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十一讲 苏联的教育改革
第二十一讲 苏联的教育改革
本讲内容索引: 导 学
概 述
教 材
重 点
练习
答 案
图 片
▇ 导 学(返回索引)
学习本章应概括了解苏联十月革命初期、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历次教育改革的情况,弄清苏联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线索,总结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几十年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和得失。
▇ 概 述(返回索引)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联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即排除各种干扰和破坏,着手对旧教育进行革命改革,成绩是显著的。
20年代初,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进行的教育改革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适当调整了学制和学校数量,着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25年以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学制重新调整,不仅学校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而且扫盲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这一时期,为了探索共产主义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共产主义教育和劳动综合技术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对所有的同一类型的学校实行统一的必须执行的教学计划,还采用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苏维埃教育学也在形成之中。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加批判地照搬西方教育理论、片面强调生产劳动和学生实践、轻视系统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等等。从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前进中出现的这些偏差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经验教训:只有以马列主义为指南,正确对待外国的和历史的教育经验和理论,面向社会主义教育实际,才能形成以马列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反映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
苏联30年代的教育改革是在20年代教改的基础上前进的,旨在纠正20年代教改之偏,建立健全的学校制度和教学制度。这次改革是适应苏联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全苏建立了统一的学制,教育进一步普及(在农村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在城市和工矿区普及了7年制义务教育),普通教育的质量大大提高,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合格的新生。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的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反过来促进了普通教育,而且培养出大批有用的建设人才。可以认为,以普及普通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为突破口,狠抓教育质量,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是这次改革的成功经验。但是,这次改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学校类型单一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严重脱节;片面强调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忽视劳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设置整齐划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上流行注入式,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等等。从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引为教训的是: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才能防止教育工作中的偏颇。另外,全盘否定西方的教育经验也是不妥的。不难看出,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绝对化和片面性,才能真正搞好教育改革。
▇ 教 材(返回索引)张季娟、袁锐锷 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修订版:
第二十六章 苏联的教育改革一、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教育改革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人类历史的根本转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初几天起,苏联的无产阶级教育改革就迅速展开了。这场教育改革的宗旨,就是要消灭俄国历史上造成的黑暗和愚昧,实现国民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使科学、文化和教育真正成为苏联各族人民的财富,同时号召教育家、教师和学生与革命人民一起对沙俄旧教育进行全面的变革。但是,改革必然遭到反动势力的反抗;同时由于缺乏经验,就需要在探索中前进。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教育改革在当时苏联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无产阶级夺取了教育领导权
十月革命胜利的红旗刚刚升起,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就于1917年11月发布法令,成立以当时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阿·瓦·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为主席的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领导国民教育的全部工作。不久,又决定由教育人民委员部取代国民教育部,作为 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执行机关。卢那察尔斯基代表联共(布)和苏维埃政府,随即向俄罗斯公民、教师和学生发布了宣 言,阐明党在国民教育方面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1917年11月,1918年1月人民委员会先后通过了列宁签署的《关于把教会主管学校转交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和《关于信仰自由、教会和宗教团体》两个法令,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学校与教会分离,禁止在一切教授普通教育学科的学校里教授宗教教义,将全部教会学校改为普通学校,并转归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真正实现了普通教育的世俗化。
1918年一二月间,苏联正式废除了旧的国民教育管理机构,审查和整顿教育干部,清除反动分子。1918年6月,列宁签发了《关于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国民教育事业组织条例》,再次明确全苏国民教育总的领导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而各地则由省、县、乡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国民教育部门负责。至此,苏联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教育的旧领导体制,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新的教育领导机构体系。
为了对教育真正实现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1919年联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列宁亲自起草的党纲中,对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苏维埃教育事业的各项原则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和具体规定。列宁多次出席全国教育工作、教师、青年团的代表大会并发表演说,其中最著名的是《论青年团的任务》。(二)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决定因素。列宁早就指出,教学的方向“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给卡普里党校学员的信》,《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38页)。因此,争取、团结和教育广大教师,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也是教育改革中当务之急。
为了瓦解当时被反动分子操纵的全俄教师联合会,争取大多数拥护苏维埃政权的教师群众,1917年底在彼得格勒成立了国际主义教师联合会,并且先后于1918年6月和1919年1月举行了第一、二次全俄国际主义教师代表大会。列宁在这两次大会上都作了重要讲话。根据列宁在大会上发出的号召,苏联不久便广泛建立起坚决拥护苏维埃纲领的教师工会。
大部分教师是向往革命的,但他们对共产主义还不尽了解,对他们还须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教育人民委员部和各地的国民教育部门利用会议、训练班等多种形式,对广大教师进行宣传教育。
苏维埃政府还十分注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决定,从1918年1月起,人民教师每月固定工资增为150~200卢布,这在当时是对教师的极大关怀。师范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极迅速的发展,至1920年底,俄罗斯联邦已有高等师范学校57所、三年制师资训练班154所和一年制教师讲习班90所。(三)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十月革命胜利不久,苏联即真正实现了教育世俗化。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又明令取消了等级、民族、性别在国民教育方面的限制,决定男女同校学习,努力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积极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
1918年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卢那察尔斯基和克鲁普斯卡娅等人的领导下制订了主要以“莫斯科方案”为蓝本的《统一劳动学校章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当年10月,这两个文件都由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执行,其中《基本原则》后来在教育界通称为《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文件规定,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免费进入分为两级(第一级为五年制小学,第二级为四年制中学)的统一的九年制劳动学校学习。
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文件。它不仅宣布废除十月革命前等级分明的极其复杂的普通学校类型,确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而且集中阐明了教育世俗化、民主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学校与沸腾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综合技术教育、采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反对旧学校中的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首创精神、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原则。所有这些都是针对旧学校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统一劳动学校宣言》的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劳动教育、轻视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为了发展学校教育事业,1918—1920年间,苏维埃政府在战时国家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拨出大量教育专款,还由国家供给学生食物、衣服、鞋袜和学习用品。1920年,全国教育经费就占国家总预算的109%,而在1913年仅占67%。全国学校数和学生数均比革命前有所增加。学生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在学学生绝大多数是工农子弟,高等教育同样实行向工农开门的政策。公共的学前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学校制度的改革,还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始出现新的面貌。在社会科学的教学方面,有些先进的教师注意到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阐述,并联系俄国的历史和实际,用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儿童。学校课程中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有所增加,有些教师开始尝试把学科知识和技术联系起来,并注意采用实验、参观等教学方法。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也在学校生活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组织,参加改造学校的工作和公益活动。但由于缺乏必须执行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给教师工作造成了困难,有些学校的教学在各个不同年级存在不必要的圆周制。当时苏维埃学校存在的某些缺点还表现在取消了家庭作业和升级考试上。
