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模索出一些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特别是将心理调控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管理中,收效甚大。
何谓心理调控艺术?就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巧妙处理课堂教学问题,化解师生间的不良情绪,营造一种师生相融的课堂气氛,让师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其具体作法如下:
一、抓住优势兴奋中心,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因此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核心所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只有在总的任务内不断地移动,才能长期坚持在某一物上,否则就会出现起伏。在一堂课里,中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的保持和转移有规律:上课5分钟后,学生的兴奋中心仍停留在课堂休息的兴奋点上。之后,在教师的调控下,学生的兴奋中心约有半小时能集中到教学上。而在临近下课5-10分钟里,学生的兴奋中心因缺乏新的刺激而疲劳转向课外。据此,教师要抓三个关键:
(一)要抑制或减弱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教师切忌一上课就开始直奔主题,讲授主要知识,而应先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形象、生动、饱含激情而又富有情趣性的导入法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同时,也可以借此时间和方法来抑制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而产生新的学习的兴奋中心。
(二)抓好开课后半小时的学习状态,教师以自己生动形象的教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说,这半小时的教学集中了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要以精心的设计来吸引学生,使其思维充分在这半小时里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说,在导课之后,教师加强对教学的每个环节的控制,他们是能在三十分钟里,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的。在这段时间,教学的密度可稍大一点。
(三)抓好临近下课的几分钟到10分钟时间。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超过半小时后便趋于转移,也会感到疲倦,而教师又不能以提前下课来改变这种状况,也不能让学生高兴怎样就怎样,来个放任自流。正确的做法是:①教师及时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别的感官来参与教学活动,也就是要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在其大脑形成新的兴奋点,使教学活动又活跃起来。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其结尾有一句:这种套中人,“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可问:“将来”是否也包括我们现在?即现实生活中有无类似文中的“套子”?问题的提出,学生便兴奋起来,投入新的思考中。②改变教学活动形式,使之丰富多彩。比如可以让学生或做作业、或朗读、或讨论、或辩论、或演讲从而再次将学生调动起来,产生新的“兴奋点”。
总之,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比率,也是使学生更新动起来的办法之一。
二、采取隐性管理,制止、纠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当学生课堂上发生问题为后,就是要冷静、理智、绝不可冲动,并采用休罚、讽刺挖苦、赶出教室等“以恶制恶”等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排除来自课堂内外的各种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我们将这种面对全班学生公开的管理方法称为显形管理。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易忽视的负效应,既师生情感对立,关系紧张,使问题行为更加严重,有时也可能造成教师自身的尴尬,出现“下不了台”的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及威信、风度等。同时,也将打断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打乱教师的思路,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时间,可能造成教师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从学的方面来看,“一人害病,全班吃药”,必然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学生知识输入过程受阻与中断,严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因此有可能导致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不满。
为了克服显性管理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的负效应,教师必须研究与利用隐性管理的方法来进行管理。所谓课堂隐性管理是指教师对于课堂中的那些不认真听讲或者违犯了课堂常规的学生,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采取针对违规学生,隐含在教学活动中非公开的管理活动。它与显性管理相比,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①灵活性。隐性管理是在不中断正常教学秩序下,教师充分利用体态语言,通过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声调的变化等,渗透教学活动中而进行的课堂管理。它可针对每个具体学生、特定课堂环境采取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灵活。
②高效性。隐性管理是针对个别不遵守课堂常规的学生而采取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不面向全体学生,不中断正常教学过程,避免了显形管理中“一人害病,全班吃药”,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弊端,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
③艺术性。隐性管理是教师隐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与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具有“临危不慌,从容执教”的大将风度,及时、适度、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调控。为此,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观察与把握每个学生的课堂反应与心理,并及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管理,做到尊重爱护每个学生与严格要求和谐完美的统一,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课堂隐性管理的策略多种多样。现根据教学实践与研究,将最常用的策略总结概括如下:
(一)表情示意法。当教师授课时,发现某个学生讲话或做小动作,可用自己的目光或严肃的表情示意了,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已发现自己没有专心听课,并警示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二)走动示意法。教师上课时注意到有的同学在低头看其他书籍或什么东西时,用表情示意又不能起作用时,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这个同学跟前突然站住,这样,学生便会发现并迅速意识到教师在提醒自己要注意听课或积极思考问题。
(三)手动示意法。有时课堂发现个别或几个同学昏昏欲睡,甚至自觉不自觉地睡着了,教师可以边讲课边轻轻拍拍这个同学的肩或头,提示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克服睡意并集中到学习上来。
(四)变音示意法。众所周知,教师在课堂上的音量不宜过大或过小,而以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听清楚最为适宜。语速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要根据实际授课的需要来确定。当发现学生走神或看到窗外去了,或受到窗外的噪音的影响时,教师可结合表情示意,放慢或加快语速;或突然停顿1-2秒;或提高音量压住室外噪音等方法,示意注意力“分散”的同学。
(五)提问示意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看样子是在听课而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没听懂或根本不懂却装出清楚的样子;有极少数同学不耐烦,心神不安;有的“南郭先生”在集体回答问题或朗读时善于蒙混过关等。为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及时提出一些简单问题,让上述这些学生复述或解答教师讲过的个别简单的内容或重复教师刚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专心听讲,提高教学效率。
(六)“借机导航”法。一中学教师在讲授《口技》时,因课文情节描绘所引,竟有一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狗叫,顿时全班哄笑。但这位教师非但没有指责这位学生,反而大度地一笑。说:“这个同学情不自禁地模拟了狗的叫声,这是为文中口技高超技术所感染啊。下面我们还是继续欣赏文中高超的口技
表演。”这位教师表现出宽容大度的胸怀和良好的职业修养,微笑之余,不忘“借机导航”,仅仅两句话,既转变了课堂气氛,有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到教学正道之中,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对该同学起到了委婉含蓄批评的效果,真可谓一石数鸟,不能不令学生折服。
(七)因势利导法。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正在讲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基本概念,突然,教室外基建工地传来“嘭嘭嘭„„”的拖拉机发动声,而且这声音还一直响下去,使教学无法进行,学生也烦燥不安,张望窗外。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大声讲道:“现在大家开始数数,看拖拉机的响声有几下,然后回答你数的是质数还是合数。”这个案例中,学生注意力已游离教学目标。如果这时命令或强制学生听讲,不仅教学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这位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地把环境中的噪音变成了有利于教学的情景,顺应了孩子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中来,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八)旁敲侧击法。语文课上,教师正讲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教室里响起了打呼噜的声音,一部分学生笑起来,教师看了看睡觉的同学,没有中断讲课而是讲:“描写生动,要使用象声词,绘生绘色地描写一事物的声音形状。绘声,就是用象声词模仿声音。比如,睡觉的酣态,就可以用现在的声音来描摹。请你们注意倾听。”教师做出倾听状,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那睡觉的学生也被旁边听懂了教师寓意的同学推醒了。教师又说下去:“那么,你们的笑声该怎么描摹呢?对,酣睡声就是刚才某某同学发出的响亮的‘呼噜’声,笑声就是大家发出的‘哈哈’声。”这堂课中,教师始终没有正面批评那位上课睡觉的学生,而是在给以“面子”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真可谓自然天成,机智灵活。
三、关怀鼓励为主,促使师生“心理相容”。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来自教师的夸奖、鼓励,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学生爱与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能成为促使他们奋发学习的原动力。所以,在课堂里,师生能做到心理相容,就有了较好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基础。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始终如一地具有热爱之情,关心之意,学生就会带着“教师总是在关心我”的想法来接受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甚至他们也不会计较教师在帮助教育自己时的失当的言行,他们就会理解教师、体教师。正如《学记》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南京师大曾进行过一项“学生对教师态度与学习兴趣、成绩的关系”,结果是:有将近70%的学生认为喜欢一个教师就会上他的课,还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不喜欢一个教师就没兴趣听他的课。1998年4月28日,《中国青年报》有一篇题为《我该为孩子讨说法》的文章:昆明市某小学生因受班主任A教师的歧视、嘲弄、侮辱,使这个三年级学生对A教师这个优秀班主任所上的语文课、手工课及其厌恶,只要是一上A教师的课,他就无法遏制地想解手,本来早上已解过手了,上课时仍会拉在裤子里。对A教师和他所授的课的厌恶,已使他的心理反应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只要能躲避A教师,他宁肯呆在臭哄哄的厕所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实在值得我们的注意。
总之,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环境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运用并加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第二篇: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
