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犯罪心理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
《犯罪心理学》课程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依据,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预防犯罪,惩治犯罪,改造罪犯提供心理科学依据。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十七章,在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规定学生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了解犯罪心理形成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把握犯罪心理的静动态方向、犯罪心理分析方法,以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实践中的心理侦察能力。具体而言,课程希望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理解并掌握犯罪心理学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3.形成运用犯罪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制定犯罪对策的业务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2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以及学科体系。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0.5课时)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概念、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1课时)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步骤和方法。(0.5课时)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学的国内和国外发展历史,掌握犯罪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学国内及国外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国内及国外的发展简史,犯罪心理学目前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展望。(0.5课时)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历史(1课时)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国内和国外发展历史,犯罪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0.5课时)
第三章 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掌握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产生、发展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各大流派,如生物学理论、社会学派理论和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产生和发展历史。(1课时)
第二节犯罪心理学三大理论流派的内涵,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1课时)
第四章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发展的外部因素(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掌握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机制,熟练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科学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并把握犯罪原因的分析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各种外部因素(0.5课时)
第二节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机制。(0.5课时)
第三节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0.5课时)第四节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机制,犯罪原因的分析方法。(0.5课时)
第五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内在因素的影响(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掌握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部因素的影响机制。熟练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科学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部因素,并把握犯罪原因的分析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各种内部因素。(0.5课时)
第二节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内部因素以及它们的影响机制。(0.5课时)
第三节犯罪原因的分析方法。(1课时)
第六章 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故意犯罪心理和过失犯罪心理的内涵。掌握两种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熟练掌握两种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懂得如何预防这两类犯罪心理的发生。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两种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两种犯罪心理(0.5课时)第二节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两种犯罪心理的内涵、心理表现、主要特征、产生原因、防御机制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等。(0.5课时)第三节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故意犯罪心理和过失犯罪心理的内涵。(0.5课时)
第四节两种犯罪心理的心理表现、主要特征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两种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0.5课时)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
掌握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熟练掌握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懂得如何预防犯罪心理的发生。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根据年龄差异而分成的几种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中壮年犯罪心理及老年犯罪心理,内容包括各种犯罪心理的身心基础、行为特征、心理分析、预防措施等。(0.5课时)第二节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心理分析、预防措施等。(0.5课时)
第三节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内涵、身心基础、行为特征,三个年龄阶段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1课时)
第八章 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2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男女性别犯罪心理的内涵。掌握男女犯罪心理的内涵、行为特征。熟练掌握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女性犯罪心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男女性别犯罪心理的内涵 第一节女性犯罪心理和男性犯罪心理的概况和基本特征,以及犯罪成因。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0.5课时)
第二节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男女两种性别犯罪心理的内涵、特征、心理分析、预防措施等。(1课时)
第三节男女犯罪心理的内涵、行为特征。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女性犯罪心理的原因及预防措施。(0.5课时)
第九章 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及初犯、累犯、惯犯心理的内涵。掌握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熟练掌握: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的心理转化和预防对策。2.教学重点与难点: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为预防、改造犯罪奠定基础
第一节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概述,内涵和基本特征,初犯心理、累犯心理和惯犯心理,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经验、主要类型、心理转化和预防对策。(0.5课时)