(四)积极开展扫盲运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十月革命前,俄国文盲充斥,少数民族教育极其落后。十月革命胜利后,这种状况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需要形成尖锐的矛盾。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7页)。
1919年12月,人民委员会公布了列宁创议并签署的《关于扫除俄罗斯联邦居民中文盲的法令》,规定苏维埃共和国所有8~50岁的居民都要用本民族语言或俄语学习识字,严令要求立即贯彻执行。1920年,“全俄扫除文盲全国非常委员会”成立,广大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教师、学生、有文化的工农群众以及红军中有文化的干部、战士,响应党的号召,满腔热情地在全国数以万计的扫盲点和半文盲学校中进行教学工作,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据统计,与1897年相比,1920年苏联识字人数每1000人中增加了近百人,为后来在50年代消灭文盲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后几天,苏维埃政府就公布了《俄罗斯各民族权利宣言》,宣布民族平等的国策。不久,苏联中央政府设立了民族事务人民委员部,并于其中成立了民族文化教育部,多次召开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如出版各民族语言的教科书、帮助没有文字的民族创造文字、加紧培养民族教育干部、创办使用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等等,积极发展民族教育。民族地区的学校网在当时仍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大大扩充了,例如,1920年楚瓦什的学校同1914年相比增长了1.5倍。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苏维埃政府为非俄罗斯民族创办了普通中等学校,给民族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1921—1930年的苏联教育(一)学制与学校的调整和发展
在列宁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苏联人民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平定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击溃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1921年起大规模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轰轰烈烈地进行,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没有大批能够掌握技术的工人和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就不可能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共产主义觉悟的极大提高,就不能把苏联建设成为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对于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
但是,由于帝国主义战争、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加以自然灾害的破坏,进入20年代以后,苏联百废待兴,万业待举,恢复国民经济是当务之急。然而,要为复兴中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人才,又非依靠文化教育不可。这样,要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尽快发展教育事业,就不能不对原先的教育制度作适合时宜的调整。
1920年12月31日至1921年1月4日,联共(布)中央举行了第一次关于国民教育的党的会议,全面讨论学校建设的迫切问题。会议上,那种视普通中学为资产阶级教育形式、要求取消普通中学的错误主张受到了否定。根据列宁的提议,联共中央决定调整学校制度,使之多样灵活,符合客观条件和实际的需要,同时又强调指出,把学制缩短二年“只是一种暂时的措施,是由协约国强加给我们的战争的压迫所造成的国家的贫困和破坏引起的一种实际需要”(《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页)。
这样,从1922年起苏联实际上形成了比1918年学制更为灵活的学校教育制度。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学制是:四年制小学,基本的七年制学校和普通教育学校高年级阶级(第八、九年级),它们相互衔接,又分别作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基础。此后,农村青年学校、七年制工厂学校、工厂艺徒学校和工农速成中学等新型学校涌现和发展起来。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实行的学制与俄罗斯联邦有所不同,它们都在七年制学校的基础上设立各种中等专业学校,而把原来普通学校的八、九年级改组为中等技术学校和其他专业学校的低年级。其它加盟共和国的学校制度也各具特点,但采用俄罗斯联邦学制的居多。
苏联20年代恢复国民经济初期,由于暂时困难,不但调整了学制,而且缩减了学校。这是因为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迅速扩大起来的学校教育事业,而今超过了年轻的共和国的经济负担。当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就时,列宁即于1923年在他的重要著作《日记摘录》中指出,今后不许再缩减学校,而应当增加国民教育的经费。此后,苏联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增加学校的数目和学生名额,城乡人民也都积极支援学校建设。
鉴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25年12月苏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不但需要加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科学水平,而且对各种专门人才和干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斯大林关于“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的指示,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明确地把高等技术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因此,苏共中央先后于1928年7月和1929年11月通过了《关于改进培养新专家的措施》和《关于国民经济干部、关于执行中央七月全会培养技术干部决定的情况》两个决议,对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培养红色专家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的指示,并且提出改进第二级学校的教学,使其毕业生具有升入高等学校的足够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在城市扩大七年制和九年制学校网。1929年2月5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第二级学校增加第十年级(完全中学共有10个年级),从而对学制作了进一步调整。在教育管理方面,苏共中央决定从1929年起,把原来由教育人民委员部管辖的高等专业学校和各种中等技术学校,接其专业性质分别转归各有关人民委员部管辖,大学、师范学院、中等师范学校和各级普通教育学校仍由教育人民委员部统一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展开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苏联不但再次调整了学制,而且从1925年起增加教育预算,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及至1929—1930学年,苏联普通学校总数已达133 197所,学生13 515 000人。但是,到这个时候为止,苏联仍有1/3的居民不识字,农村中的文盲的百分比更高。苏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认为,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乃是一项紧迫的战斗任务,要求运员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一二年内扫除工人农民中的文盲,决定从1930—1931学年起在全国儿童中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城镇儿童为七年,农村儿童不少于四年)。
关于民族共和国和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尽管建国初期苏维埃政府在扩大学校网、保证在学校中用民族语教学和克服当地僧侣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影响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这些地方的学校备受破坏,校舍被毁、教师匮缺、用本族语言编写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很少。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尤其是学校的建设,要特别注意其中最落后的地区”以后,从20年代下半期起,用各民族语言编写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工作大踏步进行,例如,为所有小学和鞑靼、楚瓦什、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的部分高级学校出版了教科书;学校、学生、教师的数量也迅速增长,例如,与1914—1915学年相比,乌克兰、格鲁吉亚和白俄罗斯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9—1930学年普通学校的学生数分别增长了173%、201.5%、224.5%,增长速度高于国内中心地区,其中中等学校发展尤快,从当地少数民族青年中培养知识分子干部的任务已经开始实现。(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问题
进入20年代以后,苏共中央根据国情对学制作了调整,要求在学制短、教学条件差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和干部。如何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之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就成为20年代苏联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探索的中心内容。
20年代初,作为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的苏维埃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卢那察尔斯基,尤其是克鲁普斯卡娅等苏联教育部门的领导者,首先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和原则来研究新的教育学,为社会主义教育学奠定了基础。他们提出的理论原则在《统一劳动学校宣言》中有着集中的鲜明的反映。但是,由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缺乏前人的经验,加之他们热切地寻求着与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旧学校相对立的教育教学方式,同时也是由于当时特别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和影响,以致于苏维埃教育学的创始者们也未能正确地对待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例如,当时苏联教育部门的个别领导人在寻找新的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就曾经把儿童学当作最科学的理论,不加分析地予以宣传和贯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至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更被当作有利于“统一劳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面经验引进苏联,“设计教学法”(the Project Method)和“道尔顿实验室制”(the Dalton Plan)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实际,杜威的许多著作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广为传播,杜威本人还在1928年应邀到苏联进行教育考察和访问。苏联教育界许多人都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赞美有余,分析批判不足,结果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的许多做法照搬照抄,客观上给苏联20年代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924年初,苏联公布了称为《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的新教学大纲,这是由克鲁普斯卡娅领导的苏联国家学术委员会教育组制订的。新教学大纲取消了学校课程的分科结构,规定普通学校要学习的全部知识内容,按自然、劳动和人类社会三个方面综合编制,并由若干单元将它们联结起来。故又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按照大纲的要求,普通学校应该打破学科界限,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结合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围绕“生活单元”进行教学。大纲的作者认为,这是教育与政治相联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样做来,既能突出生产劳动在教育中的地位、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客观世界,又符合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劳动,仅仅着眼于现实生活,如此组织起来的“生活单元”使教材失去了系统性和科学性,重复、肤浅、零碎的知识使学生学来既费时间又不深不透。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新大纲试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过程积极化,但是却没有正确地认识并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教学大纲”在实施过程中因其固有的缺点而受到普遍的批评。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加下,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着手编写,并于1927年公布了一个新的教学大纲,加强了俄语、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系统知识和熟练技巧,但仍然没有完全放弃综合编制的原则。1929年初,苏联政府决定实施十年制教育之后,中学高年级的教学大纲也重新编订,要求分科教学,比较注意每一科目知识的系统性,提高社会学科、俄语、文学、物理等升学必需的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但仍过于重视劳动技术知识的教学。
