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体质测量与评价
----作者:jjyzcyxl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439 更新时间:2005-1-10
课题: 体质测量与评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体质测量的含义,及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对自己的体质进行简单的评价。
教学步骤:
体质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质基础。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机能状况,没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上像肥胖症、糖尿病等现代生活方式病的人也逐渐增多,人们都希望通过用科学而简便的检查手段,对自己的体质状况做一个测评,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介绍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是我国体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项有Υ攀视ιτ
?BR> 《标准》的制定工作开始于1993年,由我国体质研究专家和有关人员组成研制组,历时三年完成了这一开创性的工作,于1996年起由原国家体委群体司颁布实施
《标准》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年龄分组、测定项目及评价方法。
第二部分:测定规则。
第三部分:平分标准。
体质测试指标的测试方法
为了使所测试的指标具有准确性、可比性、可重复性,测试所用的方法以《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上所要求的基本一致,在实际测量时考虑到操作的可连续性,某些地方稍有改动。
形态指标:
一、身高
用电子或机械标准身高计。使用前经过校正,1米误差不大于0.1厘米。测试时,受试者赤足、以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躯干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使其耳屏上缘与两眼眶下缘在同一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的头部,双眼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时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误差不大于0.5厘米;电子身高计直接记录显示屏的数字。
二、体重
指定的电子体重计。使用前经校准,误差不超过10%。测试时体重计应放在平坦的地面上,使显示回0。测试时尽量减少衣服重量的影响,以减少误差。受试者在秤的中央站稳、显示屏数字后,测试人员读取并记录显示屏上的数字,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误差小于0.1千克。
三、胸围
尼龙带尺,使用前经过校准,每米误差小于0.2厘米。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上体保持放松,平静呼吸。测试人员立于受试者面前,将带尺的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围向胸前乳头上缘,松紧应合适,以不对皮肤产生明显压迫为度。并在受试者呼气末结束时读数,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胸围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误差小于1厘米。
四、腰围
仪器同上。受试者两腿并拢并自然站立,两肩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下缘经脐上缘水平绕一周,测其围度,单位厘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误差小于0.5厘米。
五、臀围
仪器同上。受试者两腿并拢并自然站立,两肩放松。两手自然垂于体侧。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沿臀大肌最粗处将带尺水平绕一周测其围度。单位厘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误差小于0.5厘米。
六、四肢围度
上臂围:仪器同上。嘱受试者屈肘,用力收缩肱二头肌,将带尺上缘经三角肌下缘绕一周,测其上臂收缩围;嘱受试者放松上臂,让带尺在同一地方测其放松围。
前臂围:仪器同上。将带尺在前臂最粗处绕一周,测其围度。
大腿围:仪器同上。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腿稍为分开,放松站立。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体侧,将带尺上缘经受试者臀横纹下缘水平绕一周,测其围度。
小腿围:仪器同上。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腿稍为分开,放松站立。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体侧,将带尺绕小腿最粗处一周,测其围度。
所有的数值在记录时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误差小于0.5厘米。在测试时尽量减少衣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七、体脂百分率
用电阻法测量,用电子体脂率测试仪进行测量。受试者光脚或用双手与测试仪的两极尽量紧密接触。测试人员直接读取显示屏显示的数值。
机能指标:
八、安静脉搏
电子秒表和医用听诊器。受试者坐于测试人员右侧,右前臂平放于桌子上掌心向上,测试人员以食、中、无名三指的指端摸住受试者手腕部的桡动脉处,或用听诊器测心率。先连测三个10秒,其中两次相同或有两次相差少于一次时,即认为受试者处于安静状态,然后测试30秒的脉搏,再乘以2,即为一分钟脉搏,记录时以“次/分”为单位。
九、安静血压
水银血压计和医用听诊器。测试前校正血压计的零位,检查水银柱有无气泡,有则应排除。受试者坐于测试人员右侧,右臂自然前伸,平放于桌面。要求血压计零位与受试者的心脏和右臂袖带处于同一水平。捆扎袖带时,要求平整、松紧适度,充分暴露肘窝。听诊器听头中央置于肱动脉处,与皮肤紧密接触,但不能用力压紧或塞在袖带下。然后打气,使水银柱急速上升,在听不到动脉搏动声时,再使水银柱升高20~30毫米。随后缓慢放气,以听到收缩压后每次搏动下降2~3毫米汞柱为宜。第一次听到脉跳动声时的水银柱高度即为收缩压,脉跳声消失瞬间的水银柱高度即为舒张压。将测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单位是mmHg。
十、肺活量
周电子肺活量计。是肺活量计处于工作状态。测试时,先将口嘴装在文式管的进气端,受试者手持文式管,头部略向后仰,尽力深吸气,直到不能吸气为止,然后将嘴对准口嘴做尽力的深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值即为肺活量值。测两次,取最大值,以毫升为单位,不计小数。
