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旧两种教学理念的转换和授课方式的比较孙翠珍
万店镇中心学校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材料
新旧两种教学理念的转换和授课方式的比较
万店镇中心学校 孙翠珍
自我校开展“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以来,我在教学中完成了从旧教法到新教法的教学思维的过渡转变,经过努力的实践、不懈的探索,对新课标及新教材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教材为语文教学教改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新课标与新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源”,后者是“流”,只有“开源”,才能“导流”。因此要想用好新教材,利用新教材的特点优势进行语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我详谈一下新旧两种教学理念的转换和授课方式的比较。
1、我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而新课改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式教学为主,其主要有以下弊端:一是由于讲授,使很多教学不是教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因此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二是由于教学效率低下,师生对教学都感到费劲、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三是由于讲授注重教学内容的分析,并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形成了教学上的非良性循环。
有效性课堂则注重教学方式上的多样性,不仅应用启发式教学,而且更深刻、高标准的应用参与式教学,它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还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树立起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阐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语文界中长期存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作出了公论。我过去在语文基础教育中是比较偏向语文的工具性的,甚至为此不惜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所以在教学中“识记字词、了解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这种教学流程曾使用了很长的时间。其机械式的、支离破碎的理解方式往往抑制了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的自由自主的体验思考,让语文这门本应风情万种的学科,在学生眼中变得平淡乏味、空洞单调。现在我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高扬语文的人文性。新教材在教材编写理念中就明确指出“本套语文教材的编写,将改变把语文仅当作工具的片面认识,引导学生体验语文所蕴含的强大而深沉的文化魅力,引导体验并自主的思考生活,发展学生自主的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和意识。”这种构想使我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了生机。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注意避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重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这种情况偶尔在学校某些课堂中还有出现。丢弃了工具性的语文课,虽一团和气、一派热闹,但有可能变成思想品德课、历史课、活动动员课等,而不再姓“语”了。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对穿插于教材中的语文知识及方法指导不应忽视。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灵活些,不妨少些抽象概念理论的解析,多些感性的认识理解,将它与其它教学内容如阅读、口语交际等结合起来。
2、以教材内容的变化,对授课方式的更新,是有效性课堂的核心。在有效性课堂实践中,我感受到:课程资源是现代课程理论的一个概念,新课标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专门的阐释。这体现为:首先,它能让教师对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重新定位。教材只是众多语文课程资源中的一种,是实现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一种材料途径方式,而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毅然的抛弃过去那种唯教材论的教学观念,重视对教材资源的使用过程,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结论的生成,变单向的教学思维为多元化的学习思维。
其次,它能让教师重视课堂内容的开发利用。语文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空间无限广阔。教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也不应是唯一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的教学视野就能更加开阔,重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将充分研究过的课程资源与教材有机整合,合理调用、配置、设计,更加有效的完成语文课程目标。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校园风”中选编了苏叔阳的《我的老师》,文中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老师独特的精神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点有更深入的体会,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读读魏巍、海伦·凯勒这两位作家分别创作的《我的老师》,效果很好。
3、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推进课堂教学。在有效性课堂实践中,我了解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有这样的论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就需要在语文课堂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新教材的有些教学内容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开展,我就不多述,我想重点说说阅读、写作。在这两方面,我过去常常讲得过多,让学生参与得太少。在活动中推进教学的方式使我一扫过去教学的积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如阅读教学时我开展这样一些活动:速读竞赛活动、精读复述活动、角色分读活动、诗文背诵活动、学法交流活动、质疑探究活动等等。写作教学时我开展的活动有:创意交流活动、自评互评活动、佳作赏评活动、经验总结活动、调查访谈活动、情境触发活动(即启发学生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感受理解。如“过去的时光”这个写作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展示一件最能反映表现自己过去的经历体验的物品,并和同学们聊聊有关它的故事。)在活动的开展中我重视的一点是: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尊重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解,不能用教师自己的理解或教参上的观点代替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在这方面我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谈话艺术中受到点启发。苏格拉底曾用产婆并不是生孩子的人只是为人接生而已来比喻自己的谈话艺术,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帮 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别人的传授。现在,我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在有效性课堂实践中,我对于课程授课方式,了解到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论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可见评价不应只是针对教学结果的检测方式,也应是针对教学过程,完成课程目标的手段。因为像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状况难以用传统的笔头测试方式评价,但不作评价又势必难以使这两项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学生完成这两项学习内容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也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反思、调整。现在的教学中,我对学生总成绩的评定不是一考定乾坤,而是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语文活动参与、综合实践等按比例记入总成绩。有时尝试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并将学生及家长也纳入评价体系,尽量调动各种力量来推进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尝试运用新教法的过程中,我作了些这方面的探索。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来,思维得到激发、探究合作能力得到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创新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开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探讨和推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为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2)、创新提问技巧,实行小组探讨。语文课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任务,老师的提问谁能给以准确的回答,谁能对文章的内容记忆得快,较长的小说、故事等谁能在快速阅读后准确地复述出来等,做到有的放矢,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加课堂分给以鼓励。总之,老师不失时机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感受成功。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是学生明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分析、讨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组织、激励学生成立学习讨论小组,由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3)、进行情景教学,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铺路架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出发点,认识到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阅读和观察,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帮助支持。不论那门课程,学生都要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这是理解的基础,巩固的基础,扩展的基础。教学有时需要激情,有时需要平淡,要在平淡中发现和挖掘不平淡的内涵,要在平淡中体会和辨别味道,从而训练提升学生感悟能力,同时产生乐趣。学生要围着教材课程转,抱着书成长,教师要围着学生转。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以直接获取知识为主,间接获取为辅。学生能从书本中直接获取的教师就不要故弄玄虚、浪费时间了。不能直接获取的 才需要间接获取,并随年级的升高和学习的深入,直接获取应不断增多,间接获取也是教学的目的之一,是燎原的过程,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教学中树立程序控制质量的意识。
