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提出问题”教学案例(米玉琳 已改)(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05:1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看图提出问题”教学案例(米玉琳 已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看图提出问题”教学案例(米玉琳 已改)》。

第一篇:1.“看图提出问题”教学案例(米玉琳 已改)

“看图提问题”教学案例

米玉琳

一.教材分析

是否有必要让一年级的学生看图归纳提出问题?提问何时是最佳时机?怎样的提问方法能激活每一个孩子的思维?

《看图提问题》的教材是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9页例3。教材展现的情境是一群小伙伴在公园里玩耍场景图,图中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为教学准备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在这些场景中,有的是提供了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题,借此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加以解决;有的给出了明确的信息数据,但没有问题;还有的要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对口算的方法基本掌握了,所以从计算的角度而言,学生的认知障碍已经几乎完全删除。本节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有关“求和”与“求差”的实际问题早有接触,对提出类似问题也基本可以完成。在本节里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能加以解决。案例描述: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旁,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一年级六班的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进行“春游”活动呢。“你能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比较容易,但是我想应培养儿童从图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并能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来。

有的说:“有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的有几人?我看到丢手绢的同学中,女的有8人,男的有6人;还有的说:“我还看到要有16人踢球,现在只来了9人”„„孩子们个个踊跃,以热情的状态进入了情境。

2.争议中迸出的思维火花 刚才有一位小朋友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13-6=7,并说明其中道理。

图中还给了我们一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呢?我问道,他们的情绪仍然高涨,因为他们都会说!“丢手娟的一共有多少人?”,“丢手娟的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几人?”„„郑昆小朋友喊道:‘‘玩捉迷藏的和丢手娟的比踢足球的少几人?’’他是一个对数学学习积极热情,但也很粗心马虎的孩子,郑星呈马上喊出:“玩捉迷藏和丢手娟的比踢足球的多。”这是一个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孩子,他迅速补充道:“应该说”玩捉迷藏和丢手娟的比踢球的多多少人?

从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来说,尽管郑昆的说法有毛病,但是我发现了他已经开始考虑三个因素的关系了——这是思维迸发的火花呀!我一直在想,对于看图提问题这种模式能不能让孩子们掌握一种思维方法,有条理地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呢?孩子思维的火花点燃了将我的想法变成可能的希望。3.我该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教师,是保护和继续激发孩子们的思维火花,让孩子们去进行尝试探索呢,还是守住教材、不理睬孩子们的想法、保险地按教学程序走完这节课呢?我该何去何从?

有这种思维提升发展的要求,是仅仅个别孩子还是大多数的孩子?对于本节课的基本目标,全班有多少人能达到?

一个主意清晰地出来:要以最快的时间重新了解全体孩子的水平状态,才能决定方向!4.了解学生差异,提升认知水平

于是,我改变了在第一个班的做法,提出小组学习,要求:每人要提出两个问题,并列式解答。

我抽查了平时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发现他们几乎都能较好地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在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我认为是可以试一试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了,让他们“蹦一蹦”吧!——去探索一下看图提出问题的方法。5.搭建思维发展的脚手架

于是我请小组活动就地暂停,向他们抛出新问题: ①能不能把你们的问题分分类呢? ②再讨论一下,每类问题怎么提?

蒋思月小组和龚洪正小组很快就将提的问题分类,并说出每类问题怎么提,其他小组也都相继讨论出来。

(1)从具体材料中归纳概括

到这里,我感觉可以让小朋友梳理一下了。于是请小朋友结束讨论,全班交流。小朋友七嘴八舌提出很多问题,并把提的问题进行概括分类。“可以分成两类:加法和减法”:“可以分成三类:一共、比多、比少”。孩子们热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毫不示弱。

“那么每类问题怎么提呢?”

“加法就是问一共有多少?”“加法表示求和”“减法表示求差”,小朋友积极地说:“减法就是问还剩多少”;“减法就是两个东西比多比少。”“说减法是两部分比较,求他们的差,这样更好些”,我补充道。

(2)运用原理,扩散思维

“根据加法的含义,我们从图中可以提哪些问题呢?”

