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陆变迁教学案例
《海陆变迁》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②知道大陆漂移假说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②尝试用获得的知识来分析、判断其他地理现象和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要制定严格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制度。学生要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并做好充分预习。
二、学生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三、学生展示:
(一)海陆是变迁的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问题设计: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
(三)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四)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
问题设计: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
(五)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问题设计1: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
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出示大陆漂移课件)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问题设计2: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六)总结性问题 :
1、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
2、大陆学说是在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3、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四、学生互动补充,教师评价并补充。
五、遗留问题: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
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课我们一
起讨论,好吗?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赵莉丽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地理课上关注了课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堂重难点的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和实施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海陆的变迁》是新版教材中新增加的部分,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沧海桑田”、“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这节内容应该说是非常抽象的,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又变成海洋,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就单凭学生用脑想像,效果是很差的,所以如何解决这一抽象的问题就成了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因此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海陆是变迁的,用视频资料“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导入,直接点出海陆变迁的观点,使学生首先对此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随后摆出实例(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我国东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以及荷兰的填海造陆等),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第二部分是“大陆漂移假说”,这一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合作拼合非洲大陆东海岸和南美洲大陆的西
海岸的轮廓图,由此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大尺度上认识海陆变迁。此部分内容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第三部分,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可以说就是来解释海陆为什么会变迁的,在介绍了学说内容后,重在使学生从活动中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设计时,试讲时我采用先让学生默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的动画,尽管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但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于是我尝试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再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魏格纳的故事,就能加深学生们的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1、本课课文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本课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多少海陆变迁的资料,而是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
科学的态度。因此,在备课时我就考虑到对于海陆的变迁这个课题,讲深了初一年级的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不能为完成教学目标。
2、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沧海桑田”成语故事的动画视频、“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第二篇:《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发挥想象、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地图的能力、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第三篇: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反思一: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数对《海陆变迁》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内容并不一定清楚,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烈。这节课比较抽象,以初中预备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要想全部理解和接受是比较难的。而且这节课在高中也有设置,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如何设置教学重点,把握教材难度,让学生能够用发现的眼光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对我来说是需要重点把握的。
在一开始引入的环节,我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通过化石的实物投影和乡土地理知识,将遥远的海陆变化拉至学生的身边,通过这样两个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挑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我尽量把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入了印度洋海啸、最新的地震资料等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活动的关系。使他们觉得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可以以此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这个部分专有名词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有难度,我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虽已想到,但还是估计不足。尤其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动画,没有收到想象中的效果。学生讨论回答板块运动和地形的关系,如果换成学习卷的形式可能会更好。对板块构造地图的利用还应该更充分,比如可以查找中国在哪个板块之内。
从这节课来看,我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希望下一次会更好!
反思二: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针对上一阶段片面关注课堂多媒体制作、课堂重难点把握、个人教学信息的收集、个人教学素养的提高等问题的反思,而部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响、学生的主体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和关注,因此本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和实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上来,希望通过每一节课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大程度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1、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如果这种期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会使课堂教学适得其反。本节课的教学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将资料展示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资料自主得到问题的答案或者是进行>总结,但是由于所给的资料比较多,学生难以将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至于与我预设的教学效果之间有了一定差距。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对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选用还是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我在这节课里的设计对于他们来说要求是太高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以至于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2、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设计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流程,而非教师的思维方法。经常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能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大陆漂移学说”的教学时,我尝试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将魏格纳提出学说的经过讲一遍,再演示大陆漂移全过程,尽管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很感兴趣,但是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发现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度,带着“为什么”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加深理解。当换了一种方式:先根据学生得到的世界的海陆分布原本不是今天的形状进入大陆漂移的演示,再提问人类是凭借什么蛛丝马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使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聆听魏格纳的故事,能加深思考和记忆,更容易理解。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细节
作为预备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智来讲还比较幼稚,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台湾海峡发现有陆地动物化石”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了解板块的相背运动时,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大洋的生长期同人类的生长期的名称相对应,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长期、衰退期、终了期,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改进让我深深体会到,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落差。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在目前“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名言前,我不得不说“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三: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有如下特点。
