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5 05:0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案例》。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案例

如何进行写话训练

一、扩词写

小学低年级教学主要是以字、词积累为主。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利用低年级学生逐渐丰富的词语,及时进行写话训练。例如:“花”这个词,先让孩子组词。学生可能组成:小花、花朵、鲜花等。可以选取其中的“小花”一词,创设情境,进行扩词成句的训练。

师:多少朵小花。生:一朵小花。师:一朵什么样的小花。生:一朵漂亮的(鲜艳的、美丽的)小花。师: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看到的一朵漂亮的小花?生:早晨,我在草地上看到一朵漂亮的小花。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继续扩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孩子就会很轻松的写出完整的一段话。

二、说后写

新课标中对小学生的说(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可以把每一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孩子写出来。我们常常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组织学生开展“小小故事会”、“小小新闻发布会”、“最有趣的事”小演讲等说的活动。然后启发学生把所讲的故事、新闻、有趣的事写下来。在家,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外出、游戏、运动的趣事和孩子交谈,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孩子的写作能力。

三、做后写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积极引导,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

如:男同学喜欢溜溜球。可以引导孩子把溜溜球的外形写出来,也可以让孩子把溜溜球的玩法写出来。学生喜欢玩溜溜球,喜欢做这项游戏,而且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这样,一篇很好的写小物品的小短文就会跃然于纸上。

四、学后写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例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这是孩子喜欢的一篇童话故事。在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续写。

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上来之后,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宿新市徐公店》是一篇优美的古诗.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之后,可以抓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在家,也可以根据孩子阅读的情况进行展开仿写。

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可见,写话已成为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很 重要的内容。它不但可以让六七岁的孩子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同时又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和运用能力。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呢?

一、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写话不难,并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教低年级班,我要经常给学生讲故事或者从优秀作文选刊上给学生读一些很有意思、很贴近他们生活的小文章。一方面调节课堂气氛,一方面激发学生说写兴趣。如学完了《王二小》一课后,我就又给他们讲了几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有《鸡毛信》、《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等讲完后,学生们个个沉浸在小英雄的故事中,借机我就引导学生:“说说这几个小英雄,你最佩服他们什么?”学生就有说不完的答案,又说他们机智,又说他们勇敢,又说他们聪明等等。此时我就激励学生说:“听完这个故事后,你们谁会用一两句话夸夸小英雄。也可以试着写一写,看谁说的写的也向小英雄一样令人羡慕。”“好”同学们异口同声 地回答。如此一“激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说、写兴趣。

二、抓住训练的契机

写话训练不能过于固定,老师要善于发现写话的契机,激起学生写话的兴趣。一次,我班的小雨买了一只小鸡带到教室,教室里充满了叽叽的叫声,学生就纷纷告状:“老师,小雨把小鸡带到教室了。”当然,课就没法进行了,这个小女孩也知道自己错了,低下了头。慢慢走到讲台交出了小鸡。我正要批评她。一看,那小鸡太可爱了,这不正是学生写话训练的好机会吗?我就多云转晴,笑眯眯的对同学们说:“今天我还要感谢小雨同学给我们带来一只这么可爱的小鸡,我们观察一下,小鸡的嘴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怎样叫的?”顿时,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小鸡的身上,他们观察的那样的仔细,看着议论着,有的甚至跑到将台上摸一摸小鸡。而后,我就设计让学生说小鸡,写小鸡。一场闹剧变成一节有意思的写话训练课,真是意外的收获。课下,同学们交上来的写话本上的小鸡真是活灵活现。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发现身边好的写话素材,巧妙运用,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写话要有丰富的想象

童年是个充满想象的年龄,他们想象力极为丰富,思维活跃。写话训练就要充分挖掘孩子身上想象细胞,或许他们会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事物想形成一个充满故事的童话世界。例如:学了《秋天的图画》以后。学生了解了秋天,喜欢上了秋天。我就以此进行写话训练。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雪人,我就提问:“谁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冬天”“为什么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因为冬天下雪,可以堆雪人。”接着我就提出要求“老师要求同学们每人画一幅画,内容要表现秋天”学生就结合所学课文,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在纸上画了火红的枫叶,人字形的大雁,金黄的菊花、落叶等等。画的内容不同,但主题都能体现出秋天。第三步我就让学生说,说说自己的画,看谁说得好,谁能用上本单元的优美词语。同学们说的真好,有的说:“秋天来了,菊花开了,金黄金黄的,真惹人喜爱!”有的说:“枫叶红遍山坡,就使我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有的说“我画的是落叶,他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孩子才会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语句。第四步就是写,同学们依照自己的画轻松地描述着心中美丽的秋天。在这次写话中,老师不用再费力讲秋天,只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学生会有很大的写话空间,很丰富的写话内容。不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只要教师指导有方,教会他们观察事物,从最简单的开始,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那么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和发展。把写话训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练笔,让学生坚持下去,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要成为名师每天每周每期要做的47件事

一个成功教师每天要做的事

1、想想怎样过好今天,怎样才能充满活力,以饱满的激情和热忱投入到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认真计划或思考一天要做的主要事情;要将自己的目标深深印在脑海中,不可忘记;

3、课前了解学生,充分备课,上好一天的课;

4、课堂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5、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地批改或讲评作业;

6、用心对待每件事,认真做好每件事,把教学工作做细做实,关注到教和学的每个细节;

8、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到自己所教的班级当面辅导一次;

9、再次熟悉和完善已经准备好的明天的课;

10、听一节同学科其他教师的课,博采众长;

11、和两名以上学生沟通或交流一次,主动倾听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12、与同事交流一次教学心得;

13、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报刊、书籍、网络),汲取新知识,获得新信息;

14、抽出时间参与不少于半小时的文体活动,保证体育锻炼或娱乐的时间;

15、想想我今天为什么而感到自豪,我应对什么心存感激;用心体味一下今天的工作给你带来的美和乐趣;

16、勤于思考、善于小结,反思一天的工作,发现自己一个成功之处,获得的一个感悟等,并找出一个问题(或教训);抽出时间撰写一则读书笔记或教育日记(或随笔);

17、按时作息,起居有节,合理膳食,调节心境,为身心健康打好坚实的基础。一个成功教师每周要做的事

1、认真计划一周要做的主要事情;

2、上好本周的课,备好下一周的课;

2、就教育教学工作和一位同事进行一次较深入的交流;

3、通过多种形式和一名以上学生家长联系,家校结合,及时沟通交流;

4、至少听一节不同学科教师的课并与其交流;

5、阅读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者一本教育论著;

6、参与一次教育理论学习或研讨,参加一次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活动,了解教育信息,关注教学动态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7、班主任要组织、指导学生开好一次主题班(团、队)会;

9、每周召开一次小型学生座谈会,认真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10、与班主任进行一次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11、参加一次两小时以上的健身活动或娱乐活动。

12、想想本周我为哪些事情而感到自豪,用心体味一下本周的工作给你带来的美和乐趣;

13、对一周的工作生活进行反思、总结,发现成绩,找出不足,把每天的小结(教育日记)汇集整理,写一篇教育教学周记或一篇有自己见解的教育短文。、对下周工作进行计划安排。一个成功教师每学期要做的事

1、制定学期个人学习或进修计划;

2、认真学习研究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3、通读(或浏览)本学期的使用的教材,总体把握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4、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所任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家庭现状;

5、在本期正式开学前,根据上级要求和课程标准,结合班级学生特点,制定本期教学工作计划;

6、以一周为单位,提前一周分别备好每一周的课;

7、召开两次以上家长会(或座谈会,开学初和、期中或期末)沟通教育教学信息,指导家庭教育;

8、以电话、书信、网络、校信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至少与每位学生的家长单独沟通一次;

9、以多种形式(如问卷、谈话、面批、个别辅导、座谈)等形式定期主动倾听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每学期至少对所教每个学生面批一次作业(作文),或个别辅导一次学习;

11、依据课程标准,定期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析指导,同时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出调整;

12、外出学习、进修、培训或考察一次,学习先进经验,了解信息,开拓视野;

13、每学期末为每一位学生送上一段贴切的、激励学生、富有个性的评语;

14、读一至两本教育教学论著,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读一本教育文艺类或其他领域的书。

15、将日常教学中的灵感、心得、感悟、教训、搜集、整理和总结,结合教育理论学习,写成一篇论文,争取发表。

16、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回顾、反思、并总结成文。

下课铃响了!老师,你下课了吗?