第二节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0.5课时)
第三节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及初犯、累犯、惯犯心理的内涵。(0.5课时)
第四节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在不同犯罪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不同经历犯罪行为人的心理转化和预防对策。(0.5课时)
第十章 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2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和有组织犯罪心理的内涵。掌握两种共同犯罪心理的内涵、心理基础、行为特征。熟练掌握两种共同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和有组织犯罪心理的内涵。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及共同犯罪的行为特征,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和有组织犯罪心理的特点及心理基础。(0.5课时)第二节犯罪心理组织形式差异的概念、类型及共同犯罪心理的基本特征及心理基础(0.5课时)
第三节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一般共同犯罪心理和有组织犯罪心理的内涵。(0.5课时)
第四节两种共同犯罪心理的内涵、心理基础、行为特征。两种共同犯罪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防御机制。(0.5课时)
第十一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上)(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掌握流动人口犯罪、财产犯罪、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熟练掌握流动人口犯罪、财产犯罪、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具体犯罪类型的产生原因、预测、矫治。
2.教学重点与难点:流动人口犯罪、财产犯罪、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
第一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心理分析、原因分析心理、行为特征,弱点分析(0.5课时)
第二节流动人口犯罪心理、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具体犯罪类型的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原因、防御措施。(0.5课时)
第三节财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0.5课时)
第四节流动人口犯罪、财产犯罪、暴力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及其产生原因、预测、矫治(0.5课时)
第十二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下)(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掌握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熟练掌握:毒品犯罪、变态犯罪的具体犯罪类型的产生原因、预测、矫治。
2.教学重点与难点: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 第一节毒品犯罪心理、公务员职务犯罪心理、恐怖主义犯罪心理、弱势群体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和类型。(0.5课时)第二节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具体的类型,犯罪类型的心理、行为特征、产生原因、矫治措施。(0.5课时)
第三节毒品犯罪心理、变态犯罪心理状态下犯罪的特点和发生规律。(0.5课时)
第四节毒品犯罪、变态犯罪的具体犯罪类型的产生原因、预测、矫治。(0.5课时)
第十三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分类、内容。掌握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内涵。熟练掌握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内涵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分类、内容
第一节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分类、内容,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1课时)
第二节犯罪心理预测的具体分类,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1课时)
第十四章 犯罪心理预防(2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及预防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和特点,掌握预防的方法,为预防、减少和控制犯罪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对策。
第一节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和特点概述,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以及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1课时)
第二节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及预防的基本方法。(1课时)
第十五章 刑罚预防的心理分析(1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刑罚预防的内涵。掌握刑罚一般预防和刑罚特殊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及它们的影响因素。熟练掌握影响刑罚预防效果的各方面因素。
2.教学重点与难点:影响刑罚预防效果的各方面因素
第一节刑罚预防的内涵,刑罚一般预防和刑罚特殊预防的心理功能,具体功能和影响因素。(0.5课时)
第二节刑罚预防的内涵,刑罚一般预防和刑罚特殊预防的具体心理功能及它们的影响因素,影响刑罚预防效果的各方面因素。(0.5课时)
第十六章 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2课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现场勘查心理、拒供心理、畏罪心理的概念。掌握收集证言的策略方法。熟练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转化的一般规律和对策。
2.教学重点与难点:罪嫌疑人心理转化的一般规律和对策
第一节侦查、讯问和审判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现场勘查心理、调查访问、缉捕、侦查讯问的概念和特点,现场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的特点、关系。(0.5课时)第二节现场勘查心理的特点,调查访问中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犯罪人特征。(0.5课时)
第三节现场勘查心理、拒供心理、畏罪心理的概念。(0.5课时)第四节收集证言的策略方法。犯罪嫌疑人心理转化的一般规律和对策。(0.5课时)
第十七章 犯罪心理的矫正(1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诊断、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基本内容、功能和分类。掌握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诊断、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熟练掌握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诊断、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诊断、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诊断、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基本内容、功能和分类(0.5课时)
第二节实施犯罪心理矫正、犯罪心理诊断、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0.5课时)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分两段,第一段为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实践成绩、学习态度等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第二阶段为闭卷考试,成绩占70%。
附: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犯罪心理学》,梅传强主编,法律出版社,2010年7月版 主要参考资料: 巴特尔(Curt R.Bartol),Anne M.Bartol乐国安主编,翻译杨波,李林:《犯罪心理学》(第7版)2 罗大华,何为民主编:《犯罪心理学》(第2版)3 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第2版)
