
4)互评,你认为哪个小组的表现最好?(作品、合作的态度、创意等)。
5)师评,奖励“最佳拍档”小组。
3、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一些什么?
五、课后延伸:
投影出示塔式蚊香,和拉花具有弹性和伸拉性的特质是相同的。课后想想看,拉花除了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用做什么?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神气的小厨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人“神气的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准备:
l.多方面搜索与食品相关的图文资料。
每个同学都准备一 到两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或传说,或对某一种食物的食法的资料。
2.查找了解广东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媒材工具的准备: 学生自己用白纸做好的“厨师帽”。
2各种用以制作“食物”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好的“食物”。
4.食物欣赏图片。
教学过程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提出课题: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7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2、进入角色,探索思考:
(1)展示学生制作的各式“食物”。引导学生欣赏其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
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出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3、明确《神气的小厨师》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美食文化。回
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
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
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 2如何分工合作。3用什么材料?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作业要求。
4、展示表演(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
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食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
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它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
板书设计:
十五、《神气的小厨师》 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大家一起画
本课大家一起画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初始课,大家一起画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时已学习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简笔画,此课大家一起画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点、线、面,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丰富画面。为了不使学生对作画感到乏味,教材大家一起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看谁画得点、线种类多,谁画得美,让每一位同学都因自己画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颜色感到兴奋和愉悦。
教学目的:
1、认识什么是绘画中的点线面
2、尝试运用点线面装饰画面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的点线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运用
教学难点 :画出许多不同的点线面组合 第一课时:点的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请2至3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画(如:房子,树木、花等)
2、同学们共同评画,说说哪幅漂亮,为什么?
3、通过评画,了解画画要加花纹才好看。
4、明确什么是花纹——点、线、面。这节课我们学习:点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组好象沙子的点和一组用小旗组成的点,问:它们是不是点?
2、引用从人在飞机上往下看的图片,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点的定义。(点可以通过把许多不同的图形缩小,组合变化而成)
3、通过“举手判断”的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点的认识。
有大有小
不同形象
4、请同学们说说你还能用什么变成点(喜欢吃的?用的?玩的?…)
并由个别同学上台画一画。
5、师生共同评画。
6、看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从中引导学生用色,使点变得更加漂亮。
三、学生作画,教师随堂辅导。
四、总结。
第十七课 谁 画 的 鱼 最 大
教学目标:
a.显性目标: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b.隐性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业类别:绘画课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教学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挂图、工艺品、彩纸、工具材料等。学生: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一)引入:看有关鱼的影片(课件)边看边思考:你还见过那些鱼,有什么特点?
(二)出示部分课题:谁画的鱼大
(三)讲授新课:
出示各种真实鱼的图片(课件)学生用基本型总结鱼的外型特征。出示各种真实鱼的图片(课件)学生分析色彩花纹的特点 欣赏与分析农民画《戏鱼》。观察与分析作品 分组讨论:在以下方面与自然界的鱼有什么不同?
1、在造型上
2、在色彩上
3、在内容上
(四)观察分析哪幅作品的鱼画得大?(出示课件)
(五)提问:怎样能将鱼画得大,充满画面? 思考并实践
三. 出示线描作品,引导分析。学生仔细观看 四.作业要求:
1.用最快的方法画一条鱼的外型。比一比谁的大。2.用线添加花纹和图案。五.师生共同完成作品。六.小结,展示讲评作业。
七.找出小鱼,讨论如何把鱼变大? 培养发散思维,引申课业内容。施教时间:10月26日——10月28日 扎记:学生在欣赏课件时往往只于表面,所以在播放课件时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很重要。在欣赏本课鱼的课件时,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鱼的大小”、“鱼的形状”“鱼的花纹”、“鱼的颜色”等几方面进行欣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可见中得到启发,从而画出更好的作品。
课题:妈妈和孩子(欣赏评述)教材分析:
生命的繁衍里离不开母体的孕育!它的宝贵之处是因为不可重复。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因此,母子的情感既广泛(每个人都感受得到)又独特(有别于其他感情);本课选取6幅不同表现形式的“母与子”主题的艺术品,来展现妈妈与孩子的亲情,通过欣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体会作品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作品中、生活中的母子之情及妈妈对孩子的爱,使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情感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欣赏、感受美术的作品多样性与媒体特点,通过欣赏活动认识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初步学会观察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并简单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母与子”的主题中的情感,对母爱有新的体会并能感受世间母爱的伟大,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能力目标:培养认真观察,思考,质疑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及能力。教学重难点:
1、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观察、体会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母子情和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加深对生活中、作品中“母爱”的理解。
2、了解艺术作品中有许多种表达情感的媒材与表现方式。
3、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画面情节予以描述、发表自己的感受。重难点处理方法:
