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长 学 校 教 案5

时间:2019-05-15 05: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 长 学 校 教 案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 长 学 校 教 案5》。

第一篇:家 长 学 校 教 案5

家 长 学 校 教 案

------------------党办

加入时间:2008-4-9 15:47:10

点击:4405

[背景]

一、我校学生及家长均知晓了我校办学理念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法,熟悉了我校各项规章制度,现迫切要求学生迅速成才、成“龙”、成“凤”,对学生期望值高,但部分家长又困于教子无方的境地。

二、胡锦涛总书记元月4日 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学校要将胡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进学校教育教学教管的各项工作中去,家长学校也要对家长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 想。

[课题]知荣辱,方成人

[授课对象]全班学生家长

[授课时间]2006年11月下旬

[授课人]程秀丽

[授课提纲]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家长怎样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3月4日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主要内容是: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同志的上述重要论述,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八荣八耻”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他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了鲜明的是非、善恶界限。

“八荣八耻”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特征。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八荣八耻”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的前列,领行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

二、荣辱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育学生要诚实,在学习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荀子说:“人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

宋代名若儒陆九渊说:“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

《元史·杨忍传》中说:“人有三成人”,其中之一是“知羞耻成人”。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曾说“人是唯一知道羞怯耻和有必要知道羞耻的动物”。知羞耻乃成人。古往今来有无数仁人志士当作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法宝。清末学者朱起风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弄懂“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作文错误,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词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近代史上,正是因为我们民族受到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等耻辱之后,才睡狮猛醒,奋起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一举推翻三座大山,从此才屹立在世界东方,扬眉吐气。

注:[根据授课时间决定列举一些承受以过奇耻大辱后奋发努力,取得成功的名人名事案例。]

三、家长怎样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首 先,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楷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时时处处都在点点滴滴地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是获 知的,那此为人正派,积极向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倡议家长树立以下“学生家长荣辱观”。

以关爱学生为荣,以放纵不教为耻;

以教子有方为荣,以打骂说教为耻;

以以身示范为荣,以行为不端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严格要求为荣,以过渡溺爱为耻;

以勤俭持家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其次,父母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根据孩子在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不同的荣辱观的具体内容。我提倡目前高一学生要树立以下荣辱观:

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讨厌学习为耻;

以不耻下问为荣,以自骄自傲为耻;

以艰苦朴素为荣,以比吃比穿为耻;

以相互帮助为荣,以自私自利为耻;

以团结同学为荣,以拉帮结伙为耻;

以尊敬师长为荣,以不讲礼貌为耻;

以关心集体为荣,以损害集体为耻;

以遵规守纪为荣,以违反校纪为耻。其三,家长在教育学生中要做到以下十戒:

一戒居高临下。在人格上与孩子是平等的,不要“高高在上”,否则学生心理不平衡,他口服心不服。

二戒求全责备。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

三戒频频夸奖。学生有了成绩应充分肯定,但不能大事小事挂在嘴边,夸奖过渡。

四戒溺爱过渡,对学生关心“过头”也会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五戒过多限制,对学生的限制不能过多过份,要求不能过高。

六戒全盘否定。不能把话说绝,对学生全盘否定,会造成学生破罐破摔。

七戒是非不分。对孩子的错误要把事情弄准弄清楚,若与事实不符批评孩子,他是不服气的。

八戒贬损他人。不能在学生面前议论他人,说长道短,贬损他人,如果学生效仿,后患无穷。

九戒事事代替。学生的事家长不能包办的太多,事事代替,造成学生依赖思想严重,为以后自食其力,终身发展不利。

十戒不作楷模。只有以身示范的模范家长才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子女。

我们希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让我们共同牢记“知荣辱方能成人成才”的名言,为培养出祖国需要的人才而共同努力。

第二篇:家长学校上课教案5

家长学校上课教案

课题: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教学目的:

1、父母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要进行尊重教育,教会孩子自尊、自爱。

2、父母了解儿同的一些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教学重点:

学会尊重,善于沟通,教孩子尊重自己,接纳自己;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教学难点:

教孩子尊重自己,接纳自己;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教学方法:

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义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情景故事《妈妈,我也有自尊》

