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5:2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第一篇: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篇一: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一o 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借助圈画想象、分析理解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义及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充分理解词的内容。

2、理解作者运用奇幻的想象表达自己心情的诗词写作手法。

3、了解作者少年得志后因爱国主战遭受贬谪的人生经历,及赴任途中遭遇风浪阻行而写作的背景,感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旷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精彩的诗句。

2、难点:品味本词丰富的想象与新奇的比喻。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原文: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译文: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仿佛是水神留我欣赏斜阳,微风弄起粼粼波浪,泛起波光。最好明天风向变了,就可以行船启程,今晚露宿也就没什么关系。等到登上岳阳楼,奏起霓裳乐曲,就似水晶宫一般呢。篇二: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西江月》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句的意义及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充分理解词的内容。

2、理解作者运用奇幻的想象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

3、感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旷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精彩的诗句。

教学难点:品味本词丰富的想象与新奇的比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面积2,820平方千米。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是“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许多文人骚客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风光正好。可欣赏美景时,如遇恶劣天气,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二、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谋反,被下狱。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因赞助张浚北伐被免职。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是年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岁。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

三、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

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四、初读全词

圈点批注,熟悉文本,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五、分析鉴赏

1、找找看,那些词能够照应文题中的“阻”字?

“波神留我看斜阳”中的“留”和“今宵露宿何妨?”中的“露宿”。

2、词作描写了哪些景物?

“一船秋色”作者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

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

“十里湖光”湖面宽广坦荡,水光粼粼。

“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

“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

风浪下阵阵波涛声。

都是妙笔。

3、作者不但描写了洞庭的美景,还展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找出那些想象,说说这样的想象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从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①“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此时作者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②“水晶宫里奏霓裳”作者明明听到是大风掀起波涛的阵阵翻滚声,他却运用自己奇特的想象,把水声比喻作龙宫演奏的悦耳动听的音乐。

面对不期而至的风浪,行程受阻,诗人没有恼怒烦躁,却借此机会欣赏湖光山色,展开浪漫的想象。可以读出词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泰然处之的旷达胸襟。

③“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因而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准拟“两字可以读出词人始终保持着乐观平静的心态,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4、词中还有可以表现词人情感的句子么?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一句中尤其是“何妨”写出词人面对风遏行舟的心境。正如苏轼《定**》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尾句“准拟岳阳楼上”他说: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一定要观赏雄伟壮阔的洞庭风光。

6、朗读,品一品字词

①“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将作者欣悦之情全部展现出来。②“鳞鳞”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风吹水面,掀起阵阵如鱼鳞般的细微的波纹。

六、小结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想像,着笔轻松,没有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之情,以及作者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旷达、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请写一段文字,描写这个画面。篇三:步步高八年级期中测试卷

期中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部分(42分)

(一)默写。(18分)

1.水晶宫里奏霓裳。(张孝祥《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2.晨兴理荒秽。(《归田园居》陶渊明)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5.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二)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4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可怜“一词在词中的意思是。(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行人泪”写江山沦陷,百姓流泪,词人心怀悲怆。

b.“西北望长安”表现出作者对北方失地的留恋。

c.“青山遮不住”写万重山也遮不住长安。

d.全诗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之处。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 所著的经典。(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神 童

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

之。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至死者盖多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朱天锡以神童得官 得: .

(2“)然儿非其质”中“质”的注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抵押,人质 b.本质,实体 c.询问,对质 d.质地,资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

14.纵观全文,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指明了造成小儿“苦之至死者盖多也”的原因:

(1)(2)(2分)

15.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4分)

二、现代文部分(48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4分)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

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

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

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a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

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

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

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

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

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

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

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

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

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

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

做“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

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

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

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

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根拐杖,然而

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

关。b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

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6.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请联系全文,分要点概括回答。(6分)17.从文中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5分)18.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④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7分)19.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4分)

雨中听花语

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那天的雨下的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在

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传说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花,竟

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很大的风,吹着从高处低垂下来的藤蔓,那些点缀在绿色枝叶里的花儿,便随着摇摆

的藤蔓在风雨中来回的晃动着。雨点不停的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

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一阵狂烈的风

雨过后,那些花儿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向上站直了身子,雨一阵阵地落下,花儿便一次次地倒下又挺立起来。