十一、台阶试验
台阶、秒表、节拍器或台阶试验仪。受试者站在台阶前方,按节拍器以30次/分的频率上下台阶,采用2秒上、下台阶一次的速度,连续做3分钟。运动完毕后,让受试者立刻安静坐在椅子上,测试人员同时计时,测试运动后恢复期第2分钟到2分半钟、3分钟到3分半钟、4分钟到4分半钟的三次脉搏数,以“次/30秒”为单位记录这三次脉搏的次数。如果受试者在运动中坚持不下去或三次跟不上节拍,要立即停止运动,并以秒为单位记录下持续运动的时间,同样测试三次脉搏,并记录下来,以便今后作评价用。
如果使用台阶试验仪,则按仪器的节拍进行运动,运动结束后将指脉夹(或耳脉夹)夹在中指前方(或耳垂上)进行脉搏的测量。如受试者坚持不了三分钟,立即停止运动,并测脉搏。
体能指标:
十二、坐位体前屈 电子坐位体前屈计。受试者坐在平地上(有垫物),两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分开踩在检测计平板上,然后两手并拢,两臂和手指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为止。测试两次,记录最好成绩,测试计0点以前为负值,0点后为正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十三、握力
电子握力计。测试时将握力计置于工作状态,受试者手持握力计,转动握距调节钮,调整到合适的握距(以紧握握把时第二指间关节能屈成90°为宜)。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立,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用有力手以最大力紧握握力计的握把。测两次,取最大值,以公斤(或牛顿)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或个位)。
十四、纵跳
电子纵跳计。使纵跳计处于工作状态,受试者踏上纵跳计踏板。受试者站稳后即可尽最大力量向上跳起,落地后测试计自动显示测试值。测两次,取最好成绩,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个位。
十五、闭眼单足立
单脚站立测试仪。使测试仪处于工作状态,受试者两手叉腰、闭眼,用习惯脚站立在测试仪平台上,另一腿屈膝使脚离开地面,姿势不限。从提起脚离开平台开始计时,至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停表。计算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以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十六、俯卧撑
受试者两手掌撑地,手指向前,两手掌间距与肩同宽,两腿向后伸直,身体挺直,然后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使肩与肘接近同一水平,保持躯干、臀部和下肢挺直,然后撑起恢复到开始预备姿势为完成一次,记录完成的次数。
十七、一分钟仰卧起坐
垫子、秒表。受试者全身仰卧于铺放平坦的软垫上两腿稍分开(约与肩宽),屈膝呈90°左右,两手交叉抱头于脑后。令受试者的下肢固定,受试者起坐时两肘关节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受试者一分钟内完成的次数。
十八、反应时
反应时尺。受试者坐在台侧,习惯手的手臂放于桌面上,手掌伸到桌子的外面,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成钳状,相距约2厘米。测试人员坐在桌子的另一侧,与受试者基本面对面,将反应时尺垂直悬于受试者分开的手指的中间,尺的0点与受试者手指的上缘在同一水平上。嘱受试者在尺子下落时尽快捏住尺子,然后松手让尺子下落。读数时以受试者手指上缘所指的刻度为准。以毫秒为单位记录,精确到个位。
十九、10×4往返跑
10×4的直线跑道,秒表,木板。受试者手持一木板,当听到起跑信号,马上跑到跑道的另一端,用木板触一下地面,转身跑回来,触一下地面,再转身跑过去,再跑回来。测试人员记录所用时间。以秒为单位,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第二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能正确运用扬长避短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锻炼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因人而宜。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较快,骨组织中软骨成分较多,富于弹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压、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
青春期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而长,肌肉力量较差。所以要选用适当的刺激肌肉发展的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避免长成“豆芽菜”的体形。
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尤其要重视对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训练,如经常进行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都比较好,所以要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多学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体育、生产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打好基础。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困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间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在青春期阶段要经常进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经常进行韵律体操、舞蹈练习和加强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动作更为协调,姿态更加优美,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另外,要安全、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要热爱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要培养多种爱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双健”,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人材。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青春期?
2、青春期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问题?