1929年全俄苏维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根据工农代表的要求,责成教育人民委员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在学校中实施劳动综合技术教育。1930年第一次全俄综合技术代表大会甚至决定所有城市和农村学校分别由各种企业和集体农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1930年苏联教育人民委员部批准了1929年公布的单元设计教学大纲,它十分注意采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阶级斗争与文化革命,但是没有认真考虑1928年7月和1929年11月苏共中央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培养红色专家的两个决议中发出的关于提高普通学校教育水平的指示,不但又缩小了普通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范围,继续坚持课程的综合编制,而且把“设计教学法”作为最完善的教学方式加以推行。不仅如此,在20年代末期,苏联某些教育领导人由于过分强调劳动教育和学校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联系,仅仅把学校看作阶级斗争的工具,甚至还提出了“学校消亡论”和取消教科书的错误主张。
高等教育在20年代,特别是2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苏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调整了高等技术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高等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培养无产阶级自己的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了不少红色专家。但是与苏联当时的现实需要相比,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的质量不高,培养周期太长,淘汰率太大等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学毕业生质量不高,高校办学经验不足,高校教学中偏重生产实践等,此外还由于把部分高校划归国民经济的有关部门管理后,他们并没有把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0年代的苏联学校,无论普通学校还是高等学校,都十分注意通过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他们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普通学校中,低年级的课程内容非常注意联系苏联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高年级则加强社会历史学科,由党组织派来的教师任课,授给学生以政治基本知识,扩大他们的政治眼界,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在大学中,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各科教学协同作用,共同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活动在各级学校中受到重视,成为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18年建立的,1920年以后青年团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进一步加强与提高,第二级学校高年级建立了团支部,并且根据1921年教育人民委员部批准的《关于第二级学校组织条例》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生组织,1922年起学校中又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这些先进少年儿童和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组织星期六和星期日义务劳动,组织各种纪念革命节日的晚会,举行读报会、座谈会、文艺宣传演出,参加扫盲工作等等,成为党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有力助手。但是,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缺点,正如1928年6月联共(布)中央《关于少年先锋队运动的现状和最近任务》的决定中指出的:儿童的会议太多;有时让儿童过多地担负不能胜任的社会工作,有时采用儿童不易了解的政治教育方式;此外,对少先队员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注意不够等。
三、苏联30年代的教育改革
苏联从1928年起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30年代以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迈得更快了。斯大林在当时就曾经明确指出,苏联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50~100年,如果苏联不能在十年内消灭这个差距,就会被敌人打翻。要在十年内赶上先进国家,就要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需要千百万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但是由于20年代改革中的问题,造成教学质量不高,普通学校不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加之高等学校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高校未能为经济建设输送足够的合格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联共(布)中央从1931年起公布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决定,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整顿和发展。(一)普通教育
1931年9月5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这是30年代苏联整顿普通教育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9·5决定”在肯定20年代教育改革成绩的同时,指出当时学校工作的根本缺点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普通教育知识”,没有很好地完成为高一级学校提供合格新生的任务;号召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教育观点对教改的干扰,着重批判了“左”的倾向;要求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求学校以后必须依据严格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表进行各科教学,授予学生各种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足够的读写算能力;明确规定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课堂教学应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提出恢复考试制度等等。“9·5决定”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它的决定都是针对20年代教改之偏提出来的,几乎把主要注意力全集中在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问题上,无形中忽视了政治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同时,在批判“左”的倾向的过程中,又全盘否定美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逐步转向传统教育理论。这种片面性,导致30年代的苏联普通教育出现了新的偏差。
由于当时教育人民委员部贯彻“9·5决定”不力,1932年8月联共(布)中央又通过了《关于中小学生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的决定》,重申“9·5决定”的要点并要求逐步把七年制学校改为十年制。1933年2月,联共(布)中央制定了《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的决定》,撤销了教育人民委员部关于取消教科书的一系列错误的决定,责令立即编出稳定的合乎科学的教科书。1933年9月,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对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明确作出规定,批评教育人民委员部在这方面工作不力。1936年7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了一项决定,要求制止儿童学的传播和儿童学者的活动,责令批判儿童学。这个决定对苏联教育实际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整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批判有过头之处,造成了以后教育学中无儿童的状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次批判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
在上述一系列决定的指导下,苏联于30年代初两次进行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工作,采用分科编写,注重基本知识的系统教学,突出俄语、数学、外语以及自然科学诸学科。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后来又几经修改,从1937年起取消了政治课,改为只在七年级每周设一节“苏联宪法课”,还明令取消所有中小学的劳动课和中学的技术训练,关闭所有的学校工厂,解散劳动课的教师队伍。这样,在强调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却忽视了坚持教育和现代化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强调要通过教学进行教育的同时,又出现了将教育过程等同于教学过程,以教学过程代替整个教育过程,忽视教育工作特点的偏向。这一时期苏联的普通学校虽然仍旧重视通过共青团和少先队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但这种教育是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中心的。
