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教案

时间:2019-05-15 05: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陋室铭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陋室铭 教案》。

第一篇:陋室铭 教案

陋室铭

刘禹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诵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课文,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刘禹锡的乐观旷达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吟诵,感悟作者情感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

吟诵

讨论

【教学过程】

1.诵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

德馨

鸿儒

案牍

2.掌握重点词语解释,通译课文

德馨

鸿儒

白丁

素琴

金经

丝竹

案牍

何陋之有

3.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旁批进行结构分析

第一层:类比

以山水类比陋室,点明惟吾德馨 第二层:描写

室中景

室中人

室中事

第三层:类比

以诸葛庐、子云亭自比,引用孔子语,自喻君子

4.吟诵,尝试自己吟诵《陋室铭》

5.作业

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课后小结】

陋室铭

刘禹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明确结构

过程与方法:,分析韵字与入声字,深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历史背景,感悟刘禹锡的豪放旷达 【教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从吟诵角度感悟作品 【教学难点】能感悟韵字与入声字的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吟诵

讨论

探究

讲授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吟诵《名字歌》 《上邪》 《忆江南》 《房兵曹胡马》等

一、名义定情

1.诵读课文,明确重点词语的解释 2.通译课文

二、穿越大唐

1.回顾安史之乱,简介中晚唐历史 2.永贞革新

二王八司马

3.刘禹锡在和州的生活,介绍《陋室铭》创作背景

三、吟文悟情

1.吟诵,运用高低声调,划分文章的层次 2.分析本文的韵字

3.说一说作者安排入声字的用意

点拨:在经历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之后,朝廷更迭了四任皇帝,刘禹锡终于等到了皇帝赦免他的诏书,他重新被启用。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刘禹锡与柳宗元,《竹枝词》与《江雪》,刘禹锡最终得到赦免,柳宗元却在这之前的九年就已经落寞去世。我们学些这些文章,要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性格决定命运,刘禹锡身处陋室仍以君子自居,保持高尚情操,我们深处群山之中,该如何呢?人生是一场选择,性格决定命运!

第二篇: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

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铺垫 导入

①师生问好;②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

二、学习课文

(一读 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①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 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②学生试读课文

③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④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 品析诗句)

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明确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②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明确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③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 鸿儒,无白丁(雅)

④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⑤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⑦“鸿儒”可否换成 “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三读 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①“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②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 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③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④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⑤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⑥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三、教学小结(略)

四、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小组中相互背,③全班竞背)附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比兴

类比

第三篇: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一、导入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表明作者的态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选入了,你已经欣赏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当然这有些夸张,这本书选了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仅仅81个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种思考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示课题、作者)

二、学习新课

1、指名学生回答“铭”的特点。师补充: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励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记不忘。

2、师: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生回答:写写他的陋室

师:陋室有何可写之处呢?我们来读课文。

三、一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齐读。(师提示:注意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师:读得整齐,也很流畅。你们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里看到古人是怎样读书得呢?

生回答:跟唱歌一样,摇头晃脑等

师:古人读书师很有韵味的,自得其乐地读,一般说语气都比较舒缓,老师试着读一下。(师配乐读)

师:我们要读出韵味来,还是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结合注释,同桌或前后桌讨论解决。(展示词语、句子的意思,学生有疑问自己上来查。)

四、二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作者感情。

师: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再读就要带感情读,谁来读?

指名学生读,互相点评。

师: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咱们读了文章,能不能说说你的收获。学生边说边讨论。

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饿节操。

2、结合句子赏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环境是怎样的幽雅,那青苔是怎样应了作者的心意,慢慢地爬上那班驳的台阶?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们聚集在一起,绕过窗帘飘入室内?环境幽雅、恬静-------陋室不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大家想象一下,室内谈笑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在谈些什么?引导学生答:韩愈、柳宗元、王叔文等,他们个个学识渊博,心忧天下。王叔文煮酒论当今时代英雄;韩愈扼腕长叹,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柳宗元在吟诗作画,感叹梦得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无穷魅力。 交往之雅-----陋室不陋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抚琴调弦,展卷读经,怡然自得,安贫乐道-----陋室不陋。

3、类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

3、托物言志:“托何物”“言何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种写法的理解)

师: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荔枝蜜》、《白杨礼赞》,并背诵其中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师:积累的古诗词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生: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一块背诵。

4、引发学生思考:外界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五、三读,品味语言。

1、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学生找出文中的骈句,边读边体会)

2、散句:最后一句,体会文章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要读出抑扬顿挫。

3、押韵,找出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4、修辞,比兴等手法,很有艺术感染力。(依据学生上课的情况,灵活处理)

5、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师生一块品味。

6、读:男女分读骈句的上句和下句,散句一块读。(配乐朗读)

7、背:

师: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喜欢上了这篇文章,也感受到了它的语言魅力,能被选入《古文观止》确实是文有所值。咱应该把它积累下来。 指名学生背。(在指导背诵上有些困惑,没想到好的方法。)

师:很多好的句子咱可以制成卡片积累下来。

六、拓展

师: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第四篇: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课文,掌握重要文言现象,通晓文意。

2、理解并背诵课文。

3、领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导入:

错过了蓝天的深邃,才邂逅了白云的飘逸;错过了大海的壮阔,才邂逅了小溪的悠然;错过了案牍之劳形,才有了调素琴,阅金经的悠然自得。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谁来告诉我铭是什么?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一、初读《陋室铭》,结识刘禹锡

过:与刘禹锡结交的人,都是“鸿儒”,没有学问的白丁,是与他无缘的,因此要结识刘禹锡,首先要把《陋室铭》烂熟于心。

1、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不能解决的字句,就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来解决。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来翻译?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怎样翻译吗?