疯狂的霸课、落课风席卷而来……

你看,下课的铃声虽然响了,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教室前显得很冷清,总有几位教师还在不焦不躁地讲着课。喧闹的操场再沸腾,都已经被窗户关在外面了;课间的十分钟再精彩,也只能在孩子们不断张望的眼神里了。

做为教师,我深深地明白同行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无私与苦心。还有一道题目、还有几个词语、还有最后一段段意、还没给同学们讲完讲透彻……每每这个时候,我们总有自己充分的理由:“孩子们,为了你们,咱们都少休息一会儿。”

又是一次“拖课”之后,我满意的收起书本离开教室。在系鞋带的短暂时间内,我竟听到教室里炸开了锅。“别的班级说笑声太吵了,根本没有心思听。同桌,最后老师讲得什么?”

“老师讲得快,有些讲的内容我也没听太懂。” “来不及去上厕所了。”

“唉!坐得太累了,一听到下课铃就想出去。” “值日生,快要上课了你才能擦黑板,粉笔灰呛死人了。”

……

大家七嘴八舌的。

从这些嘈杂的声音中,我竟然没听到有赞同的声音。刹那之间,我的心被触动了一下,我突然感觉自己像剥夺孩子们课间快乐的恶神。可仔细想想,按照我们大人学习开会的经验,坐得久了也会感觉很索然,特别想出去走走。那么,孩子们听到下课铃一响,也一定会有一种解脱感,听的注意力肯定很难集中。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下课呢?

从此以后,下课铃拉响的时候,我不再有想讲完的冲动,而是和孩子们一起像欢快的云雀一样,冲出教室,融入精彩的课间十分钟。

下课铃响了!老师,你下课了吗? 《老师,您听我说》——这是一位台湾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信中她对老师说了十七句话,体现了当今学生对老师的呼吁。也由此看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那些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为之奉献的教育事业的教师;是那些爱好广泛、知识渊博、胸怀宽阔的教师;是那些善解人意、公正无私、真正掌握了教育艺术的教师。所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吗?

读完这些话语,我感到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禁,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仿佛听到一个个学生的呼声,仿佛看到一双双渴望尊重,渴望教师的教育艺术的眼睛。我不住问自己:你对“老师,您听我说”中的要求,做到了哪些?你真正理解、体谅他们、关心他们的快乐与悲伤、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吗?

第一句话: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我们人类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高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感情,就如同一具躯壳,如行尸走肉一般。古人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老师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学生思想,教会学生做人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即使有的不算聪明,但他一定有一个等待我们发现的优点和长处。所以我们应该充满人情味,不要整日板着面孔,摆着架子,传统教育里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早应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我们不能保证每天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也是在现实社会之中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情感不可能被理智所掩饰,特别是在学生的面前,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虚假的面具,但我们应该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本色的我,一个真实的我,我们与学生一起欢笑,一同哭闹,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和孩子一样年轻快乐。我们因学生苦恼发火,学生也会体会到老师的一番苦心,会自我改正,这岂不是教师的美好境界吗?

老师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应该从我们的辞典里删去,“平和大度,严慈相济”要永远保留!

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高级动物,都说“人心是肉长”,“将心比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护,学生尤是如此,师生间感情上的融洽有助于思想教育的顺利实施,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欢乐,共忧伤。要树立“管是为了不管”这一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班主任老师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和高尚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情绪。工作中,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动人。对学生要求要严,但严中有情,情中有爱。爱在细微处,严在该管处。第二句话: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我在李镇西的《教有所思》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

我们所面对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禀赋,不同爱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象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眼下,一些中学生在花一样的年龄,就用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除了学习压力过大,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外,有许多都是他们觉得没有感觉到一个人活着起码的尊严感,这是让我们教育者感到忧虑的。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象一个人一样活着。在学校,他们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任何人都可以践踏他们的人格,他们没有尊严可言。回到家里,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失望的眼神比恶语更可怕。所以他们选择这条不归之路,不得不让我们叹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因为升学的压力,学校的竞争使得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分数仍然是判断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破,本应该是充满着理想,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年龄,在分数面前都成了拜分主义的奴隶。“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本应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分数面前师生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怎么也无法逾越!

老师们,请你们“目中有人”,请你们不“唯分是从”,拜托了!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前我们主要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学

生考试的分数。以至于有些教师“唯分是从”,有句顺口溜说的很形象:“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教学必然不会去思考什么素质教育,不会去思考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学生都教育成教科书的奴隶,课本的克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我们要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期而教,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第三句话:老师,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怎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的东西?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曾经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人都要提倡学习,人不学,不知道。

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老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奉为知识的传播者。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课改理论的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如今一桶水已经完全不能适宜教学的需要,我们老师要能拥有整个海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无所不知。政治经济,体育娱乐,要无所不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才能不时常冒冷汗,才能少出几回洋相。其实,勇于在学生面前出丑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知耻可以后勇。我们怕的是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结果被学生愚弄,最后只会被学生所抛弃。作为语文老师,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思想,通过读书来提升人生的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读教育理论,读科普文章,读哲理美文。“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把读书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们,拿起你的书,开始读吧!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手中的教材转,不敢超越教材传授。碰到学生质疑,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匆匆收场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识少。在课改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唯有不断地再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传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所以教师理当首先成为学习型的人,给学生做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最终成为学习型人才,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学生才会更加敬重他。

第四句话: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长期以来,中小学学科评价与考试制度存在着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反映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和激励功能;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倡发展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在我们的校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全校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欢庆胜利,高呼解放,有的毕业生甚至将自己三年用过的书籍和试卷付之一炬。学生厌恶考试,厌恶学习到如此的程度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宜昌市已经从2005年中考开始,采用等级制表达学业考试成绩,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高中招生录取重要依据。通过实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会实现社会从过去的只关注考试分数到关注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转变;从关注分数到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转变;从只关注考试学科到关注各门课程的转变。

我们有理由相信,宜昌中考评价制度的改革将会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更加深入,中国素质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只是看分数,而要看其进步;不要只看学生缺点,而要看到学生的亮点”。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与过程,不能把目光只简单地盯在结果上,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各类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第五句话:老师,不要勉强我把求学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丁俊晖,在世界斯诺克台球锦标赛中战胜了各路高手一举夺魁,成为第一位问鼎世界台球锦标赛冠军的亚洲人。一夜之间,他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人们都把他当天才看待,把他当作突然从天下掉下来的台球神童,似乎他的成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当人们了解到这位少年坎坷而不平凡的成才历程后,才真正明白了“十年磨一剑”的道理。

8岁打球,10岁国内无敌手,11岁南下广东。但这一过程中他遇到的酸楚很少有人清楚。就算丁俊晖现在每年有4万英镑的收入,但想起那段日子的艰苦,引领丁俊晖走上这条道路的父亲丁文钧依然唏嘘不已。他每天练球的时间长达八个小时,而且他的父亲总会在旁边陪伴,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十三岁那年,他就获得了香港精英赛的冠军,此后的三年里,他几乎获得了全国所有的大赛的奖牌。他的父亲在丁俊晖十六岁的时候将他送到英国升造,他在英国的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训练的费用高昂,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父子俩心中的理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参加世界锦标赛。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了现实,而且还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有人采访他的父亲:“您为什么不让您的儿子读书,而让他去打球呢”?他父亲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他说:“中国的教育总是要求孩子通过读书这样一种方式来成才,这条路太狭隘了,成才的标准绝非一条,我认为丁俊晖的这条路没有错,因为打球正是他最大的乐趣,其实,路是可以走得通的,关键在于如何努力去取得成功。”

是啊,我们的教育总是将学生培养成我们所想象的人才,完全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替受教育者包办一切,学生必须喜欢学习,然后通过各种训练考试达到我们认为理想的成绩,于是,我们殚精力竭,呕心沥血;于是,我们的学生十年寒窗,埋头苦读。最后学生的成绩也许在艰辛的汗水和勤奋的耕耘下提高了,但我们的孩子也许有志不在于此,他们也许更热爱音乐,也许更爱好绘画,也许更热衷运动„„也许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根本不会选择求学这条道路。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我们教师的悲哀吗?

