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六年级《李广射虎》教学实录
8李广射虎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和力大无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生字词的音、形、意。
2、朗读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和力大无穷,并能适当的想象说话。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讲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再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李广是谁,为什么射虎,怎样射虎的?)
3、我们一起通过学习课文解决
(二)、初读课文
1、读新词
唐代 卢纶
塞下曲 拈弓搭箭 石棱
巡逻 朦胧
影影绰绰 时期
镇守 警惕 神勇无比
2析字形,指导田字格的位置,描红
3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提出的问题用铅笔勾画。
4、李广是谁?(找到有关的句子)卡片出示神勇无比。读好词再指导读好句子。
5、李广是怎样射虎的?(1)、找到有关的句子(2)、用圈划出表示动作的词。(3)读好这句话(4)、做动作(5)、你从这些动作中感受到什么?(武艺高强)(6)找到有关的诗句(将军夜引弓)
(7)书上的图画的就是李将军在射虎的画面。再读诗句 师:那李将军为什么要射虎呢?我们得看当时的环境(1)当时的环境怎样?
A月色朦胧。出示词语理解月色朦胧是什么意思?读好句子。B 书上哪个词语和朦胧的意思一样(影影绰绰)
C还有呢?有风。怎样的风(疾风)找到句子读
D师小结当时的月色朦胧,树木别风吹得东倒西歪,能找到课文的诗句来读读吗(林暗草惊风)同学门这一带是常常会有老虎出没的,假如是你在这样一个黑夜,走在这样一片没有人烟的树林里,听到这样沙沙的声音,还看到远处树林影影绰绰的影子,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李将军是怎样做的?理解警惕和四处搜寻的意思。他当时心理会想些什么呢?从这里你看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E小结:读前两行诗一起读好这一段 7.结果怎样
(1)自己读好最后一段 A生找第一句 B个别读第一句 C找出诗句读
(2)找到老虎了吗?
A找到有关句子(不是什么,而是什么?)B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指导朗读)
C大家会发车怎样的感叹呢?再来读好他。D用不是,而是说一句话。
E师说那白羽箭深深的扎进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可突出哪些词?(指导朗读)从这里可看出李将军怎样?找到诗句读
(三)师小结课文 一起把这首诗读读!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别人们称为----------------读好这句话。诗中描写的就是--------------------这首诗是--------------------------
(四)、作业
1、塞下曲共有六首,自己课后去搜集一两首背背
2、生字描红
板书设计
8李广蛇虎
拈
月黑
搭
神勇无比
风高
运
力大无穷
拉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李广射虎
8、李广射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
1、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飞将军”,令敌人闻风丧胆,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李广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飞将军的故事
3、板书课题——李广射虎,齐读。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拼读生字,画出词语。
4、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出示词语:
唐代
卢纶
一组
时期
巡逻
警惕
出没 拈弓搭箭
猎物
惊呆
扎进
石棱
月色朦胧
四处搜寻
影影绰绰
“嗖”的一声
(2)指名读词,相机正音。(3)开火车读。(4)打乱顺序读。
5、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7、同桌共读课文。
三、熟悉诗作
1、出示《塞下曲》,各人试读
2、指名读,读准“没”、“棱”等易错字音
3、说明:卢纶的《塞下曲》是一组描写边关将士军营生活的诗,共有六首。
4、齐读全诗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生字字形,运用熟悉部件识记生字
2、重点指导:期、惕、逻,教师边范写边指导 友情提醒:唐(里边上半部分横竖要出头)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读熟课文。
3、了解飞将军的其他传奇故事。
4、收集卢纶写的另几首《塞下曲》。
第二课时
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2、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3、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一、整体初探
1、出示全诗,指名读,齐读
2、诗中的将军指谁?出示: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讨论句中引号的用法——引用及别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里找出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概括——神勇无比,神指什么?勇指什么?