应该指出,总的说来,30年代苏联的普教改革是卓有成效的,这不仅在于大大提高了普教质量,还在于建立起全苏统一的学制和普及了初等教育。早在1930年,苏共第二次国民教育会议就基于实施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和提高普教水准的现实需要而提出改革各加盟共和国学制,使之全国统一的要求。1934年5月,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苏联中小学结构的决定》,将苏联普通教育学校的一般类型确定为四年制的初等学校、七年制的不“完全中学”和十年制的“中等学校”,从而为统一的苏联现行学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逐渐取消了20年代发展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普通学校,导致普通学校结构的单一化,而且在事实上当时也只强调培养学生升学,忽视为他们从事实际工作作准备。实践证明,这样解决普通教育结构和培养目标的问题是片面的。这个问题到30年代末期已引起注意,1939年3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指出,中等学校的毕业生将不光是进高等学校,也将参加生产,必须让他们在学校里就获得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劳动需要的实际训练。但是,当时未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是在1930年6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被作为发展国民教育事业的重点而进一步明确提出来的。同年7月2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规定了实施步骤并提出在城市与工业区实施普及七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此后,苏联政府每年增拨大笔特别经费用以发展普通教育,使普通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29—1930学年的13 516 000人迅速增长到1938—1939学年的31 517 000人,初等教育在农村得到普及,城市中也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从而大大促进了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苏联的经验表明,普及普通教育是提高人民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中心环节,也是办好各种教育事业的基础。(二)高等教育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除了改进普通教育的工作,保证给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外,还必须解决高等学校本身存在着的问题。30年代,苏联当局在全面改革普通教育的同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从20年代末期起,为了解决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苏联当局改组了高等学校,将原有高校的同类专业加以合并,同时设立新的专业和系科,并且在一些大型高校中相应系科的基础上成立新的非常专业化的高等学校,此外还根据特别需要建立各种新型的专业学校。适应高等教育结构的这种变化,苏联当局曾经把部分高等技术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分别划归苏联最高经济委员会和有关部门领导。1932年,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设立高等技术教育委员会,加强对高等技术院校的统一领导。1936年5月,联共(布)中央又决定设立直属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全苏高等学校委员会,统管除军事和艺术院校以外的分属各人民委员部的所有高等院校。
经过调整,苏联的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各个高等学校的师资、设备相对集中,专业方向明确而更便于领导,也更有利于密切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相互联系。但是,在当时高校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某些偏差,例如,没有重视教育科学干部、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配备和建设;对大学存在偏见,认为大学的组织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防碍科学技术同国民经济的联系,遂使大学数量锐减。
高等教育在苏联建国以后虽然几经改革,成绩斐然,但是时至30年代初,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仍然未能很好地组织起来,缺乏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质量不高。因此,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在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同时,特别重视改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分别于1932年9月和1936年6月作出了《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生活制度的决议》和《关于高等学校的工作和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的决议》,又于1938年9月公布了《高等学校标准规程》,将上述两个决议的主要要求加以条理化和制度化,规定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教育工作水平,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必须以理论为核心,采用系统讲授、实验、实习和生产实践等方式,严格考查考试制度,培养热爱祖国、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了促进高等学校教师提高科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工作质量,苏联从1932年起逐步实现学位制。1937年3月,苏联人民委员会正式通过了实行学位和学衔制的决议。
为了保证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招收具有足够文化水平的合格新生,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俄罗斯联邦用自由报考制代替单位推荐制的试验基础上,于1932年9月决定所有要进高等学校的学生均需接受数学、化学、物理、语文、社会学的入学考试,又于1935年明确宣布取消以前招生工作中对考生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所作的种种限制。到30年代中期,苏联的高等学校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招生制度。与20年代的推荐办法相比,考试招生尽管存在某些缺点,但总的说来要合理得多,因为它在正常情况下的确能使高等学校挑选到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材。但是,由于过分注重考生的基础知识,忽视了身体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因而也有一定的问题。
在30年代,苏联政府给予高等教育事业的拨款逐年递增,例如,1937年的拨款就达19亿多卢布之巨,改革后的各类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1927—1928学年,苏联一共只有148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不足17万名,而据1940—1941学年初的统计,苏联的高等学校数已达817所,在校大学生总数达到81万余名,从而使苏联的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知识分子干部,为苏联后来赢得卫国战争胜利和战后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师范教育与教师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师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非常注意提高教师的经济和政治待遇。
早在1929年3月,联共(布)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培养高等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的师资和重新训练教师的决定》。1930年7月通过的《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更明确提出迅速扩大师范院校的招生名额,要求特别注意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在30年代,苏联逐步建立起三级的师范教育体系:第一级是师范学校,即中等师范学校,招收七年制学校(即不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三年,培养初等学校教师;第二级是师范专科学校,招收中等学校毕业生,修业二年,培养七年制学校五~七年级的教师;第三级是师范学院,招收中等学校毕业生,修业四年,培养中等学校八~十年级的教师及师范学校的教师。此外,一部分综合大学也负有培养师资的任务。
虽然这一时期苏联的师范院校,尤其是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学院发展很快,以1934—1935学年为例,已有师范学校772所,学生166 500人;师范学院115所,学生67 000人,但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数量上仍然满足不了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大量举办短期训练班和业余学习的形式提高在职教师的一般文化和教育专业水平,使之适应教育改革后的新要求,其中函授师范教育相当受到重视,许多师范院校都成立了规模很大的函授部。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波尔塔瓦师范学院的函授教育的。另外,各省、市还设立了教师进修学院,它们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总结教学经验方面作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
这一时期联共(布)和苏联政府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31年的“9·5决定”以及后来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决定都一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必须提高教师的威信。1935年4月,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提高教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工资的决定》,使各类学校的教师的工资增加了0.5~1倍。1936年4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决定》,设立特别委员会,开展大规模的教师鉴定工作,授予中等师范毕业并适宜从事教育工作者以小学教师称号;授予师范专科毕业并适宜从事教育工作者以任教中学五~七年级的中学教师称号;授予师范学院或大学毕业并适宜从事教育工作者以中学教师称号;授予成绩卓著的教育工作者以功勋教师称号。只有通过国家鉴定,取得相应教师称号的人,才能在学校的相应年级中任教。合格教师非经特定部门决定,不得任意免职或调动,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教师,采取多种弥补的措施;对于确实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则坚决调离。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社会主义积极性,教师队伍稳定并壮大起来。苏联在1930年只有教师481 286名,而到1939—1940学年教师人数已达到1 238 000名,增加了1.5倍多,其中有4 331名教师被授予勋章和奖章,还有成千上万的教师被选为各级苏维埃的代表,教师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尊重。苏联在30年代的教改中,着意提高教师地位,保质保量地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实在是一条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
▇ 重 点
(返回索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苏联的教育改革
1、识记:《统一劳动学校宣言》和《9.5决定》的基本内容,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联教育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2、理解:二十年代苏联学校的共产主义教育。
3、简单运用:综述三十年代苏联的高等教育改革。
4、综合运用:探讨苏联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 练习
(返回索引)
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苏联30年代整顿普通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_。
(二)改错题
1、《9.5决定》是40年代苏联整顿普通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三)选择题
1、苏联三十年代的教育改革片面强调_______。
A.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 B.生产劳动教育 C.思想品德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2、《9.5决定》是__年代苏联整顿普通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A.20 B.30 C.40 D.50
3、苏联二十年代的教育改革片面强调_______。A.基础知识 B.生产劳动 C.普通教育 D.高等教育
4、《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是苏联___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文件。A.30年代 B.20年代 C.建国初期 D.卫国战争时
5、苏联三十年代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是_____。
A.使学校类型单一化 B.全面批判西方教育理论 C.加强劳动教育 D.提高教育质量
6、苏联二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提倡采用___教育教学方法。A.机械呆板 B.生动活泼 C.规范划一 D.严肃认真
7、苏联三十年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___。
A、劳动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高等教育
8、苏联三十年代教育改革导致学校类型____化。A.复杂 B.综合 C.单一 D.世俗
9、《统一劳动学校宣言》的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____教育。A.知识 B.劳动 C.宗教 D.艺术
(四)解释概念题
1、《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2、《9.5决定》
(五)简答题
1、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联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绩?
