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
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
1、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2、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见多识广。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
六、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七、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八、归纳总结,提示寓意。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青蛙
井口大
天有多大?
小鸟
无边无际
看事物不能目光短浅,要开阔眼界。
第二篇:《坐井观天》教案
13、《坐井观天》教案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个故事。出示《坐井观天》视频。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对,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13课。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本课字词,加强学生识记。同时讲解“井沿”,“无边无际”的含义。字词闯关完成后,请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么事?(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3)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三、针对三次对话,进行讲解。
1、“井沿”
谁能告诉老师“井沿”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一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井沿在哪里?到底哪里是井沿?谁来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桌子的边上叫什么?河的边上叫什么?床的边上叫什么?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2、无边无际
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说天怎么样? 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读出来没有?谁能读的比他读得更好? 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出示大海,草原等图片。指名读。
3、“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有多远啊?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小鸟看见了这么多东西,飞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要读出重音。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回答,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观点不同。
5、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
小结: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6、理解两个“笑”的含义
小青蛙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它是愚蠢的笑;小鸟一直在像青蛙解释天的大小,是诚恳的笑。
四、拓展: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青蛙鼓足了勇气,跳了出来。它看见…… 它说:“……”
课堂小结:后来,人们给这个寓言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坐井观天”。现在你们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目光狭窄还自以为是。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呀!
五、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下课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并完成续写任务,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第三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以及设计理念: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过程方法:
(1)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图文结合,进行朗读,品读句子,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寓意,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2.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用的看法。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寓意。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刚接触时,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五、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的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策略。根据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表现欲强,结合图片和游戏,创设情境和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和自主探索相结合。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想象能力。
六、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
七、课时安排:共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
2.引出课题。
3.齐读词语。
二、初读课文,了解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哪两个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出现了几次对话?
2.学生反馈。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青蛙和小鸟是怎么认识的呢?
2.理解“井沿”
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同学朗读第1次对话
(2)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
(3)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次对话:
(1)大话是什么话?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
(2)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
(3)理解“无边无际”。
(4)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用无边无际造句。
学习第三次对话:
(1)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笑了?
(2)要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3)青蛙真的从井口跳了出来,它会看到什么?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3.学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作业
1、把这个寓言故事分享给你的好朋友。
2、收集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个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二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写“答、还”。
2.情感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能力目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图片、课件、头饰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词语: 回答 井沿 抬头 弄错 不信 无边无际
(开火车、齐读)
2.主要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了青蛙——(坐在井里),小鸟—— (落在井沿上),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想要演好戏,必须先读好剧本,尤其是对话,下面就请小朋友去找学习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2—7)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刚才你在小组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2.理清两者观点
请一对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从它们的对话中,你听明白了它们为什么要争论?
青蛙认为(板书:井口那么大) 小鸟认为(板书:无边无际)
(一)学习小鸟的话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从哪儿看出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了,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1)师:能告诉我们一百多里有多远吗?1里等于500米,一百多里就等于50000多米,要跑我们的操场300多圈。(随机指导朗读)
(2)想象说话
小鸟飞得这么远,都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3)看图小结:小鸟飞呀飞,它飞过——,看见——;飞过——,看见——;飞过——,看见——。就这样飞了一百多里,小鸟看到的东西可真多呀!飞得高,飞得远,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我们给它一个词——板书:见多识广
师:小鸟飞过这么多的地方,所以它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谁来告诉青蛙,让它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指导朗读
(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也是“无边无际”的? 指名说:无边无际的( )
你们可真棒!说得好极了!青蛙听到外面这么热闹,它真想跳出来看一看,咱们帮帮它吧!
(二)课间操《小青蛙找家》
1.同桌互相说一说: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说些什么?
2.想象说话
3.追问:这么美的景色,以前青蛙怎么不知道呢?
(三)学习青蛙的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1)指导朗读
师:那青蛙有没有说错?
(2)做实验。
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你看到的天花板有多大?(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师: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井口大)
(3)小结:对呀,青蛙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板书:坐井观天)。
三、课本剧表演
故事学完了,现在可以演戏了吗?
1. 男、女生对读,选拔优秀演员。
2.指名一对上台表演,要是加上动作,表演就会更完美了。
四、课外延伸
我们把《坐井观天》的故事重演了一遍,被青蛙听见了,它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小朋友,我知道错了,可是我怎样才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快帮我出个注意吧!
1.学生各抒己见。
随机板书:看、听、想、做
师:对,就像小朋友说的这样,时时处处多听、多看、多想、多做,今后你们一定能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人。(随机板书:知识丰富)
3.齐说:我们不要像青蛙一样做“井底之蛙”,要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做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人。
五、指导书写“答、还”。
六、课后作业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听。
板书设计: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天 做
有 想
多 看
大 听
坐井观天教案 篇3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初步理解寓意。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2、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朗读。
四、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坐井观天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知道它们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小动物。( 出示青蛙和小鸟剪贴画),有一天,
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论起来。什么事呢?学了《坐井观天》这一课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
(二)看简笔画,理解题意。
教师画井沿和井壁,将纸青蛙贴在井底。引导学生看简笔画,问:谁坐在井里?它坐在井里抬着头干什么?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坐井观天》是个寓言故事。它不仅有趣,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三)提问:这则寓言主要写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争论
起来?
三、细读寓言,明白道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简笔画,回答:青蛙坐在哪里?小鸟飞来, 在哪里?(移动小鸟剪贴画,使它落在井沿上)借助简笔画
理解落和井沿的意思。
2、课文哪个自然段讲的是我们刚才看到的内容?齐
读第一自然段。
3、小结:第一自然段交代了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所在的地方不一样。
(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看简笔画,回答:井里的青蛙发现了井沿上的小鸟,它们正在干什么?
2、听课文录音,思考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
3、指名分角色读二、三自然段,提出朗读要求:青蛙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慢一些。
4、读后评议。出求词卡回答。齐读。谁回答谁的问话?小鸟的话中哪个词该读重一点?出示词卡一百多里。齐读。为什么要把一百多里这个词读重一点?
5、同座分角色练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三)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1、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谁对谁错?为什么?
2、出示教具。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别说和大话的意思。
你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吗?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指导看图,请两名学生手拉手围个圈演示井口大小,看看天是不是只有这么一点儿大,体会青蛙的话为什么不对。
(2)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看图,
它的眼光被什么挡住了?因为青蛙眼光短小,它才认为小鸟不用飞那么远。
(3)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读出感叹句和问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出示教具。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联系课文理解弄错和无边无“的意思。天怎么无边无际?
(2)出示教具:比较这两句话中哪的不同读音,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4、分组练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四)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学生自学、思考:
(2)小鸟想用什么办法帮助青蛙改变认识?
2、检查自学效果。
(1)青蛙为什么笑了?(青蛙认为天很小,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实在可笑)看简笔画理解抬头。
青蛙每天一抬头看到的天有多大?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对吗?青蛙明明错了,还认为自己对,它从来就没有见过广阔的天空。指导学习用自以为是的语气读青蛙的话。
(2)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认为青蛙明明说的不对,还固执已见,真可笑)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青蛙?(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辽阔的天空)出示词卡不信。齐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3、课文的最后,小鸟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如果青蛙不愿意出来,你能把它劝出来吗?同座同学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练习对话。
4、指名表演:小鸟劝青蛙。(一学生做青蛙,戴青蛙头饰,若干学生做小鸟,戴小鸟头饰)最后提问做青蛙的学生;你跳出井口来看见了什么?
(五)小结:刚才我们仔细读了课文,讨论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还看了几个同学的表演,在想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帮学生归纳寓意。
四、结合生活事例,提高认识。
(一)教师列举现实生活类似坐井观天的现象。
(二)联系具体事例讨论谁像井底青蛙那样眼光短小,自以为是?为什么?
(三)总结全文。
坐井观天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P60—P62一则寓言故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2、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难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鸟和青蛙头饰。
3、青蛙、小鸟和古井的贴图。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描述: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出示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贴上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贴上小鸟)
二、朗读感悟
师:接着发生什么事?咱们的书上写着呢!请小朋友快速翻开课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还可以加动作带表情。)
1、遇到喜欢的句子,你就把它划出来多读几遍。
2、请一组开火车轮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想想青蛙和小鸟总共有几次对话。(一问一答算一次对话)
a.(课件出示三次对话)自己先练一练,再和同桌合作演一演。
b.指名上台表演。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不懂的用铅笔做个记号。
c.学生评议
d.把刚才划得不懂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再全班交流。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提出来。(理解:无边无际、大话。引导学生说出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3、师:真会提问题,那青蛙究竟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a.师:拿出老师给大家发的纸,跟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卷成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引导生说出:1.平时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开花板很小。2.平时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b.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c.所以青蛙才会那么自信地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4、那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指名答。
a.师: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现在我们就是小鸟了,看看我们都到进哪些地方?(出示课件)
b.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小鸟飞过了许多地方,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城市……2.小鸟飞过许多地方,看见了美丽的高山,看见了广阔的原野,看见了城市的高楼大厦……3.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多,知道得也就多。4.我要像小鸟一样做一个见识多的人,不能做个“井底之蛙”。)
a. 师小结:是呀!我们以后看问题和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5、谁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
6、小朋友同意谁的看法?