总之,有效性课堂有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干,教师是服务者;学生不仅要获取知识,而且应该是自主获取;学生既要学会独立思考,又要学会交流合作;学生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等等。有效性课堂的教学观点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不仅吻合,而且在解决交流学习实际问题时具有更直接、更实用、更彻底、更深刻、更灵活的特点。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第二篇:结题报告 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作为我校我校承担的“十一五”课题区级子课题于2006年7月进行开题研究。三年来,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拓展并逐步深化,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我们认为,改变单一的传授性教学方式和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实施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向教育领域的全面渗透,社会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国家振兴在于科技,科技创新,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兴,则国强,教育衰,则国弱,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关注课程改革,特别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围绕新课程改革,许多新的思路、新的经验、新的困惑层出不穷,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效性具有强烈的针对性、迫切的时效性,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极其重大。
走进我们的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如何真正使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我校承担的“十一五”课题区级子课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中,已经初步形成了“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了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也为我校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因此,急需在学校其余学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二、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学力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建立课题组,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参与,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重视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信息,研究中外教育教学理论专著,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2.调查分析法。借助访谈、问卷、测试对教与学的现状调查,找出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第一手材料,便于进行个案总结。为研究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打下基础。
3.行动研究法。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三维方式的学习,之后总结,反思,再实践,再总结,再反思,逐步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尤其注重提炼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8~2007.1):筹备立项阶段: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论证。开展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研讨活动,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07.2~2007.7):开题论证阶段: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的概念,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07.8~2008.7):组织实施阶段: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的工作计划。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围绕学习方式变革进行教学研究,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2008.8~2009.7):结题鉴定阶段:汇编研究论文集、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学校“十一五”课题立项申报以后,学校立即邀请区教研室领导和专家莅临学校,从课题研究如何选题、概念界定、研究步骤以及课题方案的撰写、实际操作等有关问题向我校课题组成员作了精心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我校课题组成员针对课题和人员作了明确的分工,并确定了承担子课题的人员组成,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责。
(三)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中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机整合,科学合理利用教材的研究。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做到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研究。
在课题实验中重点研究如何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强调由单一学习转向多样学习,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3.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过程中教师角色、作用的研究。
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应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三年来,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序地开展了探索与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支柱的多样化、适切有效的课堂教学范式。
我校教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课堂教学范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在研究中,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有侧重地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学程序。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其他多种学习方式为辅的多样化的学习框架,构建了“三主”、“三导”、“五式”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1.“三主”。①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特点,相信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渴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的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变“讲堂”为“学堂”,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如艺术老师从学科特点出发,努力做到“两创设一保证”,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参与兴趣;保证参与时间,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发展素质。②以发展为主旨。语、数、英教师普遍把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上,变教学目标单一化为多元化,着力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我们尤其注重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③以训练为主线。学生的素质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巩固,因此,我们把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情感的熏陶贯穿课堂,并力求训练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如我们的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时,采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摆一摆、变一变等多种训练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2.“三导”。①导趣,引导学生“乐学”。各科教师都努力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②导思,引导学生“活学”。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维,或以问引思,或以理导思,或以变发思,或以情激思,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③导法,引导学生“会学”。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变“学会”为“会学”。
3.“五式”。①读议练讲式。教师指导学生在读、议、练、讲的过程中,动眼、动脑、动口,发展能力,主要用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其程序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②尝试解疑式。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原则,让学生先尝试学习,进而师生讨论,解决疑难,主要用于数学、科学等学科,其程序为:复习铺垫——指导自学——尝试练习——师生交流——巩固练习。③探究发现式。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进行猜测、分析、研究、推理,得出结论,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主要用于科学、美术等学科,其程序为:激发导入,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申探究。④情境陶冶式。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陶冶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同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用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等学科,其程序为:揭示目标——创设情景——师生研讨——反馈练习。⑤“三位一体”式。主要用于艺术学科,即把欣赏、技能、情感三者集于一体,做到欣赏面宽,技能训练强,情感交流深,其程序为:激励、感知——说说、画画(唱唱)——剪剪(表演)、游戏。
(二)总结了多样化学习方式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多样化学习方式改革的理论,形成了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三年来,通过各级各类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验的培训,我校课题组教师边教、边学、边改,共同摸索,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突破了评价的单一模式,变多维评价,以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落实。
1.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来说,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
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定期对学生进行书面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方法也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同时,我们还认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既有静态的笔试,又有动态的操作和口试,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基本技能,既注重课内的教与学,又注重课外的辅与练,体现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如一年级语文教学,我们不是仅用笔试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而是多了几把评价尺子,实行分项考核评价,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评价形式,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减少笔试次数,增加听、说、读、写等口试测评,强调动手操作测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口试,不但没给学生增加压力,反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既有利于学生的笔试,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又使学生获得多次成功的机会。