互文

名,灵,馨,鸿儒,白丁、何陋之有

过:大家对文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现在我们读起来──

2、自由朗读。

3、个别读。

铭文是用韵的,要注意压韵:

本文押的是in和ing,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这些字,押韵的子要读得响亮。

要读出韵味还要注意什么?

重音、停顿、节奏、语气、语调、语速、基调

要读好《陋室铭》,还要了解文体特点。陆机说:“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温”,气度温和;“润”,语调柔顺请大家“温”“润”地读起来

4、齐读。

过:要读好一篇文章还要知道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把握作者情感。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将细究。现在自由朗读,根据你对《陋室铭》的理解,读出你心目中的刘禹锡.二、品读《陋室铭》 拜访刘禹锡

过:想进一步了解刘禹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去亲近先贤。

小组合作: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看四句话,并口头翻译,并思考:从中我仿佛看到了 什么?一个什么样的刘禹锡?

1、走进陋室,我看到了()画面,看到了一个()的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轻松自在,自我解嘲、自我安慰的意思)背景介绍:

其实刘禹锡的这篇铭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三、研读《陋室铭》 我看刘禹锡

1、作为来访者,你还想录下刘禹锡的哪句话?从这句话中你听到了什么心声?(1)作者写陋室,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类比,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渴望自己也能像诸葛、子云那样建立一番功业啊,,抱负远大)(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兴)(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孔子云:“何陋之有”?末尾引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喻,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过: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和刘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

2、老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并说说你取名的缘由。

过:从我们起的雅称看,同学们对刘禹锡的评价是相当高,刘禹锡没有选择放弃,他本想借“苔痕”、“素琴”等表现一种隐士节操,可是,不知觉中“鸿儒、“德馨”等却暴露了他的志士情怀这里既有自我安慰,又有自我勉励,所以,我们也被他拨弄得手足无措。

四、也做一回刘禹锡

过: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刘禹锡,你才能读出《陋室铭》的韵味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谁又能知道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挣扎啊!半年时光,他就被迫搬了三次家。你要我愁,我偏乐。同学们,你就是刘禹锡,你的一腔孤愤要借这篇铭文传达出来!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刘禹锡要让山因我而名,要让水因我而灵,这是何等的气概!同学们,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带着这种感受,读──

刘禹锡,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有的,是大丈夫的傲岸,有的是大丈夫的铮铮铁骨,刘禹锡,哪怕身居陋室,也绝不会沉溺于孤芳自赏听──刘禹锡身在陋室发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呐喊读──

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 但是„„

一间陋室哪里困得住你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你心中的豪情?

我清晰的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声音——生活可以贫困,精神不可潦倒,再读注意:“何陋之有?”要读两遍(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山──不—在—高!读──

(读得声情并茂,酣畅淋漓“何陋之有?”“何陋之有?”的诵读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第五篇:陋室铭教案

22、短文两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

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教学难点 :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体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介绍:表现文体的字有说、记、序、铭„„。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二、课文字词(先讲导学案上的,再进行全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著名、出名。(运用类比手法:山不高—因仙得名;水不深—因龙而灵;陋室陋—因为吾而德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则:就。灵:灵异,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是:判断动词。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入:映入。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正常语序应为: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谈笑有鸿儒。鸿:大。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弹奏。素:不加修饰的。阅金经:这里指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敬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本文最富哲理,最能体现作者写作主旨的一句,这句话是怎样引出的?

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其意不言自明。表明作者想从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

六、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看来“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这是写陋室的环境,用的是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

5.提问: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6、赏析诵读——欣赏形式美

本文是一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

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7、“托物言志”:

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中心思想:

这篇铭文通过诗人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极力证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下载陋室铭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陋室铭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从知人论世中体会人文气息 2、探索刘禹锡的高尚品格 3、学习刘禹锡的写作技巧 课堂导入 唐代是盛产诗人的时代,不少诗人有称号,如诗骨陈子昂、诗......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能正确译讲课文。 3. 能背诵并正确默写课文。 学习过程: 一、介绍本课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引入本课板题。 二、出示目标: 师:本节课的学......

    陋室铭教案

    10、陋室铭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久为流传,本文是作者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情感与态度: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过程与方法:......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读罢此文,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重点与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习本文重点,读完本文后,从......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教学目标: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一、导入新 1、关于写秋的诗词;2、走近作者;3、解题。(2分钟)2、提出学习目标并齐读。(1分钟)二、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独立完成)(2分钟)1、读文,比谁读得正确......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相关的文言文字词,能背诵课文。 2.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