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05:4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篇: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等活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一个教师只有热爱他的学生,全心全意地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时时和学生和谐相处,他们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灵活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效率,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授课内容,千方百计地把和谐渗透到教学中,在和谐中互动,在和谐中求知、收获。

灵活把握教材的前提需要我们先吃透教材,对要讲内容的知识结构、来龙去脉、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和内在联系弄清楚,只有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去灵活的运用教材、组织教材、处理教材、甚至是超越教材。

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与气氛,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证。

有人说:“环境造就人,气氛熏陶人。”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做到环境与气氛的和谐,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针对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去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无精神压力、无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强,可以在有意无意中接受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构建教学环境和气氛的和谐,使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数学。比如:用做一做,比一比等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去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用动手操作、分组合作,听音乐的方式;或是借助现代化设备综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媒体的信息去展示出来,同时指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深刻理解,直观感受,把枯燥的抽象知识通过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从而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绝对的教者,学生是绝对的学者,在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中,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在无形之中已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交互作用和创生能力。而民主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整合,使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能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传统教学,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在讲,学生去听,尤其是理科教师生怕学生这个重点没掌握,那个难点没突破,于是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着每个重难点,对于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类型题目更是讲解的十分详细,不给学生留下一点课堂“消化”的时间,随后再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时间久了,学生苦不堪言,对问题的分析、归纳、综合能力无增而减,这样不仅逐渐失去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还对其它学科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在2010年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并实施,肯定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纲要》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学、主动学,才会真正进入乐学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还可以使师生之间关系进一步和谐起来。

总之,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使枯燥无味的教学走出困境,成为集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生动活泼的一门学科。五.关注问题生,多给他们一点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往往会注重教师与他们的亲疏关系,作为教师的你若能与学生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达到师生情感的“双向反馈”,那么肯定能促使教学相长,从而创造出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于各种问题生,我们要用爱心去培养他们,感化他们。或许有时,他们只需要老师的一个鼓励、一个善意的微笑,所以哪怕只是你不经意间的一个拍肩动作,都有可能会给他们百般上进的力量。教师应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这样他们内心就会愉悦,对你逐渐产生好感,真正从心里上认可你,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氛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在课下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喜欢你、尊重你,也会更加喜欢你所任教的科目,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更需要的是教师的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构建和谐有效互动的课堂,把最宝贵的时间、最宝贵的尝试机会、最宝贵的发表观点与交流思想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更加充满活力、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教与学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统一。

总之,在课堂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吸引学生,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音乐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感受和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增进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音乐具有抽象性特点,它本身并不传递概念、定义、逻辑、结论等,只是通过感受,使人懂得音乐的理念信息。音乐又有不确定性,欣赏同一段音乐,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人欣赏同一段音乐,每次也能够获得不同的感受。如欣赏《瑶族舞曲》后,我让学生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没有直接去描绘欢舞扬面,而是在画面上展示出淡淡月光下,丰收的粮垛堆成了小山,一位老大爷手捧丰收的果实沉浸在幸福之中。我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是怎样构思自己的画面时,学生说。描写的第二乐段,如歌的行板,一位老大爷远离欢舞的人群,陷入甜蜜的遐想之中;喧闹的音乐是年轻人的欢笑,抒情的旋律是老人感触的心情。诸如许多。学生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丰收的场面。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人格情操得以陶冶,因此说,通过感悟音乐,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习惯,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使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美奠定基础。

小学音乐课中的听觉训练就是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内容,只不过教学中感悟的不是音乐作品,更多的是感悟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

1、音的长短高低及相互关系

如在指导学生演唱,欣赏旋律起伏较大,高低对比明显的作品时,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高低起伏变化,感受整体的音的高低对比;在单音听辨时,通过音响加手势引导学生辨别音与音之间高低的细微差异,通过感受内心建立起音高的坐标。另外,随着感觉规律的节拍强弱,建立起内心的节拍律动感,随着感受音的变化形成的强弱,表达了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艺术思想。

2、音的长短的位置

准确地辨别音的长短,是学习节奏,建立良好节奏感的先决条件,节奏不稳,节奏感不强,实际上是对音的时值辩能力差。在教学中,通过听辨节拍平衡的音乐作品(如:进行曲,舞曲),让学生感受,辨别节拍时值的均衡性;通过不同节奏的对比,辨别音符时值长短的精确性;培养学生准确的时值感,在感悟了这些基本要素的同时,把它扩大为结构意义上的节奏,也就是曲式,为以后学习歌曲,鉴赏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3、音的音色