第二篇:《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犯罪心理学课程是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占4学分,课内学时为72个学时。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依据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和前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公安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犯罪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2.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能够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极其规律有所了解,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另一方面,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为司法人员提供惩治和矫治罪犯等犯罪心理对策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增强在犯罪对策方面的业务能力。
三、课程的学分和学时
《犯罪心理学》课程学分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教学学期为一学期。
四、主要媒体教材
1.文字教材:由罗大华主编、何为民副主编,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2.网上资源: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及安徽电大网页――在线平台提供该门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细则、教学辅导、作业要求、复习要求、模拟试题等。
3.直播课堂: 安徽电大提供导学直播课堂,学生可登陆安徽电大影音在线收看。
五、主要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和教师指定的参考书。
2、利用多媒体学习
收视阅读网上辅导材料是重要的系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并利用网上交互答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方式之一,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要求和文字教材,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4、平时作业
分校电大将安排平时作业,这是加强教学管理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将记入形成性考核总成绩。
5、考试要求
在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掌握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六节 本书的体系构思
第二章 犯罪心理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
第四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第三章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犯罪心理结构的成因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第四章 犯罪类型理论
重点掌握 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
了解各种主要的犯罪类型理论
第一节 犯罪类型概述
第二节 各种主要犯罪类型理论
第三节
多元统一类型理论
第五章 不同动机的犯罪
教学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
物欲型动机犯罪、性欲型动机犯罪、情绪型动机犯罪、信仰型动机犯罪、集合型动机犯罪的概念及心理特征
第一节 物欲型动机犯罪
第二节 性欲型动机犯罪
第三节 情绪型动机犯罪 第四节 信仰型动机犯罪
第五节 集合型动机犯罪
第六章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成因,了解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概况。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
第二节 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矛盾与犯罪
第三节 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第七章 女性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女性犯罪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掌握女性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述
第二节
女性犯罪心理特征
第三节
女性经济犯罪心理
第四节
女性性犯罪心理
第八章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初犯、偶犯、累犯、惯犯及职业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掌握初犯、偶犯、累犯、惯犯的区别。
第一节 初犯和偶犯的心理
第二节 累犯和惯犯的心理
第三节 职业犯心理
第九章 智能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掌握智能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少年犯罪心理
第二节 成年男性犯罪心理
第三节 老年犯罪心理
第四节 女性犯罪心理 第十章 群体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群体犯罪心理特征。掌握团伙犯罪心理,有组织犯罪心理。
第一节 群体犯罪心理概述
第二节 团伙犯罪心理
第三节 集群犯罪心理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过失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图及其说明,掌握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异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影响过失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第三节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和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第十二章 变态心理犯罪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变态心理犯罪的基本特点。掌握人格障碍、性变态与犯罪之间的联系。
第一节 变态心理犯罪概述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
第四节 精神病患者的危害社会行为
第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及对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犯罪嫌疑在侦查、审判过程中的心理。掌握刑罚心理,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策略和方法。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第二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第三节 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的心理与对策
第四节 刑罚心理
第十四章 犯罪心理预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一般犯罪心理预防的原则与方法。掌握特殊犯罪心理预防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与预防概述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矫治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怎样对罪犯心理进行矫治,使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实现良性转化,减少重新犯罪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对罪犯的心理诊断
第三节 罪犯心理咨询
第四节 犯罪心理治疗
第五节 犯罪心理危机干预。
第三篇: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犯罪心理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sychology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6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学 分:2学分
三、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期终综合成绩由这两部分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10%;期末考查成绩占80%。
五、课程概述
《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六、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1、导论(2学时)
(1)理解犯罪心理学的相关概念。(2)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犯罪心理学思想,明确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
2、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8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掌握西方学者个体犯罪原因论。
(2)理解两岸学者的个体犯罪原因论。
(3)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以及犯罪综合动因论的含义和特点。
(4)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各理论的特点,并思考它们对生活的启示。
3、犯罪的动机(2学时)