体育理论教案
时间:第1周第2课时
(教室)
主备人:许传新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
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和心脏功能提高。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各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上课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1)上课着装要整齐,得体。尽量身穿运动装,必须脚穿运动鞋或布鞋。
(2)上课必须纪律严肃认真,积极听课,认真训练,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上课必须听从指挥,服从口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4)上课必须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健康课达到的其他教育效果:
(1)培养吃苦、耐劳、坚韧的精神。
(2)养成力争上游、不服输的思想品德。
(3)加强道德情操的养成、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值,促进骨骼和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体育运动加速了新陈代谢,使肌纤维增粗,体积增大,肌肉变得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
初中生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初中生的骨骼增长较快,骨骼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发生弯曲和变形,能承受的压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较弱;肌肉的发育以长度增加为主,肌肉细长,肌力较差。容易疲劳,所以在 在形体训练中要注意:
养成正确的站、行、跑、跳的姿势;不宜做过重的负重练习;要变换体位练习,以促进形体均衡发展。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全面发展。
第三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课的内容:
课的任务:
重点难点:
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
奈史密斯先生先在麦克杰尔大学攻读牧师学准备做牧师,但读了三年却发现不适合,他的兴趣是体育,但是麦克杰尔大学并没有这一科系,因此忍耐到毕业。然后到了美国麻省的春田学院谋得一个体育指导员的职位。
奈史密斯从当地人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篮球游戏最初五项基本原则:
1、圆型的球,双手进行。
2、队员不可以拿着球跑。
3、任何队员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占据场上的任何位置。
4、队员之间不应有身体接触。
5、篮球应水平地置于场地上方。
篮球游戏最初三个条件
1、不能受时间的影响。
2、各方面的人都能参加(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
3、要与美式足球有明显区别。
因此,篮球的诞生离不开这个人詹姆斯·奈史密斯。他被誉为发明篮球游戏的第一人和现代篮球之父。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1904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
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德国的慕尼黑。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1950年和1963年分别有了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
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项目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1895年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天津。在我国篮球的发展史上,董守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远涉重洋到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深造。1925年学成回国后所著《篮球术》,成为我国最早的篮球专著。他又编著了《最新篮球术》一书,为推进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1、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和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美国、俄罗斯、克罗地亚、立陶宛、南联盟等国家篮球水平较高,而众所周知的美国NBA职业赛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
2、在亚洲我国的篮球水平属一流,男女篮的主要对手是韩国、日本,在亚锦赛、亚运会上我们的男女篮球都获得过冠军。
3、国内有每年一度的职业俱乐部联赛,已经举办了好几年了。八一队水平较高连续五年蝉联冠军。女子篮球目前还没有俱乐部联赛。
4、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举办了CUBA联赛。
以上内容教师结合幻灯片进行讲解 球的材料、尺寸和重量
1、球是圆形的,为认可的暗橙色;
2、外壳用皮、像胶或合成物质制成;
3、圆周不得小于米(厘米),不得大于米(7 8厘米);
4、重量不得少于567克,不得多于650克;
5、充气后,使球从米的高度(从球的底部量起)落到球场的地面上,反弹起来的高度不得低于米,也不得高于 0米(从球的顶部量起);
6、球面的接缝或槽的宽度不得超过米(毫米)。
1、队员、替补队员和教练员
每队有12名队员,1名教练员。
比赛进行时,每队要有五名队员上场,并可按照规则规定进行替换。
2、比赛通则
比赛时间
A、两个半时,每半时20分钟
B、四节,每一节12分钟。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分别为2分钟。
C、半场的休息时间为10分钟或15分钟。
比赛的胜负
在比赛时间内,得分较多的队得胜。一次罚球中篮得1分,一次投篮中篮得2分,在3分投篮区中篮得3分。
3、违例和犯规
常见的违例有:球出皆、非法运球、带球走、球回后场,干扰球、脚踢球、拳击球、3秒、5秒、8秒、24秒等。
常见的犯规有:推人、拉手、阻挡等伤害他人的行为。
1、问:一名对队员在投三分时脚触及三分线,投中算不算三分?
2、问:进攻队员身体在限制区外面,但一只脚踩在限制区的线上,受三秒规则的约束?吗
3、问:甲在界内跳起,把块要出界的球勾回来,算不算出界?
4、问:甲在后场发界外球,想把球长传给块攻的队员,却投中篮框,请问这个球算不算得分?