7、可青蛙还是认为自己是不会弄错的,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让生说出,青蛙只有跳出井外才能认识到自己错了。)
a.师移动贴图,瞧!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了,它嘴里不停地说话,它说些什么呢?(1.哇!天真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呢!2.哇!天真大,原来真是我错了。小鸟,对不起!3.啊!山真高,田野绿油油的,公路像一条条带子……我不跳出井,怎能知道这么多,真是太谢谢你了,小鸟!)
8、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你喜欢怎么读?那么就按你喜欢的方式来读吧!
a) 展示读。
b) 男女生分角色读。
9、课文读得这么好,相信字会写得更好,自己读读,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它吧!
b.先摆好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c.在剩下的字当中,请你先选一个来写,就像刚才一样,先仔细观察觉,然后再写。
三、拓展延伸
青蛙从井里跳出来会看到什么?请你把它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坐井观天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读懂什么,是思维的结果;怎么读懂的,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读书须有疑。有疑,才有学生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只有学生思之于情读之于形,入情入境的感悟,没有任何强加的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利用生字袋,让学生在多次复现和运用中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六、课外扩展。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竞赛活动。
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 篇7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荷塘里有一群可爱的演唱家,它们咕呱咕呱地叫着,动听的歌声伴着习习凉风,分外惬意。它们是谁呢?它们就是可爱的小青蛙。今天我们也要讲一只小青蛙的故事,但是它不在美丽的池塘,而是在一口水井里,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坐井观天》去看一看吧。
二、讲课过程
1.找一找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用曲线划出来。
2.读一读
(1)老师范读三次对话,强调重点语气和重点内容。
(2)抽学生朗读,进行指导。
(3)以小组形式,分配朗读内容。
3.演一演
制作头饰,分角色扮演小鸟和青蛙,注意动作,声音,神情。
4.做一做
为什么青蛙看到的天空跟小鸟会迥然不同呢?
请拿出你们的课本,卷成望远镜的形状,抬头看天你看到了什么?
5.写一写
假如小青蛙在小鸟的帮助下跳出了水井,它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6.画一画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完成一幅画,在黑板上画出小青蛙跳出水井后看到的世界。
7.想一想
(1)由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知道,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
(2)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8.讲一讲
(1)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自己课下整理的成语,在小黑板上展示,写的最多的小组为获胜小组。
(2)各组交流自己准备的成语故事,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讲故事,并指出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坐井观天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得知识,在求知中获得趣味,在实现孩子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孩子的一种生命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会生字词。
2 、体会寓言的寓意。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1 、大屏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
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朗朗上口的儿歌历来受孩子们的亲睐,课始安排儿歌能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起来。)
2 、读课题。
3 、教师范读课文,把孩子带进童话故事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孩子美的享受,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
二、趣味识字,乐中获知
1| 、识字游戏。
小青蛙刚才对老师说,学习课文前要先考考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过这一关吗?(老师扮成青蛙问,“水井”的“井”在哪里?孩子举起找到的生字卡片说,“水井”的“井”在这里。)
游戏步骤:
① 孩子先自由识字(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
② 教师扮成青蛙提问,同桌合作找生字。
③ 请一位孩子扮青蛙,其余孩子找生字。
(此游戏调动眼、耳、手、嘴等多种感官,增强识字效率,激发孩子识字兴趣。)
2 、请孩子们交流记住某个字的拿手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拆一拆、考一考、编儿歌、猜字谜”等方法识字。)请孩子提醒同学们别把某个字写错了。如:“渴”别写成了“喝”。
(此环节把枯燥的识字变成孩子们喜欢的形式,让孩子提醒同学们别把某个字写错了,不但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孩子的互助意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孩子自由读课文并弄清:这篇课文写了谁和谁的对话?它们有几次对话?
2 、交流读懂了什么。
(孩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朗读、交流是感知的基础。让孩子自主阅读,读中感知,实质是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
3 (出示青蛙图片)一只小青蛙呀,坐在水井中啊,跳呀跳呀,从没出过井啦!(伤心地)
3 、(出示小鸟图片)一只小小鸟呀,飞到西飞到东啊,飞到井沿歇一歇呀。(高兴地)
4 、理解“井沿”,多媒体出示井的结构图,指出井沿的位置。
(直观形象的图形能帮助孩子快速理解词语意思,还能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读课文,找出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来,听听它们说了什么?
1 、第一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②交流读懂了什么。
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 、第二次对话
①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③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④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⑤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⑥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3 、第三次对话
①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② 用“一……就……”说话。
③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4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五、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 、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2 、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
六、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1 、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可写儿歌,可唱歌,可说一句话,让孩子们在学语文中适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其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利用文本范例,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2 、出示老师创作的儿歌,让孩子齐诵:
小青蛙,小青蛙,水井底下安了家,说天只有井口大。
小青蛙,你错啦,天是无边无际的,你快出来看看吧。
小朋友,记好啦,不学固执的青蛙,看待事物全面化。
(儿歌把课文内容和思想有机地融合,孩子们在快乐的朗诵中不但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定位。)
板书:
井底之蛙
天是无边无际的(事实)
天只有井口大(片面)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教”致力与“学”,服务于“学”。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为若干问题的层次,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获取“真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2. 创造了想像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小练笔。小鸟建议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你认为青蛙会跳出来吗?经过小鸟耐心的劝说,青蛙在小鸟的帮助下,终于答应走出井口,到广阔的天空去遨游了,请小朋友认真观察思考,青蛙到过哪些地方?他们看到、听到、想到什么?插上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把它写(或讲)出来,看谁讲得最生动……借助电脑软件,小鸟带着青蛙飞出井口,飞过高山、草原、城市、乡村、江河湖海。练笔效果较好。从而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创造力。孩子们想得合情合理,切合实际,使“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本来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寓意很自然地被孩子们接受了。
坐井观天教案 篇9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对比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坐井观天。
师:谁能猜猜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啊?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看看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多少?
二、复习生字词语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课文,这些生字朋友们大家都认识吗?谁来读读看?
你们发现了吗?这个还字,还可以读什么音?谁来给他组个词?
师: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朋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谁来?
三、整体感知,提出争论观点
1、师:刚刚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谁坐在井里啊?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小青蛙在井里生活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一只小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小青蛙的一生。你们瞧,小鸟也飞来了,它会落在哪儿?
(井沿在哪?点生上讲台指)哦,原来井的边缘就称之为井沿.
(1)师:同学们,这只停在井沿上的小鸟与井底的青蛙之间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发生了争执,到底是什么事呢?
原来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2)、他们围绕天有多大,进行了几次对话?
(3)、这只小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谁来当当这只青蛙读读这段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指名读—
师:小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认为它是在说——大话,什么叫做大话呢?
生:假话。夸口。吹牛。
师:大话就是吹牛,做不到的事也偏要把它说出来。
总结:可是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不要去吹牛,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师:小青蛙认为小鸟的话是在吹牛,谁能用你的读让老师感受到青蛙对小鸟的不信任呢?(点生读)
师:同学们,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啊?用不用飞那么远啊?
那小青蛙实际上是想说,师出示,齐接!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所以这只小青蛙认为天有井口那么大。它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实验,一切就明白了!
我是小小实验家: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用它来看黑板,你们看到的黑板有多大呀?指名说。
这么大的黑板,你们怎么只看到了几个字?
原来,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的视线被纸壁挡住了,它一直生活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了,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可不这样认为,它认为天有多大?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吗?
什么叫无边无际?
谁来读读小鸟的话?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出示句子:
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小鸟从哪来?它要飞到这口井沿上需要飞多远?一百多里啊,相当于老师走路要走一天一夜呢,小鸟飞了这么远它可能飞过了哪些地方?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
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它看到过天的边际吗?
难怪它坚定地认为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
这只小鸟飞到过这么多的地方,见过这么的东西,知识面这么广所以说,这是一只的小鸟(板书:见多识广)
四、抓住文字,深入研究
1、奇怪!天有多大?青蛙认为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1)大家都知道小鸟对,青蛙错,但是这只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吗?请你赶紧从他的话中寻找答案吧!