(1)使学生理解动机与犯罪动机的区别和联系。(2)区别理解一般动机与犯罪动机。(3)掌握不良动机与犯罪区别。(4)了解潜意识动机与犯罪。
4、犯罪心理发展的变化(6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1)掌握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和阶段。
(2)理解犯罪过程中的动机变化,了解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条件和因素和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形式。
(3)理解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的概念及其原因。(4)了解犯罪心理抑制的概念和动因。(5)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的心理状态。
(6)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讨论犯罪人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犯罪动机及影响因素。
5、青少年犯罪心理(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1)了解少年与少年犯罪的概念和少年犯罪概况。(2)理解西方学者对少年犯罪的论述。(3)掌握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之矛盾与犯罪。(4)掌握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
6、不同经犯罪人心理(2学时)
(1)了解初犯心理,重点讲述包括初犯的类型,使学生掌握初犯心理与行为以及初犯的发展趋向。
(2)了解再犯心理,重点讲述再犯的类型,使学生掌握再犯心理与行为以及再犯的发展趋向。
(3)了解惯犯和职业犯的含义,犯罪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7、过失犯罪心理(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过失犯罪的一般概念,过失犯罪的类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异同,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与心理结构。
(2)理解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内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行为因素。
(3)理解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包括情境因素、舆论因素、工具因素、被害人因素。
(4)掌握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查阅资料与案例,分析被害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并能够从被害人方面提出预防犯罪的因素。
8、变态心理犯罪(4学时)
(1)了解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2)理解变态心理犯罪之类型。
(3)了解变态心理犯罪者之法律责任与矫治
9、犯罪心理的预防、诊断与矫治(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对犯罪者的心理诊断。
(2)了解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和目的。
(3)理解犯罪预测的概念与目的,犯罪预测的类型,犯罪预测的发展概况,以及犯罪预测的方法。
(4)理解什么是犯罪预防,认识犯罪的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的途径。(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①提出帮助预防犯罪的方法。
②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罪犯有效改造。
八、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
(1)《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犯罪心理学》,刘邦惠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3)《犯罪心理学》,张保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11.2、参考资料
(1)《犯罪心理学》,方波、于义池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2)《中国犯罪心理思想史论》,艾永明、朱永新主编,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3)《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犯罪心理学》,高士艺、岩松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第四篇:《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修订版(最终版)
《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修订版
修订者:梅传强
西南政法大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制
编写及使用说明
一、本课程的基本属性与目的:本课程是我校法学专业、刑事侦查专业、法学二学位、辅修法学二学位的本科生开设的限定选修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犯罪心理的产生、形成及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各类犯罪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了解预测、预防犯罪的心理学规律,以促进学生对我国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了解与学习。《犯罪心理学》教材共分十七章,为配合教材的使用,编写本大纲。
二、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对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了解,为学习其他法律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能运用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法学领域中的相关问题(如刑法学中犯罪构成主观要件,犯罪学中的犯罪人格特征等),拓展其法学知识面,促进对法学理论的深入学习。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法学本科、刑事侦查本科、刑事科学技术本科、治安学本科、法学二学位、辅修法学二学位。学时:30学时(说明:由于本课程内容多,现有30学时讲授不完本课程,每章中的学时数只能作参考)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运用了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结合了法学中的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民事诉讼法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门课程。因而需要学生在已经具备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之上,开设本门课程。
五、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媒体演示、心理测验。
六、开课及编写大纲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课程负责人:梅传强,王敏
七、推荐教材: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最新修订版,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八、推荐参考书:附后。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 录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明确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以及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了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实践方面的任务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二、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步骤
三、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方法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及国外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索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一、我国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国外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展望
第三章 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有关犯罪原因形成的主要流派理论,掌握犯罪生物学派、犯罪社会学派、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及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
一、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