北京大学汪丁丁博士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自由选择的艺术。”没有选择的教育,断然不会培养出充满个性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个性张扬的人才,不需要只会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我们应该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那时我们的教育捧出的就不只是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个特长突出,个性鲜明的人。

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法、统一答案、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富有生命力的学生变成一个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受到限制, 一大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学生被扼杀。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选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应予以热情的鼓励和科学的指导。摈弃传统教育中“一刀切”、“一锅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用考上大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话:老师,您不仅要教我们知识,更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中国的教育改革步履维艰的行走了20多年,素质教育这个词也频繁的挂在我们的嘴边,但提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结果如何呢?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名不副实。我们的老师也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步入了思想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在当前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得不追求升学率,追求上线人数,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教育被摆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虽然领导和老师都知道德育的重要,但考虑到一是没有时间,二是考试不考。既然考试不考,费这么多神干什么,这不是舍本逐末吗?所以在他们看来,学生只要学习优秀,品行差点不要紧。于是,忽略了对学生起码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等。于是,我们看到了用浓硫酸泼狗熊清华学子,我们看到了用尖刀刺瞎猫眼的女研究生,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学生将同窗室友残忍的杀害„„

这些惨痛的教训更加凸显了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担当着“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这一崇高使命的学校教育来说,对青少年一代传递道德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比单纯提高学生成绩,传授学生知识能力更为重要。

误区二:德育脱离生活,重言传轻身教。卢梭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在我们的周围,常常会听到许多空洞的说教,缺乏生活的体验,和学生的实际离得那么远,学生怎能接受到灵魂的教育?我们教育学生要自强不息,不畏挫折。什么是自强,什么是奋斗?看看我们学生的父母就知道,他们双双下岗,自主创业,白手起家,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向挫折弯腰。这就是自强不息的最好证明。这就是我们教育最鲜活的事例。德育绝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优秀的北大学子是优秀的大师熏陶出来的。”是啊,大凡优秀的老师都具有高雅的情趣,敏感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伟岸的灵魂。他们往往在不经意间的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能够让学生读出人格的魅力,让他们的灵魂受到洗涤。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作为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构建学生高尚的人格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让人格的光辉自然昭示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颦一蹙之间,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教师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习生倾注真心真爱,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准则,教学生“学做真人 ”。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抓住机会,及时教育学生;其次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努力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的同时,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师者的风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第七句话:老师,请辅导我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仅仅是背诵答案传统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由教师充当教学阵地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意的见解,而教师不休止的讲,无休止的灌,不论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不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一股脑往学生脑袋里塞,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只是被动学习的机器。学生接受的全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准备的死板的知识,充当了一个个把老师知识仓库里搬运出来的搬运工。也许学生的成绩因为充分的准备得到了提高,也许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优秀进入了高一级的学校。

但当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他们在学校里所学习的死板的知识几乎毫无用处,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我们不应该在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应该在乎学生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在乎我们讲课的艺术性有多高超,而应该在乎有多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并积极的思维;我们不应该在乎给学生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应该在乎学生是否将作业当作一种乐趣;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掌握许多现成的答案,而应该在乎学生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象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象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啊!

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天职。“差老师向学生奉送真理,好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上。

教师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八句话:老师,假如我有所失败或有所困难,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怜我,可怜会使我自卑春节晚会上有一个小品让我记忆犹新,一对特殊的夫妇到家照相馆补照结婚照,因为丈夫长了肿瘤,经过化疗,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七尺男儿没有一丝头发多难为情啊!所以那天他戴了一顶红帽子去照相,正当他们踌躇不定来到照相馆时,他们惊喜的发现照相馆里的全体员工都戴上了一顶和他头上戴的一模一样的小红帽。他们感动不已,夫妇俩照了有生以来最有意义,最漂亮的一张结婚照。

这则小品虽然朴实无华,却包含了多么深厚的人文内涵啊!夫妇俩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夫妇俩更希望他们跟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员工们做到了,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一个病人的自尊、自信,没有可怜,只有呵护;没有讽刺,只有关爱;没有刻意为之,只有顺其自然。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当我们的学生考试失利以后,需要安慰的时候,我们是居高临下的以一种长者的姿态,当众念出这位学生的成绩,然后说道:“你是怎么考的啊?”还是下课后将他悄悄的叫到办公室,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一同查找失误的原因?当我们的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自然而然的基于一种人最起码的同情之心,在全班同学面前呼吁为他捐款捐物,然后郑重其事的请他到讲台上来接受馈赠,还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我们的爱心化作平时点滴的行动当中?

如果没有平等和尊重,只有可怜和同情,爱可能是残忍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权利的剥夺,甚至是人格的侮辱。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爱心带着关注和体验,掺入真情和奉献,融进理解和尊重,就像小品中的小红帽一样戴在我们的头上,记在我们的心里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爱护就会变成粗暴的伤害;没有爱护的尊重就成了漠不关心;没有了严格要求,尊重就成了对学生行为的放纵。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赏识会使学生从心底涌起自豪与自信的波澜,给学生催其上进的力量,引导其奋发向上,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彻底摒弃对一般学生特别是学业暂时不良学生无法进行创造教育的陈旧观念,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动不动地当众给学生贴标签式地下定义,真正做到“教育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第九句话: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了我的能力

曾听过一堂外籍教师的英语课,这位老师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微笑,不仅如此,听到她说的最多的一个单词是:“very good”!用中国的话说就是非常好,棒极了!即使碰到学生不能回答出她提出的问题,她也会笑着说:“I belive you”!然后请学生坐下。作为一名听课老师,丝毫没有为学生的表现而担忧,只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沁人心脾!

这让我联想中国的教育,中国有句古语:“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所以我们总会竭尽全力的去发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就像拿着显微镜一样。要么当头棒喝,要么委婉批评,从来没有一丝鼓励和表扬。有一位学生费劲心血得了个100分,可他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老师对他说:“班里有十几个100分的,这有什么了不起啊!”可悲啊!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及时给这位学生以鼓励,他也许会迸发出更大的力量向前冲去,创造出更多的100分!

我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名字叫《母亲与家长会》。小学的时候,母亲开完家长会,老师说她的儿子智商有问题,母亲回家后鼓励儿子说:“老师说你是班里最聪明的一个!”初中的时候,老师还是说她的儿子不守纪律,读高中没有希望。母亲回家后又鼓励儿子说:“老师说你思维活跃,一定能考上高中。”高中的时候,老师说她的儿子读普通大学都困难,母亲回家后对儿子说:“你一定能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后,当儿子拿到清华大学通知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泪如雨下,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我对这位母亲感动不已,为文中的老师感到羞愧!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句体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也许能将孩子巨大的潜能唤醒,让他的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即使如此,我们也绝不能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能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家长和老师的脸上增光。

现代教育中强调一个概念——赏识教育。“赏”是欣赏,要欣赏学生,“识”是要发现认识学生,提高学生。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承认差异,不怕失败。学生第一千次摔倒,做父母、老师的也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赏和鼓励,哪怕是一件小事:穿一件新衣,做一个新发型,做出了一道题,都渴望得到一个好的评价,哪怕是应付地说一声“好”,也比那些歧视的目光强千倍,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学生呢?学生最本质的愿望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老师要懂得赏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十句话:老师,在教室里,不要把另一位同学当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

第十一句话:老师,我若有所成就,也不要把我当作别人的榜样,因为那样会使别人难堪

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说的是把自己和比自己强的人放在一起比较,会自愧不如,有自惭形秽之感。别人当老总,自己做员工;别人开小车,自己骑单车;别人下馆子,自己吃食堂。结果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感觉矮人一等,心理严重失衡。有的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在自卑的笼罩中自怨自艾;有的会愤世嫉俗,怨声载道;有的甚至会不择手段渴望达到别人的生活,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这都是“比较”惹的祸啊!

