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怜青冢已芜没 尚有哀弦留至今——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赏析.docx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在不同人的心目中,王昭君是不同的:“历史的昭君”在向我们微笑—深明大义;而“文学的昭君”似乎在对着我们哭泣—怨而不怒。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就为我们刻画了凄楚幽怨的昭君形象。
诗的首联用“形家寻龙问穴之法”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上句起如大江东去,似有千钧之力,“赴”字拟人,突出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下句落到小小的昭君村上,却又出人意外。清人吴瞻泰认为:“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透遒,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领联写昭君,短短14字,凝练地概括了昭君辞汉,远嫁匈奴,葬身荒漠,只留下一杯黄土映着衰草斜阳的悲剧一生。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人骨三分。“连”字则让人感到昭君在茫茫无际的“朔漠”里走也走不完的情形。
颈联承前两句写昭君出塞之因和魂归故里之虚景,从而讽刺汉元帝的昏庸,寄托对昭君的哀怜。“省识”即略识,汉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春风容颜,实际就是根本不识,“画图省面”可知昭君生前失宠之怨恨,而“一去紫台”、“独留青家”都由此而生,由此而起,独处绝域的昭君思念故土却欲归不能,只能魂归故里,而身后魂归的明妃比起生前这里土生土长的明妃,一面今人犹昔人,另一面已经今我非昔我了—她已奔驰在永恒的轮回中,虽回到了故地,却带来了死亡,带来了客死异乡的哀怨,读来似觉佩环在凄凉的月夜、肃杀的北风中丁当作响,一个“空”字,寄托多少惆怅与哀思。此联把昭君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抱恨绝域,写得凄极、怨极。
尾联借千载琵琶作胡音,咏叹昭君的哀怨千古流传,也点明全诗“怨恨”的主题。《琴操》:“昭君在外,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琵琶本是从胡地传人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王昭君,又写了《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不可分了。“琵琶”而“千载”可见怨恨之长久,而汉人又“作胡语”,则又透出离家去国之怨思。千年的琵琶似乎在奏着同一首曲调—《昭君怨》,似乎在诉说同一种情感—怨恨,王安石说得好:“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千载而下,读者怎不为昭君掬一捧同情之泪。
诗圣如杜甫,又何独为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伤感?本诗作于公元766年,了解本诗的成诗背景,我们就不难明白,诗人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美女遗恨、才子失志本相通联,他从昭君身上更多地看到了自己:昭君人宫见妒,他人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二》);昭君思念故土,魂魄夜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发自己的悲愤。正如《杜诗言志》中所云:“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咏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托以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古人今人之怨恨揉杂,全诗风格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极富韵致。
为什么那些怀才不遇、官场失意的人们会更易沉酒于“昭君之怨”中?因为昭君是一面镜子,他们从中可找寻自己或深或浅的身影,或浓或淡的表情„„可见,“怨”字构成了“昭君之美”的美学意义的核心与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