三、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1、董进宇博士说:“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家长守着外人批评孩子,是最伤孩子自尊、最令孩子反感的批评方式。当孩子感觉父母不尊重自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时,就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引起孩子的抵触逆反,或表面接受背后反抗,或变本加厉。

2、也许大家都看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

3、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2)多鼓励孩子、表扬孩子。“称赞对于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当然鼓励孩子,并不是不能责备孩子。家长在准确了解孩子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在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运用适当的措辞去责备孩子,不仅可以弥补孩子的过失,而且还会激励孩子努力进取。这种责备有时只是一个眼神,有时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忽视和沉默,有时是心平气和的讲道理。但责备不是絮叨,不是暴跳如雷,不是打骂孩子,否则,就有可能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曾列举了父母不适宜责备孩子的态度,现辑录如下,供家长们借鉴:

恶言——傻瓜、说谎、没用的家伙!

侮辱——你简直是废物,畜生。

责怪——你又错了,真是无可救药!

压制——闭嘴,少说废话!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

哀求——求求你别这么做好吗?

抱怨——你做出这种事来,简直伤透我的心了。

讽刺——你可真行啊,能做出这种事来!(3)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

事情。

(4)鼓励孩子勇于竞争,教会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4、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现。

(2)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的结果。

(3)两代人观念的不一致,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那么,父母应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帮助子女渡过这段危险时期呢?我们认为父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2)在一些小事情上,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比如给孩子买什么样式的衣服,干某件事选用什么方式等。即便孩子某件事没听大人的话,干错了,那也没有必要责怪孩子。相信孩子会在挫折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明白大人的话大多数是有道理的,而且许多事情,孩子不吃一堑,难长一智,仅凭大人的间接经验是不够的。孩子正是在挫折中才长大、成熟的。如果在小事上不让孩子受点挫折,过于面面俱到地管教孩子,就会让孩子听“腻”了,那么孩子也会在大事上听不进父母的话,如是就会在大事上遭受挫折。

5、教育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感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挫折和失败的打击。

(2)智力方面的原因。

(3)性格方面的原因。

一个性格孤僻,落落寡合,焦虑不安,不善合群的孩子或者自私自利,待人接物不真诚,不关心集体和别人,不热爱生活的孩子都容易产生自卑感。

(4)生理方面的原因。

一个孩子如果长得太矮、太胖、太瘦、五官不正、身体有残疾、口吃结巴等,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嘲笑,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感。

(5)生活方面的原因。

家庭贫寒、穿戴不齐的孩子,父母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教育孩子克服自卑感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具体说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育孩子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是,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对于自卑感,同样也要看到它的利与弊,增强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自卑感有弊电有利。自卑并非坏事,事实上它可以成为孩子追求成功的推动力量。有自卑感的孩子对自己的缺点大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问题的关键是父母应当教育他们正视自己的缺点,对于无法改变的缺陷,比如身高、相貌等方面的残疾要勇敢地接受,对于能够改变的缺点和不足,比如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努力,能力低下等,则要努力予以改变。而对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则要勇于发现,并努力发扬光大。

(2)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表现自己,并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自卑感强的孩子往往害怕表现自己,害怕遭人耻笑、嫌弃和拒绝,因而做事总是谨小慎微,不敢抛头露面。做家长的不妨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成功把握大的事故,并尽可能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在一次次的成功和表扬声中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开始要求不要过高,先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打电话,有的孩子就害怕,那么我们可以先鼓励他和自己的小朋友打,然后和比较熟的大人打,最后鼓励孩子和自己需要联系的人打。对自卑感强的孩子切记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急躁埋怨,更不能打骂训斥,否则孩子的自卑感将会愈演愈烈。

(3)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往,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开场合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并亲身感受到多数人都是友善的。如此,孩子做事就不会前怕狼后怕虎,唯唯诺诺了。

(4)为孩子树立恰当的榜样,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自我补偿。

(5)教育孩子正确地看待生活和人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随时准备接受失败的打击和挫折的考验,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实践表明,一个理想远大、生活充实、热爱知识、奋发向上的孩子是不会自卑的。

