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棉签画一串红案例反思
《棉签画:一串红》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绘画是幼儿抒发自己想法、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小班孩子的画带有很多的随意性,常被认为是乱涂乱画,但并不妨碍他们“创作”,而且他们愿意尝试各种形式的作画形式,只要你给他们一个环境。于是一种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的作画形式——棉签画:一串红活动诞生了。过程描述:
活动一开始,我直接切入活动内容,针对一串红的“形”,引导幼儿说说花的主要特点,比如花是一串串的,像糖葫芦,开放的花朵像小喇叭,花是长在叶子上面的,并结合实物盆栽边说边小结,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孩子观察的兴趣。在示范画的时候,我把作画要领以一句两句的儿歌形式阐述,孩子们既津津乐道,又能根据这个来操作,效果很不错。在交代要求的时候也采用拟人的话语,如“颜料宝宝喜欢待在纸上,不喜欢在你的手上或是桌子上”,所以孩子们在不小心弄到手上或桌子上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用毛巾擦掉。活动反思:
棉签画画在我们班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的参与兴趣浓厚,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大部分幼儿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关于本次活动有以下几点思考:
1、从选材上说,这个“材”既是作画材料的选择,又是作画题材的选取。对一串红的认识、绘画是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孩子巩固对一串红的认识,从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而利用棉签绘画可谓时孩子们闻所未闻的新事物,所以当孩子看到老师用棉签绘画时,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以往我们注重对幼儿涂色要求的练习,幼儿的兴趣已经不大了,今天棉签一画就是一串,孩子在过程中愉快、轻松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从教学策略上说,活动中不管是对棉签的蘸取方法的介绍,如“小小棉签来喝水,喝饱边上停一停”;还是对绘画方法的学习,如“红火车,嘟嘟嘟,开到站停下来”,通过一句两句的简短的儿歌形式将原本有点枯燥、不好掌握的操作和绘画过程生动起来,孩子乐于接受,易记易学。
3、从操作过程来说,像这样的绘画活动,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采用一半一半地进行辅导,这样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指导的就比较到位,比如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能力弱一点的孩子,还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先画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中进行一串红的添画,如再给花画上叶子。这样老师就有了较多的精力来指导能力弱的孩子。
4、从评价方式来说,以往画完一幅画,请孩子们欣赏的时候,经常会问“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对于小班小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这样的问题常让他们无从说起,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会说“因为很漂亮,很美”,而有的孩子索性就说“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即使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可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对滞后,也会让他们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提问,不仅是美术作品的评价,所有的教学提问,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又要为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服务。如在此活动评价作品时,请幼儿结合一串红的特点来欣赏作品,这样就有了一个切入面,不会无话可说了。当然这只是我的初步尝试探索,更好的办法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
朱
蔚
第二篇:中班棉签画《一串红课》课后评析
中班棉签画《一串红课》课后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大树和小花》,用棉签作画活动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操作环节,幼儿能正确使用棉签画出一串红,能用棉签沾到红色颜料作画,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其审美特征让孩子们尽情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通过教学发现:本活动比较有趣,而且“一串红”又是在幼儿生活中常见到的花,可让孩子用颜料和棉签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在情感方面教师做到了教育孩子在生活中爱护好花,花是让大家欣赏,是用来美化我们的家园。这节课每个环节紧紧相扣步骤分明,先让幼儿观察“一串红”注重幼儿学会观察,通过观察后回答“一串红”的花是什么颜色,花是怎样长的,像什么?幼儿都能确切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知道一串红的花是一串一串的,一个接着一个相互连在一起,像鞭炮一样,接着教师让幼儿观察叶子是什么颜色知道叶子是绿色的象心形,花是长在叶子的上面,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通过操作体会了棉签,沾上颜料进行加工做出美丽的画。
本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调的颜料太浓,很难画上去,从幼儿的作品看显得有点散,用蜡笔画出的叶子跟这幅画没有融为一体没有整体感,没有我预想的效果好。教师本该准备好两种颜料红色和绿色,教师可在示范时可以用棕色的蜡笔定好茎的位置然后用棉签沾点红色的颜料画出一串红,花瓣可以不规则的画出,最后可以用另一根棉签沾点绿色画出叶子,教师在观察“一串红”的这步骤可以多搬几盆花放在教室里这样幼儿更能够仔细的观察“一串红”的特征,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交待孩子用颜料时该注意别颜料沾到衣服,幼儿讨论还不够投入教师没有调节器动起来,教师在整节课可以强调怎样用棉签作画,调动孩子的兴趣,教师讲解示范画不够清晰。
第三篇:画一画教学反思[定稿]
《画一画》教学反思
栎阳南寨小学 王勇
一、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的动手活动和小组的合作交流活动为主,让学 生动手画一画, 连一连, 写一写。通过学生自己描点连线, 发现问题, 得出结论, 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2)在学习中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 利用图,进行一些估计,解决一些问题。