1、以游戏、故事、观看动画、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讨论、交流、讲故事、语言引导、直观视觉材料提供等方法引导学生加深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3、用开放式、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有针对性地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
1、搜集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主题为“母亲和孩子”,如音乐,动画片、绘画、工艺品等作品。
2、收集各种美术绘制用具。
3、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做好课前调查问卷及单亲孩子个别访谈工作。
4、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学生:
准备妈妈的照片一张 课后工作整理:
1、课后调查问卷情况的统计
2、检查学生在课后、家中是否运用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内容。学生课后活动:
做一件礼物送给妈妈,或为妈妈做一件小事。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交流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活动
1、教师简介自己妈妈的外貌形象、性格爱好,请学生与小组内同学谈谈自己妈妈的外貌形象、性格爱好是怎样的?妈妈平时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1)小组讨论、交流并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妈妈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妈妈。(2)教师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2、点明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感受母爱的力量。
1、欣赏母爱题材的动画片、素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善良、勇敢
(1)欣赏“猩猩妈妈勇救小宝宝”动画片,(欣赏前向学生提出要求:看完后要在片中找出一位勇敢、善良的好妈妈)。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表观后感,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2)教师小结:母爱可以战胜恐惧和邪恶,妈妈的怀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
(2)引导学生欣赏观察珂勒惠支的《母亲保护她的女儿》,简介艺术家的生平及作品艺术风格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天下的母亲(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所共有的母爱。
(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欣赏思考分析探讨各类母爱题材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感受艺术作品和母子亲情之美之真。探讨、认识6种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法与媒材工具。
1、引导学生浏览、欣赏教材中6幅母爱题材的艺术作品(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摄影〈鼠猴>、木雕<欢乐柱>),思考:找一找,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也出现过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吗?哪幅作品中的妈妈最象你的妈妈?如果你是某幅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呢?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艺术家用什么方法来描绘、告诉我们妈妈和孩子之间亲情的?
2、小组讨论交流: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教师以思考题中的问题提示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讨论,如“为什么喜欢”可以从人物的造型手法、色彩、材质方面、“亲情之真”可以从画面情节内容的表现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及发表感受,教师根据学生所赏析的各幅作品引导学生对手法运用、主题表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后,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对媒材工具的探索:
(1)创设小商店购物情境,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媒材工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感知其特性并逐类找出教材中对应的作品种类(找一找这些美术作品用了哪些用具?)(2)教师小结,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三)强化体验,深化情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在每一刻,孩子也要爱妈妈爱大家,引导学生将对妈妈的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1、教师讲述“母亲舍命救爱女”的纪实故事,引导学生更加地深刻感受母爱的伟大。
2、引导学生说一说妈妈爱自己的一件小事,今后自己应该怎样使妈妈幸福呢?想制作一件什么小礼物送给妈妈表达自己的心意呢?
3、对学生进行表达方式的引导:可以唱歌、做手工、画画、讲故事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心意
三、课后总结 札记:
现代的孩子娇生惯养,许多孩子没有感恩的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许多孩子才意识到妈妈平时照顾自己的辛苦。我继续引导他们要回家对妈妈表达自己的感谢,并列举了几种表达心意的形式。希望孩子们回去能够完成这项作业。
第四篇:一年级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学生情况发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是学生心理的一大转折,在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教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准备课(认识美术课)1 第二周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2 第三周 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 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
第三课手拉手 找朋友 1 1 第四周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2 第五周 第五课请你认识我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 1 1 第六周 国庆长假
第七周 第七课 哈哈镜 笑哈哈 第八课 我爱我家 1 1 第八周 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 第九课 快餐美食店 第十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1 1 第九周 第十一课 可爱的小虫 第十二课 节日的小彩旗 1 1 第十周 第十三课 有趣的吊饰 第十四课 多变的纸拉花 1 1 第十一周 第十五课 漂亮的小彩灯 2 第十二周 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1 1 第十三周 第十八课 月亮的故事 2 第十四周 第十九课 雪孩子 2 第十五周 第二十课 遥远的星空 2 第十六周 主题创作 奇异的树 2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2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教学内容
准备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激发学生学好美术的兴趣。
2、明确美术课的学习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 明确美术课的学习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难点 养成学生的良好绘画习惯。学具准备 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相互介绍。
二、启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1、师画一圆,问:①这是什么?
②你能把它变成什么?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美术吗? A、发现美B、创造美C、欣赏美
2、你发现生活中什么是美的?
3、你是如何创造美的?
4、你生活中的物体景物美在哪里?
三、明确目标:
1、自主阅读课本,寻找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说说为什么喜欢?
2、翻翻看,我们这学期共有几课?需要哪些用具,必须学会哪些知识?
A、用画笔来表现的有哪些?
B用橡皮泥、剪刀、彩纸等表现的又有哪些?