风吹过来时,花枝和藤蔓一起在风中乱舞,像是在抵抗,像是在挣扎。风不停地吹,我的心也在风雨中随着花一起颤动。我担心那些细小的枝蔓会不会在风雨中折断,我又担心那些花儿会不会在风雨中坠落。我好想用手心去托起那些花朵,我不忍看着这些柔小的生命因为一场雨而陨落。

但我明白,生命都是无常的。大自然中植物和动物都要在自然的风雨中经过百般lì()liàn()。我无法替它们承受风雨,只有站在雨中默默地用心守护着这些生命的精灵。

雨停了,花儿们慢慢的挺直了身子,那些坠缀着花骨朵的枝条也不再狂舞,它们静静地像墨绿色的流苏一样温柔地低垂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花枝,在风中竟然没有一枝被折断,那些花儿也在雨中坚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朵坠下枝头。

在风中,我所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疾风骤雨后留下的残露在一点点地滴落,仿佛是一场较量后遗留的尾声。

我看见雨润后的凌霄花愈加青翠,我知道以后的花事也将是愈加繁盛。我突然想起了“洗礼”这两个字,生命经过洗礼后会散发别样的光辉吧!我惊叹凌霄花竟会在这样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给了我生命的启迪。

我在风雨中看见了凌霄花的灵魂,我明白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凌霄花在人们误解与嘲讽的眼光中坚定着自己的信仰,不停的攀援,只是为了一种更高的向往与追求。我开始对这弱小的生命另眼相看。

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绚丽,所以凌霄花选择了在大树边、山坡上、水泥石柱旁生长、发芽。它们背负着一个攀援强权的恶名,仗义地用自己qiān()bēi()的生命与另一个粗糙的生命结合,用自己柔弱的身体装饰着另一个生命,书写着同枯同荣,生死与共的侠肝义胆。

花瓶里的青春或许太短暂,所以凌霄花选择了迎风独立的岁月,也许磨难才是生命最坚强的历练。所以经过风雨洗礼后的凌霄花,开得异常鲜艳,仿佛是洗尽了尘埃,洗尽了铅华。

其实,每一个生命远远都比自己想像的要坚强,当你走过风雨,才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超越自己不敢想象的高度。

走在雨中,好像走在风尘的流年里,我在寻找生命的花语„„

20.根据注音将字填入文中括号里。(5分)

21.根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凌霄花给“我”哪些启迪?(6分)

2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7分)

雨点不停地打在花朵上,每一个雨点砸下来的时候,花身便向下倾斜着、颤抖着,好似在寒风中行进的女子,纤弱的身姿惹人心痛。

23.文中引用了舒婷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6分)

三、写作(60分)

24.用“我理想中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篇四:西江月古诗客观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

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 在 黄 陵 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

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

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

系呢? d.

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篇五:诉衷情_西江月复习

诉衷情

一、文常:

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朝)爱国诗人。本文选自《放翁词》

二、词解:

1、关河:关:关塞。河:河防,关河指山川险要之处

2、胡:本为古代对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金兵。

3、沧洲: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所。

4、天山:指代抗金前线

5、梦断:梦醒

三、典故:

1、觅封侯:(出处《后汉书·班超传》)是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表达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相关成语:投笔从戎)

2、尘暗旧貂裘:(出处《战国策·秦策》)是用战国苏秦游说秦王,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的境况,流露出他对前线的关切,对脱离军队的遗憾。

四 中心思想:

本词表达了陆游的爱国之情和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暗含着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丑奴儿

一、文常: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二、词解

1、少年

2、不识

3、层楼

4、强

5、识尽

三、补充题:

1、这首词通过“少年”与“而今”的对比,表现出了词人当时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2、少年“爱上层楼”

3、“却道天凉好个秋”苦,却无处诉说,只好找个话头,说说这天凉的秋天吧!

破 阵 子

一、词解

1、八百里

2、麾下 3炙

4、五十弦

5、翻

6、塞外声

7、沙场

8、作

9、的卢 10霹雳 11了却12天下事13赢得 14身后 15可怜

二、补充题:

1、醉里挑灯看剑:词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旅生活氛围。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战场上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的场面。

4、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抗金决心、壮志难伸的悲愤之情。

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作者张孝祥,南宋(朝)词人

波神:水神

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中心思想:反映了作者历经崎岖世路后的旷达胸襟。

第二篇: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教案

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借助圈画想象、分析理解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义及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充分理解词的内容。

2、理解作者运用奇幻的想象表达自己心情的诗词写作手法。

3、了解作者少年得志后因爱国主战遭受贬谪的人生经历,及赴任途中遭遇风浪阻行而写作的背景,感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旷达乐观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精彩的诗句。

2、难点:品味本词丰富的想象与新奇的比喻。原文: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译文:

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面积2,820平方千米。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是“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

许多文人骚客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李白的《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八百里洞庭,湖光山色,风光正好。可欣赏美景时,如遇恶劣天气,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二、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1170)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谋反,被下狱。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因赞助张浚北伐被免职。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是年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岁。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

三、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四、初读全词

圈点批注,熟悉文本,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准备。

五、分析鉴赏

1、找找看,那些词能够照应文题中的“阻”字?

