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

时间:2019-05-15 05:5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

第一篇:《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

1文献综述 2 1.1本课题国外研究进展 2 1.2本课题国内研究进展 2 2课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 4 2.1课题背景 4 2.2课题开展的研究意义 4 3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的 5 3.1研究内容 5 绪论 5 3.1.1《热情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的相关概述 5 3.1.2《热情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的思想感情与动机主题 5 3.1.3《命运交响曲》与《热情奏鸣曲》的联系 3.2研究方法 5 3.3预期目的 5 4 进度安排 7 参 考 文 献 8 指导教师意见

索结果中输入关键词“贝多芬”找到此类论文200篇,主要集中在论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发展历程和创作背景,以及在曲式和演奏方面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是如何汲取和借鉴的。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外研究者对此曲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纯的演奏处理和演奏版本比较等方面。

郑兴三编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解析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通过对全曲每个乐段,每个乐句的细致解剖,为我们的学习和演奏进行演奏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雷蕾的《浅析贝多芬奏鸣曲》(《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通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曲子,挖掘出贝多芬奏鸣曲的整体特征。杨文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创作手法及演奏处理》(《音乐探索》,2005年第3期),对《“热情”奏鸣曲》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且抓住贯穿作品始终的“乐思”的演奏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解析。匡防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研究》(《黄钟》,2003年第3期)通过音响资料比较不同演奏家的经典演绎,对把握作品风格,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大有裨益。柳潇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风格阐释》(《中国教育导刊》,2006年第13期),着重研究贝多芬奏鸣曲的风格特点,并将其对应在《“热情”奏鸣曲》中,使我们对此曲的整体风格有了很好的把握。林碧炼的《浅析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惠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通过对奏鸣曲式这一结构的分析和解剖,着重阐述和发掘该曲式结构下的《“热情”奏鸣曲》独有的逻辑性和哲理性,将深刻的内容通过曲式的分析,较为清晰的诠释出来。

3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的

3.1本课题研究内容 绪论

3.1.1《热情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的相关概述

3.1.1.1《热情奏鸣曲》的概述 3.1.1.2《命运交响曲》的概述

3.1.2《热情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的思想感情与动机主题

3.1.2.1《热情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的思想感情对比 3.1.2.2《热情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中的动机与主题 3.1.3《命运交响曲》与《热情奏鸣曲》的联系

3.1.3.1结构布局 3.1.3.2音色联想 3.2研究方法

(1)总结归纳法。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材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与《热情奏鸣曲》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

(2)文献法。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与《热情奏鸣曲》研究理论采用查阅文献的办法。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图书馆借阅有价值的书籍,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查阅的数据库有: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3.3预期目的

1.通过对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的研究,总结出两部作品之间的联系,可以借鉴《命运交响曲》中动机的运用,把握乐队的音响效果,以及感受交响化思维在该奏鸣曲中淋漓尽致的表现,都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并在演奏《热情奏鸣曲》的过程中更能体会贝多芬的用意。

参 考 文 献

[1]杨文.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创作手法及演奏处理[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03):93-96.[2]徐敏.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J].音乐时空,2015,(02):69-70+76.[3]王晓坤.亦庄亦谐古典乐 清莹溢美浪漫曲——析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创作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06):236-237.[4]李东静.贝多芬作品中英雄性与悲剧性的糅合——诠释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技法及演奏[J].艺术研究,2011,(01):60-61.[5]高笛.论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音乐表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01):214-216.[6]纪国栋.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演奏剖析[J].艺海,2013,(07):51-52.[7]程冬妍.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音乐分析[J].大众文艺,2013,(15):141.[8]李圆圆.贝多芬《热情奏鸣曲》音乐鉴赏[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04):147-148.[9]杨佩红.浅谈贝多芬奏鸣曲“热情”第一乐章的创作及演奏处理[J].艺术评论,2012,(06):136-138.[10]张小哲.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初探[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313+315.[11]刘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赏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7):244-246.[12]程洋.以《热情》为例浅谈贝多芬创作及奏鸣曲特征[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2):71+66.[13]陶馨.贝多芬奏鸣曲的英雄主义性——以《热情奏鸣曲》为例[J].艺术教育,2014,(03):93.[14]Jonathan L.Friedmann.Groping for the greats: the strange musical claims of Nathan Ausubel[M].Journal of Modern Jewish Studies,2016.指导教师1:指导教师2:-9-

月年

指导教师意见

第二篇:浅析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

目 录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1

二、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2

三、作品分析................................................................................................................3

(一)呈示部(小节1―65)...........................................................................................3

(二)展开部:(小节65—135)...............................................................................4

(三)再现部(小节135—204)...............................................................................4

(四)尾声(小节204—262)...................................................................................5