1、本次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场地和设备的规格要求,并且详细讲解一些篮球运动的主要规则。
2、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增加同学们对篮球运动的了解,培养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学会自我锻炼。
第四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 班级:高一(6)教学内容:认识自我、科学的锻炼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自己,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教学重点:让学生主动分析自己,掌握科学锻炼的原则 教学难点:如何科学的进行锻炼 课的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结合讲授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部分
由一首田径之歌导入,了解学生不同运动喜好和习惯,根据具体情况,展开讲授相关的人体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运动的一些小知识点。
二、主要部分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体育锻炼时,首先就是要了解“对手”:我们自己。如果连自己身体基本的组成、基本的构造、基本机能都不了解,在锻炼时,我们就不知该锻炼什么、怎么锻炼、如何锻炼,锻炼就是盲目的,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学锻炼了。Who——首先我们应该明白锻炼的主体是谁?你一定会说:当然是我。那么你了解你自己的身体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事实上却很少有人去真正思考过。What──你想做什么?你自己的身体究竟需要什么?你是想“健步如飞”?还是想“舞动青春”?你是想成为“篮球明星”?还是想做一回“网坛巨星”?或是想成为“长寿之星”?你 确定自己的目标了吗? Why——好了,确定了目标,你还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在同学中脱颖而出;还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或者为了自己的健康;亦或是为了更有精力地去学习。不管怎样,你都要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坚持锻炼的理由。因为你应该明白:锻炼是一个长时间的行为,它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你现在的选择可能有益你的终身。Where——在什么地方开始你的计划?田径场?篮球场?健身房?亦或是宿舍?不管在哪里开始,你只要得到了你想要的,那么都是合适的。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锻炼的时间需要和你的学习、生活相协调,它应该有助于你的学习,提高你的生活品质,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就需要进行调整。当你看到这,如果还没开始行动,那么立刻开始吧。
一、人体的运动系统 一)人体的骨骼结构
正常成人的骨共有206块,多数成对分布,约有177块骨在肌肉的作用下直接参与运动。(附图,让学生有个实体的粗略影像)人的运动虽然复杂,但基本上都是遵循杠杆原理进行的。对于人体来说,骨在力的作用下绕关节运动轴转动,并克服阻力做功称为骨杠杆。在运动实践中,可以利用骨杠杆,通过合理的技术动作获得更大的速度。(列举实例铅球的动作)
合理的体育锻炼给骨以适宜的负荷刺激,促使骺软骨细胞正常增殖,骨盐增加,加快骨的血液循环,使骨得到充分的营养,可以促进骨的生长发育。长期坚持锻炼,可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表面的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根据张力和压力的方向排列更为整齐而有规律;骨的新陈代谢加强;从而对骨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的影响。由于骨形态结构的良好变化,骨变得粗壮坚实,提高了骨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的能力。
坚持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使骨关节面的骨密质和关节面软骨增厚,能承受更大的负荷。体育锻炼使关节韧带和肌腱增粗,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增强,提高关节的稳固性。(二)人体的肌肉
我们在动作学习或者是力量锻炼时,都必须对所涉及的主要肌肉有所了解,这样我们在锻炼时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锻炼不但可使肌原纤维、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增大,而且不同的训练将使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系统锻炼可使肌肉中的结缔组织增厚,这种改变使肌肉中弹性成分的力学性能提高;肌腱、韧带中细胞增殖变得坚实.因而抗断能力增强。此外,系统训练还使肌肉收缩时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加。小知识点:从力量增长看,隔天训练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力量急速地增加,消退也快;力量缓慢地增进时,力量保持时间较长。实验证实,力量增长后若每两周训练一次,力量就能基本保持原来增长后的水平。如果每周练1至2次,必然要延长锻炼时间和增加强度,才能保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如果每周锻炼6~7天(次),锻炼效果与每周练3次 非常近似,而又易疲劳且损伤多,那就不值得了。为此,锻炼时间每周安排3—5次效果最佳。
(有计划地坚持柔韧性训练,还可以使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和肌腱的伸展性提高,对抗肌的协调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大关节运动幅度。关节运动幅度大、柔韧性好,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对减少伤害事故和预防损伤都有重要作用。
二、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
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改善其形态和机能,增进其健康和提高各种活动能力。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包括三种运动种类。(了解的内容)
有氧运动的耐力性运动项目: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滑冰、跳绳、上下楼梯及室内功率自行车、步行车、活动跑台等。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广播体操、太极拳、健身迪斯科、跳舞等。力量性锻炼:采取中等强度的,足以发展和维持去脂体重的力量训练,必须成为成人身体素质训练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力量训练主要有肌群参与,每次8~10组,每组重复8~12次,每周至少2次。(二)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确定运动强度的简易方法就是通过心率来计算。
运动适宜心率=180(或170)-年龄。如果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则用170威年龄。此法是用于身体健康的人。心率16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80%;
心率14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70%;
心率12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60%;
心率110次/分的锻炼强度大约是50%。
(三)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目的、年龄及身体条件等而不同。