培养音乐音色的分辨,体会不同音乐给人带来的不同的音乐感受,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如通过聆听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乐器,感悟不同地域的田园风光,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体验到听觉世界,声音的甜美和辉煌,浑厚与明亮。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悟,培养音乐感受力。全部听觉训练教学活动也就是感悟音乐的活动。

感悟音乐与演唱,演奏(变现):演唱,演奏是通过实践性音乐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信的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是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感情的陶冶。这与感受和鉴赏的目标其实是不一样的,只不过是客观对象和教学途径有所改变。感受和鉴赏是通过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审视达到的教学目的的,而演唱,演奏(及表现)是通过让主体参与各种演唱活动,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及呼吸办法,能够用自然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从活动中感受,体验,审视和表达音乐及音乐美,但是,小学音乐教学不是专业要求,而普遍性的,使学生的歌唱潜能得到一定的发掘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感悟音乐与创造: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年龄段,但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人才的最佳阶段。音乐的创造主要是在大量积累音乐的同时,把音乐融入心灵,让心灵融入音乐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口和手来表现音乐,而表现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过程,通过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造音乐,这就要求音乐本身首先在自己的心灵中产生音乐,而产生音乐教学中,即是创造性的过程,它是以感悟音乐为前提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堂上的教材教学,音乐技能的训练范围,内容程度一定要把握适度,要以感悟音乐为重点,积累创作经验,为学生音乐素质的良好和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

另外,感悟音乐蕴含在音乐鉴赏,表现,创造活动中的同时,在社会生活,姊妹艺术及其它学科中,通过感悟音乐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音乐文艺素养。

并非小学音乐教育排斥认知活动,相反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会运用到的,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关键在于认知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认知,而更多的认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的感悟音乐服务的,本末不能倒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教学能够围绕这个总目标而进行;其次,要真正实施音乐的素质教育,以感悟音乐为核心,把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作为教学追求的首要目标;再次,由于音乐素质主要表现为一种形象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教学实践中要结合音乐的感悟,重视开启学生的心理动力,引诱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力。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追求对音乐的感悟就是要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为核心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音乐课的特点出发,教学活动以感悟音乐为核心,“用音乐来培养音乐的耳朵”是音乐教育真正实现起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音乐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感受和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增进身体健康大有裨益。那么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呢?我认为: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差异,我在课前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大多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具体,学生爱听,如《手鼓敲起来》、《蜗牛与黄鹂鸟》、《春天在哪里》、《蓝色多瑙河》、《秋日私语》等,营造出浓郁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之中,聆听音乐之声,感悟音乐之美。

二、教给感受音乐的方法

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就能轻松自如地踏进音乐殿堂。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多种感受音乐的方法,引导他们投入聆听、入境想象、感受领悟、情态表达,让学生与音乐互动,让音乐与学生融合,向更高的音乐素养方面发展。

1、在表演中感受音乐

在学习一首新歌、聆听一首新曲之前,我经常挑选一些基础好、功底扎实、擅长歌舞演奏的学生表演,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创编动作,用具体的形象将乐曲表现出来。其他学生欣赏并进行审美评价。比如:二年级欣赏音乐《龟兔赛跑》,结合动画片,我让两个学生一个扮演笨拙却坚持到底的乌龟,一个扮演伶俐却骄傲的兔子,根据音乐旋律进行表演,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更是乐此不疲,对音乐的感受非常深。

2、在绘画中感受音乐

“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一个是流动的音乐,一个是线条的旋律。”众所周知,在音乐作品中,许多标题性音乐是来源于画作的,学生在绘画时不必强求一致,不必讲求绘画水平高低,只要把感受画下来,只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就行。比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时,有的学生画的是一轮明月照耀着平静湛蓝的海面,有的学生画的是皎洁的月光洒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还有的学生画的是淡淡的月光缓缓流淌在荷塘……从他们的画面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对音乐的向往和独特的感悟。