一、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犯罪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一、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人类需要特点的分析,了解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掌握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和基本规律,并能根据这些规律为预测预防犯罪奠定理论基础。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
一、心理与行为生成的基础
二、人类需要的特征
三、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与规律概述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概述
二、犯罪心理的实质与规律
第五章 缺陷人格的形成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缺陷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缺陷人格与犯罪的关系,了解缺陷人格的主要内容和形成机制。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缺陷人格的形成与主体身心因素的影响
一、缺陷人格形成与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缺陷人格形成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缺陷人格的形成与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缺陷人格的形成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二、缺陷人格的形成与学校因素的不良影响
三、缺陷人格的形成与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缺陷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实质
一、缺陷人格的形成机制
二、缺陷人格的实质内容
第六章 犯罪动机的形成与转化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犯罪动机的概念、特征、功能等基本知识,掌握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和转化规律,了解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要能够根据犯罪动机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案件中,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动机的概述
一、犯罪动机的概念
二、犯罪动机的特征
三、犯罪动机的功能
四、犯罪动机的分类
五、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
一、由内在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
二、由外在诱因引起的犯罪动机
三、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犯罪动机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一、犯罪动机转化的类型
二、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因素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犯罪人在决意、实施、犯罪后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过失犯罪产生与犯罪人的认识、注意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为预防、揭露、打击犯罪提供心理学依据。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故意犯罪心理
一、犯罪决意阶段的心理表现
二、实施犯罪阶段的心理表现
三、实施犯罪后的心理表现
四、故意犯罪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心理的概述
二、产生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
三、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
四、注意与过失犯罪
五、过失犯罪与其他心理因素
第八章 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年龄与犯罪的关系;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与犯罪的关系。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的年龄差异概述
一、犯罪率方面的年龄差异
二、犯罪类型上的年龄差异
三、犯罪手段上的年龄差异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中壮年犯罪心理
一、中壮年人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中壮年人犯罪的特征
第四节 老年犯罪心理
一、老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老年犯罪的特征
三、老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四、老年犯罪的预防措施
第九章 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进一步掌握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况
一、我国女性犯罪概况及基本特征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与社会成因
第二节 性别差异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一、女性的生理发展
二、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
三、犯罪的性别差异 第三节 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女性性犯罪心理
二、女性杀人犯罪心理
三、女性财产犯罪心理
第十章 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一般特征;明确初犯、累犯、惯犯在犯罪心理上的不同特点以及预防对策。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概述
一、对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分类概述
二、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初犯心理
一、初犯的心理特征
二、初犯的主要犯罪类型
三、初犯的心理转化及预防
第三节 累犯心理
一、累犯的人格特征
二、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累犯的经验
第四节 惯犯心理
一、惯犯的心理特征
二、惯犯的行为特征
三、惯犯的习惯及对策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共同犯罪的心理基础和行为特征;进一步了解有组织犯罪的特点以及有组织犯罪形成对犯罪人心理的影响作用。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共同犯罪的行为特征
第二节 一般共同犯罪心理
一、共同意向性
二、目的统一性
三、心理趋同性
四、心理相容性
第三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一、犯罪集团的特点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基础
三、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由于课时关系,本章内容供有兴趣的学生自学。
第一节 侦查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第二节 预审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第三节 审判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第十三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上)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几种财产犯罪、暴力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以及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的意义。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一、诈骗犯罪的心理分析
二、盗窃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心理的概述
二、杀人犯罪心理
三、抢劫犯罪心理
第十四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毒品犯罪、变态犯罪的心理成因、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明确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性和矫治变态犯罪的措施。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三节 毒品犯罪心理
一、毒品犯罪的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三、吸毒的危害和心理演变
第四节 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变态心理的概述
二、变态人格与犯罪
三、性变态与犯罪
四、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
五、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及矫治措施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对犯罪心理预测的几种方法。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概述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分类