四、创作活动:
1、学习绘画方法。
2、学画太阳和月亮(随时纠正不正确的作画习惯)
3、画好太阳或月亮,涂上喜欢的颜色。
4、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想说的话,或是一些建议、想法(不会写的也可以用拼音)
五、展评,小结。
课后反思 开学的第一课,在对学生习惯养成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其余安排较紧。学生对画太阳画月亮非常感兴趣,学生们真正喜欢上了美术课。
教学内容 第一课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微小的世界。
2、使学生应用手中已有的材料表现微小的世界。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注意发现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大自然的微小的世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入了解微小的世界。学具准备 常用的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树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学生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树和树上的叶子。
2、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树叶的形状。
3、师出示树叶让学生观察,纠正绘画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观察。
4、亲亲大自然中有极其微小的世界,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更多奇妙的小世界,学生们用放大镜寻找自已所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观察。
三、寻找身边的颜色
1、问:苹果是什么颜色?
2、引导学生观察:有许多的颜色。
3、观察春、夏、秋、冬四幅图,说说它的色彩。
4、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四、欣赏《蝈蝈黄花》
艺术家善于用。细腻的手法画出蝈蝈的神态。用大写意的手法画黄花,它画出了果园中的细小世界。
五、学生创作
1、你能观察到什么美妙的小世界,能把它画下来吗?
2、学生独立创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展评
课后反思 本课一开始就以“美与自然”为主题,从动态的视觉感知活动切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多视点的美术探秘情境,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能被步感悟到:“美”是无所不在的,“妙”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壮观的大世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感受神奇壮观的场景,在对比中感受大的世界。
2、培养学生敢想、敢画,大胆表现的绘画习惯。教学重点 感受神奇壮观的大场。教学难点 培养大胆表现的习惯。学具准备 挂图范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用具:
一、导入新课
1、师展示小人偶,这是什么:人偶与老师比较,老师显得大,人偶就小多了!
2、师展示蚂蚁与树叶,树叶与蚂蚁比树叶就大多了。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观察课本中的图,看看你们发现了?通过什么可以看出?(物体大和小的对比)
2、重点欣赏: 巨鲸: 鲸大
人小 《长江颂》:
河大
人小
3、欣赏学生作品 山的大
人的小
三、启发想象
1、大然然中有哪些场景是壮观的?(风、楼、树)
2、如果让你把它画下来,你能画出来吗?能否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
四、指导创作
1、把你印像中最大的场景画下来。
2、注意把大与小画在同一个画面上,通过大小对比画出大的世界来。
五、作品展评
课后反思 欣赏与评述是本课的重点,注意提供视觉造型语汇给学生作评述,如形状、色彩、花纹、神奇、壮观等,引导学生“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内容 手拉手 找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美术用具,了解能够用来创和的各种材料工具。
2、指导学生保护爱护学习用具,养成作画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美术材料用具。教学难点 了解材质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学具准备 水彩笔民、油画棒、铅笔、剪刀、卡纸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展示由油画棒、国画工具、水彩笔等材料绘制的几幅美术品。
2、让学生上前触摸、看、闻等方式辨虽每幅画的材质。
3、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些作品都是由哪些工具绘制的?
二、看一看
1、师展示各种材料在讲台上,请同学上台看看、摸摸。
2、师对种材料进行具体介绍。
3、师在图画纸、卡纸上作简单的演示。
三、试一试
1、生说说对哪一种绘画工具较感兴趣,并说说为什么?
2、检查学生对工具的认识情况。
3、学生偿试各种材料进行作画,师巡视指导。
四、比一比
1、学生自由展示绘画好的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材料及过程。
2、作品展示,由学生评选优秀作品,奖上不红花。
3、师小结
课后反思 关注了学生对笔的认识,注重了软笔与硬笔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对材料与作品间能接上轨,鼓励学生寻找身边的材料,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心世界。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内容 圆圆、方方和尖尖
教学目标
1、感知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
2、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状牲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
3、在合作竞赛中,浓度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知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基本形,并能用于表现物体特征 教学难点 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形象特征 学具准备 各种材料、工具、有关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三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呢?
二、认识圆圆、方方和尖尖
1、出示圆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叫圆圆。
谁能说说你怎么记住它? 谁能给他找朋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2、出示方方: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谁来给他取个名字。那他又有什么朋友呢?
3、出示尖尖: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是根据什么来给他取名的?
大家给他找找朋友好吗?
三、造型表现
1、画:谁来把我们的三个朋友画出来?指名板演。
2、小组创作:小组把三个朋友画在同一张作业纸上,并给他穿上漂亮的外衣,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
四、评价:
1、作品展示:各组展示作品。
2、欣赏评价:学生自由评述,指出每幅作品的优缺点。
3、综合评价:师总评,生举手表决,选出优秀作品,评出小画家。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人物形象和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由美丽、有趣的形组合而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实。认识了生活中事物最基本要素“基本形”和运用基本形进行观察与表现物象。
教学内容 请你认识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2、能用点、线、色设计自己的名字或自画象;
3、感受“冷、暖”色;
4、继续学习习近平涂方法。
教学重点 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教学难点 感受“冷、暖”色
学具准备 纸材、剪刀、欣赏图片、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抢答游戏:复习旧知识,师在黑板上画出点、线、色、基本形等,学生抢答。
2、色彩平涂接力:形与色的设计及色彩平涂技能训练,在游戏过程中关注“形”的想象。
二、欣赏评述:
观察与思考——看看课文中的作品,看你发现了什么? 他是如何使自己的名字变美的?