2、概述二十年代苏联学校的共产主义教育。
(六)论述题
1、三十年代苏联高等教育改革述评。
2、苏联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教育改革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 答
案
(返回索引)(一)填空题
1.《9.5决定》或《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二)改错题
1.将“40”改为“30”
(三)选择题
1.A 2.B 3.B 4.C 5.D 6.B 7.D 8.C 9.B
(四)解释概念题1、1918年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卢那察尔斯基和克鲁普斯卡娅等人的领导下制订了主要以“莫斯科方案”为蓝本的《统一劳动学校章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当年10月,这两个文件都由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执行,其中《基本原则》后来在教育界通称为《统一劳动学校宣言》。文件规定,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免费进入分为两级(第一级为五年制小学,第二级为四年制中学)的统一的九年制劳动学校学习。
2、1931年9月5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这是30年代苏联整顿普通教育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五)简答题
1、这次改革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无产阶级新的教育领导机构体系,并对教育实行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2)争取、团结和教育广大教师,组织起革命的教师队伍,大办师范教育;(3)实现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建立起统一的学校制度,改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4)动员一切力量,轰轰烈烈地开展扫盲运动,同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2、20年代的苏联学校,无论普通学校还是高等学校,都十分注意通过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他们成为自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普通学校中,低年级的课程内容非常注意联系苏联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高年级则加强社会历史学科,由党组织派来的教师任课,授给学生以政治基本知识,扩大他们的政治眼界,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在大学中,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各科教学协同作用,共同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活动在各级学校中受到重视,成为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是1918年建立的,1920年以后青年团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地位进一步加强与提高,第二级学校高年级建立了团支部,并且根据1921年教育人民委员部批准的《关于第二级学校组织条例》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生组织,1922年起学校中又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这些先进少年儿童和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组织星期六和星期日义务劳动,组织各种纪念革命节日的晚会,举行读报会、座谈会、文艺宣传演出,参加扫盲工作等等,成为党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有力助手。但是,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缺点,正如1928年6月联共(布)中央《关于少年先锋队运动的现状和最近任务》的决定中指出的:儿童的会议太多;有时让儿童过多地担负不能胜任的社会工作,有时采用儿童不易了解的政治教育方式;此外,对少先队员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注意不够等。
(六)论述题1、30年代,苏联当局在全面改革普通教育的同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为了解决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苏联当局改组了高等学校,将原有高校的同类专业加以合并,同时设立新的专业和系科,并且在一些大型高校中相应系科的基础上成立新的非常专业化的高等学校,此外还根据特别需要建立各种新型的专业学校。适应高等教育结构的这种变化,苏联当局曾经把部分高等技术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分别划归苏联最高经济委员会和有关部门领导。经过调整,苏联的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各个高等学校的师资、设备相对集中,专业方向明确而更便于领导,也更有利于密切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相互联系。但是,在当时高校调整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某些偏差,例如,没有重视教育科学干部、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配备和建设;对大学存在偏见,认为大学的组织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也防碍科学技术同国民经济的联系,遂使大学数量锐减。
联共(布)中央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在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同时,特别重视改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定高等学校的各级领导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教育工作水平,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必须以理论为核心,采用系统讲授、实验、实习和生产实践等方式,严格考查考试制度,培养热爱祖国、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了促进高等学校教师提高科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工作质量,苏联从1932年起逐步实现学位制。
为了保证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招收具有足够文化水平的合格新生,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32年9月决定所有要进高等学校的学生均需接受数学、化学、物理、语文、社会学的入学考试,又于1935年明确宣布取消以前招生工作中对考生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所作的种种限制。到30年代中期,苏联的高等学校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招生制度。与20年代的推荐办法相比,考试招生尽管存在某些缺点,但总的说来要合理得多,因为它在正常情况下的确能使高等学校挑选到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材。但是,由于过分注重考生的基础知识,忽视了身体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因而也有一定的问题。
在30年代,苏联政府给予高等教育事业的拨款逐年递增,改革后的各类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而使苏联的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知识分子干部,为苏联后来赢得卫国战争胜利和战后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苏联二十年代的教育改革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和现实需要,先后调整了学制和学校数量,着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努力创建一个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而且对所有的同一类型的学校实行统一的必须执行的教学计划,还采用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共产主义的教育方式。但这次改革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加批判地照搬西方教育理论、片面强调生产劳动和学生实践、轻视系统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等等。从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前进中出现的这些偏差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经验教训:只有以马列主义为指南,正确对待外国的和历史的教育经验和理论,面向社会主义教育实际,才能形成以马列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反映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
苏联30年代的教育改革是在20年代教改的基础上前进的,旨在纠正20年代教改之偏,建立健全的学校制度和教学制度,使教育进一步普及,教育的质量大大提高。以高等教育为突破口,狠抓教育质量,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是这次改革的成功经验。但这次改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校类型单一化,片面强调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流行注入式等。从这些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引为教训的是: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不应全盘否定西方的教育经验,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绝对化和片面性,才能真正搞好教育改革。
第二篇: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一、自我分析
(一)优势
1、接受新理念比较快,教学观、学生观比较符合新课改要求。
2、性格比较温和,情绪控制能力较好,教学能力比较强。
3、爱岗敬业,有责任感。
(二)劣势
1、有效管理课堂的手段不多,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2、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比较内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够,缺少互动。
二、发展目标
发挥党员作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力争保持市级骨干教师称号。
三、措施
1、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外出听课。
2、积极参加课题研究,认真撰写科研论文。
3、学习有关课堂管理的理论,提高课堂管理效果,面对偶发情况,保持冷静。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
5、有效的管理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力争养成写工作日志的习惯。
6、每节课前,脱去烦恼,带着快乐的心情上课。
四、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1、希望能有外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2、多开设有关课堂管理、心理调节的讲座。
3、能否联系专家进行指导。
第三篇: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第四篇: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
第二十一讲 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
一、提示
中考试题中古诗词曲阅读考查的范围一般是《大纲》规定的古诗词曲的基本篇目。
古诗词曲阅读考查要点如下:
1、古诗词曲的作者、朝代。
2、古诗词曲的有关常识。(如律诗、绝句等的辨识)
3、古诗词曲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4、古诗词曲的朗读。(主要是句子的停顿)
5、句子的理解。
6、古诗词曲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7、修辞手法的辨识及作用。
8、主要写作特色。
二、试题精讲
㈠、对下面这首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A、这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的赠别诗。“之”,去,到。“广陵”,即现在的扬州市。
B、“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烟花”,形容春天百花盛开的景。“尽”,完,看不见。“唯见”,只见。
C、前两句诗点明送别朋友的时间、地点及朋友去向等,后两句主要描写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
D、这首诗寓别情于春景之中,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对朋友的深挚感情。
㈡、读《春夜喜雨》,按要求答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分别从什么角度写夜雨?