(3)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一是有判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 例的练习, 二是加强了有关正比例图像的练习以及利用正比例图像和正比例关系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练习, 既加深了学生对正比例图像的理解, 又能培养学 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老师的鼓励、表扬中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 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积 极参与的良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提高了。
二、使用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变化的量》和《正比例》这两节内容以后安 排的, 学生已经认识了正比例及其意义, 能初步判断两个相关联的两是不是成正 比例, 感受了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对正比例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 节课的学习, 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比例, 以及正比例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 的关系;二是通过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 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 从而认识正比例图像的特点。估计大 部分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小组的合作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 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正比例图像, 不能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实际问题,对这部分同学应多予以关注。
三、需破解的问题。对本节课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不够,学生练习较少,能否提高知识深度,增加练习量。
《画一画》教学反思
学 校:栎阳南寨小学科 目:六年级数学执教老师:王
勇
第四篇:棉签画《好吃的葡萄》 活动反思
棉签画《好吃的葡萄》活动反思
由于孩子年龄较小,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易涣散,在美术活动中我选择了让幼儿易于表现的棉签画“好吃的葡萄”,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重点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练习拿棉签蘸颜料将每颗葡萄涂满,保持画面干净整洁。难点就是能够大胆的添画葡萄。
整个活动非常简洁明了。我以拟人的话语进行带入,然后通过投影放大,用小儿歌的方式教给他们棉签画的动作要领,在整个活动中以幼儿自己操作为主,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幼儿的表现很好。最后我们以大画卷的形式进行欣赏点评,增加了孩子们的成就感还有指出了不足之处,下次注意。总之,一节看似简单的活动,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
第五篇:小班语言《画一画》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画一画》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画一画》教学反思
儿歌短小精悍,易被小班孩子理解和接受。正因为如此,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儿歌对小班幼儿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今天我开展的这堂语言活动正式一首非常美的儿歌,它以小朋友们所了解的“桃树”、“太阳”、“草原”、“大海”为题材,通过那支神奇的画笔,为孩子们绘画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在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现场简笔画,让幼儿始终都能专注地倾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象,通过启发和引导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开始我首先利用了幼儿所认识的油画棒进行导入,在孩子们的回答中,他们已经将儿歌中的颜色熟记,接着通过我的简笔画及讲述,孩子们听的格外认真及安静,在倾听的同时他们已经能自然而然地跟着我说句式“XX色,画一画„„”。通过画画及讲述,我将儿歌说给了孩子们听,而孩子们也能够初步记忆儿歌中的一些内容。在让幼儿初步倾听儿歌后我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儿歌内容的了解及提高了其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儿歌的内容,孩子们能更好地掌握了儿歌。
本次活动大多数孩子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儿歌,并且在最后的创编环节中孩子们能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了。有的孩子说“红颜色,画一画,画个苹果„„”有的孩子说“五颜六色画一画,画支铅笔„„”还有的孩子说“黄颜色画一画,画个香蕉„„”虽然孩子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但他们在创编儿歌时只能编出句子的前半句,对于后半句他们都不能说完,我想这也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缺乏有关系。虽然活动有所不足,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了,他们能那么快地将儿歌记忆,那么想象力丰富地进行创编,都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及图画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我觉得在日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运用更多地方式方法,如采用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以及运用故事法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恰当的关连词或过渡句把儿歌内容串连起来,根据儿歌要求,适当增添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增加儿歌的容量,为幼儿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记忆儿歌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