“比较”一词在我们的校园也十分盛行,我们随处可见“比”的身影。光荣榜上,那些胸配大红花的优等生,哪一个不是通过浴血奋战,披荆斩棘,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他们成功了,理应受到表扬。但我们可曾想到,表扬一部分优等生就意味着伤害了其他的学生。有人会说,表扬优秀,奖励先进有什么不可,哪里伤害其他人了。可事实确实如此,和优等生相差无几的学生会不屑一顾: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多我几分吗?而那些后进生感觉永远也不可能戴上大红花而早早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我们的优等生长期生活在一种孤立,受人嫉妒,害怕失利的紧张心理当中,其实他们也不喜欢自己常被别人挂在嘴上来表扬。

我们并不反对比较,因为比较可以促进竞争,比较可以创造成绩,但我们要思考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比较方式。是采用把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拿来比较的纵向比较,还是将学生通过对比的办法进行的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的结果是越比越有信心,越比越有干劲,越比越有成就感;而横向比较的结果则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气馁,越比越不如人。老师们,我相信您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横向比较强调了甄别和选拔,即学生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位置,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一部分成为成功者,另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成为失败者。新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注重纵向比较,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从而认识自我,体验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成功者。

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多角度地来观察、评价和接纳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潜能。因此,我们要摒弃已经习惯了的横向比较,采用纵向比较,促使我们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也正适应了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十二句话: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但只有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的意见

我堂堂人民教师为何要听你区区学生的问题,真是可笑可笑!且听我三种论断:

“传统论”:从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我们常听他们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眉飞色舞,侃侃而谈。如今我当老师了,也应该这样。我和学生的关系就是简单的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我掌握着大量的专业知识,主宰着知识的传授,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我念什么,你就记什么,天经地义。我是施恩者,你是受恩者。我是知识的权威,当然也应该独霸课堂啦!

“轻视论”:我十年寒窗,孜孜以求,学有所成,才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博古通今,我才华横溢,我要将我十几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的学生,他们知识面窄,阅历不够丰富,想法简单幼稚,提出的问题肤浅可笑,我怎么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呢?所以,我有必要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吗?我有必要回答他们提出的幼稚的问题吗? “胆怯论”:说实在的,我不是什么都懂,可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问,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甚至稀奇古怪的问题,我万一答不出来怎么办?那在学生面前多没有面子,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不懂装懂,敷衍过去了事,或是干脆不让他们提问,免得在他们面前出丑!

这三种谬论,当引起各位警醒!学生敢于向老师提意见是件好事,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问题,值得鼓励。如果抑制学生敢于质疑、创造的素养,学生从此不敢开口讲真话,就无法体现其思维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当教师讲解的方法与学生的想法不一致,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思路,尊重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探讨,不要强迫学生非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现在的创新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做,不能用学业成绩、艺术特长硬性指标等将学生压得透不过气,更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平时学生会找老师反映一些这样那样的意见,这也是对老师极大的信任,也说明了老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对于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老师要虚心接受,不合理的要耐心解释,让学生理解,才能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第十三句话: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请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口号:“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就不能只为了一部分成绩好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公平的享受教育的权利。但事实怎样呢?成绩好的孩子因为天资聪明,所以享受了太多同龄人享受不到的权利: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举手积极,反映迅速,还没有等到别的同学思考清楚,他们已经成竹在胸,老师总是将机会给了他们,久而久之,他们长期独霸课堂,成为课堂的一道风景。活动中,他们因为长期抛头露面,展示自己,能力得到锻炼,所以老师又将参加活动的机会给了他们,舞台上总可以看到优等生活跃的身影,又谁能听到后进生哭泣的声音呢?不仅如此,他们在老师眼中,因为成绩优秀,活动积极而受到了老师格外的关照,别的孩子犯了错误也许会重重惩罚,但优等生犯了错误老师却会网开一面。

为了一切孩子,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老师平等的关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在活动中表现自我,让他们自信的生活,快乐的学习。

一切为了孩子,但不能什么都依着孩子,现在提倡“以人为本”,有人认为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就是对学生无原则的放松,满脸堆笑,学生犯了错误也不严肃批评,怕得罪了学生,这是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只要保持公正,作为老师应该尽量严格,只要不伤及学生的尊严,践踏学生的人格,一切的严格都是必要的!

请记住,做一名温而不愠,严而不厉的老师吧!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护学生,并不是迁就和放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越严格,反映了他对学生越爱护。一个不爱护学生的教师是不会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教师应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学生力所能及的严格要求,才有可能取得预想的实效。

严格教育也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一切顺其自然,从表面上看学生高兴轻松,教师省心省力,但这不是爱护学生而是贻害学生。严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得到发展,成长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只有这样严格教育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第十四句话:老师,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别的课可能更加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帕什雷中学提出:要启发和吸引学生在完成各门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定还要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他认为,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某个领域,他的精神生活才能丰盈充实,他的知识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他的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能得到学生的欢迎至少证明这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技艺精湛,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语言风趣等等。当一位学生能专注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科当中,他将会激发出身体所有的潜能,迸发出所有的激情。

无数取得巨大成就的名人都足以证明这一观点,从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到牛顿研究力学,从达尔文创导的进化论到瓦特的蒸汽机,珍妮的纺织机等等。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瞩目的成绩都源于强烈的兴趣爱好,兴趣能使人抵御清贫和寂寞的侵袭,甚至能不为逆境和苦难所屈。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面向全体学习,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始终在一种兴趣盎然之中学习。长期的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超负荷的运动中,使得学生疲于奔命,头昏脑涨,趣味索然,产生怨烦心理,哪里有心思、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呢?哪里还会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创造性和主动性、独立性的人才,关键来自学生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和自发的学习行为。兴趣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为学生的想像力、创造性和主动性铺设了温床,当学生自发的学习动力得到鼓励时,某些智力条件特别好,个性中的创新性、求异性特别突出的学生,就会显露出他们的潜力。

我们的教师喜欢学生听话,喜欢全班学生“整齐划一”,上课举手要用相同的姿势,解题要用相同的方法,读书要读相同的书,甚至写作文要有相同的格式......所有这些,都是教师本人的意志的体现,都是教师精心为学生选择和确定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是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来的。我们应该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第十五句话:老师,请您记得,您也曾经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第一?

“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任凭你修剪、锻打,只是别把他当成‘天才’当成‘完人’去要求,去锻造,只是别浇灭了他蓬勃向上的朝气,别损害了他天真无邪的童心,别挫伤了他赖以生存的自尊和信念。”这是一位家长写给老师的一段话。

是啊,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本需要认真阅读的大书,都是一棵需要细心呵护的小树,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绝非天才,也不是完人。所以在他们的身上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我们应该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应该允许他们暴露自己的不足。我们不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吗?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不是也有偶尔犯错误的时候吗?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正是我们老师教育他们的最好机会。我们应该善加利用,并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提升道德修养,在犯错误当中不断修正自己,做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我们绝不能因为学生犯错误会影响班级的荣誉而禁止他们犯错误,更不能因为影响了班级荣誉从而影响了班主任的收入而重重的惩罚他们。

如果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也许只是一时的风平浪静,有许多孩子身上的恶习在老师的强压下没有暴露,但他们一旦离开了这样的环境,也许会掀起惊涛骇浪。有许多在学校成绩优异,表现一贯良好的学生却犯下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错误,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只有当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把道德准则当成自己独立信念的时候,那是一笔终身都不会失去的财富!