2.建立了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告诉我们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鉴于此,我们综合校情、师情,制定了学校教师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此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通过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学习、消化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高。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每个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专业培训,把研究的过程变为不断更新观念的过程,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逐步引导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反思与重建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1.强化学习实践,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1)自我反思。我们要求教师经常性地反思与本课题相关的某些问题,如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自己是怎么认识的,自己已经获得了哪些了解,倡导教师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
(2)学习培训。在反思的基础上,引导教师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聆听讲座、进行观摩等方式,了解关于这些问题的其他观点,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以教育理论导向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确立。
(3)交流研讨。我们就这些共性的问题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开展研讨活动,如“新课程的解读”、“构建高效课堂”等,全校教师共同学习、探讨、提高,用群体教育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同时大力倡导教师申报主课题下的个人课题,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独立进行教科研的能力。在了解、交流、研讨、对话、审视、反思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最终发展、完善、重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新理解、新看法、新观点。
(4)实践提高。最后我们要求教师在行动中运用这些新的理解,通过不断的实践,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完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如根据课题平时的研究情况,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三课”活动,即教师个人课题的实践课、教科研组的课题研讨课、全校性的课题展示课,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成长的阶梯,收到了较显著的成效。
2.构建有效机制,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1)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起校长领导,教科室统筹规划和协调,教科室主任、课题组长和教科研组长为主力,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运行机制,做到思想目标统一,渠道畅通,配合协调,管理有序,确保课题目标的完成。
(2)构建活动机制。具体做到三定:定时间,每周一次研讨活动;定内容,由课题组统一安排研讨内容;定指导检查,课题组负责人员深入各子课题组,进行不定期检查、指导,促进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构建学习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学习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制定读书计划,指导教师阅读教育经典名著,写好读书笔记。我们通过强化学习实践、构建导向机制,逐步引导教师实现了“三个转变”:
①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的观念。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往往会造成“主宰”的结局,最终引起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因此,变教师主导为“引导”,避免了教师过多的主观臆断,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学生的学习主导,而是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通过点拨、引导、激励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②变学生参与为师生合作的观念。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合作、共同学习的场所,教师要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除了应履行对学生培养和引导职责外,还应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探究,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③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共存的观念。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已知并生成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前者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为此,必须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全校教师普遍牢固树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发现,初步达成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据统计,三年来,我校教师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4篇;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有8篇获奖,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数名,同时有8人次获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
(四)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要学、乐学、会学”,自觉性、自主性有了明显提高。
我们通过对学习方式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机械地练,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并初步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喜欢自主探索,也喜欢竞争合作;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加强。1.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不仅敢于发表见解,有时还对教师提出不同意见,甚至评价教师的示范。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这样说“我认为”、“我还有一种想法”、“我们小组讨论后觉得”、“我是这样来学的”等等。在对学生进行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通过一阶段的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预习、听讲、复习、作业等习惯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而低、中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表现得比较突出。可见,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尤其是对中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了结构比较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了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并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既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也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但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意见,进行交流磋商,增强了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3.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发展。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上,学生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学生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下主动参与所获取的知识,用得着,记得牢,学得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4.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从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已初步养成了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乐思善辩的习惯,勤翻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摄取信息的习惯,自疑解疑的习惯,为学生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他们时而潜心研究、时而合作交流;时而专心聆听、时而据理力争;时而提出疑问、时而静心思考,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表现,课堂充满朝气,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学习方式的逐步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各种潜能的开发,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据统计,三年来,在本课题的带动下,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逐渐涌现出了一批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生。
五、研究后的思考:
学习方式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强调,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要去探索和解决。本课题研究虽然已告一段落,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一)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得到多大的发展,最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教学;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和快速成长。
(二)随着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课程的理念正在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我们仍应该看到,就目前的课堂而言,理念和现实间仍有距离,有时学习方式仍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追求学习方式的实效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
六、主要参考文献、著作目录: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任长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郑金洲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余文森、吴刚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肖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
结题报告
金城关回民小学 2009-12-21