三、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
一、直观型预测法
二、探索型预测法
三、规范型预测法
四、反馈型预测法
五、初犯预测与再犯预测法
六、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步骤
第十六章 犯罪心理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及重要性;明确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及基本途径。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防概述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原理和特点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
一、人格塑造功能
二、心理调节功能
三、社会控制功能
四、促进社会发展功能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社会教育──促进人的持续社会化
二、引导自我修养──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第四节 刑罚预防的心理分析
一、刑罚一般预防的心理功能
二、刑罚特殊预防的心理功能一、三、对刑罚预防效果的心理分析
第十七章 犯罪心理的矫正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对犯罪心理诊断的必要性,掌握矫正罪犯心理的技术和方法。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矫正概述
一、犯罪心理矫正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
第二节 犯罪心理诊断
一、犯罪心理诊断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诊断的功能
三、犯罪心理诊断的种类
四、犯罪心理诊断的内容
五、犯罪心理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对罪犯的心理矫治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分类
四、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方法
附录: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
1.梅传强 王敏 编著 :《犯罪心理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6月版。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8月版。3.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版。5.罗大华主编:《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6.邱国梁主编 :《犯罪与司法心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9月版。7.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科技出版社2004年版。
8.宋晓明主编:《犯罪心理学教程》,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9.宋晓明、董晓薇、张赛宜、吴兴民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王 敏主编:《社会心理学导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版。11.张保平编著:《犯罪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年8月版。12.沈 政主编:《法律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12月版。
13.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14.蔡墩铭 著 :《犯罪心理学》(上、下册),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79年版。
15.张甘妹 著 :《犯罪学原论》,台湾汉林出版社1985年版。
16.梅传强 赖明才 主编 :《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年12月版。
17.梅传强 主编: 《法制心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18.张远煌 :《现代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6月版。19.樊树云 刘文成 主编: 《犯罪学新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20.罗大华 何为民 主编 :《法制心理学研究与应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1月版。
第五篇:西南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学大纲》修订版-梅传强
犯罪心理学复习目录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明确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以及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了解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实践方面的任务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二、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步骤
三、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方法类型及其选择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及国外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索犯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
一、我国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二、国外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展望 第三章 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有关犯罪原因形成的主要流派理论,掌握犯罪生物学派、犯罪社会学派、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及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
一、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犯罪的社会学派理论
一、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犯罪的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一、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产生
二、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 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人类需要特点的分析,了解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掌握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和基本规律,并能根据这些规律为预测预防犯罪奠定理论基础。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
一、心理与行为生成的基础
二、人类需要的特征
三、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与规律概述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概述
二、犯罪心理的实质与规律
第五章 缺陷人格的形成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缺陷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缺陷人格与犯罪的关系,了解缺陷人格的主要内容和形成机制。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缺陷人格的形成与主体身心因素的影响
一、缺陷人格形成与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缺陷人格形成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缺陷人格的形成与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缺陷人格的形成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二、缺陷人格的形成与学校因素的不良影响
三、缺陷人格的形成与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缺陷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实质
一、缺陷人格的形成机制
二、缺陷人格的实质内容
第六章 犯罪动机的形成与转化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犯罪动机的概念、特征、功能等基本知识,掌握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和转化规律,了解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要能够根据犯罪动机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案件中,犯罪人的犯罪动机。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动机的概述