教育并不是由教育者替代学生设置模式,个性更不是教育者一拍脑袋为孩子们想出来的,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

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善于沟通,注意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第十六句话:老师,请您也别忘记,大学统考您是怎么考取的,您所念的专业是不是您的第一志愿?高中三年的我痴迷篮球,整日与篮球为伴,同球星为伍,一心想考体育生,但高二时的一场疾病毁掉了我的梦想。于是我想接过父亲的班——当一名人民警察。无奈先天不足,身高不够,二等残废的我被警校拒之门外。眼看将无书可读,父亲托人把我弄进了师范学院。

想起我儿时的梦想是叱咤风云的球星,中学的理想是威风凛凛的警察,可现在的职业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不禁感慨万千。人的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但我们不能甘于现实。我们不能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我勤奋的工作,不断的追求,通过公开招聘层层考核我幸运的来到了这所城镇重点中学,所以我倍加珍惜,因为我这是奋斗的结果,我始终相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当我的学生问我:如果考试失利了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没有实现自己的志愿该怎么办?我总会对他们说: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就是精彩的人生,用心血浇灌的青春永远不会枯萎。即使你失败了,但你那不屈的精神将成为你生命的定格,成为你青春无愧无悔的选择!

要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事,只要你努力去做,不怕困难挫折,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使他们怀有成功感。

教育学生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面对失败,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对待失败的态度,这是主观内因,无论小挫折,还是大失败,都要学会用平常的心对待。人生不可能次次成功,逃避失败就意味着放弃成功的可能和机会。要帮助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第十七句话:老师,我心中感激;但您不要期待我口头上常说:老师,谢谢您

当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时,他们的父母常常大摆 “谢师宴”,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其实作为老师,最大的奖赏并不在于此。

我们只希望毕业的学生见到我们不绕道而行,多年后还能亲切地喊一声“老师好”,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应该教育学生不忘师恩,对老师真正的心存感激和敬意,并不需要形式上的“谢谢”,或将“谢谢”挂在口头上。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感恩的习惯及态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常怀感激之情,对社会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多一些进取和对社会的回馈,这才是最大的感恩。

学生对老师心存感激,往往是从老师身上的细节开始。老师的举手投足都在左右着学生的视线,教师举止习惯是本人作风和修养的表现,对学生应以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提出不同见解。处处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身教去影响学生。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学生帮助老师似乎是从来不用言谢,因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师恩似海”,就像孩子帮助父母做了事一样。多少年来,学生也从来不奢望老师对自己言谢。但教育是平等的,而不是一边倒,因此,老师也一定要学会对学生诚恳地说声谢谢。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多时候就在与学生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在身正为范中彰显出来的。表率、示范作用这种无形的影响永远都不能丢。

培养学生内心养成虔敬、感激别人的心态,将学生对老师的心存感激之情内化成学生健全丰富的情感世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他人的爱、博大的爱。

培养学生内心养成虔敬、感激别人的心态,要靠教师的人格示范及学术修养,这样他才会自然地对别人心存感激,教师个人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只有先做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获得了被尊重的满足感,自然而且会对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心存感激。学校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感激父母,也要学会感激老师,感激社会。感恩教育会让学生心存感激,心存爱心,增强责任心。

让感恩成为和谐之源。

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抱之以李”。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年轻人要存一颗戴德之心,怀一种感恩之情。

感恩是社会和谐之源,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方面获得更大的回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责任。

独木难支,孤舟难行,人的一生得到过太多人的恩赐,人生需要有太多的感激。说感恩,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予我们生命,高兴得意的时候给我们忠告,失意孤寂的时候给我们鼓励,彷徨无助的时候给我们鼓励。炎炎夏夜为我们摇起驱蚊的扇,电闪雷鸣中为我们擎起遮雨的伞,让我们感到无限温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可惜我只是一株小草,难报阳光之恩典,雨露之恩惠,但端端正正地长好自己,也能给春天带去一片绿意,也能给大地增添一丝盎然!

说感恩,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社会。用心服务于自己的事业,用尽职尽责、宽容大度、勤勉工作证明一切,就会积极主动地面对现实,会发现悄然之间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也会因此变得充实。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内心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谢。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的时候,他就已经享受前人赋予的一切成果了。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清洁环境,当我们喜迁新居,当我们斟酒相庆,当我们欣然出行,当我们读一 本好书,都要感激劳动者的辛勤和辛勤的劳动者。朝霞捧出了黎明,大地哺育了生灵,母亲赐予我们生命,生活赠予我们友谊和爱情 ……所有这些,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恩。说感恩,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感激我们伟大祖国的恩情,是她给了我们尊严;作为党员,我们应该感激我们伟大党的恩情,是她给了我们信念;作为干部,我们应该感激我们伟大人民的恩情,是她给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条件。对祖国感恩,我们才会爱国,才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中国人;对党感恩,我们才会爱党,才会成为一个亮堂堂的共产 党员;对人民感恩,我们才会爱人民,才会成为一个清凉凉的人民公仆。

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个真诚、坦诚、忠诚、赤诚的人无不都快意恩仇。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情。蜜蜂采花而去,翁翁地一翻表白,这是感恩;葵花迎着霞光,永远注视着太阳,这是感恩。对有精神作支柱、文化为底蕴的万物之灵来说,知好知歹,有恩当报何其重要!历史上有“漆身涂碳”知恩图报,有斯人已去,摔琴断弦已酬知音的义举!

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个真诚、坦诚、忠诚、赤诚的人无不都快意恩仇。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情。蜜蜂采花而去,翁翁地一翻表白,这是感恩;葵花迎着霞光,永远注视着太阳,这是感恩。对有精神作支柱、文化为底蕴的万物之灵来说,知好知歹,有恩当抱何其重要!历史上有“漆身涂碳”知恩图报,有斯人已去,摔琴断弦已酬知音的义举!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融洽、更亲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就会更文明、更和谐。

一节有趣的写字课

——三年级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周瑞霞

写字教学看起来简单,但在教学中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养成主动学习、专心倾听、细心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谓以小见大。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写字教学尤为重要,本学期的一节钢笔写字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学写钢笔字。(板书课题“写好钢笔字”)

师:在书写时,我们要做到:“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头摆正、腰板直、手放平、脚放正。”同学们要记在心中,写的字要工整、干净、有力、只有这样严格要求,才能形成会写的良好习惯。(师强调写字姿势的重要性)

1、学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课件:秧、塔、愉

请学生认读生字,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遍。(提醒注意姿势)

2、师:这些字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思考回答。(趁机回顾田字格每部分的位置)

3、玩“拆字”游戏。黑板上出示田字格(大小和课件中的一样)。

请同学们动手将生字“秧”的部分拆下来,让学生对照示范字,将字准确地贴到黑板的田字格内。

请一生上黑板完成,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给予评价!

师:大家说说看:由刚才的“拆字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我发现总结,要想字写的好看,字的结构摆放很重要。

4、请生说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根据学生说的板演,生评价老师写的字。在学生的评价中完善写的字!

师:我们都发现了,当“禾”作为偏旁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果不变化写出来的字是什么样的?师板写,生观察两个字“禾央”和“秧”,学生谈感受。

师:我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承载体,文字也是民族精神的折射!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谦让、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由于“禾”做了谦让,将“撇”缩回来变成“点”,拉近与“央”的距离,才让整个“秧”看起来更加舒服好看!这也教育我们平时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也要懂得谦让、包容,这样社会才更和谐美好。

4、学生根据刚才的体悟,再在自己的练习本子上写一遍“秧”(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与自己第一次练的字作比较。生互说自己的字有哪些进步!