同学认识我——向同学介绍自己,说说自己喜欢什么? 想象与创作: 如何在名字上向你的同学介绍自己?想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名字变得更漂亮?
三、学生创作:
学生创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与色彩给自己的名字穿上花衣服。
四、展示点评:
1、展示名字,比比谁的名字更漂亮。
2、指名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喜欢跳就跳,喜欢唱就唱。请办法让你的同学认识你记住你。
五、师总结,表扬善于展示的同不,鼓励大胆表现。
课后反思 本课练习除了以彩色的“名字”或“自画像”进行自我介绍与同学交往之外,还应启发学生将名字的汉体字设计成汉语拼音字母;在画面的形式美方面,还应引导学生借鉴大师米罗的画,运用简单的基本形变化进行表现。
教学内容
变幻的画面
教学目标
1、能用运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2、学习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3、会与同学交流,探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能做到正反物象的表达。教学难点 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学具准备 卡纸、彩笔、小木棒、胶水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小组轮流玩“变换画面小制作——孙悟空”。
2、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二、模仿制作(小组自主解决制作方法)
1、自由学习步骤图,思考:老虎为什么要回家?(激发保护生态环境)
2、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思考:正面与反面有什么关系?反面为何要留空白?用什么基本形表现物象?用什么点、线、色装饰花纹?
3、指导解决“画(主体、背景物象)——对折(卡纸直线折法和以剪切改变外形)——粘贴”的制作方法。
三、观察与分析 欣赏学生作品,分析:
1、你喜欢哪一个动画小制作?为什么?
2、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有趣的画面?正面主体物是什么?反面背景是什么?运用什么基本形和造型元素。
3、找找身边的材料,哪些纸材、用具适合制作“小动画”?
四、分享与评价
1、交换小制作
2、互相评价、赠送
课后反思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尝试中感受“视觉暂留现象”,如为什么“慢转动”时两张画面不重叠,“快转动”时正反画面才重叠?学生能在较快的情况下找出规律。教学内容
哈哈镜,笑哈哈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精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能用“点、线、面、色”表现人物和装饰画面。
3、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引起兴趣与好奇心理及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精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能用“点、线、面、色”表现人物和装饰画面 学具准备 彩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寻找规律
1、拿起自己准备的不锈钢勺子(或杯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脸有什么变化?拉长了,还是变宽了?为什么原因产和这样变化?”
2、他细观察课文中的“哈哈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小女孩哪些地方胖了,扁了?哪些地方细了、长了?为什么?
二、比较与欣赏。
1、比较两张小女孩头像作品及全身人物作品: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惊喜和奇怪的感觉?小作者用什么方法使脸部与嘴巴拉长了?小作者选择怎样“折叠”和“添画”使胖女孩更胖?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
(美:点、线、色、图案;奇:变形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情。)
三、尝试制作
1、尝试与思考:
(1)试一试,“折叠”还有什么方法?(2)怎样“添加与装饰”才好看?(3)用线描着色法,还是剪贴画表现?(4)先折后画,还是先画后折?
2、创作:(1)折叠(2)用线画(3)打开添加(4)装饰成画
3、生分组创作
四、欣赏展评
学生自由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后反思 哈哈镜不但是学生熟悉的物体,更由于它能使镜中人物“变形”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本课浓度以“美术与科技”为切入点,以哈哈镜凹凸面能使物象“变形”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制作一张会变变化的画,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的道理。
教学内容 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点、线、面、色”创作“我爱我家”的画面。
二、教育方面
从“关注自我”发展到“关心父母长辈、热爱家庭”。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
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教学难点 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学具准备 全家福照片、多种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激起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播放投影,欣赏小朋友收集的与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亲的喜悦。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2、说说爸爸妈妈的特征(脸型、发型、表情、衣着等),引导学生抓特征,师示范不同脸型与发型、表情的画法。
3、学生开始创作,提醒构图与画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线条流畅。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激发个性选择。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播放课件,欣赏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说说自己画面的优缺点,准备怎样修改。
2、给画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现与五官、动作的刻画。
3、学生接着完成作业,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 说说你画面的故事。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课后反思 本课偿试以“我与家庭”为切入点,进行“我爱我家”的记忆画创作学习,通过创作活动,培养了学生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内容 会变的线条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二、教育方面
培养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发展方面
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线条的运用方法。教学难点 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学具准备 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启动主体:
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发展主体: 实践制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中体会 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启动主体:
1、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发展主体
1、。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教学总结: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课后反思 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经过练习学生们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教学内容 快餐美食店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二、教育方面: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
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发展方面: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教学难点 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教学用具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 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引导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
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课后反思 本课以“我与社会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一些“美术”欣赏和造型活动,了解了一些中外美术文化,探究了喜欢吃的食物,知道了“美食”与健康成长的关系。教学内容 生肖动物大聚会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了解泥动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二、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三、发展方面
学习用泥塑造立体动物。
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塑造生肖动物。教学难点 塑造出动物特征。教学用具 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一、启发动主体
1、说生肖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生肖。爸爸妈妈呢?