学生每次进行20~60分钟的耐力性运动是比较适宜的。从运动生理来说,5分钟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60分钟对于坚持正常工作的人是最大限度的时间。研究认为,心率达到150次/分以上时,最少持续5分钟即可开始收到效果,如果心率在150次/分以下,那就需要5分钟以上才会有效果。
(四)锻炼频率
研究结果是:一周运动一次时,肌肉痛和疲劳每次都发生,运动后l~3天身体不适且易发生伤害事故;一周运动2次,疼痛和疲劳减轻,效果一点一点蓄积,但不显著;一周运动3次,基本上是隔日运动,不仅效果可充分蓄积,也不产生疲劳,如果增加频率为每周4次或5次,效果也相应提高。
四、用一段舞出人生的舞蹈片段结束
第五篇: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题:努力锻炼促发育——青春期与体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青春期是生命必经阶段,知道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的身心特点。
2、能力目标:能依据青春期的特点,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能正确运用扬长避短的具体方法与要求。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
一、青春期的概念及其分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春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少年在青春期发育得更好。但是青春期身体的发育、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和不同个体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体育锻炼必须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因人而宜。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前两个阶段,这一时期骨骼的发育、身高的增长都较快,骨组织中软骨成分较多,富于弹性,不易骨折,但是抗压、抗扭曲能力差。所以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负荷重量不能太大,尤其要注意保护脊柱。青春期肌肉生长速度落后于骨骼,肌纤维细而长,肌肉力量较差。所以要选用适当的刺激肌肉发展的力量练习,促进身体各部位均衡发展,避免长成“豆芽菜”的体形。
青春期的体育锻炼尤其要重视对加强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有良好作用的有氧耐力训练,如经常进行较慢的或中等速度的跑步等。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都比较好,所以要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多学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生活中必需的活动技能,为以后学习各种体育、生产劳动技能和军事技能打好基础。
初中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和生理上的困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月经期间可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在青春期阶段要经常进行有氧耐力跑步,可以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经常进行韵律体操、舞蹈练习和加强腹部肌肉、骨盆底肌、腰背肌肉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动作更为协调,姿态更加优美,还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另外,要安全、平稳地度过青春期,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注意营养卫生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要热爱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养成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性格;要培养多种爱好,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双健”,才能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人材。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青春期?
2、青春期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问题?
高一年级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体育理论课教案
揭开科学锻炼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运动处方和运动处方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用运动处方的一般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体育锻炼。使自己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能少受伤和不受伤。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树立培德、增智、健体三位一体的观念,在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锻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处方和一般的处方的区别。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
三、教学方法: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实际展开思考。
四、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运动处方
1、什么是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指体育锻炼者以处方的形式确定适当的运动项目、时间、负荷、频度以及注意事项等的锻炼计划。
2、处方的重要性: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大大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克服体育锻炼的盲目性、随着性,达到有效地增进健康的目的。
(二)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
1、基本内容:运动处方的基本原理就是“运动”。
2、什么是“一时性运动”:人一进行体育运动,身体就会发生各种变化,即身体机能随着运动刺激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一时性适应”,如脉搏和呼吸加快、体温上升等。
3、么是“持续性适应”:如果“一时性适应”在体内反复发生,身体就会产生“持续性适应”,也即提高了身体机能水平。
4、发生的条件:(1)是不同的运动手段会导致不同的适应,如举重与耐久跑,举重主要是提高力量与增加肌肉,耐久跑主要是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2)是不同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度也会导致不同的适应,如强度太小、时间过短、间歇过长,都不会收到效果;反之,强度过大、时间过长也会对身体的伤害。
(三)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1、医学检查:在制定运动处方前,无论是病人,还是健康人,都要先进行医学检查,以便查明健康状况,决定能否进行体育运动。
2、为了确定适合不同个体的运动处方,必须事先做个体能诊断。为了使体能诊断更安全,对于平时不进行运动的人,应安排一个准备期。体能诊断一般通过12分钟跑或5分钟跑来进行。
3、定运动处方:根据个人的健康、体能、兴趣爱好以及季节、气候等条件,确定体育锻炼处方。
五、布置课后作业
1. 牵记运动处方的概念
2. 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的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