3、《塞下曲》这首诗描述了他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
二、精读课文
1、事情是怎样的呢?读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的经过,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3、将军的“神勇无比”体现在哪儿呢?读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准备交流。
4、汇报交流:
(1)第三段:A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试着读出神秘、紧张、危急的气氛 B找出描写李广神态、动作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
C出示:a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b“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讨论此处引号的用法——模拟声音
(2)第四段:A这一段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B将军射中猛虎了吗?为什么还说他神勇无比呢? C你佩服这位神勇无比的李将军吗?试着读出来 D同行的将士们佩服他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看着那支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一个随从不禁失声喊道:“
!”
另一个随从也吃惊地说:“
!” 将士们纷纷赞叹道:“
!”
三、理解诗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齐读全诗
理解几个关键词:平明——早晨,天亮时
白羽——白羽箭
石棱——石块上面与面的相交处(简笔画示意)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交流飞将军的其他传奇故事
2、诵读另外几首《塞下曲》
3、小结文中几处引号的用法
五、作业
1、看着那支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同行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2、读背《塞下曲》组诗。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
林暗草惊风,四处搜寻 将军夜引弓。
拈弓搭箭平明寻白羽,神勇无比
射中巨石 没在石棱中。
深深扎进
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中,先说说课文讲的事件,然后引出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然后根据古诗和故事,在文中质疑,有个别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不理解,提出“李广不是神箭手,因为他没有射中老虎,而射中了石头。”以这个问题作为引发点,我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李广的神力,了解了李广的英武。然后在由这个问题引导到课文第三段,使学生了解射箭时的背景,明白“林暗草惊风”的环境,在朗读中深化了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本文中的故事和诗歌都是为了赞颂飞将军的。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广射虎 1教学实录 苏教版
李广射虎
师:好,我们放松,拍手李广歌谣。听我慢慢对你讲,继续学习<李广射虎>出示生字词会读吗? 生读:
师:石棱等词看看你们会读吗 生:一生读 生:齐读
师:看来你们预习真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师:李广是什么人?
生:神勇无比的将领。飞将军,为什么叫飞将军? 师:出示资料。师带着读。
师:师画诗,这节课我们将重点诗文对照的方法,品读。感悟诗歌的精妙。师:读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读课文。
师:让我们回到二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创设情境)有音乐,有什么感觉? 生:害怕。生:可怕。师:谁来读?
生:读“沙沙的声音”。师:多恐怖。生:轻轻地读。师:黑暗,生:轻轻地读。“沙沙的声音” 师:用一个字点出来了。生:“惊” 师:读课文。师:李广想到了什么? 生:常有猛虎出没。
生:
师:“警惕”的目光,睁大你的眼睛,别放过任何藏着“老虎”的地方。生:
师:先下手为强,„„ 生:读。师:哪三个词? 生:拈弓搭箭
师:教师书空。板书搭。生:描红一个。
师:拈是什么意思。同学做这个动作。声音响亮地说,自己把他练一练。生:读用
师:还有谁想读,谁没有发言过的。生:读、师:动作在连贯一下就更好了。生:读
师:还有谁想读。老师语言越来越快。生:齐读。有学生做着动作。师:表扬一下自己。师: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爱老百姓的人。如果人看到老虎,跑。生:一般人吗,老虎,很多人怕的,李广射了。生:
师:把你们的感受,李将军的特点读出来。生:大声读 师:读这首诗。生:读。
师:后两句话诗,能用诗文对照的方法,把诗文读懂吗? 生:读
师:读了课文,想想弄懂这些问题吗?再想想。生:我知道没是“扎”的意思。
师:诗文对照的方法读懂了“没”
师:最难理解的就是“石棱”,什么是“棱”?是一面与另一面连接的地方。师:让学生去画这支箭。生:去画。师:给他掌声。
生:常常地扎进了,你会怎样用力的拨。师:吃奶的力气,还会怎么拨。师:不管用什么劲,也拨不出来 生:居然能够射到石头里
师:人们全都惊呆了。指导“呆”字,描一下。生:描 师:好极了。
师:读“啊!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 生:大声读。生:从第一段开始读。师:能不能把书读好。生:生读
师:停止,忘记我们怎么教的了? 生:生再读 一生又读
师:第一句读得特别好。生:读
师:你感叹的语气读的不错
[其实学生读的还是不好,学生读的太少了] 师:老师范读 生:给老师鼓掌。师:读 生:读 师:很好。师:王昌龄,都会
生: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自豪地读这一句 生:又读。
师:生动的故事来赞美李广,一个词来赞美 生:神勇无比,为国为民。师:师在说快板。[老师表演的真好!] 师:布置家庭作业。1.背塞下曲 齐读课题。
师:检查一下字词。听写词语。
师:请下面的同学当小老师,看看黑板上的同学写对了没有。师:要把字写正确,还要写漂亮。
师:对了给自己打勾,错了订正。和课文中的对一对。
师:上节课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广射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讲故事诗是根据一首古诗改写的。读诗。
师:诗中哪个词语不懂? 生提问
师:看来同学们不懂的字词还真不少,请大家自由地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边找,一定能够明白。同学们可以轻声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交流,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我理解了暗,是夜色朦胧。生:疾风是很大的风。
师:这里的草惊风,是风惊动了草,还是草惊动了风? 播放风声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台风 生:狂风。
师:疾风是什么样的风?