1.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师徒式的问题引导而进行,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学生建立了大量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海陆变迁的基础知识,因而可以灵活的对问题进行表征。这节课的关键是学生找到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知识,分析教师所给材料,才能达到真正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决世界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学生的认识路线是先认了解板块构造基本内容,再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形成的地理事物,然后阅读材料提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再根据自己建立起来的表征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仔细读图+知识落实+提取有效信息=正确的判断”。
2.问题引导是本节地理课的特色。用问题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学习兴趣,以问题为主线,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进入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导入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否在运动呢?你们能感觉到大地的运动吗?”;在进行海陆变迁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们能不能举出海陆变迁的例子?这些例子又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进行大陆漂移说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是否是就是固定不变得呢?但就是这件事却在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然而机会总是垂青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这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读图,看看全球被分为几大板块?都是大洋的板块是哪个?用大洋的名字命名,但包括陆地的大陆的是哪个?看图,注意图上的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哪些地理事物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呢?”;在落实板块构造学说基础知识和海陆变迁成因时,我提出讨论的问题是“(设计6个给材料分析问题)每个小组首先分析这个事例是否是海陆变迁?其次分析这个事例是否与板块运动有关,为什么?”;在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与世界火山地震带关系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刚才提到了”火山国“和”地震国“,它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吗?看图,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否总结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征?”。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层层深入的,有些问题有转折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被我设计的问题,一点一点引入本节重点难点的学习,将抽象难懂的问题细化,并逐步完成每个步骤问题的讲述,最终到达落实重点难点的目的。
3.设计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积极性,教师给材料放手让学生间合作共同探索问题,刺激学生知识的内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落实课标的效果很好。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缺点是:
在讲述板块运动时,如果有实物模型模拟,学生可能接受抽象知识会更加容易。
反思四: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成语典故作为引入,魏格纳的事迹作为过渡,整堂课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形式新颖,紧紧牵引学生的思路,其学习兴趣也随之被 点燃。由于本节课的难点“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海洋的生成与发展牵涉到较多专业用语,而且内容也比较枯燥,本以为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多 念这些专业用语,如“碰撞”、“张裂”、
第四篇: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运动的,了解地表形态的的变化是内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及基本内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树立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实例说明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讲故事“沧海桑田”,设疑:“大家认为麻姑看到的现象在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类化石。设疑:这说明什么?
3、看图:在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设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4、师引:这就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课件展示课题:海陆变迁)设疑:这说明地表形态是变化的还是一成不变的?
板书:课题;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板书课题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设疑:“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地形发生变化呢?” 小组讨论:从生活中找出地形变化的实例与影响因素
课件展示:
1、5.12地震;
2、宁夏海原大地震;
3、火山改变地形;
4、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改变地形(此处可结合两次地震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师引:“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探究一下。
三、课堂探究活动(以四人小组活动)
提出要求:
1、从地球仪上找出非洲、南美洲大陆
2、用透明纸描出轮廓,标上洲名
3、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你会有什么发现? 注意事项:
1、描出大致轮廓;
2、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3、快准; 请小组派代表演示发现,教师进行评价。
师评: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的这个发现可很了不起。因为,正是有人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原因。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四、学生阅读学习P34页文字“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板书:
(二)大陆漂移假说
学习后学生在课件图片上指说介绍魏格纳与他的发现。
设疑:“魏格纳的发现与假说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怎么办呢?” 生答:“寻找证据。” 师承:“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
五、课件展示魏格纳找到的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师进行引导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这些证据。
大陆漂移的证据1:很多大陆轮廓可以嵌合在一起 大陆漂移的证据2: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具有亲缘关系 大陆漂移的证据3: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地层的相似性
师承:“在寻找到了一些证据后,魏格纳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的假说主要观点有哪些呢?”
六、学生阅读课件文字,观看课件演示,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及大陆漂移的过程。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陆地,叫泛大陆,周围被泛大洋所包围。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破裂,开始漂移,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大陆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设疑:“你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还会发生变化吗?”
七、教师在世界地图上指图补充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精密测量发现:
1、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
2、地中海在缩小。
3、红海在扩张。
4、太平洋在缩小。
5、澳大利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分离。这说明现在的 海陆格局仍然在缓慢变化着,大自然的变化也是无止境的的。
八、展示课件一起回顾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魏格纳在1930年第四次去格陵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
设问:了解了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你有什么感想?
九、布置作业
1、尝试利用魏格纳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2、预习板块构造学说并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十、板书设计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过程: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 证据:①②③
观点:泛大陆——2亿年前破裂漂移---两三百万年前漂移形成七大洲、四大洋格局
第五篇: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关键是学生找到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知识,分析教师所给材料,才能达到真正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目的。学生的认识路线是先认了解板块构造基本内容,然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问题引导是本节地理课的特色。用问题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的运在进行海陆变迁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你们能不能举出海陆变迁的例子?这些例子又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进行大陆漂移说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是否是就是固定不变得呢?这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在进行板块构造学说的讲述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读图,看看全球被分为几大板块?都是大洋的板块是哪个?用大洋的名字命名,但包括陆地的大陆的是哪个?看图,注意图上的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在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与世界火山地震带关系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刚才提到了“火山国”和“地震国”,它与板块的运动有关吗?看图,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否总结出火山、地震带的分布特征?”。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层层深入的,有些问题有转折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被我设计的问题,一点一点引入本节重点难点的学习,将抽象难懂的问题细化,并逐步完成每个步骤问题的讲述,最终到达落实重点难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