“波神留我看斜阳”中的“留”和“今宵露宿何妨?”中的“露宿”。

2、词作描写了哪些景物?

“一船秋色”作者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湖面宽广坦荡,水光粼粼。

前两句写风未起时的风光,渲染了秋高气爽的宁静。“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起风。

风浪下阵阵波涛声。都是妙笔。

3、作者不但描写了洞庭的美景,还展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找出那些想象,说说这样的想象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从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①“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此时作者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②“水晶宫里奏霓裳”作者明明听到是大风掀起波涛的阵阵翻滚声,他却运用自己奇特的想象,把水声比喻作龙宫演奏的悦耳动听的音乐。面对不期而至的风浪,行程受阻,诗人没有恼怒烦躁,却借此机会欣赏湖光山色,展开浪漫的想象。可以读出词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泰然处之的旷达胸襟。

③“准拟岳阳楼上”尾句设想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因而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准拟“两字可以读出词人始终保持着乐观平静的心态,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作者面对不期而遇的风浪,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心情,预想明日的美好,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滞留在黄陵庙,却已经开始展望登临岳阳楼的快乐了。

4、词中还有可以表现词人情感的句子么?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一句中尤其是“何妨”写出词人面对风遏行舟的心境。正如苏轼《定**》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体现他乐观豁达的胸襟。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尾句“准拟岳阳楼上”他说: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一定要观赏雄伟壮阔的洞庭风光。

5、朗读,品一品字词 ①“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将作者欣悦之情全部展现出来。

②“鳞鳞”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风吹水面,掀起阵阵如鱼鳞般的细微的波纹。

六、小结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至对“明日”的想像,着笔轻松,没有半点沮丧之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水无限热爱之情,以及作者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请写一段文字,描写这个画面。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b.

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

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

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第三篇:张孝祥 辛弃疾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20题):

1、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爱国词人,风格豪雄旷放,近于(苏轼)。

2、辛弃疾,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居士)。

3、张孝祥的作品(抗金及感怀)之作居多;而辛弃疾词以(抒发爱国情怀)居多,人称“(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中,(辛弃疾)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

4、辛弃疾的《摸鱼儿》被梁启超以“(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称誉之。

5、辛弃疾与(苏轼)并称“苏辛”。

6、辛弃疾的《醜奴儿近》所“效者”是(李易安/清照)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7、张孝祥《六州歌头》中有“干羽方怀远”,此“干羽”是指(庙堂舞蹈),在此处指(文德教化)。

8、辛弃疾《醜奴儿近》中以鸥鸟相喻,其“欧盟”指(与鸥鸟成为朋友),又喻(隐居)。

9、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中评其为“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是作品《(摸鱼儿)》。

10、《六州歌头》“羽葆霓旌”,其意为(皇帝仪仗),代指(王师)。“羽”一作(翠);“葆”指(车篕)。

11、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2、(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13、(应念嶺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14、把吴钩看了,(欄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6、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

17、(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1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20、(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二、简答题

(一)、《水龙吟》的艺术特色:

1、具有豪放而沉郁的艺术风格。

2、“以文为词”,具有散文化倾向。(结构上层层推进,善于收纵转折。)

3、以文为词的特点还表现在使事用典。(下阕三处用典。)

(二)、《摸鱼儿》的艺术特色:

1、结构上步步转折,层层深入,离而复合。手法上采 用暗示。

2、比兴手法的应用已不限于局部,更不是句譬字喻,而是构成了象征性的体系。

3、风格沉郁顿挫,婉转深沉。

4、用典。

(三)、张孝祥词的特点:

1、多为表达他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慨悲愤。

2、除却立意鲜明的爱国色彩外,其咏怀词也因其英姿奇气的高雅格调而为人称颂。

3、风格豪雄旷放,近于苏轼。

三、论述题

为了创建豪放词风,辛弃疾使用了一系列相应的艺术手段有哪些? 答:

1、他善于塑造鲜明、生动、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常是慷慨悲歌、雄姿英发的形象。如:辛弃疾笔下写自己的远大抱负是“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他写自己的矫健身手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他写自己的狂态是“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他写他人、古人也多是“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他笔下的景物也多是飞动壮观的景色。仅如山,他写道:“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等等。

2、善于运用跳跃、顿挫之法,增强时空的跨度和感情的起伏,尤善于将最凝重的感情熔铸于开头、结尾之中。

如:《摸鱼儿》(见后引)开头“‘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白雨斋词话》)而结尾又将一腔怨悱之情化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衰败景色中,使全词的意境更加深邃。又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列举了“醉里挑灯看剑”等几件壮事,但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又将无限感慨蕴含其中,令人不忍卒读。

3、风格豪放悲壮,沉郁苍凉。

如:辛词的豪放风格往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以表现的,它“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胡应麟《诗薮》)这种豪放的“变调”(借用评词家的用语,评词家往往以婉约为正宗,以非婉约为变调)往往更能表现出辛词的内在气质和本色风格。

4、辛词还善于寓悲愤于闲适之中。

如:这类词以淡笔写浓愁,轻笔写重压,闲笔写大志,有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全词围绕同一个愁字写少年与暮年的不同心态,笔触似乎漫不经心,但内心的感慨却是十分沉重深邃的。

5、除了对豪放风格的建树外,对表现手法的发展也是辛词的重要成就。

如:辛词不但以诗为词,还进一步以文为词,更进一步有意识地把其它文学样式的手段都调集到词中。

如喜用典、善用典。辛词用典杂而广,且能作到形式多样,花样翻新。

又喜议论。议论性强是南宋初中期词的共同倾向。善用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段。

再如善用精美的文学语言,又善用通俗的口语;善用散文句式入词,又善于点化前人诗句成语入词,在语言表达上也取得了集优汇萃的成就。

第四篇:《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念奴娇·洞庭青草》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作品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作品注释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作品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创作背景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作品鉴赏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近中秋”点出时间,秋天天高气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风色”二字值得注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色彩,其实张孝祥用“风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说的是黄云万里改变了风的色彩;张孝祥的“更无一点风色”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诗意。“玉界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界”又作“鉴”,玉界也好,玉鉴也好,美玉般的琼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惬意,这是一;点出了过洞庭的方式,进一层紧扣题目,这是二。

紧承“更无一点风色”,从秋月写到秋水。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具体而生动的显示了诗人的才华。“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杜甫诗有“心迹喜双清”,行迹是表、心灵是里,“心迹喜双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表里俱澄澈”则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中国文史馆馆长袁行霈认为,“表里俱澄澈”“心迹喜双清”可以集成一副对联,而且给人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则,此言良是。

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写出了屈子自己内美与外美的统一。张孝祥则进一步写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澄澈的相会与相合。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会合,这一会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因此诗人用“怡然心会,妙处难于君说”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的引出了下阕。上阕写景,下阕则从回顾岭表一年写起,抒发感情。

岭表指五岭之外,即今之广西一带。《宋史》本传载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径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应”,因也,杜甫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说名难道以文章而著,官因老病而休。此处的“应”语气相当肯定。诗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免职的经历,感慨系之矣。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张孝祥用了“孤光”这一典故源于此。“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点是洁白晶莹,南朝诗人江总有“净心抱冰雪”之句,所以“肝胆皆冰雪”之句,唐王昌龄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句,所以“肝胆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是从岭表经年回复到当下,“襟袖”则是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更重要的是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尽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如今我正泛舟于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上,不就是证明凡此种种,体现了诗人的鲜明个性。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是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景德传灯录》卷八记马祖语曰:“侍女一口挹尽西江水”,此处界禅宗话语,表明自己的心胸开阔。北斗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星座,像舀酒的长把勺,《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而屈原《九歌·东君》则反其意而用之,“援北斗兮酌桂浆”。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一个被谗免官的人,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当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受苏轼《念奴娇·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影像,张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从空间上说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小;从时间上说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稳泛;从心理上说是由知到不知,通过对照,说明诗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

此词意象鲜明,意境深邃,结构严谨,想象瑰丽,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舒云卷”,是首表现浩然正气的绝妙好词。