3、在描述中感受音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五声调式。在学生听完音乐后,我要求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乐曲的内容表达出来。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乐情景,尽管再丰富的语言也无法将音乐的意境表达出来,但他们却获得了强烈的审美愉悦。

4、在演奏中感受音乐

《认识古筝和柳琴》的教学中,在介绍古筝时,我先请一位会弹古筝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渔舟唱晚》。演奏完毕,我说:“谁还愿意来弹奏一下?”边说边亲自刮奏,演绎出如同潺潺流水般的旋律,很多学生都愿意亲自一试。当我和弹柳琴的学生一起演奏《映山红》时,他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在抒情的乐段,左右轻摇自己的身体,在欢快的乐段,按节奏拍手,对熟悉的乐段哼唱,亲身感受了音乐的魅力。

三、适度增加音乐信息量

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增加音乐信息量,把学生的耳朵“叫醒”。如欣赏活泼欢快的《玩具兵进行曲》时,我用对比让学生欣赏听辨不同风格的进行曲:雄浑矫健的《运动员进行曲》、沉郁哀伤的《丧礼进行曲》、欢畅喜庆的《婚礼进行曲》……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绚丽多变,学生领略到了音乐艺术的神奇。我还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设置了一个“金曲大放送”环节,“金曲”的内容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并长期坚持。学生一学期可以欣赏到30多首不同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对他们的听觉、视觉、运动感觉、思维活动及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长此以往,必将受益终身。

第二篇:浅谈音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音乐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良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一节音乐课需要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更是需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很多音乐课堂里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和谐氛围在师生之间展开。因此,本文将试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主线,从开展民主教育、快乐教育等方面来创设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达到实现高质量音乐课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 幽默感 民主教育 快乐教育

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在音乐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好的师生关系的好坏确实是音乐教学中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许多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和学生严肃认真的神情,扪心自问,这样的音乐课是否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呢?诚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很多时候的原因还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想要改变课堂上老师的威猛和学生的顽强,变严肃教育为快乐教育的话,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首先应该掌握的。一.平等师生关系,变专制为宽容 在有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中学生的梦想是这样写着:我多想,老师的讲台是一个舞台,在那上边有教师的表演,也有我们学生的表演。在那上边,可以演正剧,也可以演喜剧,就是不要演悲剧。这段话给了我深深的启示。相反它也同时告诫了我们,师生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这个平等的关系下,师生之间互相影响着对方。可以说,“什么样的老师便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想要真正“控制”学生,最佳的选择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民主引导者。和善却又坚定,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知识,不能高高在上地对学生的缺陷和错误加以指责,即便是他们犯了错误,我们都要予以鼓励,通过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决策来使每个孩子遵守秩序和规章制度。

老师不能对学生说:“我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那是专制独裁者的做派,我们要学着做一个民主的引导者,“我告诉你,我将做什么”,不要成为施压者,要成为激励者。其实,现在的音乐课堂形式还是以灌输式为主,根本无异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依旧被动,表面上看起来纪律秩序很好,但其实收效并不大,音乐教育的灵魂-审美,并没有被抓住,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要改变陈旧的命令学生服从的独裁方法,接受以自由和责任为基础的新秩序。教师既不过分宽容,又不过分严厉,做好师生之间的协调性,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为伍,在既不放纵又不压制的情况下指导他们。将民主式教学不仅视为一种手段,更要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和学生一起承担起生活学习的责任。有的教师或许做到了表面上的谦虚,说自己是“三尺书生,一介微命”,但骨子里对学生往往还是居高临下,站在教室里,自己就成了皇帝,试问,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在一个本该欢娱的音乐课堂里营造美妙的气氛呢?良好的音乐课堂上,师生应该是不分彼此的,音乐所给予的是大家共同的享受,它不是老师专有的,在音乐面前人人平等,老师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头上,如果音乐课给大加呈示的仅仅示如此这般,那它和其他的学科在意义上就没有不同,中学的审美教育就无从谈起。

对于这种音乐课,我只能表示深深的遗憾,作为民主教学的拥护者,我们应将所谓的自由哲学传授给学生。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自己作决断,掌握选择权,“真正的自由意味着(经济上,情感上)独立,意味着要有权利自己做决断,惟有如此,你才能免受命运,支配者的必然性控制。”①在课堂上要和孩子们共同享受音乐的美妙,音乐课上我们要更加注重相互的影响,而不是采用命令和高压手段来赢得学生合作,我们要时刻记住“空间有限,但心灵无限”。