(6)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7)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8)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9)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10)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6、要注意扬长避短。

7、教育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首先,自私会消磨孩子的意志,使孩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孩子过于自私,就会斤斤计较个人的胜败得失,整天处于小算计之中。如此一来,孩子就难以把目光投向远大的人生目标,自然也就难成大气。

其次,孩子的自私会损害孩子的人际关系。一个过于自私的孩子是不会乐于帮助别人的,因此他也往往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得不到关心和爱护,相反,很多同学和朋友可能因为他过于自私而疏远他、蔑视他、敌视他。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孤立无援,就会丧失对学习、对生活的乐趣。

第三,自私的孩子即使对父母也是自私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成家后,仍然缺乏对父母的孝心,仍然算计父母的为数不算少。很多父母年老后,对孩子的不敬、不孝感到非常伤心,殊不知,孩子的不孝多半是由自己当年教育不当造成的。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父母都应该注意教育孩子克服自私心理。尤其是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处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更容易形成自私心理,所以教育独生子女克服自私心理就更为必要。

父母教育孩子克服自私心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孩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并亲自带领孩子参加社会组织的义务劳动,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无私心理。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会体验到相互帮助的乐趣,会感悟到合作的重要,会享受到无私的快乐,因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克服孩子已有的自私心理。

(2)让孩子经常参加献爱心活动。如果孩子条件好,可以让孩子参加希望工程所组织的1+1助学活动,可以带孩子到艰苦的地卞丰体验一下生活,让孩子了解一下贫困孩子的生活,这样孩子就会形成同情心,就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形成努力学习的动力;

(3)不娇宠、不溺爱孩子,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劳动训练。家庭中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不要把孩子当“小皇帝”供养,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负的责任和应尽义务,在学习之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而让孩子明白劳动的艰辛,明白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懂得幸福生活需要自己辛勤的劳动,如此孩子就不会形成依赖别人的生活观念,就不会产生自私心理。

(4)给孩子讲清自私的概念,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自私。

(5)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给孩子讲清楚自私的危害,并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行为训练。

(6)父母要为孩子树立做人的榜样。父母之间互敬互爱,父母尊老爱幼,与邻里、亲朋、同事之间和睦相处。

四、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1、教育孩子克服任性和蛮横行为 家长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择正确的家教方式,既关心爱护孩子,又要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不娇宠、不溺爱孩子。

(2)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让孩子明白任性和蛮横对自己发展的害处,并对孩子的任性和蛮横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但尽量避免体罚。

(3)家庭成员之间在对待孩子任性和蛮横行为的处理上一定要保证一致,千万不能一个在训斥孩子,另一个又千方百计地护着孩子。

(4)为孩子树立谦和和负责任的榜样。

2、学会向孩子道歉

五、作业:

1、要教会孩子尊重自己,你认为应该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让孩子学会尊重,家长应该怎样去做?

第三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5(8)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架起沟通的桥梁正确教育孩子

教学目的:

1、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教给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正确方法,从而配合学校作好对孩子的教育

2、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策略,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协调一致。教学内容:

一、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现就如何与孩子沟通一各位家长交流交流: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试问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个一问三不知、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四)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二、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说“不”

当孩子提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与其迁就,不如说“不行”对他更具有影响力。随便对孩子说“可以”,是娇宠与放纵,而酌情说“不行”,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

如今让家长们说出“不行”两字,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其难处在于父母过于宠爱自己的宝贝或根本没有时间。而教育专家则坚决主张家长说“不行”,必要时“还要适当惩罚”孩子。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回归旧传统,对孩子实施随意斥责、打骂的专制式管理。现代社会的“不行”,应该是大人与小孩子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是他们心与心的交融。对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对孩子施以讹诈。

父母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父母,事后父母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是一向当真的。否则,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了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他们也会学着这样做„„

(二)让孩子做某件事时,要讲明道理,是为了孩子好,而不是说些“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

孩子如果仅仅知道要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三)绝对不能对孩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你不听我的话,好,我也就不满足你的要求!”家长会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尊严并诱发孩子的报复心理。

(四)父母一方说“不行”,即使有某些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孩子容易养成在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