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
——读《有效的课堂管理》有感
Managing Your Classroom记述了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教师,Gererd Dixie, 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反思以及对“技术管理策略”的探究。虽然本书是以英国课堂为研究对象所写的,但书中讨论的问题、提出的理论性见解以及实践性建议是在各国教育中普遍存在并受用的。由于传统教育体制和班制上的差异,书中的一些建议并不适合在中国施行,但通过阅读此书,让我接触到了一些很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课堂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思维上的开拓,尽管中西方在课堂管理的方法上有很多相通处,然而依旧存在着一些观察和思考角度上的差异,多方的了解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仅列出书中让我印象深刻、幡然醒悟的几点并略作感谢:
第一章的内容就是“班规建立期”,一个接触一批新的学生时,必然遇到的问题。第一次与学生见面,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论是班规还是教学合作都是从这一天开始建立,即使需要一个磨合期,也要建立在一定基础水平之上,老师们也大都清楚这一点,所以我可以想象一个新入职的老师面对开学第一天会有很多紧张,但书中还列举了多位有着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在开学前忐忑不安甚至失眠的情况,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书中提到了瑞格(Wragg)的“印象管理策略(impression management)”,这就要求你在学生面前的表现应保持一致,至少在建立好班规前应该如此,如果认为有必要还可以改变你的教学行为,如:
你是否避免经常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汇?(如“嗯”“哦”等)
当你站在讲台上时,是否能对班上的情况尽收眼底?
你是否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即经常记不清楚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至今我对开学第一天,见到初中班主任的画面记忆犹新,干练、强势、有能力,讲话做事都能让你认真以她为中心,第一天放学我就对妈妈说,我喜欢这个老师,她一定能带好我们班,现在想起来她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相当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制定和推行班规就会相对有效一些。
师生共同参与班规的建立是当下流行的做法,如:
我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如果你做不到以上几点,我期望你能接受以下结果:„„
你对我有哪些期望呢?„„
建立这样一些班规的确并不是什么难事,本书重点强调的就是今后的推行,以期植入这些概念,让学生能下意识的去执行,为此对班规也有一定的要求,简单总结就是,要尽量短而精,很多孩子根本没那么多心思去记那些长长的话,或者你可以保留完整版但最好有一个精简版,易看、易听、易记。在推行期,学生会不断地考验你是否在认真对待这件事,为此,还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确惩罚措施的具体内容,如:
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打扫5分钟教室
第三次——放学后留校第四次——通知家长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采取公平一致的处理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不断给学生灌输复习这些班规,如:可以在教室墙上挂上一些简单图画加以说明,许多孩子是靠视觉而不是靠听觉来学习的。在整个学期或学年一贯的贯彻班规是有相当难度,但值得去执行的一件事(回忆教过我的老师,这的确是不容易做到的)。另外,关于班规的弹性,当出现新情况是,对原有班规进行调整是有必要的,但不要将其完全废除,我认为不能完全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从学生心理角度去考虑的,不能让孩子有一种,过去的所有努力其方向都是错误的感觉,而且完全的废除有一种颠覆感,会产生新的相对更加不稳定的“适应期(settling-in period)”。
在“获取心理优势”这一章,作者列举了很多教师应该做到来获得心理优势的事,如准时上课、记住学生的名字等,从这一章我接触到了同一管理策略的不同使用方法,但因为很多方法都是自己也亲身感触过的,所以本章教会我最多的还是这些策略的原因,从学生心理等角度的分析,而且以下的很多方法,无论是针对学生的迟到还是不专心听讲,都在强调,你可以暂且不作深究以保持教学的连贯性,但你必须向学生表命你对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让他们清楚你所期望的行为举止是什么。
关于准时上课。以前只认为这是一个老师的基本职业操守,迟到也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有了一开始的几分钟不安定,又就需要时间来进入状态。本书的作者认为“在你进教室之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学生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套标准、一种行为准则和一种高度的默契,他们很反感那些擅自闯入其中并破坏规矩的人”,我理解为同学们在建立一个心理上的整体时已经把迟到的你排除在外了,所以要想再融入他们你就必须再花些时间。由这点也想到了公开课前,老师去将要和她配合的班级与孩子提前接触,使孩子们能把她纳入这个体系中,以此来获取心理优势。如果迟到,一定要做出榜样,道歉并解释原因,“当面对学生迟到问题时,为保持教学连贯性,你只需要简单告诉迟到的同学你课后会处理此事,就足以向全班学生表明你对待迟到的态度了。”
关于有效使用表扬这一管理策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直接表扬和老师的个人接触外,作者还提到了另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临近表扬策略(proximity praise)。初读时感觉很新鲜,因为说实话自己没有想到过,书中给出的一个例子是“除了迈克尔外,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写研究报告,道恩和玛利亚坐在迈克尔两侧,为了让迈克尔写报告,教师可以说:‘道恩和玛利亚,你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表现真棒!’”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为激励的手段,在我们的学校也会嘉奖表扬表现好的学生,但以此为主要目的的个别表扬,至少在我的受教育生涯中还是鲜见的。另外,在直接表扬上要尽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如:詹森,你讲的第一句话确实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讲得真棒!