2、学生回答,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生肖动物大聚会
二、发挥主体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生肖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 望。
2.教师示范一个生肖动物。例如:猪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圆形做猪的头;(2)做出猪的鼻子、眼睛和耳朵(3)做出猪的身子和脚。
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生肖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发展主体 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
2.集体欣赏、评价,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课堂总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用泥塑出自己喜欢的生肖动物,能用多种手法表现生肖动物的外形、花纹、特征。
教学内容 可爱的小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领会“对称”的形式美法则,学会用橡皮泥造型的方法,技巧。
二、能力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大胆创造、勇于表现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自然、艺术美、创造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泥塑的方法制作小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制作出生动而富于审美趣味的昆虫形态。
教学用具 教师:各种昆虫的图片、有关昆虫的科学常识、故事等。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图片、带橡皮泥、牙签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谜语导入:“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2、揭开谜底: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发挥主体
1、游戏:展示箱子,让学生每组派一个代表从箱子里抽出昆虫的图片。带回本组讨论。
2、“你们小组的昆虫是什么呢?形状怎样?美丽吗?你能做它的动作吗?
3、故事:讲小鸟找昆虫吃的故事。展示枯叶虫的图片: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把自己装扮成这样呢?
4、示花纹奇特的毛毛虫:它夺目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5、知道什么昆虫有些什么特别的本领呢?-——展示萤火虫、甲虫、臭屁虫………
6、提示学生要知道更多知识就要多观察,多看课外书。
7、展示一大蝴蝶。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怎样的吗?——展示蝴蝶的生态过程图。
8、展示蝴蝶、蜻蜓、天牛等虫。它们是翅两边图相同吗?——引申出“对称”美法则,不对称好看吗?
三、发展主体
1、魔术表演——用“对称”的方法把基本形式的卡纸摆成一只
2、展示橡皮泥基本形:谁能搓出这些形状?
3、演示用橡皮泥的基本形摆成一贯昆虫,提示:怎才能牢固?——演示用牙签固定的技巧。
4、展示一没有花纹的橡皮泥昆虫:谁能给它添上美丽的花纹?
5、会做昆虫了吗?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做出更特别的昆虫呢?看看这些同学做的是不是特别可爱:——展示各丰富创意的习作。(包括民间毛毛玩具)
6、展示“昆虫大会”的大板,请每组学合作做出昆虫钉在板上,看那组做得最多最好,优胜的组被放在“昆虫之王”的位置上。课后反思 学生极有兴趣地用泥塑出了对称式的“小虫”,能用泥塑出独特、与众不同的可爱的小虫。
教学内容 节日的小彩旗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
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 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
教学难点 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教学总结:
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小学生喜欢过节,而“彩旗”又会令人联想到“节日”。学生通过“剪、折、粘、贴”等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彩旗,学生们有所获,拥有了成功的喜悦。
教学内容 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教学重点 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有目的的排列。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欣赏民间吊饰与范例作品,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说说民间吊饰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说说它们美在那里?(形状、色彩、花纹)
2、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吊饰?小组讨论回答。
3、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4、小组合作创作。师指导,提醒注意教室卫生。
三、发展主体
想想做做耳环吊饰、门帘和窗帘吊饰等等,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总结:
作业评价:造型美、色彩对比美、节奏美、整体设计美等 个人评价目标:我学会();我喜欢();我明白()。
课后反思 注重了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对形状、色彩、装饰的审美情趣和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体验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和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教学内容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熟练运用多种材料工具、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在“比较”中认识不同艺术风格表现的“太阳”。教学重点 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及造型、构图知识。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活动
(一):互相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活动
(二):圆形的想象与变化。像什么?
太阳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象可以用什么造型元素表现太阳的“形和光芒”。活动
(三):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表现的太阳,引发联想。提供作品的比较。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作者想说什么?
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活动
(四):以“科学中的太阳”激发想象。寓言联想。图片联想。假设联想
活动
(五):以神话故事中的太阳激发想象。在同龄人的作品中,哪些是神话故事中的太阳? 幻想一下,太阳的故事、太阳的表情、太阳的外形。构思:我心中的太阳大怎样的? 活动
(六):以评价促进想象创作。在欣赏中提出评价目标。
作业评价标准:构思美、构图美、色彩美。
课后反思 注重了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对形状、色彩、装饰的审美情趣和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体验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和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 月亮的故事
教学目标 感知“月亮”的科学与神话故事。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创造性表现。
在交流“我的月亮”故事中,互相启发、构思画面内容。教学重点 围绕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 创造性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进行抽象形装饰与表达。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交流活动。探索活动。
画家笔下的“月亮的故事” 科学家眼里“月亮的故事”。小朋友心中的“月亮的故事”。合作制作
在小组里讲述自己编制的《月亮的故事》。在长幅画中,合作一幅《月亮的故事》。评价活动——自评、他评
合作学习评价:有分工合作,资料、材料共享互相帮助。作业评价:
1、大胆运用点线色。
2、想象力丰富。
课后反思 注重了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对形状、色彩、装饰的审美情趣和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体验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和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小学美术第一册《雪孩子》教学设计 观澜街道大水坑小学 朱联敏
教学内容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十九课《雪孩子》第一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冬季自然现象,体验冬天的季节特点。技能目标:学会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表现雪花。情感目标:
1、感受雪花的线条纹样美。
2、通过合作添加的集体创作活动,学会合作学习。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感受冬天的季节特点,学会制作或绘画雪花。教学难点 制作雪花
教学准备
1、准备许多手剪或手撕的雪花。
2、十二张黑卡,各色油画棒。教 学 过 程
过 程 教 的 过 程 学 的 过 程 体验•感知
1、你知道冬天是什么样的吗?