词牌简介

念奴娇,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歌妓,名篇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此调有仄二体。《词谱》以苏轼“凭空跳远”词为仄体正格。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东坡赤壁词,句读与各家词微有出入,是变格。另有平韵格,以陈允平词为正体,用者较少。

作品格律

定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第五篇:《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由张孝祥创作。这首词登高抒怀,感慨悲壮。上阕写极目眺望所见之景。长空、绣旗、淡烟、衰草,高旷中蕴含无穷萧杀之气。下阕感怀。万里中原乃遥想所至;一尊浊酒乃为慰藉怀而饮。而酒尽挥泪,愈见沉痛。

作品原文

浣溪沙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作品注释

①题解: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据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此词调名下另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观塞”即观望边塞。这时荆州北面的襄樊尚是宋地,这里“塞”应是指荆州郊外的防御工事。

②霜日:指秋天。一说秋天的太阳。明霄:明净的天空;晴朗的天空。蘸(zhàn):沾染,沾取液体。水蘸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③鞘(shāo):装刀剑的套子,一说鞭鞘,这里指马鞭。鸣鞘声:刀剑出鞘声。一说指行军时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绣旗:绣有图案的军旗。

④有无中:若有若无。

⑤烽火北:当时荆州已成南宋边界,谓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已在火线的北面。

⑥尊:同“樽”,酒杯。酒器。戍楼:有军队驻防的城楼。

⑦酒阑:饮酒将尽。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作品译文

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创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秋天,张孝祥出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八月开始驻在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荆州处于南宋国防的前线,故《宣城张氏信谱传》称:“荆州当虏骑之冲,自建炎以来,岁无宁日。公(孝祥)内修外攘,百废俱兴,虽羽檄旁午,民得休息。”据词原题及“霜日明霄”等语,推定这首词应当是乾道四年冬作于荆州。

作品鉴赏

此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悲慨。上片展现了边地景象:秋日,晴空,天水相接,火红的军旗,茫茫衰草在烟雾中时有时无,听到的却是战鼓鞭声。昔日的中原已在烽火北边,这实指山河破碎,故国不在。此时愁绪难消,唯借浊酒,向悲风挥洒热泪。全词格调低沉悲壮,融情人景,感人肺腑。

首句写要塞郊野的自然景象,并点明时节。“霜日明霄”绘出晴空万里的秋日景象,降霜天气必是白色晴明的。“水蘸空”即水和天空相接。荆州城东有长湖,“蘸空”之水或此湖水。这句写得水天空阔,下下辉映,是荆州郊野平原地带的实景。次句切合观塞,耳目所触,一片军戎气氛。“鞘为鞭梢”。“绣旗”为绣有物状的军旗。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俱是从耳目易感的对东西突出,故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切。“澹烟”句把视线展开,显出边地莽莽无垠的辽阔景象。如果说首句还是自然景象对作者感官的客观反映,这句可说是词人极目观望的深心感受,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俱是一片茫茫。正如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由观塞而自然地想到沦陷的中原,“万里”句即是观塞时引起的感慨。“烽火”为边地报警的设施,而中原一切自不待言,亦不忍言,只这样提点一下,可抵千言万语,这其间含有无限难以诉说的悲惨酸辛。“一尊”句承上启下,北望中原,无限感慨,欲藉酒消遣,而酒罢益悲,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浊酒”为颜色浑浊的酒,常用于表现艰苦的生活中,微带有粗犷悲壮之意。范仲淹《渔家傲》云:“浊酒一杯家万里”。“戍楼东”,指作者所登荆州东门城楼“”东“字似非无意,实指南宋都城所在的方位。”挥泪“即洒泪,表现内心悲戚之深。秋风吹来,令人不寒而栗,感念中原未复,人民陷于水火之中,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故觉风亦满含悲意。

此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也隐约隐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心情却深藏阴黯。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表现。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整首词色彩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与其《六州歌头》同为南宋前期的爱国词名作。

这首《浣溪沙》上边写景,逼真地烘托出“边塞”的气氛、作者的心情。下片直写作者对中原故国的怀念。

全词只有六句,四十二个字,却表现了颇为博大的主题思想。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中原故土和中原人民的思念之情,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该词写情真切,景物描写、气氛烘托、感情抒发巧妙组合,辉映成篇,作者的艺术技巧,由此也可见一斑。

词牌简介

浣溪沙,词牌名之一。浣溪沙(huàn xī shā),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作品格律

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下载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