反馈后出示: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态度还那么坚定,谁再来读读?
(2)明明自己错得一塌糊涂了,可还蒙在鼓里,还要反复强调自己是对的,笑话别人。你说说,这是一只()的青蛙。
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来形容(板书)
2、小鸟不忍心看到青蛙一错再错,他是怎样劝说的呢?谁来读读?
出示: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同学们,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劝劝这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吧!我们一起来读读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
五、练习课文,拓展延伸
瞧,它鼓足勇气,使劲儿跳了出来,这时,小青蛙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继续续编故事。
六、点生汇报
七、阐明道理
学到这里,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像谁学习?学习它的什么?不应该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这就是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的道理。
八、生字教学、书写生字(配乐)
九、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学习的非常开心,就上到这里,没有写完的课下再写吧!
坐井观天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属寓言性质。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装设计师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顺机启发学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说话。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纷纷提出:那个人结果得到了葫芦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问题——“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么是葫芦?”
三、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
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明确了这么一条线,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当学生学完第一自然段时,通过看图——学文——品文,引导得出:因为叶子长得好,所以葫芦才长得可爱。从而为后文的学习打下铺垫。当学生学完3、4自然段时,我又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通过这种变化对比,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的突破也就势如破竹。
四、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连线。
葫芦lín jū蚜虫guà mǎn
邻居hú lu更多jǐ cì
奇怪huā xiè挂满gèng duō
花谢qí guài几次yá chóng
绿色的葫芦藤开了蚜虫
细长的葫芦叶生了葫芦
高高的葫芦架挂了小花
二、比一比,组词。
挂()语()居()次()
娃()说()古()吹()
三、写出反义词。
哭——买——谢(凋落)——部分——
坐井观天教案 篇11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作为一线老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的源头——生活。在人教版第三本《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字教材为载体,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学习生活,改造生活,给课堂带来生命和活力,使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说明。
坐井观天是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经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深刻的故事。有名人说,学习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孩子的兴趣,还有孩子的童真,不能唯一,标准的意思框定学生的思想。在案例中,我对教育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重视,重视童趣。
老师:同学们,青蛙听说井外的世界这么棒,想跳出井口看看。(提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么样呢?
(生活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看绿草,有五颜六色的花。
生:看到学校里满是桂花,闻到了花香。
生:看到果园里挂着黄澄澄澄的梨、红苹果、丰收的景象!
生:到处游览,看美丽的风景,看拔地而起的大楼。
(正当我听到学生对生活的赞美时,一个学生忍不住叫他说话)
生:老师,我认为青蛙可能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
老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看到路边的垃圾堆积如山,苍蝇的蚊子堆积如山,闻到刺鼻的臭味。
(一石引起千层浪,学生有各种意见)
生:看到人们在小河里倒垃圾,河上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看到有很多砍伐树木的人,鸟儿不在家了。
生:看到青蛙捕获的伙伴很多,残忍地把同胞卖给酒店的酒店做饭。
生: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奔跑,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垢窒息了。
生:我觉得外面的世界不像我们说的那么美。我想回到安全的井里。
(师灵机一动)
老师: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挽留青蛙?让它安心愉快地和我们一起生活。
(学生想一会儿,想跳跃试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招牌,上面写着保护动物,每个人都有责任,告诉我们应该和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砍树,杀动物的人们报警,让警察抓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弄脏动物家。
生:我们不仅要了解环境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棒!只要大家一起保护环境,保护家庭,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动物们就会幸福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反省案例。
我真的为学生的奇思妙想而振奋!我也很高兴没有错过这条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来框定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想象的馀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惜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在快乐的状态下,使学生在简单的氛围中碰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师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辉煌,师生都能感受到生命力的涌动,让我们感受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辉煌。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与教育理论启发了我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思维、认知、感情、语言、语言的源泉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的,实际上最有魅力和渗透力,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活泼生动。
在这个案例中,我想让学生说青蛙跳出井口看到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理解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扩大思维。但是,一个学生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告诉他原因——环境污染。这个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的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关注。这块石头引起了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被破坏的各种场面。这就是生活给学生的。有人说,课堂应该是一次向未知方向前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想不到的通道和美丽的道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活力的过程。在案例中,我应对学生突如其来、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融合生成和预设,现场捕捉,智慧启发,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冲突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见解,学生之间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准备课程的预设思路,灵活应对,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结构,课程因生成而美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有生活的地方有喜悦和宝物,产生灵感和热情。语文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寻找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是实施语文教育的起点。只有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冲突中点燃灵感的火花,理解生活,从生活的水中引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会产生灵感。
在案例中,只有当学生对生活有感觉时,他们才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灵感。这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睁开眼睛凝视一切,竖起听众,开放心灵的关怀,感受生活,激发兴趣,培养爱生活的感情。在案例中,学生在讲话的过程中也会爆发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意思维火花,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涌出,时刻让课堂充满疑点,闪烁亮点,呈现课堂精彩。
(3)回归生活,演绎精彩的教室。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生活在哪里,语言在哪里;生活充满了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案例中,我把握了契机,提出了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挽留青蛙呢?让它安心愉快地和我们一起生活。因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重视自然,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人是自然界的妖精,如果人不能和自然界协调发展,人就会被自然界无情的报复毁灭自己。教师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进取自主探索,了解生活,学习生活,改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上平等对话可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语言,切实体现全体人员的参与、有效的参与,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生活是课堂的源泉
坐井观天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一起读课题──《坐井观天》
2、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请小朋友看一段录像。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
生答思考题,师板书,结合课件演示: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有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大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第一次争论
1、课文中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指名讲。
2、赞成小鸟的请举手,赞成青蛙的请举手。
3、既然小朋友意见不一致,那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辩论赛,同意吗?赞成青蛙的我们称为青蛙方,请坐到左面,赞成小鸟的我们称为小鸟方,请坐到右面。
学生交换位置。
五、再读课文,找出有力的证据
为了证明自己方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对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书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个词可以作为你的证据,同时也拿出你从课外搜集的资料。
开始你们组去研究讨论吧!
六、第二次争论
两组争论:
师说:“现在请小鸟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说:“现在请青蛙方发言。”学生发言。
师及时指点。
七、朗读课文,体会寓意
1、刚才小朋友争论得相当精彩,看来准备都很充分,现在我们进行读课文比赛。青蛙方读青蛙的话,小鸟方读小鸟的话,直接对话,行吗?要读出认为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很肯定的语气。
自由练习──指两名对话──集体对话。
2、读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除了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指名答。
3、看来“坐井观天”这个词是不好的,贬义的,古代这个故事中的青蛙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而今天我们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于站出来为青蛙说话,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知识,我真佩服你们。
八、角色换位
1、有一天,有人来井里打水,水桶盛满水往上提时,不小心把青蛙带了上来,而那只小鸟又下来喝水,因翅膀受伤无力再飞出去,这样变成小鸟(在井里),青蛙(在外面),现在青蛙、小鸟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2、现在请你们组里讨论,等会派代表来说,看哪边说得更精彩。请小朋友好好动动脑筋。
3、两边派代表发言。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
坐井观天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沿、渴、际”。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力,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今天课堂上也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发生了一些争执,咱们一起去看看,帮他们评评理,好不好?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
(以画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检查自渎情况。
师:同学们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生:没有
师: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
出示生词,齐读、开火车读、点名读。
师:同学们真是认字小能手,现在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老师简笔画井,把黑板上贴的青蛙移置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师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通过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小鸟说的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它飞了那么远,怪不得口渴了,一定累坏了,谁来读一读小鸟说的话,把它又累又渴的样子读出来?
(区分“渴”、“喝”;口渴了要喝水,所以是三点水。喝水需要张开嘴,所以是口字旁)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吹牛)
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森林等)。
例句:我喜欢无边无际的天空。无边无际的天空有满天的繁星。
我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漫游着。
(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青蛙自以为是,小鸟耐心劝说)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
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坐在井底的小青蛙看到的天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我们用它来比喻一个人的见识有限,目光短浅。
五、拓展延伸,以文带文:
我们今天再学习一则寓言,来,齐读课题《画蛇添足》
(一)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由读文,老师指导。
1、学生自己读。
2、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三)小组合作探究,感悟道理。
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引导学生讨论:不是说先画好的人可以一个人饮这壶酒吗?他为什么没有喝到酒呢?指名说一说:从这个人身上,你又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警醒学生:是呀,这个寓言说明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六、总结
今天,我们从两篇寓言故事的学习中不但获得了快乐,而且还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多读读寓言故事。最后我建议大家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你一定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收获!