尾联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
㈢读《望天门山》,按要求答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全诗四句共两层意思,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__________和________。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____”字,逼真地写出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出江心的态势,给人以“___”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__望,一个“____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而近,由小而大的情景。
2、“天门中断楚江开”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想象中的虚景。说它是实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它是虚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合适说法并在括号内打“”。
A、这首诗描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象,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B、“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长江流经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被迫改变了流向,折而向东。()
C、这首诗押韵极不规则,“开”“回”“来”三字不属同一韵母,因此,严格说,这首诗不押韵。()
D、这首诗语言明快,色彩绚丽,最能表现色彩的词语有“碧水”中的“碧”,“青山”中的“青”,另外,“帆”与“日”虽不能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㈣、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1、[甲]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乙]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是七言绝句,并且都是抒情诗。
B、[甲]诗的韵脚是“哀”、“台”、“来”[乙]诗的韵脚是“年”、“悬”、“钱”。
C、[甲]诗中的“风吹雨”和[乙]诗中的“头悬国门”都用了典故。
D、[甲][乙]两诗都没有对偶句。
3、对这两首诗的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描写诗人“僵卧孤村”却偏“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乙]诗写诗人打算“头悬国门’,是因为诗人革命多年大业未成而死不瞑目。
C、[甲]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的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危险的处境和命运。
D、[乙]诗中的“捷报飞来当纸钱”表现了诗人切盼共产主义在全世界早日实现的崇高理想。
三、思考题
㈠、对下面一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诗的前两句,“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了李、杜的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突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㈡、下面是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舞送别的喜悦之情。
B、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写雪景。
C、诗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骤,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㈢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㈣、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动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 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
的动态美。
㈤、阅读下面两首诗,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写别情的,但李白在惜别的依恋中又心向往孟浩然去的地方,王维在惜别时心境凄凉,对老友此去的寂寞孤单无限关怀。
B、李诗先“言事”后写景,王诗先写景后写情,情中言事。
C、两首诗写景都是为写事抒情作铺垫,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D、两首诗语言都平实,诗人的感情在平实的语言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第五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二十一讲--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第二十一讲--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
证券法律制度是现代金融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若干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逐步建立,到以《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建设贯穿证券市场发展的全过程,为证券市场规范运行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证券立法的宗旨与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证券法》第1条开宗明义地阐述了我国证券立法的宗旨。即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立法宗旨的形成与确立,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地位、作用及十年来实践经验在证券立法方面的综合体现。
中国证券市场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和深圳两地相继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开启了新中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先河。但在当时,对于能否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证券市场,一些同志仍然心存疑虑,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发行股票,股份制姓“资”还是姓“社”,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是不是搞私有化,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认识不清。这种思想认识上的顾虑和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些论断,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解除了认识上的禁锢,带来了又一次思想解放,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股份制是不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不是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股份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产生的,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过渡形式。“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马克思还高度评价了股份公司在集中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他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因此,可以说发展股份制、发展证券市场符合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报告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对股份制和发展证券市场作出了科学的结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党的十五大报告还明确提出了要着重发展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截至2001年3月底,境内上市公司1122家,市场总市值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2000年GDP的60%,累计筹资5732亿元,上缴印花税总计1547亿元。境外上市公司54家,红筹股公司69家,累计筹资575亿美元。从经营业绩看,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398亿元,净利润总额731亿元,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国有企业。
总结证券市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归纳为“四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巩固和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已公布年报的1086家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和法人股占70%以上。通过股票发行上市,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低到46.3%,比一般国有企业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并且,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一,国有企业改制时国有资产评估增值,通过评估资产增值率一般为33%;第二,溢价发行增值,A股市场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的价格每股平均为6元左右,是发行前企业每股净资产的4倍,国有资产享受的增值率为84%;第三,配股增值,上市公司配股价格一般比每股净资产值高50%以上。这表明,公有制经济不仅保持了对国有企业的控股权,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实力。
二是有利于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占上市公司中76%的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后,这些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和经营机制、监督和制约机制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较上市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通过上市,建立了市场硬约束,压力加大了,动力增强了,促进了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有利于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单一的间接融资体制,企业融资几乎全靠银行贷款,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资本金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发展证券市场,开辟直接融资渠道,改善了传统国有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支持生产经营的局面,既改善了企业财务状况,也缓解了金融风险。
四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十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共计筹集资金逾万亿元人民币,其中80%投入到了新建和技改项目,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有相当规模和实力、有一定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2000年报告数据看,总资产超过100亿元的特大型公司有15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8家;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35家;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公司有22家。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证券知识读本》的批示中,充分肯定了证券市场的地位和积极作用,他指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有证券市场。建立发展健康、秩序良好、运行安全的证券市场,对我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证券市场十年的发展实践表明,证券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相应拓展
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以《证券法》共12章214条内容为核心,辅之以《公司法》相关内容以及300多件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成。目前,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主要是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证券发行上市的法律规范;(2)证券交易的法律规范;(3)证券服务的法律规范;(4)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规范。
(一)股票发行与上市的法律规范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上市后成为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法经历证券发行和上市两个阶段。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对上市公司在这两个阶段的主要行为和活动进行法律规范,其核心是保证和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1、股票发行上市的条件与核准制度。
股票发行分为设立时的首次发行和新股发行,新股发行又分为增发和配售两种方式。以募集方式设立的一般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开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时,必须符合法定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一千万元;应当有五个以上的发起人并且其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必须向证券监管部门递交募股申请,并报送公司章程、批准设立公司的文件、经营估算书、出资种类及验资证明和招股说明书等相关文件。
经过公开发行股票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并成为上市公司,则必须符合有关上市公司的法定基本条件,主要包括:股票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开业时间需在三年以上,并且最近三年需连续盈利。为了有利于国有企业融资上市,法律还特别规定,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的,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业绩可依原企业连续计算,而不必等待三年时间。股份有限公司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股票上市交易申请时,还应当提交:公司章程、公司营业执照、申请上市的股东大会决议、上市报告书、经法定验证机构验证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者公司成立以来的财务会计报告和最近一次招股说明书等文件。
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除必须满足上述法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依法经过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股票发行和股票上市核准程序。其基本环节为:第一,发行人依法提交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第二,由证监会内部和外部共80余名成员组成的证券发行审核委员会,依法对股票发行进行审核,以投票方式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并提出审核意见;第三,证监会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决定,不予核准的,应当作出说明;第四,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提交股票上市交易的申请文件;第五,证监会或经授权的证券交易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定上市条件,依法核准股票上市申请;第六,证券交易所自接到股票上市交易申请和核准文件之日起的6个月内,安排该股票上市交易。