一、犯罪动机的概念
二、犯罪动机的特征
三、犯罪动机的功能
四、犯罪动机的分类
五、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第二节 犯罪动机的形成模式
一、由内在需要引起的犯罪动机
二、由外在诱因引起的犯罪动机
三、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交互作用形成的犯罪动机
第三节 犯罪动机的转化
一、犯罪动机转化的类型
二、影响犯罪动机转化的因素
第四节 犯罪动机的特殊形式
一、不明显的犯罪动机
二、激情犯罪的动机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主观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犯罪人在决意、实施、犯罪后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过失犯罪产生与犯罪人的认识、注意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为预防、揭露、打击犯罪提供心理学依据。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故意犯罪心理
一、犯罪决意阶段的心理表现
二、实施犯罪阶段的心理表现
三、实施犯罪后的心理表现
四、故意犯罪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心理的概述
二、产生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
三、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
四、注意与过失犯罪
五、过失犯罪与其他心理因素
第八章 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年龄与犯罪的关系;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与犯罪的关系。
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 犯罪的年龄差异概述
一、犯罪率方面的年龄差异
二、犯罪类型上的年龄差异
三、犯罪手段上的年龄差异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心理
一、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青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中壮年犯罪心理
一、中壮年人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中壮年人犯罪的特征
第四节 老年犯罪心理
一、老年犯罪的身心基础
二、老年犯罪的特征
三、老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四、老年犯罪的预防措施
第九章 犯罪心理的性别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对犯罪的影响;进一步掌握女性犯罪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女性犯罪概况
一、我国女性犯罪概况及基本特征
二、女性犯罪的心理与社会成因 第二节 性别差异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一、女性的生理发展
二、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
三、犯罪的性别差异
第三节 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
一、女性性犯罪心理
二、女性杀人犯罪心理
三、女性财产犯罪心理
第十章 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一般特征;明确初犯、累犯、惯犯在犯罪心理上的不同特点以及预防对策。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概述
一、对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分类概述
二、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初犯心理
一、初犯的心理特征
二、初犯的主要犯罪类型
三、初犯的心理转化及预防
第三节 累犯心理
一、累犯的人格特征
二、累犯的心理特征
三、累犯的经验
第四节 惯犯心理
一、惯犯的心理特征
二、惯犯的行为特征
三、惯犯的习惯及对策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的组织形式差异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共同犯罪的心理基础和行为特征;进一步了解有组织犯罪的特点以及有组织犯罪形成对犯罪人心理的影响作用。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共同犯罪的行为特征
第二节 一般共同犯罪心理
一、共同意向性
二、目的统一性
三、心理趋同性
四、心理相容性
第三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
一、犯罪集团的特点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基础
三、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由于课时关系,本章内容供有兴趣的学生自学。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侦查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预审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审判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
第十三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上)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几种财产犯罪、暴力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以及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的意义。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财产犯罪心理
一、诈骗犯罪的心理分析
二、盗窃犯罪的心理分析
第二节 暴力犯罪心理
一、暴力犯罪心理的概述
二、杀人犯罪心理
三、抢劫犯罪心理
第十四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毒品犯罪、变态犯罪的心理成因、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明确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性和矫治变态犯罪的措施。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三节 毒品犯罪心理
一、毒品犯罪的特点
二、毒品犯罪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三、吸毒的危害和心理演变
第四节 变态心理与犯罪
一、变态心理的概述
二、变态人格与犯罪
三、性变态与犯罪
四、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
五、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及矫治措施
第十五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对犯罪心理预测的几种方法。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概述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分类
三、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
一、直观型预测法
二、探索型预测法
三、规范型预测法
四、反馈型预测法
五、初犯预测与再犯预测法
六、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步骤
第十六章 犯罪心理预防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原理及重要性;明确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及基本途径。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防概述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原理和特点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防的功能
一、人格塑造功能
二、心理调节功能
三、社会控制功能
四、促进社会发展功能
第三节 犯罪心理预防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社会教育──促进人的持续社会化
二、引导自我修养──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第四节 刑罚预防的心理分析
一、刑罚一般预防的心理功能
二、刑罚特殊预防的心理功能 一、三、对刑罚预防效果的心理分析
第十七章 犯罪心理的矫正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对犯罪心理诊断的必要性,掌握矫正罪犯心理的技术和方法。
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 犯罪心理矫正概述
一、犯罪心理矫正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矫正的可能性
第二节 犯罪心理诊断
一、犯罪心理诊断的概念
二、犯罪心理诊断的功能
三、犯罪心理诊断的种类
四、犯罪心理诊断的内容
五、犯罪心理诊断的技术和方法
第三节 对罪犯的心理矫治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概念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
三、罪犯心理矫治的分类
四、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