七、作业:回家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坐井观天教案 篇1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2、小鸟、青蛙的头饰。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弄”是后鼻音,不要读成nèng。“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yàn。“答”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á,不读dā。
“别”,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沿、错”,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两个字右边的笔顺是:曷。
2、写字教学。
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弄: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渴、喝: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三)词句教学
教学时可以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本课讲的是什么事,再想想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是什么,并找出有关的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两句话说明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看法是不同的,可让学生看有关课件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也可以让学生用书或本子卷成一个圆筒,从筒的一端向窗外看去。这样,便会有青蛙在井里看见天很小的感觉,借以帮助学生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换词理解“大话”,并把所换的词带进去朗读体会。最后两段可抓住“青蛙笑了”和“小鸟也笑了”读句子,从中体会他们都自信自己正确。
(四)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的朗读重点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要引导学生体会小鸟试图说服青蛙,青蛙却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心情,从而读出相应的语气。注意第四段中感叹句和反问句的朗读,其中“别说”、“井口”、“那么”这几个词语可以读得稍重一些。第七段小鸟真诚告诫青蛙,劝青蛙“跳出井口”看看,要读得诚恳。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并组词。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在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的基础上分别组成词语。可以鼓励学生多组一些词语。
第四题是“一……就……”的句子练习。先让学生读懂两个句子,并注意体会“一……就……”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即紧密地连接起前后两个动作。然后启发学生用“一……就……”说句子。如:“我们一进公园就闻到了花香。”“小狗一见生人就汪汪叫。”
(六)扩展活动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个成语故事会。
2、联系课文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再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想好了,同桌互说互听。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注意正音。
2、指名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引导读中领会。
1、出示问题: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3、引导想象。
(1)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发生什么事、
4、最后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五)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进行扩展活动。
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可以加上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篇:《坐井观天》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4个会认字及“井沿、坐井观天”等词语,会写“喝”和“渴”。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理解寓言的.含义。
3、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4个会认字及“井沿、坐井观天”等词语,会写“喝”和“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板书课题《坐井观天》,生书空,齐读课题。
2、提问:“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答)
3、游戏复习会认字。
二、新授课:
1、初读课文,用“”划出青蛙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交流汇报)
2、齐读第一自然段,请生在黑板上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理解“井沿”,拓展(碗沿、河沿)
3、观看视频,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问题?(天有多大?)
4、合作学习:用方框划出青蛙对天的看法,用圆圈划出小鸟对天的看法。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分段指导朗读。
(1)句型训练: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比一比: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拓展:大海、沙漠、草原、森林)
7、想一想,说一说: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
8、小实验。
9、理解:最后一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都笑着说,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青蛙:自以为是、愚蠢。小鸟:真诚、善意)
10、分角色表演。
三、拓展:
1、填儿歌,朗诵。
2、小组合作: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填练习卡)
3、交流:学了这则寓言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自主学习生字“喝”和“渴”。
《坐井观天》教案2
一、故事引入
老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咦!后来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板书)。
二、初读熟知
1 、老师:同学们先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的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
2 、老师: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小朋友拿起笔,再次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用“ ”画出他们的对话。
老师:谁愿意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老师:你画得真准!小朋友,你们画对了吗?
三、精读课文
1 、老师: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一次对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标点符号?
老师:小鸟从哪里来,飞了多久,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和你的同桌一起再读一读这段对话。
2 、老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出示第二次对话),接下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了,请看屏幕。
学生读句子。
理解大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把反问句改写成肯定句。
老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看天花板,说说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老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
老师: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
3 、老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看看,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老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许多地方,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青蛙不相信,小鸟可着急了,他得努力劝说青蛙相信自己的话,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男女分角色读)
4 、老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老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老师: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出示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老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学生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情境。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 、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鸟还是青蛙。
3、总结全文
小鸟为了锻炼自己,飞过许多地方,获得很多见识。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学生活中,多学点知识,多看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问,那你就不是井底之蛙,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坐井观天》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沿、答”等九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十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八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
一、“观”字导入,引出课题
1.师板书“观”字,指名回答,齐读。指名回答书写时注意事项。书空。
2.PPT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师板书课题。(讲解“井”的写法)
3.指名回答“坐井观天”的含义。初步了解其为“坐在井里看天”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PPT,井的图片,画井)这就是一口井。谁坐在井里看天呀?(生答)(出示PPT课文第一节)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指名读。齐读。
2.师:你从第一小节中,知道了些什么?
生答。
师:哦,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青蛙在井里,小鸟飞到了井沿上。老师这儿就有一只青蛙和一只小鸟,谁能帮老师把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贴出来?(出示青蛙贴图和小鸟贴图)指名贴。
生贴。
指名回答“井沿”的含义,并出示图片“井沿”。书写指导“沿”字,书空。
4.师: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这两只小动物在争论一个问题呢!请同桌一起学习,完成以下任务:(出示PPT要求)
三、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明确争论的问题
1.归纳三次对话:
分别指名读青蛙和小鸟的话,同时PPT出示对话内容。(先原文,再出示划线,再出示对话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核对一下画的线。有错纠正。
2.明确争论的问题
师:对话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呀?
指名答。从哪里知道的?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强调“不过”和感叹句)
师总结: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觉得天是无边无际的。
四、进一步学习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了解争论的原因。
过渡:同样的一片天空,它们却一个觉得大,一个觉得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同桌分角色互读2-7节,讨论原因
2.指名分角色朗读,回答原因。
3.小鸟的原因: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随机学习“渴”“喝”)理解一百多里的大致距离。
师:对小鸟说的话,青蛙是什么反应呢?
指名读青蛙说的话。
理解“大话”指的是什么,“还用飞那么远吗?”反问的语气对人物感情的作用。
4.青蛙的原因: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理解“天天”的含义。
用手做井,感受青蛙看到的天。
5.请小朋友分别做青蛙或小鸟,说说自己的理由。
理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所以眼界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过渡:究竟是谁弄错了?
五、分析青蛙弄错的理由,理解课文寓意
1.师: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生答,根据课文内容言之有理。
2.师总结:青蛙固执、盲目自大,不听劝告,自然一直认为天空只有他看到的那么大。
因此我们后来用一个词来形容像这只青蛙一样的人,叫做“井底之蛙”。而“坐井观天”指的就是像青蛙一样,因为眼界狭窄,所以看到的东西有限。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做这只青蛙呀!要像小鸟一样,目光长远才行。
六、拓展:续编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教育学生开拓视野,多读书籍,增长见识。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小青蛙、小鸟的头饰及图片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课前热身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出示动物小图片)你们瞧,这可是老师亲手画的,精心为你们准备的,喜欢吗?不过只有学习认真,爱动脑筋,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做得到的小朋友坐端正。真棒!词语娃娃正等着你们呢!
1、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坐井观天
口渴
回答
相信
抬头
小鸟
无边无际
说大话
弄错
井沿
看见
青蛙
2、理解词义: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那你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吗?
词语搭配:无边无际的(天空)(大海)(沙漠)(宇宙)(太空)
3、说句子:任选其中一个词语说句子。4个
小结:小朋友能够学以致用,老师真佩服你们。
二、激趣导入
为了奖励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2、想一想: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
{贴小鸟、青蛙图片}
争论什么?(天的大小)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
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对,就是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3、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谁来试试?
③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要读出奇怪的问的语气。
谁来读读?
④
1、2组读青蛙的话,
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师贴出句条。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
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
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改换句式: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让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
1、2组齐读青蛙的话,
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③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五、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说话练习
①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
(很大一片天空,美丽的风景)
②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指名说
③互动学习:同桌一个演青蛙,一个演小鸟,想象一下青蛙看到井外的世界之后会说什么,小鸟又会说什么。
2、揭示寓意
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呢?为什么?