乔治亚,你在地图上使用的图例真精彩!
关于扫视和巡视教室。这恐怕是作为一个学生感受最多的管理方式了,当老师在参与一个小组的共同学习时,每隔几分钟就抬起头来看看其他学生,对未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的的学生,可以用眼神或手势流露你的不满,或悄悄告诉他们,对表现不错的同学可以提出表扬,这样一来可以让他们感激你的认可,继续努力,二来可以让其他学生知道你了解全班的情况,激励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其实,简单说来,这一方法对于一个学生心里所想的只有简单的:老师在监督着我。
作者还谈到了“硬件环境的重要性”,这一章主要探讨的除了教室的必备各种教学设备外,更多关注的是教室布局、学生座位分布和教室总体环境。作者经过调查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有八分之七的学生认为,在一间不熟悉的教室中上课,学习效果明显不如原来的教室。作者主要是从教学设备和学生课堂用具以及学生习惯性心理上阐述的,这一点在我国来说就不算是个问题了,因为我们的教室固定,更换并不频繁。但是作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在同一教室大环境下,定期改变或按照课程需要改变学生座位布局的意见,带给学生新鲜感和创造性的意见,这在我国也是难以得到实现的。
可以说这本书写的浅显易懂,主要面对的就是即将或刚刚踏入教师行列的读者,对于我们来说的确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多思考一些,但内容上稍显单薄,要想更多的发掘课堂管理这门艺术、教育教学这门学问,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更广的学习。
温凯
200840904063
08级英语系2班
第三篇: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门艺术
领导是一门艺术。
通过七天的厦门培训,我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体会。
艺术是博采众长的,领导更是集百家之所长。2500年前,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一位天赋异禀的智者,通晓世事人情,深谙领导之道。他就是老子。这次培训,我们在最先进技术与市场环境前提下探索领导之道的同时,也从古人的管理智慧中去寻求领导之道,从老子的智慧研究领导艺术。“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之道的核心,也是一种需要用心体验的管理境界。所谓无为并不是空待功成的无所作为。作为一名农信社管理者,上要面对亿万群众,下要对几百职工负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这就需要借鉴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而治”最重要的是用制度的真为来代替个体的无为,而个体的无为其实是在制度的管理下的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自由运行和自由发挥。一个好的农信社领导,不仅仅是要实现农信社健康快速发展,还要善于让所有员工返璞归真,回归本性,自由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艺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领导更在与时俱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金融形势更是日新月异,为了顺应时代
发展潮流,与世界接轨,作为一名金融管理者,应该勤学多看,掌握先进信息,适时调整领导策略。此次培训中各位教授所讲的《金融战略与大国崛起》、《提升领导力》等课程,也从不同角度给我灵感,让我对如何领导一个组织有了更多想法。一个领导者,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阔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训结束后我将学以致用,把这次培训所学揉合到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四篇:销售是一门艺术
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次学习中让我在自己销售路途中受益匪浅。
老师的讲课让我很震撼。还有会场的那种气氛,激情飞扬,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带给我很大的触动。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很多关于销售方面的知识。明白了怎么才是一个真正的销售人:以前做事总是没有激情,遇到问题经常会埋怨自己的这份工作总是这么多事,遇到问题总会去想这是别人的原因不是我的原因。有时领导让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就不情愿。听了程老师的课,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源动力,遇到事情要有大胆,勇敢承担责任的心,不去找任何的借口,先从自身找原因,还要有超强的执行力和付出力,领导吩咐的工作一定没有任何理由的做好,要明白帮上司处理问题,就是在锻炼自己,也就成就了自己的成功。
在销售工作中还要有好的心态,以前在销售中,不明白怎样做能更好的接近顾客的距离,让客户相信你.还有面对顾客的拒绝,总是很受打击,现在我明白了做为一个好的销售人,首先要调整好自我的能力,要从顾客身上找到可以同步、同频的东西,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为他考虑,创造和挖掘顾客的需求。面对顾客的拒绝,一定要有抗打击的心理,即使顾客拒绝我也是在锻炼我,锻炼的次数多了,也就给了我成功的机会。