二.寻找沟通良方,做和善的幽默者

要知道,除了家庭,对学生成长起重要影响的莫过于他们在学校的老师了。可以说,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不衰的,老师对孩子兴趣力的培养承担着莫大的责任,老师有责任营造一种氛围,一种让孩子不断成长不断提高的氛围。可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他们虽说算不上敏锐的判断者,但完全可以胜任“出色的观察者”这一称号。因此,老师的言行总能影响到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们而言,老师首先要学会友善和尊重,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生活在信任之中,只有当学生被尊重,师生关系平等化,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影响和决定着教育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②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音乐课上,老师的教学水平与其他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应略有不同,不应以摘录讲义直接灌输,课本只是基本的参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是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单从音乐课来说,占有相当比例的当数幽默感。

师生交往时,如果教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抵触,可见,教师教得好不好,不仅仅在于他的专业知识有多丰富,还在于他是不是掌握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技巧。在于他是否懂得用幽默的言词来促进师生的交流。音乐教育之所以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就在于它有着“音乐”这一载体贯穿始终,这注定了音乐教育的非严肃性,它不是注入式教育,它应该成为孩子们提供快乐的教育,说穿了,就是一种快乐教育。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和善与幽默应该是营造快乐气氛的最佳催化剂。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一心想当歌唱家,可是说实话,他真有点五音不全。教育这种执着的学生确实很困难,倒是我的另一个学生很会幽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机智,他写了一篇小随笔,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早晨,某女生来上早读,走在校外的小树林里,听到了几声狼叫,被吓晕了。查!原来是某某同学在练声„同学的幽默使那位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短处,从而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优势。”一位老师如是说。

连学生都懂得幽默的技巧,老师又为何不能做到呢?更何况,像在气氛如此活跃的音乐课堂里,我们很难用严肃的态度来教授学生。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幽默的说法往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通道。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喜欢听幽默的话语,幽默孕育着情感,孕育着创新,孕育着灵感,音乐教育需要幽默。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

在音乐课上,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存在观点上的对与错,只有观点的不同。只有这样,才会有试生之间平等争论,在美国的课堂上,凡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能一味地表扬或指责学生,孩子对音乐的热爱不要用规定性的判断就熄灭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不论结果,只要孩子感兴趣,我们就应该及时了解,并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舞蹈来激发维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你的幽默,让孩子喜欢上你,也便是成功地让孩子爱上了你的音乐课。三.“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两大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这两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以“错误”为指导,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们的孩子都处于一种沮丧之中。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你做错了„,” 或者“你不应该这样做„”,每一个人都在对孩子指指点点。表面上,我们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以避免他们走更多弯路,虽大谈素质教育,但行动上却只注意把重心放在以老师为主的教育上,疏不知真正能够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经验,不在于老师的专业水平,家长的关心程度,而在于孩子能否运用自己的力量总结经验。

自己的力量从何而来?老师和家长必须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冰心老人在92岁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有句话说得很好,“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对于这句话,我们应该可以很好地去理解,音乐是最能够激发人灵感的东西,孩子又是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音乐课上,我们要让孩子尽量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尽量地发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减少他们因“课堂”而带来的严肃感。要让他们知道,上音乐课也就和“玩”一样,要在课堂上保护好孩子“玩” 的权利,所谓的“像野花一样”也就是让孩子保留住他们的本性,显露孩子的童贞。