5、请生总结:要想把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写好,我们该注意(1)注意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足安”。(2)认真观察,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6、学生根据要点,练习写“塔”“愉”。(播放音乐)生自评自己所写的生字,认为写的漂亮的字上画圈。

7、请生板演自己写的最好的字,其他同学点评。学生在点评后自我修正自己的字。

8、课件出示自编的口诀:

钢笔字要写好,写字姿势很重要;

“三个一”要牢记,身正肩平足要安;

观察字形细琢磨,认真读帖不可少;

结构正确才美观,发现规律是首要;

人人写好钢笔字,传扬文化顶呱呱。

三、“我来试试”(配乐练字)练写:般、淡、做

学生练字,师巡视,纠正,点评。展示写的漂亮的字!

师:现在,看谁能轻轻地把笔送进铅笔盒,我们就表扬他。(学生听到后,马上安静地把笔收拾好放入铅笔盒里。)

[评价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写字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们知道,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不是能力,但它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我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充分体现了老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师范写时,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及各笔画的位置,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

(二)学生描红临写时,及时纠错。教师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要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十分重视书写指导。

(三)注重培养学生书写后工具收拾的习惯。学生写完字后老师的话恰到好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保持作业本的整洁美观,而且还要求学生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总之,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我们教师要依据《语文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得既规范又美观,并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案例)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案例

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话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习行为惯,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成功意识,需要教师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案例:学生杨磊,刚升入三年级时以语文、数学两科52分的最差成绩冠以“后进生”头衔。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又不遵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

评析:学习不认真,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他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教育措施:在平日学习中,注重保护其积极性树立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舆论、荣誉感、凝聚力,对约束学生行为,激励学生进步,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有作用。

一次,姜杨磊同学课上突然呕吐住进了医院。在他住院的一个月中,全班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向他伸出了热情温暖之手。有的送作业,有的补课,有的捐钱帮他付药费,有的帮找医治良方„„在他最需要支持之时,集体支持了他;在他软弱退缩的之时,集体给了他信心;在他最痛苦之时,集体温暖了他;在他最困难之时,集体帮助了他。

他开始热爱这个集体了,关心这个大家庭了。他变了,确实变了。杨磊同学在成功中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感受到同学们的友爱,这都为他上进的动力。经过努力与帮助,他无论在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大进步,终于走出了问题生行列。如今,担任班中数学课代表的职务。

案例反思: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材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给予的不能只是指责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充满爱心,让阳光撒满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第三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人们通常只把习惯和人的一些行为举止联系在一起,而却很少把习惯和成功关键连在一起。但是,当你去了解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成功的原因时,你会发现习惯几乎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有些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有些习惯是在后来无私的学习、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比如,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的习惯,他成年后,在工作中就会成为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初中生常常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一是平时对待学习马马虎虎,凭自己的小聪明,学习成绩过得去,有时还会在个别学科上“冒尖”,这种人,自己得意,同学们也羡慕他有个“聪明的脑袋”;二是平时看起来很努力,很少玩,学的刻苦,学习成绩却平平,有时还会在学习上出现低潮,这种人,自己着急,同学们看不起,说他“脑袋笨”。随着学习年段的上升,到了初中,特别是初

二、初

三、高中以后,学科增多,难度加大,这两类学生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聪明的脑袋”不灵了,“笨脑袋”的则更加困难重重,自己苦恼,家长着急。初中生学习成绩不佳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实际上,大约有70%到80%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然而,遗憾的是,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以下几个阶段抓起:

一、预习

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单是提前看一看书而已,预习能让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预习听课的重点,可以使同学们更从容的听课,因为一部分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理解了,听起课来当然会轻松。此外,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超越其他学生。

1、预习时间

课前预习所花费的时间和预习成都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因为成绩较好的同学在上课听课的过程中很少遇到听不懂或者是不明白的情况,预习的目的只是为了理清只是体系和听课的条理。所以,抓住每节课的空档时间预习世纪初较好的同学应该应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对于学习较薄弱的同学,预习应该更细致和深入一些,应在头一天就进行。

2、预习过程

通常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课程全部预习一遍,把预习的时间安排在每天的复习时间之后,因为只是是环环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坚持每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把书本内容详细看一遍,插图、插图下面的标题或解说、每页底部的注脚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预习的过程中先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过程。有遇到疑难题时,力求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疑难,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铅笔画上记号,提醒自己在上课时注意听考试在这一点上的讲解。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不思考就等于没预习。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在对知识的思考上而非仅仅对书上知识的浏览、记忆,这样对只是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预习的时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课或课下的时候,把还不太懂的地方赶紧找老师或同学询问,消灭这些学习上的障碍。

3、预习结果

怎样 才算预习好了呢?那就是预习之后,对知识的体系和知识本身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只是的应用方法也有一个初步的感觉,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联系自己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

二、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很重要,而会听课就更重要了,以下是科学的听课方式,对比一下自己的听课方式,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养分,改善听课效果。

如何上好课?这是初中生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上课要“听、记、练”。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是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听课的方法,可参考“四项基本原则”:抓住思路、前松后紧、因为而异、以我为主。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需要注意以下4点:

(一)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进度,积极思考

上课的时候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获得知识不仅快而且掌握牢固。要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尤其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200%的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看看老师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不是盯着问题的答案。听懂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以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为说明当时没有想到?这样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之后就了然于心了,以后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认真听课会帮助自己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其实,一般学生对初中的知识都能掌握百分之八、九十。尖子生和普通同学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往往是理解这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不能看出已知条件并分析出题中的未知条件,就全靠它了。这才是考试、做题时,深刻理解题题目的根本、答为所问的根本。

(二)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

上课时不仅要听老师讲思路,同时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就应该举手告诉老师,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取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对于答主观题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上课研究变成很有趣的学习活动可。另外,上课要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这样就会最大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消化吸收、理解新知识,并且可以获得老师更多反馈和关注。

(三)不同学科“听法”也不同

如果是理科课程,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么样的,为说明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说明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如果是文科课程,比如政治,要注意听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而历史课又要注意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以及那些必记的年代。

(四)听课需要“批判地吸收”

有时听课会经常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说具体点,就是老师本身的语言或行为对学生的听课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加上来时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暗地里评价老师,这个老师讲的好,爱听,就好好听;那个老师讲的不好,不爱听,就会轻视,不好好听。其实这样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受此影响,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比如:老师这节课讲了一百句话,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拿句话,等等。

(五)课后“静思5分钟“大有学问

一般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最后几分钟是重要的,因为通常老师会在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在最后几分钟复习这节课的内容,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可以减轻课下复习功课的压力,非常有效。同时更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可见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课上刚讲过的一些关键的思路理一遍。而通过静思从题意的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可以轻而易举地划分提醒,并记忆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这样可以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所以5分钟的课后静思等效于同一学科知识课后复习50分钟。

三、做笔记

做笔记是门很少有人研究的学问。会做笔记的同学可能上课间记得并不多,但很有成效。有些同学的笔记只有自己看得懂,但也很有效。相反,有的同学笔记记得很多,上课时几乎一直在记笔记,不仅效果差,甚至会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学会有效地做笔记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一)如何记课堂笔记?