(五)说“不行”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

(六)可以与孩子“谈判”,但家长必须掌握主动权,而且要当机立断,不能无休止地讨价还价。比如在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上。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

(七)要在融洽的气氛中,从积极的角度给孩子立规矩。挤时间与孩子一起用餐,相互说些有趣的故事,便多了一次寓教于乐的机会。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话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

(八)令行禁止。说“不”后,家长对孩子的妥协,意味着食言,失去了威信不说,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言而无信,是人生之大忌。

一次“不行”或适当的惩罚最初可能会引发一场暴风骤雨,但处理得当,雨过天晴之后,孩子与你的关系和感情将无疑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这也正是说“不行”的意义所在。

三、总结。

倾尽心血,愿各位家长用耐心与爱心,与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真正的理解、宽容孩子,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四篇: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道德、礼仪、挫折

授课人:刘银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挫折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

很高兴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大家交流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你们是我工作的支持者,是我力量的源泉,家长们的责任心很重,对待孩子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第二,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的几点。第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第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重视文明礼仪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配戴成人的道饰。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二、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否则可能会为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忧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的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挫折的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能上理想的学校;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志罡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①父亲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②父亲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互动氛围。如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孩子的母亲,或对妻子微笑等。夫妻间在孩子面前的爱慕行为,是确保给孩子爱的一种有效方式。

③父亲要多方面关心孩子的思想与学业。做父亲的应经常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谈话,通过谈话使自己了解孩子,让孩子了解父亲,同时也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去教育孩子,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五小结:

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的,作为老师,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帮助孩子健康、出色的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第五篇: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道德、礼仪、挫折

授课人:李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挫折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导入:

很高兴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大家交流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你们是我工作的支持者,是我力量的源泉,家长们的责任心很重,对待孩子的态度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第二,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的几点。第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第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用适宜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1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整洁朴素,美观大方。男孩子不蓄长发;女孩子不化妆,不配戴成人的道饰。

父母要教给孩子对长辈或初识者称呼“您”;对教师、社会工作人员称号“老师”“师傅”、“阿姨”“叔叔”等;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要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要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帮助时说“谢谢”。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里,看见服务员举止优雅、热情大方地招待客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等等。

二、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智力开发早、社会影响复杂的情况下,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以下两点,否则可能会为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忧患。因为这样的人,经受的困难和挫折的磨练较少,心理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将来生活中一遇挫折,心理上便很难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要舍得让孩子承受挫折,以提高其挫折的承受能力,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困难。

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挫折的情景很多,如能使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承受能力的目的。人生的道路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遇到坎坷,遭受挫折。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当今孩子而言,可能会在学习、爱好的选择、自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遭受挫折。如: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没能上理想的学校;在兴趣和爱好的选择方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在自尊方面,自己常常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经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没有被评上“三好生”,没有被选上班干部;在人际关系方面,结交不到与自己讲知心话的朋友等。孩子遇到挫折并非坏事,但陷入挫折不能自拔,就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丧失自信心,焦虑、自卑等。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孩子寻求适宜的自我期望水平,不断调整目标和行为;主动了解孩子,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

在学习上,作为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同时还应帮助受到挫折的孩子正视困难,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消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新制定学习策略方法,争取下次考好。

三、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几点:

1、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家长应明确提出要求,并落实检查,不要“事事说,事事空”

2、当孩子出现错误时,家长应戒躁,但也不可小而视之,应有一个客观的态度,细心地负责,把准脉,对症下药。

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规范,孩子来自各种家庭,他身上自觉地带着父母给他留下地烙印,家长当着孩子,尤其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你可以对你的行为负责,但你无权对你孩子的一生负责,尽管他是你生的养的,但他最终属于社会。

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梅志罡老师就父亲如何参与家庭教育的三点看法。

①父亲平常要多亲近孩子,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②父亲要尽力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互动氛围。如在孩子面前夸奖、赞扬孩子的母亲,或对妻子微笑等。夫妻间在孩子面前的爱慕行为,是确保给孩子爱的一种有效方式。

③父亲要多方面关心孩子的思想与学业。做父亲的应经常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谈话,通过谈话使自己了解孩子,让孩子了解父亲,同时也使孩子通过父亲了解外面的世界,多方面去教育孩子,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五小结:

今天的课是针对目前家长们存在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展开的,作为老师,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与困惑,我力求通过这个家长学校的渠道和你们沟通交流,和你们共同进步,让我们携手帮助孩子健康、出色的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帮助孩子适应一年级新的学习生活

主讲教师:李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学校的学习纪律和常规要求,让家长知晓学校的规章制度,配合班主任及老师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2、介绍班级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争取家长和教师配合好,细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能互相督促落实。

3、和家长一起学习本期的内容,为学生学习辅导做好准备。教学内容: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史无前例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是一层,子女们是一层,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独生子女家庭,就只有父母一层,一个孩子形不成一层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关系。

老祖宗没有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以前,都是多子多福的概念。例如:过去的社会,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司空见惯。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喂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与孩子'抢'东西的伙伴,孩子缺少竞争对象。

独生子女摔倒后,就会哭,做家长的恨不得8个人一起去扶他。但这不是因为孩子摔疼而哭的,是孩子看到家长惊慌的样子吓哭的。你不扶他,他就不起来。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娇气'。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当父母的不一定会顾得过来去扶他,他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就会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好习惯。

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不跟孩子一般见识,有的孩子打大人时,大人却不敢打孩子;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吃不开'。因为离开了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受不了,甚至厌学或讨厌社会。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在适当时候'跟孩子一般见识',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孩子打父母,父母也要打孩子。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否则孩子成长不起来。

很多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这是由于家长从来没有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过责任,责任都让家长承担了。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又如何产生呢?所以这样的孩子一旦走进学校,老师要求他们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非常不习惯,千方百计地逃避,上课不安心听讲,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的家庭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过去有些人老大没教育好,接受了教训,老二就可以教育好,现在没有这种机会了。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

做父母的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把别人的孩子引进来,让独生子女多跟小伙伴们接触。

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把孩子的要求分成两类:一是合理的要求,二是不合理的要求。好孩子不能养成任性,任性的孩子都是父母娇惯的。

家长的刀子嘴、豆腐心是最坏的教育方法,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破坏了孩子的自立能力,造成了孩子的任性、依赖和无能。还说明了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显然是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要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人,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成长。成长主要是孩子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也不是救星。

我国有句老话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这是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们知道只有奋发图强,才能摆脱困境。而有些家长,给小孩子很多的钱,孩子拿着钱怎么能好好学习呢?这些家长们还说我给孩子这么多钱了,他都不好好学习。这是拿钱买孩子学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孩子。大家应该明白,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能吸引孩子们学习的东西。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钱'离学习远,离吃喝玩乐近。给孩子很多的钱等于把孩子引向了吃喝玩乐的企图。等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挣钱,只会花钱。因为钱都父母给的,没有了可以向父母再要。这种培养孩子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是错误的,更是十分危险的。

最后,我想说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试想:如果家长是每天一大早起床,忙着上班工作,你的孩子会有睡懒觉的习惯吗?不会。而如果家长自己天天喜欢睡懒觉,孩子会有早起的习惯吗?不会。我也常常听到学生说自己上学迟到的理由是因为爸妈起来晚了,所以来不及了。又比如说,家长习惯于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东西整理的整整齐齐的,孩子会随便乱扔自己的东西吗?不会。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乱扔东西,家里一团糟的样子,那孩子会自己去整理东西吗?不会。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要做到之前,先想一想、看一看自己做到了没有。如果家长每天有看新闻、看书、写文章的习惯,那么他的孩子肯定也会有这样的习惯的。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的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了,老师什么都会教的。孩子没学好是学校的老师没教好,熟不知家长忘记了孩子的教育自己也有责任,老师教的再好,回家看见父母的行动,就把老师教的一股脑的全丢了。老师的行为准则要求做到: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其实这也是对家长的要求,而家长的对孩子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介绍学校日常情况以及学生家长应遵守的纪律

1、作息纪律: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旷课,有病有事要请假,和老师联系。原则上学生不请事假,争取全勤。

2、家长委员会的成立(3人),希望大家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时间并热心为班级服务的家长报名。