{板书}:
见识广,见识少
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我们曾学过识字4,当中的哪两个成语与坐井观天一样都表示看问题不全面,目光短浅?管中窥豹,一叶障目。这样可是不对的。
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学好知识,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做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六、课后游戏:分角色朗读表演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人到台上扮演青蛙和小鸟,带上头饰进行朗读表演,演得好的话老师将把美丽的头饰送给他。
1、分角色朗读
2、评价、奖励
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他们的鼓励。
七、课堂作业及课后练习:
1、填空:(小黑板出示)看你能填出几个合适的词语
2、抄写课文后面的读读记记(积累词语)
3、课后同学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情景写一些。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全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所上的是二年级语文教材13课的《坐井观天》这一成语故事。这节课,我感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得十分融洽。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满教学全过程,课堂中,我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又加强朗读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要给学生有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安排学生读书,每次都有明确要求。读书时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课文,大部分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对暂时不懂的问题,既不急于解答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特别强调边读边思考,使朗读、提问紧密结合。学生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鸟为什么要争论天的大小这个问题,然后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插图、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就是读书方法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学生讨论、释疑。
(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是为使学生今后自己会学。
上课时我让学生充分质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梳理,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几个步骤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我十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和鼓励学生。始终注意“导”,始终注意听取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断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讨论青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经过反复研读课文,仔细观察插图,深入思考,作出判断,说出根据,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培养了思维能力。
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五十个孩子就有五十只青蛙,五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老师拼弃了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必须得读重音,哪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而是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老师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
(三)、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语言因素,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并综合运用已学过的语言文字。我在课上注意让学生反复练习读书,并且还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在朗读和说话的训练中,通过充分讨论,落实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文中的词语“无边无际”,先让学生理解本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些事物是无边无际的,这样学生的理解很透彻了,还能运用了。学过这些好词,我们不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吗?还有学生读了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那段文字后,先让学生弄懂什么是“大话”。同学们逐一解释为“吹牛”“做不到,也要把它说出来”“没有根据的话”“假的”“太夸张了”,经过教师的不断点拨,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向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靠拢。在组织学生讨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这一问题时,我还联系前面所学过的成语,“知识转化为能力。
但是,在这堂课上,我虽然努力的想教会学生怎样读好青蛙和小鸟的话语,可是还是缺乏具体的明确的指导,所以朗读效果还不尽人意。再者,当我说道:“同学们,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啊?”,学生都说道了小鸟,而本文意在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个成语故事,并懂得“坐井观天”的含义,而我的这一问题将学生带进了胡同,有点偏离轨道的倾向,值得深刻反思。
《坐井观天》教案5
一、教学模式研究:
1、名称:小学语文尝试发现模式。
2、主要特点:尝试发现。
3、主要流程:
主动尝试 → 各种比较 → 求异发现 → 巩固深化
4、操作要点:
学生:看图、思考、学文、比较、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老师:引导、评价、鼓励、学法指导。
5、培养目标: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发展求异思维。
二、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的一则寓言故事。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
三、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沿、际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重点、难点:
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时:
2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意。
2、创设情境,设置思维训练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
1、击出动画:《井底的小青蛙》歌曲。
2、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来夸,它是怎么说的?(我的井儿比天大)
3、那么,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呀?
4、小青蛙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看图引疑,揭示学法要求。
1、揭题引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只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观天》。击出课题,并释题意。
2、看图引疑:
①(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随机引导,抓住落字和停字比较,理解井沿)
②仔细观察青蛙和小鸟的神态,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看图质疑)(设想学生可能会提: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
3、欣赏课文释疑:
边欣赏课文边想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
4、引出学法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动动小脑筋,读读书,自己提提问题,讨论问题,比比谁最聪明。
二、研读课文,初步体会寓意。
(一)尝试学习,研读2~4自然段。
1、尝试学文。自由读文,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打上?。
2、质疑问难:(估计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有:天不过井口那
么大、说大话;当学生提到说大话不理解时,随机引导学生围绕说大话再来提问题。)
3、思考难点,发现问题。
思维训练点⑴:围绕说大话讨论。估计有以下问题:
① 什么叫说大话?
② 青蛙认为谁说大话?(找找,读读第四自然段)。
③ 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④为什么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呢?
(读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⑤小朋友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吗?
4、比较体会,解决问题。
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它飞过田野,飞过大海让学生体会到小鸟见多识广,说的不是大话,而是实话。
5、引读2~4自然段。
6、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自己提出问题,看看读读想想,
自己解决问题。
(二)迁移学法,研读5-7自然段。
1、读后思疑,学句质疑。快速轻声读5-7自然段,出示以下
句子,比较、提问。
2、引导讨论,解决问题:
思维训练点⑵:是谁弄错了。(估计有以下问题):
① 为什么小鸟说青蛙弄错了?(读议:无边边际)
②青蛙笑什么?为什么青蛙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
体验:用纸圈成筒当作井让学生看天花板,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因纸筒壁挡住了视线,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很小,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让学生明白不管是青蛙还是小鸟,坐在井里看天,都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
③你们认为到底是谁错了?错在哪儿?
④假如你是小鸟,你怎么劝青蛙?(想象说话)
⑤读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鸟笑什么?(抓住重音也字)
为什么小鸟说你是弄错了。和前面小鸟说你弄错了。有什么不一样?
3、学句质疑。
思维训练点⑶:为什么要跳出井口看一看?
① 齐读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读了这一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
为什么小鸟要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呢?
② 讨论解疑。
5、学法小结:抓住重点句子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三、激发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天呢?
2、谁愿意来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会说些什么?
(指名上台表演)
3、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吗?
4、小结:我们可不能像做青蛙那样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加深字词记忆。
1、认读生字词。
2、生字抄字(评议、修改)
《坐井观天》教案6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卡片: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
句子:
(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小节:第6节和第7节的课文内容。
练习:
(1)选择正确的意思: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2)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 沙漠 礼堂 森林
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3)想想说说:
听了小鸟和青蛙的话,我忍不住说:“ 。”
信息:信息世界
gàibì
井:井盖 井口 井沿 井壁 井水 井底
成语故事:九种动物图,点击后出现有关的故事题目、《成语故事》书。
动画:小鸟飞过村庄、河流、高山。
4.学具:8开铅化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
二、整体感知
1/2 1 2下一页尾页
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
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
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天有多大
小鸟图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1)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
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
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2)理解“说大话”的意思。
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
“说大话”换词练习。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小鸟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1)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2)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有感情地读句子。
(3)选词填空,练习说话。
海洋 沙漠 礼堂 森林
出示:()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4)依照句式,练习说话。
①出示玩具熊猫和苹果,练习说话。
②启发学生说说熟悉的人和物。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四、学习第6节、第7节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大谁说得对
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
①学生使用学具,教师演示课件。
②练习有感情地读。
③说话练习: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我忍不住说:。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
成语故事
(1)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学生读读记记。
(2)通过“成语故事”窗口,出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的题目。推荐全注音卡通丛书《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7
教学目标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的含义。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小鸟和青蛙头饰、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板书“坐井观天”“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是谁坐井观天吗?青蛙都看到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画出不认识的字。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检查生字词语:青蛙、井沿、边际、相信
⑴比一比,再组词。井沿()抬()开()没()拍()
⑵用“答”字扩词。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学生一同分析字型。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
学生描红,临写。
组词练习,小组内开展组词竞赛,看谁组的词最多。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想一想小鸟和青蛙各在什么地方?
它们因为什么事情争论起来?
五、课后思考:天到底大还是小?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呢?从那些话可以看出天很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二只小耳朵……(际)
贴一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
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
3、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
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话”。
理解“那么远”。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无边无际”有多大?
角色朗读课文。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请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当小鸟,分角色朗读。
四、请你劝劝青蛙,学生表演。
《坐井观天》教案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
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再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问: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读课文,找出答案。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师板书:天上、井里
4、指板书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5、同学们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有条件可用多媒体)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自由选读,教师以参与的身份进行朗读指导)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练习、学习生字
一、齐读课文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自己练一练)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做课后练习题
1、读课后第4题的两个句子,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两个动作连得很紧。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来仿说句子。
3、指名按这样的句式说话。
四、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弄、错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五、比较形近字,用形近字组词
(1)教师出示小黑板,比较课后第3题的3组形近字。
(2)学生自己组词,同桌互相批改纠错。
《坐井观天》教案9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对比感受
师:同学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坐井观天。
师:谁能猜猜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啊?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看看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多少?
二、复习生字词语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课文,这些生字朋友们大家都认识吗?谁来读读看?
你们发现了吗?这个还字,还可以读什么音?谁来给他组个词?
师: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朋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谁来?
三、整体感知,提出争论观点
1、师:刚刚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谁坐在井里啊?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小青蛙在井里生活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一只小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小青蛙的一生。你们瞧,小鸟也飞来了,它会落在哪儿?
(井沿在哪?点生上讲台指)哦,原来井的边缘就称之为井沿.
(1)师:同学们,这只停在井沿上的小鸟与井底的青蛙之间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发生了争执,到底是什么事呢?
原来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2)、他们围绕天有多大,进行了几次对话?
(3)、这只小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谁来当当这只青蛙读读这段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指名读—
师:小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认为它是在说——大话,什么叫做大话呢?
生:假话。夸口。吹牛。
师:大话就是吹牛,做不到的事也偏要把它说出来。
总结:可是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不要去吹牛,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师:小青蛙认为小鸟的话是在吹牛,谁能用你的读让老师感受到青蛙对小鸟的不信任呢?(点生读)
师:同学们,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啊?用不用飞那么远啊?