做笔记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以最简略的语言记录老师的将他思路和方法的眼、脑、手、心同时运动的智力活动过程。在课堂笔记方面,首先要记录老师讲课的要点(并不是每一句话)笔记中特别注重表明重点、难点和老师要求回答的问题,留待课后自己消化。笔记不是记录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而大部分是自己在听课时的思考、包裹老师教的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疑问的解答,一部分是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当板书很少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维一起思考,同时要迅速捕捉到他关键性的语言并记录下,从而较完整地记录下老师的思考、分析、论证过程。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先听懂老师的分析思路,下课后在根据这些提纲的东西丰富和完善笔记。另外,每一门科目都有自身的结构,学习过程中如能按照学科自身结构记笔记必能事半功倍。同时,笔记与一个人您的思维紧密联系,如果可以摸索形成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笔记结构,那么便已初步掌握了该学科的思维方式,自然会促进学科的学习。

(二)课后笔记要消化吸收,做好自我监控

在课后,要通过笔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归纳,笔记就是帮助自己进行复习的一个工具。除了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做笔记之外,把做过的练习卷、试卷上的要点和做错的题目记在笔记本上也很有用,记录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错题,并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及答案。平时有空就翻开看看这些错题,另外每次考试复习前在认真看一遍,可以引以为鉴,避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和不必要的丢分。

(三)记笔记应注意事项:

1、每门课最好准备专用的笔记本,不要在一个本里同时记几门课的笔记,这样会很混乱。可以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笔,比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2、这个计划包括:第一。在对内容预习、复习的基础上,对上课大概记什么。不记什么,要有个计划;第二,在记笔记的格式安排上,事先要有个计划,比如可以在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一些空白,用于课后查漏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右侧剩余的大半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

3、记笔记一定要有重点,要条理清晰,另外,要学会一些提供哦笔记速度的方法,以提高笔记效率。可以简化某些字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只要自己以后复习看得懂就可以。

4、整理笔记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系统化,是对笔记的“升华。”另外,要及时对笔记上的东西进行复习,这是对你自己劳动成果的利用和尊重,同时能够将笔记的价值完全地体现出来。

5、值得你注意的是,记笔记和听课是相辅相成的,听课是记笔记的前提条件,而记笔记是对听课的一种补充和巩固,二者缺一不可。你一定要协调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不能只听不记,也不能只记不听。

四、复习

复习的方法有很对,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关键是形成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复习方法,只要感觉效果好,就应该坚持下去,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学习习惯,结果一定会是很好的。当你还没找到十分有效的复习方法时,不妨借鉴以下成功者的经验,这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的一个捷径。

(一)复习要把握时间和频率

时间: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就进行复习,时间拖得越晚,遗忘率就越高。复习时一方面通过看书、看笔记来回忆重点;另一方面通过做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强化。若五、六门甚至更多的功课需要复习时,怎样才能使有限的时间在众多科目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呢?通常要在完成老师任务的前提下,在自己精力允许的范围内扬长避短,即加强弱科,巩固优科,争取发展

一、两个强科。制定计划时不要把时间安排的太紧,因为要留出激动时间来应付“突发事件”或临时任务,防止计划被打乱。

频率:复习不是一次性的工作,没有人至通过一次复习就能一步登天的。新学的东西,当天要复习,过三天还要在复习一遍,到周末则把本周所学的再总体复习一遍。还要进行“循环复习法”,以一个月为周期,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的时候,除了复习本单元,还复习第一单元;在复习第三单元的时候则顺带复习第二单元,这样就对以前的内容不断进行有规律的复习,又不会一下子占用太多的时间。此外还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和考试前的复习。

(二)复习方法

复习的时候要把握书本,紧贴书本。没有任何一门考试是脱离教材的。把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试题。平时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粒一粒的珍珠,复习就是一条线,把所学的东西串起来。复习时一定要有重点,重点复习自己知识上的弱点和缺陷,以及课程本身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在哪里,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只是进行一次再加工的过程。复习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做到透彻理解、熟练应用。1“尝试回忆“复习法

复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复习法,就是先不看书,把老师上课讲的主要内容回忆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边回忆,边写在纸上,对于回忆不去来的内容就先空着,等整个过程结束后,再打开课堂笔记和书本来对照,这样对检查自己听课、学习的效果十分有好处,尤其对于那些回忆不取来的内容,或者回忆错误的内容,对照后印象会特别深刻。或者在临睡之前躺在床上闭住眼睛努力回忆老师今天讲课的重点,到回忆中断的时候拿出课本和笔记本在看一遍,这种方法既节省时间,效果也非常好。2“目录---内容----联系----目录”四部曲法

每天的小复习通常以课本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总结及讲解型的参考书,进行少量练习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而完成一个大的学习阶段,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统一复习。一般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复习,也要安排较多的时间复习自己较差的科目,争取把所有的问题在复习中解决,不给考试留下任何疑点。这就需要联系前后的知识点,总结一些技巧和规律。“目标---内容---联想---目录”四部曲,即:先翻到目录,把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框架;再翻到具体章节,一字不落的看一遍,以求细致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而后回忆、联想一下书上的知识点;最后要做的便是再翻到目录,在头脑里回顾一次。

五、做作业

(一)做作业的步骤 作业要“思,问,集”。

⒈做作业前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很重要。也就是说,不要一开始就动笔写服务业,而要先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可以采取《学习日记》的形式,即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回想,哪些我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

⒉仔细审题,一定不要把题目看错了。往往有许多同学因看错题而在考试中丢分,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地、稳稳当当地把题意搞清楚,这是很关键的上步。

⒊分解成各个部分,寻找解题途径。要分解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各种已知、未知和潜在的已知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把问题逐步解决。不耐心对题目进行“解剖”分析,就会因无从下手而一筹莫展。做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理科解题思想:如数学,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等常用方法;“

⒋正确解题,争取一次做对。解题的时候,书写要规范,格式要明子了,清晰。让自己和老师一目了然,重要的知识点要写出来,这样就保证解题过程准确无误。⒌注意检查,整理错题。

(二)作业的木桶原理 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自己应有计划,有选择地做作业,在众多的习题中找到适合自己,能提高自己水平的题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自己已经掌握得很好的方面,尽量减少做作业的时间,留出时间攻克薄弱环节。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试成功的标准在于总分。若一科已有145分的水平,再怎么做作业最多到150分,上涨5分;而某一科只有100分的水平,坚持努力,有针对性地做作业就会达到120、130分,上涨20到30分。这就是“木桶原理”。(三)做作业注意事项

1、做作业尽量不依赖书本,把作业当成是考试,认真,独立的完成。切忌自己不做而抄袭别人的作业。如果遇到有不会做的,先放在一边,做别的题目。等其他的题都做完了再研究,翻翻书,钻研一下例题,想想相互之间的联系,一会儿就有灵感了。对各科的作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尽量兼顾;在自己较弱的学科上,多花点时间。如果某科作业太多,分成两部分做,中间插做别的题目,起到调节的作用。

2、注意不要拖太长时间,力求高效率,绝不拖拉。

3、不要做太难的偏题,怪题。在考试中,考点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所占分数比例很大。而只有一小部分是高难度的,拉开档次的综合应用题,所以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程度。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

4、重视作业中的错误。作业是用来检验自己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所以从做错的题目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好。应该重新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及时地做到查漏补缺。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六、自习

自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容易把握的学习过程,因为很多初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自主性学习,也就是说,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就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一定有一套自习的方法。

1、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自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

七、记忆

记忆是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知识理解了绝不等于掌握了,没有记住知识是根本谈不上运用知识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知识,才能在需要用到所学知识时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就学习而言,理解是必以的过程,但记忆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地理知识而言,先记忆可能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

(一)记忆规则

一般要规定记忆时间,并且一个人独自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记忆。记东西的时候,不要仅仅默读默记,而是动用尽可能多的感官,比如一边看一边念一边写。要注意的是不能老是打开书本,在记忆了一段东西之后,一定要把书合起来,在脑海里过一遍,有时想不起来时不要马上翻书,而是努力回想,实在想不起来再看书。最好是睡前把背过的东西再回忆一遍,因为睡眠时没有新的信息输入大脑,刚刚记忆的东西就不受干扰。