四、演奏版本比较........................................................................................................5

五、结论........................................................................................................................6 参考文献........................................................................................................................6

浅析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

摘 要: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在整个音乐史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其中《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高峰之作,具有交响曲般博大精深的内涵。本文将对此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弹奏要点、钢琴家演奏版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曲式分析;弹奏要点;演奏版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他是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成为“维也纳三杰”。他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代宗师,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

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德国莱茵河流域的波恩,他的祖父是当地的宫廷乐长,父亲在科隆选帝宫廷礼拜堂担任男高音。贝多芬自幼就显露出音乐上的才能。12岁起,贝多芬就师从涅费学习音乐。17岁那年,他访问维也纳,为莫扎特作了出色的即兴演奏,赢得了莫扎特“有一天他将名扬全世界”的赞语。

1792年,贝多芬定居维也纳,跟随过海顿、阿尔布莱西斯贝格、萨里耶瑞等大师学习,后在罗伯克维茨亲王、鲁道夫大公等贵族的赞助下,逐渐在维也纳奠定了名声,很快便成为出色的钢琴家。贝多芬的音乐经历同他的人生一样,是他内心情感冲突及战胜逆境决心的深刻体现,在他的一生中,他所受到的苦难越深,他对于生命的坚韧力就越强,他的作品也越是感人肺腑和优异绝伦。

贝多芬是音乐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位革新者,而他的钢琴奏鸣曲则是音乐史中的一个高峰。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大多数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热情、激动。第二乐章是抒情慢板,反省、柔和。第三乐章是快速的终章或谐谑曲,戏剧性、热烈。在速度上形成快—慢—快的对比。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地位,被称为是钢琴家的“新约全书”,与巴赫的平均律“旧约全书”齐名。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充分运用了从老师海顿、莫扎特那里继承下来的形式,但又极其灵活的使这些形式具有戏剧般的新颖效果,引导音乐冲破了古典主义宁静、沉稳、典雅的格式,进入了令人激奋的浪漫主义世界,极为震撼人心。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几乎是伴随着他的一生进行的,可以说,他的奏鸣曲带有一种自传的性质,与他生活中的

经历紧密相连,因此他的奏鸣曲性格呈现出的千差万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

《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巅峰之作,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这一奏鸣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富激情的一部,充满斗志的“热情”像巨浪一样澎湃起伏。有关此曲,贝多芬:“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吧!”,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的里曾说过主题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这一主题与本曲所表达出来的热情奔放、具有英雄气概的中心思想是完全吻合的。《热情》的标题是汉堡出版商克郎茨因为此作充满激情而起的,原来的曲名是《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号)(献给弗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热情”的标题没有得到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这部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巨作表现了高度奋发的热情,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它以其生动、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

《热情》奏鸣曲创作于1806年。当时,贝多芬已写作《英雄交响曲》,他所崇仰的“共和理想”的偶像,曾是为了民主自由而进行斗争的英雄拿破仑,取得政权,背信弃义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要进行一系列的侵略战争,使得贝多芬既失望,又愤怒,对拿破仑的英雄形象彻底破灭,对热爱自由的幻想性作品《英雄交响曲》也表示失望,愤然撕毁了题写献给拿破仑的一页。从此,他意识到自由必须靠人民自己去争取。而此时,他的耳聋疾患加重,爱情友谊受到挫折,都使贝多芬的内心更加孤独,精神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然而,倔强的贝多芬是没那么容易与命运妥协的,他以一种超人的毅力,经受住了痛苦的考验,并从生活加诸他的痛苦中汲取了艺术的养分,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升华,作品在力度,深度上都达到了巅峰。贝多芬虽然对法国侵略者十分厌恶,但他对法国人民十分狂热,对自由、对民族独立仍是赋予极大地热忱,这一时期,贝多芬精神上受到了优秀革命思想的鼓舞、考验。他从失望中重新站立,并从悲剧中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促使了他能以饱满地力量继续与邪恶斗争,他心中抱着必胜的信念,将这一精神充分地表现在《热情》奏鸣曲中,其创作达到了思想性与技术性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将古典主义的理性与庄严、浪漫主义的感性与张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热情》奏鸣曲中所表达的热情振奋精神比贝多芬过去对英雄性的理解更为明确,这首奏鸣曲所表现的悲剧性的深刻、矛盾冲突之激烈和斗争之顽强,都是史无前例的。

三、作品分析

《热情》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整首作品中最精华的一个乐章,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贝多芬为了表达他强烈的激情,打破了传统奏鸣曲式的原则,把呈示部的反复省略了,直接进入展开部,并拓展了展开部、尾声的规模,使展开部的矛盾冲突最尖锐,尾声具有第二展开部的意义,这些都是他在调式结构上的一些创新。第一乐章是甚快板,12/8拍,f小调,奏鸣曲式。以下从《热情》第一乐章各部分的曲式、内涵及演奏技巧来分析。