那小青蛙实际上是想说,师出示,齐接!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所以这只小青蛙认为天有井口那么大。它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实验,一切就明白了!
我是小小实验家: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用它来看黑板,你们看到的黑板有多大呀?指名说。
这么大的黑板,你们怎么只看到了几个字?
原来,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的视线被纸壁挡住了,它一直生活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了,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可不这样认为,它认为天有多大?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吗?
什么叫无边无际?
谁来读读小鸟的话?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出示句子:
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小鸟从哪来?它要飞到这口井沿上需要飞多远?一百多里啊,相当于老师走路要走一天一夜呢,小鸟飞了这么远它可能飞过了哪些地方?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
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它看到过天的边际吗?
难怪它坚定地认为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
这只小鸟飞到过这么多的地方,见过这么的东西,知识面这么广所以说,这是一只的小鸟(板书:见多识广)
四、抓住文字,深入研究
1、奇怪!天有多大?青蛙认为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1)大家都知道小鸟对,青蛙错,但是这只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吗?请你赶紧从他的话中寻找答案吧!
反馈后出示: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态度还那么坚定,谁再来读读?
(2)明明自己错得一塌糊涂了,可还蒙在鼓里,还要反复强调自己是对的,笑话别人。你说说,这是一只()的青蛙。
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来形容(板书)
2、小鸟不忍心看到青蛙一错再错,他是怎样劝说的呢?谁来读读?
出示: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同学们,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劝劝这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吧!我们一起来读读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
五、练习课文,拓展延伸
瞧,它鼓足勇气,使劲儿跳了出来,这时,小青蛙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继续续编故事。
六、点生汇报
七、阐明道理
学到这里,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像谁学习?学习它的什么?不应该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这就是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的道理。
八、生字教学、书写生字(配乐)
九、结束语
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学习的非常开心,就上到这里,没有写完的课下再写吧!
《坐井观天》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胆尝试呢这节课的总的教学设想是:自读、自悟。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二、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由这两篇文章便有了两个意义相近的成语——“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用来讽喻那些见识狭窄、短浅,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识大局的人。“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三、教学过程:
1、直接点题,对比感受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坐井观天。
师:谁坐在井里?(出示小青蛙)
这只青蛙呀,从出生到现在一只生活在这口井呢!因此我们叫他——(井底之蛙)(贴图)
2、整体感知,提出争论观点
这样的日子过了过了很久,直到有一只小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小青蛙的一生。你瞧他停在哪儿?
(井沿在哪?怎么记?)
师:一件有趣的`事就这样发生了,请抓紧时间把书翻到13课《坐井观天》,自己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
(1)师:小朋友,老师的耳朵里满是呱呱呱、喳喳喳的声音,听不清楚他们在争什么?你们愿意帮老师读读他们的对话吗?
请女生当小青蛙,男生当小鸟读把他们的对话读给老师听,好吗?
(2)师:你们读得真棒!他俩在争论什么问题呀?
板书:天到底有多大?(反馈后出示)
(3)这只井底蛙的小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这就是小青蛙的观点反馈后出示—齐读—动作读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指名读—这句话里有一个多音字(板书:还的多音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什么意思?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第一句叫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注意找到关键词反一下,同时把问号改为句号。虽然这两句意思一样,但反问句语气更强些,在读这样的句子时,注意语调要往上扬,关键词要读重些。)谁再来读读。只能给句话加上动作再来读读这句话。男生读读
(4)你知道,小鸟究竟飞了多远?
出示句子指名读:
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一百多里有多远?(以李老师的走路速度,差不多要走一天一夜的路。)如果坐车的话从绍兴出发都快到杭州了。还还真够远的。怪不得口渴了,要来找水喝。
其实这一百多里路对小鸟来说小菜一碟,你猜他飞过哪里?
小鸟飞过,看到。
这是一只()的小鸟(板书:见多识广)
小鸟飞过那么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见过天的边。所以他认为坚定地认为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多音字哪)
学“际”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板书:无边无际)这句话里,又有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哪)(板书多音字读音)无边无际是形容说明什么?
你再来猜猜他曾经飞过无边无际的。
3、抓住文字,深入研究
奇怪!同一个问题,他俩回答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你说谁错了?学习错为什么?(你是个见多识广的孩子)
井底蛙知道自己错了吗?请你赶紧从他的话中寻找答案吧!
反馈后出示: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态度还那么坚定,谁再来读读?
他在笑什么?
明明自己错得一塌糊涂了,可还蒙在鼓里,还要反复强调自己是对的,笑话别人。你说说,这是一只()的青蛙。
像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用:自以为是、见识短浅来形容(板书)
(2)现在请你抬起头来看看,是谁挡住了他的视线,产生了错误的想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让他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它的,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小鸟是怎么劝他的?态度非常的诚恳。
出示: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4、练习课文,拓展延伸
小青蛙半信半疑地爬出井口,你猜他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现在青蛙还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吗?他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了,背着奇妙的世界深深地迷住了。他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他也从井底搬到了小池塘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经常在外与朋友交流、学习、玩耍。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本领。他非常感谢小鸟!把这位恩师的照片挂在床头。还经常约小鸟给他讲远方的趣闻奇事。
学到这里,你懂得了什么?坐井观天要告诉我们什么?
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学青蛙的自以为是,见识短浅,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5、好书推荐《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11
一、背景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胆尝试呢?在不断的推敲中我觉得这遍寓言故事学生们早已听过多次,有的甚至可以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如果按照一板一眼对整篇课文进行逐词逐段地讲解和分析,我想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和老师都开心学习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把寓言故事的精髓牢牢抓住。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简简单单的幻灯演示,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寓言故事的要求,并打乱课文的顺序,从青蛙对天有多大的观点入手,用直观性的图画板书以及贴图等等,赋予课堂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我的预设更为精彩。
二、课文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三、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理解寓意。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课文的寓意。
五、教学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既好教又难教。好教是因为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很容易理解,难教就在于怎样才能让二年级的小学生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地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寓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设计了绘画板书、青蛙和鸟的贴图再加上简练的词语,让学生从直观的板书中一目了然地获得这则寓言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大道理。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把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老师的点拨有机结合。从重点词语入手,对教学重点进行分化处理。从读、说、评、演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教学难点进行突破。在朗读指导方面,着重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让学生在读顺、读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人物对话,进而读出味来。在对话中认识“人物”形象,感悟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寓意,从读懂故事升华到明白道理。可以说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对童趣的珍视。
六、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直接导入,书写课题。
1、同学们,我们现在继续学习13课,请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坐井观天,并把课题读两遍。
2、理解课题,理解什么是“寓言故事”?
3、幻灯演示学习要求:一、读懂故事,二、想清道理。
设计意图:因是两堂联讲,在第一堂已进行了识字及初读课文的教学。因此,在这节课我就不再进行识字的提问和训练了,只是要求学生一齐和我书写课题就行了。然后直接解读课题,最后演示学习要求,意在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回答:“这两项要求同学们能不能完成?”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起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引发他们学习下面课文的兴趣。
(二)读、说、想结合,读懂课文。
1、自由读要求:
(1)谁和谁在干什么?它们在哪争论?
(2)用直观的简笔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井沿”一词。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青蛙和小鸟贴图,并请学生贴到相应的位置。
2、读、说、想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1)由青蛙的观点入手,理解青蛙说话的内容。
指导要点:抓住重点词“大话”指的是什么?并让学生说几句大话听听,着重点拨“大话”与“假话”、“谎话”的区别。朗读青蛙说的第二句话时,特别是读到“别说大话”时要表现出青蛙对小鸟挖苦与讽刺。
(2)由青蛙的话自然引出小鸟说话的内容。
指导要点;抓住重点词“一百多里”,用打比方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小鸟的疲倦,因此,朗读小鸟说的第一句话时要放慢语速。
(3)由小鸟说的话展开想像,想想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也许会飞过哪些地方?也许会看到些什么?
指导要点:体会“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进而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小鸟可能会飞过、看过哪些景物,感悟小鸟的观点:天是无边无际的。
(4)阐明小鸟的观点,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体会小鸟对青蛙很真诚。
指导要点:抓住“无”字,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无边无际”。然后展开想像:除了天是无边无际的,你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朗读小鸟说的第二句话时,特别是读到“大得很哪!”要读出小鸟感叹的'语气。
(5)对于小鸟的观点,青蛙的反应怎样?
指导要点;朗读青蛙说的第三句话,抓住“笑”以及“天天”、“不会弄错”等词语体会青蛙固执、自以为是,进而明白青蛙因受已有经验的限制,而对小鸟满不在乎的心理。
(6)小鸟又是怎样对待青蛙的?