引导学生从天气、风景、人物衣着、动作等方面谈冬天的特征。
学生描述冬天的样子。
2、展示冬天的图景,感受冬天的气候,引导做天冷时的动作。表演天冷时的动作。
欣赏•交流
1、你知道雪花是什么样的吗?
师放大雪花,欣赏雪花的美。学生描述雪花的样子。大家一起观察雪花
2、你们能把雪花画下来吗? 学生观察雪花并用各色油画棒偿试画雪花
3、看了这么漂亮的雪花,你们想到北方去看雪吗?今天老师把冬天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雪的情景吧!
师向空中撒雪花。学生感受下雪时的情景,观察下雪时天空飘满雪花。
4、我们教室里下的雪漂亮吧,那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雪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学生观察雪花 说制作方法。
5、请会做雪花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各组的同学制作雪花。学生自由走动当起小老师教小伙伴们。合作•表现 创作目标:
1、运用画剪撕贴等方法,创作表现漂亮的雪花。
2、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生创作表现
展示•评述
1、作品展示:各组自主展示图景,师生共同欣赏评述。幅雪景图。欣赏评述
拓展•延伸 在家看看如果在我们这幅画中添上打雪球的小朋友,画上银装素裹的房子和树,那有多漂亮啊!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吧!反思•评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与感受? 自我反思评述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遥远的星空
教学目标 能用简单的语言评述大师的画。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阅读课本,了解一些星空的科学知识,同时感受宇宙之美。
能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星空或设计星星并进行组合装饰,美化自己与生活。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设计与表现各种形状的星星、星座。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评述大师的作品和运用绘画与剪贴方法表现美丽的星座。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比较观察法、探究体验法、尝试表现法。活动方式:绘画添加比赛游泳、探秘活动、尝试比较活动。教学程序: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自评、他评。
评价活动:“说一说”我学会了什么?
探秘活动一:“看一看”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星星吗?它在宇宙中是什么色彩?
探秘活动二:“想一想”银河像什么?大师想说些什么?
探秘活动三:“试一试”哪些材料适合表现星座?哪些材料适合装扮自己?
课后反思 注重了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对形状、色彩、装饰的审美情趣和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体验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和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文 章来源
第五篇:一年级美术教案
让大家认识我
教材分析:
学生从幼儿园走入小学,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的熟悉环境和认识身边的人,解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慌。同时制作名字树,加强同学间的交往,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教学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6、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7、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6、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施教时间:9月4日-9月8日
札记:在本课中,我通过一系列撕、剪、贴、画、说、看、玩等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但同时要注意学生年龄较小,练习速度不一,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辅导。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乱扔废弃纸屑,留住边角纸料,备于以后的课程中使用。
看谁涂得更好看
教材分析 :
《看谁涂得更好看》一课安排在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二课。“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性。尝试以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也是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之一。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本课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了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创新探究目标:尝试运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画画,懂得敢于尝试,大胆展现自己的个性。
3、技能目标:能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油画棒与水彩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用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难点:
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的衣服、以及相关的绘画材料,课件等常规用具。
学生:蜡笔、油画棒、水彩笔任带其一均可。
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辨识色彩游戏
(拿出色彩卡让学生辨识,看谁的反应最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
教师快乐谈话:小朋友们,瞧,我把大家喜爱的机器猫请到我们的教室了,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谁要啊?不过要想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先得过我这一关,就是来做个辨识色彩游戏。
2、美术字揭课题
在学生体验好各种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谈话法揭题。并且拿山事先准备好的课题,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好奇、兴奋地状态迅速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无形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字的能力,为美术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玩辨识色彩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色彩的认识。]
3、了解绘画种类,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
效果。
(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画作品、国画作品、炳稀画作品等)A摸一摸,看一看绘画作品
B想一想,说一说内心感受
C找一找,认一认绘画种类
D画一画,动一动体验感受
[学生在观察、触摸、讨论、实践中对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师与学生一起以游戏的心情蘸色、调色,观察色彩的变化,学生对各种绘画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相关工具及使用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绘画起,就逐步形成一种很大气、不拘谨的绘画态度] 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
施教时间:9月11日-9月3日
札记:
新入学的学生好动,还不适应小学生活,40分钟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漫长,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轻松的环节至关重要。
第二节
一、欣赏分析,传授新课
1、课件欣赏大师作品(师生共同欣赏一组以线条与色块构成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如:克利、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师作品。)[《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
2、分析大师作品
教师提问:“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线条或色彩?”