《证券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证券发行与上市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证券发行与上市由原来的“有规模、有家数、指标分配”的审批制,转变为“无预设指标,无行政审批”的核准制。发行人也由原来的先“跑指标、报批准”,后找主承销商,转变为先找主承销商,并在其辅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改制运行,具备证券发行与上市条件后,由主承销商作为保荐人,向证券监管机构作出证券发行上市推荐,由证券监管机构按程序核准。在这一过程中,发行人提交的发行申请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为证券发行出具有关文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专业机构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保证其出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主承销商作为保荐人,必须承担信誉和承销费损失风险;股票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只是依法对有关申请文件进行合规性的程序审核。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证券法》,国务院制定了《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等行政法规,证监会相继制定了《拟发行上市公司改制重组指导意见》、《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工作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操作指引》、《上市公司检查办法》等近30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证券法》和《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相配合,形成了较完备的证券发行与上市的法律规范。
2.持续信息公开制度
持续信息公开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其主要内容包括:发行人和证券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财务会计报告、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持续信息公开制度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它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使证券市场参与者通过公司披露的信息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管理、提高质量。
《证券法》第3章第3节对信息披露作出了专门规定。首先是关于信息披露原则的规定,即公告的证券发行和上市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其次是关于信息披露内容的规定,包括中期报告和报告的5项法定内容及临时报告的11项法定内容;第三是关于违反信息披露原则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赔偿责任规定,包括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应当承担的连带赔偿责任;第四是关于公告信息刊登方式和公众查阅场所。
在贯彻执行《证券法》过程中,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其财务状况恶化的事实,谋求新股发行、配股或避免其股票暂停或终止交易,不惜进行虚假信息披露,欺骗广大投资者。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更好地执行信息持续公开制度,《证券法》颁布实施后,证监会制定和修改了有关《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14项规章,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新股发行申请文件、招股说明书、股票上市公告书、中期报告、报告等依法需要披露的信息,从内容到格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针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房地产公司发行上市的新情况,专门制定了有关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13项规范性文件,从而细化和拓展了《证券法》关于持续信息公开的规定,对防范和查处虚假信息披露,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拒绝出具无保留意见或者声明具有保留意见。
3.上市公司收购和退市制度
上市公司收购方式包括两种:即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有收购意图的投资者以市值价格购入目标公司的股票,在达到法定比例时,向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作出购买其所持股份的书面意见,并依法公告包括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等内容的收购要约,最终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收购。
协议收购是指收购人通过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者目标公司的股东进行磋商,达成协议,并按照协议所规定的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股份的收购方式。
依法进行的上市公司收购,是运用市场机制在证券市场进行主动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经营持续恶化、质量低劣,并且不能被依法“重组、收购”时,就将面临退市。为此,我国《证券法》、《公司法》对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为落实这方面的规定,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证监会和证交所于1998年和1999年对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采取了“特别处理(英文简称ST)”和“特别转让(英文简称PT)”两种措施。其目的是向投资者提示风险,抑制过度炒作。根据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ST股票是指亏损1年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对它的特别处理办法包括:证交所公开宣布对该类公司进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前加“ST”以示区别,另板公布交易行情等;PT股票是连续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对它采取特别转让措施包括:PT股票只在每周星期五集中进行一次交易,其价格上涨不得超过5%等。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及其《通知》,对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终止上市的情形、条件、期限和方法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使《证券法》和《公司法》的原则性规定具备了可操作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
(二)证券交易的法律规范
我国证券法律制度中关于证券交易的法律规范分为两类,一是关于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定;二是关于禁止的交易行为。对此,《证券法》作出了两节共24条的规定。其核心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1、关于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定
证券交易一般规定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证券的交易场所及其依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而采用的公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及证券交易只能采取现货交易,证券公司不得以信用交易方式向客户融资或者融券等。第二,关于证券交易的限制性规定。包括:①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证券监管机构工作人员等,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②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以及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不得买卖该种股票;③持有一公司已发行股份5%的股东,其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④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6个月内不得转让;⑤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⑥交易或转让涉及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持有的股份,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关于禁止的交易行为
《证券法》规定的禁止交易行为,指的是内幕交易、操纵价格、恶意炒作,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等违法证券交易行为。
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活动,它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禁止交易行为。凡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均属内幕信息。《证券法》规定了8种信息为内幕信息:如公司分配股利或增资的计划;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等。《证券法》还规定了7类人员为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如发行证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有关的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证券监管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参与证券交易的社会中介机构及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等。操纵价格也是《证券法》规定的禁止交易行为。操纵价格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关于禁止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对操纵价格的情形与手段,作出了法律界定和描述。它包括:①通过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②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或者相互买卖并不持有的证券,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或者,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对敲、对倒)。③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此外,关于禁止交易行为的法律规范中,还对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损害客户利益、违法恶意炒作的情形,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主要包括:禁止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帐户上的资金(保证金);禁止法人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买卖证券;禁止任何人挪用公款买卖证券;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不得炒作上市公司的股票等。
我国关于证券交易的法律规范,通过执法实践的检验,有关规定是比较准确的。由于违法证券交易活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挫伤投资者信心,因此,必须严格执法,予以及时、有效查处。
(三)证券服务的法律规范证券服务机构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以及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资信评估机构等。《证券法》以4章共62条的内容对其分别作出了规定。其核心是通过对证券发行与交易提供合法的优质服务,维护和促进证券市场的安全运行。
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是提供证券集中竞价交易场所,不以营利为目的法人,实行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证券交易所应当为组织公平的集中竞价交易提供保障,即公布证券交易行情,并按交易日制作证券市场行情表,予以公布;对在交易所进行的证券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并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对异常的交易情况提出报告;负责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进行监督,督促上市公司依法、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经中国证监会授权,证券交易所可以核准公司的上市申请等。
证券公司是经过证监会批准、专门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分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经营证券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承销业务及证监会核定的其他证券业务,其设立条件为: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具有证券从业资格;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合格的交易设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分业管理的体系。经纪类证券公司只允许专门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千万元。证券公司为证券发行与交易提供服务时,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保证金);其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不得违规利用银行资金;不得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服务等。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指为证券交易提供集中的登记、托管与结算服务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其法定职能包括:①证券帐户、结算帐户的设立;②证券的托管和过户;③证券持有人名册登记;④上市证券交易的清算和交收;⑤受发行人委托派发证券权益;⑥办理与上述业务有关的查询;⑦经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证券法》规定,我国证券登记结算依法采取全国集中统一运营方式,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设立必须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今年3月2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正式依法成立,全国统一的证券登记结算系统基本形成。