师:是啊,疾风是很猛的风,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生:我觉得风实在太大了。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老虎可能会出来了。
师:是啊,李广不由得想到老虎出没。
齐读: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师:还找到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生:白羽,是白色的箭。生:扎进。生:深深地扎进。
师:你可真会看书,这支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现在你有什么想法?生:李广真厉害。
生:是石头突起的地方。是棱。师:石棱是什么意思?
师:石头和石头中间突起的地方。(师用自己的拳头解释)师:此时,你看到李广射虎的样子,你觉得怎样? 师:很厉害。师: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真厉害。
师:如果你是李广身边的随从,你会? 生:很惊讶。读课文。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句子中有两个感叹号。
生: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生:我还了解了“平明”。师: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天刚亮。
师:课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他的意思? 生: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此处没记全)
师:这么危急的关头,李广这样做,是? 生:为了大家的安全。
师:听老师读三四自然段,听到了些什么,看到了什么,老师配乐朗读。
师:告诉老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师:现在谁来说诗句的意思? 生说。读诗。
师:你在读古诗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我在想,李广是不是真的拈弓搭箭,射中了这只老虎?读古诗。
第四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昆山市周市镇永平小学 吕芳 215300
一、课题(学科和年级)
《李广射虎》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
二、教材简解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关于“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三、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体会李广将军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
4、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养语感和问题意识。
四、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
(二)难点
1. 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2.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五、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特点,以文本内容为基础设置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入文本前,引导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熟读并记住,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在学习中,教会学生抓住关键句、关键字词感受人物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
六、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为学生理解古诗提供了过程方法与帮助。在教学中要完成三类目标,一是基础知识,二是情感与技能培养,三是学习方法。主要通过认读、互读、组词、听写,掌握生字新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人物形象、场景形象,用自己的朗读传递出来,读到入情入境的地步。教学中还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同时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七、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1)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 暗 草 惊 风,将 军 夜 引 弓。平明 寻 白 羽,没 在 石 棱 中。
(2)自由读读这首诗 [注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咨询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2.出示词语:
卢 纶 棱 逻 绰 拈 嗖 扎 边境 声音 拈弓搭唐 塞 惊 据 惕 搜 搭 硬 猎 呆
(1)自读——指名读――领读 注意“塞,惊,音,搜,硬,猎,拈,棱,纶”等字音。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勾画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
(1)朦胧:月光不明。(2)疾风:猛烈的风。(3)巡逻:巡查警戒。
(4)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5)搜寻:到处寻找。
(6)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鼓励刚才提问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2.读解第二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4)让学生读:“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影影绰绰”和“拈弓搭箭”圈出来。)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拈弓搭箭”的意思:左手握着弓,右手把箭架在弓上。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看不清楚。)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体会李广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明)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胆大艺高)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李广的多谋沉稳)
3.指导读好第一二句诗,再解读三四句,进一步了解“将军夜引弓”的结果,最后完整的朗读古诗。4.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引出《塞下曲》原诗。第二段(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飞将军”李广。
第三段(第3至4自然段):具体介绍《塞下曲》这首诗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大家对古诗文的理解很不错,今后也可试着把自己喜欢的古诗改写成一段话。
(五)写字指导
1.再一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引起注意的。2.指导写字:搜 塞
(1)演示“搜”的笔顺,教师板书指导,并与“叟”“嗖”“馊”比较。(2)演示“塞”的笔划,教师板书指导。3.学生描红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查找李广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故事,下一节课上交流。八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生字新词时,方法单一,过于机械,不利于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应重点强调,多放手学生自学。课堂中会情不自禁代替学生解决问题,以讲代读,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备课对学情分析不足,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要改进。
第五篇:《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点、新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
78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飞将(jiang)军 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过许许多多的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边塞诗?