孩子们表现出得意的神色,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两个以上的问题。不但有两个因素的加法,还有多因素的加法,并有人说:“只要表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我抓住机会补充道:“你还能把哪几部分合起来呢?”唐文静嘴里发出:“啊!啊!”急不可耐的声音,小手举得好高,身体已经直立起来,我赶快让他说:“公园里捉迷藏、丢手娟、踢足球的一共有多少人?孩子们将不同数量的因素进行组合,加法的问题泉涌般出来!他们似乎开始掌握了加法的实质含义。

我想:加法问题的思路已经打开,能不能将这种思维方法迁移到减法呢?

在引导下,孩子们不但可以提出两个因素之间的比较问题,还能将两部分合起来与第三部分进行比较呢!还有高举的小手、还有“老师!老师!老师!”“啊!啊!”的焦急声音,——个个跃跃欲试!也许他们感觉心灵的智慧之门正在打开,智慧的火花正在迸发!我真为他们高兴!(3)引导反思,提炼升华

于是我趁着这兴奋的状态,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自己思维的过程,以进一步提高升华!“想一想我们这节课的做法,你能说出看图提问题(的方法)可以分几步吗?”

“先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就是从图上知道什么”。

“对!这叫做从图上找数学信息。”我肯定道,“第二步呢?”“再提问题”;“用信息提问题”。

我故意举出用没有联系的信息提问题的反例,孩子体会到要利用信息之间的联系提问题。

“我们可以提加法问题和减法问题”。小朋友的热情高涨。“加法就是求和,问一共有多少?”“减法就是求差,比多比少”。孩子们已经不用我提示,自己的思维主动往前跑了!6.摘到“桃子”的喜悦

临近下课,孩子们仍然兴奋地说着自己的收获:“我知道了看图提问题的方法„„”当铃声响时,小朋友们还喊着要说,涌到我身边:“老师,我还想提问题,我可以提很多!”这是以前不太会提问题的小朋友,他也变得这么自信了!不知其他层次的孩子是不是都完成基本的要求了?能够进行思维扩散、不止关注两个因素的孩子有多大比例?

我决定在下一次(星期一)的课上,进行一个测试。7.效果显示 测试要求:

①请你看图提问题,并列式解决。

②每人必须提两个问题:一个加法、一个减法,其他不限。备注:这是孩子们在15分钟内完成的。

结果:①全班50人,100%都能正确提出两个数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并列式计算;最多的可以正确提出11个问题并列出算式; ②能提出三个数及以上关系问题的小朋友28人,约占总人数的60%,能对三个数的算式正确计算的为12人;

③计算的准确率:在解决问题的计算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存在错误。三.教学反思

“看图提问题”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之一。从第一册数学教材中就开始呈现,它取代了过去的文字应用题。在两单元前的测试中,还有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地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我一直在想看图提问题规律和方法是什么?能不能使孩子也有效地掌握呢?我感到应当:

1、抓住时机,调整认知任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

2、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抽象概括;再运用概括出的意义进行演绎、扩散;以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完整过程,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提炼某项问题的解决模式,渗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孩子们在较好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是可以提炼概括出问题的本质的;通过反思是可以总结出看图提问题的方法的。也许这就是低年级儿童认知的初步发展状况吧!

(四川省遂宁市裕丰街小学 629000)

点 评:

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出数学问题难度确实很大,如何引导学生提问是教师课前需仔细考虑的。教师以“你能从图中知道些什么?”的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说出图形中蕴含的情境。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也使学生在“无意”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还为学生进一步有意识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了铺垫。

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大多是一些浅显的数学问题,如这节课中学生所提的诸如“有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的有几人?”的问题,然而,设计者没有因学生问题的简单和浅显而略过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关注,相反,他把学生初步形成的问题意识看作是他们形成和解决有关“加法、减法、一共、比多、比少”等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无疑,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自觉“实践”的教学行为。

(点评人 夏小刚 侯英)

下载1.“看图提出问题”教学案例(米玉琳 已改)(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看图提出问题”教学案例(米玉琳 已改)(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