音乐课上,老师或许可以借鉴语文诗词欣赏课中的教学理念,讲究“一千个读者要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注重的是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音乐课同样也是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欣赏。思维的活跃和丰富是孩子的一种资质,老师作为连系孩学习的纽带,应该要做到松紧适宜,有张有弛。很多时候许多问题往往都是在孩子们的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的情况下才迎刃而解的。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的,但我认为,课堂上老师不仅要传授予学生知识,更要学会与学生平等交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除开学习,学生最想做的事情恐怕非“玩”莫属了,音乐课上,老师要放下尊严,以和善幽默的态度与孩子一起“玩”音乐,不计较这种“玩”的水平有多高,不在乎这种“玩”可能会抹杀多少音乐性。关键要让孩子学会以一种玩的心态去学习,去接触音乐。如果说其他严肃学科无法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的话,那音乐课则是唯一最佳的选择。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影响不小,代表人物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游戏”,也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艺术”。音乐是艺术的杰出代表,那么,我们当然可以把这种“游戏”和“玩”放入音乐课中,孩子们在自由也即“野”的状态下接受音乐,喜爱音乐,用语言来解释音乐也变得多余。真正“自由”不仅体现在感受音乐的自由,选择音乐当然也同样需要参考学生们的宝贵意见,在音乐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孩子的水平够不够达到自己选择合适的音乐去聆听,不要担心他们选择的音乐会使你为难,老师只要去配合,也许教师并不一定会比学生更加先知先觉,也许通过如此调整,老师更加容易走近孩子的心灵深处,心与心的交流会让我们最终形成共识,达到心灵之间的契合。

《新音乐课程标准》第1页是这样写道“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③可想而知,音乐课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音乐课是一种非严肃教育,音乐教育要以快乐为本,但是,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的愉悦性,老师就必须保证和学生的平等身份,与孩子从师生变为朋友,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上得到孩子的积极响应,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更加有效,音乐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教育。

注释:①鲁道夫· 德雷屈尔 珀尔·卡塞尔著《快乐教育法》第14页,11行 2004年4月第1版

②赵宪宇著《教育的痛和痒》第109页第1行 2005年5月第1次印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7月第13次印刷

参考文献:1.鲁道夫·德雷屈尔 珀尔·卡塞尔著《快乐教育法》2004年4月第1版

2.《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郭声健 著 2005年3月第1版

3.《教育的痛和痒》赵宪宇 著 2005年5月第1次印刷

第三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教育转型新思路。为了落实这“三化”的目标,首先把“师生关系”作为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课堂”建设,即温馨课堂、情趣课堂和有效课堂,为师生关系的构建上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2012年5月16日,虹口教育和民进虹口区委联合举办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更是把我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与学生个体融为一体,使教学真正的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作为基层学校,校领导借着“白玉兰论坛”这股东风,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摩了论坛的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教师从自身谈起,谈如何践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总结出了新型好老师的关键词:有爱、幽默、公平、创新。新型师生关系最看重:爱心。在白玉兰论坛上,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一位漂亮、儒雅的高中女教师,也从而拜读了她的著作《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

提到老师,我们往往会和“严肃”联系在一起。说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我只能遗憾地说“惨烈”。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每天起早摸黑。可是我们的学生欢迎吗?喜欢吗?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好好想想。史金霞老师的这本《重建师生关系》为我们开启了一盏改善师生关系的明灯。史金霞老师在书的自序部分引用了夏丏尊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书中史金霞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了如何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个字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第二个词就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延伸。理解这个词,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很难。史金霞老师说,孩子很难理解老师,因为孩子没有老师的生活经历,即使想换位思考,也很难给自己定好位;同样地,老师也很难理解学生,因为教师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学生。第三个词就是“对话”,沟通是对话的第一块基石。对话指的就是第四种意义的“谈”。要对话,你就必须对他人抱着“绝对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价值。对话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关系和理解。第四个词就是“尊重”。而尊重,就体现在爱、理解、对话„„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这几个关键词,史老师还举了许多非常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家看了以后可以借鉴和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下面举一个我校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小刘老师每天带着希望和喜悦走进教室,可是却总有一个座位空着。课后去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叫平某的学生害怕上学而谎称肚子疼。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她断断续续来了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每次来都哭着进教室,抹着眼泪上课。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最害怕的是英语。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她对自己没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她。根源找到了,就需要对症下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是英语教学的内涵。抓住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达到学好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建立“双向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对教材上给出的教学事例和过程进行一一解释,那么这只能算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部分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处于被动和漠然的境地中。因此,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师爱生,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爱护学生,这也是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真情地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起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呈现给学生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就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这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初中教育阶段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师生关系的形成和改善,是当前教学活动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整体的教学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问题做出了研究,着重指出了师生关系当前的发展特点等问题,旨在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同样重要,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的进程和发展。在现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进步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积极的转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以便于真正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情况