指名背——和小伙伴背——小组背——集体背
2、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卢纶就写了一首《塞下曲》,出示古诗:塞下曲
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这首诗,就描写了关于李广的一个故事——(李广射虎)
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李广射虎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李广射虎》一课的导入,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比赛背诵边塞诗。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人物
1、“这首《塞下曲》小朋友会读了吗? 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请三个学生读(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2、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首诗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节,看你能用一句话把李广介绍好吗?
学生可能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师:“还有人补充吗?”
把他的美称也要说进去——“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当时的责任是? “镇守北方边境”
再连起来说完整
“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曾经镇守过北方边境。”
教师评价:真聪明,能把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起来介绍!
3、我们连起来把第三段读读
(1)有一个词语读得非常好,出示:“神勇无比”我们再来读一读。
(2)理解词语“神勇无比”
(初读诗歌,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1.自读古诗,教师检查,2、用一句话来介绍李广?(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的习惯和学会概括的能力的养成打基础。)
三、读懂诗句
1、师:唐代诗人卢纶写的这首《塞下曲》就写到李广神勇无比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看你都能读懂吗?
(学生读诗)
2、师生交流能不能读懂。
师:二十字的一首小诗确实没有什么难懂的。不过,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习贵在有疑问,有小的疑问就会取得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我想只要大家潜下心去读这首小诗,不见得就都能读懂,有疑问在学习可是非常宝贵的呀!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和句?
(学生再次读诗)
3、质疑
(教师相机打上问号)
学生可能会问的“林暗”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夜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
“石棱”的“棱”指的是哪儿?
“平明” “白羽”
李广射虎(下)
学生交流,解决部分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交流诗句哪些词语你不明白,哪些词语懂了。)
(三)讨论、读懂诗句
a)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什么样的风叫“疾风”?当你听到这样的风,心里有 什么样的感觉?
3、学生交流。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点拨: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就刮着这样的风,如果是你在外面,心里会怎样?你 能把那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读好评价,如果学生读得不好
师:有点感觉了。别忘了,那还不像我们这儿,到处都有村庄和人家,而是在——
生:北方边境。
师:是啊,那里只有草木丛生的高山和夜晚的凄清,再听到这吓人的“疾风”,心里会怎样?谁再来读读看?
生再次读。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让学生体会静谧的黑夜氛围)
师再次评价:感觉更好了。听说李广带兵巡逻的地方还常有猛虎出没!谁还敢读?
生读。
(三)讨论、读懂诗句
师:你看,读得有几个同学都要藏到桌子底下去了。真的害怕了。李广怕不怕? 生(齐):不怕。
师:他是怎么做的呢?接着读下去,看你能不能找到原因。
4、师:李广在射虎的时候有一系列动作,你们能把这些动作找出来吗?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变红,相机解释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5、作者在描写李广射虎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准确,大家看,李广射虎时他的形象是多么威武啊!出示李广射虎图
请大家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指名读(边做动作边读)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运足气,弓要拉得满、眼睛要平视„„..)
齐读(喜欢做动作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动作)
(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这就是诗句“将军夜引弓“的意思——齐读“将军夜引弓”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引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课件:将士们看到李广的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说
学生交流
小卡片出示:可见李广真是一个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领
(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欣赏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课件出示,你能用诗句的话能第四小节的内容吗?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己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生:(小组背诵)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生:(配乐齐背)
(利用多种形式背诵,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这篇课文和古诗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课后,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