3、上课期间,家长不随意进入教室,有急事应先向老师示意,说明来意,一般情况下在办公室等候。

4、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到校注意言行、仪表、衣着整洁,不抽烟,不说粗话,不大声喧闹,不随手乱扔垃圾,大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让他们不知不觉地模仿。

5、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希望每位家长准时到会,不迟到,给孩子做榜样。学期末将评选好家长,大家应积极争取,起好带头作用,为孩子树立榜样。

6、学生到校要佩带红领巾、校牌,希望家长做好督促。

7、一年级的孩子较小,希望在做清洁时,家长能协助孩子。

8、学校要求不布置书面作业,但据以往经历,家长都要求留作业,我们与家长商量一下。

9、作业要求:

(1)每天抄完作业,家长督促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并在家校联系本上签字,注意签上作业的数量,写明“已完成”。(2)格式要求。

(3)作业改错:每次做作业前必须先改错,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安全教育

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们都希望孩子平平安安长大,所以希望家长格外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1、人身安全:学生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上课不要太早,放学家长接送。

2、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学生不要和同学打闹,不滑滑梯,不玩危险的游戏,不攀爬栏杆,不带危险的玩具到学校来。

3、饮食安全: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最后,感谢各位对家长学校的支持,如果我的讲解和建议能够抛砖引玉,为大家带去一丝灵感,解开一个困惑,那么我将荣幸之至。

家长学校讲座教案—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

课题: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 执教:李贞 授课目标:

1、使家长知晓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2、了解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施礼仪教育 授课内容: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礼仪要求更高,因为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想怎样就怎样,长大了就懂得礼仪了,这也是误解。一方面,孩子从小不培养好习惯,就必然形成坏习惯;坏习惯形成了,再改就很难。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时候培养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是受人们欢迎的人。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于每个人置身于社会,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日常工作还是出入重要场所,居家还是外出,都十分重要。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它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由此可见,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礼仪教育呢?

一、提高认识,点滴做起

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礼仪教育界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人,关心人,是礼仪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不取笑他人,不以自己所长讥笑他人之短,不讽刺挖苦他人,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不给他人起绰号,不以别人的生理缺陷而贬低人。

2、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要从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做起。

其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仪”用语,说话语气要和蔼,可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如吧、呢、吗;当请求别人做某事时,应使用表求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应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主动说没关系。

再次,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语言;待人大方,双手接物;拜访他人要预约,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应避开他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特殊情况需说明;进入别人房间或办公室应事先敲门,待主人允许方可进入;在别人家作客,不应乱翻、乱动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平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夏天在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不赤脯,不穿小裤衩等。

二、家长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关于教育孩子,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一旦你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有成就的人物,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一个人格高尚的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他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抓家长,优化礼仪教育的外部环境。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首先是抓育人意识。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愿望,大的趋势是望龙,重智轻德,我向家长发出倡议,重智也重德。

其次是抓礼仪教育指导,家庭中如何进行礼仪教育,家庭礼仪教育要“从生活入手,从交往中引导,从习惯中落实”。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我们不仅应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成为一名合格的现化公民。礼仪表现在生活之中,只要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重视,及时纠正,逐步使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下载家 长 学 校 教 案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 长 学 校 教 案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学校教案

    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教材内容:这一讲主要是从孩子对于零花钱和网络游戏两个方面的管理上给家长朋友们提出的合理建议。 教育目的: 1、帮助家长教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用钱,学会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一、课 题: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二、授课者:岳占利 三、时 间:2012年9月26日 四、内 容: 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从当前家教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端正教......

    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一年级教室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家长 主讲人: 教学内容:一年级《家长必读》第1课 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

    家长学校教案

    课题:培育爱心懂得感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明确培育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2、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知道让学生学会感恩,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 教学过......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015—2016学年度 教师:---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认识到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2、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平......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6.10.10 授课内容:儿童叛逆期教育 授课人:王欣荣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叛逆期; 2.面对初步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应对。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孩......

    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学校案例 南海区桂城街道桂城中心小学 梁少芬 教学目标: 1、通过案列分析,引导家长分析形成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2、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家长懂......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 、让家长明确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孩子成才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教给家长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策略 3、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