指导要点:朗读小鸟的说的第三句话,抓住“也笑了”以及“朋友”两个词语,体会小鸟对青蛙的宽容和真诚相劝。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我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反复复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其意图就是让学生先读顺到熟读,再读出味,然后整体感知,进而读懂课文内容。用简单的幻灯演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其意图在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对话内容及说话语气的全体的感知。对诸多问题进行归纳和梳理,其意图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尽快读懂课文。
(三)评、演、说结合,想清道理
(1)说说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是正确的?
(2)青蛙为什么会错?
指导要点;动手实践,将准备了的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看天花板有多大,让学生体会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3)小鸟为什么会对?
指导要点:抓住小鸟在天地间自由飞翔的特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做到见识广?从而总结出小鸟说对的原因所在。
(4)、戴头饰表演朗读。
指导要点:朗读青蛙和小鸟对话时的语气、表情及动作。
设计意图:在解答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正确评论人物的形像。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想清课文所要表达的寓意,还能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语文的综合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寓言的兴趣。
(四)引导想象,拓展延伸。
(1)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来,会有什么想法,会说些什么?
(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青蛙这样的人。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教学育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愿意做一只在外面自由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青蛙跳出井后的所见和所说。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五彩缤纷,应有尽有,而青蛙的生活范围是多么的狭窄,它的见识是多么的狭小。
没有想像的课堂是没有童真和童趣可言的,是空洞无味的。给学生一片想像的空间,就是给学生一双会飞的翅膀,使他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也是枯燥无味的。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双眼,就是给他们一把开启获得知识宝库的钥匙,使他们可以在知识的宝库里任意搜寻。
七、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简单自主,轻松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从对教材的解读来反思
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将“大话”、“无边无际”、“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穿针引线,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举了个实例让学生来引导什么是说大话:老师的手大得可以遮住天。使学生从我的话中了解到这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了。在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说话训练,让学生说说除了无边无际的天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学生分别说出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坪、无边无际的森林……,然后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通过对课文中两次“笑”的揣摩以及联系身边的实例使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进入文本后,我的教学重点是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理解青蛙的自负,和小鸟的谦虚。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文中两个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宽容,真诚相劝。通过分析青蛙的表情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通过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以达到表演读的程度,然后让学生在具体表演的情境中朗读,不光学生潜在的朗读才能得到开发,还能使学生在演读中更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寓意。
(二)从教学设计时的困惑来反思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处理教材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比如: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学生未知的?哪些是学生很难想到的?哪些是学生必须学会的?这往篇课文对学生长远的影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仍然存在着令我无法解决的困惑。如教参中对课文寓意的表述是“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在学完这则寓言故事后,学生们肯定会不喜欢青蛙。而这并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一筹莫展。最后,只好决定在出示贴图时,先拿出青蛙,并问学生可爱吗?喜欢它吗?等很机械而又死板的问题。这个教学环节虽然无法真正解决我的困惑,学生的回答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总算是给青蛙挽回点形像吧。
(三)从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来反思
在本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习的兴致浓厚,学生和老师都很轻松。但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朗读量偏少,为了怕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进度,我在课堂教学中减少了朗读的分量。课后,我才意识到分角色朗读才是这课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学生分角色的朗读中才能体会人物的特点,才能更加透切地明白人物对话的内涵,进而理解寓意、想清道理。
2、学生动手实践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让我在紧张之余给忘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大的败笔,今后一定要切记切记。
3、由于时间紧凑,在学生表演朗读时,我基本没进行引导和指导,并且不得不放弃两道拓展题的讨论。(1、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2、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有没有见过像青蛙这样的人。)课后觉得很对不起认真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和我并肩作战的孩子们。
4、课堂教学环节偏多,使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一点,造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才是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坐井观天》教案12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4、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重点: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2、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方法:
新授讲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利用数字教材播放动画《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2、学生观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4、理解课题和教学生字“观”,动画播放“观”的笔顺,引导学生批注“观”及课题的意思。
5、理解语言: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教师解释。
二、利用优学派课前检测预习情况
1、课件:小青蛙过河,认读生字。(给读得好的同学点赞鼓励)
2、课件:我会读。
3、课件:找朋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完成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用“__”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3)想一想,青蛙和小鸟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已标出的自然段,让学生对照。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回答问题:说说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它们在争论什么?青蛙和小鸟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三、感悟对话,角色朗读,领悟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课件理解“井沿”。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重点理解“一百多里”,这“一百多里路”,小鸟都飞过哪儿呢?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说话。
(3)教学“渴”及“喝”两个生字。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请男孩子扮演小青蛙,女孩子扮演小鸟。
3、学习第二次对话。
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青蛙信吗?
(1)指名读青蛙说的话,理解“大话”(就是不切实际,夸张的话)引导学生批注意思。
(2)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a。“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b。“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标点,语气不同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3)教学反问句,谁来说一个反问句。
(4)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小鸟说的话。
(5)重点理解“无边无际”生活中你都见过那些“无边无际”的事物?课件出示填空、草原、大海等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6)引导学生把握角色朗读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笑”(小组讨论交流:青蛙:取笑小鸟的夸张,误认为小鸟弄错了。小鸟:取笑青蛙自以为是。)引导学生批注“笑”的意思。
(3)青蛙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呢?
(4)引导学生把书卷起来,做成纸筒,捂住一只眼睛看黑板,体验青蛙的感受。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5)引导全班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象,续编对话
1、组织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
1、组织学生讨论: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你认为谁错了?错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发,相机点拨,让学生体会“坐井观天”中蕴含的道理。
六、课堂练习
1、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选择词语(截屏反馈)。
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河沿
(1)小鸟说:“天很大,大得看不到边际。”
(2)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
(3)朋友,你言过其实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我站在小河的边上,看到鱼儿游来游去。()
2、推荐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13
第一课时
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过程与方法: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成语王国的小精灵邀请我们去做客。(出示成语王国图片)
2、(出示识字4中的成语):还认得这些成语吗?叫叫它们的名字。指名读。
3、看到小朋友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成语们非常高兴。瞧,坐井观天给大家讲起了它的故事。
二、看录像,了解故事内容
1、看录像前,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思考:故事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它们在干什么?
2、播放录像。
3、反馈。生答思考题,师板书。
青蛙图 天 小鸟图
有
不过井口那么大 多 无边无际
大
小朋友真聪明,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己来读懂。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21页,自己找个朋友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等会我们比赛,谁读得最好。开始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找朋友读课文。
2、指名接读课文。
3、学生评议。
四、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师指着图背第一段: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哪儿是井沿?请同学们在课文插图中的井沿上写上井沿。(生写井沿)。
2、井沿就是井边。那么桌子旁边叫什么?(桌沿)。
3、你还能说什么沿?(床沿、河沿一一)
4、读小鸟飞来这句话,你说说干嘛说它落在井沿上?不说它停在井沿上。(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说它落在井沿上。)
5、我们来读读看--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五、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
课前谈话
1、击出歌曲:《井底的小青蛙》
2、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来夸,它是怎么说的?(我的井儿比天大)
3、那么,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呀?
4、小青蛙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揭题,提出学习要求
1、揭题引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只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观天》。
2、引出学法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动动小脑筋,读读书,自己提提问题,讨论问题,比比谁最聪明。
二、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1、自由读课文,等会来比一比,男生和女生哪边读得最好。
2、男女生代表赛读,评议。
3、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有哪些不懂?
估计: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
(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
(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
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找到句子读一读。
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看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我飞了一百多里。)
指导用赞叹的`语气读小鸟说,你弄错了
(2)大话什么意思?
小鸟认为天很大很大,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那些话都是大话,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话是什么意思。
(3)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
找出他们的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指名说它们在争论什么。
指名读,把争论天有多大的句子读出来。(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无声课件)评议。
男生、女生分角色赛读。
(4)青蛙和小鸟谁的看法对呢?(小鸟对)
小鸟为什么会说对了呢?先读一读小鸟说的话,然后同桌讨论。
指名说。师小结:小鸟飞的地方多,见识广。
小鸟都见过什么啊?(出示多媒体课件:小鸟飞过森林、田野、雪山、草地、村庄、海洋、城市)
小鸟飞过这么多的地方,还没见到天的边在哪儿。青蛙为什么又错了呢?
(出示多媒体课件:青蛙坐在井里及打出青蛙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读青蛙说的这段话,联系图想一想,它的话错在哪。(井壁挡住了天,也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体验:把纸卷成筒形看天花板。
再找找青蛙还错在哪?(自以为自己是对的,不相信别人)
(5)小结。坐井观天什么意思?
四、激发想象,拓展深化寓意
1、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天呢?