(一)呈示部(小节1―65)主要主题(小节1—16)

(f)连接(小节17—35)副主题(小节35—51)

(bA)第一个结束主题(小节51—60)第二个结束主题(61—65)。

主部主题是用三个动机组成。动机一

是由相隔两个八度齐奏f小调的分解三和弦,象征具有战斗意志的自我,弹奏时要有节奏韵律和倾向性,避免音乐形象拖沓、松垮。动机二

由充实的和声,级进的旋律以及颤音构成,象征柔弱、惊惶、心惊胆战的自我,弹奏颤音时要轻巧,不能过重。动机三

出现的八分音符三连音,象征的是不可改变的命运。因为这个动机在这里是首次出现,所以要严格按照原定速度来弹奏。在起着连接作用的16-35小节连续出现三次p与ff的交替,象征着沉思与斗争,表现出一种愤怒,呐喊等反抗力量的积聚,弹奏时要把动机一交待清楚,把左手三连音节奏的韵律弹出来。整个第一结束主题象征一股旋风,这是一种充满爆发力的发泄,这爆发力在第二结束主题左手旋律依次下行的三

次反复中消磨殆尽了,表现了理想的破灭和紧张、愤怒的情绪。

(二)展开部:(小节65—135)

引入部分(小节65—135)基本展开部:(小节78—122)展开连接部材料(小节78—90)展开部连接材料(小节91—109)展开副部主题(小节109—122)

再现之前的准备段(小节123—135)展开部的引入部分

首先产生主部主题的两个动机继而将动机二在不同的音高上模进加以发展,使柔弱的自我获得一丝力量,接着主部材料进一步发展,动机一带着明朗的调性在五、六连音的烘托下穿梭在高低音区中变化发展,注意弹出五、六连音的节奏韵律,掌握好时值,音量不能过重,要突出动机一的旋律。整体表现出一股新的战斗力量。随后将呈示部中连接部副部主体材料加以变化发展,整个音乐形象明亮,坚定起来。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减七和弦,命运节奏动机象征了狂风雷暴。

(三)再现部(小节135—204)

主部主题:(小节135—163)连接部:(小节163—174)副部主题(小节174—190)结束主题在现:(小节190—204)第一个结束主题再现:(小节190—199)第二个结束主题再现:(小节200—204)再现部的主部主题

在属持续音的衬托下,矛盾的冲突在延续,增加了激动气氛,在弹奏时要控制好属持续音的音量,突出主部主题。连接部用F大调和弦开始,与呈示部的连接部形成对比,色彩明亮起来,更富有力量,靠近副部主题性质,但这只是在斗争中看到的一丝希望,并不是最终的音乐形象,弹奏时要注意这一点。再现部的连接是在f小调的属和弦上构成的。副部运用F大调,在f小调开始了结束部。

(四)尾声(小节204—262)

尾声一:(小节204—210)尾声二:(小节210—217)尾声三:(小节218—238)尾声四:(小节239—262)

尾声的规模比较庞大,首先尾声已在低声部阐述截取的动机一材料。再进一步进行模进,变化,弹奏时要突出左手旋律声部,右手声部弹成背景音乐。尾声二在降D大调上阐述副部主题,继而运用分裂、模进等方法加大音乐的紧张度。尾声三将展开部中属准备段的新材料和动机三加以变化发展,琶音式的华彩部的支点从每两小节到每两拍再到每拍,弹奏时要突出这些支点音。十六分音符琶音快速上下跑动,使音乐掀起了一阵高潮,紧接着是动机三的再现及变化,通过动机三的变化,速度逐渐缓慢。尾声四开始时突然爆发的、变化后的动机三像是突然下的决心,这是真正的结束,副部主题被截取部分进行变化发展,音乐形象坚定起来,整个情绪进一步激昂,左右手轮流交替的强奏和弦使激情达到顶峰,动机一的片段在十六分音符衬托下,伴着p—pp-ppp音量,从高音区往低音区下行,形成慢慢走远的感觉,结束了第一乐章,象征着胜利还没来到,斗争还需要继续进行。

四、演奏版本比较

正是因为贝多芬巧妙的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质疑、渴望得到解决以及自身的各种情绪等融合在《热情》中,使音乐情绪高度紧张,达到内容与情感的融合,使得作品气势磅礴,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以及丰富的内涵。所以贝多芬创作《热情》一直延续到现在,演奏贝多芬这首奏鸣曲的钢琴家数不胜数,下面谈谈几位钢琴家所演奏的版本。