“你觉得画画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兴?很恐怖?还是有点伤心?哪些笔触让你有这种感觉的?”
[绘画是情感的表达。你快乐,你的线条也会跳舞:你悲伤,你的色彩也会暗淡。低年级的儿童虽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现,但这种感觉却可以从最初时潜移默化地培养。]
3、观看教师范画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教师现场示范画一幅画。
[教师的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优美的乐曲给学生美的享受,轻松片刻使思维调整到最佳状态,化简学生作画的畏难情绪,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4赏析学生作品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了解油画棒与蜡笔画出来的效果有何不同一一油画棒粗犷有力,蜡笔柔和匀净。]
二、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根据学生不同喜好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1)临摹画一幅作品。
(2)自己想象创作一幅作品。
(3)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在明确作画要求后,学生开始进行创作,选择优美轻松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创设愉快的氛围。]
(四)作品评价,课外延伸
1、展示各组的绘画作品
[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验成功的快乐。]
2、学生当评委,评价作品
A.学生的自我评价
B.学生之间的互评
C.老师进行客观评价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是否灵活地开动脑筋,结合线、色等造型因素进行组织创造:[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时代需求,不应以‘‘成
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要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勇于尝试。]
D.请机器猫为大家颁奖
[做到首尾呼应,再一次地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童话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对上美术课的兴趣]
3、总结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家人共同装裱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可爱的家。
[学会创新与探究,学会让自己的东西变得实用、生活化起来。又增进了亲情。]
施教时间:9月14日-9月15日
札记:
个别学生可能会忘记带绘画工具,教师要多准备儿童绘画用具。来保护孩子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滚动乐园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课前准备开始到教学全部过程,全由学生主体的活动贯穿着:探索——感受——体验——联想——表现——评价各个环节。
探索:课前与学生交流,寻找能滚动的东西带入课堂。体现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课堂。创作表现来源于生活。感受: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联想: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表现:学生作品中丰富的形、色、线充分体现了儿童的感受和思维。真实的物体充实着他们的形象思维。评价: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其中感知行为是显性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是隐性的。
2.会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戏,隐性的道德行为。
3.会观察和提出问题,包含着内在的隐性活动。
4.随意大胆地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边线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学生分析: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好奇、好动成为他们的特点。课堂上,哪怕有那么一丁点儿令他们希奇的事,便会控制不住情绪,笑笑闹闹,跑跑跳跳,使课堂难以安静。尤其是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需安排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堂秩序往往更难调控。对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采取强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斥责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往往是难以奏效的。这时教师要运用教学的机智、采用随机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有序的学习活动中来,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 1课时
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人面前。
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施教时间:9月18日——9月21日
札记:
在学生闭上眼睛用手摸不同形状的物体——找出能滚动的物体——再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完成对圆形物体的初步认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随机而有效的引导中得到增强,学生的思维在不断高涨的情绪中得到激活。之后,再将学生的认识过程引导到滚动的游戏中去,使学生的情绪进入高潮,尽情体验玩耍的乐趣,进一步感知圆形物的特点,使学生对圆形物有了比较丰富的认识与心理体验,再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联想,使学生的表现欲望、专注态度、观察能力以及创造精神都得到充分体验,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作业,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第四课:泥巴真听话
教材分析
泥巴是孩子喜欢玩耍的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并且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藉游戏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资源及用途。
本课教材通过展示学生进行玩泥巴游戏时的欢快场面和玩法、探究的问题、卫生习惯的要求等图文资料,向师生呈现出一种以趣味性、探究性、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思路
课时:2课时
教 学 目 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情感: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口头发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课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引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观察: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观赏作品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二、感受实践:
1.到户外,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呢?