1.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问题

学生如果相信一个教师的人格和其教学能力,就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这门课程,所以,教师的水平高低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会影响师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但是在现今的初中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本身的水平有限,因而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在不断的减少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等内容和知识,能够更好的进行日常生活,而语文学习和教学和其他学科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面对这样比较高的教学要求,当前很多初中的语文教师是不能达到的,因此就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于课本之中的知识,而没有将语文知识与相关拓展的课外内容相互结合起来,这便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没有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或者对于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形象问题没有注意,导致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感或者感到枯燥,最终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严厉的教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更有一些道德素质比较低的教师,将一些请客送礼等歪风邪气带进课堂,给学生树立了坏的榜样,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的变差,不利于形成和谐相处的关系。

2.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当前社会是一个技术化的社会,先进的技术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将一些语文知识和内容呈现给学生们,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但是教师在课上所使用的这些多媒体课件等内容都是在备课时便已经准备好,因而课堂上讲课的灵活性缺乏。如果学生针对多媒体呈现的内容提出质疑,许多语文教师便无法根据该内容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便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另外,学生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全部放在了多媒体的电子屏幕之上,而对于教师本身的注意力就不够,因此教师的个人能力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内容,这样会导致师生关系出现障碍,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1.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水平及能力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情况来提升和优化自己的教学形式。如果发现自己在教学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则应该积极的在课余时间置身于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最终帮助他们实现语文学习的进步。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和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的。由于教师处于一个强势的主导地位,所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紧跟教师的教课步伐,才能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当前新型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建议,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之中出现了困难,应该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商量,找到解决的对策,从而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于自己的支持和关怀。对于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指引,就能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语文内容,学习起来也更加的轻松。而学习成绩暂时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和他们进行日常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此促使学生展现出应有的水平与能力。

总之,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响应课改的要求,及时创新教育教学观念,采取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并且要积极的和学生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于亚东、杨春海.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12-13.[2]马娟.高效课堂教学,教师执着追求和梦想[J].文教资料.2010(36):15-16.

第五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包括心理方面的环境和教室布置的环境。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信任你,才愿意接近你,和你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融洽。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师生在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不能因为教师是管理者、教育者、有知者就高学生一等,也不能因为学生是被管理者、受教育者、无知者而低人一等。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在交往中教师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诚心,彼此尊重,自由、平等 相处。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耐心地去雕塑、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护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生放在心中,给予每一个学生无私的爱。比如平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心理状况,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

给予关心和帮助;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真诚恳切。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参与到“教”的活动中来,让教学活动“动起来”,师生互为补充。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唯由教师评价学生这种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提倡把对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因此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舞台,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体验收获,成果得到充分、适当的肯定。以评价为媒介表达了师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同学们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塑造和谐的开放课堂

第一,教师要在讲授课文时,巧妙构思,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帮手,帮助他们扫除障碍,克服困难。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指导学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三,将学生由怕学转变到爱学,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提笔便感到无话可说,简直是厌烦透了写作文。此时,教师要让学生去深入地体验生活,例如:带领学生郊游,寻找春天的脚步,这样学生就不会无景可写,无情可抒了,有了直观的感受自然就有话可说,有物可

写了。

五、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来影响学生,使他们与教师之间产生亲和力。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互重的教学观念,构建互相理解尊重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在互相尊重中化解角色沟通矛盾。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我展示、自我实现,形成活泼、开朗、自信、进取的性格和心理,增强对教师的信任度。学生要充分相信,教师不但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给学生传授知识,释疑解惑;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教师的慈爱是一种教育,教师的严厉也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虽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是教师的巨大收获。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在倾听中师生可以实现理解与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达到师生、人课协调相处。

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

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使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改革创新的空间,实践告诉我们,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以育人为本,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2015年7月

下载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丁 娟 初等教育系05级综合文科专业[摘要]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打造和谐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以学生为本......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王晓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软件”,它摸不着,但......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简单分析,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些 建议,借此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民主;真诚 随......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Meixianzhiyejiaoyuzhongxin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电工电子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石元辉 论文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论文摘要......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极其......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从事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其中的辛苦甘甜只有自己知道。曾经迷茫过:为什么我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为什么我的学生会这样却对我呢…......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之子课题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玉林附小 彭勇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亲近童真,完善生命》。 陶行知老先生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至理名言。李镇西老师说是以心灵赢得心灵的典范。巴学园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