如果书上的内容太散太杂,就要先在一张大纸上画关系图,自己归纳组织后再记忆,这样不相当于把零散的个体结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再记忆时就容易得多了。每次记忆的量也有讲究,要定量记忆,日积月累,效果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最后强调一点是:光有好的记忆方法还不行,有的知识还需要扎扎实实地坚持硬背下来,半点巧也没法取。

九、作息

养成一种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对同学中学时代的学习非常有益,甚至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许多成功人士都得益于自己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应该重视自己的作息习惯。

1、把作息安排变成作息习惯

2、定了时间表就要坚持

3、作息时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习惯都是在低年级养成的。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为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应重扎实,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1.低年级的学生应培养的学习习惯

1.1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注意力,教师讲课要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1.2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与竞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两大主题,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小组合作交流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需要,引起思维碰撞,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态度,推动其兴致勃勃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自主解决问题。

1.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阅读不仅仅指教材,更多地是指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科普书籍等。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作为教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强求学生读书很难以理服人。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1.5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生学习上有困难请求老师或家长帮助时,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自己“试一试”,他们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1.6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思考的习惯。

每个学生对这个世界很好奇。学生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他们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假如学生最初问你为什么,每次你都含糊的回答,或者忙你自己的事情,忽视他们的好奇心,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再向你提问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就扼杀在你的手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会的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不会的就记下来查资料,然后共同学习。每位做教师的都应该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孩子的智慧可以说是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的。

此外,还应培养孩子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用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及时改错,保管和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优良的学习习惯。

2.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2.1起点要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承受、掌握情况,孩子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自信心。

2.2要求要细。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孩子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

2.3检查要勤。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孩子的一个行为如果能自觉的坚持21天,他才能在为一个习惯。

2.4评价要快。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他们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扬,送一颗小红星。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辩清是非。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分不清习惯的好坏。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低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 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中的开放性题目□○□=12,14=□○□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也可将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待以后解决,这不仅发展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与意识也得到了培养,而且还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学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我和小树一起长”这一课,统计出一班种32棵树,二班种43棵树,三班种45棵树后,教材提出了哪个班植树最多?哪个班植树最少?这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一班、二班、三班一共植树多少棵?一班比二班少植树多少棵?一班和二

班植的树比三班多几棵?一班再植几棵就和二班同样多?三班给二班几棵两班就同样多?等二十几个不同的问题,并与自己小组成员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低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低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一、课堂学习习惯培养重点:

1、听课

目标:

(1)人坐正,眼睛看着老师,耳朵专心听,边听边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可以举手问。

(2)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听,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学讲完举手发言。

(3)听课时,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不想与上课无关的事,要专心致志。措施:

专心听别人讲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2、说话

目标:

(1)要说话先举手,得到允许站起来说。

(2)说话时人站直,声音要响亮,要说完整的话,口齿清楚,说错了不要怕,发言完毕即自动坐下。

(3)不能嘲笑在课堂上讲错的同学,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4)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不能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意见等别人说完了再举手发言。

措施:教学时可以按照:教给说话的方法,培养说话的兴趣,训练说话的能力三步进行。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第五篇:怎样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低年级正是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有效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有必要。这里谈谈二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学生常见的不足,我认为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注意力方面:针对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设计着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童话有机结合起来,时不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师适时的表扬、鼓励与肯定,调动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渴望成功的想法。教师要放手给学生,不包办代替,让他们去体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定能解决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

二、听讲方面: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最会倾听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还要从几个方面来抓。

1、让学生“心静”:刚上课的一两分钟内,学生的心还处于课间玩耍的兴奋状态,要让学生在这一时间内调整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上课,才能做到聚精会神。各科老师可以配合好训练学生养成一下课先准备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然后再去活动的习惯,上课伊始,在学生异常兴奋的状态下,教师说和喊作用都不大,可以有节奏地拍两下手,学生跟着齐拍三下,然后坐好。

2、让学生“耳聪”:要做到“耳聪”,必须听得进,记得住。因此,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或学生的发言,还可以经常做一些听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觉注意力。

3、让学生“会神”:要想回神,就得听懂,学生光是听,不动脑筋思考,等于没听,课堂上应注意引导学生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说说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别人的发言好在哪儿,错在哪儿,或者哪儿需要补充。

4、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营造活泼、宽松的倾听氛围:新课程不提倡以往那种非常呆板的教学形式,学生只要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教师不必苛求他的坐姿是否端正,课堂上可以采取一些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操作或合作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然,在合作中教师要注意角色分配,给每位组员定个岗位,各司其责,人人有事做,合作之前教师还要讲清楚合作要求,定能激发起学生的责任心和参与感,从而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更乐于倾听。

三、看和写的方面:学生在读题和做题中看错字、写错字的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有的学生并非不会,而是马虎、不认真所致。怎样才能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呢?我感觉“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训练她的方法非常有效,每次限时一分钟内完成抄电话号码的训练,左手指,右手抄,抄完后对照,家长做记录。每天十分钟左右的训练。

针对我的学生,除了课堂作业让学生做外,还可以让家长配合完成这项训练,读题时要求学生用手指着字读,看清读懂题目的要求后再做题。书写要经常提醒正确姿势,要求书写字体工整、认真,先动脑再动笔,尽量不依靠橡皮。不在书和作业、练习本上乱涂乱画,保 持书面整洁,可以不定时地在班上展览书写认真的作业。做题时要求左手指一道,右手写一道,避免看错行,做完要求独立检查。

四、想的方面:要想让学生想得合理,真正理解题的意思,并能完整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习惯的支持,因此,教师平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习惯:

1、仔细观察的习惯。通过课堂上仔细观察情境图,发展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敢于提问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耻下问,随时表扬那些敢于、善于提问题的同学。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课堂上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3、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遇到问题不要局限或拘泥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探讨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

4、善于联想、猜想和假设的习惯。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时,可以大胆去猜想、假设答案,然后再往前推理。尤其是在做那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时,可用这种方法。

如果学生养成了这几种好的习惯,学生的思维灵活度便会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会跟着上升。

五、语言方面:平时教学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错了,也是思考的结果,远比不动脑筋不开口强。尤其是当学生说错时,它可能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首先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态度,然后再让 学生讨论生成的新问题。教师的宽容与鼓励会带给学生说的勇气。

除了以上有针对性的几个方面外,我觉得二年级学生还要培养下面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有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很有必要。对于这点,我要求学生作到:做作业前,先看课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还要做到“三到一检查一签字”。“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睛看清题目,心里想着计算,手要把答案写得正确、美观;“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作为二年级的老师,开学后我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身作则,改掉以往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坏毛病,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按上面的养成教育的要点去悉心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关系,有时习惯容易反复,所以还要和家长多沟通,教给家长具体的家庭培养方法,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还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班上的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往往是学习习惯不好所致,对待他们一定要有耐心,首先把他们当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好孩子来看待,多宽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教学中多关注他们,适当地对他们降低学习标 准和问题的难度,延长习惯养成的时间,允许多次反复,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快乐。号召班上的其他同学多关心、帮助他们,建议家长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改掉身上的坏习惯,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下载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案例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总结

    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总结学生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更应该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月份我主要在课前预习、阅读积累、规范书写、及......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经验交流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有人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六年级是整个中学生活的起点,六年级的学习情况如何,往往对整个中学阶段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杨素真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案例分析五篇范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案例分析 一、学生情况: 张明慧,今年七岁,一年级学生,长得聪明可爱。爸爸、妈妈整天忙着工作,平时很少关心他的学习。虽然他学习成绩还可以,但上课听讲习惯比......

    三年级学习习惯培养(合集五篇)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9至24月,自己扔尿布;2至3岁,扔垃圾,整理玩具;3至4岁,自己刷牙,浇花,喂宠物;4至5岁,铺床,摆餐具;5至6岁,擦桌子,收拾房间;6至7岁,洗碗盘,独立打扫房间;7至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心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心得1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