学生略答。成组讨论问题。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2.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3.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4.比赛活动: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5.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施教时间:9月19日——9月21日
札记:
本课作为小学美术课中首次出现的泥工课,不强调要让学生做出某一具体形象作品,而要强调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方式,激发学生自由表现、大胆探索、感知泥性、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问题的意识及口头发表、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第二节
一、引导阶段:
猜谜语:说一说你的一种文具的形状、大小、功能,请大家猜一猜是哪种文具。(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抓住每种文具的特征。)
看老师制作的文具使用了什么材料?(橡皮泥)
大家试着用橡皮泥做一枝铅笔,看谁做的像,请他介绍一下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出示几种造型、花纹独特的铅笔,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在橡皮泥做的铅笔上装饰上这么好看的
花纹,试着做一下。
通过制作,总结出用橡皮泥进行文具造型的方法是:基本形制作和添加装饰。可用的造型手段有:搓、捏、按等。
二、再分组合作用橡皮泥制作一下其它的文具,比比哪一组做的最多,造形最新颖独特。引导学生搓成不同的线、捏成各种的点和立方体、长方体形象进行组合,如制作铅笔盒时,可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夸张其长短及粗细,并装饰上小花纹,使制作的文具更有新意。
三、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进一步鼓励学生设计出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四、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制作前铺一张旧报纸在桌子上,以免把桌子弄脏。制作结束后,要及时收拾剩余的橡皮泥。课后拓展:
课后利用多余的橡皮泥再设计制作几种学习用品。
施教时间:9月22日——9月23日
札记:
在利用橡皮泥制作文具时,有的学生提出:做出来的有些文具根本就不能用,这叫变废为宝吗?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这样的玩具不能用,但它们很有装饰性,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同时提出,希望同学们能设计、制作出可以用的文具,真正的变废为宝。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目标:
(一)认知: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二)情感: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能力: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二)难点:作品创作及发表。
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胶棒。每人10张不同颜色的彩色纸(红、黄、蓝、绿、粉、黑„„)。
(二)教具准备:粘贴的范画、独特设计有剪子、手、彩笔、胶棒画面的板书(下面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字: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撕纸作品、一张纸。
(三)教学器材:实物投影、背投、电脑。
(四)教学课件:欣赏撕纸艺术、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我是小画家”。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1. 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儿,想看看吗?——想。
2. 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
画是用纸贴的。
3. 我还想考考大家,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为什么?——用手撕的。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二、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1. 师出示粘贴范画。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2. 师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3. 板书:5。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三.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你猜猜我要干什么?——撕纸。
师演示。
你想不想也试试,请你从桌面拿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跟我一起撕。如果撕坏了怎么办?没关系,动动脑筋,因为大自然什么都会有的。
手离得远一些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容易撕坏。
问:你看我撕的这块像什么?——生随意答,你撕的那块像什么?——生说。
用彩笔画、贴彩纸上。
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A.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生回答)
总结:——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
B.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撕的彩纸不能过小,画面不好看。C.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环保还可以再利用。
四、鼓励创作:
课件:撕纸这种方法并不难,有人体会出撕纸的乐趣后,用心钻研,居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他,一起去了解撕纸艺术吧!
课件:怎样使它更像、更好看呢?欣赏其他班优秀学生作品。
作业要求: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五、评价:
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
(课件:我是小画家)
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小评委,把你手中的红花奖给最美的画儿。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哪幅画儿好看,哪儿好,说一说画面哪里最吸引你,哪儿还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画面更好看? 同学们,多美的画啊!大家做得特别好,你们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制作出更美的画来。
施教时间:
9月26日——9月28日
札记:
这节课是训练学生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通过添画、撕纸大胆创作,是很典型的“学与玩”的结合课,从激发学生对本课的浓厚兴趣入手,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审美能力。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
胆发表看法。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幅粘贴的画儿,让学生分析这幅画与平时的我们画的画儿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白原来一幅画不仅可以画,还可以贴、可以贴完再画。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在步骤上我运用奖励撕纸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效果非常好,学生注意力集中,举手踊跃。从整节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效果不错。
花点心
教材分析:
课本以真实的花点心与同龄儿童制作的“花点心”对比 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胆进行创造的动机。
教学目标:
显性: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出制做花点心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创新.隐性:提高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技巧.培养集体主义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学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像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像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象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1.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2.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3.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4.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5.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 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板书设计: 花点心
搓 捏 团 压 划
施教时间:10月8日——10月10日
札记: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去研究技法;比如导入时利用学生喜欢的送礼物的方法,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用课件创设情境.课件内容是熊猫盼盼接到奥委会的任务,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制作花点心,请同学们帮忙,然后讲些花点心的有关知识(同时配放许多分好类的花点心照片)
二、给学生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品质.1.欣赏橡皮泥做的花点心,说说这花点心的做法
2.请同学上来边做边讲,小组其他成员给予补充
3.老师把方法编成歌谣
做了点心又作花(两部分组成)
轻轻揉捏细细搓(要求细致)
颜色多样不均匀(渗透色彩知识)
与众不同我最棒(要求创新)
4.学生制做花点
老师发现新颖优秀的做法,进行小组观摩
5.作品展示
自己把满意的作品放到展台上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易记
使学生技法的难度降低
在学生做得高兴时让全班停下不容易因此这小组学习适应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这“自己放”有助于培养自信,体验成就感.三、全班欣赏
讲评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还评价权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感受美.四、教师小结: 引入开生日会
唱生日歌
赠言
体验集体意识
在生日会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对于一年级新建的集体有益处
五、做游戏(知识的延伸)
学生自己设计(分四组)几个人围成一个“点心”的造型
评价哪组最有趣
在游戏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扩大对造型的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六、课堂总结
看课件
熊猫盼盼表示感谢,并夸奖学生们很优秀。进一步体验帮助人的乐趣,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五、教学点评
施教时间:10月11日——10月14日
札记: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评价方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尤其是允许学生自己把作品放上展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信。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