在销售过程中和客户沟通相当重要。以前对于意向不大的顾客没有努力的去争取和沟通。通过这次学习我领悟到了要在销售过程中给客户制造适当的危机感,急迫感。要让客户觉得不再我们店里买东西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笔损失。面对顾客的种种犹豫,我们一定要有霸气的对客户说“您放心”“没问题”“不买您就后悔”这样的话。对有意向在店里留电话登记的客户,一定要及时的跟进。没有不成功的客户,只有自己放弃的客户。
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历程,是对我心灵的磨练,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使我的业务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充实。不仅使我提高了自身水平,找到自身的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我决心在今后更加用心学习、细心思考,工作中立足本职、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热心工作,用业绩来回报公司对我的培养,用才智来答谢领导对我的信任,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广告是一门艺术
第一,广告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商品广告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广告的载体无论多么丰富多彩,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因此,广告也可以说是一门语言艺术。请看日本一则“救心丹”广告,标题套用“心病还须心药医”的俗语,突出了该药的功能是治疗心脏病,可谓紧扣广告所宣传的商品特性,“言出达意”。广告词只有6个字:“要救心用„救心‟”,用“救心”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广告词与标题既前呼后应,又“言简意赅”。堪称“惜字如金”。心脏病患者看了这别具一格的“救心丹”广告,谁不乐于“先购为快”呢?
第二,广告的艺术生命在于创意。《现代广告学》指出,创意即构思,成功的构思,就是要求我们根据广告的主题和广告主的要求、意愿,在进行一系列市场调查,消费者心理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一番精心地思考和策划,最后塑造成一个形象或意念。要恰如其分地给广告消费者一个有鲜明内涵的意念。“创意”的问题解决得好,广告就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日本VAT酒的摄影广告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幅广告,画面是日本影星中野良子的全身像,短发、西装套裙的服饰,笑容可掬的形象,显示了一种豪爽英俊之美。如果这种美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表现一个影星的形象之美而已,不能算是广告美。这幅广告创意巧妙之处在于人物右边放了一瓶有VAT字样的酒,左手拿了酒杯。这样的画面结构使人一看就明白,这种美已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美了,而是一种VAT酒之美,是一种广告之美。广告设计师,把宣传的内容寓于人物性格形象美中,他很懂得并善于运用这样的美学原理:倾向不必特别说出,而应当让它从形象画面中流露出来。
第三,广告宣传方式是达到广告宣传目的的必要手段,也是广告艺术的一个具体体现。广告宣传方式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要能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就有可能收到良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第四,广告设计创意,就是通过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最佳合璧,以富于美感和新意的信息、丰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能力,在激烈的商品和广告竞争中,创造出别具一格、出奇制胜的作品。因此,艺术价值在广告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广告的影响是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艺术的位置在广告创意中的位置是突显的。广告创意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用有关的、可信的、品调高的方式,在以前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一种清新的联系并表现出来,这里就需要用艺术表现的手段。广告的形象层是广告艺术表现的表层结构。广告的形象是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概念性形象。广告具有传达产品信息的目的。产品特点、功能、使用方式等作为广告表现的具体内容,要求广告形象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具体性,由此完成广告推介产品的认知功能。
第五,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手段,其功能在于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把商品信息传达给消费大众。通过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多变的艺术手法,唤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无论是广告的真实性或是思想性,都必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如果说,不真实的广告是没有生命力的广告,那么,缺乏艺术性的广告,则是促销能力最差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