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是历史上第一位把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录制下来的钢琴家,虽然技巧不如新一代钢琴家,如第一乐章59-63小节的十六音符他就弹得不均匀,但他善于把握作品的宏观结构、线条和风格。他演绎的热情音色层析分明富于变化,节奏具有动力性,是整个曲子的情绪高涨,表达了热情奏鸣曲的内涵。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虽然与施纳贝尔同属德奥学派,但他的演奏则崇尚技巧,具有宏大有力的特点,富有动力感。他的技巧扎实,演

奏严谨精炼,忠于原作,给人淳朴的感觉。他演奏的第一乐章比较注重思想性而较少行动的痕迹铿锵有力,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均匀,干净利落。

肯普夫(Wilhelm Kempff)关注作品明显的结构、歌唱的音质,不追求速度,从而尽量使演奏变得高贵典雅。他演奏的《热情》奏鸣曲精雕细琢,注重心理刻画。

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虽没录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但他的贝多芬音乐却有着贝多芬特点——气势磅礴和令人压抑,不过有时显得神经质,强弱悬殊很大。他在1960年版的《热情》,第一乐章音色清晰,恰到好处,主要通过速度与音色来表现矛盾冲突。

这些钢琴家从各自的角度去理解,诠释《热情》,无论他们的演奏风格多么富有个性,他们均根据作品的乐谱有关知识,才得出了自己的演奏逻辑。我们演奏此乐章时,一定要注意分析作品的背景,曲式,内涵,掌握弹奏要点,了解钢琴家的演奏版本,才能正确的诠释这首作品。

五、结论

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将回旋曲的特点与奏鸣曲快板的特殊戏剧性相结合,高超地表达了它想要表达的内容,在本乐章中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另外,由于乐思剧烈展开的要求,贝多芬在本乐章中突破了对于早期奏鸣曲式的某些习惯性的处理手法并极大的提升了奏鸣曲式的表现程度,如:摈弃呈示部的反复;更加注重调性的发展逻辑;呈示部中结束部调式的改变;巨大地提升了尾声部这一音乐附属结构的音乐功能等等。奏鸣曲式在经历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发展后,在贝多芬手中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成熟。

参考文献

[1] 胡赫,孙则明.《贝多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2] 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3] 马修斯,杨孝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4] 罗曼罗兰傅雷.《贝多芬传》[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5] 罗曼罗兰,陈实陈原《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从<英雄>到<热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6] 沈旋,夏楠.《古典音乐欣赏50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7] 杰里米·西普曼.《乐器之王:钢琴》[M].希望出版社.[8] 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9]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6

第三篇:八年级音乐下册第6单元七彩管弦四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

第六单元 七彩管弦

(四)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3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请两个同学表演“见面握手”(1)互相看的见

(2)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味出点什么来? 我们请这两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贝多芬。

二、贝多芬简介

1、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2、观看录象片段,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录象来更深入的了解贝多芬。

我想,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命运交响曲”

三、《命运》欣赏

1、欣赏呈示部,师: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现了哪些画面? 请学生谈感受

2、感受两个主题音乐并会哼唱主题旋律。a、第一主题:命运主题 0 3 3 3 1 师:你从哪句旋律感觉到贝多芬在和命运作斗争?

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

对于这个主题动机,贝多芬是这样说的:“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的”,我们一起把这个命运主题来哼唱一下。

学生模唱,要求力度强,并能伴以敲门的动作。

b、第二主题:英雄主题 5 1 7 1 2 6 6 5 师: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个乐章的第二主题,(听音乐)

谈谈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力度变得柔和,速度缓慢,旋律更优美)

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抒情旋律,抒发了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追求。我们把这个主题命名为“英雄”。

学生一起模唱。用“啦”来表现。边唱边引导学生画波浪线来表现旋律。c、两个主题音乐的对比

请男同学唱命运主题,女同学唱英雄主题。用歌声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师小结:同学们表现的不错,其实我们刚才的手势就是简单的指挥动作,说不定将来我们班还会出一个指挥家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世界上最出色的指挥家“奥地利指挥家—卡拉亚”,请大家看看他是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对命运的理解。

d、欣赏视频《命运交响曲》

四、交响曲、奏鸣曲

1、奏鸣曲

师:其实我们刚才欣赏的只是第一乐章的呈示部,它还包括展开部、再现部。这种曲式结构叫奏鸣曲式。(课件展示)

2、聆听展开部

3、聆听再现部

4、交响曲

出示交响乐团的画面,了解交响乐团的乐器位置

五、谈谈你的感受

六、拓展 维也纳“三杰”

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被人们称为维也 纳三杰。他们是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把交响乐的形式和体裁进一步完善,医生创作了140多部交响曲,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为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贝多芬,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坚韧的理想主义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七、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下载《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动机部分在《热情奏鸣曲》中的先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