为了更好地实施有关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律规范,《证券法》通过后,证监会先后制定了《证券公司检查办法》、《证券公司财务制度》、《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关于归还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方案初审工作的通知》、《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检查制度》等20多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加强对证券公司的持续监管为重点,补充和拓展了关于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律规范。(四)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即中国证监会为主体。证券交易所除提供证券服务外,还依法承担部分一线监管职责。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对证券公司进行自律监督管理。《证券法》第5章、第9章和第10章分别对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作出了专门规定。其核心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以此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8项法定职责:①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并依法行使核准权或审批权;②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进行监管;③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管;④制定从事证券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监督实施;⑤监督检查证券发行和交易信息公开情况;⑥对证券业协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⑦对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4项法定措施:①进入违法行为发生场所调查取证;②询问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③查阅、复制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证券交易记录、登记过户记录、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对可能被转移或者隐匿的文件和资料,予以封存;④查询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资金帐户、证券帐户,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证券迹象的,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证券法》颁布实施以来,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依法治市、依法监管。从1999年到2000年,共查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83起,有92家机构和251人受到了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暂停或撤销从业资格等各种行政处罚,罚没款总额达4.9亿元。此外,《证券法》还对证券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所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和遵守的准则,作出了规定。
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除包含上述四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外,《证券法》和《公司法》还就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法律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
三、加强证券法律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多年的实践情况看,《证券法》是一部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对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大法。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很多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规范,一些法律制度规定只能比较原则,并暂以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和细则作为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券法》的约束力。同时,在《证券法》的定稿阶段,正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而对防范金融风险考虑较多,对推动市场发展考虑较少,特别是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证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本未予考虑。上述因素影响,使我国证券法律体系中的某些法律条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这次《证券法》执法检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加强证券法律建设,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努力提高依法治市、依法监管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抓紧搞好《证券法》的配套法规建设
1、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质量还存在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经营业绩不理想,不少公司缺乏持续盈利能力,ST和PT公司呈逐年增多趋势。二是运作不规范,包括擅自改变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金,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等。三是不能及时、完善、准确地披露信息,甚至编造虚假信息欺骗投资者。四是资产重组行为不规范,以保壳、配股为目的帐表重组较多,真正实质性的资产重组较少。以上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解决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一是要通过调整持股结构,分散上市公司股权,建立不同持股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对决策机制带来的不良影响;二是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明确独立董事职能作用和选择聘用的程序,增强董事会内部的制约机制。同时要解决好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能划分不清、责任不明的矛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立法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制定相应的《证券法》配套法规加以规范。
2、关于上市公司退市问题。
不具备持续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退出交易,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证券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上市公司丧失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的,其股票依法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了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具体条件,其中明确规定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等两种情况在限期内未能消除,应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终止其股票上市。以上规定虽然为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层面的法律规范,致使不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规定不了解,甚至由此产生了法律纠纷,亟需完善与之相关的证券法律制度。
这方面需要配套的法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司退市的法定标准和条件。二是公司退市后相关问题处理的法律规范,包括退市公司股份转让的相关规则;退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退市公司的持续监管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退市公司恢复上市的条件和程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规范。
3、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开放后的法律规范问题。
《证券法》第213条规定,境内公司股票供境外人士、机构以外币认购和交易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今年2月证监会出台有关规定,允许境内居民以外币认购和交易B股股票,使B股市场的功能定位从吸引境外资金转变为吸引境内外外汇资金。面对新的情况,应尽快制定新的有关B股交易、发行和管理的具体法律规定,以便在法律上解决B股发展方向、上市发行、市场监管、风险防范等一系列问题,促进B股市场规范发展。
(二)亟需立法规范证券市场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国有股和法人股埸外交易问题。
《公司法》第144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但从这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股和法人未流通股进行埸外交易,并呈日趋活跃态势。由于目前对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埸外交易没有制定具体的法规,没有明确谁是监管部门,没有对股权交易机构进行资格审查,没有颁布具体的交易细则,无法保证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和定价的合理性,更不能保证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权益和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如果不抓紧解决这个问题,埸外交易必然冲击证券市场,甚至可能引发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2、关于国有股减持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占总股本70%以上的国有股和带有国有背景的法人股仍然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国有股减持和法人股流通的方案。其中,以存量发售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已经付诸实施。但是,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律制度对国有股和具备国有背景的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基本没有具体规定。《公司法》只在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持有的股份,其转让或者购买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证券法》只是在第94条中规定,上市公司收购中涉及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持有的股份,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建议尽快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健全国有股减持和法人股流通的法律规范,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运行,妥善处理好证券市场中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3、关于投资类公司从事委托理财业务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相当数量的投资类公司,它们私下募集大量资金,买卖股票,从事代客理财业务。其受托资金主要是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和居民个人资金,也有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信贷资金。从这类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看,数额之大估计已超过现有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总和,但由于这种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加大了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难度,酝含着极大的市场风险。建议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尽快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引导,将其纳入监管范围。
4、加入世贸组织后证券法律制度的调整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必将面临进一步开放的机遇与挑战,现行证券法律制度亟需作出相应调整与规范。
(1)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问题。现行证券法律制度没有关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证券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法律规定,应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涉外证券机构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2)关于如何调整分业管理和混业经营矛盾的问题。我国《证券法》确立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是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的重要基础。但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实行混业经营,不少国家还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统一监管体系。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拓展,商业银行开展中介业务、股票质押贷款业务,证券机构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以及“一卡通”、“银证转帐”的出现,表明我国金融领域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混业经营倾向。
建议对《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中确立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通盘考虑,适应新的情况进行法律调整。
(3)交易工具创新问题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交易工具单一,没有涉及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这两种金融工具。股指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也是证券机构和投资者不可缺少的避险工具,在金融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它能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大盘震荡、缩小震幅,保持市场相对稳定。股票期权是对上市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实行的一种认股权制度,它是增强上市公司凝聚力,激励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责任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建议对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这两种创新工具进行立法研究,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
(三)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
目前从执法主体到参与市场的机构和投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问题时有发生,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些都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李鹏委员长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贯彻执行《证券法》,就是要加强法律宣传、培养法制观念,把依法治市、依法监管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依然不够;内幕交易、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证券机构挪用客户保证金、开设非法网点、允许透支或为客户提供担保等现象依然没有杜绝。这些都说明贯彻实施《证券法》应紧紧围绕依法治市、依法监管这一中心环节加大力度。要增强持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要用法律手段督促上市公司、证券机构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要强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诚信责任。对证券市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依法查处,加大处罚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只有这样,我国证券市场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