2、谁愿意来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会说些什么?
(指名上台表演)
3、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吗?
4、小结:我们可不能像做青蛙那样
五、实践活动
1、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2、收集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教案14
一、学习目标:
(一)、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师生学习与探究,学会用什么怎么得很哪的句式说话,并初步理解寓意,开拓思维。
二、教学准备:
纸片、小动物图片、幻灯片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玩玩游戏引课题
1、背诵识字4(背得真好,我听出来了,小朋友都很喜欢成语,对了,你们昨天回家搜集哪些成语故事呢?)
2、生汇报自己搜集的成语故事。(小朋友们这么好学,老师得好好奖励你们一下,这样吧咱们一起来玩个游戏)
3、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①请大家拿起桌上的纸,像老师一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黑板,说说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黑板上贴着青蛙和小鸟的图片,而此时生只能看到一个)
②你看,小青蛙张大着嘴,好像在说:朋友们,你们观察真仔细,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坐井观天也是这种感觉呢。(板书:坐井观天)今天就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来学习吧。
(二)看看图画学生字(指导写字)
1、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呀?请大家看看书上的插图读读第一段。(师根据回答,用简笔画在青蛙上面钩出井的轮廓)
2、现在它就成了一只(井底之蛙),你们觉得它看到的天空有多大呢?为什么?
3、那你们觉得天有多大?(引出词语无边无际,板书)
4、谁有办法学会际(学生想办法记生字)
5、学习生字信(真聪明!瞧,小鸟飞来了,它边飞边叫,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咱们志同道合都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可小青蛙呆在井里就是不信!板书:不信)
6、小朋友又学会一个字了,小鸟说:小朋友我真佩服你们!我跟小青蛙真是有理说不清。你们跟我一起去小青蛙那儿,帮我出谋划策好吗?
7、这回小鸟有了这么有力的后盾,一下子就落到了井沿上。出示井沿,认识井沿,学习沿。
8、准备帮助小鸟之前,咱们已经学会了三个生字了,他们是谁能告诉大家写这三个字得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笔画写法)生写字。
9、写好后组内交流展示,整改,全班展示评比,
(三)初读课文亮观点
1、读课文27自然段,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它们的话画出来。边读边体会: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小鸟和青蛙吧,刚才他们俩争论得可激烈呢!可惜咱们来迟了一步,没听到,怎么办呢?为了帮助小鸟说服青蛙,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争论的情况?)根据回答板书:天有多大
3、指名读怎么争论的话,它们的争论文明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句子读。
4、它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指名回答,亮观点,读句子)
(四)细读课文练语气
1、再读课文,练语气。(对于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你们觉得他们争论的时候的语气是怎么样的呢?边读边思考)
2、请生各抒己见,指导各种形式,反复朗读。适时进行以下训练。
①谁能用不是问话的语气来说说青蛙的观点。
②指导用不同的语序说话,而意思不变。
③通过举例什么东西无边无际来进行词语理解,拓宽用喜爱小动物来进行句子训练如:小狗又蹦又跳,可爱得很哪!组内交流,用这一句式夸夸你喜欢的人或物。
④刚才小朋友的朗读声情并茂,精彩得很哪!愿意连起来读一读课文吗?
第二课时
课前唱歌曲《井底的小青蛙》
(一)编编歌词,说故事
1、大海龟用聪明的办法帮助了一只小青蛙。上节课小鸟也碰到了一只小青蛙,老师也把它编成了歌词,咱们也一起来学学吧。
2、出示歌词,拍手念,谱曲唱。
朋友小鸟来,站在井沿说,
青蛙呀,天很大,无边又无际,
你不信就上来吧,坐井观天目光浅!
(二)精读课文,明道理
1、青蛙明明错了,却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是。小鸟真是拿它没办法,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从中悟出道理找到更能说服青蛙的`理由来劝说它。
2、师扮青蛙,生劝说。
3、小结:原来天真是无边无际,谢谢你们!看来,一个人的认识的形成确实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我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里,怎么会误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小鸟整天飞行在天上,对天的认识和了解当然就胜过我这只目光短浅、见识少的井底之蛙了。(板书:目光短浅、见识少)
4、你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板书: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
5、齐读板书:我们不要坐井观天,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引导多学知识。(这就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开拓思维,求创新
1、齐读课文。
2、发挥想象,说说青蛙跳出了井口,会出现什么情况?(同学们读得很好,读出了对角色的理解。那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3、试着把小青蛙跳出井口后的奇遇编成歌词。
(四)写字教学
用各种方法记字,重点指导蛙和错写法,老师范写。
《坐井观天》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读懂什么,是思维的结果;怎么读懂的,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读书须有疑。有疑,才有学生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只有学生思之于情读之于形,入情入境的感悟,没有任何强加的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或做实验了解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5、指导朗读。
(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3、指导朗读。
4、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
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利用生字袋,让学生在多次复现和运用中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六、课外扩展。
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开展讲故事竞赛活动。
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第五篇:坐井观天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坐井观天教案
汉语言123班 朱飞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信、沿、抬、际、蛙、错、答、还”8个字,积累词语7个,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坐井观天的寓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ppt)同学们,老师课件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啊? 生:青蛙和小鸟。
师:那么,同学们觉得青蛙和小鸟在一起会聊些什么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都很有想象力,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课文中青蛙和小鸟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板书:坐井观天
师: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师:如果没有,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问大家,第一个问题呢,这个观字是什么意思?第二个就是谁坐井观天?结果怎么样?下面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老师来当旁白,女生来读小鸟的话,男生来读青蛙的话。生朗读。
师: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好,老师的问题有同学能回答吗? 生回答。
师:很好,这个观字就是看的意思,青蛙坐在井里望天空,结果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下面我们仔细来解读一下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首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青蛙和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生回答。
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它们的第一次对话。也就是一二自然段,在学习对话之前,我们来看看这两段中的生字。一个是井沿的“沿”(yan),沿就是边的意思,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出示ppt)。师:青蛙坐在什么地方?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青蛙问了小鸟什么问题?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到井沿上?带这些问题,我们来朗读第一次对话。生回答。
师:很好,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说我从天上来。因为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那么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到底是有多远呢? 生回答。
师:一百多里就相当于高速公路上100码,要开五小时。同学们,觉得小鸟飞得远不远啊? 生回答。
师:小鸟的这句话,就引起了青蛙和小鸟之间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天到底有多大。(板书:天到底有多大)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对话。首先我们齐声朗读一下他们的对话。生朗读。
师:同学们,青蛙觉得天有多大?小鸟觉得天有多大呢? 生:青蛙觉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觉得天无边无际。师:很好。有没有同学知道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啊。生回答。
师:对,无边无际就是形容范围广阔,小鸟觉得天空是无边无际的,那同学们觉得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呢? 生:大海。
(板书:小鸟:无边无际 小青蛙:井口一样大)
师:对了,那么同学们觉得小鸟和小青蛙谁说的对啊。为什么? 生:小鸟。因为青蛙一直待在井底,看不到天空原来的样子。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小青蛙错了,小鸟就指出了他的错误,下面我们来朗读第三次对话。生朗读。
师:青蛙对于小鸟说你弄错了,说了什么啊?
生:笑着说:“我天天坐在井里,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看错的。”
师:对,小青蛙这么回答,是不是觉得小青蛙很自以为是啊。一直呆在井底下就以为看到了天,目光非常狭窄。那么小鸟是怎么回答小青蛙的呢? 生回答。
师:对了,小鸟也是笑着对小青蛙说让它跳出来看一看。那么如果青蛙跳出来看了整个天空之后,它会作出怎么样的反应呢? 生:小青蛙会觉得很惭愧。因为小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看到了不一样的天,小鸟说的话是对的。
(三)整体理解
师:对,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青蛙和小鸟的性格,下面我们就要准确地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出小鸟的乐于助人,小青蛙的自以为是。(板书:小鸟 乐于助人 小青蛙 自以为是)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
(四)总结
师:好了,下面我们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意思,小青蛙和小鸟在讨论天到底有多大,小鸟告诉青蛙说天是无边无际的,但是小青蛙却一直觉得天只有井口这么大,小青蛙一直待在井里,所以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井底之蛙,就是用来形容目光狭窄的人,就像课文中的小青蛙。那么我们的课文题目又是另外一个成语坐井观天,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去了美丽的草原,和鱼儿嬉戏玩闹。同学们,我们要像小鸟一样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要做井底之蛙,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看,多听,要耐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生字词2遍
2.回家跟爸爸妈妈讲这个小故事 3.续写小青蛙跳出井口看到的世界
七.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天到底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小青蛙:井口一样大 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